你喝了春茶头啖汤了吗?但春茶并不是越早越好

发布时间 : 2020-08-27
怎么分辨是不是春茶 佛手春茶 春茶冲泡

【www.cy316.com - 怎么分辨是不是春茶】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你喝了春茶头啖汤了吗?但春茶并不是越早越好》内容,感谢阅读!

“春风三月贡茶时,尽逐红笙到山里。焙中清晓朱门开,筐箱渐见新芽来“这是唐代诗人描写春天茶农采制新茶的情景。并且在唐朝就有春分时节采摘制作“明前茶”为贡品的记载。明前茶的好似乎是自古以来人们就达成的共识。可不知从何时起变成了“买茶叶一定要买最早的、最嫩的“,这些早春茶来势汹汹,声势浩大,仿佛错过了就会失去品尝好茶的机会。但优质的茶叶真的是越早越好、越嫩越好吗?

误区一:越早越好

大家对春茶认识最严重的误区就是,都认为越早采摘的春茶品质越好,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茶树经过了冬季3-4月的修养,深埋土里的根系吸收到的矿物质养分十分饱满,使得春季萌发的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香气强烈,滋味鲜爽,变化丰富。且春季茶树一般无病虫危害、无污染,因此在头春采摘的茶叶品质,往往是一年中最佳的。

而“头春”,并非“早春”。只要是在春天第一波长出,第一次采摘的,都算是头春茶,并不是说越早采摘的越好,万物生长自有它的定律,只有到了一定的时候才是最佳,如果过早地采摘,茶叶的新芽都还没完全展开,有效营养成分累积的不够,做出的茶不但香气偏轻,茶味涩、淡,并且不耐泡。现在大多数人一味求“早”,拔苗助长,使得春茶市场混乱让我们离好茶越来越远。

误区二:明前茶最好

现在很多人笼统地认为只要是在清明节采摘、制作的茶都叫做明前茶。其实不然,他说,明前茶是我国江南茶区按节气对不同阶段春茶的称呼。明前茶主要的品类是绿茶及少量的红茶,而像铁观音、大红袍、普洱等则不存在明前茶。

虽然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区的春茶也是清明节前采制,但也不能称之为明前茶。因为西南茶区和华南茶区的大部分区域地处中国南部,开春气温回升早,每年往往是在春节时就已经开始采茶。以普洱茶为例,班章重香、易武重味,因此班章区域比易武区域采摘较早,3月下旬就可采摘,而易武应以清明后为最佳。

误区三:早喝早享受

最后,老张一边摇头一边说到,还有的人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新茶才一买回来,就迫不及待的喝,结果坏肚子了吧!新茶刚采摘归来,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这些物质对健康人群并没有多少影响,但对胃肠功能差,尤其本身就有慢性胃肠道炎症的病人来说,这些物质就会刺激胃肠黏膜,原本胃肠功能较差的人更轻易诱发胃病。因此新茶将其存放半个月以后再喝才是最好。

听了那么多,才发现原来春茶的讲究那么多,其实在此之前,连小编自己都以为春茶真的是越早的越好,感觉越早的越新鲜嘛,结果全然不是这样,果然是涨姿势了。

很快,新鲜的春茶就要上市了,大家都想赶紧品尝。但作为消费者,应该认准的还是茶叶的品质,是否是真正的春茶、新茶。单凭上市时间这一个区分标准来判定茶叶品质并不科学,因此,对于春茶“求新”不如“求好”,为了好茶,我们还是耐心的等待吧!

关于本文《你喝了春茶头啖汤了吗?但春茶并不是越早越好》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小编推荐

春茶“求早”还是“求好”?春茶采摘越早越好吗?


“春风三月贡茶时,尽逐红笙到山里。焙中清晓朱门开,筐箱渐见新芽来”这是唐代诗人描写春天茶农采制新茶的情景。并且在唐朝就有春分时节采摘制作“明前茶”为贡品的记载。明前茶的好似乎是自古以来人们就达成的共识。可不知从何时起变成了“买茶叶一定要买最早的、最嫩的“,这些早春茶来势汹汹,声势浩大,仿佛错过了就会失去品尝好茶的机会。但优质的茶叶真的是越早越好、越嫩越好吗?

误区一:越早越好

大家对春茶认识最严重的误区就是,都认为越早采摘的春茶品质越好,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茶树经过了冬季3-4月的修养,深埋土里的根系吸收到的矿物质养分十分饱满,使得春季萌发的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香气强烈,滋味鲜爽,变化丰富。且春季茶树一般无病虫危害、无污染,因此在头春采摘的茶叶品质,往往是一年中最佳的。

而“头春”,并非“早春”。只要是在春天第一波长出,第一次采摘的,都算是头春茶,并不是说越早采摘的越好,万物生长自有它的定律,只有到了一定的时候才是最佳,如果过早地采摘,茶叶的新芽都还没完全展开,有效营养成分累积的不够,做出的茶不但香气偏轻,茶味涩、淡,并且不耐泡。现在大多数人一味求“早”,拔苗助长,使得春茶市场混乱让我们离好茶越来越远。

误区二:明前茶最好

现在很多人笼统地认为只要是在清明节采摘、制作的茶都叫做明前茶。其实不然,他说,明前茶是我国江南茶区按节气对不同阶段春茶的称呼。明前茶主要的品类是绿茶及少量的红茶,而像铁观音、大红袍、普洱等则不存在明前茶。

虽然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区的春茶也是清明节前采制,但也不能称之为明前茶。因为西南茶区和华南茶区的大部分区域地处中国南部,开春气温回升早,每年往往是在春节时就已经开始采茶。以普洱茶为例,班章重香、易武重味,因此班章区域比易武区域采摘较早,3月下旬就可采摘,而易武应以清明后为最佳。

误区三:早喝早享受

还有的人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新茶才一买回来,就迫不及待的喝,结果坏肚子了吧!新茶刚采摘归来,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这些物质对健康人群并没有多少影响,但对胃肠功能差,尤其本身就有慢性胃肠道炎症的病人来说,这些物质就会刺激胃肠黏膜,原本胃肠功能较差的人更轻易诱发胃病。因此新茶将其存放半个月以后再喝才是最好。

很快,新鲜的春茶就要上市了,大家都想赶紧品尝。但作为消费者,应该认准的还是茶叶的品质,是否是真正的春茶、新茶。单凭上市时间这一个区分标准来判定茶叶品质并不科学,因此,对于春茶“求新”不如“求好”,为了好茶,我们还是耐心的等待吧!

春茶越早越好?不要再误会了


不知不觉中,又是一年春天,春茶快要上市了!

清明前后的春茶,早一天高一个价,晚一天掉一个价。很多人说,喝春茶,“以早为贵”、“越早越好”。

果真如此吗?

一、越早并不是越好

通常来说,茶树经过冬季的修养,根系吸收的养分十分饱满,故新春萌发出的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并富含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制成后,茶叶香气强烈、滋味鲜爽、变化丰富;又加之一般无病虫危害、无污染,因此春茶的品质,的确是一年中最佳的。

但要弄清楚了,并非越早采摘的越好。

万物生长自有它的定律,只有到一定时候才是最佳。如果过早采摘,茶叶的新芽都还没完全展开,有效营养成分累积的不够,做出的茶不但香气偏轻、茶味涩、淡,并且还不不耐泡。

二、明前茶不算最好

很多人笼统地认为,只要是在清明节采摘、制作的茶,都叫做明前茶。其实不然。

明前茶是我国江南茶区对清明前这个阶段春茶的称呼,主要的品类是绿茶及少量的红茶。像铁观音、大红袍、普洱等,则不存在明前茶之说。

江南的明前茶,是由生长时间较短的芽叶采制,内含营养成分尚未达到最充分状态,也就是说它们相对含量低,因此加工出的成茶,最大的特点是香气、味道都“淡”,不如明后的茶。

人们推崇明前茶,无非是为了图个“稀罕”,抢个“鲜”。

三、买回即喝也错误

新茶制成后,由于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

这些物质对健康人群,并没有多少影响。但对那些胃肠功能差,尤其患有慢性胃肠道炎症的病人,它们会刺激胃肠黏膜,诱发胃病。

因此,新茶约须存放半个月,等刺激性物质转化平和一些再喝,才是最好。

新鲜的春茶就要上市了,作为消费者,“求新”不如“求好”,这才是我们应有的做法。

春茶越早越好、越嫩越好吗?谨防春茶的这三大误区


“春风三月贡茶时,尽逐红笙到山里。焙中清晓朱门开,筐箱渐见新芽来”这是唐代诗人描写春天茶农采制新茶的情景。并且在唐朝就有春分时节采摘制作“明前茶”为贡品的记载。

明前茶的好似乎是自古以来人们就达成的共识。但优质的茶叶真的是越早越好、越嫩越好吗?

误区一:越早越好

大家对春茶认识最严重的误区就是,都认为越早采摘的春茶品质越好,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茶树经过了冬季3-4月的修养,深埋土里的根系吸收到的矿物质养分十分饱满,使得春季萌发的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香气强烈,滋味鲜爽,变化丰富。且春季茶树一般无病虫危害、无污染,因此在头春采摘的茶叶品质,往往是一年中最佳的。

误区二:明前茶最好

现在很多人笼统地认为只要是在清明节采摘、制作的茶都叫做明前茶。其实不然,明前茶是我国江南茶区按节气对不同阶段春茶的称呼。明前茶主要的品类是绿茶及少量的红茶,而像铁观音、大红袍、普洱等则不存在明前茶。

误区三:早喝早享受

新茶刚采摘归来,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这些物质对健康人群并没有多少影响,但对胃肠功能差,尤其本身就有慢性胃肠道炎症的病人来说,这些物质就会刺激胃肠黏膜,原本胃肠功能较差的人更轻易诱发胃病。因此新茶将其存放半个月以后再喝才是最好。

很快,新鲜的春茶就要上市了,大家都想赶紧品尝。但作为消费者,应该认准的还是茶叶的品质。单凭上市时间这一个区分标准来判定茶叶品质并不科学,因此,对于春茶“求新”不如“求好”,为了好茶,我们还是耐心的等待吧!

什么是春茶、头采茶、头春茶、明前茶、雨前茶?你分清楚了吗?


春天已到,大地萌动,又要到了茶人们一年一度的盛世——春茶季。我国从来都不是只有春天采摘茶叶,夏、秋、冬季均可采摘,且按滋味等级划分,春茶也是最好的。在每个冬末初春的漫长等待中,早春茶往往一上市就被高价抢售。这样的尤物,必须得好好地认识下他。那么什么是春茶、头采、头春、明前、雨前,你分清楚了吗!

春茶:即是茶树在越冬后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时间上主要以立春后到谷雨节前,这段时间采制而成的茶叶大体上称为春茶。通常在5月底前采制而成。越冬芽经过了一冬的休眠和养分积累,有机物质十分充足,加之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分,使得春季茶芽肥硕,内含物质丰富,它的鲜爽度、饱满度和协调度都极高。

如此,便构成春茶品质优越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头春茶,那个中的鲜爽滋味,仿佛蕴含了整个春天最精华的部分。可以说,各大茶类的名优茶全都被春天承包了。不论是绿茶、红茶还是普洱都在追求头春,而又没有哪种茶类,会比绿茶更爱春天的鲜爽。

头采茶:指的是茶园在开春以后,对极少量的、已经达到采摘标准的芽叶的第一次采摘。所以说,头采茶属于头春茶,但又比头春茶的范围小得多。因为数量极少,用来筛选的范围就很小,所以头采茶被用来试制成的头一波春茶,品质却不一定是头春里最好的,大可不必盲目地追求头采茶。

头春茶:第一波春天采摘的茶叶,只要是开年的第一次采摘,就都是头春茶。对于中国的名优茶来说,头春茶都代表的是最高品质。但即使是头春茶,不同种类的茶叶采摘时间也不一样。

绿茶头春茶时间一般可以从2月延至3月,比如四川宜宾在2月中旬开始采摘,温州永嘉乌牛早品种在二月中下旬开始采摘,福鼎白茶一般三月初采摘,江北茶区往往在清明前后采摘。而一些高海拔茶区,头春茶的采摘时间更晚

头采茶多用在绿茶、白茶上。头春茶多用在普洱茶上。

这两个概念并不是传统概念,在各大名茶的国标中,对于什么是头采茶、头春茶,没有明确的定义。各个茶叶标准多是按照茶叶等级进行品质划分的。那么这两个概念怎么来的呢?

头采茶、头春茶,是按照茶叶采摘时间进行定义的,是结合茶农的农事经验总结出的,社前茶、明前茶、雨前茶也是类似的茶叶采摘时间概念。只不过是头采茶、头春茶进行了细分。

即使是头采茶,不同种类的茶叶时间也不一样。

绿茶头采茶从二月至三月。例如,海南白沙绿茶在一月底就有新茶上市,宜宾早茶,其茶树萌发期较同纬度的江浙地区早20-30天,最早在二月中下旬即有茶叶成品上市,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早茶生产基地。温州永嘉乌牛早品种在二月中下旬开始头采,福鼎白茶一般三月初头采,西湖龙井则要等到清明前几天,江北茶区往往在清明前后头采,而一些高海拔茶区,头采的时间更晚。普洱头春也从二月中下旬到三月不等。

普洱茶的采茶季较长,由于云南省西双版纳独特的热带雨林气候,这里四季如春,春夏秋三季皆可采摘。春茶从二月或三月开始,可一直采到十一月,春茶有“春尖、春中、春尾”之说,夏茶又称“二水”,秋茶又有“谷花”之说,普洱茶中以“春尖”的品质最佳。

“春尖茶”就是我们所说的“头春茶”,凡清明前采摘的茶叫明前茶也叫头春茶。此后,谷雨时叫二春茶,立夏叫三春茶,小满叫四春茶。

在整个春茶季,茶叶的萌发、生长、发育都处在较高的水平,就茶叶品质来说,头采茶不一定优于明前茶或者雨前茶。至于农药使用,大部分茶区在春茶阶段,一直持续到雨水后,是不会进行修剪和喷洒农药的。

头采茶、头春茶作为茶叶农事活动的概念,并且没有明确的定义(具体那几天是头采),比如,怎么样才算头采,春茶萌芽的时候,是不平均的,头采往往是零零散散进行的。模糊的概念很容易被夸大、误解,所以没有必要过度追捧和炒作。

明前茶:在清明节前采制成的茶叶。茶树经过了一个冬天的休养,本身物质含量就较丰富,再加上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茶树发芽数量不仅有限且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故坊间也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简单点说,明前茶本身质量不错,偏偏量少,上市时间又早,所以对消费者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雨前茶:在谷雨前采制成的茶叶。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由于这时气温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的内含物也较丰富,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鲜浓而耐泡。

需要注意的是,这“明前”、“雨前”的概念,只对江浙皖这一带的茶区最有意义。南边像云南,北边如山东,都不会有明前、雨前的概念。山东的绿茶茶园,有些清明时还未发芽;而云南茶区到了清明节气,那已经是绿叶满枝了。

品茶也如同品自己,当你端起茶轻茗入口,芳香馥郁,清新透体之时此时的你是否也在品味你自己呢?

头采茶,头春茶,明前茶,你分清楚了吗?


春天来了,大地萌动,春茶季又要来了。可是什么是春茶、头采、头春、明前、雨前,你分清楚了吗?

春茶

茶树在越冬后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时间上主要以立春后到谷雨节前,这段时间采制而成的茶叶大体上称为春茶。通常在5月底前采制而成。越冬芽经过了一冬的休眠和养分积累,有机物质十分充足,加之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分,使得春季茶芽肥硕,内含物质丰富,它的鲜爽度、饱满度和协调度都极高。

头采茶

指的是茶园在开春以后,对极少量的、已经达到采摘标准的芽叶的第一次采摘。所以说,头采茶属于头春茶,但又比头春茶的范围小得多。因为数量极少,用来筛选的范围就很小,所以头采茶被用来试制成的头一波春茶,品质却不一定是头春里最好的,大可不必盲目地追求头采茶。

头春茶

第一波春天采摘的茶叶,只要是开年的第一次采摘,就都是头春茶。对于中国的名优茶来说,头春茶都代表的是最高品质。但即使是头春茶,不同种类的茶叶采摘时间也不一样。

绿茶头春茶时间一般可以从2月延至3月,比如四川宜宾在2月中旬开始采摘,温州永嘉乌牛早品种在二月中下旬开始采摘,福鼎白茶一般三月初采摘,江北茶区往往在清明前后采摘。而一些高海拔茶区,头春茶的采摘时间更晚。

明前茶

在清明节前采制成的茶叶。茶树经过了一个冬天的休养,本身物质含量就较丰富,再加上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茶树发芽数量不仅有限且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故坊间也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简单点说,明前茶本身质量不错,偏偏量少,上市时间又早,所以对消费者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雨前茶

在谷雨前采制成的茶叶。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由于这时气温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的内含物也较丰富,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鲜浓而耐泡。

需要注意的是,这“明前”、“雨前”的概念,只对江浙皖这一带的茶区最有意义。南边像云南,北边如山东,都不会有明前、雨前的概念。山东的绿茶茶园,有些清明时还未发芽;而云南茶区到了清明节气,那已经是绿叶满枝了。

年年春茶都在追,但你真的喝懂了吗?


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茶来说,也是如此。春茶,是每个茶友一年中最期盼的茶。

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多地区采取了封路措施,势必会影响春茶的采摘,然而,这并不会影响大家对于春茶的期盼以及青睐。

那么,春茶为何会受到众多茶友的一致追捧?是不是春茶越早就越好?挑选春茶时,需要注意哪些因素?今天,我们就一次性讲透你关心的春茶问题。

茶的种类,按季节分,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

春茶,一般是指越冬后,茶树第一次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在六大茶类中,没有谁比绿茶中的春茶更能感受到春天的那份嫩意。

在春茶中,又可分为头春茶、头采茶、明前茶、雨前茶。

这几个概念其实很好理解。

头春茶,指的是春天第一波采摘的茶叶,对于名优茶来说,头春茶代表的是最高品质。

头采茶,属于头春茶,头采茶大多是被用来试制而成的头一波春茶,品质却不一定是最顶尖的,所以,没必要盲目追求头采茶。

明前茶,雨前茶,分别指的是清明、谷雨前采的茶叶。但这个概念更适用于江浙皖等地区,其它地区如云南、山东等就没有“明前”“雨前”的概念。这是因为,山东的有些绿茶茶园,清明时候还没有发芽,但是云南的茶园那时候却已经绿叶满批了。

搞明白了以上概念,我们再说说,春茶究竟好在哪里,为什么大家都爱追春茶呢?

春茶营养丰富

茶树经过秋冬季的休养生息,而且加上春天气温适中,雨量充沛,有利于茶树中营养成分的合成。

因此,春茶中游离氨基酸、香气、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含量更为丰富,而夏秋茶中花青素、叶绿素和茶多酚等含量高于春茶,这些品质成分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茶叶的品质。

口感好,更健康

酚氨比是评价茶叶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绿茶的春茶中氨基酸含量高而茶多酚含量低,酚氨比最低,因此口感很好,滋味比较鲜爽,品质好于夏秋茶。

此外,春天病虫害发生率低,一般无需喷施农药,所以,春茶饮用起来也更健康。

外观更美

春天时,茶树持嫩性好,果胶含量更高,茶树芽头紧结,利于茶叶做形。而夏秋茶持嫩性差,纤维素含量高,不易做形。

如何选购春茶

由于每年春茶因较高的品质备受追捧,价格也相对更高,所以很多茶商会以“翻新茶”“染色茶”等假冒伪劣的春茶,所以,购买时候一定要分辨清楚,避免上当。

分辨春茶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干看,二是湿看。

所谓干看,即在冲泡前观看茶叶的外形、色泽,品味香气。

一般来说,春茶叶子一般裹的较紧,肥壮厚实,有的还较多毫毛,色泽鲜嫩,香气也更浓润、新鲜。夏秋茶则叶片松散,颜色暗,香气平和。

湿看,就是冲泡后,通过闻香气、观汤色、品味道、看叶底来分辨。

春茶冲泡时茶叶下沉较快,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醇厚;夏秋茶冲泡时茶叶下沉较慢,香气不高。

在汤色上,绿茶的春茶汤色绿中透黄,而隔年绿茶由于构成茶叶色泽的一些物质在贮藏过程中被缓慢分解或氧化,加上茶褐素的增加,会导致绿茶的茶汤色泽变得黄褐暗淡,失去了应有的新鲜色泽。

叶底方面,新茶的叶底绿中带黄,软嫩厚实,芽叶多。夏秋茶叶底薄且较硬,没有鲜嫩感。

春茶越早越嫩越好吗?

虽然春茶因为品质好,口感鲜爽而受到市场追捧,但是,春茶并不是越早越好,也并非单纯的越嫩越好,所以,追春茶时不要盲目考虑采摘时间及嫩度。

首先,各地采摘时间不一。

如古人所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我国茶区分布广,各茶区气候条件迥异,茶树发芽时间不一,所以,不可一概而论。

比如,云贵川的茶叶成熟时间比江浙区域早一些,因此会有些茶商会以云贵川的鲜叶代替江浙区的茶叶生产。

所以,除了要考虑采摘时间,还应该考虑茶产地的纬度以及茶山高度。

第二,春茶并不是越嫩越好。

很多爱春茶的茶友有喝芽头的偏好,因为大家都认为芽头嫩度最好,在茶叶中级别最高。但是,芽头中茶多酚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低,制作的茶叶相对来说苦涩味重一些,花香较弱。

而且不同春茶的采摘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西湖龙井,要用一芽一叶初展的采摘标准,六安瓜片则需执行一芽二、三叶的采摘标准,要等到鲜叶“开面才可采摘”,鲜叶采回后及时扳片,将嫩叶(未开面)、老叶(已开面)分离出来炒制瓜片,芽、茎梗和粗老叶炒制“针把子”,作副产品处理。所以,春茶并不是越嫩越好。

第三,新茶口感并不是最好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冉伟博士表示,从口感来说,头茶制成的茶叶,口感没有开采后一个星期左右的茶叶好喝。刚炒制不久的茶叶由于没有经过较长时间的放置,火气较重,影响口感。

最后,新茶不利于身体健康。

从营养学角度来看,新茶中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质含量高,容易使人的神经系统更兴奋,所以对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并不合适。

另外,新茶中未经氧化的多酚类以及醛类物质会刺激胃肠粘膜,胃肠功能差的人,喝新茶可能会引发胃痛、腹胀等现象。

所以,新炒制的春茶最好放上半个月,等多酚类物质自动氧化,刺激性减小以后再喝。比如说,清明采摘制作好的茶叶,等到谷雨再喝是最合适的。

参考资料:

[1]《人们为什么喜欢喝春茶?》,杜颖颖,《TEA|特别策划》;

[2]《春茶的选购技巧》,曾强,《福建质量信息》;

[3]《科学解读春茶的饮用价值》,孔瑶瑶、祝凤岚,《食安解读》;

[4]《识别春茶要一望二闻三观》,周伟,《质量探索》。

文章来源于懂茶帝,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头采茶、头春茶、明前茶、雨前茶,你分清楚了吗?


春天来了,大地萌动,春茶季又要来了。可是什么是春茶、头采、头春、明前、雨前,你分清楚了吗?

春茶

茶树在越冬后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时间上主要以立春后到谷雨节前,这段时间采制而成的茶叶大体上称为春茶。

通常在5月底前采制而成。越冬芽经过了一冬的休眠和养分积累,有机物质十分充足,加之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分,使得春季茶芽肥硕,内含物质丰富,它的鲜爽度、饱满度和协调度都极高。

头采茶

指的是茶园在开春以后,对极少量的、已经达到采摘标准的芽叶的第一次采摘。所以说,头采茶属于头春茶,但又比头春茶的范围小得多。因为数量极少,用来筛选的范围就很小,所以头采茶被用来试制成的头一波春茶,品质却不一定是头春里最好的,大可不必盲目地追求头采茶。

头春茶

第一波春天采摘的茶叶,只要是开年的第一次采摘,就都是头春茶。对于中国的名优茶来说,头春茶都代表的是最高品质。但即使是头春茶,不同种类的茶叶采摘时间也不一样。

绿茶头春茶时间一般可以从2月延至3月,比如四川宜宾在2月中旬开始采摘,温州永嘉乌牛早品种在二月中下旬开始采摘,福鼎白茶一般三月初采摘,江北茶区往往在清明前后采摘。而一些高海拔茶区,头春茶的采摘时间更晚。

明前茶

在清明节前采制成的茶叶。茶树经过了一个冬天的休养,本身物质含量就较丰富,再加上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茶树发芽数量不仅有限且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故坊间也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简单点说,明前茶本身质量不错,偏偏量少,上市时间又早,所以对消费者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雨前茶

在谷雨前采制成的茶叶。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由于这时气温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的内含物也较丰富,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鲜浓而耐泡。

需要注意的是,这“明前”、“雨前”的概念,只对江浙皖这一带的茶区最有意义。南边像云南,北边如山东,都不会有明前、雨前的概念。山东的绿茶茶园,有些清明时还未发芽;而云南茶区到了清明节气,那已经是绿叶满枝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