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库十八寨

发布时间 : 2020-09-29
勐库大叶种晒青茶 茶叶库 茶叶保鲜库

勐库大叶种晒青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勐库十八寨”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东半山茶质风格:汤质充满阳刚之气,香气浓郁、回甘明显、滋味饱满、口感丰富、气足韵长。

西半山的茶清香,条索清晰,芽尖肥厚多毫,叶片壮实完整,滋味柔顺,醇厚浓郁,回甘生津迅速,喉部非常舒服,尾韵足,耐泡,二十泡后,仍留有香甜滑柔感,水浸出物丰富。

懂过茶山普洱茶的特点:懂过的古树茶叶形略小,属于大中小叶种混种,水浸出物丰富,茶叶香气可以融于茶汤之中,回味浓郁有个性,苦底较重,回甘快而持久,甘甜协调不若冰岛、坝糯,而质重气强则过之。在勐库大叶茶中,风格自成一派。

大户赛普洱茶特点:该茶茶气霸道,香浓,彰显临沧茶茶气凛冽风范。茶气强劲,苦味重,但入口即化,回甘快,明显。回甘与生津从第一杯茶汤入喉起,绵延悠远,喉韵润,甜。整个品饮过程甘甜爽口。

小户赛古树茶特点:条索:较肥大,梗圆,叶壮。汤色:淡黄清亮。香气:蜜香袭人,高锐,杯底留香。滋味:回甘快,茶水清甜。水性:醇绵持久。茶韵:绵长。喉韵:舒爽,持久。生津:两颊及舌底生津。耐泡度:较高。总体而言:汤感柔顺,水路细腻,并伴随着浓强的回甘与生津,唇齿留香。

坝糯的藤条茶外形独特,新鲜时芽头肥壮,绒毛浅绿密厚,晒干之后芽头白亮中略带金黄,做成饼茶条索清晰,把那个面芽熔闪光,让人一看就爱不释手,并且会产生舍不得品饮的心理,恨不得观赏,收藏起来。坝糯茶特色:此茶汤质充满阳刚之气,高香、劲扬、味刚,口感丰富饱满,甘甜质厚,茶气强而有力,气足韵长。

冰岛古茶山普洱茶口感: 入口苦涩度极低,几乎没有感觉,喉咙部位渐渐有股凉气出来,慢慢的转化为舌头中后部双呷生津,入口的时候几乎没有觉察出有茶味,茶味是渐渐的从喉部延伸到整个口腔。生津效果明显持久,主要集中在双呷部位,茶汤糖香,浓度(饱满度)非常高!!杯盖杯底高香,冷杯后闻出点冰糖香

cy316.com延伸阅读

武夷岩茶十八道茶艺


武夷岩茶十八道茶艺

第一道:焚香静气即焚点一柱檀香,营造祥和肃穆祥的氛围,让各位嘉宾更快的进入茶之最佳境界。古人常说:品茶即品人,茶品即人品,茶是清静之物,当然要求品茶者也要清静而坐,才能品出茶的真神真韵,希望这柱香的点燃能带领我们一起进入茶境。

第二道:叶嘉酬宾出示给各位观赏。叶嘉出自宋代诗人苏东坡的《叶嘉传》,意为之嘉美。在这篇文章中通篇拟人的手法描绘了茶的君子之德,君子之能。

第三道:岩泉初沸意即水开了。茶圣陆羽在第一部专著《茶经》中云: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也就是说泡茶水是至关重要的。茶圣提出应以山里奔流的山溪水为第一,江河湖泊之水为次,而井下之水只能排在第三了,今天我们选用的是天然矿泉水。

第四道:孟臣沐淋孟臣,即为明代人,以擅长制作壶而闻名,后人为了纪念他,将上好的壶称不孟臣壶,孟臣沐淋是提高壶温之意。

第五道:若琛出浴是烫洗茶杯之意,若琛清初人,以擅制碗状的小而出名,后人为了纪念他,将上好的小称为若琛杯。若琛出浴为烫洗茶杯之意,其目的是使其清新洁净,又提高了它们的温度。这样我们在品饮时不易外漏,因为茶要热喝才有香气。

第六道:乌龙入宫壶烫好之后,并将投入壶内,由于统称为乌龙茶,因此称之为乌龙入宫。这为茶漏,可防止外漏;这为茶折,通常用它装出三下的,这样泡出的茶汁即不浓也不淡;这为茶捣,因为的外形为粗枝大叶,通过这小小的茶漏无法直接到达壶内时,不妨用茶捣将其轻轻的推入,经过这几道程序,乌龙入宫也就完成了。

第七道:乌龙入海讲究头泡汤、二泡茶,将第一泡茶直接倒入茶海称为乌龙入宫

第八道:悬壶高冲范仲淹称为高山流水,高冲可使在壶内上下翻滚。

第九道:春风拂面这时壶表层会有一层细致而均匀的泡沫,用壶盖轻轻的刮去,称为春风拂面,这样可使更为清净。

第十一道:玉液回壶通常要一分到一分半钟,在此其间我们不妨先斟出一杯来观其汤色的浓度,然后在返回壶内,我们称之为玉液回壶,这时茶就好了。

第十二道:关公巡城分茶又分两个过程,一道关公巡城,即来回依次的往各杯巡斟茶水。

第十三道:韩信点兵当壶中茶水剩下少许时,再次改为逐个点斟的手法称之为韩信点兵,经过这两道程序,茶也就分好了,但相同的是每杯茶都是没有斟满的,因为古人云:七分茶,八分酒。酒满敬人,茶满欺人,茶没有斟满是表示主人对大家的尊敬。

第十四道:三龙护鼎端杯有一定的端杯姿势,男士收拢您的小指,女士翘起兰花指并用手轻轻的托住杯底,显得端庄典雅。

第十五道:三色先观其色,所谓品茶,品字三个口字组成,而喝这杯茶也分三步:一、先观色;二、闻香;三、品味。我们不妨先观看一下茶水在杯中上、中、下三层颜色,上层淡,中层浓,而最底层会有细小的茶沫。

第十六道:喜闻幽香经过观色后,我们再闻茶汤和杯底的香味,可以嗅到一种淡淡的兰花或者其他花香和香味。

第十七道:初品奇茗闻香之后再细细品味茶汤,称为初品奇茗。初学者应小啜一口,让茶水在口中翻滚,并发出响声,声音越响表示对制越尊敬,就像我这样,这样才能品出茶的韵味。

第十八道:尽杯谢茶喝尽杯中之茶,以谢山人栽制佳茗的恩典。

龙行十八式长嘴壶茶艺


龙行十八式被称为中国茶道艺术的活化石。相传龙行十八式是北宋高僧禅惠大师在蒙顶山结庐清修时所创,流传至清末,便逐渐失传。它融传统茶道、武术、舞蹈、禅学和易理为一炉,每一式均模仿龙的动作,充满玄机妙理。

过去,作为僧人修行的一门功课,龙行十八式只在蒙顶山僧人中流传,直到清代才逐渐传入民间。龙行十八式融传统茶道、武术、舞蹈、禅学、易理于一炉,充满玄机妙理,每一式均模仿龙的动作,式式龙兴云动,招招景驰浪奔,令人目不暇接,心动神驰。

蒙顶山龙行十八式

第一式蛟龙出海第二式白龙过江第三式乌龙摆尾

第四式飞龙在天第五式青龙戏珠第六式惊龙回首

第七式亢龙有悔第八式玉龙扣月第九式祥龙献瑞

第十式潜龙腾渊第十一式龙吟天外第十二式战龙在野

第十三式金龙卸甲第十四式龙兴雨施第十五式见龙在田

第十六式龙卧高岗第十七式吉龙进宝第十八式龙行天下

我国是世界茶叶的故乡,而四川却又是中国茶叶的故乡蒙顶山更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从神农时代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到唐朝的宫中礼仪,茶艺先行再到清朝的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无一不是表达茶叶在百姓生活中的地位。古往今来,能上登皇宫,下引百姓的艺术只有--龙行十八式茶艺!

中国茶艺十八道茶艺文化鉴赏


中国民族茶艺十八道

第一道 焚香静气,

活煮甘泉 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香来营造祥和温馨的气氛。 苏东坡是一个精通茶道的茶人,总结泡茶的经验说:活水还须活火烹”活煮甘泉即用旺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

第二道 孔雀开屏 

叶嘉酬宾 孔雀开屏是向嘉宾介绍今天泡茶所有的精美的茶具。 叶嘉”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叶嘉酬宾就是请大家鉴赏乌龙茶的外观形状。

第三道 孟臣沐淋 

乌龙入宫 孟臣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孟臣沐淋就是用开水将壶里壶外烫洗一遍,其目的消提高壶温。 把茶叶放入烫好的壶内称之为乌龙入宫。

第四道 高山流水 

春风拂面 武夷岩茶讲究“高冲水,低斟茶”因此称为高山流水,即悬壶高冲使茶叶随着水浪上下翻滚。 接着用壶盖轻轻刮去壶表面泛起的红色泡沫,称为春风拂面。

第五道 乌龙入海 

重洗仙颜 头一道茶汤一般不喝,可以拿来汤洗茶杯,称为若琛出浴。或者直接注入茶海称为乌龙入海。 再向母壶中注入开水后,壶的表层再次浇淋一层白开水,称为重洗仙颜。 第六道 玉液回壶 再注甘露 将母壶中泡好的茶注入子壶,称这为玉液回壶。 母壶中的茶水倒干净后,趁着壶热再注入开水,称为再注甘露。

第七道 祥龙行雨 

凤凰点头 将子壶中的茶汤快速且均匀地注入闻香杯中,就好像祥龙行雨,甘霖普降。 当子壶中茶汤剩少许时,再用点斟手法,点斟一遍称为凤凰点头,表示欢迎嘉宾。

第八道 珠联璧合 

鲤鱼翻身 将品茶杯倒扣在闻香杯上就称为珠联璧合,表示有情人终成眷属。 再将两个紧扣的杯子翻转过来,称之为鲤鱼翻身,取鱼跃龙门之意,表示事业辉煌腾达。

第九道 捧杯敬茶 

众手传盅 茶从离泡茶者最近的嘉宾传送给最远的嘉宾,称为众手传盅,表示传送友情。

第十道 喜闻幽香 

鉴赏佳茗 喜闻幽香是三闻中的头一闻,将闻香杯轻轻地提起,用两只掌心,慢慢地来回搓揉,这样杯底的茶香就能溢出来了 然后再观其汤色,琥珀色是优质茶色。

第十一道 三龙护鼎 

初品奇茗 端杯又有一定的讲究,拇指、食指护杯沿,中指托住杯底,称之为三龙护鼎。女士可使用兰茶指。 然后品茶,小口细啜。

第十二道 再斟流霞 

二探兰芷 再斟流霞,就是斟上第二杯茶。全唐诗题武夷》中有一句说“空中萧鼓几时回,只得流霞酒一杯”借流霞比喻岩茶艳丽的汤色。 二探兰芷就是第二次闻香。范仲淹在斗茶歌》中说“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意思是茶香更胜那兰芷之香。

第十三道 二品云腴 

喉底留甘 云腴是古人对茶叶的一种美称,二品云腴就是品这第二道茶。

第十四道 三斟石乳 

荡气回肠 石乳是元代一种贡茶,三斟石乳就是斟第三道茶,闻第三道茶又与前两次不同,用口腔来闻,大口,大口地将茶香吸入,再从鼻子徐徐呼出,犹如吸烟一般。

第十五道 含英咀华 

领悟岩韵 细细体会领悟茶韵。

第十六道 君子之交 

水清味美 君子之交淡如水”品了三杯后,斟上一杯清纯的白开水,将白开水含在口中,过一会儿再咽下去,会感到口中有一种甘甜,此时无茶胜有茶。

第十七道 名茶探趣 

游龙戏水 上好的岩茶可冲泡到七泡有余香”九泡色香味全”有兴趣的话,可以上试一试。

第十八道 宾主起立 

尽杯谢茶 最后,借清茶一杯,感谢茶人栽制佳茗的恩典,并希望各位嘉宾成为永远的朋友。

勐往乡 曼糯古茶区


“勐往”系傣语地名,“往”为湖泊,“勐往”意为是湖泊变成平坝的地方。勐往乡古为一土司地,明、清为一版纳地,是十二版纳之一(西双傣语为十二的意思,傣语中“版纳”是一千亩之意,即一个版纳系一个徵收赋役的单位,从此便有了“西双版纳”这一傣语名称),1929年,曾成立为宁江县。

勐往乡位于勐海县境东北部,东邻景洪市,东南连勐宋乡,南毗勐阿镇,西、北与澜沧县接壤。东北角沿澜沧江与普洱市、景洪市隔江相望。总面积488.3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5833亩。辖曼允、勐往、糯东、坝散、南果河、灰塘6个村民委员会,51个村民小组。2009年末,总人口3565户14790人,其中,农业人口3184户14370人。境内居住着傣、拉祜、哈尼、布朗、彝、汉6种民族。傣族5409人,拉祜族3580人,哈尼族2121人,布朗族941人,彝族1139人。

勐往乡山坝相间,以山为主,地处横断山系的南缘地带,地形西北高,中部勐往坝子低。最高海拔2345米;最低海拔551米。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坝区炎热多雨。勐往乡是勐海县的主要林区之一,是祖国西南边陲一颗绿色的明珠。这里,自然风光神奇迷人,民风浓郁纯朴。主要风景名胜有:

仙人洞位于灰塘村委会驻地西北部澜沧江边。主洞呈横8字形,洞口宽0.8米,洞深15.1米,洞中钟乳石绚丽多姿。

曼糯古茶区

分布于勐往村委会曼糯大寨、曼糯上寨和曼允村委会曼糯中寨。其中:曼糯大寨为布朗族村寨,是勐往乡最大的布朗族集居地,已有400多年历史;曼糯上寨为汉族村寨;曼糯中寨为汉族和拉祜族杂居的村寨。茶园面积815亩,采摘面积755亩,其中古茶园面积为646亩,约2.5万余棵,占茶园总面积的80%,茶树分散,连片较少,属栽培型古茶园,树龄300多年,年产干毛茶226.5公担。

曼列、街子温泉境内地热资源丰富。全乡有温泉2处,曼列温泉位于曼列小组西北部,冒出点为51℃,曼列村已引入村民家中;街子温泉位于距街子3.5公里处的轮歇地内,冒出点40.3℃,均带硫磺味。

中国茶艺十八道茶道茶艺文化鉴赏


中国民族茶艺十八道

茶道文化第一道 焚香静气,

活煮甘泉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香来营造祥和温馨的气氛。苏东坡是一个精通茶道的茶人,总结泡茶的经验说:活水还须活火烹”活煮甘泉即用旺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

茶道文化第二道 孔雀开屏 

叶嘉酬宾孔雀开屏是向嘉宾介绍今天泡茶所有的精美的茶具。叶嘉”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叶嘉酬宾就是请大家鉴赏乌龙茶的外观形状。

茶道文化第三道 孟臣沐淋 

乌龙入宫孟臣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孟臣沐淋就是用开水将壶里壶外烫洗一遍,其目的消提高壶温。把茶叶放入烫好的壶内称之为乌龙入宫。

茶道文化第四道 高山流水 

春风拂面武夷岩茶讲究“高冲水,低斟茶”因此称为高山流水,即悬壶高冲使茶叶随着水浪上下翻滚。接着用壶盖轻轻刮去壶表面泛起的红色泡沫,称为春风拂面。

茶道文化第五道 乌龙入海 

重洗仙颜头一道茶汤一般不喝,可以拿来汤洗茶杯,称为若琛出浴。或者直接注入茶海称为乌龙入海。再向母壶中注入开水后,壶的表层再次浇淋一层白开水,称为重洗仙颜。第六道 玉液回壶 再注甘露将母壶中泡好的茶注入子壶,称这为玉液回壶。母壶中的茶水倒干净后,趁着壶热再注入开水,称为再注甘露。

茶道文化第七道 祥龙行雨 

凤凰点头将子壶中的茶汤快速且均匀地注入闻香杯中,就好像祥龙行雨,甘霖普降。当子壶中茶汤剩少许时,再用点斟手法,点斟一遍称为凤凰点头,表示欢迎嘉宾。

茶道文化第八道 珠联璧合 

鲤鱼翻身将品茶杯倒扣在闻香杯上就称为珠联璧合,表示有情人终成眷属。再将两个紧扣的杯子翻转过来,称之为鲤鱼翻身,取鱼跃龙门之意,表示事业辉煌腾达。

茶道文化第九道 捧杯敬茶 

众手传盅茶从离泡茶者最近的嘉宾传送给最远的嘉宾,称为众手传盅,表示传送友情。

茶道文化第十道 喜闻幽香 

鉴赏佳茗喜闻幽香是三闻中的头一闻,将闻香杯轻轻地提起,用两只掌心,慢慢地来回搓揉,这样杯底的茶香就能溢出来了然后再观其汤色,琥珀色是优质茶色。

茶道文化第十一道 三龙护鼎 

初品奇茗端杯又有一定的讲究,拇指、食指护杯沿,中指托住杯底,称之为三龙护鼎。女士可使用兰茶指。然后品茶,小口细啜。

茶道文化第十二道 再斟流霞 

二探兰芷再斟流霞,就是斟上第二杯茶。全唐诗题武夷》中有一句说“空中萧鼓几时回,只得流霞酒一杯”借流霞比喻岩茶艳丽的汤色。二探兰芷就是第二次闻香。范仲淹在斗茶歌》中说“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意思是茶香更胜那兰芷之香。

茶道文化第十三道 二品云腴 

喉底留甘云腴是古人对茶叶的一种美称,二品云腴就是品这第二道茶。

茶道文化第十四道 三斟石乳 

荡气回肠石乳是元代一种贡茶,三斟石乳就是斟第三道茶,闻第三道茶又与前两次不同,用口腔来闻,大口,大口地将茶香吸入,再从鼻子徐徐呼出,犹如吸烟一般。

茶道文化第十五道 含英咀华 

领悟岩韵细细体会领悟茶韵。

茶道文化第十六道 君子之交 

水清味美君子之交淡如水”品了三杯后,斟上一杯清纯的白开水,将白开水含在口中,过一会儿再咽下去,会感到口中有一种甘甜,此时无茶胜有茶。

茶道文化第十七道 名茶探趣 

游龙戏水上好的岩茶可冲泡到七泡有余香”九泡色香味全”有兴趣的话,可以上试一试。

茶道文化第十八道 宾主起立 

尽杯谢茶最后,借清茶一杯,感谢茶人栽制佳茗的恩典,并希望各位嘉宾成为永远的朋友。

十八棵古茶树有怎样的神话故事


老龙井的十八棵茶树有一个美丽的神话。

很久以前,王母娘娘在天庭举行蟠桃盛会,各地神仙应邀赴会,热闹异常。

传说地仙端着茶盘往来送茶时,一不留神,茶盘倾歪,一只茶杯骨碌碌翻落到尘世间去了。地仙惊得灵魂出窍,吓得脸色煞白,出了一身冷汗,也顾不得参加蟠桃会,急匆匆下凡去寻找茶杯去了。

却说,当时的杭州龙井是一个荒凉的小山村,只有十几户穷苦人家。村里头往着一位老婆婆,无儿无女,无依无靠,只好在屋后种了十八棵茶树,维持生计。老婆婆心地善良,为人厚道,虽然自己的日子很穷,但每年茶叶采制后,经常留些茶叶,给穷人和来往过路的人消暑解渴。

地仙为了寻找茶杯,一个筋斗下到凡间,落到了西湖边上,变成一个老翁来到龙井打探茶杯的下落。这一天是大年除夕,富人家杀猪宰羊正准备过年,老婆婆却在愁着没米下锅。这时,屋门打开,走进一个银发白须的老头,正是地仙。地仙上前施礼,问道:老人家,请问这里是什么地方?

老婆婆回答:这里叫落晖坞。

地仙: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老婆婆说:听先辈讲,有天晚上,突然从天上轰隆隆一声掉下一样东西,还落下万道金光,从此人们就把这里叫作落晖坞了。

地仙听了心里明白,天上一日,人间数载,那天上掉的东西就是自己翻落的茶杯。惊喜之中,他四处张望,寻找茶杯,忽然眼睛一亮,发现门旁有一个堆满垃圾和旧物的石臼,这不正是自己要找的茶杯吗?

地仙与老婆婆搭讪:老人家,日子过得怎样?快过年了,你在做啥好吃的?

老婆婆:穷人的年有啥好过的。

地仙说:老人家,你不穷,你那个石臼就是个宝贝。

老婆婆:你净说笑话,那是个啥宝贝。

地仙:要不信你把它卖给我好了。

老婆婆:那石臼我也没用,你要就送给你了。

地仙:好,那我就买下了,明天我来取。说完地仙走了。

白胡子老头走后,老婆婆心想,石臼那么脏,要送给人家也得收拾干净,于是就把石臼里的垃圾倒进茶园,又用水把石臼刷洗了一遍,把脏水也倒在茶树根上。

第二天,地仙来取石臼,一看石臼里的东西没了,石臼也刷洗一新,忙问:那些宝贝呢?

老婆婆:那不是还在那里,只是我给你刷洗干净了。

地仙不禁顿足道:里面的东西才是宝贝,你倒在哪里啦?

老婆婆一听愣了:我倒在屋后的老茶树边上。

地仙叹了口气:这下成全了那些茶树。

第二年,十八棵茶树长得格外茂盛,嫩绿茁壮,制成的茶叶,汤色鲜亮,香浓持久,远近闻名。后来,全村的村民把十八棵茶树的茶籽,种在了这一带的山上,繁衍了现在的龙井茶。

四川茶技龙行十八式介绍


四川茶技“龙行十八式”属刚健派。在国人心目中,茶道似乎是追求静穆优雅的高雅艺术的代表。但是,“龙行十八式”却与传统的茶道大异其趣,表现出一种刚健向上的艺术风格,以阳刚之美独树一帜,成为古今茶文化中一道绝无仅有的独特景观。

相传“龙行十八式”是北宋高僧禅惠大师在蒙山结庐清修时所创。过去,作为僧人修行的一门功课,“龙行十八式”只在蒙山僧人中流传,直到清代才逐渐传入民间。“龙行十八式”融传统茶道、武术、舞蹈、禅学、易理于一炉,充满玄机妙理,每一式均模仿龙的动作,式式龙兴云动,招招景驰浪奔,令人目不暇接,心动神驰。

第一式 蛟龙出海

第二式 白龙过江

第三式 乌龙摆尾

第四式 飞龙在天

第五式 青龙戏珠

第六式 惊龙回首

第七式 亢龙有悔

第八式 玉龙扣月  

第九式 祥龙献瑞  

第十式 潜龙腾渊  

第十一式 龙吟天外

第十四式 龙兴雨施

第十二式 战龙在野

第十三式 金龙卸甲

第十五式 见龙在田

第十六式 龙卧高岗

第十七式 吉龙进宝  

第十八式 龙行天下

云南勐海勐宋最老的古茶区之一


勐海勐宋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

勐海勐宋地处勐海县勐宋乡境内,东接景洪市,南连格朗和乡,隔流沙河与南糯山对望,是勐海最老的古茶区之一。古茶园大多为拉祜族所种,古茶园附近都有拉祜族古寨,保塘旧寨应该是拉祜人来保塘最早的定居点。如今保存下来的古茶园还有3000多亩,主要分布在大安、南本、保塘新寨、保塘旧寨、大曼吕、那卡等寨子,版纳州最高海拔的产茶区滑竹梁子也在勐宋地区。勐宋是勐海县的重点茶产区,不仅古茶园面积广、产量大,新种茶园也有3万多亩。20世纪70年代,勐宋乡已是云南茶科所良种茶叶和新式茶园重点推广区、示范区。

古树茶特色:

因勐宋范围广、品种多,口感差异较大。那卡地区叶种与其他不同,高香、口感靠前,刺激性较大;保塘寨质较重,苦涩刺激性虽不若那卡重,也较一般古树茶明显,香型类似南糯,苦底有布朗山甜茶影子,许多茶厂茶商以此地区茶品拼配冒充布朗山茶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