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品论清源茶

发布时间 : 2020-09-30
黑茶怡清源 怡清源黑茶 源青茶减肥

黑茶怡清源。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蔡襄品论清源茶”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蔡襄品论清源茶”相关知识!

蔡襄,字君谟。宋代泉州仙游人。在至和、嘉阓年间(公元1054—1063年),两度出任泉州知府。大家都知道洛阳桥是他建造的,而“蔡襄品论清源茶”的故事,却被建洛阳桥的丰功伟绩所淹没,变得鲜为人知。

清源山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从“永嘉之乱”,士族南迁,沿晋江而居起,晋张华《博物志》里,就记载了“饮真茶,令人少眠”。到了唐代,清源茶就随着释道昆在龟岩洞静修,作为苦口清心的参禅妙品。唐封演《封氏见闻录》,记载了山岩学禅,餐饮茶汤的事。可见,茶与佛、法、僧是相关连的。

当蔡襄初任泉州知府时,有一天登上清源山,要瞻仰乡先贤的读书故址。但龟岩已因许稷继欧阳詹登进士,并受皇帝封赐,把龟岩改称“赐恩岩”,建有寺院。这座寺院的住持,就是后来在传说中以足代薪,帮助蔡襄建造洛阳桥的义波和尚。他在山上种茶制茗,以辅清修。义波见太守驾临,忙延接进寺,煎茶款待。蔡襄在福州任福建转运使的时候,曾用武夷岩茶的“乌龙种”,进贡皇帝,得到“最为精好”的评誉。因此,蔡襄著作了《茶录》上下二册。此时就将此书赠与义波,义波大喜拜受。即邀请蔡襄遍历清源山诸岩,视察僧俗所种茶丛,及茶寮的焙茗方法。这样一来,就围集了很多耕山茶农,要一瞻府老爷的风采。

义波向大家说:“各位问我:清源茶为什么没有武夷岩茶出名?这是因为没有掺和龙脑。蕃舶运来刺桐港的香料很多,是不是可以调制,作为贡品?现在太守老爷在这里,就请教他吧!”蔡襄听了,即步出茶寮,含笑向众人说:“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以助其香。其实建安民间试茶,皆不入香,恐夺其真。清源山山虽不高,谷虽不深,但长年云蒸霞蔚,厥土滋润,故又称‘齐云山’,是种茶的佳壤。如能采分‘三前’,功在焙制,就可与武夷岩茶并驾齐驱,岂可因刺桐港得番商云集之利,而以香料入茶,乱真取味。”

众茶农闻言,顿觉失望,面面相觑。义波早知众人心意,希望清源茶能作为贡品,以提高其声价,于是代众人发言:“设使清源茶用‘社前’所采佳品,仿效武夷岩茶,徽以龙脑和膏,以助其香,且赖太守之力,入贡御前,岂不幸哉!”

蔡襄微颔会意,不厌其烦地开导说:“茶之真香,在于本色纯正,方为大众所共赏。入贡之品,取媚巧以迎合,并非茶道之正宗。以前王荆公(安石),曾见赏《茶录》一书,惠然下访。下官喜其为茶道知己,即自取茶之精品,亲涤器烹点以饮之。不意荆公忽从夹袋中取消风散一撮,投茶瓯中并食之,且说是‘大好茶味’。不禁令人讶然失色,方知其不谙茶道也。若以龙脑助香者,岂不类同于荆公之投消风散乎?”

蔡襄言罢大笑,众茶农也相顾大笑,僵滞的场面变得活跃、轻松起来了。于是蔡襄接着说:“今本官既来守泉郡,于清源茶之选栽品种与采制之法,愿与本山僧众,共致力焉。务在行远则名扬,重在品高则誉起。否则,以入贡为佳,而生民不赏,亦何所取乎?”

一众人欢欣雀跃,送走了太守,就推义波不时到泉州府衙的安静堂,向太守请教,两人遂成为知交。此后,清源茶在蔡襄的指点下,从茶丛品种的更新,到采摘、制造的技术,都有很大的改进。每年北风初起,由刺桐港出发的南海商船,载运外销的茶叶,已与瓷器等量齐观,素来以泉府绸、刺桐缎驰名的海上丝绸之路,也有人称为茶瓷之路了。这也为三十年后的北宋元阓二年(公元1087年),设立泉州市舶司,创造了条件。

cy316.com延伸阅读

宋·蔡襄《茶录》


《茶录》

宋·蔡襄

【原文】朝奉郎右正言同修起居注臣蔡襄上进(1):臣前因奏事,伏蒙陛下谕臣先任福建转运使日,所进上品龙茶最为精好。臣退念草木之微,首辱陛下知鉴,若处之得地,则能尽其材。昔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丁谓茶图(2),独论采造之本,至于烹试,曾未有闻。臣辄条数事,简而易明,勒成二篇,名曰茶录。伏惟清闲之宴,或赐观采,臣不胜惶惧荣幸之至。仅序。①:左旁:"人",右旁:"觅"下部换"再"

【注释】1.朝奉郎、右正言、同修起居注:朝奉郎、右正言,皆为北宋官职名。起居注,我国古代专门记录帝王言行的册籍。《隋书·经籍志》说:"起居注者,录记人君言行动止之事"。2.丁渭茶图:丁渭(966~1037),字谓之,苏州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曾任福建漕使,督造贡茶,创制大龙风团饼茶。著有《北苑茶录》三卷。

上篇论茶

【原文】

色 茶色贵白。

而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善别茶者,正如相工之瞟人气色也(1),隐然察之于内。以肉理润者为上,既已未之,黄白者受水昏重,青白者受水鲜明,故建安人开试(2),以青白胜黄白。

香 茶有真香。

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建安民间皆不入香,恐夺其真。若烹点之际,又杂珍果香草,其夺益甚。正当不用。

味 茶味主于甘滑。

惟北苑凤凰山连属诸焙所产者味佳(3)。隔溪诸山,虽及时加意制作,色味皆重,莫能及也。又有水泉不甘能损茶味。前世之论水品者以此(4)。

藏茶 茶宜箬叶而畏香药(5),喜温燥而忌湿冷。故收藏之家,以箬叶封裹入焙中,两三日一次,用火常如人体温温,则御湿润。若火多则茶焦不可食。

炙茶 茶或经年,则香色味皆陈。于净器中以沸汤渍之,刮去膏油一两重乃止,以钤箝之(6),微火炙干,然后碎碾。若当年新茶,则不用此说。

碾茶 碾茶先以净纸密裹捶碎,然后熟碾。其大要,旋碾则色白,或经宿则色已昏矣。罗茶 罗细则茶浮,粗则水浮(7)。

候汤(8) 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9),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辩,故曰候汤最难。①盏(10)。"凡欲点茶。先须①盏令热。冷则茶不浮。

点茶 茶少汤多,则云脚散(11);汤少茶多,则粥面聚(12)。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故较胜负之说,曰相去一水两水(13)。①:左旁"火";右旁:上三个"力",下"月"。

【注释】1.正如相工之瞟人气色:相工,以替人占相为职业的人。瞟,邪视。2.建安:汉时县名,唐称建州,即今福建省建瓯县,其县境有建溪、凤凰山等,以产"北苑贡茶"闻名。3.北苑凤凰山:凤凰山在福建建安县西二十里,为"北苑贡茶"的主要产地。4.前世之论水品者:指唐代张文新撰《煎茶水记》。5.茶宜箬叶而畏香药:箬,读音ruo4,柔嫩的香蒲。畏香药,茶叶有很强的吸异味性,所以最怕和别的香料药物搁置一起。6.以钤箝之:钤,炙茶器具。见下篇:"茶钤屈金铁为之,用以炙茶。"7.粗则水浮:水浮,指茶未粗大,水不能侵透,水和茶未不融溶。8.候汤:古人点茶专用木语。指掌握煎水的适度,则陆羽《茶经》"五之煮"中的"二沸之汤"。后世人说:"汤嫩则茶力不出,过沸则水老而茶乏"。可见,点茶水要煮到恰到好处,不老不嫩。9.前世谓之蟹眼者:唐代人多用"鱼目"、"蟹眼"比喻煎水的程色。如皮日休《煮茶诗》:"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浮"。10.)①盏,古人点茶专用术语。即在注汤前光用沸水或炭火给茶盏加热。①,《集韵)解释说:"火迫也"。11.云脚散:古人点茶专用术语。指茶少水多时茶末有的浮在水面,有的漂浮水中,如同云脚一样散乱。12.粥面聚:古人点茶专用术语。指水少茶多时.茶叶未聚在水面,如熬的粥面一样。曰相去一水两水:古人斗茶,决胜负不止一次,例如斗三次有两次先见水痕者为负。宋晁补之有诗云:"建安一水去两水,相较岂知径与渭?"

下篇论茶器

【原文】

茶焙 茶焙编竹为之裹以箬叶,盖其上,以收火也。隔其中,以有容也。纳火其下去茶尺许,常温温然,所以养茶色香味也。

茶笼 茶不入焙者,宜密封裹,以箬笼盛之,置高处,不近湿气。

砧椎(1) 砧椎盖以砧茶;砧以木为之;椎或金或铁,取于便用。

茶钤 茶钤屈金铁为之,用以炙茶。

茶碾 茶碾以银或铁为之。黄金性柔,铜及喻石皆能生[钅生](2),不入用。

茶罗 茶罗以绝细为佳。罗底用蜀东川鹅溪画绢之密者,投汤中揉洗以幂之(3)。

茶盏(4) 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5),其坯微厚,①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茶匙 茶匙要重,击拂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之。竹者轻,建茶不取。

汤瓶 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或瓷石为之。

①:左旁"火";右旁:上三个"力",下"月"。

【注释】1.砧椎:砧,读音zhen1,砧板。椎,捶击具,如木椎、铁椎。2.铜及喻石皆能生[钅生]:[钅生],《集韵》解释说:"铁衣也"。即金属的锈。3.授汤中揉洗以幂之:幂,覆盖、罩住。4.茶盏:茶杯。《方言》"盏,杯也"。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绀,深青带红的颜色。纹如兔毫,黑釉表面有细丝状白色斑纹,形如兔毫。按,此杯名叫"黑釉兔毫杯"为建安贡品,北宋时皇家专用。

后序 

臣皇柏中修起居注(1),奏事仁宗皇帝,屡承天问,以建安贡茶并所以试茶之状。臣谓论茶虽禁中语,无事于密,造茶录二篇上进。后知福州,为掌书记窃去藏藁(2),不复能记。知怀安县樊纪购得之,遂以刊勒行于好事者,然多外谬(3)。臣追念先帝顾遇之恩,揽本流涕,辄加正定,书之于石(4),以永其传。治平元年(5)五月二十六日,三司使给事中臣蔡襄谨记(6)。

【注释】1.臣皇佑中修起居注:皇佑为北宋仁来年号,时在公元1049~1053年间。2.后知福州,为掌书记窃去藏稿,知,主持。知福州,即任福州大守。掌书记,府衙属官,掌管笺奏公文。3.多舛谬:舛,读音chuan3,错乱。4.书之于石:宋治平元年(1064),怀安令樊纪将蔡襄所书《茶录》勒石,真楷小字,被视为书中绝品。5.治平元年:治平为宋英宗年号。治平元年是公元1064年。三司使、给事中:俱北宋官职名。

宋代蔡襄与工夫茶的渊源


自宋代以来,贡茶生产基地的建安(今福建建瓯)为贡茶而进行的斗茶,历经时间的演递,不断发展,成就了名闻遐迩的工夫茶。斗茶的关键在于闻香、尝味、鉴色,这可是宋时小龙团制造者蔡襄茶学著作《茶录》的精华,因此也曾有人把工夫茶称为“君谟茶”。虽然清道光《厦门志风俗记》上载:“名曰工夫茶,或曰君谟茶之讹。”但讹不讹,爱茶人各有心得。

先说说蔡襄吧。茶友都知道他懂制茶、精品饮、专茶事、著茶书的茶学专家,书友却知道他书法艺术真、行、草皆优与苏东坡、黄庭坚、米芾并“宋四家”。他在任福建转运使时,负责监制北苑贡茶。期间,他在总结前人特别是丁渭造大龙团经验的基础上,创造了精雅的小龙团,每斤二十八饼(大龙团每斤八饼)。宋仁宗赵祯对这品质“尤极精好”的小龙团甚为喜爱珍惜,赐号“上品龙茶”,更是从不轻易示人,“惟南郊大礼,致斋之夕,中书枢密院各四人,共赐一饼”,“两府八家分割以归”,有“千金易得,一饼难求”之势,宝贝着呢。

蔡襄是个品茶专家,他能准确辨别岀大小龙团茶的不同香味。宋时彭乘的《墨客挥犀》记载:一次,京都秘校蔡叶丞邀请他共品小龙团,冷不丁来了位不速之客,三人坐定,侍童端上茶来,蔡襄尝了一口说:“非独小团,必有大团杂之。”蔡叶丞感到惊讶,连忙唤来侍童,侍童说:“本碾造两人茶,继有一客至,造不及乃以大团兼之。”蔡叶丞深为折服。

茶兴盛于宋朝,催生出了“林下雄豪皆斗美”的“斗茶”大战,而文人雅士就是这战场上勇往直前的战将,蔡襄是其中的“武林高手”之一,或者是领袖人物,他的一部《茶录》足以确立这个至高的地位。前人陆羽《茶经》未将名茶产地建安北苑列入,丁渭《茶图》只记录采茶制茶的方法,于是蔡襄写《茶录》大论特论烹茶、别茶之法。《茶录》共一千二百多字,分上下两篇,上篇论茶,计有色香味及藏茶候汤点茶等十目,论述茶汤品质以及储藏品饮的方法;下篇论茶器,计有茶焙茶碾茶盏茶瓶等九目,论及制茶和烹茶的器具。《茶录》正式提出“色、香、味”为品茶三昧,提出“茶色贵白”、“茶有真香”、“茶味主于甘滑”的品茶标准。它的论述大都围绕当时的斗茶所引发的一系列现象和文化內涵深入展开,于是也可以将它看成斗茶的艺术标准。《茶录》因而成为继陆羽《茶经》之后在茶史上最具影响的茶学专著。

好斗的宋代茶人,一天斗试下来要喝多少茶汤呀?于是他们点茶改用小瓶小盏,蔡襄在《茶录》中提出:“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或瓷石为之。”可见用器的精美,再加上“色香味”的茶汤品质标准,较之“器具更为精致”和品得“味云腴,食秀美,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吻”的工夫茶,我们影影绰绰便看到两者之间的渊源了。这还真的难怪总有人将工夫茶称作“君谟茶”,因为工夫茶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有蔡襄的宋朝时代。

蔡襄《北苑茶》茶诗贡茶


《北苑茶》

蔡襄

北苑龙茶著,甘鲜的是珍。

四方惟数此,万物更无新。

才吐微茫绿,初沾少许春。

散寻萦树遍,急采上山频。

宿叶寒犹在,芳芽冷未伸。

茅茨溪上焙,篮笼雨中民。

长疾勾萌拆,开齐分两匀。

带烟蒸雀舌,和露叠龙鳞。

作贡胜诸道,先尝只一人。

缄封瞻阙下,邮传渡江滨。

特旨留丹禁,殊恩赐近臣。

啜将灵药助,用于上尊亲。

投进英华尽,初烹气味真。

细番胜却麝,浅色过于筠。

顾渚惭投木,宜都愧积薪。

年年号供御,天产壮瓯闽。

【释义】

顾渚,指产于浙江省长兴县顾渚山的紫笋茶,在唐代就被列为上贡珍品。

瓯闽,指福建。

【详解】

北苑,地名,在福建建安东三十里凤凰山麓,是我国古代贡茶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自南唐保大四年(946)开始有贡茶,到宋代,品色日增,据《宣和北苑贡茶录》载:“贡品极胜之时,凡有四千余色。”其进贡数量亦年年有所增加,至宋哲宗元符年间,“以斤计者已达一万八千”。主要品种有龙焙贡新、龙焙试新、龙团胜雪、御苑玉芽、万寿龙芽等。此诗详细介绍了该茶生长、采摘、制作、运送、烹煎、品尝的各个方面。

蔡襄“大小龙团”智分辨


茶文化在我国宋代取得了重大的发展,朱时茶人辈出,他们饮茶不仅重视技巧,而且追求神韵精致,对中国的茶文化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众多的茶人中,著名书法家蔡襄的茶艺尤为高超精湛。无论是制茶还是品茶,蔡襄都极为精通。同时,他还将自己独到的茶事见解和理论著述成文,留给后人。关于蔡襄分辨大、小龙团茶的逸闯传颂至今。

同为“宋四家”之一的苏轼,曾经作诗描述蔡襄和丁渭研制龙团茶争宠的事情。诗文如下:“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争相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前丁后蔡”指的就是丁渭和蔡襄。丁渭为福建转运使时负责监造贡茶龙凤团。其后,蔡襄担任转运使时,开始监制小龙团。跟据南宋叶梦得的著作《石林燕语》中的相关记载,丁渭所监制的大龙风团一斤茶有八饼,而蔡襄所监制的小龙团一斤茶却有十饼,因而较之大龙团,小龙团的制造更为精致。

蔡襄不仅善于制茶,对于品茶也很有研究,其判断力和鉴赏力都要远远高于常人。在宋人彭乘撰写的《墨客挥犀》中记载了一件蔡襄品茶的故事。某日,蔡囊应士人蔡叶丞的邀请到府上共同品饮小龙团。两人刚坐下片刻,又一位客人不期而至。侍婢将泡好的小龙团茶端上一一给两位客人奉茶,哪知蔡襄只小啜·口茶汤便皱眉说道:“这茶,定混杂了大龙团在里面,并非只有小龙团”。

主人蔡叶丞听罢十分惊讶,便唤来侍婢查问。原来侍婢原本只准备了主人和蔡襄的两份小龙团茶,却突然来了第二位客人。措手不及之下,侍婢突然发现有壶现成的大龙团茶,便将两者混在一起,没想到这样蔡襄也能分辨出来。听完侍婢的一番说明,蔡叶丞更是对蔡襄的品茶能力佩服不已。 蔡襄感动菩萨助建洛阳桥

蔡襄为官一向刚正不阿,爱民如子。他在福建做泉州知府时,有感于晋江县东面洛阳江水深不可测,两岸百姓渡河十分不便,甚至时常有人命丧于此,于是许下愿望要修筑一条跨海大桥(即后来民间习称的洛阳桥)。像这样的一个浩大工程,以宋朝时建筑的发展水平来看,实非易事。

同时,这样一个完全依靠人工来克服自然的工程,所需要的费用数目也极为庞大,在经费筹措上也大费周章。然而,据说蔡襄与佛颇有渊源,他为民请命的诚心感动了观音菩萨,于是菩萨化身成一个手提鱼篮、容貌娇俏的妙龄女孩,自述身世可怜,许多有钱人都想娶她为妻。于是小女孩儿对那些求婚男子说,你们都把钱丢过来,谁丢得多我就嫁给谁。通过这种方式,观音菩萨很快就帮助蔡襄筹够了经费。

当然,这只是民间关于洛阳桥来历的一个传说故事而已,然而从这个传说中足见蔡襄的勤政爱民。

蔡襄《北苑十咏》咏茶诗集欣赏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官至端明殿学士。北宋书法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北苑十咏】(之四、之五、之六)

采 茶

春衫逐红旗,散入青林下。

阴崖喜先至,新苗渐盈把。

竟携筠笼归,更带山云写。

造 茶

屑玉寸阴间,抟金新范里。

规呈月正圆,势动龙初起。

焙出香色全,争夸火候是。

试 茶

兔毫紫瓯新,蟹眼青泉煮。

雪冻作成化,云间未垂缕。

愿尔池中波,去作人间雨。

【释义】

筠(yún)笼,竹篮。

【详解】

此组诗,第一首咏采茶,第二首咏造茶,第三首咏试茶,词意清浅而有韵味。蔡襄是茶事专家。苏轼《荔枝叹》中云:“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就是说,宋代的“龙团”、“凤饼”茶,大小龙茶,始于丁谓,成于蔡襄。蔡襄著有《茶录》一书,分上下篇。上篇论茶,分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茶、胁茶、点茶十目,主要论述茶汤品质与烹饮方法。下篇论烹茶饮用器具,分茶焙、茶笼、砧椎、茶铃、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九目。

清·冒襄 《岕茶汇抄》


冒襄(1611~1693),字辟疆,号巢民,又号朴巢,江苏如皋人。冒襄幼有俊才,负时誉。史可法荐为监军,后又特用司李,皆不就。明亡后无意用世,性喜客,所居有朴巢、水绘园、深翠山房诸胜,擅池沼亭馆之景,四方名士,招致无虚日。晚年结匿峰庐,以图书自娱。有《水绘园诗文集》、《朴巢诗文集》及《影梅庵忆语》等传世。

《岕茶汇抄》大半取材于冯可宾《岕茶笺》,还钞于许次纾《茶疏》和熊明遇《罗岕茶记》。刊本有昭代丛书本,张潮撰序和跋;有冒氏小品四种本,光绪乙酉(1885)刊;有冒氏丛书本,光绪己亥(1899)刊。

本书以冒氏小品四种本为底本,参校他本。

小引

茶之为类不一,岕茶为最,岕之为类亦不一,庙后为佳。其采撷之宜,烹啜之政,巢民已详之矣,予复何言,然有所不可解者,不在今之茶,而在古之茶也。古人屑茶为末,蒸而范之成饼,已失其本来之味矣。至其烹也,又复点之以盐,亦何鄙俗乃尔耶。夫茶之妙在香,苟制而为饼,其香定不复存。茶妙在淡,点之以盐,是且与淡相反。吾不知玉川之所歌、鸿渐之所嗜,其妙果安在也。善茗饮者,每度卒不过三四瓯,徐徐啜之,妙尽其妙。玉川子于俄顷之间,顿倾七碗,此其鲸吞虹吸之状,与壮夫饮酒,夫复何姝。陆氏《茶经》所载,与今人异者,不一而足。使陆羽当时茶已如今世之制,吾知其沉酣于此中者,当更加十百于前矣。昔人谓饮茶为水厄,元魏人至以为耻甚,且谓不堪与酪作奴,苟得罗介饮之,有不自悔其言之谬耶。吾香三天子都,有抹山茶,茶生石间,非人力所能培植,味淡香清,采之甚难,不可多得。惜巢民已殁,不能与之共赏也。心斋张潮[1]撰。

环长兴境,产茶者曰罗嶰,曰白岩、曰乌瞻、曰青东、曰顾渚、曰筱浦,不可指数,独罗嶰最胜。环嶰境十里而遥,为嶰者亦不可指数。嶰而曰岕,两山之介也。罗氏居之,在小秦王庙后,所以称庙后罗岕也。洞山之岕,南面阳光,朝旭夕晔,云滃雾浡,所以味迥别也[2]。

产茶处,山之夕阳胜于朝阳。庙后山西向,故称佳。总不如洞山南向,受阳气独专,足称仙品[3]。

茶产平地,受土气多,故其质浊。岕茗产于高山,泽是风露清虚之气,故为可尚。茶以初出雨前者佳,惟罗岕立夏开园,吴中所贵,梗粗叶厚,有萧箬之气。还是夏前六七日,如雀舌者佳,最不易得。

江南之茶,唐人首称阳羡,[宋代]最重建州,于今贡茶两地独多。阳羡仅有其名,建州亦非最上,惟有武夷雨前最胜。近日所尚者,惟长兴之罗岕,疑即古之顾渚紫笋也。介于山中谓之岕,罗隐隐此故名罗。然岕故有数处,今惟洞山最佳。姚伯道云:明月之峡,厥有佳茗,是上乘品。要之,采之以时,制之尽法,无不佳者。其韵致清远,滋味甘香,清肺除烦,足称仙品。若在顾渚,亦有佳者,人但以水口茶名之,全与岕别矣[4]。

岕中之人,非夏前不摘。初试摘者,谓之开园。采自正夏,谓之春茶。其地稍寒,故须待时,此又不当以太迟病之。往日无有秋摘,近七八月重摘一番,谓之早春,其品甚佳,不嫌少薄也[5]。

岕茶不炒,甑中蒸熟,然后烘焙。缘其摘迟,枝叶微老,炒不能软,徒枯碎耳。亦有一种细炒岕,乃他山炒焙,以欺好奇。岕中惜茶,决不忍嫰采,以伤树本。余意他山摘茶,亦当如岕,迟摘老蒸,似无不可。但未试尝,不敢漫作[6]。

岕茶,雨前精神未足,夏后则梗页太粗。然以细嫰为妙,须当交夏时。时看风日晴和,月露初收,亲自监采入篮。如烈日之下,又防篮内郁蒸,须伞盖至舍,速倾净匾薄摊,细拣枯枝病叶、蛸丝青牛之类,一一剔去,方为精洁也[7]。蒸茶,须看叶之老嫩,定蒸之迟速,以皮梗碎而色带赤为度,若太熟则失鲜。起其锅内汤频换新水,盖熟汤能夺茶味也[8]。[page_break]

茶虽均出于岕,有如兰花香而味甘,过霉历秋,开坛烹之,其香愈烈,味若新沃,以汤色尚白者,其洞山也。他嶰初时亦香,秋则索然,与真品相去霄壌。又有香而味涩,色淡黄而微香者,有色青而毫无香味,极细嫩而香浊味苦者,皆非道地。品茶者辨色闻香,更时察味,百不失矣[9]。

茶色贵白,白亦不难。泉清瓶洁,叶少水洗,旋烹旋啜,其色自白。然真味抑郁,徒为目食耳。

若取青绿,天池、松萝及下岕,虽冬月,色亦如苔衣,何足称妙。莫若真洞山自谷雨后五日者,以汤薄浣,贮壶良久,其色如玉,冬犹嫩绿,味甘色淡,韵清气醇,如虎丘茶作婴儿肉香,而芝芬浮荡,则虎丘所无也[10]。

烹时先以上品泉水涤烹器,务鲜务洁。次以热水涤茶叶,水太滚恐一涤味损,以竹箸夹茶于涤器中,反复涤荡,去尘土、黄叶、老梗尽,以手搦干,置涤器内盖定,少刻开视,色青香洌,急以沸水泼之。夏先贮水入茶,冬先贮茶入水[11]。

茶花味浊无香,香凝叶内。

洞山茶之下者,香清叶嫩,着水香消。

棋盘顶、乌纱顶、雄鹅头、茗岭,皆产茶地,诸地有老柯嫩柯,惟老庙后无二,梗叶丛密,香不外散,称为上品也。

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一壶,任独斟饮,方得茶趣。何也,壶小香不涣散,味不耽迟。况茶中香味,不先不后,恰有一时,太早未足,稍缓已过。个中之秒,清心自饮,化而裁之,存乎其人[12]。

忆四十七年前,有吴人柯姓者,熟于阳羡茶山,每桐初露白之际,为余入岕,箬笼携来十余种,其最精妙不过斤许数两,味老香淡,具芝兰金石之性。十五年以为恒。后宛姬从吴门归,余则岕片必需半塘顾子兼,黄熟香必金平叔,茶香双妙,更入精微。然顾、金茶香之供,每岁必先虞山柳夫人,吾邑陇西之倩姬与余共宛姬,而后他及[13]。

金沙于象明携岕茶来,绝妙。金沙之于精鉴赏,甲于江南,而岕山之棋盘顶,久归于家,每岁其尊人必躬往采制。今夏携来庙后、棋顶、涨沙、本山诸种,各有差等,然道地之极,真极妙,二十年所无。又辨水候火,与手自洗,烹之细洁,使茶之色香性情,从文人之奇嗜异好,一一淋漓而出。诚如丹丘羽人所谓,饮茶生羽翼者,真衰年称心乐事也。

又有吴门七十四老人朱汝奎,携茶过访,茶与象明颇同,多花香一种。汝奎之嗜茶自幼,如世人之结斋于胎,年十四入岕迄今,春夏不渝者百二十番,夺食色以好之。有子孙为名诸生,老不受其养,谓不嗜茶,为不似阿翁。每竦骨入山,卧游虎虺,负笼入肆,啸傲瓯香,晨夕涤瓷洗叶,啜弄无休,指爪齿颊与语言激扬赞颂之津津,恒有喜神妙气,与茶相长养,真奇癖也。

吾乡既富茗柯,复饶泉水,以泉烹茶,其味大胜,计可与罗岕敌者,唯松萝耳。予曾以诗寄巢民云:君为罗岕传神,我代松萝叫屈;同此一样清芬,忍令独向隅曲。迄今思之殊深,我以黄公酒垆之感也。心斋居士题。

[1]

张潮,字山来,一字心斋,安徽人。约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前后在世。以岁贡生官翰林孔目。张潮辑录各家文集中类于传奇之文字,为《虞初新志》二十卷,又辑有《昭代丛书》一百五十卷、《檀几丛书》五十卷。张潮工于词,有《花影词》传世。

[2]此“环长兴境”一节,钞录录冯可宾《岕茶笺·序》。

[3]此节论茶山之夕阳朝阳,以及后两节论茶产平地高山,茶以初出雨前者佳,钞录熊明遇《罗岕茶记》。

[4]“江南之茶,唐人首称阳羡”一节,钞录许次纾《茶疏·产茶》。

[5]此岕茶“开园”、“秋摘”一节,钞录许次纾《茶疏·产茶》。

[6]此节中“不炒”、“摘迟”,钞录许次纾《茶疏·岕中制法》。

[7]此节岕茶采摘“须当交夏时”,钞录冯可宾《岕茶笺·论采茶》。

[8]“蒸茶”一节,钞录冯可宾《岕茶笺·论蒸茶》。

[9]此节罗岕洞山与他嶰之辨别,钞录冯可宾《岕茶笺·辨真赝》。

[10]“茶色贵白”一节,钞录熊遇明《罗岕茶记》。

[11]此涤器、洗茶一节,钞录冯可宾《岕茶笺·论烹茶》。

[12]“茶壶以小为贵”一节,钞录冯可宾《岕茶笺·论茶具》。

[13]

冒襄此则茶事,在《影梅庵忆语》中亦有记述:“姬能饮,自入吾门,见余量不胜焦叶,遂罢饮……而嗜茶与余同性,又同嗜界(岕)片,每岁半塘顾子兼择最精者缄寄,具有片甲蝉翼之异。”

苏轼评价蔡襄对推动茶叶加工技术的进步的贡献


蔡襄才德俊伟光明,堪传华夷。然而,遗憾的是比他晚出25年的大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却在《荔枝叹》一诗中讥讽蔡襄,以贡小龙团争新买宠于皇上有失名士风度。此论并不公平,对蔡襄的形象有巨大的损害,值得一辩,应予平反,恢复名誉。

苏轼在《荔枝叹》中,借古讽今,先谴责自东汉至唐,以进贡鲜荔枝博取宫妃欢颜而不得不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害得劳动人民颠坑仆谷相枕藉,惊尘溅血流千载,进而讽刺当朝大臣丁谓(丁晋公,宋真宗时宰相)、蔡襄之贡大小团茶,钱惟演进贡牡丹,取宠于皇上。诗曰: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苏东坡还自注曰:大小龙团始于丁晋公,而成于蔡君谟。欧阳永叔(欧阳修字永叔)闻君谟进小龙团,惊叹曰:君谟,士人也,何作此事耶!

苏东坡通过《荔枝叹》犀利地揭露了帝王的骄奢淫逸,官吏的献媚买宠,并对因此而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莫大的同情,这无疑是值得称道的。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对蔡襄的指责,却只看表象不见本质。用历史发展观加以分析,可以说身为福建转运使(专为朝廷督办贡品的官吏)的蔡襄督办贡茶、创制小龙团是合情而又合理之举,不该责之太过,对其推动茶叶生产的贡献更应充分肯定。

源茶道


大凡茶文化发达的地方,产茶是无疑的。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的婺源,历史上曾称为吴头楚尾,就是块出名茶的灵秀之地。婺源产茶.唐代陆羽《茶经》中便见记载。宋时,婺源的谢源茶已被誉为全国六大绝品茶之一。明末清初,其四大名家溪头梨园茶、砚山桂花树底茶、大畈灵山茶和济溪上坦源茶均为贡品,一时名重天下。茶在唐已成举国之饮,茶道也随之大兴,婺源当不例外。史载:南唐宣歙兵马观察使查文徵,弃官后曾隐居于婺源蚺城(今县城)西郊。此地林壑幽美,更有一泉清彻甘冽。查常与县令廖平临泉烹茗论道,后人遂称此来为廖公泉。南宋以来,特别是明代,婺源因是朱熹故里,儒学盛行,文风鼎盛,茶礼、茶俗就蔚然成风,在文人的推动下,茶道也不断发展丰富,溶进了更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由于主体、地域文化条件的不同,茶道在实际生活中也是多层次的。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审美意识。婺源茶道中的农家茶、富室茶和文士茶,正是从民间整理而成的,反映出不同层次的文化形态。比如,在婺源乡村,不仅家家会种茶,而且人人善做茶、饮茶。他们不论是上山伐木,还是下田耕作,都要带上用竹子做成的茶筒。为了路人方便,村间道路还没有茶亭。家里待客,更是非茶不可,铜壶烧水,瓷壶冲泡,然后再分茶敬客,盛茶则用汤瓯,一种类似小碗的茶具。这就是农家茶,形式比较简朴,贵在真诚亲切。而富室茶,则迥然相异。富裕人家,房子高大宽敞,会客常在堂前或花厅,窗棂明灿,桌椅红亮,有些还在墙上挂几轴书画,颇具气派。客人无论是围八仙桌或分列两旁,坐位均有大小之分,因此,敬茶时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不能有些许差池。茶具,亦更讲究,一般用锡制的通气壶烧水,有的还用银壶。饮茶则是粉彩、古彩或青花的滗盂,大多是瓷托,亦有用锡、银托的,真可谓器尽奢华。最讲究的当推文士茶。婺源历史上属新安文化,儒雅风流。因此,文人学士品茶,一讲境雅,或竹坞流泉,或幽院明轩。二要器雅,泥炉鄣炭,瓦罐竹勺,茶碗也以古朴为上。三就是人雅了。人是品茶的主体,当然是最重要的。至于泉之高下,火之文武,水之三沸,泡之疾徐,更是无以穷尽,追求的是一种汤清、气清、心清的神妙境界。论茶道,当不仅仅是如何煮水,如何冲彻等等等,否则,那只是泡饮的方法而已。所以称之为道,更重要的是在茶的泡饮过程中,寄寓了一定的哲学思想和道德精神,正因为此,茶才可以立德,可以养俭,可以陶情。婺源茶道倡导的敬、和、俭、静,便蕴含了丰富的内容。当然,在今天,这四个字又注入了时代的新意。敬--以茶敬客。不仅表达对客人的尊敬,而且也显示了主人真诚、纯朴的传统美德。和--茶味清和。世间万物,和谐相生;人之间平等相待,和谐相处,建立美好的人际关系。俭--茶性俭。精行俭德可以养廉,君子上交以茶当酒,倡行清廉节俭之风。静--茶之功可消除心灵杂念。通过品茶,启发思维,修身养性,静以致远,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这就是婺源茶道的内在精神。通过这种精神的传递和感悟,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由己及人,那么,茶道就必然会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文化层次和思想境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