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是要这样品鉴的

发布时间 : 2020-11-05
怎样品鉴绿茶的好坏 普洱茶怎样品 怎样品普洱茶

怎样品鉴绿茶的好坏。

茶汤的滋味在很大程度上受化学成分的影响。普洱茶采用云南特产大叶种晒青毛茶经陈化后发酵而制成,多年的陈放,使普洱茶的成分不断转化,茶中的啡咖碱和儿茶素含量减少,茶黄素、茶红素氧化聚合,因此普洱茶茶性温和,口感温润、甘滑、醇厚、陈香。

润,“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普洱茶之喉韵是一种喉部温润舒适、回甘和香气交织的感觉。普洱经陈化发酵,去掉了绿茶浓烈的青叶香和苦涩味,茶性变得温润饱满,入口无刺激感,喉韵润化,丝滑舒顺,许多人都因此而爱上普洱茶。一般乔木老树的普洱茶,经过适当陈化后,都能达到“喉吻润,破孤闷”的润化境界。

滑,是普洱茶汤入口后一种湿润柔和的感觉,似丝绸般顺滑。水性醇滑是普洱茶的一大特色,这是其他茶类不具备的。这种醇滑感往往与普洱茶的贮存时间有关,陈化时间越长,醇滑感越优异,品茗时越感舒顺亲切,这往往是许多普洱茶爱好者所钟爱的。

厚,是普洱茶在口腔中的茶味饱满感。普洱茶的厚度与它质地相关,茶汤在一定强度,溶于水中物质成分较多的,在口感上比较温厚稠密,这种稠密感即是老茶客们所说的“厚”,茶味饱满的茶汤入口后有一种坦荡舒张气势,醇厚而实在。与“厚”相反的是“薄”,水性薄茶汤喝到口腔里,水质感受轻且萧条。

甘,茶多半先苦后甘,但普洱茶中却有不苦而甘的好茶。普洱茶属大叶种茶,成分相对饱和浓厚,经过长期陈化,苦和涩的味道因氧化而慢慢减弱,甚至完全没有了,而糖分仍留在茶叶中,经冲泡后慢慢释放在普洱茶汤里。普洱茶的糖类物质单糖、双糖及多糖类物质,多糖类物质主要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和果胶物质等,对预防和缓解糖尿病有着积极的保健作用。

精选阅读

这样品茶才走心


品茶之味,悟茶之道,就是要用雅性去品,要用心灵去悟。品茶,讲究的是心情。一个怡然的心情,一段闲暇时光,唯有这样,才能品出好茶的韵味。劳累一天,静夜,沏一壶香茗与家人品饮,叙叙家常、听一曲音乐、看一场球赛或独坐、一段闲暇时光,一杯清茶、一本好书、足矣!

茶可独酌,也宜共饮。古人讲究以茶会友,佳茗、良辰、美景、知音、相聚品饮,雅俗共赏:“寒夜客来茶当酒”,老友相聚,沏茶小憩,谈笑品饮、虽不如酒后意气风发,却能带来一片祥和,使主客双方皆尽情意,谈艺论道、友情缓缓流动,谈兴徐徐舒张,茶是感情的纽带,友情的收获。茶叶飘香,茶韵悠悠……不亦乐乎。

深入细致的品茶,可品出茶外的许多人生韵味。从茶叶的品种和出处,可品尝出山川风情与大自然的精神。茶是种很神奇的东西,它浓淡皆可;笃静者,品茶入心,安魂;烦虑者,品茶沉思,静心。茶是一种情调、一种雅兴、一种落默、一种忧伤。有人追求时尚,寄情于山水、忘情于诗酒,我却心醉于茶。我爱茶嗜茶,只要是香茶在手,就可忘忧。茶,是最美好的感觉,茶之可贵,是因为它能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终身之友,它不被贵贱所奴役,它那一股平淡的精神,也应该是我们每个人追求禅悟的根源。

夜已深,闻着淡淡地茶香,漫漫长夜有一份静养之心,此时没有了一点矫饰和浮躁,忘却了一切得失和荣辱,只有一份恬淡的心境。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在这个功利的世界,人人都在为生存而奔波忙碌,去打拼自己的梦想和希望。生活的压力和紧绷的心弦,让人无法释怀。人们渴望宁静安然,祈盼远离尘嚣,回归自然,这种愿望如海市蜃楼,似水中捞月,纠结着人心。静心沉思,回首半生,蓦然醒悟。其实真正值得我们为之追求与向往的东西其实很简单,也许,就是一份真情,一段记忆,一杯香茗。

茶可清心,淡淡的一丝香甜,柔柔的一缕心音,暖暖的一份真情,那份幽香,那份清醇,那份淡雅,都在默默地品味之中,感悟着人生的道理。

这样品茶,才叫享受


品茶其实也是一种享受,馥郁的茶香,浅啜细品,悠然自乐。应该如何品茶更好呢?下面跟随小编来看一下吧。

品茶前的准备

1、选好茶壶

要想品出好茶之前选择与茶叶相符的的茶壶,茶壶的质量也会影响泡茶的效果。瓷壶密度高,沏出的茶香味清扬,可以沏绿茶、香片、清茶、红茶等味道清扬的茶。陶壶密度低,沏出的茶香味低沉,可以沏普洱、铁观音、佛手等味道低沉的茶。

2、选好环境

良好的环境也会影响品茶时的心境。所以品茶最好能选择一个雅致的环境,会有利于放松心情,愉悦自己。

3、泡茶

泡茶前先用开水倒入茶壶茶杯,放置三四分钟后,再倒掉,这样以来能取出异味,还有助于发挥茶香味。

冲茶时最好高冲低泡,即高提水壶,使水自高点下倾入水壶内,倒茶时,则让壶嘴与茶盅距离较近、较低,能保存茶的香味。

品茶的步骤

1、闻茶香。

端茶杯到鼻子下面,轻轻吸气,以感受到茶的香味。也可以把茶杯放到与嘴唇部平行的前方,一只手拿杯,一只手在茶杯外侧轻扇,送茶气至鼻息处。

2、品尝茶甘香

品茶时可先呷一小口茶,使得茶味在口中展开,闭目慢慢感受茶的味道。 由于嗅觉对香气最敏感的地方是口中上颚与鼻腔的交接处,因而低头品茶能更好地感受茶香味。

3、回味茶余香

当饮一口茶之后,好好回味茶的余香,再慢慢喝第二口茶。

品茶真的非常不错,好好享受吧。

普洱茶散茶要这样冲泡才好喝


普洱茶散茶的冲泡方法:将10克普洱茶倒入茶壶或盖碗,冲入500毫升沸水。先洗茶,将普洱茶表层的不洁物和异物洗去,才能充分释放出普洱茶的真味。再冲入沸水,浸泡5分种。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再将茶汤分斟入品茗杯,先闻其香,观其色,而后饮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叶底褐红色,滋味醇厚回甜,饮后令人心旷神怡。

冲泡要领:普洱茶的冲泡就在于一个“静”字。简素的粗砂壶、白瓷品茗杯,无需花哨的手法,就可以为自己冲泡一盏安静的普洱茶,原来饮茶也可以变成最私人的快乐。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一首最爱的老歌,再为自己泡一盏安静的普洱茶,这也是一种奢侈,普洱茶散茶好吗?这好不好喝其实与其冲泡方法有很大关系的。

1、慢品茶汤:以最舒适的手法轻轻端起品饮杯,徐徐将茶汤注入杯中,红艳剔透的美丽茶汤是不应该错过欣赏的。不必急着喝茶,轻揭壶盖,陈旧的茶香扑鼻而来。静品一口,醇和饱满,暖甜入心。随后的冲泡更是怡然自得,随饮随冲便是,所要做的只是静心品饮和欣赏。

2、静心冲泡:无需将电水壶提高,电水壶低冲沿壶内逆时针旋转,让不急不缓的水流定注入壶中,泡一壶祥和宁静的普洱茶是不需要着急的,好似普洱茶与生俱来的个性-----安静自然。不用晃动,无需拨弄,只要盖上盖,静等10来秒便可出汤了。

3、暖壶温盏:在这个寒气逼人的日子,找个小小的水盂让白色的瓷杯们一个挨着一个挤在一块。往壶里注满沸水,让它慢慢升温,最后将水悠悠浇入水盂。

4、静心投茶:在壶中投入5克茶叶。若喜欢略浓一点的茶汤,可投置7克茶叶,它的暖甜会让人觉得余韵无穷。

5、中注醒茶:电水壶采用低斟法,通过低斟水柱粗,可让茶叶在壶内翻腾,悄然唤醒它,抬手就可以出水了,不用焖泡,即刻出汤。

滇绿普洱茶与滇青普洱茶要这样区别


普洱茶,又名滇青茶,属于黑茶类,因原运销集散地在普洱县,故名普洱茶。

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使用亚发酵青茶制法,从发酵不同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成品分为散茶和紧压茶两类。

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冲泡五六次后仍有香味。普洱茶有滇绿普洱茶与滇青(晒青)普洱茶,那么滇绿普洱茶与滇青(晒青)普洱茶有何区别?

答:绿茶的界定,必须包含两种高温制程,一为杀青,二为干燥。杀青温度都在摄氏210-240度之间;鲜叶杀青完成,叶色由鲜绿转为青绿。杀青完,将茶叶摊凉后进行揉捻,而后进行毛茶干燥。

滇绿普洱茶

传统滇青制法,鲜叶采摘下来后,要以日晒或风干萎凋,有些只经过日光萎凋,而没有杀青制程,直接进行手工揉捻;

滇青普洱茶

烘青茶陈旧后出现的苦,不同于晒青茶的苦,在口中一苦到底,不转不化。晒青在绿茶阶段的苦,过后终会舌本回甘,并随着岁月的推移,在陈化过程中渐渐消失,转化出醇滑、甘厚、和谐、无刺激的感觉。

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邦崴过渡型古茶树是古代濮人栽培驯化茶树遗留下来的活化石。如今的普洱茶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继续让普洱茶香飘荡。

普洱茶的品鉴


普洱茶以其独特的陈香茶韵称著于市,其品质的品鉴,就是识别质量的优劣。普洱茶有散茶和紧压茶之分,各自有着不同的品质特征。

普洱散茶一般分为特级和一到十级,另有宫廷普洱、礼茶、金芽普洱等。级别的划分是以嫩度为基础,嫩度越高的级别也越高。

衡量嫩度的高低主要看三点:一是看芽头的多少。芽头多、毫显,嫩度高。二是看条索(叶片卷紧的程度)。紧结、重实的程度。紧结、重实的嫩度好。三是色泽光润的程度。色泽光滑、润泽的嫩度好。如高档普洱散茶外形金毫显露,色泽呈褐红(或深棕色),润泽、匀整一致,条索紧细、重实。

鉴别普洱紧压茶的质量主要是在外形上有以下要求:形状匀整端正;棱角整齐不缺边少角;模纹清晰;洒面均匀,包心不外露;厚薄一致,松紧适度;色泽以黑色、棕色、褐红色为正常。识别普洱茶质量的优劣更重要的是看内质,即开汤品评。内质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汤色,普洱茶汤色要求红浓明亮。如汤色红浓剔透,是高品质普洱茶的汤色;深红色为正色;黄、橙色过浅或深暗发黑为不正常。汤色浑浊不清属品质低劣。

二是香气,主要看香气的纯度。特别要区别霉味与陈香味。有人说陈香味就是霉味,这是错误的。霉味是一种变质的味道,使人不愉快,不能接受的一种气息。而陈香味是普洱茶在后发酵过程中多种化学成分在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形成了一些新的物质,这些新物质所产生出来的一种综合的香气。有的似桂圆香,有的似槟榔香等等,是一种令人感到舒服的陈香气味,如有霉味、酸味等为不正常。

三是滋味,主要是尝滋味的醇和、爽滑、回甘。醇和是指滋味清爽带甜味,鲜味不足,刺激性不强。爽滑是指爽口,“滑”与“涩”相反,口腔有很舒服的感觉,爽滑是高品质普洱茶的滋味。回甘是指茶汤浓而刺激性不强,茶汤入口有明显的回甜味。

四是看叶底(冲泡后的茶渣)。主要看嫩度、色泽匀度。嫩度好的叶底含芽(带毫)的量多,叶质柔软、肥嫩、有弹性。嫩度差的叶底没有芽毫,叶张较粗大,叶底硬、无弹性。色泽褐红均匀一致的好,色泽花杂不匀,或发赤、炭化,或腐烂如泥、叶张不开展(泡不开)都属品质不好。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普洱茶品质参差不齐、良莠不分,消费者不妨学学普洱茶的基本鉴定方法,分清好坏、辨别真伪后再购买。

普洱茶品鉴


普洱茶分为散茶和紧压茶,散茶分特级和一到十级及级外茶,紧压茶有饼茶、砖茶、沱茶、柱茶、金瓜茶、人头茶等。目前,市场上的普洱茶品质良莠不齐,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注意辨别。如何鉴定普洱茶的好坏呢?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种:

查外形

好的普洱茶外形色泽褐红(俗称猪肝色),条索肥嫩、紧结,闻其味有淡淡的桂圆、玫瑰、樟、枣、藕等香味并伴有特殊的陈香。

普洱散茶以嫩度划分等级,从级外、十级到一级、特级,嫩度越来越高,一般来说,嫩度越高,品质越好。衡量嫩度的高低主要看四点:一看芽头多少,芽头多、毫显的嫩度高;二看条索紧结、厚实程度,紧结、厚实的嫩度高;三看色泽光润程度,色泽光滑、润泽的嫩度高;四看净度,匀净、梗少无杂质者为好。

普洱紧压茶外形要求松紧适度,色泽以青褐、棕褐、褐红色为正常。以青饼为例,一般3-5年,茶饼紧结,圆边完整,茶梗泛淡紫色;5-7年,茶饼完整,茶梗全紫;7-10年,茶饼边轻,边缘掉粒,茶梗深紫;10年以上,茶饼边松,叶际边缘模糊。

看汤色

俗话说:乌龙闻香,普洱赏色。取3-5克普洱茶放入壶中,用沸水冲泡,把泡好的茶汤倒入水晶玻璃杯内观赏汤色。普洱茶的汤色红浓通透明亮,在普洱茶的加工过程中,80%左右的茶黄素(TF)和茶红素(TR)氧化、聚合,形成茶褐素(TB),再加上较高的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含量,形成了普洱茶滋味浓厚、汤色红褐的基物质础。茶红素是汤色呈“红”的主要成分,在发酵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促使茶黄素氧化成不溶性茶红素复合物,随着普洱茶陈期延长,发酵时间的增加,普洱茶中不溶性茶红素复合物逐渐增多,茶的汤色也就变得越来越红。茶汤泛青、泛黄为陈期不足,茶汤褐黑、浑浊不清、有悬浮物的则是变质的普洱茶。

观叶底

开汤后看冲泡后的叶底(茶渣),主要看柔软度、色泽、匀度。叶质柔软、肥嫩、有弹性,色泽褐红、均匀一致的好。若叶底无弹性、花杂不匀、发黑,或腐烂如泥、叶张不开展属品质不好。

品滋味

主要是品尝普洱茶汤,闻其香气,尝其滋味,要求甘甜、润滑、厚重、陈香。这是因为普洱茶在后发酵过程中有黑曲霉、青霉属、根霉属、灰绿曲霉、酵母属等微生物特别是黑曲霉和酵母属对茶叶发生作用。在这里,厚重是指茶浓稠而不淡薄,入口味觉香浓而不寡淡。陈香是指普洱茶特有的醇香味,特别要区别于霉杂味,有霉杂味的茶是发酵失败的茶,是不能喝的普洱茶。陈香味是普洱茶在后发酵过程中,以茶多酚为主的多种化学成分这些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形成了一些新的物质所产生的香气,普洱茶的香气特点就是陈香显著。

最后,普洱茶的品鉴还要联系其内涵,即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茶文化工作室王美津博士提出的普洱茶的“五德”“四品”“三原则”。

五德:健、奇、厚、和、真

健:养生保健之健;"天行健"之生命价值观之健;

奇:产地原料加工及陈香之奇;民族文化背景之奇;变化迷人之奇;

厚:形貌之厚;气韵之厚;涵容不同茶具和口味之厚;

和:性非寒非热之中和;涵容不同文化之和;人与人之和;人与茶之和;

真:由天然自然之真;风华万种却性纯而真;由外表大智若愚而内质绚丽多彩而真。

四品:味、气、韵、境

三原则:

原产地的原材料在原地加工(正宗论),即“好茶三原则”。

传统普洱茶是这样做出来的


1、刚刚从古茶树上采摘下来的古茶新鲜茶叶,像现在的这个时候的叶子还不能马上就杀青,要让她摊晾下,

我们专业里面说的就是自然失水过程,这样就可以再一定程度上除去喝新茶朋友所说的“青臭味”,

但这个失水过程的多少也是有个标准的,就看季节和天气。

2、失水了以后的工序就是我们说的杀青了,目前传统的普洱茶制作,我们云南很多的地方作为原料的第一出处,

还是要从农民朋友那里出来,尤其是些量小的老树茶,因为就近没有粗之所。这个杀青的图片是在班章山上,最近两年的

茶叶经济大兴起来后,杀青的锅是单独用了,只是像这样的话就会有茶友经常提起的“烟味”,呵呵。另外还告诉大家,杀青的目的

就是在一定的程度上破坏霉的活性,使得茶本身的芳香物质得以很好的发挥出来。

3、揉捻,这个工艺看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一定功夫,不可以揉得太紧也不可以揉得太松,要恰到好处。如果

是存放散茶的话,粗条较难存放,细条相对好存放些。且保留得好的话,香气存得也持久。

4、下面的这个工艺叫晒青,所有的传统的普洱茶的原料都必须经过这个工序,不能用机器进行一次性的烘烤,

这样会改变其本质。晒茶当天就可以晒干的是最好的。另外最重要的就是晒茶地方的卫生情况了,呵呵

5、晒干了以后就要进行高温蒸软,就是把晒好的干茶放入做好的容器里,利用蒸汽将茶叶蒸软,这个过程

的掌握也是相当的重要的,不可以蒸太软,也不能蒸不透。

6、将蒸软的茶叶放入布袋进行做型。

7、传统工艺,古法石磨进行压制

8、压好的茶饼在晾干

9、成品

茶要这样喝


虽然中国可以称得上“茶之国”,但采访中专家们表示,人们对喝茶目前还存在两个误解。

一是觉得越贵的茶越好。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价茶,除了满足人们对口感的需求,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中国著名茶学者赵英立说:“茶的价格由品质和级别决定”。

品质主要指茶的产地和树种,“比如大家都知道西湖的龙井好”;

级别主要和采摘时间、采摘部位有关,嫩芽、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价格就相差不少,同样是龙井,清明前采摘的明前茶就是最贵的。”

“老百姓其实不需要买高档茶,完全可依据个人经济能力和不同的口味进行选择。”建议,选择100—300元一斤的茶比较合适。“这个价格,已可以买到品质非常好的茶。建议大家在购买的时候,重品质、轻级别。有些级别高的茶采摘时间太早、太嫩,而茶的一部分营养恰是在茎里,有些便宜的茶养生效果更佳。”

二是只喝茶不品茶

茶有两种,一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一种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

第一种茶可满足人们“养身”的需求,比如解渴、提神、祛火、消食等;第二种茶则可以满足人们“养心”的需求,比如抒情、礼仪、悟道等。

茶对人来说最大的价值是养心为主、养身为辅。“尤其是中年人,工作忙、压力大,更应该给自己一点时间,耐心地泡一壶茶、品一壶茶。人在烦躁时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这时也不妨先慢慢品一壶茶,再做决定也不迟。”

因体质、季节选茶

按体质来喝茶

想通过喝茶养生,就必须对茶有所了解。“每种茶的性质不同,一定要选适合自己的茶。

比如,人人都说绿茶抗氧化功效好,但体寒的人喝了,反而会感到不适。”“喝茶还讲究天时、地利。许多人一年四季都喝一种茶,这样也不对,冬天冷,可多喝些性温的茶;春夏季节易上火,可以多喝绿茶、花茶。”

看茶喝茶

中国的茶分为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六大类。六大茶类茶性不同,对人体的影响也不同。

例如:

绿茶性寒,适合体质偏热、胃火旺、精力充沛的人饮用,绿茶有很好的防辐射效果,非常适合常在电脑前工作的人。

白茶性凉,适用人群和绿茶相似,但“绿茶的陈茶是草,白茶的陈茶是宝”,陈放的白茶有去邪扶正的功效。

黄茶性寒,功效也跟绿茶大致相似,不同的是口感,绿茶清爽、黄茶醇厚。

青茶(乌龙茶)性平,适宜人群最广。

红茶性温,适合胃寒、手脚发凉、体弱、年龄偏大者饮用,加牛奶、蜂蜜口味更好。

黑茶(普洱茶)性温,能去油腻、解肉毒、降血脂,适当存放后再喝,口感和疗效更佳。

看季节喝茶

春起花茶和单从。

春天重点在于疏通肝气,而芳香类物质有通窍的功效,所以可多喝凤凰单从和花茶。但新鲜绿茶在春季寒气还太重,不宜多喝,体寒者尤其要注意。

夏爽绿茶和观音。

夏天消暑解渴首选绿茶。此外,铁观音、台湾高山茶都是不错的选择,体质好的人也可以喝些存放3—5年的生普洱。

金秋乌龙正当令。

秋天适合喝青茶,青茶的性、味介于绿茶、红茶之间,不寒不温,既能清除体内余热又能生津养阴。秋季最适合喝当年春天的铁观音和去年的武夷岩茶。

冬阳红茶与熟普。

红茶冬天喝可以养阳气,给人以温暖的感觉;熟普洱可以暖胃驱寒,消食化积。

男性女性最宜喝什么茶?看人喝茶。

老人宜喝的茶

很多老人担心喝茶会导致缺钙,其实只要不喝过多过浓的茶,并且适当多喝点牛奶吃点豆腐,流失的钙完全可以补回来,上年纪后可多喝些红茶。

儿童宜喝的茶

儿童也可以适当喝点淡茶水,对生长发育有益。

男性宜喝的茶

男性适合喝绿茶、三年以上的生普洱、乌龙茶,特别是武夷岩茶,被称为“男人喝的茶”;

女性宜喝的茶

女性可以适当喝些好绿茶,有美容养颜的功效,但在经期、孕期要控制饮茶量,更年期则可以多喝花茶和单从。

喝法错误损营养

说到现代人喝茶最大的“失误”,一个大茶杯,一把茶叶泡一天最不可取,这样品尝不到茶的真味,且长期浸泡容易使茶中的重金属析出,不利健康。“喝茶一定要做到茶、水分离,哪怕没有专业茶具,也可准备一个带滤网的茶壶或茶杯。”

此外,“新茶不洗、剩茶不扔、茶垢不清”也是人们喝茶中容易犯的错误。不论幼嫩的新茶还是珍贵的陈茶,表面上都可能有农残、尘螨污染,最好“洗”一下,头遍茶倒掉不喝。有些人不愿洗掉茶壶上的茶垢,认为这样可以养壶,其实,茶垢不但对健康不利,还会影响茶的味道。

冰岛普洱茶的品鉴


冰岛普洱茶是我国1984年首次认定的国家级良种,其茶气特强,浓烈甘甜,是上乘品种,饮用起来口感甚佳,更是高端的收藏品。冰岛普洱茶是珍贵稀有的品种,但是普洱茶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冰岛普洱茶出现,这不经让我们怀疑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今天一起来学习下冰岛普洱茶的品鉴。

云南冰岛茶种是著名的云南勐库大叶种的主要组成部分,云南冰岛村是云南勐库茶种的主要发源地。该地产茶的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时间为明朝(1485年前后),而无文字记载的传说却早于明。对云南冰岛茶的来历有不同说法:一为当地土司"版纳古茶山引入"说,一为其他地方引入说。

云南冰岛古树普洱茶,最珍贵的云南普洱茶之一,它是典型的云南勐库大叶种乔木树,长大叶、墨绿色,叶质肥厚柔软、茶香浓郁,非常独特,它是云南勐库茶的极品、也是云南普洱茶的极品。绝对是值得高端收藏的极品。云南勐库古树茶还有一大特点:持嫩性强,芽叶肥壮重实。有专家评价:云南冰岛茶一芽四叶还很柔嫩,不象某些良种茶一芽二叶就显老相。

冰岛茶因为名气大,做假就不可避免。只要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冰岛普洱茶的品鉴,就能够分清真假。

一、看叶形。冰岛茶的条索肥厚、芽峰显豪,茶青的颜色油润褐黑色。临沧许多地方的茶青的外形很类似冰岛茶,比如东半山茶,大小富栅茶,忙波茶。类似不等于是。仔细看,他们的外形是有区别的,冰岛茶的采摘功夫很规范,一芽二叶,条索清晰,最为关键的是,冰岛茶茶青中几乎没有"马蹄",即便有,所占的比例不会超过千分之五。

二、看香气。冰岛茶的香气很柔和,与茶汤相生相随相伴,挂杯持久而不事张扬,关于冰岛茶的香型,因为各人嗅觉的差异,或者制作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总体感觉,以花果香型为主,就像冰糖橙的。

三、看汤色。冰岛春茶的汤色蜜黄前两开稍有浑浊,二泡后转黄。夏秋茶的汤色则淡,三泡后而后转黄亮。不过从汤色分辨,的确不易,也不准,建议汤色不作为分辨的主要因子。

四、看回甘生津。产于临沧的许多茶回甘表现都不错,其苦尽甘来的口腔感觉也是人们迷恋喝茶的原因之一,冰岛茶一样具有很好的回甘。

五、看耐泡程度。冰岛茶连泡20开,依然汤色黄亮,滋味醇浓,没有衰败的迹象。其它品种无法可比。

六、看茶底。也就是泡饮结束以后的茶渣。冰岛茶的叶底厚实、饱满、,叶形完整油润,很关键的一点就是非常柔软有光润。其它茶的叶底则柔软度稍差,甚至坚挺硬朗。

七、体会喉韵。冰岛茶的喉韵在品饮的整个过程中都能感知,这种感觉也是因人而异,就是喉部对茶香以及生津所产生的后续体验,如果齿颊间感到余香有韵,若有似无,未雨润生,口腔愉悦,身心愉悦的话,对冰岛茶也算登堂入室了。

冰岛普洱茶的品鉴与其它茶的品鉴,关键在于生津速度的快慢。一般情况下,冰岛茶在3--5秒就会带来生津的感觉和体验,而其它茶则做不到,即便快一点的,也要在10秒以上。由于个体的差异,有些人可能3秒钟就能感觉到冰岛茶的生津,有些人慢一些。另外,初初接触冰岛茶,对生津的敏感度不一定马上就能觉察,有一个培养的过程,通过一段时间的反复品饮,双颊根部(腮腺部位)才会产生微麻的感觉,进而迅速生津,向整个口腔扩散。

品鉴普洱茶的乐趣


随着普洱茶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接受,品鉴普洱茶成为了一种健康、时尚、高雅的休闲娱乐方式。那么,如何品鉴普洱茶呢?

普洱茶的品鉴是一个综合感知的过程,主要是在视觉、味觉、嗅觉的综合运用过程中去鉴别普洱,感知普洱,用心去体验普洱。

普洱茶分为散茶和紧压茶,散茶分特级和一到十级及级外茶,紧压茶有饼、砖、砣、拄、金瓜、人头等形状。鉴别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肉眼识茶、开汤鉴茶、叶底茶、品味识茶。在这些方法中品味识茶最为重要。鉴别普洱茶以感官判断为主,先观其外形,闻其味道,然后开汤。开汤后观其汤色,根据品质不同分为宝石红、玛瑙红、王虎红等,其中以宝石红最为难得,为茶中极品。观完汤色后观其叶底(茶渣),主要看其柔软度、色泽、匀度。最后就是品其味。

品味主要是品尝普洱茶汤,闻其香气、尝其味,要求甘甜、滑润、厚重、陈香。这是因为普洱茶在后发酵过程中,有黑曲霉、青霉属、灰绿霉、酵母属等微生物特别是黑曲霉和酵母属对茶发生作用。甘甜就是茶汤入口要有明显的回甜味,刺激舌面、两颊、舌底生律,这是因为在发酵过程中,大分子碳水化合物被分解成小分子的糖,蛋白质分解为多种氨基酸,形成了普洱茶的甘甜滋味。滑润是指茶汤柔顺滑润、滋味醇正、清爽平和、刺激性不强,毫无阻滞地从口腔流向喉胃部。这是因为发酵过程中,多酚类物质和儿茶素大量减少,而水不溶性茶多酚增加了,使普洱茶变得醇和滑润。厚重是指茶汤浓稠而不淡薄,入口味觉香而不寡淡。普洱茶的水浸出物随着年代的增加而增加,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大的可溶性糖与可溶性果胶及其水解物,水浸出物越多,茶品味越厚重、浓稠。陈香是指普洱茶特有的香味,是普洱茶在后发酵过程中,以茶多酚为主的多个化学成分在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形成的一些新物质所产生的综合香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