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系列之五:清代茶馆的创新和发展

发布时间 : 2020-11-09
清代茶叶 绿茶的发展 花茶的发展

【www.cy316.com - 清代茶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茶馆系列之五:清代茶馆的创新和发展”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茶馆系列之五:清代茶馆的创新和发展”相关知识!

清代作为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已走向衰败,最终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茶馆这一社会窗口真实反映了这一历史变迁。清朝前期的昌盛,给茶馆的发展提供了沃土,继承了明代以前的风格,继续创新和发展。虽然清朝后期没落,但也促使茶馆向另外的方向发展。

在清朝为被瓜分之前,饮茶之风几乎遍及每个角落,茶馆也遍布大江南北。成为上至王官贵族,八旗弟子,下到艺人、挑夫、小贩会集之地。不仅数量上有很大发展,文化色彩、审美情趣融入其间,社会性能上也有相应开拓,出现了为不同层次群众服务的特色茶馆,如专供商人洽谈生意的清茶馆,饮茶品食的“贰浑铺”,表演曲艺说唱的书茶馆,兼各种茶馆之长,可容三教九流的大茶馆,还有供文人笔会、游人赏景的野茶馆,供茶客下棋的棋茶馆…

上海、苏州、南京、广东、湖南等地茶馆林立,仅杭州境内就有800多家。而北方的茶馆则相对衰微,其原因可能是经济重心的的南移,以及北方饮食习惯与茶不相宜。而南方山川秀丽,是适合品茶的佳境,研究饮茶的文人多处于南方,对茶有深远影响的禅宗与清代时在南方实为兴盛,所以南方就成为清代茶馆的鼎盛地带。

满族八旗子弟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坐茶馆便成了他们消遣时间的重要形式,因而促使茶馆业更中兴旺,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大小城镇,茶馆遍布。特虽是在康熙至乾隆年间,由于“太平父老清闲惯,多在酒楼茶社中”,使得茶馆成了上至达官贵人,下及贩夫走卒的重要生活场所。

清代茶馆出现各式各样的分类,以卖茶为主的茶馆,被北京人称为清茶馆,环境优美,茶水优良,器皿典洁,兼有字画、盆景点缀。一般这类茶馆设于景色宜人的安静的郊外。既卖茶又兼营售点心和饭食的茶馆被称为荤铺式茶馆,这类茶馆兼有饭馆的功能,方便茶客充饥。清代也不乏戏曲茶馆,虽然宋时已经把戏曲搬进茶馆,清代的戏园被称为茶园。清代还有一特别的茶馆出现,就是具备赌场功能的茶馆,这种“挂羊头卖狗肉”茶馆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特别是江南的乡镇。此类茶馆的消费主要以赌博为主,喝茶排在第二位。还有书茶馆,这类茶馆除了卖茶,还可以听评书,南北方都有这种茶馆,来往的人不分贵贱。

这时期的茶馆有这样几个特点:

1.菜馆社会功能逐渐扩大。由原来只卖茶、饮茶而渐渐成为一个社会场所,多方面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高档茶馆乃是文人雅士聚会、叙谈、会友、吟诗作画、品茗赏景之地,也是富商巨贾治谈生意之场所。较低一层的茶馆是行帮头目即行老们聚集碰头所在。最底层的茶馆则是三教九流之辈活动地方。至清代时,茶馆已集政治、经济、文化等于一体。社会上各种新闻,包括朝廷要事、宫内传闻、名人轶事等都在此传播,犹如一个信息交流站。大量民间交易也在茶馆进行,那时还有专门进行交易的茶馆,一般都设有雅座,有茶,有点心,还可叫荣设宴,谈生意十分方便,仿佛是个经济交易所。不仅如此,邻里纠纷,商场冲突等也往往拿到茶馆调解,有人嬉称为“民间法院”。

2.民间艺术进入茶馆。宋代时茶馆已有艺人、艺伎的吹拉弹唱,地方戏曲也常在此表演。清代中期开始,可以说说唱艺术成了茶馆一项主营业务。我国的一批优秀古典小说,大都经历了民间艺人口头文学创作的阶段。那时《三国》、《隋唐演义》、《西汉》、《西游记》等是江南评弹艺人、北方评书与大鼓艺人在茶馆表演的主要曲目。许多来客饮茶是媒介,听书是主要内容。茶馆成了评弹、评书、京的大鼓、梅花大鼓、四清清音、粤曲、木偶戏表演的主要场所,民间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示。

3.注重茶馆的文化环境。从原来设施简陋,逐渐开始讲究文化装饰和环境的优美,在做好选址同时,中高档茶馆都配以精美雅致的家具、茶具,挂以名人字画,茶叶和茶水日趋讲究,各种名贵茶叶应有尽有,各种名水,如玉泉、惠泉、虎跑、天然雪水等也随客挑选。即使低档茶馆也以营造一个整洁、舒适、宁静的环境来吸引大众茶客。Cy316.cOm

4.点心佐茶流行起来。《茶经》、《古今茶事》等都有关于茶馆供应来点的记载。茶点有瓜子、蜜饯以及糕饼、春卷、水饺、烧卖等各种小吃。据《清稗类钞》记载,当时茶馆有两种,江南茶馆以清茶为主,也出售南果,另一种是荤铺式茶馆,即茶、点心、饭菜同时供应。这样让客人多了一份乐趣和享受,也增添了茶馆吸引力。

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市民阶层不断扩大,民丰物富造成了市民们对各种娱乐生活的需求,而作为一种集休闲、饮食、娱乐、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大众活动场所,茶馆成了人们的首选,因此,茶馆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形式愈益多样,茶馆功能也愈加丰富。

茶文化精选阅读

茶馆系列之四:明代茶馆得名与繁荣


茶馆古称茶坊、茶肆、茶舍、茶房等,直到明末才有人称“茶馆”。之前提到的“茶馆”一词,在现有的明以前的古籍资料中未出现过,研究茶馆的学者只是借此词指代有茶馆作用的场所,说明茶馆的名称最迟在明代才出现。

明代的杭州茶馆较之宋代有了更大的发展,无论城市、乡村到处可见茶馆。明张岱《陶庵梦忆》记载:“崇祯癸酉(公元1633年),有好事者开茶馆。泉实玉带,茶实兰雪,汤以旋煮,无老汤;器以时涤,无秽器。其火候汤候,亦时有天合之者,余嘉之,名其馆曰:‘露兄’。”

明代茶馆发展之快,嘉靖年间《杭州府志》有这样的记载:旬月之间开五十余所,今则大小茶坊八百所,各茶坊均有说书人,所说皆《水浒》、《三国》、《岳传》、《施公案》等等。清人范祖述在他的《杭俗遗风》中记述吴山茶室:“吴山茶室,正对钱江。各庙房头,后临湖山,仰视俯察,胜景无穷。下雪初晴之候,或品茗于茶室之内,或饮酒于房头之中,不啻至于玻璃世界矣。”其发展之快,风气之盛,可以想见。

明代茶坊的景况,吴敬梓在他的《儒林外史》中有唯妙唯肖的描绘:

又转过两个弯,上了几层阶段,只见平坦的的一条大路,左边靠着山,一路有几个庙字。右边一路,一间一间的房子,都有两进。屋后一进,窗子大开着,空空阔阔,一眼隐隐望得见钱塘江。那房子,也有卖酒的,也有卖耍货的,也有卖饺儿的,也有卖面的,也有卖菜了,也有测字算命的。庙门口摆的是茶桌子。这一条街,单是卖茶就有三十多处,十分热闹。

明代茶馆的发展同样体现在数量上,出现明显超过酒馆的数量的局面。被誉为“十六世纪社会风俗史卷”的小说《金瓶梅》中,涉及到茶的多达629处,谈到茶馆的数量就可想而知。

明代茶馆最大的特点是更为雅致精纯,人们至茶馆饮茶对水、茶、器的要求较高,水讲究水质和水味,以泉水为最佳,天水次之。要求茶要明茶,十分注重茶的香气。所以出现了各种档次的茶馆,高档次的茶馆使用的茶、以及茶具都十分讲究,提供优质服务。低端的茶馆就是茶摊,仅仅几张凳子,摆于街头巷尾,摆一些粗瓷碗,被称为碗茶,而且还创造出了招牌,这也是茶馆大众化的具体表现,也是茶艺作为一门专门的特色艺术开始。

明代的茶馆应该是自嘉靖时期开始,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复兴。此后,茶馆迅速自江南蔓延开来,成为晚明城市商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茶馆的发展趋势一直是向前的。其原因有一下两点:

一是作为根本原因的经济,明代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相对于历朝历代的农业社会来说是高度发展的,兼之城市的发展,致使社会风气的变化,文人们逐渐改变原来不屑于商贾平民往来的想法,进入市井。文商相结合以及各行各业的相互影响,体现了融合性。而茶馆就是具备了兼容这种“融合性”的的功能,满足了“融合性”的新需求。

二是统治集团对思想领域控制的放松致使王派心学的广泛流传,间接肯定了茶馆这一文商结合的消费需求。“目极世间之色,耳极世间之声,身极世间之鲜,口极世间之谭。”这就肯定了世俗人欲、赞扬人生享乐的潮流,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压抑的对生活享受的欲望。

明代茶馆的兴衰既是经济社会和茶文化发展水到渠成的结果,同时,又折射出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思潮、心态的变迁。明代茶馆成为艺术活动的理想场所,南方流行的说书,北方流行的大鼓书和评书,被搬进了茶馆,由于文人的聚集,以文字的方式将茶馆的环境与文学艺术相结合,也就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南北特色文化的发展。

茶馆系列之二:盛唐茶馆形成及原因


茶馆的最早出现,可追溯到两晋南北朝,专供喝茶住宿的茶寮可说是古代最早的茶馆,至唐代时才正式形成茶馆。

陆羽《茶经》引用了南北朝时一部神话小说《陵耆老传》中一个故事,说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弼之,市人竞买,自旦至夕,其器不减”,这可能是设茶摊、卖茶水的最早方式,也是茶馆的刍形。

唐玄宗开元年间,出现了茶馆的雏形。唐玄宗天宝末年进士封演在其《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夹,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这种在乡镇、集市、道边“煎茶卖之”的“店铺”,当是茶馆的雏形。

《旧唐书·王涯传》记:“太和九年五月涯等仓惶步出,至永昌里茶肆,为禁兵所擒”,则唐文宗太和年间已有正式的茶馆。

大唐中期国家政治稳定,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加之陆羽《茶经》的问世,使得“天下益知饮茶矣”,因而茶馆不仅在产茶的江南地区迅速普及,也流传到了北方城市。此时,茶馆除予人解渴外,还兼有予人休息,供人进食的功能。

唐代封演的《村氏闻见记》曾记载:“开元中(公元713~741年)……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馆,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见卖茶、饮茶十分盛行。国家富强,政治安定,经济、文化昌盛,城市繁荣,为当时造就了一个群体——市民阶层。这一阶层主要由城镇商人、工匠、挑夫、贩夫等组成。他们流动范围较大,见识较广,重人间友情,生活在城市里彼此比邻而居,街市相见。茶馆为他们交流、沟通创造了一个良好环境。当时茶馆名称繁多,茶肆、茶坊、茶楼、茶园、茶室……等,而且都与旅舍、饭馆结合在一起,尚未完全形成独立经营。

这时银社会饮茶之风颇为流行,唐代的饮茶之风盛行,在此基础上茶馆正式形成。“自邹、齐、沧、棣、渐至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这是关于茶馆的明确记载。

其出现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一与佛教兴盛有关。隋唐之际,由于朝廷的提倡,佛教得到迅速发展,古刹寺院遍布全国各地,憎徒“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饮茶,人自怀狭,到处煮伙,以此转相仿效,逐成风俗”。

二是与由于唐朝的经济繁荣。无论是饮茶的盛行还是茶馆的形成都与经济密切相关,“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时期,市场交换的频繁和商品南北流通速度加快,民众的消费需求及商业往来的需要促进了茶摊变成茶馆,具备更多的功能。三与唐代科举制度有关。唐实行非科举出身者不能为相,因此每年有大批第子应考,考生和监考翰林官们不胜疲惫,于是朝廷特命将茶果送到考场。朝廷这一举措起了倡导作用,饮茶之风在土人群中很快流行。

三是茶叶的大量产出,而且茶叶贸易有利可图,而利益是促进商业发展的直接动力。四是与国家的政策相关。唐代统治者,崇尚佛教,寺院设有茶座。茶作为提神醒脑的药物成为禅事活动不可缺少的物品,被僧侣传播开来。

四与唐代诗风大兴有关。因将作诗列人科举考试科目,于是品茶吟诗成风。饮茶在文人学士中很快蔓延。此外,中唐以后朝廷实施禁酒措施,也加速推广社会饮茶风尚。饮较之风很快波及到寻常百姓家,去茶馆饮茶习以为常,并成为人们休息消遣的一种方式。这是茶馆形成的社会基础,但当时茶馆主要经营业务是卖茶、饮茶,那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尚未在茶馆出现。

唐代茶馆的经营方式比较简答,以卖茶为主,设备简单,主要是一般市民饮茶服务的。从陈设到装饰到服务功能都处于起步阶段。但为两宋茶馆的兴盛奠定基础,也为具有文化载体作用的茶馆做铺垫。

茶馆系列之三:宋代茶馆文化的兴盛_茶文化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茶馆系列之三:宋代茶馆文化的兴盛》,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至宋代,便进入了中国茶馆的兴盛时期。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繁盛的市井景象,再现了万商云集、百业兴旺的情形,其中亦有很多的茶馆。宋代不仅开封茶馆、茶坊兴旺,各地大小城镇几乎都有茶肆,《农讲传》、《清明上河图》都形象生动地再现了那时茶馆的真实情景,宋代的茶馆文化成为市民茶文化的一个突出标志。

孟元老的《东京华梦录》中的记载则更让人感受到当时茶肆的兴盛“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晚即散,谓之鬼市子……归曹门街,北山于茶坊内,有仙洞、仙桥,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值得一提的是南宋时的杭州,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定都临安(即今杭州),统治阶级的骄奢、享乐、安逸的生活使杭州这个产茶地的茶馆业更加兴旺发达起来,当时的杭州不仅“处处有茶坊”,且“今之茶肆,刻花架,安顿奇松异桧等物于其上,装饰店面,敲打响盏歌卖。”《都城纪胜》中记载“大茶坊张挂名人书画……多有都人子弟占此会聚,习学乐器或唱叫之类,谓之挂牌儿。”

宋以后城市集镇大兴,且一些大城市三鼓后仍夜市不禁,商贸地点不再受划定的市场局限。在热闹街市,交易通宵不断,这为茶馆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并且开始了独立经营。接洽、交易、清谈、弹唱都可在茶馆见到,以茶进行人际交往的作用集中凸现出来。那时开封潘搂之东有“从行角茶坊”,封丘门外马行街因商贩集中,有众多条访,曹门街有“北山子茶坊”,“内有仙洞仙桥,仕女往往夜游吃菜于彼”。这类茶坊,不仅饮茶,还营造了一个私人意境,今茶客陶醉。

从数量上看,宋代茶馆的量明显比唐代多,遍及大街小巷。皇宫附近的朱雀门外待巷南面道路东西两旁,“余皆居民或街坊。街心市井,至夜尤盛。”

宋代茶馆规模扩大,所以应运而生了茶馆的经营机制。当时大多实行雇工工作制,招聘熟悉茶艺的人,称为“茶博士”,进行日常经营。为吸引顾客,南宋时,特别注重茶馆装潢,插四时花,挂名人画,等等。在选址方面也比较重视,多选在风景优美之处。同时增添文化娱乐活动,最普遍的是弦歌,包括雇佣乐妓歌女,教授茶客唱歌,安排说唱艺人说书。兼有博弈等活动。还有提供茶点,冬天兼卖擂茶,或卖盐豆豉汤,夏天兼卖梅花酒等。

到宋代,茶馆进入繁荣发展期。究其原因有三:

一是宋朝进入稳定期,受战争干扰的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农业和商业恢复发展,致使茶作为经济作物被大范围种植,茶树的栽培地区越来越多,淮南、江南、两浙、荆湖、福建及四川诸路,茶园十分普遍,而且产量提高。淮南等地由于种茶户众多,专门称之为“茶户”。根据《宋史》卷一八三《食货志》记载,仅江南、两浙、荆湖、福建地区输送与政府专卖机构的茶也每年就达一千四五百万斤。

二是产量的提高导致使价格下降,兼以经济的发展使民众消费能力提高的原因,到茶馆饮茶成为日常生活享受方式。

三是城市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发展在宋代进入转折点。唐及以前的城市里的住宅区和商业区时分开的,商业区占地小,而且经营时间仅限于白天。到宋代彻底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商店可以到处开设,不受时限制,而且商业区域普遍扩大到城外的场所,成为草市(唐已经出现,宋有发展)。商业繁荣、人口众多,直接刺激着饮食、娱乐、住宿等行业的发展,而茶馆就迎合了当时人们的各种文化及日常需求。

宋时茶馆具有很多特殊的功能,如供人们喝茶聊天、品尝小吃、谈生意、做买卖,进行各种演艺活动、行业聚会等。功能增加的同时糅合进很多民间文化因素。同时承载着社会上流行的文化休闲形式,人流量的增大汇集了更多的信息,带动的文化的交流和传播,特别是如说书等的民间艺术得以继承和发展。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茶馆系列之三:宋代茶馆文化的兴盛》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茶馆系列之一:茶馆的产生源于饮茶的普及


中国的茶馆由来已久,据记载两晋时已有了茶馆。自古以来,品茗场所有多种称谓,茶馆的称呼多见于长江流域;两广多称为茶楼;京津多称为茶亭。此外,还有茶肆、茶坊、茶寮、茶社、茶室、茶屋等称谓。茶馆的产生与发展源于饮茶的普及、风行。

在茶馆初具规模之前,是一段漫长的饮茶发展史。但对于饮茶源起的确切时间没有定论,被学界普遍接受的是唐代陆羽的“神农说”,“茶之饮,发乎神农氏,闻与鲁周公”。又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即茶)而解之。”其意是,神农用茶作为解药,可见当时的茶可能已被作药用。民间还有“商周说”、“秦汉说”、“三国说”等等,而人们似乎更易接受带有神秘色彩的“神农说”。

与西汉时期,茶成为一种日常饮料。此时的茶叶传播仅限于荆楚或长江中下游地区,而且产量少,所以贵族或是富贵人家才有能力享用。到了三国两晋时期,饮茶在上层社会中逐渐传播开来。“(吴主孙)皓每飨宴,无不竞日,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虽不悉之口,皆浇灌取尽。曜素饮酒不过三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茶以当酒。”有学者认为这是最早以茶代酒的记载了。

饮茶习惯的普遍化及其促进茶馆的形成。

首先,饮茶习惯又由于茶的药用价值。“茶为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苦茶久食,益意思。”“茗,苦荼。茗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痿疮,利小便,祛痰。喝热令人少睡。又:苦茶下气,消宿食。”。魏晋动乱的时期,宗教思想的兴起促进了饮茶平民化,民众的饮茶习惯更是由于茶叶的药用功效。茶的药用,茶的文化价值还没有体现出来,但具备了茶文化的潜质,至少有饮食文化的色彩。

其次,由于自东汉末年之刘宋代晋这一两百多年的动乱时期,全国混战不止,连思想文化也是混乱不堪,儒家思想的统一地位衰落,玄学契机发展。其特点是不违背儒家的封建伦理观念条件下吸收汉以来的名家、法家学说,以老庄思想为标志。玄学家们追求的是逍遥放达、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而茶被誉为是纯洁之物,恰好满足了玄学家们的表达需要。东汉末年至魏晋的党锢之争,又使大批知识分子遭到迫害,进而造成他们远离政治,追求清心寡欲,衷于坐而论道,由好酒转而为好茶。玄学家们又进一步将饮茶推广开来。

饮茶风行与社会各阶层后,需求量的增大,茶与普通民众的生活发生密切关系,便出现了专门为人煮茶及供人解渴品饮的人员和场所。于是史料记载的最早具备这种性质的“茶摊”或是具备住宿功能的“茶寮”出现在南北朝时期,有的则是由老农挑着篮子或担子满街叫卖,这就是茶馆的雏形。

茶馆最早的雏形是茶摊,中国最早的茶摊出现于晋代,据《广陵耆老传》中记载:“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日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也就是说,当时已有人将茶水作为商品到集市进行买卖了。不过这还属于流动摊贩,不能称为“茶馆”。此时茶摊所起的作用仅仅是为人解渴而已。

茶馆在我国的出现、发展


茶馆即是专门饮茶的去处,其叫法也是五花八门:茶馆、茶楼、茶社、茶坊、茶室、茶肆、茶棚、茶圆、茶寮、茗坊等等。很多茶馆还带有其他的功能,例如打牌、听戏、零食等。只饮茶的是清茶馆,备有棋类的可叫做手谈馆,还有猜谜语的笔谈馆。在北京,兼卖茶与酒饭的又叫二荤铺。

茶坊茶馆早在两晋时我国就已出现。张载《登成都楼》中有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之句,据此可以判断成都大抵在汉代至迟在西晋时,就已经有茶店。

唐朝时茶馆开始流行,到宋朝时已十分繁荣,《东京梦华录》描述北宋汴京城(今河南开封)的北山子茶坊内有仙洞、仙桥,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成书于南宋(公元1274年)的《梦粱录》也记载了当时杭州处处有茶坊、酒肆。

茶坊在宋代以前早已成为中国人饮茶品茶的娱乐社交场所,正如有些古书所说:上而王公贵人之所尚,下而小夫贱隶之所不可阙,在茶馆中,除一般的茶馆之外,还出现了上述晨开晓歇和专供夜游的特殊茶馆,内有仙洞、仙桥,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清朝是茶馆最兴盛的时代。清朝统治者统治很严,茶馆是市民们重要的市井活动场所。

中国茶馆发展历史


茶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百姓休闲消遣的大众场所,代表着我国传统地文化特色。古代称为茶寮、茶肆、茶坊、茶楼、茶房、茶店、茶社、茶铺、茶亭等名称。而茶馆这个名词,明代才见于文献记载。

六朝时期,江南品茗清谈之风盛行。当时有一种既可供人们喝茶,又可供旅客住宿的处所叫茶寮.饮茶之风到唐代盛行,《封氏见闻记》中说: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见唐代的城市已有煮茶出卖的店铺。

宋代饮茶之风更盛,自京城至各州县,到处设有茶坊。北宋建都汴梁后,城内的几条繁华街巷都设有茶坊。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梁城就有茶坊饮茶的画面。南宋都城临安(杭州)的茶馆装饰十分讲究,据《梦梁录》记载:今杭州城茶肆亦好之,种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四时卖奇茶异汤。宋代的茶馆经营也相当灵活,除白天营业外,还设有早茶、夜茶,同时还供应汤水茶点等。

宋代茶馆多称为茶坊,也有叫茶肆、茶楼的。元代时一般茶馆称茶房,也有叫茶坊、茶店的。明清茶馆更为发展,城市乡村,到处都有。茶馆的名称明代才出现,明张岱在《陶庵梦忆》一书中就有关于茶馆的记载。随着制茶技术的提高和饮茶方法的改进,明代城市里的茶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清代是我国茶馆的鼎盛时期。茶馆不仅遍布城乡,其数量之多,也是历史上少见的。据记载,清代北京有茶馆30多家,上海有茶馆60多家。清代的茶馆经营方式各有不同,有的以卖茶为主,也有的兼营点心,茶食、烟酒,还有的兼营说书和演唱。北方多见于大鼓书和评书,南方则偏重评话和讲唱兼用的弹词,一直延续到现代。

现在,我国各地的茶馆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四川人喜爱在茶馆里饮茶的风俗是全国出名的。可以说,四川茶馆甲天下,而成都茶馆又甲四川。成都的公园都有茶馆,一般都设在最佳景点,品茗观景,其乐融融。成都有一种比较高雅的茶馆,名曰文化茶馆。不仅是喝茶品茗之处,也是文化娱乐场所,人们在那里一边喝茶一边欣赏四川清音、巴山名歌或是京剧清唱。江南,尤其是江、浙、沪一带,茶馆、茶座也相当兴盛。像扬州富春茶社、成都春兰茶社、北京老舍茶馆等,都是闻名国内外的。

释放文化潜力 茶馆经营的传承与创新


“秦人取蜀,始知茗饮之事”(顾炎武《日知录》),经唐代“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封演《封氏闻见记》),从茶叶到茶铺,经过漫长的岁月,最终演变成茶寮、茶坊、茶肆、茶园、茶楼、茶馆、茶室、茶艺馆,乃至发展到现代的茶文化会馆、茶会所等等。

如今,但凡开茶馆之初,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茶馆的建筑装饰结构、所处商圈位置和交通状况、同业经营者情况、政策环境、投资预算和效益分析等问题,但我认为,这些外在因素不是茶馆经营成败的关键,而内在的经营理念和定位才是茶馆经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今茶馆经营类型通常可分文化型、商业型、特色型和混合型。在这四个类型中,现代茶馆、茶楼不断经历着开张与倒闭的阵痛过程,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循环不断。一边是茶馆经营难以维系,一边是砸下大笔资金装饰茶馆,构成一幅当下中国茶馆经营的复杂图像。“中国茶馆能可持续发展吗?”常常有人这样问我。仅仅以清茶馆作为主营的茶馆到底在全国要占多大比重?而各种类型的茶馆,当其茶类经营比重逐年下降的情况下,还是否能称得上为真正意义上的茶馆?对此,目前在中国茶文化界的务实派与质疑派仍在各执一词。

在中国千万家茶馆中,经营利润持平抑或是达到不亏损的占大多数,而像北京老舍茶馆、上海湖心亭茶馆、杭州湖畔居茶楼等有较为可观利润可言的只在少数,与业主当初开茶馆的预期愿望明显存在差异。预期目标太高,得到回报太少,于是就会出现一家家茶馆关闭;可是再看看一些经营利润回报率较好的茶馆门前客流不断,于是又出现了一家家茶馆不断地开张。实际上,开茶馆要讲究一种地域文化、环境和地理位置,以及创新思维。当我们逆向思维,假如老舍茶馆远离北京,离开了京味文化和前门大碗茶的历史情思,还是老舍茶馆吗?假如湖心亭茶馆离开了豫园、离开了城隍庙、离开了九曲桥,还是湖心亭吗?假如湖畔居茶楼离开了西湖十景,离开了雷峰夕照、苏堤春晓、三潭印月的映照,还称其为湖畔居吗?由此可见,茶馆以地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经营项目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其实并未否认茶馆经营功能的消费期待,与酒吧、咖啡吧相比,茶馆数量同样存在差距。只不过,业内专家不忘提醒茶馆业主注意经营项目积极信号,即“茶馆经营总体稳定”。喝茶人正在逐年提高,至少不会比过去更差。反之,消费群体则偏重于茶馆有待改进的一面,也就是茶馆的创新经营。那么,茶馆如何通过自身潜力来挖掘自身经营“金矿”,突破茶馆经营“瓶颈”呢?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剖析。

茶馆经营仍在“爬坡”,积极创新不松“油门”

——探究中国茶馆经营不确定的根源

探讨茶馆的多种经营问题始终是茶馆行业所关注特性。譬如把棋牌融进茶馆经营,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成都是“中国茶楼之都”,据初步统计,直接经营的茶馆有二万多家,创下中国城市经营茶馆之最。但对外界印象而言,成都茶馆似乎与“麻将”画上了等号,当然,全国其它城市同样也有类似这种情况。但我以为,成都大多茶馆多以棋牌休闲为主,作为全民健身活动之一的“麻将”有其一定的市场,民情、民风、民俗所至,也就成为成都茶馆经营的主流。但是,当我们平心静气地想一想,中国茶馆是否可能变成“麻将”的代名词,或者出现“足疗”、“卡拉OK”变得离茶太远的更糟局面呢?

有许多茶馆、茶楼、茶艺馆等,看似“茶”字在先,实际上许多已出现无茶可言的局面,起初由点茶为主,餐饮为辅,由于经营利润获取太慢,逐步转变成点餐为主,饮茶为辅。其70﹪以上利润来自于餐饮、酒水、饮料,这类茶馆与专业性“以茶入肴”的茶宴、茶餐有着本质区别。然而,在这个问题上,同样不可忽略的是茶馆如何进行多种经营期待的变化。

茶馆在多种经营方面应该讲究“君臣佐使”的主次经营模式,经营项目犹如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种人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神农本草经》中以“君臣佐使”表述上、中、下的药方配置关系中各味药的不同作用,如今“君臣佐使”出现在“香道”和“香艺”的香方上,则用在调和香料上的“主料”与多种“辅料”关系的方法论。拿到茶馆经营上论之,茶或茶文化应该是茶馆经营的的“上药”,为“君”,是茶馆经营的“立命”之本,所谓“主养命”;而与之相合的精英文化乃为“中药”,为“臣”,是茶馆经营的辅助方式,此得修身养性之趣;其它文化项目则为“下药”,为“佐使”,茶馆经营,尤其在文化项目经营选择上应该讲究主次关联。

人们对茶馆现实的观感与评价,总是与消费者心理期待紧密相连,当茶馆经营酒类、经营餐饮、经营麻将、经营足疗的消费期待值很高的时候怎么办?还叫不叫茶馆?为了茶馆生计,原来难以忍受的项目却变得可以忍受的缺憾,经营内容的改善也觉得是理所当然了。从这个角度看,茶文化界不断对茶馆这类经营项目口诛笔伐,可以视为社会进步的表现,即更多的人认为,我们中国茶馆已经到了较高发展水平,理应讲究品茶、讲究雅致。茶文化就是茶文化,否则就不能被人接受。这听起来多少有点曲高和寡的事情,实际上也是中国茶文化界孜孜以求的目标。

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中精英文化处在一个复兴时期,人们对于茶馆多种经营方面,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诉求,都在水涨船高,但问题的关键是,拿什么样的传统文化项目结合本地域的消费需求呢?

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茶文化复兴时期或刚刚兴起时的茶艺馆一直凭借“茶艺”的魅力来吸引消费,才取得今天的成就。但当人们把从茶艺馆学到的“茶艺”纷纷带回了公司和家庭时,发展到了今天的茶艺馆,业主们必须回过头来,细致修补各种各样的茶馆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与矛盾,以及茶馆发展过程中无暇顾及的问题。许多茶艺馆的业主,当茶艺文化审美疲劳来袭时,往往会拉动对传统文化审美敬畏的失却,继而对过去那种诱惑的想法归咎于一种热情冲动,乃至最终所谓的茶艺馆“艺”不起来。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英文化”是茶馆经营中取之不竭的宝藏,虽然目前有许多茶馆在经营的窘境中不断“爬坡”,甚至经营很吃力,所以,茶馆“创新经营”已然迫在眉睫,到了该踩“油门”向前迈步的时候了。

一个扫射了无用的子弹,一个打了关键的几枪

——寻求茶馆经营的变革与转型

如今的茶馆,除了茶叶本身经营以外,还包括餐饮、书画、雅石、紫砂、香艺、文艺演出、旅游等文化品位高雅项目,主题定位明确。而与此同时,它也需要面对茶馆发展起来后高消费期待值,这是中国茶馆面对的难题所在。它凸显出茶馆业主的治理能力需要快马加鞭,赶上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水平与消费期待。

茶馆业主有时会出现浮躁情绪,人们对各种各样问题抱怨:现在光做茶叶要赔本,光做文化也赔本,由于地域和文化习俗的不同,而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自助式茶馆经营模式又不适合北方和南方消费模式,而所谓的茶艺馆仅靠“茶艺表演”这块牌子也不能维系生计,不像过去经营顺当了,茶馆似乎到了“抽刀断水水更流”的经营窘境,业主也似乎到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茶消得人憔悴”的尴尬,公平地说,这是假象,只不过,面对当前的消费者,我们再谈大跨度的今昔之比也意义有限,现实是人们的要求已经变化,时代也回不去了。茶馆业主对自己的要求,是否与消费者同步,也就是说,茶馆经营项目与消费期待配套了吗?这才是重要的问题。

这几年一哄而起的什么“杭派茶楼”、“粤派茶楼”、“京派茶楼”、“苏式茶楼”以及“自助式茶馆”,“棋牌式茶馆”,“保健式茶馆”,“餐饮式茶馆”,“景观式茶馆”,“古典式茶馆”,“西洋式茶馆”等等,使人眼花缭乱。经营者的原本动机大概总是想以此弄出个“名堂”来,其实到头来,没有丝毫的创新经营可言。尤其是那些附庸风雅、不伦不类、非今非古的茶馆,名头搞得很响,不去喝这一杯茶有些遗憾,去喝了这杯茶又着实遗憾;还有一些茶馆不管南北地方消费主流,完全“拷贝”照搬设计风格和经营模式,一旦运作下来,却发现“水土不服”,本地消费者并不需要茶馆里出现这类“集大成”的经营模式。于是,改头换面,另起炉灶,又玩出了另类像“监狱茶馆”经营模式,结果是,茶馆的生意真的很难做,不得不关门歇业。我把这种现象叫做“扫射了无用的子弹”。没有把有限的“子弹”射准,实际上就是你的资金投入——你的“子弹”离开了经营的“靶心”。

而有的茶馆由于定位准确,在茶馆转型过程中找准消费者的需求,在关键的“部位”上打了迎合市场的关键“几枪”,并且稳中求进、求精,使自己的“茶”与当下的消费需求配套。由于茶馆与消费者的期待对路,最终让不喝茶的人群也终于喜欢了茶,继而对茶文化产生了兴趣,并渐入佳境。这样的案例有许多,是否对每个茶馆可行,但起码可以给人不少启示。

如,杭州有一家“你我茶燕”茶馆,既有杭派茶馆的经营风格,又有自己的经营特色。若说“特色”,我看有三:一是“名气”,“你我茶燕”是杭州人最愿意去的消费场所之一(据杭州有关媒体调查杭州人最喜欢去的休闲场所数据显示,“你我茶燕”排在第五位);二是“优秀”,“你我茶燕”可以上门为顾客泡茶的服务堪称国内茶馆业一绝;三是“特色”,“你我茶燕”利用白领佳丽们对健康、对营养、对丽质的崇尚,把燕窝这样高档的营养美容食品引进到茶馆,写出一篇“特”字文章。仅此一项经营项目,就要为点心师的年薪付出10万,这在其它茶馆尚不多见,我看就不能说不可以启发他人的头脑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茶燕”就是为了营造“你是春天一片叶,我是西湖半泓水。茶香盈盈邀陌客,燕喃声声不思归”的经营氛围,也是茶馆在寻求茶馆经营的变革与转型中打了“名”、“优”、“特”这关键的“三枪”。

茶馆经营要变革就要有创新。所谓茶馆创新经营是围绕在弘扬茶文化的基本方针下与其它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进行“嫁接”,进行融合,进行合作。在一杯茶的作用之下,实现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只有这样,茶文化也能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

文化经营为茶馆经营“培土”

——创新与茶馆的可持续发展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去茶楼喝茶已经不是为喝茶而喝茶,茶馆只是一个文化平台,茶叶只是一个载体,茶叶本身已然变得不重要(除专业性清茶馆外),而是你的文化经营在为茶馆经营“培土”,茶馆给消费者带来传统文化或现代文化的消费体验,以及文化品位,这已经变成茶馆今后经营的重点。北京老舍茶馆就是最具典型的成功案例。但它也经历着“一年大赔,二年中赔,三年小赔”创办初期的阵痛,在不断创新经营和“换血”中才发展到今天综合性经营的格局,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被誉为京味文化的一张名片。老舍茶馆在发展中形成了“书茶馆”、“清茶馆”、“餐茶馆”、“大茶馆”、“野茶馆”、“清音桌茶馆”等六大老北京茶馆于一体的文化积淀,所以它既有文化型茶馆的特点、也有商业型茶馆的模式、更有特色型茶馆风范,还有混合型茶馆的大成。茶与多元文化内涵的结合,并以优雅的表现形式展现出来,使消费者对自己所钟爱的传统文化起到日久生情的作用,同时,茶馆在培育消费群体中获得市场效应。

由于老舍茶馆所具有的京味文化特点浓厚,跨地域“复制”经营尚有难度,但这种文化经营为茶馆经营“培土”的模式,不仅仅体现在老舍茶馆身上,其它地方的一些茶馆在结合本地域文化所经营项目中,同样具有可取之处。如上海大可堂茶文化会馆把海派文化与专营普洱茶经营相结合。进入茶馆能让人回味老上海的往事(见图);石家庄三字禅茶院把“吃茶去”公案诞生地——柏林禅寺的禅茶文化与茶馆经营相结合。每年组织客人举行禅修活动或举行禅修讲座(见图)。还有一些经营定位明确的主题性茶馆,如江苏甪直镇上的“作文茶楼”(见图),茶楼经营主体就是请语文老师在茶楼叫孩子们如何写好作文,家长们定期把孩子们按时送到茶楼听老师讲课;北京禅茶书院的禅修培训课,其目标群体设定类似于柏林禅寺的“企业家禅修加油站”模式,很受一些公司业主好评;有些茶馆主营文化项目直接针对少儿茶艺培训,融入了“少儿琴道”、“少儿棋道”的培训……这些茶馆的经营模式愈发体现出在一杯茶的作用下,文化经营渐唱主角。

茶馆经营创新,是茶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除了硬件需要提升外,软件的提升是茶馆发展的重点。这其中包括茶艺师基本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营销素质的四种素质的提高。在茶馆功能不断增多的情况之下,当茶馆越来越注重文化经营的状况下,其服务细致与设施完善成为文化品位是否令人满意所面临的问题。如果服务不到位或茶馆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千万不可打肿脸充胖子,与其雾里看花,不如庭前赏花,还是应该把原有的经营项目做实、做细、做精为好。

放大茶馆文化魅力

——“与茶有约”精彩经营

一切传统精英文化均可以“与茶有约”,只有放大茶馆文化魅力,才能有更大的余地靠“创新突围”有所作为。上海茗约茶文化会馆,刚刚创办一年多时间,在一个不起眼的商务楼里,面积只有200平米,就是这样一个连茶馆名字都不让挂的茶馆,却创造了不菲的经济效益。按理说,商务楼内开茶馆没有几家能够成功的。怎样才能把200多平米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也就是说怎样以小茶馆的平台去创新经营呢?茗约茶文化馆颇有几招:

其一,利用茗约茶文化馆这一平台,成立“茗约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作为基地,对外营销茶文化产品;其二,以其自身专业的优势,把茶文化作为主线架构中外友人交流桥梁(到目前为止,已开始接了多个国外社团组织);其三,利用商务楼内现有客户优势,进行茶文化宣导工作,义务举办有关传统文化讲座,深得楼内白领人士的广泛赞誉;其四,扩展外围针对集团公司传统文化培训计划,培养潜在客户人群;其五,让茶文化与其它文化进行“约会”,推出独特文化体验的消费模式。这是茗约茶文化馆最引以为豪的地方。

譬如,让瑜伽、香道、旗袍、古琴、书画、武术等传统文化项目,与“茶”有约,伴茶而行。根据客人对不同文化项目需求,每门课程都有一个专业老师,大都利用视频影像与实际操作进行对应培训。如今有许多白领在参加各种宴会时需要把自己打理一番,“茗约”的旗袍文化实践课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开设的。会馆请来专业旗袍设计和制作师,根据不同的身材,不同的脸型,不同的肤色,讲解在选料上、颜色上、制作上的差异,了解传统旗袍元素在现代服饰上的运用,深得白领阶层的钟爱;在学习香道过程中,会馆组织茶客一同去采香,教会他们亲自动手,从采香、晾香、碾香到制香,客人在这样的体验中感受到传统文化所带来的无比乐趣……,口碑相传,如今来茗约茶文化会馆体验的人越来越多,其它商务楼里的白领们慕名前来体验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真可谓在一杯茶的作用下把旗袍文化、香道文化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而茗约茶文化会馆由原来的一个年轻老板,发展到一个团队。现在几乎每周都有一些大公司来邀请茗约茶文化会馆进行“茶艺”、“香艺”、“瑜伽”等商业性演出。由此可见,与茶有约,在不同的文化经营上,茶可以是载体,茶也可以是主体。“茗约”的用心,也给“茗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茶馆开业当年,就赢得了15000套中、高档茶礼订单,而且客人要求必须在茶盒、茶罐上有“茗约茶文化会馆”标志和名称,当时“愁”的“茗约”不知所措,到处找茶,因为开业不到一年,一切还来不及准备。而馆主鲍丽丽在去年应邀走进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传授茶艺、香艺知识。去年末,应台湾佛光山邀请与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在台湾进行传统文化交流,并亲自为星云法师行茶。

今年初,上海浦东妇联举办“最·女性”评选,其中把“最美的女性”桂冠戴到了鲍丽丽头上,诚惶诚恐的鲍丽丽此时腼腆而又惊讶道:“小女子何德何能获此殊荣?”推荐人则不然:“你把茶艺之美、香道之美、旗袍之美、插花之美、琴艺之美……无声无息地传播给了大家,你就是我们心中最美的小女子啊。”做美的事情、传播美的事情,推举美的事情,鲍丽丽被美的意象浸润着,让自己的心也向着美去诗化人生、禅话人生。这其实就是“茗约茶文化会馆”的主营方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在茶馆的消费除了对物质需求外,更需要的是精神消费与“美”的消费。

“茗约”的几招,一言以蔽之当可曰“迎合市场”,个中道理,岂止关乎一个小小茶馆?推而广之,适用于其它茶馆,只是在于用心程度。

当我们回味其它地方的一些茶馆:茶馆没有消费者,老板会觉得没劲,而真正当消费者踏进门槛后却经营无方;搞一些策划销售吧,总觉得不对路,甚至于为销售方案讨论起来没完没了;参照别人的经营模式吧,总觉得不对劲、不给力……到底是何缘故?一些茶馆老板想不通,甚至于很苦恼。

其实,缘故也不可能说明白,只消问一问:你与“茶”有约了吗?

除此而外,茗约茶文化会馆经营经验告诉我们:一是确定了会馆经营市场范围,考虑在甲商务楼经营影响到周围的乙、丙、丁等商务楼群;二是确定目标顾客,在此基础上准确了解他们选择文化服务项目的标准和他们的文化消费特点及要求;三是与同一地域其他茶馆、会所进行对比性分析,找出经营上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使自己在定位及经营上扬长避短;四是广泛搜集当下流行信息,根据主人的偏好来经营,为茶馆可持续发展竖立形象。

结语

现在,已有大批茶馆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淡出了行业的舞台,这其中有茶馆主题消费理念没能深入到经营思想中,也就是所谓的“定位不准”,有区域扩张水土不服的,有跟风冒进的。与此同时,新开张茶馆层出不穷,一些茶馆装潢讲究返璞归真、古色古香的味道作为经营模式的考核一部分,做大、做强、做精的决心可见一斑。

茶馆,能做到真正意义的“文化经营”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虽然茶可以和任何事物结合,也虽然茶可以与任何文化相结合,但在面对市场之大,消费者众多的环境中,你的文化项目与人性化服务与消费者的期待是否吻合。

作为一个茶楼老板,当你所在的一方土地上仅靠“一杯清茶”难以维系生计的情况下,是否考虑需要其它文化与茶“联姻”呢?倘若不开动脑筋寻找思路,就会“让消费者改造了你”。及至到头来,就只能像庄子所预料的“哀,莫大于心死。”心都死了,你还想消费者有多少热情和积极性,岂非如同缘木求鱼,只能笑谈罢了。

茶馆在对文化项目选择上,既不可曲高和寡,也不可恶俗流布。虽然茶可以与任何事物结合,但作为弘扬茶文化的高雅窗口,惟与现实社会倡导的精英文化结合才会有希望,才会可持续发展。与之相反,如果把茶与传统文化中“糟粕”的东西拿来经营,就会失人心而“失市场”。勿谓言之不预。

唐代刘贞亮有“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的《茶十德》之说,当你的茶馆在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而把作为载体的茶与其它文化经营相融合之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你的文化经营,是否是属于“利礼仁”、“表敬意”、“养身体”、“可行道”、“可雅志”的范畴,是否具备了积极的励志意义和现代意义。在人们心目中,当今茶馆是精神文明形象的文化符号和传播健康生活理念的窗口,所以,茶馆经营模式,要转变一种观念:茶馆经营不是仅仅为了卖茶水而卖茶水。茶,仅仅是个载体。

事实上,正因为我国茶馆的“特色”各具,你有你的“春风拂面”、他有他的“观音入宫”、我有我的“悬壶高冲”……方才造就了茶馆业发展的无穷韵味。倘若茶馆没有了自身创新经营特点,大家千篇一律,一个模式,一个版本,那么茶,也会因此变得没有了味道!

中国茶馆业的发展历史


茶馆,源远流长,中国百姓休闲消遣的大众场所。古代称为茶寮、茶肆、茶坊、茶楼、茶房、茶店、茶社、茶铺、茶亭等名称。茶馆这个名词,明代才见于文献记载。

六朝时期,江南品茗清谈之风盛行。当时有一种既可供人们喝茶,又可供旅客住宿的处所叫茶寮。饮茶之风到唐代盛行,《封氏见闻记》中说: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见唐代的城市已有煮茶出卖的店铺。

宋代饮茶之风更盛,自京城至各州县,到处设有茶坊。北宋建都汴梁后,城内的几条繁华街巷都设有茶坊。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梁城就有茶坊饮茶的画面。南宋都城临安(杭州)的茶馆装饰十分讲究,据《梦梁录》记载:今杭州城茶肆亦好之,种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四时卖奇茶异汤。宋代的茶馆经营也相当灵活,除白天营业外,还设有早茶、夜茶,同时还供应汤水茶点等。

宋代茶馆多称茶坊,也有叫茶肆、茶楼的。元代时一般茶馆称茶房,也有叫茶坊、茶店的。明清茶馆更为发展,城市乡村,到处都有。茶馆的名称明代才出现,明张岱在《陶庵梦忆》一书中就有关于茶馆的记载。随着制茶技术的提高和饮茶方法的改进,明代城市里的茶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清代是我国茶馆的鼎盛时期。茶馆不仅遍布城乡,其数量之多,也是历史上少见的。据记载,清代北京有茶馆30多家,上海有茶馆60多家。清代的茶馆经营方式各有不同,有的以卖茶为主,也有的兼营点心,茶食、烟酒,还有的兼营说书和演唱。北方多见于大鼓书和评书,南方则偏重评话和讲唱兼用的弹词,一直延续到现代。

现在,我国各地的茶馆就更多了。四川人喜爱在茶馆里饮茶的风俗是全国出名的。可以说,四川茶馆甲天下,而成都茶馆又甲四川。成都的公园都有茶馆,一般都设在最佳景点,品茗观景,其乐融融。

成都有一种比较高雅的茶馆,名曰文化茶馆。不仅是喝茶品茗之处,也是文化娱乐场所,人们在那里一边喝茶一边欣赏四川清音、巴山名歌或是京剧清唱。江南,尤其是江、浙、沪一带,茶馆、茶座也相当兴盛。像扬州富春茶社、成都春兰茶社、北京老舍茶馆等,都是闻名国内外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