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亭龙须茶的采制加工技术

发布时间 : 2020-11-25
八角亭普洱茶 溧阳白茶加工技术 花茶技术

八角亭普洱茶。

在世界遗产地武夷山,有个叫八角亭的地方,它与崇阳溪仅一水之隔,有着坦荡肥沃的河滩地,昔日曾是一片片美丽的茶园。历史上,八角亭村民就是利用这片广阔的溪洲,种植所谓的洲茶的。村民们将洲茶精制成了形似龙须的茶,因其产自八角亭,所以民间大都称其为八角亭龙须茶。八角亭龙须茶在制作时,采用了五彩线捆扎成束状,故又名“束茶”。龙须茶因形似“龙须”而得名。

龙须茶产于福建省崇安和建瓯两县,以武夷山麓八角亭所产品质最佳这里茶树多种植在土壤肥沃的园地上,茶树长势旺盛,芽梢长而肥壮,适制龙须茶。wwW.cY316.Com

龙须茶采制工艺独特,技艺高超,成品既是名茶,又是美观别致的工艺品。清《续茶经》中对其采制方法也作了简明的叙述:“摘初发之芽一旗未展者,谓之莲子心。连枝二寸。剪下烘焙者,谓之凤尾龙须。”每年谷雨后至立夏前,采摘新梢长达10--13厘米的一芽三、四叶为原料。采摘对应顺序轻放,及时送厂加工处理。加工工艺主要有萎凋、杀青、揉捻、理条扎束、干燥、装箱六道工序。

萎凋:萎凋是形成龙须茶品质的前提。将采回的芽梢薄摊在竹席上,放置在室内进行自然萎凋,或先在室外进行日光萎凋后再行自然萎凋。当含水量达70%左右,叶片呈半柔软状态,手持茶梢基部,前端二片叶呈下垂状态。叶面光泽消失,清香透露,即为适度。

杀青:目的是破坏酶的活性,停止萎凋过程发生的理化变化,蒸发水分。采用手工杀青,锅温控制在300℃左右,每锅投叶量700--1000克。当叶片和茶梗转软,折梗不断,清香显露。即为适度。杀青叶乘热揉捻,揉至叶卷成条,茶汁外溢即为适度。

理条扎束:理条和扎束是龙须茶独有的工序,是龙须茶造形的关键过程。扎束技术的好坏和速度的快慢,左右着龙须茶的品质风格。具体操作是:先将经摊凉、茶汁尚未干的揉捻叶,一一理直,整齐平放在竹匾上,宽约10厘米左右,分上、下两层,长的茶条放下层,短的放在上层,将短碎的茶梗和叶片,搓成长约2—3厘米的椭圆形的小球,夹在上下层之间,尔后两端用红色或绿色的丝线扎篮,用剪刀将基部修剪整齐,再将两把合并(单束的不合并),中间用另一色丝线扎紧。扎束时动作应迅速,以防茶汁蒸发不易粘结成形,捆扎的松紧应适度,否则难以形成美观别致的外形。

干燥:干燥是炒制龙须茶的最后工序,也是最复杂最费时的工序。于燥得不当,烘温掌握得不妥,都将直接影响龙须茶的外形色泽、内质和干湿均匀程度。干燥的特点是分段进行烘焙,长时低温烘焙,多次摊凉回潮。全程共分初烘、再干、摊凉回潮、补火、再摊凉回潮和复火六个过程。初烘由生产厂家进行,其他几个过程均由收购部门集中处理。初烘,烘温100℃左右,每笼投叶量2000--2500克,烘时将茶束按顺序分层间隔放置,翻拌时应离火在另一空焙笼中进行。当供至六成干,茶束表面已有明显刺手感,下烘摊凉,叶质稍转软,送交收购站。历时4小时左右。再干:收购进的龙须茶应立即进行再干,以防茶干度不足而变质。再干的原则是:低温慢烘。烘温60—70℃,投叶量3500克--4000克,每隔2小时翻拌一次,全程翻动20余次、历时二昼夜。摊凉回潮:目的是使茶束内的水分重新分布,以防因表干里湿引起的劣变,摊凉时间通常在24小时左右。补火和复火:均在低温下进行,中间再经过一次摊凉回潮过程。烘温60--70℃,投叶量3500--4000克。通过文火慢烘达到足干的目的。龙须茶加工全过程历时长达5个昼夜左右。

装箱外运:复火结束经摊凉即可装箱,装箱时茶束必须按顺序排列整齐,动作要轻巧,以防碰碎茶束。每箱重19公斤,约1500--1600个茶束,装毕外运待售。

Cy316.com延伸阅读

八角亭龙须茶的功效与作用


“龙须茶”甜丝丝的,喝起来口感不错,而且这种茶经济实惠,可以做全家的保健茶,有消除亚健康的作用。那么,八角亭龙须茶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

龙须茶

八角亭龙须茶的功效与作用:

1、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病人喝了,可以降血脂、降血糖、平衡血压、减肥胖、改善睡眠,消除胸闷,治白发,治疗偏头痛,镇静功效;

2、泄热通淋,平肝利胆,维护心脑血管系统健康,防止动静脉的血栓形成;

3、纯天然草本精华,具有安神养性,抗疲劳,抗衰老,提高免疫力,防癌抗癌等功效;

4、清除人体日常生活中摄入的激素类,化学类药物所积淀的毒素,调节人体内分泌。

5、夏季暑气重,龙须茶有凉血、泻热的功效,可去体内的湿热之气。

6、在妇科方面,它可用于预防习惯性流产、妊娠肿胀、乳汁不通等症。

此外,龙须茶还能利尿消肿,对胆结石,胆囊炎,糖尿病等病也有疗效,知道龙须茶的好处后,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尝试一番咯。

八角亭普洱怎么样?


八角亭普洱茶品牌茶企业,是云南农垦集团勐海八角亭茶业有限公司旗下的一个品牌,原名叫做黎明茶厂,是普洱茶品牌茶企之一,还曾经荣获了很多奖项,包括“中国普洱茶十大知名品牌”、“十大最受欢迎茶叶品牌”、“中国普洱茶十大畅销品牌”,是云南名牌企业,也是市场影响比较大的一个品牌,市场受欢迎度还是比较高的,在普洱行业中的总体地位也比较高,是一个放心、良心企业。大家选择普洱茶的话,可以就这个品牌参考下,各系列的品种也都是非常不错的。

1、2019年八角亭生肖饼“珠圆玉润”普洱生茶

【规格】:7饼/提;4提/件

【介绍】:这款茶叶,是以勐海县布朗山茶区早春3年陈晒青毛茶为原料,传统古法制作,饼行很工整,整体感觉都很大方;茶叶外观条索肥壮显毫,芽叶色泽油重、汤色橙黄透亮、香气很高,品饮兰花香明显,滋味醇厚。

2、2019八角亭布朗古树圆茶普洱生茶

【规格】:400克/饼,5饼/提

【介绍】:这款茶叶的原料是选自于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班章、老曼峨、班盆老寨、巴卡龙、巴卡囡等第的古树春菁,采用古法制作,品质上很完美,品饮的口感很强劲,很有渗透力,叶底完整、脉络清晰,柔软坚韧。

3、2019年八角亭1901老茶头

【规格】:400克/盒,30盒/件,12公斤/件

【介绍】:这款茶叶,可以说品质是非常上等的,喜欢喝熟茶的话,可以选择,口感醇厚、爽滑、耐泡;并且所含的营养也是很丰富的,大家挑选这款茶叶的时候,给大家的建议是,选择那些比较松散、条索分明、香气纯正、滋味醇和的。

4、2019年八角亭班章生态圆茶普洱生茶

【规格】:357克/饼,5饼/提,4提/件

【介绍】:该款茶叶的原料是选择雨班章茶区原生态的大树茶为原料,传统工艺,揉制,晒青。高温蒸压而成,茶叶色泽黑褐、条索清晰紧结,汤色橙黄浅透、果香明显,品饮有蜜香味。非常不错的一款茶叶,自己品饮,送人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5、2019八角亭高山老树·头春岩韵圆茶普洱生茶

【规格】:357克/饼,7饼/提,2提/件

【介绍】:这款茶叶的品质整体还是很高的,茶叶外形肥长银亮,色泽黑亮;茶汤如油如蜜,粘稠、透亮;香气方面很高杨、甜度猛烈;入口绵柔、苦涩明显,回甘持久;并且叶底方面的嫩度也是很高的,肥美修长。

6、2019八角亭生沱

【介绍】:这款茶叶,原料是精选勐海大叶种晒青毛茶,采用传统蒸压工艺精制而成,外形茶沱紧压适度,条索匀整,茶毫明显;干茶香气纯正,开汤后,杯底蜜香浓郁,有淡淡松烟味;茶汤色泽黄亮透明、隐约有茶毫,干净无杂质;叶底柔软有韧性,活性好。

7、2019八角亭易武弯弓普洱生茶

【规格】:357克/饼,7饼/桶,4桶/件

【介绍】:这款茶叶的原料,是选用易武弯弓大叶种晒青毛茶精制而成。整体茶叶品质比较高,闻茶饼可以很好的去感受到那古树茶香萦绕,本身的好品质,促使了这款茶叶在后期发酵的时候转变是非常大的,所以喜欢古树茶的话,可以选择这款茶叶,约上3、5好友一起畅饮,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8、2019八角亭班章古韵普洱生茶

【规格】:357克/片,5片/盒,2盒/件

【介绍】:这款茶叶的原料是选择于班章地区的高山上,长期饱死自然的洗礼,所以品质方面很好,为普洱茶中的珍品,品饮口感非常的好,许多茶友都是非常的喜爱的。该茶是按照传统工序制作的,茶叶有很好的活性,条索肥壮、色泽油亮、厚重霸道、持久耐泡、回甘生津;重要的是,山野气息很明显,饮用者可以很好的从中感受出来,其中滋味,妙不可言。

以上就是关于角亭普洱茶品牌茶企2019年出品的部分普洱茶茶品了。一款品牌好不好,主要是看口碑吧,并且还需要从中去品饮,才可以得知个中滋味是好还是不好。

绿茶龙须茶的采制技术


龙须茶的品质特征:外形要求必须达到短毛笔状,壮直、墨绿色外,其冲泡的香气带乌龙茶香型,优异者亦带有兰花香,滋味醇厚,茶汤清澈明净,呈橙黄色,极耐冲泡,可泡五六次味不变。

采摘

龙须茶由于其加工工艺独特,因此对鲜叶原料有特殊要求,为能取得肥壮拉拢式梢,茶树多种植在土壤肥沃的园地,或套种蔬菜,常年有肥水管理,才能促使萌发较长而肥壮的新梢,以供制龙须需要,专门培植。茶树品种以武夷菜茶有性群体为主。要求采摘较长之新梢,一般采摘期在谷雨至立夏前,待瓣梢伸育至1芽3、4叶,长度达9—12厘米左右时带梗采下,采下的鲜芽叶必须完整,顺序轻放于茶篮,不能重压,以免茶梗折断或叶片破碎,并及时送回加工处理。

萎凋

将采回鲜叶,薄摊在竹席上,置于室内进行萎凋,晴天也可先于室外行日光萎凋,再转移入室内萎凋,萎凋至叶片呈半柔软状态,叶面失去固有光泽,用手持茶枝基部,前端二叶呈下垂状态为适度。

杀青

杀青锅温掌握在200度左右,每锅投叶量为0.5—1.0千克,用扬吊结合翻炒手法炒之,炒至茶梗和叶片变软,梗折不脆断为适度,杀青必须熟透。

揉捻

杀青叶必须热揉至茶汁外溢,叶卷成条即为适度,随即将揉团充分抖散并摊凉于竹匾上,进入下一步一工序。

整理和扎束

将已抖散摊凉放于竹篱上的茶条,趁茶汁未干进迅速地一根根理直,整齐平入在竹篱上,宽约10厘米,分二层,较长的茶条放在底层,较短的放在上层,并将在揉捻时所断碎的梗叶迅速集中起来,搓成长约寸许,大如拇指的椭圆形小团,再将整理好的茶条包覆在我面,使小团的断梗脆叶包在里面不致外露,而后两端用红绿丝线捆扎,扎好后将基部(茶梗一端)用剪刀修剪整齐,再将两束(单束不需)合并,中间用另一色丝线扎紧(即二端用红色,中间用绿色)。捆扎很有技巧,松紧必需恰到好处。同时动作要快,否则茶条外面茶汁干后则不易互相粘附而容易松散。

烘培

由于龙须茶经捆扎成束,不易烘干,必须分阶段进行烘焙。全过程计分六个阶段,除第一阶段初烘(俗称幼烘)是由茶农进行外,后面五个阶段均由茶商或收购部分集中处理。用竹制焙笼,将茶束按顺序分层间隔放置,防止阻塞通热气孔隙,每智能约2—2.5千克,在炭火上进行烘焙,焙火温度一般掌握在100度左右,不可太高,历时3—4小时,中间另用一空焙笼进行各笼搬移翻动(原上层放置下层),烘至六成干即可。此时茶束表面已基本干燥,待稍回软后(以免搬运时断碎),即可送收购点投售。

再干

收购点将收到的六成干茶束,迅速置于焙笼中以文火烘烤,以免茶束内部变质。再干时每焙笼放置茶束3.5—4.0千克,以60—70度左右火温慢慢烘焙,每隔两小时左右,须用另一空焙笼将茶束搬动一次,一般再干时间需48小时,搬动20余次,搬动要小心防止茶束断碎,而每笼有300余个,只能逐一搬动,很费精力。

摊凉回潮

将再干的茶束,放置于竹席上摊凉24小时左右,使茶束内部残留水分,尽可能扩散到表面上来。若遇雨天,可适当缩短摊凉回潮时间。

补火

将已摊凉回潮的茶束,重新置于焙笼中烘烤,每笼3.5—4.0千克,于60—70度火温下,文火慢烘7—8小时,每隔两小时左右搬翻一次。

再摊凉回潮

将已补火的茶束,再取出放置于竹席上冷部回潮,视气候情况摊凉12—14小时,让茶束内部的残余水分,再次扩散至表面,以利复火。

复火

这是在茶束装箱前的最后一次烘焙,将再摊凉回潮的茶束重新像补火一样,以60—70度温度重复烘烤一次至足干。

装箱

复火后的茶束,待稍凉的后即可装箱,装箱时必须按顺序排列,每箱重19千克,约装一千五六百个茶束。

龙须茶|龙须茶的采制工艺|龙须茶的炒制技术


龙须茶

龙须茶因形似“龙须”而得名。制体时采用丝线捆扎成一束束的茶条,故又名“束茶”。龙须茶内在品质特色介于烘青绿茶与乌龙茶之间,冲泡后,汤水清澈明净,呈橙黄色,带乌龙茶香型,优异者亦带花香,滋味醇厚,极耐冲泡。

龙须茶历史悠久。据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崇安县令陆廷灿在《续茶经》中载述:“武夷茶在山上者为岩茶,水边者为洲茶,……洲茶名色有莲子心、白毫、紫毫、龙须、凤尾……等类。”可见,龙须茶迄今已有近300年历史。

龙须茶产于福建省崇安和建瓯两县,以武夷山麓八角亭所产品质最佳这里茶树多种植在土壤肥沃的园地上,茶树长势旺盛,芽梢长而肥壮,适制龙须茶。

龙须茶采制工艺独特,技艺高超,成品既是名茶,又是美观别致的工艺品。清《续茶经》中对其采制方法也作了简明的叙述:“摘初发之芽一旗未展者,谓之莲子心。连枝二寸。剪下烘焙者,谓之凤尾龙须。”每年谷雨后至立夏前,采摘新梢长达10--13厘米的一芽三、四叶为原料。采摘对应顺序轻放,及时送厂加工处理。加工工艺主要有萎凋、杀青、揉捻、理条扎束、干燥、装箱六道工序。

萎凋:萎凋是形成龙须茶品质的前提。将采回的芽梢薄摊在竹席上,放置在室内进行自然萎凋,或先在室外进行日光萎凋后再行自然萎凋。当含水量达70%左右,叶片呈半柔软状态,手持茶梢基部,前端二片叶呈下垂状态。叶面光泽消失,清香透露,即为适度,

杀青:目的是破坏酶的活性,停止萎凋过程发生的理化变化,蒸发水分。采用手工杀青,锅温控制在300℃左右,每锅投叶量700--1000克。当叶片和茶梗转软,折梗不断,清香显露。即为适度。杀青叶乘热揉捻,揉至叶卷成条,茶汁外溢即为适度。

理条扎束:理条和扎束是龙须茶独有的工序,是龙须茶造形的关键过程。扎束技术的好坏和速度的快慢,左右着龙须茶的品质风格。

具体操作是:先将经摊凉、茶汁尚未干的揉捻叶,一一理直,整齐平放在竹匾上,宽约10厘米左右,分上、下两层,长的茶条放下层,短的放在上层,将短碎的茶梗和叶片,搓成长约2—3厘米的椭圆形的小球,夹在上下层之间,尔后两端用红色或绿色的丝线扎篮,用剪刀将基部修剪整齐,再将两把合并(单束的不合并),中间用另一色丝线扎紧。扎束时动作应迅速,以防茶汁蒸发不易粘结成形,捆扎的松紧应适度,否则难以形成美观别致的外形。

干燥:干燥是炒制龙须茶的最后工序,也是最复杂最费时的工序。干燥得不当,烘温掌握得不妥,都将直接影响龙须茶的外形色泽、内质和干湿均匀程度。干燥的特点是分段进行烘焙,长时低温烘焙,多次摊凉回潮。全程共分初烘、再干、摊凉回潮、补火、再摊凉回潮和复火六个过程。初烘由生产厂家进行,其他几个过程均由收购部门集中处理。

初烘:烘温100℃左右,每笼投叶量2000--2500克,烘时将茶束按顺序分层间隔放置,翻拌时应离火在另一空焙笼中进行。当供至六成干,茶束表面已有明显刺手感,下烘摊凉,叶质稍转软,送交收购站。历时4小时左右。再干:收购进的龙须茶应立即进行再干,以防茶干度不足而变质。

再干的原则是:低温慢烘。烘温60—70℃,投叶量3500克--4000克,每隔2小时翻拌一次,全程翻动20余次、历时二昼夜。

摊凉回潮:目的是使茶束内的水分重新分布,以防因表干里湿引起的劣变,摊凉时间通常在24小时左右。

补火和复火:均在低温下进行,中间再经过一次摊凉回潮过程。烘温60--70℃,投叶量3500--4000克。通过文火慢烘达到足干的目的。龙须茶加工全过程历时长达5个昼夜左右。

装箱外运:复火结束经摊凉即可装箱,装箱时茶束必须按顺序排列整齐,动作要轻巧,以防碰碎茶束。每箱重19公斤,约1500--1600个茶束,装毕外运待售。

龙须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壮直,形似“龙须”,色呈墨绿,乌龙茶香型,伴有花香,滋味醇厚,汤色橙黄,清澈明亮,经泡耐饮。

龙须茶以优异的内质、美观别致的外形、别具一格的风味驰名中外。历史上主销美国以及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是当地侨胞馈赠海外亲友的礼品。

龙须茶之采制加工


龙须茶是由江西省修水县漫江乡宁红茶村采用独特工艺创制而成的特种工夫红茶,在清道光年间与“宁红”同时兴起,因其成茶“身披红袍、外形似须”而得名。龙须茶选料讲究,制作精细,风格独特,品质优异。以往漫江各茶行(厂)每年要在出口的第一批优质“宁红”茶箱(俗称贡箱)里放5-24个龙须茶盖面,作为彩头和标记,产品畅销苏俄及欧美各国。该茶亦有以精制的小木盒盛装,单独出口的,每个售价曾达一块银元。

龙须茶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异的以、香、味、形,适宜在有盖玻璃杯中冲泡,以欣赏其优美外形。冲泡时,找到彩线头,抽掉花线后放入杯中,此时整个龙须茶便在茶汤基部成束下沉,而芽叶朝上散开,宛若一朵鲜艳的菊花,若沉若浮,新颖美观,故有“杯底菊花掌上枪”之称。

龙须茶香气鲜爽馥郁,滋味甘醇爽口,汤色红艳明亮,冲泡3-5次,色、香、味仍佳。

1982年和1985年,龙须茶在九江地区名茶评比鉴定会上,荣获名茶证书和品质优良奖状。2002年获“中国·九江第二届农副产品精品展”优秀产品奖。2004年获江西省名茶特制奖。龙须茶采制分8道工序,现简述如下:

1、采摘

鲜叶原料宜选用生长旺盛、持嫩性强、芽头硕壮的芽叶,以一芽一叶及一芽二叶为主,少量一芽三叶初展。做到不采病虫叶、紫芽叶、雨水叶和对夹叶。芽叶大小、长短基本一致。

2、萎凋

采回的鲜叶需轻轻匀摊在竹帘上,依采摘先后次序分开摊放,摊放厚度约3CM。视气温高低每隔2H翻动鲜叶1-2次,动作宜轻。自然萎凋时,要把临窗的竹帘与室内竹帘及时对换位置,以求同批原料萎凋程度一致。室内条件许可时,尽量不采用日光萎凋。

3、揉捻

宜采用微型揉捻机揉捻。揉桶装叶要匀,用手掌轻按,切忌重压。揉捻约30min,以茶叶条索紧卷为适度,然后下机手工解块。

4、发酵

将解块后的揉偏叶,均匀撒入规格为60cm*40cm*12cm的发酵盒内,以发酵叶与盒沿平齐为适量,防止因锥形堆而导致渥红供氧不足、发酵不匀。发酵盒上覆半干湿布,置于湿度约95%、温度约24度的环境中。待发酵叶大部分转为黄色即可转入下道工序。

5、过红锅

此工序的目的在于迅速抑制酶的活性,阻止其继续发酵;改善茶条外形,以弥补揉捻成形的不足。要求锅温高,投茶量适中。

6、扎把

过红锅后的茶叶经摊凉后,从中精选完整茶条用于扎把,忌用单片叶。将完整茶条一根一根理直,基部比齐,以100条左右为一把;将短茶条扎在中间,长茶条包在外面,用白棉线由基部芽尖扎紧,使外形呈饱含墨汁的大号毛笔状。

7、干燥

将茶把在焙芯处逐个按环形依次排列,用常规焙笼文火烘焙。烘焙中途翻动茶身几次。温度应掌握前高后低。烘焙耗时约36h。

8、扎花

将定形茶把的白棉线拆除,然后在其基部扎白线,茶身用白、绿、黄、蓝、红五彩丝线扎成网状。扎好花线后,线头用针穿入茶把内。

龙须茶的采制工序


龙须茶是由江西省修水县漫江乡宁红茶村采用独特工艺创制而成的特种工夫红茶,在清道光年间与“宁红”同时兴起,因其成茶“身披红袍、外形似须”而得名。龙须茶选料讲究,制作精细,风格独特,品质优异。以往漫江各茶行(厂)每年要在出口的第一批优质“宁红”茶箱(俗称贡箱)里放5-24个龙须茶盖面,作为彩头和标记,产品畅销苏俄及欧美各国。该茶亦有以精制的小木盒盛装,单独出口的,每个售价曾达一块银元。龙须茶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异的以、香、味、形,适宜在有盖玻璃杯中冲泡,以欣赏其优美外形。冲泡时,找到彩线头,抽掉花线后放入杯中,此时整个龙须茶便在茶汤基部成束下沉,而芽叶朝上散开,宛若一朵鲜艳的菊花,若沉若浮,新颖美观,故有“杯底菊花掌上枪”之称。

龙须茶香气鲜爽馥郁,滋味甘醇爽口,汤色红艳明亮,冲泡3-5次,色、香、味仍佳。

1982年和1985年,龙须茶在九江地区名茶评比鉴定会上,荣获名茶证书和品质优良奖状。2002年获“中国·九江第二届农副产品精品展”优秀产品奖。2004年获江西省名茶特制奖。龙须茶采制分8道工序,现简述如下。

1、采摘

鲜叶原料宜选用生长旺盛、持嫩性强、芽头硕壮的芽叶,以一芽一叶及一芽二叶为主,少量一芽三叶初展。做到不采病虫叶、紫芽叶、雨水叶和对夹叶。芽叶大小、长短基本一致。

2、萎凋

采回的鲜叶需轻轻匀摊在竹帘上,依采摘先后次序分开摊放,摊放厚度约3CM。视气温高低每隔2H翻动鲜叶1-2次,动作宜轻。自然萎凋时,要把临窗的竹帘与室内竹帘及时对换位置,以求同批原料萎凋程度一致。室内条件许可时,尽量不采用日光萎凋。

3、揉捻

宜采用微型揉捻机揉捻。揉桶装叶要匀,用手掌轻按,切忌重压。揉捻约30min,以茶叶条索紧卷为适度,然后下机手工解块。

4、发酵

将解块后的揉偏叶,均匀撒入规格为60cm*40cm*12cm的发酵盒内,以发酵叶与盒沿平齐为适量,防止因锥形堆而导致渥红供氧不足、发酵不匀。发酵盒上覆半干湿布,置于湿度约95%、温度约24度的环境中。待发酵叶大部分转为黄色即可转入下道工序。

5、过红锅

此工序的目的在于迅速抑制酶的活性,阻止其继续发酵;改善茶条外形,以弥补揉捻成形的不足。要求锅温高,投茶量适中。

6、扎把

过红锅后的茶叶经摊凉后,从中精选完整茶条用于扎把,忌用单片叶。将完整茶条一根一根理直,基部比齐,以100条左右为一把;将短茶条扎在中间,长茶条包在外面,用白棉线由基部芽尖扎紧,使外形呈饱含墨汁的大号毛笔状。

7、干燥

将茶把在焙芯处逐个按环形依次排列,用常规焙笼文火烘焙。烘焙中途翻动茶身几次。温度应掌握前高后低。烘焙耗时约36h。

8、扎花

将定形茶把的白棉线拆除,然后在其基部扎白线,茶身用白、绿、黄、蓝、红五彩丝线扎成网状。扎好花线后,线头用针穿入茶把内。

八角茶是什么茶 八角茶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都知道八角茶是一种养生茶,对身体有诸多保健作用,但八角茶到底是绿茶还是红茶还是花茶,却是很多人不知道的事情,其实八角茶是茶叶家族中的一个特殊存在,它既不是红茶也不是绿茶,是一种用植物叶子制成的中药养生茶,下面是对它做的详细介绍,能让大家在了解它是什么茶的同时了解它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八角茶是什么茶

八角茶是一种中药养生茶,它是以野生冬青科植物枸骨的叶子为主要原料,经晾晒加工制成的健康饮品,这种茶叶含有丰富咖啡碱和皂苷,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饮用时滋味略带苦涩,饮用以后回甘明显提能醒神醒脑也能缓解人体疲劳。

八角茶的功效与作用

1、清热解毒

八角茶是一种性质寒凉的健康饮品,它能清理身体里的热毒,并能预防多种上火症状出现,平时最适合那些热性体质的人群饮用。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出现咽喉肿痛,牙龈肿痛以及口舌生疮等不良症状是,多喝一些八角茶就能让症状很快减轻。

2、预防口臭

八角茶有自然的香味,它含有大量挥发油和芳香类物质,那口腔中才留下淡淡的香气,而它含有的茶碱,咖啡碱,等活性成分,还能消灭人类口腔中的细菌,能阻止细菌在人类口腔中滋生繁殖,可防止异味出现,经常用它泡水喝能清新口气也能预防口臭。

3、缓解疲劳

八角茶是一种典型的碱性饮品,它能加快人体的酸性物质代谢,而人体内的乳酸又是导致人体疲劳重要存在它数量减少以后,人体的抗疲劳能力就会明显增强,身体的疲劳症状也能随之减轻。八角茶还能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酸碱平衡,它能缓解人类亚健康也能防止酸性体质出现。

4、祛风除湿

风湿骨痛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难题,而且这种疾病出现后很难彻底根治,他会严重影响人类的正常生活,而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多喝一些八角茶,就能去除身体内的风湿毒气,而且能防止风湿骨痛出现,让人体自身的抗风湿能力明显提高,那些已经患有风湿病的人群在饮用八角茶以后病情也能慢慢减轻。

龙须茶的加工工艺 龙须茶的制作方法


龙须茶产地在武夷山八角亭,其采制工艺十分独特,主要有萎凋、杀青、揉捻、理条扎束、干燥、装箱等六道加工工序,采摘后一般要及时送厂加工处理,那么,龙须茶是怎么炒制出来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龙须茶的加工工艺吧。

龙须茶

龙须茶的制作方法:

1、萎凋

将采回的芽叶薄摊在竹席上,置于室内进行萎凋,也有先行日光萎凋后再行室内萎凋的。由于薄摊,一般不经翻动,萎凋至叶片呈半柔软状态,叶面失去固有光泽,用手持茶伎基合,前端二叶呈干·垂状态为适变。

2、杀青和揉捻

杀青锅温掌握在200℃左右,每锅投叶量为一市斤半至两市斤,用扬吊结合翻炒法炒之。炒至茶梗和叶片变软,梗折不脆断为适度。杀青必须熟透,以抑制多酚类化合物的酶性氧化,避免发生匀:梗、红叶,并达到去除青味、发展香气:的目的。杀青叶必须趁热揉至茶汁外溢、叶卷成条为适度,随即将揉团充分抖散,并摊凉在竹篮上。

3、整理和扎束

主要目的是使成茶外形美观,以形成龙须茶独有的特征。这是制作龙须茶独特而又非常重要的步骤。扎束技术的好坏与速度的快慢,都会直接影响到成茶的外形和内质。具体做法是:将已抖散摊凉于竹篮上的茶条,趁茶汁未气:时迅速地一根根理直,整齐地平放于竹篮上,宽约三寸,分二层,较长的茶条放在底层,较短的放在上层,并把揉捻断碎的茶梗和叶片迅速集中起来,搓成长约寸许、大如拇指的椭圆形小团,再将已整理好的茶条色覆在外面,务使小团的茶梗、碎叶包在里面不致外露。而后两端用红的或绿的丝线捆扎紧n扎好后,将基部(茶梗部位)用剪刀修剪整齐,再将两把合并(单束的不合并),中间用另一色丝线扎紧(即两端若用红色丝线则中间用绿色丝线,两端若用绿色丝线则中间用红色丝线)。捆扎很有技巧,松紧必须恰到好处。同时动作要迅速,否则,茶条外面茶汁干后即不易互相粘着,容易松散。

4、烘焙与摊凉回潮

此项工作系龙须茶焙制中最复杂最费时的工序。由于:龙须茶经捆扎成束,不易烘干,若烘焙火温太高,则表面焦枯,反而妨碍内部水分蒸发,并引起彩色丝线变色,烘焙火温太低,则不易于。因此,必须分阶段进行烘焙。全过程分六个阶段进行,除第一阶段初烘(俗称幼烘)是由茶农进行外,后面五个阶段均由茶商或收购部门集中处理。

初烘:用竹制焙笼,将茶束按顺序分层间隔放置,每笼约四至五市斤,在炭火上进行烘焙。焙火温度一般掌握在100℃左右,不可太高。经三至四个小时(中间用另一空焙笼进行翻动),烘至六成千即可。此时茶束表面已基本干燥,待稍回软后(以免搬运时断碎),即可送收购点投售。

再干:将收购到畦1六成千的茶束,迅速置于焙笼中以文火烘干,以免茶束内部变质。再干时,每焙笼放置茶束七至八市斤,以60-70℃左右的火温慢慢烘焙;每隔两小时左右,须用另一空焙笼将茶束翻动一次。一般再干时间需要四十八小时(二昼夜),翻动二十余次。翻动时,动作要轻巧,以免茶束断碎。

摊凉回潮;将再·千的茶束,放置于竹席上摊凉二十四小时(一昼夜):主右,使茶束内部残留的水分,尽可能地扩散到表面上来。若遇雨天,可适当缩短摊凉回潮时间。

补火,将1王摊凉回潮的茶束,重新置于焙笼中烘烤。每笼七至八市斤,于60-70℃火温下,文火慢烘七至八小时,每隔两小时左;占翻焙一次。

再摊凉回潮:将巳补火的茶束,再取出放置于竹席上冷却回潮,视气候情况摊凉十--~-、十四小时,让茶束内部的残余水分,再次扩散至表面,以利复火。

复火:这是在茶束装箱前的最后一次烘焙,将再摊凉回潮的茶束重新放入焙笼。和补火一样,每笼装七至八市斤,于60-70℃火温下文火慢烘至足干。

5、装箱

复火后的茶束,稍凉后即可装箱。装箱必须按顺序排列整齐,每箱重三十八市斤,约装一千五、六百个茶束,装好即可外运。

由于龙须茶的加工工艺独特,对茶叶鲜叶也有特殊的要求,茶树一般种植于土壤肥沃的地方,萌发新梢后,在谷雨后至立夏前,待新梢伸育至一芽三、四叶,长度达三、四寸左右时带梗采下,过长则于树上留叶。采下的鲜芽叶必须顺序轻放,不能重压,以免茶梗折断或叶片破碎,并及时送回加工处理。上文小编为您介绍了龙须茶的炒制加工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武夷“龙须茶”的采制工艺


龙须茶又名“束茶”,采用条形茶叶以彩色丝线捆成一束花条。它的外形半直墨绿,很象神活中的“龙须”,因此而得名。

龙须茶内在品质特色介于烘青绿茶与乌龙茶之间,冲泡后,汤水清澈明净,呈橙黄色,带乌龙茶香型,优异者亦带花香,滋味醇厚,极耐冲泡。

龙须茶的茶树品种以武夷的有性群体为主,开采在冬谷后立夏前,待新梢伸育至芽3-4叶,长达3-4寸时带梗采下,采下的鲜叶必须按顺序轻放,不能重压,以免茶梗折断或叶片破碎。龙须茶的焙制工艺复杂精巧,历时长且细致,其简要制作过程是:

1、萎凋 将采回的芽叶薄摊在竹席上,置于室内进行萎凋,也可先行日光萎凋后再行室内萎凋,由于薄摊不需翻动。萎凋至叶片呈半柔软状态,叶面失去光泽,用手持茶梗基部,前端二叶呈下垂状态,即为萎凋适度。

2、杀青 锅温掌握在100℃左右,每锅投叶量为0.5-1kg,用扬吊结合翻炒法,炒至茶梗和叶片变软,梗折不脆断为适度。杀青叶必须趁热揉捻至茶汁外溢,叶卷成条为适度,随即将揉团充分抖散,并凉在竹筛上。

3、整理和扎束 主要目的是使成茶外形美观,以形成龙须茶独有的特征,这是制作龙须茶的关键步骤,具体方法是,将已抖散摊凉于竹筛上的茶条,趁茶叶未干时迅速地一根根理直,整齐地平放在竹筛上,宽约10cm,分二层,较长的条放在底层,较短的放在上层,并把揉捻断碎的茶梗叶片迅速集中起来,搓成3cm如姆指的椭圆形小团,再将整理好的茶条包覆在外面,使小团的茶梗,碎叶包在里面不外露。而后两端用红的或绿的丝线捆扎好后,将茶梗部位用剪刀修剪整齐,再将两把合并,中间用另一色线扎紧。

4、烘焙与摊凉回潮 由于龙须茶经捆扎成束,不易烘干,必须文火慢烘,全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

①初烘 用焙笼将茶束按顺序分层间隔放置,每笼2-2.5kg,温度掌握在100℃,中间用另一空焙笼进行翻动,经3-4h,烘至六成干即可。

②再干 将六成干的茶束,放置3.5-4kg茶叶于焙笼中,以文火60-70℃烘烤,每隔2h,用另一个空焙笼将茶束翻动一次,一般烘约18h。

③摊凉回潮 再干的茶束需放置竹筛上摊凉24h左右,使茶束内部残留的水分,扩散到表面上来,若遇到雨天,可缩短摊凉回潮时间。

④补火 将摊凉回潮的茶束,重新放置焙笼烘烤,每笼3.5-4kg,火温60-70℃,慢烘7-8h。

⑤再摊凉回潮 将补火茶束,放置于竹席上,冷却回潮,视气候情况摊凉12-24h,让茶束内部残余水分,再次扩散到表面,以利复火。

⑥复火 将再摊凉回潮的茶束放入焙笼和补火一样,每笼3.5-4 kg,在60-70℃火温下,文火漫烘至足干。

红茶的采制及加工技术


中国生产和出口的茶,红茶是主要茶的类之一.全国红茶生产占茶叶总产量的1/4;出口量约占全国茶叶出口总量的半数以上.我国红茶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切细红茶三种.

红茶是全发酵的茶类.鲜叶经萎凋—揉捻(揉切)--发酵---干燥等工序加工,制出的茶叶,水色和叶底均为红色,故称为红茶.

我国目前以生产工夫红茶为主,小种红茶数量较少,切细红茶的产销量随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

几种主要红茶及品质特征:

"祁红":品质优异,制工精细,驰名中外."祁门香".

"湘红":产区广阔,产量占全国主要地位.

"闽红":品种不同品质互异,有"坦详","白琳","和"工夫之分.

"宁红"(江西)

湖北的"宜红",台湾的"台红"均有悠久的生产历史.

"滇红":外形肥硕显毫,香味浓郁.享有极高盛誉.

另外粤,桂,浙,苏,川,贵州等地均有红茶生产.

鲜叶要求:

鲜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制成红茶的品质.虽然红茶有小种,工夫,切细之分,但对鲜叶质量有着共同要求.

除小种红茶对鲜叶有一定的成熟度外,工夫红茶和切细红茶都要有较高的嫩度.一般是以1芽2叶为标准.开始生产切细红茶时,(袋泡茶)只需要低级鲜叶,但事实证明,要制成高档切细红茶,仍要1芽2-3叶嫩度的鲜叶,而工夫红茶也只有嫩度高的鲜叶,才能制成形质优美的产品.

鲜叶的新鲜度直接影响红茶的香气,滋味,尤其是切细红茶内质要香味鲜,浓度,必须用新鲜的鲜叶.

1.鲜叶的色度,以黄绿色为好,紫色叶虽能制红茶,但滋味稍差,品质较差.

2.采摘季节也有关,一般夏茶采制红茶较好.这是由于夏茶多酚化合物含量较高,适制红茶.因此,有的地方在夏季制红茶,春季制绿茶,充分发挥鲜叶的适制性.

3.鲜叶的品种,与红茶品质密切有关.云南大叶种,叶质柔软肥厚,多酚类化合物等化学成分.含量较高,制成红茶品质特别优良.福建政和,福鼎大白茶,祁门储叶种等都是适制红茶的好品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