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益杯”第二届中韩民间围棋友谊赛

发布时间 : 2020-11-30
碧螺春第二泡很浑浊 白茶第二天接着煮 红茶可以第二次烘焙吗

碧螺春第二泡很浑浊。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大益杯”第二届中韩民间围棋友谊赛”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大益杯”第二届中韩民间围棋友谊赛”相关知识!

2011年9月17日,“大益杯”第二届中韩民间围棋友谊赛在望京六佰本商业街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大益茶授权专营店北京望京茗熙堂茶行主办,北京大益茶授权经销商嘉木源茶叶有限公司对本次大赛提供了全力支持。

茶道与围棋,这两种聚集着东方传统文化精髓的元素,现场40名中韩棋手一面对弈,一面品茶,大益品茗茶品醇厚饱满、丰富协调、纯正优雅的口感得到参赛者与品茗者的一致肯定、称赞。由嘉木源茶叶有限公司茶道师带来的“大益八式”精彩茶道表演,给紧张的比赛添加了一份优雅与和谐之美。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比赛,最终中方代表队以总分12比8获胜。大益茶授权经销商北京嘉木源茶叶有限公司彭红女士和大益茶授权专营店北京望京茗熙堂茶行丁庆先生为优胜者颁发了“大益杯”奖杯与奖品。

大益茶授权专营店北京望京茗熙堂茶行丁庆先生表示,望京地区在北京是一个国际化的区域,有十几万韩国人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着,曾有“韩国城”的称谓。此次“大益杯”第二届中韩民间围棋友谊赛这样的文化交流,拉近了该地区中韩市民与大益茶的距离,大大提升了大益品牌在望京地区的认知度。

cy316.com编辑推荐

益阳市第二届国家评茶员培训班开班


益阳市第二届国家评茶员培训班开班

△开班仪式现场

继今年6月益阳市首届国家高级评茶师培训班的成功举办,益阳市第二届国家评茶员培训班于9月9日在益阳湘穗科技工程学校如期开班。

△开班仪式现场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傅冬和,益阳市茶业办主任李建国,益阳市茶叶学会理事长龚巨成,益阳湘穗科技工程学校校长匡冬根,安化黑茶杂志社社长李朴云,湘穗女子学堂创始人冷英俊,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益阳站站长王光华,湖南省黑茶金花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石泉,益阳市黑茶收藏协会会长徐克仁,益阳市旅游文化研究会会长蔡红梅等领导、嘉宾以及二十多名学员出席开班仪式。

△益阳市茶业办主任李建国

李建国发表致辞。对举办国家评茶员培训班为益阳茶产业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表示肯定,并对学员成为科技兴茶的推动者寄予厚望。

△益阳市茶叶学会理事长龚巨成

龚巨成作为班主任介绍培训班课程及师资情况,强调学员要按时按质完成课程。

△益阳湘穗科技工程学校校长匡冬根

匡冬根致欢迎辞。匡冬根表示,学校精心组织,认真筹备,希望通过老师与学员的共同努力,本次培训班可以办出好的效果。

△培训班学员△首日课程由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傅冬和主讲

本期培训班为期7天,聘请湖南农业大学知名茶学教授、行业知名专家、茶艺师评茶员培训一线老师进行授课。学员经理论考试、技能鉴定合格,可获得国家中级(四级)或高级(三级)评茶员证书或国家中级茶艺师证书。

培训班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益阳站、湖南省黑茶金花重点实验室、益阳市茶叶学会、益阳市黑茶收藏协会指导,安化黑茶杂志社主办,益阳市旅游文化研究会、湖南冠隆誉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益阳市湘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湘穗女子学堂承办。

据悉,在益阳市茶叶学会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益阳站等的直接指导下,由安化黑茶杂志社主办,湘穗女子学堂等培训机构承办,益阳市评茶员茶艺师培训将实现常态化。同时还将应邀赴兄弟地州市举办评茶员茶艺师培训班。

△开班仪式嘉宾、学员合影

第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11月举行


第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茶博会”)将于11月16日-18日在南平武夷山市举行。南平市副市长林钟乐出席发布会并介绍了茶博会的筹备进展情况。发布会由省委宣传部部务委员、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卢承圣主持。

茶博会是一项具有重大国际和社会影响的经贸盛会,2007年首届茶博会已在泉州市成功举办,今年将在武夷山市举办第二届,并同期举办武夷山旅游节。将第二届茶博会与武夷山旅游节双会联办,是希望能把茶业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实现“茶旅”互动,向世界展示武夷山独特的山水人文景观、深远的茶历史和深厚的茶文化积淀。

本届茶博会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并邀请了国家六个部委办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华茶人联谊会、台湾省农会、台湾茶协会、台湾制茶工业同业公会联合主办。活动内容丰富,将举办“茶叶展览展销”、“茶业国际高峰论坛”、“闽台旅游合作研讨茶话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第四届经济年会”、“中华茶历史文化展”等活动,力求全方位展示茶文化,创建茶品牌,探讨两岸茶业的合作与交流。其中“茶业国际高峰论坛”将邀请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组秘书长常凯松先生等多位知名茶界专家,围绕“茶文化、茶产业与社会和谐”主题,共同探讨茶文化合作、茶产业发展。

同期举办的武夷山旅游节设置了“海峡两岸风情街”、“万人品茗及茶艺篝火晚会”、“闽台旅游合作研讨茶话会”、“茶之旅”观光等系列活动。据悉,第二届茶博会已在茶业界引起高度关注,目前已有来自海峡两岸6000多名参展商和采购商踊跃报名参加,600多个展位已全部招满,展品包括各类普洱茶、铁观音、岩茶、白茶、绿茶、黑茶等各大品种及茶业相关产品。

茶博会的举办对进一步打响闽茶品牌,推动茶产业发展,建设茶业强省,深化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与交流,带动海峡旅游发展,推动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益诠释“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利于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如今,企业的社会责任成为商界的热门关键词,但究竟有多少企业能达到“上善若水”的境界?记者近日借采访云南大益普洱茶业有限公司、勐海茶厂董事长吴远之先生之机,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个有着67年历史积淀的普洱茶企业的低调、从容,以及这家企业“上善若水”的公益爱心之路。

价格波动下的从容淡定

近来关于普洱茶价格波动的舆论热度胜于时下的高温,而在行业内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勐海茶厂,无疑处在此番波动的核心。据了解,在不少地方,大益产品的市场报价已成为普洱茶市场的价格晴雨表。作为“局内人”,吴远之对近期的市场变化体会怎样?

“市场价格阶段性的波动对我们的影响实际很小,我们仍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节奏按部就班地发展。相比之下,怎样把茶做得更好,是我们现在更关心的事情。”在吴远之看来,茶的首要价值在品饮,而部分爱好者将收藏普洱茶当作一种生活方式也很普遍,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茶品适度收藏。

“血统论”和“文化论”

“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为祖国和平安宁作出贡献的英雄已经淡出人们的记忆,很多在他们背后感人至深的人和事,往往更不为人所知。而当我们接触到这些,在被感动的同时,我们要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敬意和慰问。选择军人题材,是因为我们一直认为军人这个群体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代表。”吴远之告诉记者,这也是近期大益和中央电视台合作公益性专题节目《祖国不会忘记》的原因。

他还向我们介绍起了勐海茶厂的历史,原来这个67年的企业当年创办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通过生产优质茶品换取大量重要物资以支持抗战。“所以,就像好茶血脉承袭一样,这也是我们企业的血统。”

大爱行天下

在选择公益爱心的方向上,吴远之介绍说,大益的选择主要是历史和未来两个向度:一是向那些为祖国和平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作出重大牺牲的人们致敬,并尽自己的心力做更多的实事;另一项大的公益投入主要是教育。

“我们有这样一句广告语,叫‘好茶自有大益’。如何能真正做到‘大益’?我们想一方面是做好主业,奉献更多更好的优质茶品,造福天下爱茶、饮茶之人。另一方面,我们希望通过积极回馈社会的方式,为那些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尽自己的一份心意。”采访的最后,吴远之诚恳地表示:“一个大益的力量很有限,如果能起到一粒种子的作用,让更多人通过我们的公益活动关注、参与进来,我想这就是最大的成功。”

宋代——中华茶文化的第二个高峰


(1)点茶道形成与流行

点茶道形成于五代宋初,流行于两宋时期,鼎盛于北宋徽宗朝。宋徽宗《大观茶论》序曰: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尤团凤饼,名冠天下,而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延及于今,百废俱兴,海内晏然,垂拱密勿,幸致无为。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熏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故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而天下之士,励志清白,兢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箧之精,争鉴裁之别,虽下士于此时,不以蓄茶为羞,可谓盛世之清尚也。宋徽宗以帝王的身份,撰着茶书,倡导茶道,有力地推动了点茶道的广泛流行。点茶道远传朝鲜和日本,是高丽茶礼和日本抹茶道的源头。

(2)茶文学繁荣

茶文学兴于唐而盛于宋。茶诗方面,梅尧臣、范仲淹、欧阳修、苏轼、苏澈、黄庭坚、秦观、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佳作迭起。陆游就有茶诗三百篇,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可以和卢仝七碗茶歌媲美,苏轼茶诗更是意境深远。茶文方面,有梅尧臣《南有佳茗赋》、吴淑《茶赋》、黄庭坚《煎茶赋》,而苏轼《叶嘉传》更是写茶的奇文。茶词是宋人的独创,苏轼、黄庭坚、秦观均有传世名篇。

(3)茶书的撰着

现存宋代茶书有陶榖《荈茗录》、周绛《补茶经》、叶清臣《述煮茶小品》、蔡襄《茶录》、宋子安《东溪试茶录》、黄儒《品茶要录》、沈括《本朝茶法》、赵佶《大观茶论》、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赵汝砺《北苑别录》、桑茹芝《续茶谱》、审安老人《茶具图赞》共十二种。其中十一种撰于北宋,唯《茶具图赞》撰于南宋末年。周绛《补茶经》、桑茹芝《续茶谱》属于辑佚。

此外,宋代书法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均有茶事书法传世,赵佶《文会图》、刘松年《撵茶图》、辽墓茶道壁画反映点茶道的风行。都城汴梁、临安的茶馆盛极一时,建窑黑釉盏风行天下,并流传日本。在北宋中后期,形成了中华茶文化的第二个高峰。

勐海大益8582 “ 紫天”


大益8582唛号青饼属于一款传统青饼,1985年第一次面世,是香港南天公司定制的茶品,连年专供香港南天公司经销,采用5-10级粗壮新老茶菁拼配,滋味醇浓,回甘生津,茶气足,日后转化快,一面市就深受港台茶商和茶客的喜爱,成为继7542后勐海茶厂另一款普及面极大的传统青饼。

与之配对的熟茶是8592,属于甜香性茶品。大家在品尝8582的味道的同时,不仅要对香港南天公司产生兴趣,究竟是什么样的公司,为何要定制,为何选择8582的唛号等等,这些问题我转述普洱茶界的泰斗“邹家驹”老先生的故事,再现当年的场景,了解8582的来由。

据邹家驹先生讲述:“香港南天公司老总周琮先生祖籍云南腾冲,父亲周禾书早年到缅甸从事宝石生意,任云南旅缅同乡会会长、《新仰光报》编辑等职,是云南人在缅甸的侨领。周老先生思想进步,一直同云南地下党保持往来。在楚图南的支持下,中华职教社负责人孙起孟发起组织“九老会”的定期集会,与各界人士切磋时政,楚图南借此宣传中国**团结抗日的统一战线政策。“九老会”其实不止九人,除孙、楚外,还有李公朴、冯素陶、周新民、杨春洲、刘达夫、艾志诚、郑一斋、周禾书、张天放等人。

1948年中共云南省工委成立后即利用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通过张天放、陈复光和周禾书等人与早期同盟会会员杨杰经常出席演讲的“星五聚餐会”和“丙戍聚餐会”联系和呼应,并争取到周钟岳、李根源和社会贤达苏鸿纲、秦光第、杨克成等人的支持。以缪云台为名誉会长、马筱春任会长的聚餐会经常讨论时事,对李、闻被刺表示义愤。

尤其是1949年秘密提供胶鞋、大道生土布等物资支援边纵余卫民部。在昆明保卫战中,马筱春与杨青田、吴少默等取得联系,组织居民联防,并以物资和现金支援驻守南郊的云南保安团,全力抗击国民党26军对昆明城区的进攻。1948年,周禾书为民盟携带文件,被缅甸当局逮捕下狱,关押1年。

1950年6月,中缅建交,周禾书被释放出狱。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访问缅甸,周禾书积极组织侨胞欢迎。1957年,周禾书应邀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第一届委员会扩大会议。他还应缅甸政府的邀请,参加了缅甸庆祝独立日的国宴。“文化大革命”期间,周禾书受到无端迫害。粉碎“四人帮”以后,他虽然年事已高,患半瘫痪症,仍然关心国家大事,拄杖参加各种会议和社会活动。

周琮先生开始在云南旅港巨商伍集成先生处做事,随后自己开了南天贸易公司。三年困难时期,周琮先生孝敬老人的办法,只能是邮寄一些猪油或汇点钱进来。那时,什么东西都凭票限量供应,从肉食、棉布、肥皂、豆腐皮到茶叶。海外汇款,收款人会同时得到一些极有价值的“侨汇卷”,可替代所有的票证购买紧缺商品。泰国北部山区生活着许多云南人,云南代代相传的种茶习惯自然发展过去。

文革造成混乱,中国香港地区茶叶供应不足,周先生做宝石业务的同时也做起了普洱茶生意,在泰北茶区亲自组织生产人工发酵普洱茶。改革开放初期,海外人士对祖国的政策不了解,不敢进来、特别是不敢到云南这种许多地方尚未对外开放的地方做事。当时的云南省委副书记赵增益找周禾书老先生谈话,让他动员儿子回来。

70年代后期,周琮先生回昆明看老父亲,同时了解云南方面的环境情况。省统战部杨一堂部长幼时与周琮同窗,他多次说服周琮先生回云南做点事。1979年到1980年间,周先生提出来长住一段时间协助云南改进人工发酵普洱茶品质。周先生年轻时离开家乡,长期在海外低海拔地区生活,回云南已不适应高原气压。记得他有几次血压不稳定,肺上也有出现了一点问题,还住了医院。最长的一次,他在云南呆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昆明茶厂和勐海茶厂间走动,出主意,交流经验技术。

1984年,国务院文件通知放开国内茶叶市场。虽然茶叶出口仍然没有放开,但亦有一定程度的冲击,影响到传统的香港茶叶经销体系。南天贸易公司经营云南普洱茶,同原来的经销商产生了矛盾。计划经济安排的茶号,在多年的经营运行中有了较为固定的分配模式,哪几家经销商做哪几个茶号,一般不轻易变动。初期,公司将个别老茶号的部分货单拨给南天公司经营,同港九茶叶商会的经销商发生了矛盾,有关联的经销商纷纷到香港德信行告状。为避免冲突,公司安排出口科老业务员黄又新具体落实新增茶号工作。周琮先生专门从市面上买回一批老茶饼,逐块分析制作上的优缺点,学习和总结经验。

1985年12月3日,黄又新从勐海茶厂出差回来,汇报了周先生对七子饼茶新号的想法。主要内容是调整配料比例,增加粗大原料和茶饼的疏松透气性,以加速自然陈化发酵。长期以来,云南收购晒青毛茶的标准分五个等十个级,即一等一、二级,二等三、四级,三等五、六级,四等七、八级,五等九、十级。

邹家驹先生正担任经理,征求审检科王星银科长和出口科临时负责人陈宝航的意见后,确定生饼编号8582,青毛茶拼配比例为:三等五级10%,三等六级20%,四等七级20%,四等八级20%,五等九级20%,五等十级10%。

“在实际市场运作中,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七子饼茶分生饼和熟饼,但外包装纸没有区别,没有茶号,只在运输包装里塞一张纸,标明品种茶号。举例来说,如7452和7572,零售时要打开包装纸才能认出来。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云南各茶厂并没有像现在一样,以包装的纸张和印刷字样来区别茶号和品质。货进到省公司仓库,仓管员在竹篓上挂一张纸条,填写上茶号数量。因仓库管理简单,时有发错货品的情况发生。香港地区是云南普洱茶的传统消费市场,茶客对原料比例变化极其敏感。

8582和8592在零售过程中如不慎混为其他茶号出售,会影响南天贸易公司的信誉。南天公司的邱敏小姐打来几次电话讨论解决办法。周琮先生专门回昆明一趟,商订好在包装纸上加盖一个“天”字。编制新号和加盖区别文字,在当时是极其特殊的。特别是包装纸上的“天”字,更是绝无仅有。使用新增的8582和8592茶号后,南天贸易公司同港九茶叶商会其他经销商的矛盾缓和下来。

1987年港九茶叶商会会员在德信行茶叶部经理彭树东先生、云港茶叶陈宝航先生组织下到昆访问并参观西双版纳茶区。一同来访的有东荣茶叶有限公司郭宏隆夫妇、汇源茶行谭松发先生、利安茶行黄建国先生、南天贸易公司周勇父子、广源茶行张乙生先生、大来公司黄子敬先生、鹤达行陈小文先生。“宋文庚经理的惟一嗜好,就是抽一口烟。周先生回云南,会顺便带一两条免税健牌香烟。那年头,大陆人吸洋烟是比较抢眼的。

1989年底,老宋退休,继任人不了解历史和业务,认为老宋吸洋烟同其对南天贸易公司的做法有关联,安排特种茶科昌金强科长发函发电,打算取消对南天公司的特殊做法。谈判崩了,周琮先生的血压也升高了。周先生个性比较强,立即去找省里有关部门反映。省外经贸厅何桐厅长和李华雄副厅长出面宴请周先生吃饭,继任人和老宋都参加了,目的是缓和一下矛盾。两位厅长在饭桌上说这件事先摆一摆,待管业务的邹副经理回来处理。周琮先生对云南人工发酵普洱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有一点特殊做法也有利于云南普洱茶扩大推销,改变做法,损失远远会大于几条烟,因而坚持并确定原定对南天贸易公司的做法保持不变。

昌金强科长转过来按这个意见办,问题暂时解决了。一年以后,继任人突然召开会议,调整班子分工,后来问了班子成员陈献祥先生、汤一平先生和魏谋城先生,他们都很正直,说继任人会前找他们通过气。这种情况很不正常。调整是针对昌金强科长来的。公司的业务出现混乱情况。外经贸厅何桐厅长、李华雄副厅长和沈国文副厅长亲自到茶叶公司开会解决问题。

1992年,继任人调走了,厅里通知邹家驹先生主持工作,8582也就这样保留下来...”

完美的中国传统茶道(第二部分)


茶一直是亚洲文化的核心部分,特别是在最初起源于中国的中国。探索传统中国茶道的美妙氛围,了解喝茶艺术的真正含义。

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中,探索中国茶道的历史和完美仪式的提示。

中国茶道需要的工具

完美的传统中国茶道配有完美的酿造工具,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人在茶道上的用途,也许我们会在舒适的家中享受它。

#其中最重要的是酿造容器。他们通常使用特殊的宜兴茶壶,但瓷茶壶或盖碗盖碗也可以派上用场。

#另一个强制性工具是茶壶或茶盘,用于确保茶味的一致性。您可以在家中使用任何匹配尺寸的倾倒容器。

#酿造托盘也是仪式设备的一部分。在更轻松的仪式版本中,您还可以使用深平底瓷板来保持非典型的溢出物。

#茶巾或茶布非常有用,如果不使用,则被认为是粗鲁的。它通常必须是深色的。

#需要用茶勺或茶叶来清理茶壶壶嘴和清理茶叶。

#如果没有茶杯,传统的3杯,茶不能喝。

#总是需要一个茶计时器来准备完美的风味茶。

#过滤器也是强制性的,有时也会嵌入茶壶中。

中国茶道的步骤

在看到需要如此多的工具并且有时也使用一些可选的工具之后,茶道可能看起来很复杂。传统的茶道并不复杂,完成它的步骤实际上是合乎逻辑和简单的。一个组织良好的茶道,持续20至25分钟。传统的中国茶道具有以下步骤。

#1仪式的第一阶段是在加热茶壶并加热杯子后完成的。为了轻松实现这一点,仪式的表演者需要在水壶中加热水,然后将茶壶与杯子一起放入热水中。几分钟后,必须从温水中取出茶壶和杯子。

#2茶道的第二阶段包括欣赏茶。在这一步骤中,茶被传递给参与者,以检查和欣赏它的外观,香气和质量。

#3茶道的第三阶段包括实际准备茶。茶和水的量将根据茶的类型,质量和茶壶的大小而变化,但通常每四分之一杯水一茶匙茶叶就足够了。

#4下一步包括将茶壶放入碗中,将水壶抬高到肩高处,然后将水倒入茶壶中直至溢出。在倒水之后,表演者舀掉泡沫和茶叶,并将盖子放在茶壶上。

#5表演者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所有的茶倒入茶壶里,然后加入茶壶。然后,他或她开始将茶杯倒置在杯子的顶部,这种仪式表示带来繁荣和幸福。在此之后,表演者抓住杯子并将它们翻转,以便将嗅探器倒入茶杯中,同时取出嗅探器以将茶叶放入茶杯中。茶不是喝,而是倒入碗里。

#6以下步骤是茶的实际浸泡,可根据茶叶的质量和茶叶的大小而变化。通常对于通常用于这种仪式的乌龙茶,浸泡时间从30秒开始到最多10分钟。在茶叶陡峭之后,主人将饮料从茶壶倒入茶壶中。使用茶壶,将茶倒入口水中,然后转移到茶杯中。

#7最后一步是实际喝茶。良好的礼仪要求茶饮者用双手扶着杯子,在喝一口之前享受茶的香气。杯子应该喝三口。第一口需要是一小口,第二口是最大的主口,第三口是为了享受回味而倒空杯子。在每个人完成第一轮茶之后,可以制作无限数量的后续茶。最好的部分是乌龙茶叶可以重复使用多达五次。

中国的其他茶道

功夫茶道不是中国唯一的茶道表演仪式,但却是最受欢迎的仪式。中国还有其他的茶道仪式,具有自己的意义和实践,取决于原产地和历史。

吴禾茶道是一种中国茶道风格,鼓励参与者忘记他们是谁。参与者必须忘记他们的知识,财富和外表,并在没有任何偏见的情况下建立团体平等。在中国佛教用法中,wuwo将梵文翻译为“anatta”,意为“没有个体独立存在”。吴禾茶道在台湾开始,在所有佛教国家尤其是中国延伸,是一种高度精神化的仪式。

茶叶鉴赏日在5月的第一个周末举行,或者尽可能接近每年,每年从2005年开始。人们和组织聚集在一起,与参加活动的人一起制作和提供茶,并通过陌生人。该活动还包括讲座或简单的对话,其内容强调茶文化相关的课程。活动领导者必须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无需向任何组织注册。

常年茶道,又称“四季茶道”,是由天仁茶艺基金会的林思茹创作的中国茶道。仪式的中文名称实际上翻译成四个序列连接在一起,形成完美的茶道,“春风”,“夏日露水”,“秋天的声音”和“冬日的阳光”。这个特别的茶道要强调永恒的连续性,完美的和谐,对自然的尊重和热爱。仪式所需的四个参与者中的每一个都代表了一年中的一个季节,并且与点燃燃烧器和花朵的仪式的领导者一起,这五个代表五种中国传统元素和颜色,水(黑色),金属(白色)),土(黄色),火(红色)和木(绿色)。

这是我们通过中国茶道的精彩世界的神奇之旅,独特而具有同样的理念:尊重和热爱自然,尊重个人之间的爱情。和谐与和平是亚洲文化和传统的核心支柱。

大益茶业:微斯人,尔与谁归?


大益是个异数。

2008年,当普洱茶行业哀鸿遍野的时候,它默默地建设茶文化交流中心和重修普洱茶文化馆,弘扬茶文化;在各种企业纷纷裁员以备过冬的档口,它却加快了“扩张”步伐,将茶文化和茶知识普及到了全国;当专家学者们还在为中国茶今后的发展忧心忡忡之时,它却发起“中华爱茶”宣言,倡导成立属于中国茶人的节日……

推动文化普及从来不是容易的事,只有在逆境中,我们才知道谁是那个真正的行者。

弘益的行者

在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勐海茶厂大益馆里,吴坤雄老先生如今每天要接待几十名来客。这些人都是不远千里慕名而来的茶文化爱好者,大益馆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茶文化的窗口。

修葺一新的大益馆

记者到达大益馆的时候,吴老先生正在招呼一名韩国来的小伙子,小伙子用一口蹩脚的中国话问吴老:“范和钧先生是哪里人?”“勐海茶厂在抗日战争时期做了什么贡献?”吴老一一认真回答,说到难解的地方,两人各自用英文比手画脚。

送走小伙子,吴老先生的表情上明显多了一份落寞。“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但国人对茶文化的关注度,远远不及外国。”吴老先生说,大益馆建成以来,他接待过不少外国来的背包族,“他们对茶文化的了解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page_break]

吴老先生是大益集团董事长吴远之先生的父亲,照理说他应该在繁华大城市中以车代步、安享晚年,但他却选择蜗居勐海。两年多来,已近古稀之年的他徒步走遍了六大茶山,在省史料馆和地方史料馆翻阅了无数史料,建成了向世人展示普洱茶历史和文化的大益馆。吴老先生说,他做这些主要为了方便游客更好地了解普洱茶文化。

修葺一新的大益馆

事实上,大益集团在推动茶文化传播方面一直不遗余力。印制知识手册、全国巡回培训茶业从业人员、开展普洱茶有奖知识问答、开展全国性勐海论茶比赛……这些举动,让大益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文化传播者,而非一个商人。因为将弘扬文化作为日常工作的核心要义,这多少有点不符合中国商人的投入产出逻辑。在中国,政府和民间组织是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由单独一个企业承担起文化传播角色的现象甚为少见。这就好比卖房子的不会宣扬建筑美学,卖瓷器的不会倡导瓷器文化复兴一样——商人们知道,文化传播是一件吃力而不讨好的事,在快销品时代,只要随便给自己的产品装上一个符合大众审美的概念,就能把产品卖得很好。

那么,对于大益集团的行为,也许只能解释为“爱”。大益不仅做茶,而且爱茶,爱中国的茶文化。只有爱到了骨髓里,才能撇开产品谈文化,才能将天下茶类一视同仁,发出“中华爱茶,是今日之幸事,更是未来之幸事。”的呼声。而这种大爱的背后,是对中国茶业现状的深思和忧虑。对于有媒体撰文指出的“中国七万家茶厂在总体实力上抵不过一家英国立顿”,吴远之先生表示,这跟中国茶文化的式微与中国茶行业不注重品牌建设有关。凝聚茶人力量、弘扬茶文化、让茶文化渗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成为大益义不容辞的责任。

今年11月1日,一份关于成立“中华爱茶日”的倡议在勐海茶厂宣读,大益集团正式发起“推动成立爱茶人自己的节日”的呼吁。活动得到了政府、行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在随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越来越多人加入了这支“爱茶”队伍,“中华爱茶百万签名”迅速成为2008年中国茶界影响最大、最广泛的活动。

[page_break]

坚毅的行者

列宁同志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大益对茶的爱,亦非一朝一夕形成,这中间有68年历史的凝聚,也有一代代茶人信念的传递和更替。

68年前,范和钧先生来到瘴疠之地佛海,创建佛海茶厂(勐海茶厂前身)。在艰难的抗战岁月中,坚持生产,实业救国。这种顽强的拼搏精神一直传承至今。大益做茶不仅是在卖产品,更是在坚持一种信念和原则。吴远之先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大益一直在坚持两件事,一是把好质量关,二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对社会有益的事。

中华爱茶日

《中华合作时报》的记者在参观完勐海茶厂的车间后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很干净,工人们穿着干净的工作服,戴干净的工作帽,还戴着口罩,出入都要洗手,用鞋套把鞋子套住。工作期间,没有人说过一句话……”经销商杨女士回忆起这几年来厂里的变化,也很是感慨:“厂里的确是太重视质量了,连车间外的道路都是干干净净的。每年还会将因各种原因引起变质的茶叶进行集中销毁,可以说是把质量看得比生命还重。”

“一心只为做好茶”,这句标语在勐海茶厂里随处可见。对质量的坚持,成就了今日大益在茶叶消费者心中的特殊位置,也让大益得到了众多食品质量监控单位的认可。2005年,勐海茶厂率先通过了食品质量安全QS生产许可认证,成为云南省获得QS中A级认证的惟一一家茶企;2007年,勐海茶厂顺利通过了清洁生产检测验收,成为云南省制茶行业展开清洁生产审核第一家通过验收的制茶企业;08年,大益荣获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称号。对于这种种荣誉,大益集团安然视之。吴远之先生说,把质量做好是企业的本分,没有什么值得过分炫耀的。他将各种奖状和牌匾放到了大益馆的“茶人尊严”厅,以时刻提醒厂里的员工:质量,是一个做茶的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page_break]

孤独的行者

2008年,一连串的荣誉接踵而来:先是在“中国茶业百强排行榜”上,大益跻身三甲,成为中国茶界最强的民营企业;在首届“云南品牌”评选活动中,大益普洱获“云南最具社会价值品牌”奖;在云南当地报媒“改变云南生活三十品牌”评选活动中,大益普洱获得136783票,稳居品牌榜首。当地记者调查发现,市民投票大益普洱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大益热衷社会公益事业;二、大益不仅是云南茶、更是中国茶享誉国际的品牌;三、大益普洱质量好,让人放心。

勐海论茶

但就目前来说,中国普洱茶行业最需要的不是一枝独秀,而是整个行业的自觉、自律、团结一致,以及整个产业的成长与复苏。这仅靠大益一家在坚持显然是不行的。中国普洱茶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诚信、品质需要所有企业一起来承担。因此,大益在“中华爱茶日”倡议中提出:“以‘爱茶日’为契机,通过凝聚茶人茶界的力量,共同为中国茶的未来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这是倡议成立“中华爱茶日”的初衷,也是茶文化传播者大益的心愿。

但愿大益这位坚毅的行者,将不再孤独。

“大益茶制作技艺”入选非遗名录


记者近日获悉,“大益茶制作技艺”日前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悉,在本次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几大茶类代表中,“大益茶制作技艺”是唯一一个以生产企业品牌直接命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此项殊荣为云南普洱茶的发展历史再度书写了辉煌的一笔。

据介绍,云南勐海茶厂产制的“大益”牌普洱茶是云南传统名茶。作为普洱茶顶尖产品,其大益七子饼茶(7572、7542、7262、7592、8582、8592、7672、7562等)、勐海沱茶、普洱沱茶、普洱砖茶、女儿贡茶、宫廷普洱等,几十年来一直被业内推崇为经典普洱茶的代表,成为无数茶人竞相收藏的普洱茶珍品。

本次大益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仅凝聚着勐海茶厂数十年积淀的优秀技术工艺与研创智慧,也代表了大益普洱茶作为云茶经典向广大消费者提供的有力的品牌承诺与品质保证。

目前,云南勐海茶厂更加专注于现代普洱茶的科学研究与发展,力争继续创造更多的云南普洱经典,为消费者追求自然健康的更高生活品质而倾情奉献。

云南勐海茶厂传略

勐海茶厂坐落在世界茶树发源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旧称佛海)。

1938年,为振兴中华茶产业,受当时中国茶叶总公司委派,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的范和钧先生与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张石城先生带领90多位来自中国各地的茶叶技术工作者前往热带雨林深处的勐海县筹建茶厂。在总结吸收传统普洱茶产制工艺的基础上,引入了机械制茶技术和设备。1940年,勐海茶厂(原名佛海茶厂)正式建成投产,从而揭开了中国普洱茶历史的新篇章。

经过68年的不懈努力,勐海茶厂已成为当今首屈一指的普洱茶生产企业,大益普洱茶也因此成为茶叶行业中的著名品牌。云南七子饼茶和现代普洱茶人工后发酵陈化工艺的巨大成功,无不体现了勐海茶厂对普洱茶行业发展的卓越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