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管理的几点建议

发布时间 : 2020-11-30
白茶管理技术 御茶园花茶 几点喝绿茶

【www.cy316.com - 白茶管理技术】

茶园管理的几点建议

幼龄茶园管理的好坏,能否按期投产,影响着凤冈茶叶产业的未来。目前,由于部分茶农管理措施不到位,茶园管理中存在着部分缺窝断行、长势弱小、杂草丛生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严重影响到了茶园投产的时间,笔者就茶园管理实际,提几点粗陋的建议。

一是加强茶叶专业合作社建设。

目前全县茶叶专业合作社只有几个,大部分地区的茶农都是缺乏组织的,茶农的分散导致管理水平的参差不齐。如果在全县大范围的组建专业合作社,也是不现实的,建议首先在每个重点村组建一个茶叶专业合作社示范点,对茶园管护实行统一的技术指导,实行联护联管,对茶园管护实行考核。当茶叶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呈现,可以进一步在其他地区推广。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不仅可以提高茶园的管理的组织化水平,对于以后茶青的统一销售,茶青市场的规范都带来方便。

二是搞好技术服务,加强技术培训及指导。

在各乡镇积极开展多形式的技术培训,提高茶农的专业技术水平。推广有机茶和无公害茶生产技术,以群众会、现场会为载体,广泛培训,并邀请专家学者为茶农培训,印制技术资料分发到种茶农户,刻制技术光碟分发种茶大户和乡镇技术干部。

三是资金担保。

部分大户资金不足导致茶园管理跟不上,要积极利用县富民担保公司,搞好信贷服务,保证茶农茶园管理资金的投入。

四是示范带动。

乡镇根据茶园面积,在人流频繁、示范效果好、茶园面积大的地方,建设标准化管理示范点,以示范为亮点,带动幼龄茶园管护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五是积极引进加工厂建设。

一些茶区由于没有加工厂,导致农户种茶积极性不高,总是担心茶青的销路问题,所以,在集中的茶区要引进加工厂,解除农户的后顾之忧。稿件

cy316.com扩展阅读

解决茶叶农药残留的几点建议


农药残留问题是近年来我国茶叶外贸中的突出问题,也是国内广大消费者关心的问题。当前,国家有关部门对解决我国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十分重视,对此,笔者对茶叶农药残留提出几点建议:从源头抓起,要求在茶叶生产中认真切实贯彻农业部在1997年和1999年分别下文禁止三氯杀螨醇和氰戊菊酯等在茶叶生产中应用的规定。当前,特别要宣传停止在茶树上使用三氯杀螨醇和氰戊菊酯规定。从技术角度解决问题,针对主要茶叶进口国的茶叶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MRL),调整常用的农药品种。1、在禁用三氯杀螨醇后,可用克螨特和四螨嗪进行替代。2、在禁用氰戊菊酯后,可用氯氰菊酯、溴氰菊酯进行替代。3、针对当前欧盟对优乐得、速螨酮的MRL标准暂订为0.02mg/kg,该两农药暂停使用,待正式MRL确定后再考虑使用。4、大力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如茶尺蠖病毒制剂、茶毛虫病毒制剂、黑刺粉虱真菌制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5、推广应用目前欧盟MRL较宽或未制订标准,并被证明有良好防治效果的几种农药,如硫丹(赛丹)、吡虫啉(康福多、大功臣)。建立、健全茶叶卫生质量保证体系。该体系应包括茶树种植到茶叶加工再到包装、销售的整个过程。茶叶生产管理部门应加强普及科学种茶和科学加工以及科学销售的知识,提高茶叶技术人员、茶农、茶厂工人的环保意识和质量意识。随着对茶叶卫生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高,要普及茶园中农药使用、肥料应用的新技术和新知识,宣传普及茶园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技术,加强对茶厂的管理和整顿,提高卫生条件。农业生产资料管理部门应对茶区农药和肥料的供应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禁止将禁用农药和不适用的肥料带入茶区或在茶区应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内销茶叶的卫生质量进行严格抽样检验。对农药残留超标的茶叶禁止销售,并在货架上撤除。对无残留农药可予以特殊标记,以提高产品的质量观念。茶叶流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茶叶经销单位的监督和管理。对卫生质量不合格的茶叶禁止销售,经销企业要注意改善茶叶的仓储条件,确保在销售过程中茶叶不被污染。茶叶出口企业应逐步建立生产基地,对茶叶生产、加工实行科学管理,确保出口茶叶在卫生质量上符合标准。质量标准部门应进一步审查现有的茶叶中18项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要考虑和国际标准接轨的问题。对不够合格的标准,应向上级部门建议予以修改,以有助于我国建立更为完善的茶叶质量标准体系。最后,加大对科研的投入。科研部门应进一步提高茶叶中农药残留检验的正确性和快速检验技术,从技术上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我国茶叶卫生质量保证体系。

茶园的秋季管理


加强茶园秋季的培育管理,是夺取来年茶叶高产、丰收的基本保证。当前的茶园管理应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深耕改土。生产茶园要求每年或隔年进行一次深耕。通过深耕能削除杂草,使下层土壤疏松,改变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供应水、肥、气的能力。深耕要掌握丛边浅、行向深的原则,深度行间为20—25厘米,茶丛附近10—15厘米,时间以9月底、10月份为最好,最迟不能超过11月中旬。因为太迟深翻损伤的根系不能恢复会导致第二年春茶的减产。 二、施足基肥:9—11月是茶树根系一年中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如能在这个时期施下足够的肥料,让茶树吸收利用,并贮存在茶树体内,就为明年茶树芽多、芽壮、芽齐奠定了基础。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适当配施速效氮肥。目前,上虞生产的茶叶专用复合肥效果较好,要求在9—10月结合茶园深耕时一起施下。每667m2施茶叶专用复合肥75—150公斤或饼肥100—150公斤或农家有机肥1000—2000公斤,沿树冠外沿垂直向下开20—25厘米深沟施下,施后盖土耙平。没有肥料的地方,最好采用割草铺园,以增加茶园土壤有机质。 三、喷药封园:我市茶园一般要求在10月上、中旬停采封园,并清除茶园杂草,修剪病虫枯枝,人工摘除虫苞结合深耕消灭虫蛹等来减少害虫。同时,用杀虫杀菌剂波美0.3—0.5度石硫合剂进行一次全面喷治,以减少越冬代病虫害。

密植茶园的管理


1、科学施肥。密植茶园的茶树,通常比常规茶园多6--8倍,高密度的多20--30倍,投产早、单产高,合理增加施肥量是必要的。通常一足龄茶园亩施尿素25公斤,二足龄60公斤,三足龄75公斤,四足龄90公斤,五足龄以后100公斤。氮、磷、钾以3:1:1施用,每50公斤干茶保证纯氮7--8公斤。随着单产的不断提高,氮肥用量要增加(氮、磷、钾4--6:1:1)。基肥每年施一次,亩施饼肥150--200公斤,火烧土20--30担,于11--12月中旬施下,追肥(尿素)于3、5、7月中旬平均施下,撒施于畦沟后复土,最好赶在雨前施肥。

2、低位修剪。密植茶园的产量构成,主要靠发挥个体的顶端优势,顶芽多,芽头壮。降低修剪部位,使树型矮化,缩短体内水分和养分的运输距离,促进顶芽生长,这是矮化的目的。因此,种后第二年3月上旬,当苗高平均超过20厘米时,距地面15厘米处剪去上部枝叶。这年7--8月,一般苗高平均要超过40厘米,可先打顶采摘一部分鲜叶,然后在30厘米处进行平剪。由于幼龄茶树长势旺盛,第三年3月上旬如果苗高平均达50厘米时,可以40厘米处进行平剪。茶树经过三次定型矮化修剪后,以后每年3月上旬只须在树冠面上进行2--3厘米的轻剪就行了。

3、分批多次采摘。光靠修剪来控制密植矮化茶树的高度是不够的,还必须进行分批多次采摘和延长采摘时期。茶树在幼年期要注意采、留结合,为尽快提高单产准备条件,因此,茶树经过第一次修剪后,当树高达40厘米时,打顶采一芽一二叶,不到高度的新梢,一律不采,每隔3--4天采一次,反复采摘4--5以控制高度,到年终保持树高40--45厘米。茶树经过第二次定型修剪后,春芽可留3--4叶采,夏茶留2叶采,秋茶留1叶采,年终保持树高45--50厘米。茶树经过第三次离地40厘米的修剪后,春茶留2叶采,夏茶留1叶采,秋茶留鱼叶采,年终树高保持在50厘米左右。四足龄茶树,春季轻剪一次,春茶可留1叶采,夏秋茶皆留鱼叶采,年终树高55厘米左右。采摘时期,一般谷雨开采,霜降前一星期封园停采。

大棚茶园的管理


近几年随着我市茶树良种的大面积推广,早芽茶园面积已达近一万亩。由于天气寒冷,大雪、连续霜冻等天气频繁发生,我市不少茶园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在严冬与早春用塑料大棚覆盖早芽茶园,是值得推广的技术。大棚茶园管理应掌握哪几方面呢?

1、温度管理:晴天大棚内升温很快,应及时通风散热,方法是在大棚膜与围膜接头处向上推开大棚膜,开口的大小应根据棚内温度的高低。一般睛天上午10时左右,棚内温度可达30℃以上,应及时通风,使棚内温度控制在30℃左右。下午3时前后光照减弱,应密闭薄膜保温。阴雨天应尽量减少人员进出,保持棚内温度。

2、水份管理:由于大棚内温度高,蒸发量和蒸腾量增强,经常通风散热,带走了大量的水份,而雨(雪)水。又不能进入大棚内,因此当大棚内土壤干燥应及时灌水,增加土壤含水量和保持大棚内的空气湿度。特别是2月中、下旬茶芽萌动后,更应注意灌水,否则发生干旱,影响产量。

3、施肥管理:大棚茶园应在10月底以前施足基肥,因大棚内的茶芽萌发早,二轮芽的萌发也相应提早。因此追肥的施用期应提前,催芽肥宜在2月中、下旬施用,第二次追肥宜在4月下旬施用。

4、病虫害防治:大棚内经常处于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虫害。要注意观察,一旦发现,应及时防治。

5、大棚护理:大棚覆盖时间宜在12月底或元月初,揭膜时期因4月上旬常有“倒春寒”,因此宜在4月10日左右。棚架扎制要牢固,以防大风雪对大棚的侵害。覆膜后的茶园,管理技术性较强,要确定专人负责,对大棚细致护理,薄膜破损要及时修补。以防冷空气钻入。

茶园的土壤管理


茶园的土壤管理是实现优质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其目的主要是控制杂草,改良土壤理化特性,促进有益微生物增殖,为茶树良好的生长发育创造一个十分有利的地下环境。 1.常规成年茶园的土壤耕锄 (1)耕锄的时期与深度。 成年茶园耕锄的时间和深度因各地自然气候条件和栽培技术水平的不同差异较大,但均可分为春夏季的浅耕和秋冬季的深中耕。①春季耕锄。时间是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高山茶区(海拔1200米以上)可到4月上旬。此次浅耕一般是结合施春肥进行,耕深7~10厘米。目的是疏松土壤,提高地温,补给营养,促进春茶萌发生长。②夏季耕锄。一轮茶结束(约在5月中下旬)结合追施夏肥进行,耕深10~15厘米。茶园经过春季的采摘和其他农事活动,土壤表层已被人的多次践踏而板结,妨碍了空气的流通和雨水的渗透,而这时又是杂草生长旺盛期,因此夏季耕锄极为重要。③伏耕。夏末秋初(7月下旬至8月上旬)当第二轮茶结束时配合施秋肥进行,耕深10~15厘米。这时气温高,光照强,还往往伴随干旱,适时耕作对彻底杀灭杂草,促进土壤硝化细菌活动,加速有机物质分解具有显著作用。④秋耕。秋末冬初(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当地上部停止生长时结合施冬肥进行,耕深15~20厘米。这次耕翻不仅可以将杂草随同基肥翻入土中增加土壤有机营养,促进根系生长,同时还加速土壤的自然风化,使肥分释放,土壤结构改良,为次年春芽(越冬芽)的大量形成奠定物质基础。成年老茶园秋冬季的深中耕,可以每年一次。但对根系密布行间,尚在壮年期的茶园,则不必年年冬耕,可每隔2年一次,以免大量损伤根系,影响树势发育和下年春茶产量。 (2)耕锄方法和工具。 耕锄方法合理与否对茶树生长和水土保持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劳动工效也有很大影响。在锄草时靠近茶树下的地面应浅削,尽量减少对茶根的损伤,密集于丛脚的“夹窝草”宜用手连根拔除。除去的杂草应积于行间,借助晴天的烈日晒死或运出园外,制作堆肥。锄草方法与水土保持关系很大,在坡地茶园,如顺坡耕锄草,将扩大表土沟蚀,引起冲刷,故应沿等高线(或梯面)进行。第一次耕锄与第二次耕锄的方向应交换调节,以避免表土移位搬家。耕锄的时间宜选择晴天或雨天后土壤稍干时进行,土壤过湿易粘结成块不易耕作,同时因破坏了土壤结构会造成土壤更为板结。梯式茶园在耕作时还要进行梯壁管理。对梯壁不宜用锄头去挖,而需用刀割,使草根深扎土中保护梯坎。锄草工具,一般使用板锄,裤刀,深耕则使用扁嘴锄、钉齿耙等。注意千万不能用牛犁,因犁会造成茶根的严重损伤,使次年大减产,如果年年用牛犁则会造成茶树生长不良提早衰退。 为了节省用工,保持土壤的良好结构,当前茶园除草最好宜选用草甘膦等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只有当地面板结时才辅以耕锄,但为了结合施肥,耕作仍不可全免。 2.密植免耕茶园的土壤管理 密植茶园经过2~3年的精心培育,即可形成宽阔的茶蓬覆盖整个地面,此时由于地面荫蔽,杂草已失去生存条件;茂密的枝叶阻止了雨水对地面的直接打击,水分被土壤缓慢吸收,地下庞大的根群已布满整个土壤表层,地面又加上一层枯枝落叶保护土壤水热稳定,土壤有机质迅速提高,茶树进入旺盛生长时期。此时,免耕条件具备,即应停止耕锄,这对促进土壤良好结构的进一步形成,提高茶叶品质、产量都有良好作用。研究表明,茶树生长的好坏与主根长短关系不大,而与侧根细根的数量和旺盛与否关系最为密切,耕作动土必然损伤大量根系,破坏地上、地下部的生理平衡,从而导致减产。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试验,在密植茶园中耕锄草,一次每亩(667米2)即损失细根达5千克(鲜重)之多,而茶叶产量则随耕作次数的增加而减少,连续5年对比,耕作区总产量比免耕区减产16.6%。密植茶园郁闭后实行免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到一定年限后可结合树冠更新改造,同时对土壤进行深耕和补施有机肥,使土壤得到周期性调节。

提高茶园效益的几点做法


浙江省富阳市高桥镇的新联茶场,地处丘陵山区,周围环山,地理位置较优越。该场职工顾玉胜承包了150亩缓坡茶园,茶树为鸠坑群体种。经过几年的努力,承包茶园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1998年获纯利13.3万元,1999年仅春茶一季就获利4.7万元。现将主要做法总结如下: 1.加强肥培管理 肥培管理是承包茶园实现高产、优质的基础。顾玉胜在承包茶园中做到隔年施足有机肥,重施春肥,在春茶萌发前的2月底及时施下催芽肥,仅1998年春茶一季就平均亩施尿素60kg。在提高施肥水平的同时,对茶树修剪、茶园耕作及病虫害防治等环节也都做到科学管理。管理的加强带来了较好的回报,1998年春茶平均亩产干茶99kg,150亩茶园全年产量达38.8t,产值30.2万元;1999年仅春茶就有13.3t,产值14.1万元,比1998年同期增收1.2万元,实现利润4.7万元。 2.使用采茶机 由于手工采摘成本较高,顾玉胜在该地区率先引进采茶机、修剪机各1台,对大宗茶实行机械采摘。经实践,机采比手采可节约采摘成本50%以上,且茶蓬蓬面较平整,手工采摘名优茶的工效也可大幅度地提高,实现了低成本的生产,提高了经济效益。 3.机械制茶 顾玉胜平时注意有关茶叶科技信息和市场信息的收集,还经常与专业技术部门和技术推广部门联系,能及时了解和引进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如1998年,针对市场上手工制低档旗枪茶缺少的情况,投资2.6万元,引进南京生产的精揉机两台,与原有的绿茶初制机械配套制作低档旗枪茶,当年产量就达12.7t,产值达10万余元。1999年又投资1.3万元,再增加1台精揉机,扩大生产,仅春茶一季就生产低档旗枪茶11.8t。这不仅解决了低档原料的出路,而且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4.逐年有计划地改造茶园 顾玉胜承包的茶园,树龄已有20多年,树势渐显衰弱。在正常生产的同时,他每年安排一部分茶园进行改造。1997年秋季台刈了15亩,1998年春茶结束后,重修剪15亩,1999年春茶结束后又台刈20亩、重修剪20亩。这样有计划地逐年进行老茶园改造,既不会影响近期的经济效益,又可以更新复壮茶园树势,保证茶叶生产持续发展。

茶园秋冬管理


茶园的秋冬管理好差,直接关系到下年茶叶的产量和质量。茶园秋冬管理应抓好以下四条:

一、深翻土壤。茶园经过一季的采摘后,行间土壤板结,通透性差,不利茶树根系生长。因此,应在10月中下旬进行深翻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蓄水量,提高抗旱能力,有利促进茶树根系的生长发育。

二、增施肥料。茶树在秋末冬初增施一次肥料,弥补茶叶采摘后茶树所消耗的养分。对提高翌年茶叶的产量和品质都有显著的作用。一般在10月底前增施为宜。茯园秋冬肥料应以农家肥为主,配施化肥或复合肥。

三、修整树冠。经过多年采摘的茶树,树冠生长枝结构一般较为细弱,"鸡爪枝"较多,消耗茶树养分。因此,应根据茶树长势进行冬季修剪和整修树冠。一般应在12月中旬前,对长势好、生长旺盛的茶树,只能剪去茶树冠面8-10厘米,并将“鸡爪枝”全部剪除,促使下年发芽整齐;对茶树树势已经衰弱的,生产能力下降的老茶园,应采取重修剪,剪掉树冠高度的1/2,促进茶树树冠全面更新,恢复生产能力。

四、及时封园。在11月下旬前,用石硫合剂及时进行封园,能有效地减少茶园内越冬病虫基数,减轻病虫危害,有利提高下年茶叶产量和品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