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茶艺,美在细微处

发布时间 : 2020-12-16
安溪的茶叶 安溪乌龙茶 安溪有什么茶叶

安溪的茶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安溪茶艺,美在细微处”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欣赏茶艺表演,犹如与高雅的艺术来了一场心与心的碰撞,或震撼,或惊艳,或平淡。茶艺,看似简单,可小到细微之处都有规矩包含在里面。

在不同的产茶地区,常会有与之相对应的一套茶艺表演,譬如安溪。安溪盛产茶叶,尤以铁观音盛名。铁观音,质如铁,香气如兰花,品之微苦涩后久久回甘。在安溪,茶文化内容丰富,无论是茶歌对唱,或是茶道感悟,亦或是茶艺内涵,都独具特色。

1937年,庄灿彰在《安溪茶叶调查》中有这样的记载:“安溪每一人家,有一茶壶,壶以久贵,以小为上,一壶数十金者亦有之。”安溪人不仅对茶具讲究,对泡茶的方式也自成一格。

现如今,茶艺培训班如火如荼地开展。若你报的是安溪的茶艺班,那么必定是要学习安溪乌龙茶的十八道程序的。对于此套泡茶技艺,安溪人还将其编成一首美妙的茶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来听听。

茶艺无所谓炉火纯青,它并不是练功,但是,它却要求地极细,在细节的方面特别需要注意。在学习茶艺之初,肯定会有这样的或那样的错误。即使是已经学习有些年头的老师们,也会有出错的地方。

最后,为大家说明的是安溪茶艺的十八道,即山泉初沸、孟臣沐霖、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孟臣重淋、若琛出浴、玉液回壶、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三龙护鼎、鉴赏汤色、喜嗅幽香、初品奇茗、再斟玉液、品啜甘霖、三斟石乳、领悟韵味。

茶文化精选阅读

安溪铁观音茶艺表演演说词


安溪铁观音茶艺表演演说词

是乌龙茶的故乡,是著名的茶都,产茶和饮茶有悠久历史。在,不但有独到之处的乌龙茶采制技艺,而且十分讲品饮艺术。品饮乌龙茶,选用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等名茶,选用精致的瓷质、陶制小壶、小盅,选用泉水、井水和纯净的淡水。

名茶铁观音,色泽黛绿,形如珍珠,汤色金黄,味醇鲜爽,香气独特,犹似玉兰吐芬芳。沏泡讲究款款有序,动作优美,真正达到纯、雅、礼、和的品茶意境。“谁人寻得观音韵,不愧是个品”。

展示

茶匙、茶斗、茶夹、茶通是竹器工艺制成的,盛产竹子,这是民间传贯用的。茶匙、茶斗是装茶用,茶夹是夹杯洗杯用的。

炉、壶、瓯杯以及托盘,号称“茶房四宝”,这主要是遵循本地传统加工而成。茶乡有悠久历史的古窟址,在五代十国就有陶器工艺,宋朝中期就有工艺。这不仅泡茶专用,而且有较高的欣赏价值。而用白瓷盖瓯泡茶,对于放、闻香气、冲开水、倒茶渣等都很方便。

烹煮泉水

沏茶择水最为关健,水质不好,会直接影响茶的色、香、味、只有好水好茶味才美。沖泡铁观音,烹煮的水温需达到 100 摄氏度,这样最能体现铁观音独特的香韵。

沭霖瓯杯

“沭霖瓯杯”也称“热壶烫杯”。先洗盖瓯,再洗茶杯,这不但是保持瓯杯有一定的温度,以讲究卫生,起到消毒。

观音入宫

右手拿起茶斗把装入,左手拿起茶匙把名茶铁观音装入瓯杯,美其名曰:“观音入宫”。

悬壶高冲

提起水壶,对准瓯杯,先低后高冲入,使随着水流旋转而充分舒展。

春风拂面

左手提起工瓯盖,轻轻地在瓯面上绕一圈把浮在瓯面上的泡沫刮起,然后右手提起水壶把瓯盖冲净,这叫 “ 春风拂面 ”。

瓯面酝香

有六大类,其中红茶全发酵,绿茶不发酵,乌龙茶是半发酵。铁观音是乌龙茶中的极品。其生长环境得天独厚,采制技艺十分精湛,素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之美称,具有防癌、、抗衰老、降血脂等特殊。下瓯,须等待一至两分钟,这样才能充分地释放出独特的香和韵。时间太短,色香味显示不出来,太久会“熟汤失味”。

三龙护鼎

斟茶时,把右手的拇指、中指夹住瓯杯的边沿,食指按在瓯盖的顶端,提起盖瓯,把茶水倒出,三个指称为三条龙,盖瓯称为鼎,这叫“三龙护鼎”。

行云流水

提起盖瓯,沿托盘上边绕一圈,把瓯底的水刮掉,这样可防止瓯外的水滴入杯中。

 观音出海

“观音出海”民间称它为“关公巡城”,就是把茶水依次巡回均匀地斟入各茶杯里,斟茶时应低行。

点水流香

“点水流香”在民间称为“韩信点兵”,就是斟葮斟到最后瓯底最浓部分,要均匀地一点一点滴到各茶杯里,达到浓淡均匀,香醇一致。

敬奉香茗

茶艺小姐双手端起茶盘彬彬有礼地向各位嘉宾、朋友敬奉香茗。

汤色

品饮铁观音,首先要观其色,就是观赏茶汤的颜色,名优铁观音的汤色:清澈、金黄、明亮,让人赏心悦目。

细闻幽香

这就是闻其香,闻闻铁观音的香气,那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桂花香,清气四溢,让您心旷神怡。

品啜甘霖

这叫品其味,品啜铁观音的韵味,有一种特殊的感受,当你呷上一口含在嘴里,慢慢送入喉中,顿时会觉得满口生津,齿颊流香,六根开窍清风生,飘飘欲仙最怡人。

安溪铁观音的茶艺步骤,共有15个步骤


几千年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积累,使绚丽多彩的华夏文明奇妙地融化在茶香清泉之中。饮茶风尚同样溶入了现代人的生活,演变成为一种品茗的艺术程式。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安溪铁观音的茶艺步骤!

安溪铁观音的茶艺步骤

第一道:展示茶具。安溪盛产竹子,茶匙、茶斗、茶夹、茶通都是竹器工艺制成的,这是民间传统惯用的茶具。茶匙、茶斗主要用于装茶,而茶夹是用来夹杯洗杯的。

第二道:烹煮泉水。茶叶的冲泡过程中,水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如果水质不好,将直接影响到茶的色、香、睐、因此人们常说好水出好茶。安溪铁观音的冲泡,泉水的烹煮温度一定要达到100'C,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铁观音独特的香韵。

第三道:沐霖瓯杯。这一步骤也称之为“热壶烫杯”。要注意先后顺序,先洗盖瓯,再洗茶杯,这一步骤这不仅能够使瓯杯保持一定的温度,而且讲究卫生,具有一定的消毒作用。有一定的消毒作用。

第四道:观音人官。右手拿起茶斗把茶叶装入,左手拿起茶匙将茶斗中的名茶铁观音装入瓯杯,美其名日“观音人宫”。

第五道:悬壶高冲。铁观音的冲水以高冲为宜,具体操作方法是:提起水壶,对准瓯杯,先低后高冲入,使茶叶随着水流旋转而充分舒展。

第六道:春风拂面。左手提起瓯盖,轻轻地在茶面上绕一圈,目的是将浮在茶面上的泡沫刮起,然后右手提起水壶将瓯盖冲洗干净,即“春风拂面”。

第七道:瓯面酝香。作为乌龙茶中的极品,铁观音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以及十分精湛的采制技艺,都是其具有独特香韵的原因所在。铁观音一直都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之美誉,具有防癌、抗衰老、美容、降血脂等特殊功效。茶叶下瓯,冲入开水后,须等待一至两分钟,以使茶叶中独特的香和韵充分地释放出来。如果时间太短,则色、香、味不易显示出来,时间太久,又会“熟汤失味”,因而等待的时间一定要适度把握。

第八道:三龙护鼎。斟茶时,右手的拇指和中指夹住瓯杯的边沿,食指按在瓯盖的顶端,提起盖瓯,将茶水倒出,伸出的三个手指正如三条蚊龙,盖瓯恰似一只鼎,即“三龙护鼎”。

第九道:行云流水。提起盖瓯,沿托盘上边绕一圈,把瓯底的水刮掉,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可以有效防止瓯外的水滴人杯中。

第十道:观音出海。“观音出海”民间也称之为“关公巡城”,就是把茶水依次按巡回法均匀地斟人各茶杯里,斟茶时应低行。

第十一道:点水流香。“点水流香”也就是民间常说的“韩信点兵”,就是当茶汤斟到最后瓯底时是茶汤中最浓的部分,要均匀地一点一点滴到各茶杯里,从而使浓淡均匀,香醇一致。

第十二道:敬奉香茗。茶艺表演者双手端起茶盘彬彬有礼地向各位嘉宾、朋友敬奉香茗,行注目礼。

第十三道:鉴赏汤色。品饮铁观音,不要急于入口,应该首先观茶色,真正优质的铁观音的汤色清澈、金黄、明亮,让人赏心悦目。

第十四道:细闻幽香。观茶色之后,开始闻其香,铁观音的香气,在茶香中夹杂着馥郁的兰花香、桂花香,清气四溢,闻之令人心旷神怡。

第十五道:品啜甘霖。观茶色之后才开始品其味,小口品啜铁观音,韵味悠长,当你轻轻呷上一口含在嘴里,缓缓送入喉中时,会觉得口舌生津,齿颊流香,“六根开窍清风生,飘飘欲仙最怡人”。若能得以品出名茶铁观音的独特韵昧,实乃人生一大快。

需要注意的是,铁观音冲泡最好不超过七道茶水,若是春茶基本是五道,无明显茶香后属茶渣,虽有味实无保健之效,铁观音非越久越好喝,茶香回味为好茶独有。

源头记忆处的茶马古道


在以沙漠干旱地带为主的地球北回归线上,一片绿洲在西双版纳铺洒开来,1.9万平方公里。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的热带雨林和13个世居的少数民族,让中国、老挝边境布满了原生态的绿野风情。

紧接老挝边境的慢撒茶山则呈现了不一样的风景大片大片的茶林,伴随周边的雨林和缠绕不清的枝藤和谐生长。慢撒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的易武乡,从县城盘山绕岭110公里。

中老边境重镇易武古镇,与老挝的边境线绵延100公里。千年茶香扑鼻而来,这里被称为千年茶马古道的源头。

因茶闻名的古镇

傍晚时分,记者抵达易武古镇。夕阳的余晖洒在易武老街,这条沉淀了千年的茶马古道,古老的茶庄和马帮的蹄声早已远去。

没有犬吠,两条黑色土狗在古道的碎石上嬉戏,旁若无人。这条古道由青石块拼成,三四米宽,100来米长,两旁的房屋还是木制结构,但大部分已无人居住。

站在易武正街,满怀期待而来的旅客,未免会感到失落。这座因茶而闻名的古镇,两旁的商铺茶庄因时代变迁早已改换了门庭,往日的古韵也被破坏,似乎曾荣耀一时的易武古镇在历史的波涛汹涌之后消失殆尽。

只有门框上挂着的匾还保留着以前的茶号,特别是有人居住的房屋,匾上的字涂上了新鲜的油漆,倒衬托了这里古时的繁华。

元泰丰是古道上少有的还住着人的茶号。吴建美是元泰丰现在的主人。此刻,她正和父母坐在屋檐下,享受这古镇的安谧。

在若干年前,在老街做茶叶生意的都有一个老字号。吴建美讲解着自家的茶历史,记忆的闸门再也关不住了。元泰丰是她祖辈吴炳元、吴开元两兄弟于1921年创办,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早在民国时期,茶号的茶业已做到了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不过,物是人非,元泰丰已多年不做茶了。它的对面,是同兴号原址,现在已被一家企业注册。

易武的傣语意为美女蛇居住之地,这里也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却是整个西双版纳最具汉文化特色的地区。从下往上望,易武古镇未免显得破败,土砖瓦片的中式四合院在山坡上层层叠叠,反而透出强烈的中原文化的韵味。

只找到几个马铃,再也没有马帮了

易武为中老边境重镇,边境线长达100公里,亦曾是内地联结中老边境线上惟一的一条古重镇走廊。由易武出发,至老挝丰沙里,到河内再往南洋,成为古时茶马古道的一条重要的线路。

马帮是茶马古道特有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众所周知,中国大西南区域山高水急的自然条件使水上航行成为纯粹的噩梦,山道的险峻崎岖又根本无法行驶车辆,而西南地区自古又出虽矮小却极有耐力的山地马,这样,马帮的徒步运输应运而生。

在易武古镇,记者试图寻找茶马古道源头马帮的历史记忆。寻访了几户人家,却只发现几个已生了锈的马铃。

应昌茶庄,茶马古道一号。这座一百多年前的房子里,庄主黄定富来自贵州,成了茶庄的守护者。黄定富找出一对马铃,马铃声音仍清脆,不过已是文物了。

据称,古镇的博物馆里还收藏着马鞍和一些古老的制茶工具,但记者呆了一整天,都没见人来开门。

马帮再也没有了,几十年前就消失了。附近象明乡人董志勇回忆说,他七八岁的时候,大人们把茶叶摘下来,晒干,就用马驮着,一边一个袋子,共百来斤,一起送到公社。公社很远,一般得早上7点出发,他跟着爷爷和父辈,在大山里要走一整天。这已是25年前的事了,至于把茶叶驮往外国,只是听老人家回忆了。

马帮的蹄声远去,能见的只是青石板上的一个个蹄印。

道不尽的茶事美在生活


原标题:道不尽的茶事(美在生活)

在饮品繁多的今天,茶,依然在中国享有特殊地位。中国是茶的起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制茶、饮茶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也是将茶事深深嵌入自己文化传承的国家之一。

茶之源

古代的典籍中最早出现茶的文字记载是《诗经》。《邶风·谷风》中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之句。这句中的“荼”到底是茶,还是指苦味的野菜现在还有争论,但这先苦后甘的味道,确是茶味之原。《尔雅·释木第十四》中有“槚,苦荼。”东晋著名博物学家郭璞注此书时写道:“树似栀子,冬生叶,可炙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学者们虽然对于槚、茗、荈具体是指哪种类型的茶有不同的见解,但基本认为这里的“荼”即是“茶”。西汉中期,著名的辞赋家王褒写了一篇充满诙谐趣味的《僮约》赋,在这篇赋里,他给家里的僮仆立下了职责范围,当中就有“烹荼尽具”(煮茶及清洗茶具),“武阳买荼”(到武阳买茶)两种工作。可以看到,在西汉,茶叶已经成为士人生活中的一种饮品,当时的饮用方法主要是用煮羹汤的方法,而且茶已成为一种专门的商品,可供买卖。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可见,古时中国人将茶视为具有神奇解毒功能的食品。中国的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唐代陆羽的《茶经》即说:“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就一股脑儿把这些字都统到“茶”底下了。

如果说唐代以前中国人喝茶的历史还是比较模糊的,到了唐代因着陆羽所撰写的《茶经》,中国人的饮茶进入了有完整的理论与体例的时代。陆羽是个孤儿,自幼生长在寺院之中,长大成人之后,他谢绝了入朝为宦的邀请,行遍半个中国,采茶制茶,品茶觅水,隐居苕溪(今浙江湖州)完成了7000余字的《茶经》。这部书第一次全面记载、论述了茶的起源、产地、效用、生产过程、饮茶器具、饮茶风俗等与茶相关的问题,是茶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标志与总结,亦为中国茶文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故宋人梅尧臣有言:“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茶之味

唐代人喝茶法已不似汉代直接摘下煮汤了。为了能让茶叶保持更久时间,并去除其中青涩的草味,人们将茶采下后,放到甑釜里蒸一下,然后将蒸过的茶捣碎,再把茶末放到铁范里压实,制成团饼,然后烘焙、封存。如果要饮用的话,需要经过几个步骤:第一步,把茶饼拿到火上烤,按陆羽的理想状态,烤的时候要不停翻茶饼的正反两面,使其受热均匀,看到茶饼有突起时,拿远一点烤,直至茶叶舒卷展开;第二步,将茶饼放凉,掰小块放入碾中磨成粉末,再用筛子筛一遍,将细末留用;第三步,用风炉煮水,水分为三沸,当水出现“鱼目”气泡,微微有声响时,为第一沸,此时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当水泡从釜边像泉涌般上冲时,为第二沸,用勺子从釜里取一瓢水备用,然后用竹夹在茶釜中心顺着一个方向循环搅动,将量好的茶末倒入釜的中心,片刻之后,茶汤如奔涛溅沫烧开,这是第三沸。此时,要将在第二沸时取出的水倒入釜中止沸,培育汤花(陆氏认为汤花是茶汤的精华);第四步,将煮好的茶分置于小杯中饮用,倒出时将汤花分配均匀。可见,要烹煮出一壶好茶不仅需要精致新鲜的原材料,还需要活水、活火以及丰富的经验和十足的耐心。

煮茶既然要花费如此多精力与时间,绝非一般百姓能享受,反倒成了文人雅士的喜好。煮茶也渐渐地被人们添加了许多文化意涵。关于茶在士人中的流行,许多文字将其归功于唐代禅宗的流行,僧人们要坐禅,为了防止打瞌睡,便饮茶提神,后来发展到“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济,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饮茶的习俗与禅宗的结合,在饮茶史上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禅宗认为人人皆有佛性,欲成佛就须发现自己心中的佛性,而要发现佛性,就必须在思想上开悟。开悟有诸多方法与途径,坐禅渐修只是其中一种,更重要的是见性成佛,顿然开悟。如何让弟子们能明心见悟,变成修禅的关键所在,所以,唐宋两代禅学宗师借助了许多日常生活中的事项来启迪子弟。饮茶之道,一直被认为是提神精进的上品,又有繁琐而严格的工序,自然在唐宋时期大当其道。

茶独特的清香与回味,成为禅味的绝佳注脚,受了禅宗文化影响的士人们,在这过程中也将富有禅意的审美方式倾入对茶的品味之中,成为中国茶文化的“大传统”。在陆羽的眼中,这种审美也延伸到茶具。例如他认为茶碗用越州的青瓷比邢州的白瓷要好,首先越瓷如色泽如玉,而邢瓷如银太过耀眼;其次越瓷如冰晶莹剔透,而邢瓷如雪没有通透之感;再次陆羽认为上好的茶汤呈淡黄色,用越瓷装盛能显得茶汤青翠,而用邢瓷装盛则显得茶汤偏红,流于俗气。从法门寺出土的唐代宫廷所使用的纯金茶具,到宋代的兔毫盏再到明清盛行的紫砂壶,人们对各种茶具的追求也可看出中国文化在饮茶中的传承。至于茶味,唐诗人卢仝的说法最妙,“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将喝茶的种种好处诸如解渴、破闷、增进灵感、快意、了祛凡尘描写得淋漓尽致。尤其是“两腋习习清风生”顿时将饮茶之后超尘脱俗之感点睛道出。苏东坡也有诗云:“仙山灵雨行云湿,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日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陵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将佳茗比作佳人,成为茶诗中一绝作。

茶之道

中国的饮茶之道,一方面由于制茶工艺的进一步发展,由唐宋时期以团茶为主的饮用方法,变成了以散茶为主,在茶叶制作上,由原来的蒸青改为炒青,即将新鲜的茶叶摘下后,采用焙炒的方式脱水留香。这种技术上的转变经历了宋、元、明三代,前后约三四百年的漫长历程;另一方面受宋明理学,尤其是王阳明心学的影响,在其发展上进一步跟“百姓日用”结合在一起,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饮品,更成为一些士人的生活方式。

有论者认为唐宋之后茶道在中国衰落,反倒在日本流传下去,其实不然。日常饮用的茶叶从团茶变成散茶后,饮茶程序减化许多,但人们对茶叶的产地、鲜度、煮茶用水、茶器的追求更加精益求精,士人在品茶时更追求“茶有真香”,品赏茶的本味。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在其《茶谱》序言中更是直言饮茶:“本是林下一家生活,傲物玩世之事,岂白丁可共语哉?”明遗民杜浚,一生清贫,唯嗜茶如命,将饮过的茶叶渣存留下来,每年为其筑坟,还特地写过一篇《茶丘铭》来阐述自己与茶的关系:“吾之于茶也,性命之交也。性也有命,命也有性也……吾好茶不改其度……有绝粮无绝茶也。”将饮茶视为自己生命中至为重要的活动。在《红楼梦》中还可以看到妙玉对饮茶的“执着追求”,被她认为“俗人”的人喝过的茶具要扔掉,喝多过三杯,便是“牛饮”,招待重要的客人,自要用花费许多时间精力收集的雪水来煮茶,更遑论要拿上品好茶来了。

饮茶风气在文人雅士之中广为盛行,在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普通百姓饮茶虽不能如文人雅士般追求精致,但从最初的功能来说,茶可清毒解渴,却是日常生活必需之物。因此,民间一直流行煮茶,后来将其他食物与茶同煮,以消除茶的生涩之味。明代的《金瓶梅》第七十二回,写到潘金莲给西门庆泡了一杯茶,“从新用纤手抹盏边水渍,点了一盏浓浓艳艳,芝麻、盐笋、栗丝、瓜仁、核桃仁夹春不老海青拿天鹅,木樨玫瑰泼卤,六安雀舌芽茶,西门庆刚呷了一口,美味香甜,满心欢喜。”这盏茶中除了六安雀舌芽是正儿八经的茶叶之外,竟然加了10种其他辅料。现在蒙古的奶茶、西藏的酥油茶、客家的擂茶均是这种饮茶方式的留存。民间喝茶更直接省便的方式即是拿大杯或大壶泡了。由清至民国,茶馆遍及全国,茶馆里给普通百姓喝的茶即是拿大壶冲泡的,去茶馆喝茶方便实惠,既解了渴,也可到茶馆歇歇,跟南来北往的人聊聊天,吹吹牛。家长里短、各地新闻,甚至古人头脑中的“世界”大势,都在茶馆中聚集、扩散。“泡茶馆”“坐茶馆”这些词语,十分形象地刻画了百姓与茶馆的关系。此类茶馆在今日中国已较少见,但广式茶楼却又兴起,与亲朋好友一起,叫上一壶茶,点上几个点心,就着茶吃下去,可消磨半天时光,与泡茶馆颇有相似之处。

茶之传播

中国茶和茶文化向外传播的历史同样悠久。茶叶一方面与中华文化、佛教相结合,经由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广播海内外,如唐宋时代日本派遣到中国的大量遣唐使,在学习中国文化的同时,将饮茶的习惯也带回了日本。之后,日本的饮茶仪俗与禅宗相结合,形成日本茶道;另一方面,伴随着茶叶贸易,中国的茶与茶文化也向欧洲、美洲进行传播。十七世纪中国的饮茶习俗传入英国,并成为宫廷中的“时髦”饮品,英国皇室经常在宫廷中举办茶会,引起社会各阶层效仿。十八世纪时,茶已成为英国人的普遍饮品,之后的英国政府为了能得到更多的茶,想尽办法从中国移植茶树与茶种,学习制茶技术,甚至为了茶叶发动了贸易战争。

今日,饮茶已成风靡世界的一种生活方式,日本的茶道、英国的下午茶,也都成了他们自己民族的特征。在中国,茶经历数千年的流变,已然成为人们“柴米油”生活的一部分,品茶成了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深入骨髓,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和文明符号。不同的人在茶中品出了不同的味道,人生百味,尽付一碗茶中。

已是茶花插满头,莫问父亲归处


还只有几个月吧,父亲那黄土垒成的屋前屋后已经是杂草萋萋。老家在山下的院子里,最初的老屋也是黄土垒成,而父亲现在的新屋建成,也是土屋,挤在田谷坳上,田谷坳也是一个院子,这院子也挺大的,我的爷爷与父亲他们都在那里。刚刚让父亲在那安家的时候,我们把他屋前面清理得干干净净,抬眼可以看到他住了七八十年的庄院,可以瞭望对门连绵起伏如黛远山。而在远山某处角落里,这时,我正以一杯清茶摆在桌上,袅袅的茶香飘拂,想必,父亲是能够喝上的,父亲已经通神了。

十多年前,父亲爱酒胜过爱茶,每天早晨,才睁开眼,他总爱手握一只锡壶,走到酒坛边,舀满,到酸菜坛子里,夹一块萝卜皮,捏在指间,那萝卜皮被红辣椒腌得里外透红,咸,用牙齿咬个印子,可以拌一口饭,父亲常常一块萝卜皮送一餐饭入肚,一根萝卜皮佐一小壶绰绰有余。父亲左手持锡壶,右手捏萝卜,便往稻田里走,便往麦土里走,便往菜圃里走,去看他的禾苗,看他的麦子,去看他种的茄子开花没、丝瓜该扎架不。等他看完了回来,他的锡壶空了,他就猛灌一杯老叶子隔夜茶,扛起锄头出工,锅子里的红薯,他兜都不兜一个走。他说酒里面饱含了粮食成分,足够营养了,但是一小杯酒不能饱肚皮,灌一杯茶就可以把肚子哄住。晚上,父亲也是这样,抿小口酒,喝大杯茶。晚上就是睡,不劳动,不费能量,父亲说,青蛙睡一个冬天都不吃不喝,我睡一个晚上,而且喝了酒,吃了茶,还要吃什么饭?白白浪费粮食。伯父喜欢抽烟,伯父晚上抽几根烟就说饱了,父亲喜欢喝茶,他说晚上喝杯茶就饱了。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这样认为,烟与茶也是粮食,能够饱肚子。可是,我试过一两回,到晚上,我咕哝咕哝大喝了一杯茶,却一个晚上都睡不着,胃好像在拧,拧洗衣服一样地拧,肠子也是,也好像在拧,拧麻花一样地拧。

父亲早晨喝小壶酒,喝大碗茶,我的早晨可吃半碗饭,外兜一个红薯,这是我和我老弟的待遇。每天早晨我去看牛,姐姐去扯草,妹妹在家里烧柴火蒸红薯。母亲在红薯上放一只碗,抓一把米,让妹妹烧火蒸。红薯其实挺香的,一锅红薯能够香小半里地,我们村子里,每家每户,在早晨都蒸红薯,整个村庄都是香的。而我,现在一闻到那种香气就反胃。其实,我与老弟吃红薯比家里任何人都少多了。每当妹妹把红薯蒸熟,我就放牛回来了,母亲用一双筷子,从碗里划一条线,把饭分开,我与老弟各一半。妹妹近水楼台,她可以拿过母亲划分米饭的那双筷子,舔,因为那饭放水比较多,总是挺湿烂的,所以,在筷子上总能沾许多粒饭。妹妹挺聪明的,她争着干蒸红薯这活,她的理由是:我小,我干不了其他活,这理由挺成立的,父亲与母亲把这轻松而又有好处的活计留给了她。

父亲十多年来,只能喝茶,不能喝酒了。父亲得了脑血栓。我早几年就知道了,其实父亲是爱米饭的,也知道伯父的烟与父亲的茶是不能饱肚的。父亲后来每天早晨都吃饭,只是晚上依然保持老习惯,抿一口米酒,喝一杯茶,不吃饭,掌灯时分,就喊财叔、意光叔他们玩字牌,每天晚上输赢块把钱,玩字牌最多玩到鸡叫头遍,一躺下就呼呼睡,但如果是玩骨牌,则有可能玩到大天光。这样的好日子过了十来年吧。一个早上,父亲拿着锡壶,到坛子里夹一块萝卜皮,准备往田里去看正准备怀肚的禾苗,刚拖着拖鞋过门槛,一头就栽下了。父亲从此就不喝酒了,只能喝茶。刚开始一二年,他每天早晨,依然手拿那把锡壶,一起床,就到坛子边用筷子夹萝卜皮,往生长庄稼的、他的那一亩三分地里走,只是那锡壶里晃荡着的,不是米酒,而是老叶子浓茶了,只是那锡壶与萝卜皮都由左手拿着了,那只右手被腾了出来,专门戳拐棍了。

这老叶子茶,就在父亲现在新屋子的那田谷坳上,离父亲只是三五排屋子。父亲他们的屋子很小,很窄,比床略微长一点,却没有床那么宽,翻一个身都比较困难,或者,父亲已经不需要翻身了吧。父亲提脚,就可以去摘茶。而其实父亲没有摘过茶。茶园是父亲他们开辟的,田土搞承包后,我家分到了一小块,大概是一个屋地基那么宽。父亲常常去那里的,常常拿着一把锄头,到那里去松土,也常常挑一担簸箕,一年总要去挑肥养茶树,但他不摘茶。摘茶的事情是我母亲干的,我姐姐与妹妹也干过,但她们出嫁了后,这事全由我母亲做了。母亲摘茶,炒茶,其实并不懂茶,她所弄出来的茶叶,有那么半个小手掌宽,清明前的要小一点,好喝一点,清明以后的,与其他橘树叶子没多大区别了。但一小块地,清明前能够摘的不过一把,哪能供父亲天天早晨喝、晚上喝呢,所以,到了立夏,母亲还是常常去摘,那叶子也就老粗老粗的了。父亲好像喜欢喝浓茶,泡一次,得丢一大把,那色,本黄,本红,因为浓,常常带黑了。父亲跟人打牌,母亲常常热一杯这样的浓茶放在他的左手边,打一手喝一口。父亲都认不出我来了,我每次回家,他都指着我,对我母亲说:“你你你哥哥来来来了。”母亲就骂:“你这个傻子。”父亲就笑。父亲认不出我,但认得清牌,而且常常和牌,他与90来岁的香姑奶奶还有60来岁的应公公他们打一毛的底子,一天下来,能赢三五毛。他的思维是浓茶激活的吧?

老家有个规矩,老人上山三日后要祭茶。父亲好像兜了茶去,敛装的丰叔,用一块白布包了一把茶,放在他胸脯那里,这不是因为父亲特爱茶,而是土俗罢了。父亲在那边应该是有茶可喝的。他的背后就是我家的小茶山,没得茶了,提脚去摘就是,路太近了,就好像堂屋到厨房那样近,趁人家洗牌,就可以摘来。但是规矩还是规矩,我们还得去祭茶,父亲也是喝酒的,我们连茶连酒,一个茶盘端上山,在他前面摆了九只杯子,茶杯三只,酒杯六只,一一斟满。姐夫比我懂得多,他在倒茶倒酒的时候,每次都喊一声:“岳老子,喝啊。我们靠你保佑啊。保佑你的子孙升官的升官,发财的发财,个个平安,人人健康。”我不相信父亲一到那边就有这么大的能耐,他在的时候,他自己都升不了官,发不了财,他也多次给我们跑前跑后,想让我们有出息,没能做到,一到那边就有这个能耐?我只是想,父亲到那边好好喝茶吧,酒就少喝点,多吃点饭,把前生早餐与晚餐没有吃的米饭给补上。平时呢,打打牌,好生耍子,那边,有几个牌友早先过去了的。能够有时间与能耐来保佑我们,固然好,没能耐呢,自己玩去吧。我们这边的人,我对他们说自己好自为之,什么事情都自己去担当,不要指望父亲来给帮忙,他想帮肯定也帮不了的。

去年春天,父亲到了我家的茶山那里,安居了,一晃,又一个春来了。父亲屋前的蒿草几乎齐我的脖子深,把他那高高隆起的黄土屋都遮盖了。父亲是不太讲究,但以前好像不是这样的,我家屋前屋后若是草太深,他会拿锄头修理一番,现在他真的不管事了吗?任草生草枯,任花开花落,都不管了?都“吃茶去”了?我到了我家那块茶圃,父亲过后,母亲不太去摘茶叶了,那茶,长得很是葳蕤,白色的茶花一朵两朵、三朵四朵,在阳光下晃眼,那是父亲的挽幛还是山茶开出的鲜花?

阴阳两隔,我们隔了一年再来探望,想来应该是阴雨绵绵才是,可是,我与我老弟,还有我的妻子,再来到山头,却是艳阳高照,春已十分,是父亲没能耐变天,还是父亲觉得他现在的日子其实过得蛮好,所以用不着阴沉?周年祭日那天,母亲哭了,母亲在父亲走的时候没怎么哭,过了一年半载,母亲常常哭,喊父亲怎么不回来,连梦都没送一个给她。父亲是与他的老伙计屋里打牌去了,还是到他所开辟的茶园里吃茶去了?

已是茶花插满头,莫问父亲归处。

茶艺定义|茶艺的内容


茶艺定义|茶艺的内容

目前对茶艺的内容组成,有不同的看法。谷川彻三认为包含艺术、礼仪、礼交、艺能四个因素[7]。范增平认为狭义茶艺的实际内容包括了技艺、礼法和道三部分,技艺指茶艺的技巧和工艺,礼法指礼仪和规范;道是指一种修行,是一种生活的道路、方向,是人生哲学;前二者属于形式部分,后者属于精神部分[5]。姜爱芹认为茶艺包括艺茶、制茶、品茶、论水、择器、意境等内容[9]。而王存礼等人认为茶艺大致体现在泡茶和品茶两个方面,同时还必须讲究品茶的环境、氛围以及品茶的程序、内容、礼仪等[10]。寇丹认为茶艺包含七方面的内容:各种本身的色香味及外形欣赏、过程、、修身养性的课程、人际关系的触媒、品茶的环境、建立宁静与反省的心灵[6]。周洁琳认为当代茶艺内涵讲究六个层面:茶的欣赏、过程、茶器应用、养性修身、人际交流、品茗环境[11]。综合以上可知,多认为茶艺的整个过程均为其内容组成。但我们应注意防止扩大茶艺的内容组成,应注意防止将茶艺的内容不分主次、不分轻重,同时又应有利于对茶艺的理解与建设。

为此,我们认为茶艺的内容可分为赏茶、泡饮技艺及其演示、茶艺礼仪、茶艺环境和茶艺精神五部分。赏茶包括欣赏干茶的外形、色泽和后的茶舞,主要以茶艺观赏者为主体、茶艺演示者为辅。泡饮技艺及其演示包括择器、鉴水、择茶、技艺及其演示,这是以茶艺演示者为主的,但茶艺观赏者可参与其中。品饮技艺及其演示,可由茶艺演示者辅助,茶艺观赏者品饮为主。茶艺礼仪就是茶艺中的礼仪,包括迎客礼、礼、奉茶礼、送客礼等。茶艺环境分心境和品饮环境,心境是指茶艺演示者和观赏者的心境,品饮环境包括茶艺场所环境、背景音乐、服装等。茶艺精神就是茶艺演示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内涵,也是茶艺所要展现的精神理念,包含茶德,是属于的一部分。

茶艺的历史:泡茶茶艺


茶艺的历史:泡茶茶艺

宋元时期,民间流传的散茶冲泡法迅速发展,人们直接采用开水冲泡,以品尝茶叶的真香、真味,特别是在明朝初年朱元璋废除饼茶改进贡芽茶之后,宋代的点茶法就被泡茶法(散茶冲泡法)所取代。此后,泡茶法一直为中国饮茶的主要方式。

条形散茶用撮泡法直接冲泡,杯中的茶汤没有“乳花”可欣赏,因此品尝时更看重茶汤的滋味和香气,对茶汤的颜色也从宋代的以白为贵变成以绿为贵。明代的茶书也开始论述撮泡法的品尝问题。如陆树声《茶寮记》的“煎茶七类”条目中首次设有“尝茶”一则,谈到品尝茶汤的具体步骤:“茶入口,先灌漱,须徐咽。俟甘津潮舌,则得真味。杂他果,则香味俱夺。”

这是要求茶汤入口先灌漱几下,再慢慢下咽,让舌上的味蕾全方位充分接触茶汤,感受茶中的各种滋味,此时会出现满口甘津,齿颊生香,这样才算尝到茶的真味。品茶时不要和其他有香味的水果和点心一起品赏,因为它们会影响茶的色香味,甚至夺掉茶的香味。

品茶讲究“幽趣”,是明清文人在品茗活动中所追求的艺术情趣,也是中国茶艺的一大特色。品茶最适合用小壶小杯来品啜。冯可宾的《岕茶笺》主张用小壶泡茶:“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况茶中香味,不先不后,只有一时,太早则未足,太迟则已过。的见得恰好一泻而尽,化而裁之,存乎其人。”许次纾《茶疏》也主张“饮啜”:“一壶之茶,只堪再巡。初巡鲜美,再则甘醇,三巡意欲尽矣。”“所以茶注欲小,小则再巡已终。宁使馀芬剩馥尚留叶中,犹堪饭后啜漱之用。”于是就逐渐形成了工夫茶艺,清代工夫茶艺的程式为:煮水、温壶、置茶、冲泡、淋壶、分茶、奉茶。这种典型的小壶小杯冲泡法,是今天工夫茶艺的原型,至清代晚期,工夫茶艺就已经很成熟了。

虽然茶艺的形式从煮茶茶艺,到煎茶茶艺、点茶法,以及后来的泡茶茶艺,表现形式至今都还在不断地演化和发展,但是茶艺的精髓自始至终没有改变,它始终还是茶文化茶道外在表现形式和载体,始终是在用艺术表达平和与宁静,修得内心的平静,平衡人们的心理,获得健康的心境,获得健康的身体。

摘自《茶与养生》(屠幼英、胡振长主编)

喜欢寻一处清幽,静静地喝茶


喜欢寻一处清幽,静静地喝茶,欣赏蓝天白云,欣赏高山大河,心,总会在放松中豁然开朗,神思也会在欣欣然中恬淡。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欣赏。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是一种对人生的欣赏。

静静的欣赏,是一种习惯,一种态度,一种修养。

静静地欣赏春花秋月,你便会感叹造物主的神奇,让山如黛,水如练。你亦会懂得,云卷云舒,只不过弹指一挥;花开花谢,常常是一种心境。

静静地欣赏一段文字或音乐,你便会有一种入境随俗的心性,一些随性而舞的歌,一段干湿横斜的情,总会于袅袅娜娜中,美丽一个久违的梦。

静静的欣赏,你便仿佛走近了一个圣洁璀璨的世界,便会于不知不觉中被感染、被吸引,情不自禁地想去探索、亲近,于是,你的人格也会在天长日久的不知不觉中变得优秀,高尚。

静静的欣赏,是一种无声的学习,学习使人变得睿智;静静的欣赏,是一种独特的享受,享受使人变得快乐;静静的欣赏,是一种不尽的力量,力量催人奋进;静静的欣赏,是一种淡淡的芬芳,芬芳让人陶醉。

学会了静静的欣赏,你便懂得了比较;学会了静静的欣赏,你便懂得了珍惜;学会了静静的欣赏,你便收获了快乐;学会了静静的欣赏,你便收获了幸福……

站在红尘之外,静赏繁华,素笺心语,只做自己,欢乐也好,忧伤也罢,都于静静的欣赏中,淡做云卷云舒,化为回眸一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