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仓茶的辨识

发布时间 : 2021-01-11
茶的的起源 茶的的发现

从2000年开始台湾普洱茶市场的风潮,笔者立即警觉到普洱信息随着网络扩展与传递之快速,有关于年份与仓储_顟B都将有被探讨的空间,而不再是神秘未知。再者,以普洱老茶快速被大陆与国外市场消化,老茶将迅速消失于市场;加上对食品卫生的要求,可预见在未来普洱茶市场,消费者对于年份与仓储_顟B的辨识将会有高度求知欲。本文将针对「饼茶」入仓与否的辨识方式作一简略说明。

入仓的定义

将茶品储存于某一仓储环境,而企图以人工方式改变自然环境,例如增湿、增温、不通风、添加药剂等等,以利茶品快速陈化,此即『入仓茶』。

未入仓定义

储存于一般人可以长期居住之环境,没有经过人工方式控制环境,随着四季温湿度转变陈化,则属于『未入仓茶』。

辨识方式

筒身

一般而言,未入仓茶品因储存环境都较为单纯而量少,筒身较少碰撞,且较为干净、无水渍,云南七子饼固定筒身之铁丝也不容易锈蚀。反之,入仓茶筒身则较无法保持完整洁净。

外包纸

外包纸张如果有水渍,通常已经进过仓,尤其第一饼与最后一饼最容易发现水渍。而未进仓茶品在一定年份以上(最快四年,依茶质、环境而定),会出现油渍,且茶质越佳者越明显;但有时储存环境温度过高,也会快速出现油渍。

年份与纸张完整性无关,保存良好的老茶纸张可能完整没有受损;反而入仓茶,在短时间内因潮湿与茶虫因素而毁损。蠹虫(银鱼)无论是在任何环境都可能存在,所以纸张被蠹虫咬食而破损,以此无法推测储存环境。

饼身

在一定年份,大约七年以上相同茶品比较;入仓茶的饼身边缘因湿气而较骭散,但也因为湿气与压力,越往中心点越硬。而没有入仓茶因为通常储存量少,整简重叠重压的机会相对少,加上正常发酵与氧化,是整饼均匀的骭散开。

茶菁色泽

以生茶饼来说,四年以上没有入仓茶菁的色泽油亮光洁,饼身内外颜色相同或是差异不大。入仓茶菁颜色灰白、灰黑,或是偏红(入仓重),且通常内外颜色不一、色差大。若茶菁黑而不油亮、色灰黑,通常为高温退仓方式造成。但有些茶商会喷茶油,如此会出现茶饼内外色差大的。

熟茶品的辨识,未入仓的好熟茶品红棕色而有轻微亮度;若偏深黑、青黑色,则属于渥堆不当造成,茶质会受影响。入仓茶品通常略带白霜,或是红黑色而无光泽。

茶菁味道

以生茶品来辨识,未入仓茶的茶品有如冻顶乌龙或铁观音老茶香气,淡淡的陈香、微酸、带蜜味。入仓茶,有所谓的仓味;广东茶仓较闷,香港老茶仓通常陈味浓,味道明显差异;稍有年份支香港仓茶饼会有所谓樟香,或是蔘樟香。入仓茶品仓未退完仓前,常能从外包纸就能嗅的到仓味。

判断熟茶品,轻度入仓之轻发酵芽叶熟散茶特有香气,有如干荷叶香,如白针金莲。轻发酵之熟老叶,有年份之未入仓茶,或是轻度入仓茶品。有红枣香与熟枣香之分,如7581、枣香砖。入湿仓较重之青壮叶熟茶,或轻度湿仓之老熟茶,然二者香气差异大,主要香气来源为茶叶木质化香气,如8592、7562。

汤色

未入仓生茶,汤色从金黄、黄红、浅琥珀色、透亮琥珀红...依年份与制程、品种不同而有所变化;共同特色与关键在于汤色清亮,且泛油光。入仓茶汤色较暗而深、不清亮,除非仓度非常轻、老茶或退仓多年的茶品,才有可能清亮而油光。从另一角度来说,汤色琥珀、清亮、油光,也是优质茶的特征。

新熟茶,入仓茶较为入仓茶汤色深而不清亮;老茶,若退仓完整,二者汤色差异不大,但还是未入仓茶较为清亮。

口感

未入仓生茶,「果酸」是稍有年份茶品主要特色,口感清爽不腻、回甘强,茶韵足、杯底留香。四、五十多年的印级茶,如果没有入仓,以重手浸泡仍微带苦涩味。同期入仓茶则汤滑水甜,口感饱满;适度入仓,时常会有超越未入仓茶的表现。但最大缺点,就是不管怎么退仓,永远都有仓味。

未入仓熟茶,则虽口感清爽、茶韵足,但水薄而质轻,泡水短。轻度入仓熟茶,汤滑水甜,香气足、口感佳,多方面表现都略盛未入仓熟茶一筹。在熟茶方面,个人较偏爱轻度入仓。

斗茶

『斗茶』,在民间流传已久,切确年代笔者尚无考证,在此仅将此法用于检测二种茶品优劣与仓味。二种茶在相同客观条件下,使用相同茶具、相同的水冲泡水、相同置茶量、相同水温、相同冲泡时间、相同泡数、相同杯子等等,二种茶交替喝,如果出现其中一泡茶的滋味出现大变化,比如滋味变淡、出现杂味、苦涩味增加...等等,则此泡茶质相较劣于另一泡茶品。

斗茶的情形下会将较劣质的茶品缺点表现出来,而当明显入仓茶碰到没有入仓茶时,「仓味」它会成为缺点,如同杂味般被突显出来。然,明显入仓茶(较闷的茶)单独喝的时候,不会有此感觉,主要是因为茶内的浸出物质中许多活性物质会成为对比物质。入仓茶,在增湿、增温、不通风的环境下,基本上与熟茶洒水渥堆过程有些类似。若将入仓茶或是熟茶以120度以上的高温烘焙,所排出的味道,二者十分相近。

通常鉴定有无入仓,笔者以新制栽培型野生茶为对照组。为何使用新制栽培型野生茶?如前文所提「斗茶」是以茶品互相比较,如果对照组不够干净、浸出物含量不高,也就是茶质不好或仓储_顟B不够明确,将无法明确突显对方的缺点。茶园茶(台地茶)茶质如果不够好,以内涵物质不及对方时,在口感上可能会略逊一筹;此时,对照组茶质输了如果出现杂味,将无法确认是仓储的杂味,还是茶质的杂味?

最后使用栽培型野生茶鉴定茶质与仓储_顟B的主要因素,可能再几年后容易被推翻。1956-1996年之间(古董茶品之后)的茶品,坊间量产茶品少有纯野生茶。直至1996年以后,尤其1999年以后的茶品出现大量栽培型野生入仓茶;如果仓度轻、茶质好,以新制栽培型野生茶做对照组,如果茶质不够厚重,可能无法将入仓茶的杂味比较出来。

小编推荐

辨识茶的三种香气


茶有哪些香气呢?这取决于分类的原则:以香气的来源区分,主要有品种香气,工艺香气和存放香气

品种香气

是指某一单一品种的茶叶中在完整工艺的条件下表现最突出或特有的香气,比如凤凰单枞的各种香型,武夷肉桂的桂皮香等;

工艺香气

是指茶叶在一定工艺下所产生的的香气,其中又有原发性香气、附加性香气之分,这些香气与品种、山场、天气等虽然相关,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原发性香气是制作工艺中的某些步骤,比如发酵、做青、杀青等,所促使的茶青原有的芳香物质产生组合分离等变化,从而产生的香气,比如以扁平类炒青的豆壳香,正山小种的桂圆香,各类乌龙茶的清香等,而附加性香气则是通过工艺手段施加于茶上的香气,比如岩茶的火工香炭火香(焦糖香因归为自发性香气),正山小种的烟熏味,以及各类花茶的窖制香气,香精茶的香气等;

存放香气

是指制作完成的茶叶因为仓储的原因而产生或沾染的香气,也有原发性与附加性之分,其中陈茶的陈香多数是原发性,普洱生茶因后发酵而产生的一系列香气也属于原发性仓储香气,至于部分湿仓普洱的仓味,存放不良的茶产生的各种其他气味,均是附加性的。

了解香气来源,对于茶友辨别茶叶的品种与品质有直接的关系;比如应该出现品种香气的某单一品种茶,品种香气不明显,那么多数与制作工艺不到位或根本就是连品种都没搞对的,其中岩茶、铁观音、凤凰单丛均可用这一原则;这里比较容易混淆的是:品种香气与工艺香气是可以同时出现的,比如岩茶等都会出现复合型香气。其实,许多茶是用的群体种制作的,或者是各地引种的,以信阳毛尖为例,就存在福鼎大白,龙井43,浙农培育系,迎霜等茶树品种来制作,只是因为工艺的关系,最后成茶都会呈现非常接近的工艺香气;只是这种香气的表现各有高下不同。

辨识生茶与熟茶


茶亦有生与熟之分,生茶是新鲜的茶叶采摘后以自然的方式陈放,未经过渥堆发酵处理的茶。生茶茶性较烈,刺激。新制或陈放不久的生茶有强烈的苦味,色味、汤色较浅或黄绿,生茶适合饮用。生茶与熟茶是有区别的,那么如何辨别生茶与熟茶呢,下面小编与大家共同探讨。

生饼茶

制程:鲜叶采摘后,经杀青、揉捻、毛茶干燥,即为生散茶。再经紧压成型,成为紧压生茶品。

茶菁颜色与香气:茶菁由青绿至墨绿色为主,有些部分转黄红色。通常新制茶饼味道不明显,若经高温则有烘干香甜味。

口感:口感强烈,刺激性较高。若经高温,清香水甜而薄,微涩。如台湾绿茶。

汤色:以黄绿、青绿色为主。

叶底:新制茶品以绿色、黄绿色为主。活性高,较揉韧有弹性。

熟饼茶

制程:鲜叶采摘后,经杀青、揉捻、毛茶干燥,即为生散茶。生散茶经人工快速后熟发酵、 洒水渥堆工序,即为熟散茶(普洱散茶)。再经紧压成型,成为紧压熟茶品。

茶菁颜色与香气:茶菁黑或红褐色,有些芽茶则暗金黄色。有浓浓的渥堆味,发酵较轻者有类似龙眼味,发酵较重者有闷湿草席味。

口感:浓稠水甜,几乎不苦涩,泡水长。

汤色:发酵度较轻者多为深红色,发酵重者以黑色为主。

叶底:洒水渥堆,而发酵度较轻者叶底红棕色,但不柔韧。重发酵者叶底深褐色或黑色居多,较硬而易碎。

如何辨识漳平水仙茶的品质呢?


茶叶在加工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紧压茶,有普洱茶、紧压黑茶、紧压红茶、紧压白茶等。殊不知,在乌龙茶中也有紧压茶的存在,它就是漳平水仙茶。

漳平水仙茶树品种优良,生长力强,病虫害少。漳平水仙茶四季都能采收,分别号为“春茶、六月白、秋香、冬片”,极有文化韵味,在茶界拥有极高荣誉,《中国茶经》、《中国名茶志》、《福建名茶》等书中均有详细论述。

漳平水仙茶又名“纸包茶”,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方块紧压乌龙茶。水仙茶最特别的是包装定型:将茶叶放入用山里质地坚硬、无异味的木头制成的茶饼模具里,手工压筑成方形后,再用茶纸包裹定型,最后用木炭火慢慢烘烤着这些定型后的茶饼。

漳平水仙茶饼的制作和风味独具一格。相比较而言,武夷岩茶的加工方法是深度发酵,火香浓重但花香则较逊;闽南铁观音主要采用了浅发酵的加工方法,花香明显,回甘则不如岩茶。漳平水仙茶恰好介于二者之间,发酵程度及火功较之岩茶不及,较之铁观音则过之,是既有铁观音之花香气,又有岩茶之醇厚滋味与回甘。

如何辨识漳平水仙品质的好坏呢?漳平水仙内质以其内敛、典雅、韵味十足而著称;其身处于山坡野谷,承阳光雨露,饮山岚雾气,不娇媚,不孤傲,野性天成。茶清而纯正,奇而谦逊,其色蜜黄澄澈,其韵味沉隐不露。头道茶尚不见得好坏,要等到第二道、第三道,才有一股幽幽的桂花香味飘逸而出。水仙茶耐泡,泡上五六遍,还是茶色清澈,茶韵甘醇。在漳平生产的数十种乌龙茶品种中,堪称一枝独秀。

漳平水仙茶树品种特性明显,制成的茶叶风味独特,深受广大茶客的喜爱。作为世界唯一紧压乌龙茶,漳平水仙独特的外形、优雅的香气、醇厚的内质、绿叶红镶边的叶底,都是自身明显的特性。通过这些特征的辨认,让我们对于如何辨识漳平水仙的茶叶品质有更好的了解。

辨识茶香,请尽情想象!


我们如何学会辨识茶是什么香味呢?

一些饮茶者说,他们不喜欢泡茶者在奉茶时就说“这款茶有野姜花香,你闻闻,野姜花香多野。这茶味道清甜很稠,你喝喝,喉咙都被粘住了。”

迫使饮茶者按图索骥奔野姜花香去了,即使有饮茶者连野姜花也没见过,不曾体验过野姜花的香气是怎么一回事,也不得不顺着去附和野姜花香,然后还要忙着去感受喉咙是否被什么东西粘住了。

诸如此类,饮茶者其实被限制了欣赏茶汤香味的范围,要是喝不出野姜花香还换来全席嘲笑,批评他喝不懂此茶。品饮者大多只好忍声吞气、囫囵吞枣结束品茶的过程。即便有些茶客品出了野姜花香,但是他认知的野姜花也会因产地品种等不同而有差异。显然香味是不宜划一的,欣赏茶汤如一味,则茶味必然遭到简化,品茶者的嗅、尝功夫恐怕也必趋向笼统。

要强化对香味的辨识,需亲身多喝多比较,而且必须没有偏见,不带任何情绪。

中国的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故此相对容易获得各地特色茶如:普洱、寿眉、茉莉花茶、绿茶、单丛、六堡、佛手、铁观音、水仙、奇兰、铁罗汉、千里香等,这样自然形成一个允许频繁改换频道的嘴巴,身体就会从容地储藏着这些所有茶香味的信息;

同一个茶不同焙火程度、同一个茶不同年份、同一个茶不同等级、同一个茶不同产地、同一个茶不同时间不同人冲泡到底都有些什么差异?香味会发生能量的转换,变为波动通过神经系统传递脑部,成为记忆系统的一部分。

品饮者必须将记忆力锻炼得很强大,嗅觉味觉难学,视觉听觉易上手,因为耳朵听到及眼睛见到的都能够录制、保存、说明、传播,滋味和气味却无法做到真正记录,口能言出我们从饮食中所得到的精微感受实在不及一二。

我们必须将每一次的饮食经验记存在脑里,还要能在脑海里做各种味道的比较,拿食物的辣味来比喻,泰国菜的辣带酸甜,四川菜的辣带麻咸,马来西亚的咖哩辣中带椰汁香味,日本咖哩有果泥甜味等,这是比较基本味。

甜酸苦咸鲜五味不可能排着队叫我们一个一个尝,第一口感是辣先入口、还是咸先入口、辛酸呢或酸甜?这是比较调和度的差异。吃了朝天椒觉得很辣了,再吃墨西哥魔鬼椒,原来要比朝天椒更辣十倍不止,这是比较辣度高低优劣了,比较茶哪个更苦或味道更好亦如此。

这些所谓的“标准”将随着我们对味道多样化辨识以及嗅觉味觉感官产生新体悟后不断颠覆然后重建。茶泡饮者欲建立一套辨味辩香本领是非常激烈的一回事,并非拿着几本香味指南来背书就学上的,亲身多泡多饮苦练是必须,更要培养感受精微变化的能力,因为我们得凭一口二十毫升茶汤就要喝出它今生前世;抽象能力判断尤为可贵,我们的思维因此能做更深刻的香味比较。

古丈毛尖茶的品质辨识方法


古丈产茶主要茶区在古阳镇、东方、龙天坪、牛角山一带。地处武陵山脉横亘,山高谷深,森林密布,洞溪潺湲,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壤肥沃,且含磷丰富,茶叶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古丈毛尖生长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土壤中的硒含量极为丰富,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特定自然生态条件下,相对丰富的土壤养分,尤其是茶园土壤母质多为紫色板页岩,含磷量高,极宜茶树生长,为古丈毛尖名优茶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古丈毛尖选用适制的茶树品种的幼嫩芽叶,经精细加工制作而成,具有紧直多毫、色泽翠绿、嫩香高悦、滋味醇爽回甘、耐冲泡等特点,具有独特的口感和芳香,被誉为“绿茶中的珍品”。独特的生长环境和独特的加工工艺,造就了古丈毛尖的独特品质,而古丈也被称为茶叶之乡。

古丈毛尖制作有其独特的工艺流程,其加工工艺分为摊青、杀青、初揉、炒二青、复揉、炒三青、做条、提毫收锅等八道工序。在制作过程中,道道工序都要求精细操作,不可疏忽。特别是要掌握杀青和做条两道关键技术,非言传身授的茶师很难把握其要领,制作出精品。

如何辨识古丈毛尖的茶叶品质呢?第一是独特的外形风格,古丈毛尖不仅条索紧细圆直,而且油润有光泽、显毫。除极个别同类茶具有相近的条索外,油润感、显毫程度均不可及。第二是色、香、味俱佳,耐冲泡。不仅干茶色润、汤色明亮,而且香高持久、滋味醇厚回甘,冲3—4泡后茶味仍浓。古丈毛尖的感官特色是:条索紧细圆直,锋苗挺秀,香气高悦,滋味甘醇,叶底嫩匀,回味悠长,尤耐冲泡。

独特的气候条件形成了适宜茶叶生长的自然环境,在肥沃土地里新鲜生长的茶叶经过采摘、杀青、揉捻、干燥而成,成为品质优秀的古丈毛尖茶。要掌握古丈毛尖茶的品质特点,关键在于熟悉古丈毛尖茶精细的加工过程和茶叶品质特征,才能较为客观公正得了解古丈毛尖的茶

茶香,如何感知、辨识和记忆?


香气是品评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那一抹茶香,不仅仅是茶叶品质的象征,更是许多爱茶人恋恋追寻的至味清欢。

我们在老白茶糯糯的粽叶香中回味岁月,在西湖龙井鲜爽的豆香里感受春色江南,在凤凰单丛的桂韵兰香里体验误入百花深处的惊艳……

茶香成分

香气,属于一种美感,一种沁人心脾的审美感受。这种美感和审美感受,唯有通过人的嗅觉才能获得。先有嗅觉,而后有心灵的审美感受。

明人刘源长《茶史》言:“茶之妙有三:一曰色,二曰香,三曰味。”

茶叶香气,是干茶叶或茶叶冲泡时散发出来的茶叶芳香气味。这种茶叶香气,使人心脾清爽,神智清新,心旷神怡,属于一种沁人心脾的嗅觉之美。品茶、评茶的一道工艺程序,就是闻香,辨香。

茶叶香气,是由性质不同、含量差异不同的众多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据施兆鹏等研究,迄今为止,茶学界已经辨别出的茶叶香气物质大约有650种左右。根据科学分析,茶叶芳香物质的组织成分,大约可以分为十五大类:碳氢化合物、醇类、酮类、酸类、醛类、内酯类、酚类、过氧化物类、含硫化合物类、吡啶类、喹啉类、芳胺类及其它。

按照其结构特点,大致分为四类:

脂肪类衍生物,如青叶醇、青叶醛、正已醛、正已酸等。

萜烯类衍生物,沉香醇、香叶醇、橙花醇、芳香醇以及乙酸沉香酯、乙酸香叶酯等。

芳香族衍生物,如苯乙醛、苯甲醛、苯甲醇、苯甲酸甲酯、乙酸苯甲酯等化合物。

含氮、氧杂环类化合物,如吡嗪、吡啶、吡喃类衍生物及吲哚、喹啉等化合物。

绿茶香气的主体是芳香物质,具有“鲜嫩”“清香”之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