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鉴别知识:如何通过茶汤来辨别茶叶品质?

发布时间 : 2021-09-11
如何辨别绿茶品质 绿茶如何辨别品质 如何区分茶叶的品质

如何辨别绿茶品质。

从色、香、味、形判断,是辨别一款茶叶的好坏基本方法。很多普通饮茶之人,购买茶叶时,一般会观看干茶的外形和色泽,闻干香判断茶叶的品质。但茶汤往往也会暴露很多信息,那如何从茶汤判断一款茶叶的好坏呢?

茶汤和品质的关系

之所以看茶汤就能判断茶叶的品质。是因为茶汤能反应出茶叶在原产地、制作工艺、储运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原产地生态优良,茶树长势良好,制成的茶必然清澈明亮。制作工艺精良,没有明显加工缺陷的茶,茶汤亮度好,不会发灰发暗。储运过程把控严格的茶,较少碎末,茶汤干净透明。

由此可见,茶汤是辨别茶之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那么如何通过茶汤来辨别茶叶品质呢?

观察茶汤的三要素

观察茶汤主要从色度、亮度、清澈度三个方面辨别品质。

1

色度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色。通常来说,绿茶是浅绿色,红茶是红色,白茶是杏黄,熟普是棕褐色等等,只要这个茶基本符合该茶类的基本特征,就没有问题。

2

亮度

是指茶汤颜色的亮与暗。但亮度往往容易跟颜色混淆,有的颜色看起来很亮眼,比如金黄,有的颜色看起来很暗,比如土黄。

在颜色中,除了色度,亮度也是不能忽略的因素。就如红茶,一些优质的红茶汤色十分艳丽,而低档红茶汤色却呈现暗褐,即使在阳光的照耀下却丝毫不觉得明亮。

3

清澈度

茶汤的清澈与否,肉眼就比较容易识别,但仍需注意的是判断的时候必须避免一些外界因素干扰,如茶毫、茶碎末等。

好茶的茶汤可以允许有一些茶碎末沉在杯底,但从上往下观察清澈见底。或使用玻璃公道杯,是清澈还是浑浊,从侧面看更为明显。

小贴士:从茶汤角度判断,要注意两点:

1

趁热观察

茶叶泡后,放置过久,茶汤中的茶多酚与空气接触会很快氧化,导致茶汤变色和氧气结合,颜色会发生变化,因此,茶色中茶汤之色应从茶叶刚泡好后的茶汤来辨别。

2

选用白瓷碗观察

使用白瓷茶具观察汤色更佳,透明的玻璃用于欣赏茶汤是好的,但是其特性会影响茶汤的真实呈现。

小编推荐

茶叶的辨别:茶叶鉴别:怎样通过外形来辨别茶叶品质?


外形是茶叶品质的综合表现,识别时。

首先,用双手捧起一把茶叶,放于鼻端,用力深深吸一下茶叶的香气。

一看是否具有茶叶的香气;

二是辨别香气的高低;

三是嗅闻香气的纯正程度;

凡香气高、气味正的必然是优质茶;凡香气倦、气味不正的就是粗老茶,或者是劣质茶。

其次,抓一把茶叶平摊于白纸上,看一下干茶的色泽、嫩度、条索、粗细、整碎等。

凡色泽匀正,嫩度高,条索紧实,粗细一致,碎末茶少的,是上乘茶叶。如果条形茶条索松散,叶脉突出,叶表粗老,色泽不一,身骨轻飘,片、末、老叶多,都算不得好茶。这是因为在茶叶制造过程中,大凡粗老的鲜叶原料,是无法做成紧结的条形茶叶的,其外形必然松散。

而用老嫩不一的鲜叶原料加工而成的茶叶,不但外形大小不一,色泽花杂,而且片、末、老叶较多。

所以不同品类的茶叶,由于鲜叶原料要求不一,因而对成品茶的外形标准也不一致。不过,各种茶叶虽有不同形态,但却有统一要求。

这就是干看时,形状要一致:在扁茶中无圆茶,在圆茶中无扁茶;在直条茶中无弯条茶,在弯条茶中无直条茶;在长条茶中无短条茶,在短条茶中无长条茶;在厚张茶中无薄张茶,在薄张茶中无厚张茶;在整茶中无碎茶,在碎茶中无整茶。对同一种茶,都要求大小、粗细相对一致。

这个看的功夫,是需要实践积累的,还需要不断接触好茶去建立一个好的标准,慢慢才能熟能生巧。

茶叶相关知识:如何通过茶汤鉴别茶叶的好坏


传统鉴别茶叶好坏的方法有很多,从外形到内里,同时要动用眼鼻嘴,要多看、多闻、多喝,即色香味形综合来考虑,这些就是判定一款茶好坏的基本准则。

但是今天要介绍的方法,可以说判定好茶与否的捷径,直接从茶的某一个角度切入,可以对茶整体的品质做一个判断,其实最后你会发现八九不离十。

比如拿普洱茶来说,普洱茶的外形比较粗犷,不像绿茶一样娇嫩,如果用外观来评判茶叶好坏,那普洱茶在外观上就不太讨喜。所以不妨从茶汤直接入手,一杯茶只要喝下去,就能暴露茶叶的很多信息。

观察茶汤哪些方面?

茶汤要趁热的时候去观察,否则茶叶冷掉之后,内含物质会凝结,这样就没办法综合考虑了。

观察茶汤的要点,主要是茶汤的色度,亮度和透明度等这几个因素。

1、色度

我们平时说的颜色,其实是由色度和亮度共同构成的。

色度是不能作为衡量一款茶好坏与否的指标的,因为不同的茶有不同的色。绿茶是浅绿色,红茶是红色,白茶是杏黄,熟普是棕褐色等等,只要这个茶基本符合该茶类的基本特征,就没有问题。

2、亮度

也称明度,是指茶汤颜色的亮与暗。但亮度往往容易跟颜色混淆,有的颜色看起来很亮眼,比如金黄,有的颜色看起来很暗,比如土黄。

在颜色中,除了色度,亮度也是不能忽略的因素。就如红茶,一些优质的红茶汤色十分艳丽,而低档红茶汤色却呈现暗褐,即使在阳光的照耀下却丝毫不觉得明亮。

3、透明度

这个词就比较好理解了,即茶汤的清澈程度。茶汤的清澈与否,肉眼就比较容易识别,但仍需注意的是判断的时候必须避免一些外界因素干扰,如茶毫、茶碎末等。

好茶的茶汤可以允许有一些茶碎末沉在杯底,但从上往下观察清澈见底。或使用玻璃公道杯,是清澈还是浑浊,从侧面看更为明显。

茶汤与品质有密切的关系

之所以看茶汤就能判断茶叶的品质。是因为茶汤能反应出茶叶在原产地、制作工艺、储运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原产地生态优良、茶树长势良好,制成的茶必然清澈明亮。

制作工艺精良,没有明显加工缺陷的茶,茶汤亮度好,不会发灰发暗。

储运过程把控严格的茶,较少碎末,茶汤干净透明。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颜色,如果是同一类茶,高手通过观察茶汤就能判断茶叶的品质。高手之所以是高手,也是因为在长期的看茶品茶中实践而来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虽然很难一眼看过去就准确判断茶叶品质,不妨把茶汤当做判断茶好不好的辅助手段,先看再喝,如果能印证自己的判断,说明水平又提高了。

茶叶鉴别知识:如何通过茶香来辨识茶叶品质与品类?


茶叶很香,有些香气差别明显,有些香气差别细微。专不同种类的茶叶有其特有的香气。符合身份类别且适度的香气,是好茶的特征。

绿茶、白茶——自然香

毫香型、嫩香型、清香型三种香型,属于比较清新自然的类型,所对应的是未经发酵的绿茶,或采用萎凋工艺保留原生特性的白茶。

毫香:指白毫显露的嫩芽叶所具有的香气。嫩度在一芽一叶以上,经正常制茶过程,冲泡时茶叶均会散发毫香。银针茶一般都具有典型的毫香,另外部分毛尖、毛峰则有嫩香带毫香。如白毫银针、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

嫩香:茶叶的一种鲜嫩香气,是绿茶的典型特性。此类香气明显的绿茶,是在一芽二叶初展时采摘,且制茶及时。各种毛尖、毛峰茶,都具有该香气特点。

清香:稍显清淡,包括清香、清高、清纯、清正、清鲜等,主体仍是绿茶。可以通过这些香气,判断出茶叶鲜叶嫩度在一芽二、三叶,且制茶及时。

青茶、花茶——花香

花香,是茶叶散发出各种类似鲜花的香气。按花香青甜的不同,又可分为青花香和甜花香两种。青花香,包括兰花香、枙子花香、珠兰花香、米兰花香、金银花香等;甜花香,有玉兰花香、桂花香、玫瑰花香和墨红花香等。

花香所对应的茶叶种类也较多,如青茶(乌龙茶)中的铁观音、凤凰单枞、水仙、浪菜、台湾乌龙茶,花茶中的茉莉花茶、玫瑰花茶、丁香花茶等。

如果绿茶和普洱茶带有花香,则更为难得。

红茶——花果香、甜香

带有花果香的茶叶,最典型的是祁门红茶,独特的“祁门香”便是由此得名。

果香型:茶叶可以散发出类似各种水果的香气,如毛桃香、蜜桃香、雪梨香、佛手香、橘子香、李子香、香椽香、菠萝香、桂圆香、苹果香等。产自云南的滇红,常常带有苹果香。

甜香型:包括清甜香、甜花香、干果香、甜枣香、橘子香、蜜糖香、桂圆香等。具有这些香气,证明毛茶鲜叶嫩度在一芽二、三叶,采用传统红茶制法。典型的包括宜红工夫、滇红工夫、闽红工夫等。

岩茶、黑茶、黄茶——烟火香

提到烟火香,大多数茶友第一反应是武夷岩茶。的确,其独特的焙火工艺,决定了其香气的特性。烟香型源于熏烟工艺,所用材料是松柏或枫球、黄藤等。

火香型包括米糕香、高火香、老火香及锅巴香。火香气是否充足醇厚,也能证明茶叶品质的高低。

烟火香型的茶有红茶类的小种红茶、黑茶中的六堡茶、黑毛茶以及黄茶中的沩山毛尖等。

黑茶——陈香

陈香、醇香也是茶叶中的主流香气。云南普洱茶、广西六堡茶和湖南黑茶,在长时间的存放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伴随着持续的后发酵变化,会逐渐呈现出陈醇香型。普洱茶爱好者所推崇的“越陈越香”及“陈韵”,主要指的就是这类香型。

茶叶相关知识:如何通过叶底辨别茶叶品质?


一、春料

春料的主要特征:

芽至初叶的距离很短,这是和秋茶、夏茶来比。

另外有四个辅助特征:

1.叶接梗处明显变粗,有人称为马蹄。

2.梗较粗壮

3.叶较丰厚

4.白毫密多,因高山日光强烈白毫可以减少水气蒸发。

这四辅助特征就是经过一个冬天储存的养份释放的结果。

二、芽头

辅助特征是园地茶胖粗,大树茶反而精瘦。

三、秋料

芽至初叶的距离较长,叶的厚度比较单薄,但是也有马蹄。

四、夏料(雨水料)

除秋料就有的特征之外,梗长而无力,梗面会因水份过多又干燥失水呈现凹痕,有点像芹菜梗。

五、台地茶

主要特征:就是叶面薄弱,如薄纸易折;泡汤之后无力恢复弹性,甚至多次冲泡也不能展开,叶子愈薄当然愈差。

有三个辅助特征:

1.主侧叶脉较平或不明显

2.叶缘有明显密齿

3.大型茶园地有时候是用剪刀采摘

六、大树茶

大树茶指有明确范围,定期采摘的古树茶园。

主要特征是叶面丰厚坚韧,丰厚是因为大树茶的叶层的栅状组织比台地茶厚实;坚韧是因为大树茶海拔较高的生长环境造成。

低温时:高山上更低温,日晒时:高山上紫外线更强,刮风时:高的树迎风更多。所以坚韧的叶质是大树茶适应环境之后生命力的表现。

即使压成茶饼,一旦泡汤后,叶面会很快的恢复弹性,折痕通常不会存在,茶汤中的大树茶叶面像皮革泡水般卷曲。

另外四个辅助特征:

1.主叶脉粗,侧脉明显,叶脉看似鱼骨架。因为叶子重,由侧叶脉再分出的细脉会比较较靠近叶缘。

2.叶缘齿较疏较小,但是也有齿缘红尖似蚁嘴。有可能是低矮大树的特征。有时会出现虫咬孔,也是大树茶的特征,但是也可能是管理较混乱的台地茶。

3.大树茶叶子颜色,二叶及三叶比台地茶深,近墨绿色。向阳山坡日照充沛,可以有更多叶绿素和光合作用而产生更多茶氨酚及葡萄糖,可以使口感更加鲜爽不涩。

4.不大可能出现用剪刀采收,因为工人有时是爬上树采茶。

七、野生茶

野生茶不是指原始未驯化的近缘野茶,而是指因为路途偏远,乏人管理,无法像大树茶一样定期采收的茶树。除了大树茶的特征之外,野生茶主副叶脉高冗明显,看似洗衣板。叶颜色更加墨绿,叶面更加的油亮,减少因为日光照射引起的水气蒸发,反之,叶的背面就不需要油光。叶缘无齿有可能是因为海拔更高,树形高大,人迹罕至。不必再防动物刮蹭,昆虫咬食等情况。

八、拼配料

如果同一饼茶,出现不应该同时出现的特征时,就有可能是不同来源的茶叶拼配,出现二种不同的叶缘齿、叶脉可能是两种不同生长地。例如大树茶配台地茶。出现二种不同的梗面、梗长可能是春料配夏秋料。

九、叶脉

一般来说台地茶的主侧叶脉对数少,大树茶的主侧叶脉对数多。所以数叶脉对数是有效的辨识方式。尤其大树茶叶脉明显,又都以全叶形压饼。

茶叶相关知识:如何通过叶片展开形态来辨别茶叶真假?


真茶叶,是采自茶树的芽叶;假茶叶,则是来自形似茶树的其它植物芽叶。

一些不法商家为牟取暴利,会以假充真,将假茶叶混入某些紧压型的茶里,以达到大幅度降低成本的目的。饮这样的茶,对人身体的健康是有害的。那么我们怎样通过叶片的展开形态来鉴别茶叶的真假呢?下面来看看。

首先,区分茶树叶片形状与品种类型中的大、中、小叶种

茶树叶片的外部形态,通常是识别品种的一个标志。由于叶的长度与宽度比例不同,以及叶片最宽处的部位不同,使叶片有不同的形状。

一般长宽比在1.8以下,叶最宽处接近基部为卵圆形、接近上部为倒卵圆形。长宽比在1.8~2.6之间,叶最宽处接近中部为椭圆形;长宽比在2.6以上,叶最宽处接近基部为披针形、接近中部为长楠圆形。生产中由于各品种间叶面积不同,一般又可分为大、中、小叶种。

大叶种系指叶面积(以定型叶的叶长×叶宽×0.7[常数]来表示)在28~50平方厘米,或叶长10厘米以上,叶宽4厘米以上者;

中叶种叶面积在15~28平方厘米,或叶长7~10厘米,宽3~4厘米者;

小叶种叶面积在15平方厘米以下,或叶长7厘米以下,叶宽3厘米以下者。而叶长在14厘米、叶宽5厘米以上者为特大叶种。

其次,识别茶树茶叶叶片上的基本形态

(1)茶树叶片边缘锯齿一般为16~32对,有锯齿形、重锯齿形、齿牙形和缺刻形之分。但不论哪种形状,叶片锯齿都是上部密而深,下部稀而疏,近叶柄处平滑无锯齿。而其他植物叶片多数叶缘四周布满锯齿,或者无锯齿。

(2)茶树叶片叶背叶脉凸起,主脉明显,并向两侧发出7~10对测脉。侧脉延伸至离边缘三分之一处向上弯曲呈弧形,与上方侧脉相连,构成封闭形的网脉系统,这是茶树叶片的重要特征之一。而其他植物叶片的侧脉,多呈羽状分布,直通叶片边缘。

(3)茶树叶片背面的茸毛,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观察,除主脉上的茸毛外,大多具有基部短,弯曲度大,通常呈45~90度角弯曲,这也是茶树叶片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其他植物叶片上的茸毛多呈直立状生长或无茸毛。

(4)茶树叶片在茎上的分布,呈螺旋状互生。而其他植物叶片在茎上的分布,通常是对生或几片叶簇状着生。

最后,判定真假,从泡开的叶面形态的几个方面来判断有没有掺假

1、叶片

真茶:叶片在茎上呈螺旋状互生;

假茶:叶片在茎上通常是对生,或几片叶簇状着生。

2、锯齿

真茶:叶片边缘锯齿,上半部密,下半部稀而疏,近叶柄处平滑无锯齿;

假茶:叶片则多数叶缘四周布满锯齿,或者无锯齿。

3、主脉与侧脉

叶面中间为主脉;侧脉由主脉分出,与主脉呈45°向叶缘延伸,到叶缘2/3呈弧形向上弯曲,并与上一条侧脉连接处闭合。侧脉还分出细脉。

真茶:主脉明显,叶背叶脉凸起。侧脉的对数随茶树品种而异,一般8—9对,多的10—15对,少的5—7对。每对侧脉延伸至叶缘三分之一处向上弯曲呈弧形,与上方侧脉相连,构成封闭形的网状系统,这是重要特征之一;

假茶:叶片侧脉多呈羽毛状,直达叶片边缘。

4、茸毛

真茶:叶片背面的茸毛,在放大镜下可以观察到它的上半部与下半部是呈45-90度角弯曲的;

假茶:叶片背面无茸毛,或与叶面垂直生长。

一般来说,茶叶的品种繁多、规格各异,如何通过叶片展开形态来辨别茶叶真假,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除了需要经验,长期的积累之外,还要科学数据支撑,否者光从叶片展开形态来判断茶叶有没有参假造假,有时也会失误,其办法就是多学多喝,多寻找有利资料数据,这样长期下来,形成系统性的知识,鉴别起来就容易多了。

茶叶分类:如何通过茶汤判断茶叶的品质


茶汤能反应出茶叶在原产地、制作工艺、储运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原产地生态优良,茶树长势良好,制成的茶必然清澈明亮。制作工艺精良,没有明显加工缺陷的茶,茶汤亮度好,不会发灰发暗。储运过程把控严格的茶,较少碎末,茶汤干净透明。

观察茶汤主要从色度、亮度、清澈度三个方面辨别品质。

1.茶汤颜色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色。通常来说,绿茶是浅绿色,红茶是红色,白茶是杏黄,熟普是棕褐色等等,只要这个茶基本符合该茶类的基本特征,就没有问题。

2.茶汤亮度

是指茶汤颜色的亮与暗。但亮度往往容易跟颜色混淆,有的颜色看起来很亮眼,比如金黄,有的颜色看起来很暗,比如土黄。

在颜色中,除了色度,亮度也是不能忽略的因素。就如红茶,一些优质的红茶汤色十分艳丽,而低档红茶汤色却呈现暗褐,即使在阳光的照耀下却丝毫不觉得明亮。

3.茶汤清澈度

茶汤的清澈与否,肉眼就比较容易识别,但仍需注意的是判断的时候必须避免一些外界因素干扰,如茶毫、茶碎末等。

好茶的茶汤可以允许有一些茶碎末沉在杯底,但从上往下观察清澈见底。或使用玻璃公道杯,是清澈还是浑浊,从侧面看更为明显。

观察茶汤的注意事项

一是要趁热观察

茶叶泡后,放置过久,茶汤中的茶多酚与空气接触会很快氧化,导致茶汤变色和氧气结合,颜色会发生变化,因此,茶色中茶汤之色应从茶叶刚泡好后的茶汤来辨别。

二是尽量选用白瓷碗观察

使用白瓷茶具观察汤色更佳,透明的玻璃用于欣赏茶汤是好的,但是其特性会影响茶汤的真实呈现。

茶叶分类:如何看茶汤来鉴别茶品质?学起来!


从色、香、味、形判断,是辨别一款茶叶的好坏基本方法。很多普通饮茶之人,购买茶叶时,一般会观看干茶的外形和色泽,闻干香判断茶叶的品质。但茶汤往往也会暴露很多信息,那如何从茶汤判断一款茶叶的好坏呢?

茶汤和品质的关系

之所以看茶汤就能判断茶叶的品质。是因为茶汤能反应出茶叶在原产地、制作工艺、储运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原产地生态优良,茶树长势良好,制成的茶必然清澈明亮。

制作工艺精良,没有明显加工缺陷的茶,茶汤亮度好,不会发灰发暗。

储运过程把控严格的茶,较少碎末,茶汤干净透明。

由此可见,茶汤是辨别茶之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那么如何通过茶汤来辨别茶叶品质呢?

观察茶汤的三要素

观察茶汤主要从色度、亮度、清澈度三个方面辨别品质。

1.色度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色。通常来说,绿茶是浅绿色,红茶是红色,白茶是杏黄,熟普是棕褐色等等,只要这个茶基本符合该茶类的基本特征,就没有问题。

2.亮度

是指茶汤颜色的亮与暗。但亮度往往容易跟颜色混淆,有的颜色看起来很亮眼,比如金黄,有的颜色看起来很暗,比如土黄。

在颜色中,除了色度,亮度也是不能忽略的因素。就如红茶,一些优质的红茶汤色十分艳丽,而低档红茶汤色却呈现暗褐,即使在阳光的照耀下却丝毫不觉得明亮。

3.清澈度

茶汤的清澈与否,肉眼就比较容易识别,但仍需注意的是判断的时候必须避免一些外界因素干扰,如茶毫、茶碎末等。

好茶的茶汤可以允许有一些茶碎末沉在杯底,但从上往下观察清澈见底。或使用玻璃公道杯,是清澈还是浑浊,从侧面看更为明显。

小贴士:

从茶汤角度判断,要注意两点:

⒈趁热观察

茶叶泡后,放置过久,茶汤中的茶多酚与空气接触会很快氧化,导致茶汤变色和氧气结合,颜色会发生变化,因此,茶色中茶汤之色应从茶叶刚泡好后的茶汤来辨别。

⒉选用白瓷碗观察

使用白瓷茶具观察汤色更佳,透明的玻璃用于欣赏茶汤是好的,但是其特性会影响茶汤的真实呈现。

了解完观察茶汤的三要素,下面来介绍一下六大茶类基本的汤色的特点。(gif茶汤小图供大家参考)

1.绿茶,绿叶绿汤

制法经过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序。颜色翠绿鲜明,清澈透明。

2.红茶,红叶红汤

制法分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颜色看起来较艳丽,茶汤在阳光的照射下,能感觉到颜色亮而鲜活,且碗底无沉淀。

3.青茶,汤色金黄

制法主要是渥堆变色,即茶叶揉捻后,渥堆20多小时,使叶色变为油黑。色彩黑褐有光泽,汤色红亮琥珀色,滋味醇厚。

4.黄茶,黄叶黄汤

制法比绿茶制法多个闷堆工序。汤色一般是浅黄略带绿,清澈明亮。

5.黑茶,汤色橙黄或棕红色

制法经过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五道工序。汤色橙黄或金黄、清澈明亮。

6.白茶,汤色杏黄

制法分为萎凋、干燥两道工序。汤色清淡,一般是杏黄色。

不难发现,每一类茶虽然汤色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优质茶汤通常需要具备色泽明显、清晰透亮、油润饱满的特性。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颜色,对于普通人来说,虽然很难一眼看过去就准确判断茶叶品质,不妨把茶汤当做判断茶好不好的辅助手段。先看茶汤再喝茶,如果能印证自己的判断,说明水平又提高了。

茶叶鉴别知识:如何辨别茶叶等级高低?


开汤前

看干茶:【整体】条索整齐,色泽匀整,无过多碎末杂质的为上;粗细不一,色差明显的为下。

看干茶:【个体】条索紧结,油润光泽,色泽自然的为上;条索粗散,暗哑无光,色泽过于鲜艳,或者特别干枯没有活力的为下。正品的色泽自然悦目,冒牌茶会有不自然的感觉。

闻干茶:香气纯正,穿透力强的为上;有异杂味儿,香气飘忽的为下。但是,并不是好茶都会很香,尤其是陈年老茶,干茶也许闻不到香气。这里就要区分香气淡和香气飘忽否定的区别了。简单说,它可以不香,但不可以香得乱。

开汤了

看杯盖:如果是用碗泡,洗茶的时候注意看浮沫,浮沫少,很快散去,杯盖上基本没有杂质的为上;浮沫多而不散,杯盖上残留较多杂质的为下。好茶在整个制作和仓储过程中都被认真对待,这个道理很通吧。

闻杯盖:首先要热嗅时没有令人不悦的气味,外加香气浓郁纯正,冷却后挂壁持久为上;热嗅有酸、涩、焦等异味,香气芜杂,不持久者为下。

品饮中

茶入口:茶汤的滋味丰富多彩,难以一一描述清楚,但有一点共通的是:茶与水的融合度越高越好。借用茶友的口头禅“这茶让水变得好喝了”,这是最简单却也是最难达到的要求。这口茶汤如果真正愉悦了你,它必然不差!

回味:茶汤下喉,对茶的真正考验才开始。入喉顺畅,香韵在口腔与鼻腔中停留时间长,舌面或口腔生津回甘强烈的为上;入喉有毛刺感,香气不如茶汤在口中时强烈,舌面发涩,嘴里好像有一层塑料薄膜的粘腻感,这种茶汤必然有诸多问题,比如原料等级粗老,或者制作工艺不到位,或者仓储湿热等等。

看汤色:澄净透明的为上;混浊不清的为下。

看汤色变化:如果冲泡手法正常,那么整个品饮过程中汤色的变化就可以看出茶叶的品级了。全程汤色稳定,渐渐变淡的为上;几道之后滑坡厉害,非常不耐泡的为下。对于茶汤品质有急速改变的,要小心“靠工艺拉升原料品级”的可能性。

品饮后

看叶底:叶底如女人的皮肤,藏不住秘密。这是一门非常深的学问,今天只讲几点最简单的。

柔韧性:好的叶底要舒张自然,柔软而有弹性(是不是和皮肤很像呢?)过于僵硬或者过于娇嫩都不算上品。用手轻轻揉捻,不容易揉烂的比一捏就碎的好。

颜色均匀:一眼望去叶底呈统一的颜色,没有明显的深浅的为上;斑驳相间,或深或浅,就要小心了。叶张中如果有灼伤红斑的,制作工艺不够好。叶张之间不会有太大差异。

有光泽:将叶底控去水分后自然晾放几分钟,迅速失水表面干燥的一定不如始终保持油润的叶底。这和皮肤的锁水能力异曲同工。

《茶叶鉴别知识:如何通过茶汤来辨别茶叶品质?》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茶叶常识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茶叶常识,以及准备大量关于茶叶常识的专题,如:如何辨别绿茶品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