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世界史由神农到西方学者“论茶”

发布时间 : 2021-09-22
普洱茶论 神农普洱茶 神农花茶

普洱茶论。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茶的世界史由神农到西方学者“论茶””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茶的世界史由神农到西方学者“论茶””相关知识!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记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这个习惯到底是在什么年代开始的,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世界上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的确是从中国传过去。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近期,有两名西方学者踏遍三十个国家,娓娓道来各种茶事,细味茶的歷史,合作编写成《茶的世界史》,透过书中十八个章节,以时空为主线,介绍了茶叶从最初在东南亚的丛林中被发现、种植,传入中国,到唐宋时发展成饮茶文化,以及在歷史的长河里,茶叶如何通过陆地茶马古道和海上航路等途径的商贸活动,远播日韩、欧美等地,最终发展成大众喜爱和接受的一种饮品,和在各地形成的各种不同的饮茶习俗和文化。

此书由两名从事中国文化研究、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的资深学者撰写,他们分别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语言和文明系教授、著名汉学家和东方学家梅维恆,他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佛经文学、中国通俗小说和表演艺术等;另一位是瑞典记者和作家郝也麟,由于是两名从事中国文化研究、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的资深学者撰写,故内容严谨,条理清晰,带有一定学术价值。另一方面,中国人论茶并不新鲜,然而此书从西方人的角度出发,审视茶的文化,以及对世界各地人们生活的影响,宽阔的视野成功发掘出很多新颖的故事。本书行文轻松,通俗流畅,兼具知识性和故事性,是一本有趣的茶史。

《茶的世界史》以一个个关于茶叶的故事,以及由茶叶引发的事件,串联起全书,讲述在各地形成不同的饮茶习俗和文化。内容谈及很多有趣动人的故事,例如清朝期间,英国商人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清廷派遣两广总督林则徐前往虎门销烟,引发后来的鸦片战争。对于鸦片战争,歷史科只提及几件稍为重要的事件,但是在众多导火线中,并未提及原来茶叶对促致战争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打从茶被发掘的一刻,它为艺术家带来灵感、宗教体验,促进世界贸易发展,甚至触发战争。

本书某程度反映了著者的学识,也易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比如导言,就是从一七七三年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波士顿倾茶事件作为开篇,转而引入到中国产茶、茶叶贸易的主题,这种切入点尚算巧妙。全书还附有中国唐代茶圣陆羽的自传和敦煌遗书《茶酒论》(唐人王敷所作小品文,虚拟茶酒辩论,内容生动幽默,耐人寻味。)以及世界各种语言中关于茶的词彙。毕竟要写茶史,不可不提唐代陆羽撰写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经书研究价值甚高,当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也许中国自古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虽无可稽考,但可说明知茶有用为时甚早。这足以说明,茶自古以来似乎就是中国的国粹,中国人论茶也早已不新鲜。

cy316.com延伸阅读

茶史:神农架的茶


神农架的茶山,我以为青天袍最美,青天袍是一条窄长而蜿蜒的峡谷中的一段,谷底有人家,人家的山上便是茶山,在苍苍莽莽的原始森林及砍伐后而成长起来的原始次森林之间,有那么一片巨大的茶山,葱葱翠翠,齐整有序,沉浸在飘袅的白雾间,最是美妙。

神农架的茶主要产于木鱼坪海拔1400米的高山,此地空气清新,多雾多雨,晴天亦阳光灿烂,气候变化频繁,或者说是在地球最纯净的绿色山野上,神农茶在这里生长着,长成的风景如翠绿之屏。

去年夏天,我从神农架背了一大盒神农茶回京,我知道此茶的珍贵,打开品过一罐之后,就不再喝,留着写我纯粹的散文时喝它,我相信神农茶的青葱与纯净,也会融入我的文字里,我不愿随意就将它喝掉。我带回的神农茶,商标上的茶名叫做神农架有机茶,此名缺少一定的诗意,茶没有诗不行,这略约让我觉得遗憾,如果由我来取茶名,我就给它取名为神农茶,然后细分青天袍、神农顶、玉叠屏几类,就像龙井茶分狮峰、梅家坞和西湖龙井一样,在一个统称之下细分神农系列。

近些年来,人们追求绿色食品,也叫有机食品,我不怀疑神农架有机茶的品质,这与恩施富硒玉露倘且不是一样,我曾对恩施富硒玉露表达过遗憾,它将次要的东西掩盖了茶质本身,这像把一个美女叫成美丽的美女一样,真正让人感觉诧异,恩施玉露也是好茶,我喜欢它淡然回甘的口味。神农茶不用说了,其汤色浅黄清亮,清润而余香绵长,尤饮之神清气爽,每饮后精神里面的困顿渐消。然而,叫上了神农架有机茶,仍然有憾,现在好像是一个有机主义时代吧。

神农架相传是炎帝神农尝百草的地方,且茶又是神农尝百草过程中所发现,《神农本草》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4000年以降,无人对此质疑,中国茶圣陆羽又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关于神农发现茶的过程,有多个版本,传播比较广泛的有:神农尝百草中毒晕倒在茶树下,恰好有水从茶树叶子上滴下,流入神农口中,神农饮后起死回生,又一说是神农煮水,有茶树叶子飘落锅中,神农饮后,这种味苦回甘的叶子可提人精气神,于此发现了茶叶的药用功能。神农,便是茶之始祖,神农架的茶当应以神农直接命名。至于有机,那是行业之分类称谓,只用在小处注明便罢。

神农架是至今地球同纬度的唯一绿洲,世界植物园,亚热带、北温带及东西部的植物均在此聚集,最新的高等植物统计有2770种,不仅是茶在神农架生长的条件良好,其它植物亦然。

世界茶文化:西方的茶历史


向西方传播饮茶的开始始于葡萄牙传教士在16世纪将天主教传播到该地区的过程中来自中国的报道。中国的传教士迷恋这种饮料的风味和习俗,并在回到欧洲后高度评价茶的药用价值。

尽管葡萄牙人表示了这种认可,但荷兰人还是负责亚洲和欧洲之间最早的茶叶贸易。由于当时荷兰和日本之间的贸易关系更好,第一批进入欧洲的茶可能是日本绿茶,而不是中国人。到1610年,茶叶开始在荷兰东印度公司运营的船上抵达荷兰。在那里,它被吹捧为一种外来的药用饮料,主要是由贵族消费-这可能导致其成本超过每磅100美元。

荷兰茶叶营销活动很快成为这种新商品向其他欧洲国家传播的最重要因素。德国和法国很难接受荷兰人提出的茶的药用价值。如此多的重点放在茶几乎治愈所有已知弊病的能力上,德国和法国的保守医疗机构完全拒绝了饮料。1635年的德国医学论文甚至声称它的消费将加速四十多岁的人的死亡!

尽管存在这些争议,但在这些国家,饮茶确实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欢迎。但可能它最受欢迎的是英格兰,这个国家的风格和个性似乎永远与其饮茶传统紧密相连。茶叶最早是在1600年代中期由英国贵族引入英国的,他们在前往荷兰时回来时报道了其令人愉快的品质。1657年,英国第一次实际出售的茶叶是伦敦的GarwaysCoffeeHouse。随着咖啡馆开始扩散,茶叶的消费量也在增加。茶的主要药用价值仍然是它的主要推荐,但它在咖啡馆而不仅仅是药剂店的存在使茶作为通用饮料合法化。到1702年,仅伦敦就有近500家咖啡馆。1721年托马斯·特宁(ThomasTwining)于1717年创办的咖啡店(汤姆咖啡馆)成为第一家茶店,此前特温宁认识到越来越多的女性饮茶者提供了未开发的商机。他的新茶店向男性和女性开放(与男士专用的咖啡馆不同),并开始了女性聚会的悠久传统。

英国茶叶的早期历史与其他国家的茶叶历史不同,并非没有争议。它被不同地指责为造成该国经济困境,生产力不足和国家贫困的原因。当时一些有影响力的作家提出了毫无根据的理论,认为其消费会导致健康状况不佳和虚弱。但是,太多的人仍然致力于将茶作为一种舒缓的饮料全天享用。

尽管茶叶在争议中屡屡受挫,但它仍然是英国经济中的重要商品。英国东印度公司预见到这种新产品的未来,努力取代荷兰东印度贸易公司作为英国的茶叶供应商。到1669年,他们说服国王和王后禁止从荷兰贸易公司进口茶叶,并开始直接从东方进口茶叶。

英国东印度贸易公司的这种企业家的远见将导致100年后在印度和锡兰种植茶叶。虽然英国商人和植物学家会花费很多年时间试图让中国茶树种子在印度种植,但最终将成为本土茶厂(或阿萨姆型)的成功,这将使印度和锡兰成为首选的茶叶种植区域。今天。阿萨姆邦的植物具有强大的抗高潮变化能力,能够在高海拔地区茁壮成长,将永远区分印度和中国茶叶品种。中国和印度仍是主要的茶叶出口国,中国和阿萨姆邦是茶叶的两大类。

由“炁”论引谈普洱茶的茶气


炁,精气神之真气!

炁,气也。气在中华文化中占有极重要地位,也是我国古来常规中非常宝贵,同时更是独有的文化资产。在西方国家的文化里,向来都未曾有过气的概念,尤其他们比较重视科学,而科学的功能又未全面开发的以往,虽然有机会接触到中国的气的资料,但未能透过科学来剖析,常常被西方视为不切实际的迷信或神话。

精、气、神是我中华文化总体之根源,诸如武艺、医学、文哲,乃至于算命卜运以及饮食起居,无不受其直接或间接影响。我中华民族的生活习俗、思维方法以及表达方式,都是围绕着精气神发展,并都以其作为常道的核心,形成一贯薪传承接的文化历程。一般较为深入内层地欣赏中华文化,或诠释中华文化的常规及发展,都应以精气神作为其根本的起点。

「炼精化气,炼气冲神,炼神返虚。」是道家修身养生的指南。精气神而气位在当中,有承前启后的功能。气也是介乎于具体和抽象之间,往往作为承接形而下与形而上的桥梁。气居中间,扮演着协调及摧化功能。当然,炼精可以化气,也就是从锻炼血肉体能,可以促进气的成长。所以,虽然西洋的体育运动,几乎全都是血肉的强化,根本没有考虑炼气的设计,但因为炼精化气之功能,这些血肉的运动多少也提升了气和神的本质。在饮食中也一样,西方的食谱或在医药处方,并无通经活络,滋补行气的强调。但在一般食物或某些药材中,都含有补气功能。同时因为血肉得到充分发达,间接带动经络中真气运行,而得以促进强化。尽管如此,西方的运动、饮食、医疗都是间接性的养气方式。在东方的中华民族常规文化中,对养血、补气、添神,在着个别而独特的处方和方法。气在西方文化是潜在性,其养成过程却是消极而间接的;在东方中华民族文化中,气已成为了具体,而其地位极为突显,早已形成了一套直接且积极处理气的方法,尤其气带给了在医学、武艺、命理风水方面,有着超乎科学的神奇境界。

炁,是一种在火焰上方看不见的东西。中国人习惯将那些与「能量」有关,而无具体识别的,统称为气。如天气、电气、气势、人的气色……等等。其中那种运行于人体经络中,促进全体机能活动和发展的「真气」,也是精气神的气,在现代医学中已得到认识,定名为「生物能」,或叫「神经能」。同时,近年来又新发现一种稀有元素「锗」,有机锗在灵芝和人参之中的含量比例最高,也叫「人参素」。在一般植物的食物中,以及许多中医药材中都含有丰富的有机锗。有机锗被吸取后而运行于人体的经络中,具有疏导和强化真气的质和量。

日本金属专家朝进先生,不但成功地从煤、铁等矿物中探测到以及提炼取出锗元素,而且更发现植物中,如竹子、茶叶等亦含有有机锗。根据临床实验证明,半导体的有机锗在人体内,很容易将氢游离子结合起来排泄于体外,使体内有更多的氧保存着,稳定各主要器官机能正常。如果体内器官经常缺氧,因而易于导致癌症形成。同时有机锗还可以将人体内,可怕的重金属阳游离子,结合而排泄出去,对人体有净血作用,促进新陈代谢,防止老化,增强免疫力,确保人体健康。有机锗是水溶性,予以人体吸收。但其水溶难度非常高,所以食物中的有机锗,大部分从排泄中流失掉。根据初步的认知,有机锗与多糖类起作用后,才容易溶水。所以中医师们多劝人别生咬或清开水冲泡人参服用,那样补气的功能不会强。最好以瘦肉类、大枣类以慢炖浓煎,只服饮汤汁,那样补气功效特强,应该是人参的有机锗得到了肉类,或大枣类中的多糖类,而结合溶于汤汁中,人体才能吸收大量的有机锗之故。

云南属热带亚热带湿润气候类型,水热资源丰富。从第四纪地质年代,一千多万年以来,最后几次冰河时期,都未受到袭击。保有最原始的森林,部是树干粗大而高数十丈,树根深入地层,常绿阔叶乔木的大森林。这些森林吸取地层下丰盛的矿物和养分,通过新陈代谢,落叶归根,形成极为肥沃的红壤土的历史,距今已有五六万千年之久,形成世界上最占老土壤之一。红壤土最为适合植物的生长,加上气候的适中,云南有“植物王国”的美誉。云南普洱茶属大叶种茶,古老茶园都是乔木形态,茶叶厚大,儿茶素、矿物质等成分特高,相对的有机锗也较丰富,因此云南普洱茶实为补气的饮料之一。茶所以能提神,是因为越是新鲜而绿色的茶叶中,含有越多的咖啡喊刺激性成分。这些成分如在人体内刺激了脑神经,就形成精神兴奋,达到提神作用。新鲜青绿的普洱茶,和陈期短的青生普洱茶,所含的刺激性成分比其他茶种都来得多,饮后对提神功效特别强。

茶气,对普洱茶品茗具有极重要地位,也是普洱茶最主要特色之一。云南大茶山所生产的乔木大叶种老茶树普洱茶,茶叶内所含成分浓酽而丰富,制造为成茶后,经过长期储藏陈化,茶中多糖类和有机锗产生一定的化学作用,于冲泡时即能溶于水。品饮陈年普洱茶茶汤后,有机锗进入品茗者体内,达到补气功效。古往今来饮茶品茗者千千万万,有几人真正体会到茶气美妙的境界?一来真懂得品尝茶气者不多,二来有茶气的好茶却得来不易。

茶气对大多数品茗者来说,还是非常含糊的。如有人说“这道茶的气很强”,大致上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去理解,一是指茶香很强;二是指茶汤很浓;三是指茶叶所舍的成分很足,茶汤的口感很酽;四是指茶叶中成分很重,茶汤苦、涩味很强:五是,只有极少数品茗者,由于体认茶气的气感,而正确指出了茶气很强。

普洱茶品茗,以温喝最为适宜,如太热喝,热气盖过了茶气,结果只是血液循环加速而发汗;如果茶汤凉后才喝,凉汤降低了体温,不易引起热感,无法臻至飘然欲仙境界!有经验的普洱茶品茗者,对茶气是特别敏感的,当茶汤饮进口中,就已经能分辩出茶气的强弱,气强者对口腔会形成一种“劲道”的感受。就比如一位中医将某种药材放到口中咬嚼,就能分辨出其药性是热性或寒性的。喝了茶气强的茶汤,很快就会打嗝,接着有一般热气在胸腹中竣荡、腾然毛孔也因之松弛开放,微汗或汗气徐徐得以舒发。再继续品饮,正如茶仙玉川子所描述的,一直喝到七碗茶时,茶气生清风,使人飘扬欲仙!

读茶史,论茶道,探秘茶道中的“养生术”


想了解《读茶史,论茶道,探秘茶道中的“养生术”》知识吗,丰富的《读茶史,论茶道,探秘茶道中的“养生术”》内容等你来看!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主要产地。饮茶之习俗始于古时汉之蜀地和江南一带,始于药用。其味清香,而且能清暑解毒,理气顺食,提神助思。晋、南北朝时期,专门化的茶具从饮食器逐渐分化出来。随着不同时代、不同饮茶习俗和方式的变化,茶具外形和材质的演变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读史,知茶。“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自此以后,国人识茶、饮茶、享茶、品茶。《茶经》的问世使“世人益知茶”,上至达官贵族,下至黎民百姓,喝茶成了生活之必需。所谓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品茶,注重韵味,讲究茶、水、具,脱离了解渴的实用意义,追求审美和陶冶情操。

偷的浮生半日闲,无论上班还是待客,或是独处,以茶相伴,看着茶叶上下翻腾,纵观杯中天地,品位苍宇人生。那原本瘦瘦卷曲着的叶,在水中缓缓舒展着,青山绿水般舒展,沁香逸出,隐隐的暖在心间。这是一种境界,讲究品茶于“境”。

清茶一杯共话“青山绿水间”,清幽与淡雅、醇厚与素朴,尽显一份宁静与淡泊。红尘内外,始终脱不了尘缘,而茶则是缤纷外的一处落红,熙攘中的些许宁静。不谙茶道,却了然与人生。茶入水则沉,而香气四逸,豁达而低沉的风格又何尝不似人生,沉思则出智慧,而真水无香却深入心扉。这便是品茶于“道”。

品茶论道,探秘茶道中的“养生术”。“以茶养生”有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国人尤其是老年人的青睐。千百年来,演绎了许多生动有趣的饮茶经。其实,茶能养生益寿的奥秘就在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和咖啡碱及维生素C、E等对自由基有着很强的清除效果。那么,如何做到健康饮茶呢?

“以茶养生”的tips:

1、注重水质。茶叶固然重要,但没有优选的水质也无法冲泡出一壶清冽甘醇的好茶。

2、茶具的选择。“水乃茶之母,壶乃茶之父”,茶壶的形和材质对品茶有极大的影响。

3、泡茶的水温和时间。相宜的泡茶水温是80—90摄氏度,视茶叶的新陈而定,冲泡的时间不宜过长,3-5分钟即可。

4、新茶不能多饮,睡觉前不要饮茶。

5、因人而异。挑选适合自己体质的茶饮。比如,体寒之人适合喝普洱、红茶,性偏凉的绿茶就适合体热之人。

关于本文《读茶史,论茶道,探秘茶道中的“养生术”》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普洱茶史——从银生到普洱


中华茶史源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从祖国大西南的一角揭开,由西向东,自南而北,迄自上古,跨越遑遑数千年,孕于春秋,萌于秦汉,兴于唐,盛于宋,发展于明清,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同脉相承。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普洱地处栽培茶树起源中心。从镇沅千家寨的世界茶王和野生茶树居群,到澜沧邦崴过渡型古茶树;从芒景、景迈千年万亩栽培古茶园,到55900hm2生态茶园。茶树生长繁衍的生生息息,延续进化的历史轨迹,充分证明了普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茶乡。

普洱是北回归线上最大的绿洲。14个勤劳智慧的世居民族,很早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是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首先发现、驯化和利用了茶树,开创了人类种茶制茶的历史。各民族种茶、采茶、制茶、运茶、售茶、饮茶、咏茶、祭茶,为茶而歌,为茶而舞,仰茶而生,敬茶如神,茶已深深地渗入了各族人民的血脉中,成为生命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在数千年的茶叶生产发展历史中,普洱各民族的先民们创制出了享誉中外的普洱茶,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民族茶文化和普洱茶文化。普洱茶的历史源远而流长,普洱茶的传奇风流而蕴藉,普洱茶的滋味古朴而淳正,普洱茶的艺术丰富而深厚。

从中国茶到世界茶有多远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从中国茶到世界茶有多远》,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0年以前,中国基本是世界上唯一的茶叶产地。

100多年前,印度、斯里兰卡等地已成为茶叶重要产区。出口受影响的中国茶商开始转内销,以张一元、吴裕泰为代表的茶铺开始创业。几乎同时,日后成为世界第一茶品牌的立顿也已开张。

40年多前,星巴克在美国起步,从一家咖啡馆开成了今天1万多家咖啡连锁店。

半个月前,星巴克旗下首个茶瓦纳茶吧在纽约开张。此前星巴克曾表示,“我们将像推广咖啡一样推广茶饮品。”按照星巴克五年千店的规划,过不了几年茶瓦纳茶吧就会开到中国来。

而作为茶叶的故乡,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洋品牌开始做茶了

当记者邀约一位上海茶业专家见面时,他回复说,“我们在星巴克见面吧”。仅仅在位于上海徐家汇商圈核心位置的港汇恒隆广场里,就聚集着3家星巴克门店,却没有一家有同样高知名度的茶吧。

盘点目前知名的连锁企业,“一茶一坐”或许算和茶沾边,但也只是沾边而已。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家由前麦当劳员工创立的企业,已经基本成了餐饮企业,茶类产品销售占比已经很低。

当然,茶馆也是有的,但对于多数人来说,这可能是个略显奢侈的选择。几百元一斤的茶只是入门级,几千元一斤的茶也属正常。在中部省份江西,某家茶馆的入门费就要3万元。作为对比,一线城市的中高端茶馆收费就可想而知。

没处喝加上喝不起,让不少国人和中国茶渐行渐远。与此同时,原本做咖啡的巨头却开始做茶了。

2012年底,星巴克以6.2亿美元收购高端茶商茶瓦纳,在准备接近一年后,10月24日星巴克第一家茶瓦纳茶吧在纽约开张。星巴克做茶并非心血来潮,据欧睿信息咨询数据显示,由于星巴克咖啡在多个地区的市场已饱和,所以星巴克争取在价值900亿美元的茶饮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

咖啡巨头做茶的背后,是茶饮巨大的市场前景。美国《广告时代》数据也显示,2003年至2013年10年间,美国人对咖啡消费量仅增长1.9%,而对茶叶的平均消费量则增长了22.5%。美国茶叶协会的数据也显示,在过去五年里,对茶叶抱有兴趣的美国人增长了16%。

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茶叶产自中国,茶饮逐渐受宠,对中国无疑是一大利好。但遗憾的是,中国茶业却很难找到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品牌。

为何难以走出国门?

很多国人都以为中国茶以贵著称,但是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国际市场上印度茶比中国茶要贵四成左右。立顿茶包主要来自印度、斯里兰卡和肯尼亚,只有极少是中国茶。而中国的茶企或茶饮,也很少能走出国门。

作家刘杰长期关注中国茶行业的发展,对于中国茶难以走向市场,他有着自己的观察。“为什么很多人都是路过茶馆而不敢入?因为茶馆给人感觉太神秘了,大家不知道进去一杯茶会喝掉几十元还是几千块。而像张一元、吴裕泰这样的茶铺也很难走出国门,因为他们的可复制性太差。”

为了诠释茶的内涵,不少茶馆都会打造得古色古香。但是,有时这反而是中国茶普及的障碍之一。上海市茶叶行业协会秘书长陈子法坦言,中国传统的茶室主打的“慢文化”,讲究的是氛围,用高质量的名茶冲泡的过程也是品味茶文化的一部分。但要将这样的“手工作坊”式的茶室做成连锁店推广,如何平衡茶叶的高质与高价、茶叶如何保存、如何控制每家连锁店的冲泡质量等等都成了问题。

张海鸥是民生银行茶叶金融中心总经理,长期从资本市场角度观察中国茶行业。在考察众多茶企后,他对记者说,“中国茶行业的问题不止在于某家企业,而在于整个行业的发育程度不足。”

什么是发育程度不足?在中国几万家茶企中,不少茶企既有茶园、也做产品、还打品牌、更搞销售,看起来啥都在做,但实际上啥都没做好。张海鸥直言不讳地说,“中国茶行业没有形成良好的分工体系,在这样的行业任何企业都做不大。”

此外,很多茶企都热衷做商政礼品茶,因为利润率非常高。但是张海鸥对此并不看好,“喝茶的人不买,买茶的人不喝,这样的礼品茶生意是做不大的,因为关系营销是不可复制的。只有充分了解大众喜欢什么样的茶饮,才能把茶叶生意做大。和星巴克相比,中国茶企对消费者的了解太少了。”

走出国门有多远?

尽管中国是茶的故乡,但这不意味着中国人做茶有天然的优势。作为对比,美国最大的中餐连锁店叫“华馆”,其创始人费莱明就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并且是做石油生意起家的。中餐尚且如此,茶也不例外。

而仿照星巴克做咖啡的思路来做茶,则是另一种尝试。“星巴克最伟大的地方,就是将咖啡豆变成一杯热咖啡。同样传统的中国茶业都是在卖茶,而不是在卖茶水。只有做出大家都喜欢喝的茶饮,才有可能赢得市场。”茶香书香品牌创始人罗军这样告诉记者。

为了让年轻人都能够喜欢上茶,罗军花了近三年的时间不断研发和调试茶品。还根据消费者的反馈,逐步调整门店的设计和布局。从第一家茶香书香开业至今不到两年,门店不过9家,但却赢得了一批“茶粉”。

然而,星巴克在全球的门店约在两万家左右,雀巢的咖啡机全球有超过两千万台,绿山咖啡一年销售的十几亿个咖啡胶囊。现在同样的方法又被用在茶叶上,绿山咖啡已推出茶胶囊,立顿和星巴克先后跟进与之合作。作为速溶咖啡和胶囊咖啡鼻祖的雀巢集团,在2011年就推出了胶囊泡茶机。3年以来,销售市场从最初的2个增加至9个国家。可以想象,一旦茶胶囊达到咖啡胶囊的水平,将会是多么可观的终端市场。

“在工业化时代,立顿通过袋泡茶打败了中国茶,成了首屈一指的茶品牌”,乐泡品牌创始人叶扬生说,“现在,咖啡巨人星巴克和雀巢又在复制其强大的商业模式进军茶产业,通过产品与渠道的创新抢占终端,一旦他们再次占领了"微笑曲线"的高端部分,中国茶业就难免处于价值洼地,成为他们的打工仔。”

当然,茶业的升级转型刚刚拉开序幕,中国茶的机会依然存在。对于本土茶企的未来,张海鸥谨慎乐观,但反复强调变革。“在今天的中国,所有的茶企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即使现在看起来最成功的茶企,明天也可能因为商业模式的变革,而被推到谷底。”

关于本文《从中国茶到世界茶有多远》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茶史:从绿茶发展到其它茶类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1)黄茶的产生

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当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如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杀青时间长,或杀青后未及时摊凉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使叶子变黄,产生黄叶黄汤,类似后来出现的黄茶。因此,黄茶的产生可能是从绿茶制法不当演变而来。明代许次纾《茶疏》(1597年)记载了这种演变历史。

(2)黑茶的出现

绿茶杀青时叶量过多火温低,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这是产生黑茶的过程。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明御史陈讲疏记载了黑茶的生产(1524年):“商茶低仍,悉征黑茶,产地有限……"。

(3)白茶的由来和演变

唐、宋时所谓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而到了明代,出现了类似现在的白茶。田艺蘅《煮泉小品》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清翠鲜明,尤为可爱”(现代类似:安吉白茶)。

(4)红茶的产生和发展

红茶起源于十六世纪。在茶叶制造发展过程中,发现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叶色红变而产生了红茶。最早的红茶生产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记述“山之第九曲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自星村小种红茶出现后,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后20世纪20年代,印度发展将茶叶切碎加工的红碎茶,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试制红碎茶。

(5)青茶的起源

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先绿茶制法,再红茶制法,从而悟出了青茶制法。

青茶的起源,学术界尚有争议,有的推论出现在北宋,有的推定于清咸丰年间,但都认为最早在福建创制。清初王草堂《茶说》:“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现福建武夷岩茶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传统工艺的特点。

(6)从素茶到花香茶

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宋代蔡襄《茶录》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记载,施岳《步月.茉莉》词注:“茉莉岭表所产……古人用此花焙茶”。

到了明代,窨花制茶技术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种繁多,据《茶谱》记载,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九种之多。现代窨制花茶,除了上述花种外,还有白兰、玳瑁、珠兰等。

由于制茶技术不断改革,各类制茶机械相继出现,先是小规模手工作业,接着出现各道工序机械化。除了少数名贵茶仍由手工加工外,绝大多数茶叶的加工均采用了机械化生产。

神农得茶


神农得茶,茶业的生产发展从南向北推移,与中原文化自北而南的传播相互影响,互为侵润。

陆羽(728~804)《茶经》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些都是对人类饮茶的最早记述。神农氏是南方的一个氏族部落,当时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化,采集猎狩向农业和畜牧业过渡时期。作为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的神农氏并不是一个人,而是改造自然,发展农业经济的先民的集体化身。云南高原在几十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普洱市的景东、镇沅、景谷、思茅、澜沧等地都发现了新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和器物,景谷县大石寺至今仍存祭祀神农的遗迹。热带亚热带优越的自然条件使普洱原住民的食物来源偏重于采集业,这使他们对大自然中各种植物包括茶树的认识较为深刻,不难推测,是他们最早人工驯化栽培了野生茶树,然后通过部族之间的交流从云贵高原传入巴蜀之地,再向中原腹地扩展。濮人是云南高原的原住民,他们是否也是神农的一个支系?仰或是后人讲其发现茶的功劳归于无所不能的神农了。

古代文献中关于茶最早的记述是东晋常璩(291~361)的《华阳国志》,其《巴志》中载:周武王伐纣,得巴蜀之师其地东至鱼腹,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苎,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皆纳贡之,上述记载证明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巴国已利用茶叶,并且作为贡品进诸周王室。那么,据此推测,至少在西周时,茶树已从云南原产地引种或自然传播到巴蜀之地了。战国末期,茶事活动已传入中原地区,顾炎武(1613~1682)在《日知录》中说:是知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也就是指战国末期秦昭襄王灭蜀之后,茶才从西南传入中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茶树的种植已向东南地区传播,遍及淮河以南各地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