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茶方法概览

发布时间 : 2021-10-09
红茶熬制方法 茶叶泡制方法 菊花泡制方法

红茶熬制方法。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制茶方法概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中国制茶方法概览”相关知识!

唐代的制茶方法

如欲窥中国制茶技术演进的全貌,从历代的茶书探索,即可得一完整的概念。唐朝以前因无专论的茶书,关于茶的总总,约只限于文人的吟咏,而对其基本认识则文献阙阙,故难以考证汉、魏、六朝制法究为如何?,不过由茶经第七章茶的逸事中,摘录北魏张揖所着广雅一文曰:「荆巴之间,采茶叶为饼状。」由此可得知唐以前即做成饼状的团茶,这应是不会错的,至茶经出,即将制茶的器具及方法著书立论,承先启后,公诸社会,后人欲研究茶史、茶事,均首推茶经,原因即在此。对于制茶过程及使用器具,陆羽分二、三两章分别说明,而团茶的制造方法陆羽则分采、蒸、捣,拍、焙穿、藏等七步骤。并列如下:

采茶

茶叶的采摘约在二、三月间,若遇雨天或晴时多云的阴天都不采,一定等到晴天才可摘采,茶芽的选择,以茶树上端长得挺拔的嫩叶为佳。好品质的茶树多野生于奇岩峭壁上,为了采得佳茗,经常要跋山涉水,承受体力的劳累。那时又无采茶工人,茶师通常是自己背着茶笼上山采茶,神异记中曾记载茶人虞洪入山采茶,遇到仙人丹丘子指引佳茗产地,并求以茶祀之的故事。

蒸茶

采回鲜叶放在木制或瓦制的甑牛(蒸笼)甑又放在釜上,釜中加水置于鼍上,蒸笼内摆放一层竹皮做成的箄,茶菁平摊其上;蒸熟后将箄取出即可。

捣茶

茶菁既已蒸熟,趁其未凉前,尽速放入杵臼中捣烂,捣得愈细愈好,之后将茶泥倒入茶模,模一般为铁制,木模则较不常用,模子有圆、方或花形,因此团茶的形状有很多种。

拍茶

茶模下置檐布(檐是褶文很细,表面光滑的绸布)檐下放石承(受台),承一半埋入土中,使模固定而不滑动。茶泥倾入模后须加以拍击,使其结构紧密坚实不留有缝隙,等茶完全凝固,拉起檐布即可轻易取出,然后更换下一批凝固的团茶,水份并未干燥,先置庄莉(竹篓)上透干。

焙茶

团茶水份若未干,易发霉,难以存藏故须焙干以利收藏。掠干后的团茶,先用棨(锥刀)挖洞,再用竹扑将已干的茶穴打通,最后用一根细竹棒将一块块的团茶串起来,放在棚(木架)上焙干。焙炉掘地二尺深,宽二尺半,长一丈,上有低墙。焙茶的木架高一尺,分上、下二棚,半干的团茶放在下棚,全干燥后则移到上棚。

穿茶

焙干的团茶分斤两贯串,如中国古代的铜钱中有圆孔或方孔,可用线贯穿成串,以便贮蓄或携带,团茶因中间有孔穴,故可穿成一串,较利于运销。江东削竹穿茶,陜西则缝合榖皮来穿茶。江东将一斤的团茶穿成一串为「上穿」,半斤为「中穿」,四、五两为「小穿」,陜西则以一百二十片团茶为「上穿」,八十片为「中穿」,五十片为「小穿」。

藏茶

团茶的贮藏是件重要的工作,若收藏不当则茶味将大受影响。育器是用来贮茶的工具,它以竹片编成,四周并糊上纸,中间设有埋藏热灰的装置,可常保温热,在梅雨季节时可燃烧加温,防止湿气霉坏团茶。

宋代的制茶方法

唐代均以苯青团茶为主,依形状可分为八种等级(胡靴型、牛臆型、浮云型、拂水型、膏土型、地潦型、竹撬圣及霜荷型等,前二种为上极品,后二种为粗级品),至宋代对茶的品质更为讲究,宋帝皆嗜茶饮,尤其是宋徽宗赵佶,他不仅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对茶也有深刻的研究,手着「大观茶论」谈论茶事,更不惜出重金以寻新品种的贡茶,因此团茶种类不断翻新,据宣和北苑贡茶录所记,贡茶在极盛时,有四十余种品类,且在制茶技术更有一大步的进展。

据赵汝砺「北苑别录」记载的团茶制法。较陆羽的制法又更精细,品质也更为提高,宋团茶制法是采、拣芽、榨、研、造、过黄等七个步骤。

采茶

由于贡茶的大量需求,得训练一批采茶工担任采茶的工作,采茶要在天明前开工,至旭日东升后便不适宜再采,因为天明之前未受日照,茶芽肥厚滋润如果受日照,则茶芽膏腴会被消耗,茶汤亦无鲜明的色泽。因此每于五更天方露白,则击鼓集合工人于茶山上至辰时(约七点)鸣鉎收工,这是为控制茶叶品质,怕有人为增斤两,摘取不合格的茶芽。采茶宜用指尖折断,若用手掌搓揉,茶芽易于受损。由此亦可见其制作态度的认真。

拣芽

茶工摘的茶芽品质并不十分齐一,故须挑拣,如茶芽有小芽、中芽、紫芽、白合、乌带等五种分别。形如小鹰爪者为「小芽」,芽先蒸熟,浸于水盆中只挑如针细的小蕊制茶者为「水芽」,水芽是芽中精品小芽次之,中芽又下,紫芽、白合、乌带多不用。如能精选茶芽,茶之色、味必佳,因此拣芽对茶品质之高低有很大的影响,宋代对品质的注重更在唐人之上。

蒸茶

茶芽多少沾有灰尘,最好先用水洗涤清洁等蒸笼的水滚沸,将茶芽置于甑中蒸。蒸茶须把握得宜过热则色黄味淡,不熟则包青且易沉淀,又略带青草味如何才能中庸适当,这大概和茶师的制茶经验与技术有很大的关系吧。

榨茶

蒸熟的茶芽谓「茶黄」,茶黄得淋水数次令其冷却,先置小榨床上榨去水份,再放大榨床上榨去油膏,榨膏前最好用布包裹起来,再用竹皮捆绑,然后放在榨床下挤压,半夜时取出搓揉,再放回榨床,这是翻榨,如此彻夜反复,必完全干透为止,如此茶味才能久远,滋味浓厚。其动作类似今之团揉,也许散茶的团揉即由此蜕变也未可知。

研茶

研茶的工具,用柯木为杵,以瓦盆为日,茶经挤榨的过程,已干透没有水份了,因此研茶时每个团茶都得加水研磨,水是一杯一杯的加,同时也有一定的数量,品质愈高者加水愈多杯,如胜雪、白茶等加十六杯加,每杯水都要等水干茶熟才可研磨,研磨愈多次茶质愈细,因此宋代可用茶末直接烹黠,茶末可连同汤一起引用。除了小龙凤加水四杯,大龙凤二杯外,其它均加十二杯水,研茶的工作得选择腕力强劲之人来做,但加十二杯水以上的团茶,一天也只能研一团而已,可见其制作的费时及费事了,然其品质的精细也是唐代团茶所望尘莫及的。

造茶

研过的茶,最好手指戳荡看看,一定要全部研得均匀,揉起来觉得光滑,没有粗块才放入模中定型,模有方的、圆的、花形、大龙、小龙等,种类很多,达四十余种之多,入模后随即平铺竹席上,等「过黄」最后这道手续了。

过黄

所谓「过黄」是干燥的意思,其程序是将团茶先用烈火烘焙,再从滚烫的沸水撂过,如此反复三次,最后再用温火烟焙一次,焙好又过汤出色,随即放在密闭的房中,以扇快速搧动,如此茶色才能光润,做完这个步骤,团茶的制作就完成了。

从上面的制造过程看来,较唐朝的团茶更为细致,而其种类也不断翻新,技术上也有突破的发展,宋朝末年其种类也不断翻新,更由于宋代饮茶风气昀普遍,名茶不下百种之多,技术上也有突破的发展,宋朝末年发明散茶制法,于是制茶法由团茶发展到散茶,使得茶的制法和古法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燮,到元朝团茶渐次淘汰,散茶则大为发展,末年时又由「蒸菁法」改为「炒菁法」,明时团茶已不再流行,炒菁散茶则大为流行。许次纾「茶疏」所载者,即为炒菁制茶法,一直到现在还是使用炒菁法,只是技术上,作业上更科学化、更创新,发展至今,速溶茶(茶精)的问世,对平日饮茶解渴与保健,确是相当便利。

现代的制茶方法

「茶的制造」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有人说「好茶可遇不可求」,对讲究品茗的人而言,也的确如此。因为要制出高品质的茶叶,必须要各方面的条件相互配合得宜,才能令人「余味绕口」;好茶入口,不仅令人心旷神怡,对品茗者而言,其滋味确是能令人回味无穷。

「天、地、人」三者是制茶最重要的条件,唯有三者能充份配合,才可制出高品质的茶叶。所谓「天、地」是自然条件,天是「天时」,也就是气候,茶树性喜温暖多雾的天气,平均温度以十五度到二十度最为理想,地是「地利」,也就是土质,茶树生长的最佳场所是高岩峭壁,终年饱受云雾滋润,所以茶树一般都生长在山坡地。茶树是否能得「天时与地利」,对于成茶品质的好坏,有很大的影响。

天地的因素已配合完整了,再下来就是「人和」,所谓「人和」就是栽培技术与制茶技术。首先,茶叶「采摘的时机」也是决定品质的要素,至于摘下来的茶菁如何去制造,才能将茶的特色完全表现出来,那就要看茶师的技术了;比如萎凋的时间,酦酵的程度、烘焙的次数与时间等,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必须根据经验与当时的情况来决定。这种制茶的技术,不是用文字或学理可以完全说清楚的,因为它是一门既灵活又深奥的学问。所以一个经验丰富的茶师,是相当难得的。

在机器末发明前,制茶的程序完全由人工来进行;因此产量并不多。但自从使用制茶机器以后,几乎每户自产自制茶农们皆有完善的机械设备;因此,有些过程机械代替了人工,产量遂而大为提高,价钱也因此较适合一般家庭的消费。

尽管有自动化机械的代劳,但注重品质的高级茶,有些部份还是需用人力照顾,制茶的工作仍是相当的辛苦,尤其是半酦酵茶的制造,除了要有精巧的技艺外,更要有绝大的耐心,因为从茶菁的处理到成茶,约需九小时~十五小时,任何过程都要小心谨慎,不得大意或掉以轻心且制茶的工作,经常是在深夜进行,全家人彻夜不眠,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人们都已入梦乡,但茶农们还辛苦的工作着,一直工作到天亮才入睡是常有的事,因此当我们细品茶味,陶醉在馥郁的茶香中时,千万别忘了茶农们制造的艰辛。「一丝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而茶又何尝不是「滴滴皆艰辛」呢?!

成茶的种类很多,每种茶的制作过程虽不尽相同,然而也不是完全不一样。茶可分为全酦酵、半酦酵及不酦酵三种。而其制造过程也可依此分为三大类,即红茶绿茶、青茶(半酦酵茶)等三组不同的制造程序。虽同属半酦酵茶,其制法大同中还是有小异,例如乌龙茶与铁观音也不完全一样,而其差别只在炒菁以后焙干及团揉的次数不同而已。其细微差异处的分辨应是茶师的事情,一般人只要能大略了解其程序也就足够了。

茶文化精选阅读

中国制茶史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制造方法是重要的决定因素。本文就制茶历史做简单介绍。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四)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绿茶制造工艺。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1)黄茶的产生

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当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如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杀青时间长,或杀青后未及时摊凉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使叶子变黄,产生黄叶黄汤,类似后来出现的黄茶。因此,黄茶的产生可能是从绿茶制法不当演变而来。明代许次纾《茶疏》(1597年)记载了这种演变历史。

(2)黑茶的出现

绿茶杀青时叶量过多火温低,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这是产生黑茶的过程。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明御史陈讲疏记载了黑茶的生产(1524年):商茶低仍,悉征黑茶,产地有限。

(3)白茶的由来和演变

唐、宋时所谓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而到了明代,出现了类似现在的白茶。田艺蘅《煮泉小品》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现代白茶是从宋代绿茶三色细芽、银丝水芽开始逐渐演变而来的。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泽银白的白毫银针,后来经发展又产生了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其它花色。

(4)红茶的产生和发展

红茶起源于十六世纪。在茶叶制造发展过程中,发现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叶色红变而产生了红茶。最早的红茶生产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记述山之第九曲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自星村小种红茶出现后,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后20世纪20年代,印度发展将茶叶切碎加工的红碎茶,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试制红碎茶。

(5)青茶的起源

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先绿茶制法,再红茶制法,从而悟出了青茶制法。

青茶的起源,学术界尚有争议,有的推论出现在北宋,有的推定于清咸丰年间,但都认为最早在福建创制。清初王草堂《茶说》: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现福建武夷岩茶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传统工艺的特点。

(六)从素茶到花香茶

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宋代蔡襄《茶录》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记载,施岳《步月.茉莉》词注:茉莉岭表所产古人用此花焙茶。

到了明代,窨花制茶技术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种繁多,据《茶谱》记载,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九种之多。现代窨制花茶,除了上述花种外,还有白兰、玳瑁、珠兰等。

由于制茶技术不断改革,各类制茶机械相继出现,先是小规模手工作业,接着出现各道工序机械化。除了少数名贵茶仍由手工加工外,绝大多数茶叶的加工均采用了机械化生产。

中国的制茶历史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制造方法是重要的决定因素。本文就制茶历史做简单介绍。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四)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绿茶制造工艺。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1)黄茶的产生

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当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如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杀青时间长,或杀青后未及时摊凉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使叶子变黄,产生黄叶黄汤,类似后来出现的黄茶。因此,黄茶的产生可能是从绿茶制法不当演变而来。明代许次纾《茶疏》(1597年)记载了这种演变历史。

(2)黑茶的出现

绿茶杀青时叶量过多火温低,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这是产生黑茶的过程。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明御史陈讲疏记载了黑茶的生产(1524年):商茶低仍,悉征黑茶,产地有限。

(3)白茶的由来和演变

唐、宋时所谓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而到了明代,出现了类似现在的白茶。田艺蘅《煮泉小品》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现代白茶是从宋代绿茶三色细芽、银丝水芽开始逐渐演变而来的。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泽银白的白毫银针,后来经发展又产生了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其它花色。

(4)红茶的产生和发展

红茶起源于十六世纪。在茶叶制造发展过程中,发现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叶色红变而产生了红茶。最早的红茶生产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记述山之第九曲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自星村小种红茶出现后,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后20世纪20年代,印度发展将茶叶切碎加工的红碎茶,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试制红碎茶。

(5)青茶的起源

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先绿茶制法,再红茶制法,从而悟出了青茶制法。

青茶的起源,学术界尚有争议,有的推论出现在北宋,有的推定于清咸丰年间,但都认为最早在福建创制。清初王草堂《茶说》: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现福建武夷岩茶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传统工艺的特点。

(六)从素茶到花香茶

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宋代蔡襄《茶录》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记载,施岳《步月.茉莉》词注:茉莉岭表所产古人用此花焙茶。

到了明代,窨花制茶技术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种繁多,据《茶谱》记载,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九种之多。现代窨制花茶,除了上述花种外,还有白兰、玳瑁、珠兰等。

由于制茶技术不断改革,各类制茶机械相继出现,先是小规模手工作业,接着出现各道工序机械化。除了少数名贵茶仍由手工加工外,绝大多数茶叶的加工均采用了机械化生产。

附:六大茶类的制造工艺简介

(一)绿茶制造工艺

绿茶的加工,简单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征。

(1)杀青

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

除特种茶外,该过程均在杀青机中进行。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制约。

(2)揉捻

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

制绿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

目前,除名茶仍用手工操作外,大宗绿茶的揉捻作业已实现机械化。

(3)干燥

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

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绿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二)红茶制造工艺

我国红茶包括工夫红茶、红碎茶和小种红茶,其制法大同小异,都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工序。各种红茶的品质特点都是红汤红叶,色香味的形成都有类似的化学变化过程,只是变化的条件、程度上存在差异而已。下文以工夫红茶为例,简介红茶的制造工艺。

(1)萎凋

萎凋是指鲜叶经过一段时间失水,使一定硬脆的梗叶成萎蔫凋谢状况的过程,是红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经过萎凋,可适当蒸发水分,叶片柔软,韧性增强,便于造形。此外,这一过程和使青草味消失,茶叶清香欲现,是形成红茶香气的重要加工阶段。萎凋方法有自然萎凋和萎凋槽萎凋两种。自然萎凋即将茶叶薄摊在室内或室外阳光不太强处,搁放一定的时间。萎凋槽萎凋是将鲜叶置于通气槽体中,通以热空气,以加速萎凋过程,这是目前普遍使用的萎凋方法。

(2)揉捻

红茶揉捻的目的,与绿茶相同,茶叶在揉捻过程中成形并增进色香味浓度,同时,由于叶细胞被破坏,便于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必要的氧化,利于发酵的顺利进行。

(3)发酵

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独特阶段,经过发酵,叶色由绿变红,形成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其机理是叶子在揉捻作用下,组织细胞膜结构收到破坏,透性增大,使多酚类物质与氧化酶充分接触,在酶促作用下产生氧化聚合作用,其它化学成分亦相应发生深刻变化,使绿色的茶叶产生红变,形成红茶的色香味品质。目前普遍使用发酵机控制温度和时间进行发酵。发酵适度,嫩叶色泽红匀,老叶红里泛青,青草气消失,具有熟果香。

(4)干燥

干燥是将发酵好的茶坯,采用高温烘焙,迅速蒸发水分,达到保质干度的过程。其目的有三:利用高温迅速钝化酶的活性,停止发酵;蒸发水分,缩小体积,固定外形,保持干度以防霉变;散发大部分低沸点青草气味,激化并保留高沸点芳香物质,获得红茶特有的甜香。

(三)乌龙茶的制作工艺

乌龙茶的制造,其工序概括起来可分为: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其中做青是形成乌龙茶特有品质特征的关键工序,是奠定乌龙茶香气和滋味的基础。

(1)萎凋

萎凋即是乌龙茶区所指的凉青、晒青。通过萎凋散发部分水分,提高叶子韧性,便于后续工序进行;同时伴随着失水过程,酶的活性增强,散发部分青草气,利于香气透露。

乌龙茶萎凋的特殊性,区别于红茶制造的萎凋。红茶萎凋不仅失水程度大,而且萎凋、揉捻、发酵工序分开进行,而乌龙茶的萎凋和发酵工序不分开,两者相互配合进行。通过萎凋,以水分的变化,控制叶片内物质适度转化,达到适宜的发酵程度。萎凋方法有四种:凉青(室内自然萎凋)、晒青(日光萎凋)、烘青(加温萎凋)、人控条件萎凋。

(2)做青

做青是乌龙茶制作的重要工序,特殊的香气和绿叶红镶边就是做青中形成的。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摇动,叶片互相碰撞,擦伤叶缘细胞,从而促进酶促氧化作用。摇动后,叶片由软变硬。再静置一段时间,氧化作用相对减缓,使叶柄叶脉中的水分慢慢扩散至叶片,此时鲜叶又逐渐膨胀,恢复弹性,叶子变软。经过如此有规律的熟悉动与静的过程,茶叶发生了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叶缘细胞的破坏,发生轻度氧化,叶片边缘呈现红色。叶片中央部分,叶色由暗绿转变为黄绿,即所谓的绿叶红镶边;同时水分的蒸发和运转,有利于香气、滋味的发展。

(3)炒青

乌龙茶的内质已在做青阶段基本形成,炒青是承上启下的转折工序,它象绿茶的杀青一样,主要是抑制鲜叶中的酶的活性,控制氧化进程,防止叶子继续红变,固定做青形成的品质。其次,是低沸点青草气挥发和转化,形成馥郁的茶香。同时通过湿热作用破坏部分叶绿素,使叶片黄绿而亮。此外,还可挥发一部分水分,使叶子柔软,便于揉捻。

(4)揉捻

其作用同于绿茶

(5)干燥

干燥可抑制酶性氧化,蒸发水分和软化叶子,并起热化作用,消除苦涩味,促进滋味醇厚。

(四)白茶制造工艺

白茶是我国特产,主产于福建省。白茶的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其品质特征的形成,一是采摘多毫的幼嫩芽叶制成,二是制法上采取不炒不揉的晾晒烘干工艺。

目前白茶种类不多,有芽茶(白毫银针)、叶茶(如贡眉)之分,制作工艺简单。

白毫银针制作工序为:茶芽、萎凋、烘焙、筛拣、复火、装箱。

白牡丹、贡眉工艺为:鲜叶、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或筛拣)、复火、装箱。

(五)黄茶制作工艺

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制法特点主要是闷黄过程,利用高温杀青破坏酶的活性,其后多酚物质的氧化作用则是由于湿热作用引起,并产生一些有色物质。变色程度较轻的,是黄茶,程度重的,则形成了黑茶。

其典型工艺流程是杀青、闷黄、干燥,揉捻不是黄茶必不可少的工艺。

(1)杀青

黄茶通过杀青,以破坏酶的活性,蒸发一部分水分,散发青草气,对香味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2)闷黄

闷黄是黄茶类制造工艺的特点,是形成黄色黄汤的关键工序。从杀青到干燥结束,都可以为茶叶的黄变创造适当的湿热工艺条件,但作为一个制茶工序,有的茶在杀青后闷黄,有的则在毛火后闷黄,有的闷炒交替进行。针对不同茶叶品质,方法不一,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形成良好的黄色黄汤品质特征。

影响闷黄的因素主要有茶叶的含水量和叶温。含水量多,叶问愈高,则湿热条件下的黄变过程也愈快。

(3)干燥

黄茶的干燥一般分几次进行,温度也比其它茶类偏低。

(六)黑茶的制造工艺

黑茶的制造工艺为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其中渥堆是黑茶制造的特有工序,也是形成黑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1)杀青

由于黑茶采摘的叶子粗老,含水量低,需高温快炒,翻动快匀,呈暗绿色即可。

(2)揉捻

杀青叶出锅后,立即趁热揉捻,易于塑造良好外形。揉捻方法与一般红、绿茶相同。

(3)渥堆

揉捻后的叶子,堆方在篾垫上,厚15~25厘米,上盖湿布,并加盖物,以保湿保温,进行渥堆过程。渥堆进行中,应根据堆温变化,适时翻动1~2次。

关于渥堆的化学变化实质,目前尚未有定论,目前茶学界有酶促作用、微生物作用和湿热作用三种学说,但一般认为起主要作用的是水热作用,与黄茶的闷黄过程类似。

(4)干燥

有烘焙法、晒干法,以固定品质,防止变质。

中国制茶史简介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

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

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

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四)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

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绿茶制造工艺。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探究中国制茶史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新鲜茶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制造方法是重要的决定因素。本文就制茶历史做简单介绍。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四、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绿茶制造工艺。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中国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


中国的茶文化早于日本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中国的茶文化在各历史阶段也有不同的表现,各种茶也不尽相同,百花齐放,但都体现了“清、敬、怡、真”的茶道精神。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有关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中国在古代,饮茶是非常普遍的。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

相传,中华茶文化的号角是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吹响的。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书法、宗教、诗词、绘画、医学。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乌龙茶、花茶、白茶、绿茶、红茶、黄茶。

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

品茶、待客是中国个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各种茶类,从手工制茶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技艺是重要的决定因素。

(一)晒干或烘干散茶茶之用,最初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后来发展到生煮羹饮,都是直接取用茶树鲜叶。

唐朝以前,茶叶的加工比较简单,采来的鲜叶,晒干或烘干,然后收藏起来,这是晒青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晒青散茶到晒青饼茶在古代交通不便、运输工具简单的条件下,散茶不便储藏和运输,于是将茶叶和以米膏而制成茶饼,是乃晒青饼茶,其产生及流行的时间约在两晋南北朝至初唐。

(三)从晒青饼茶到蒸青饼茶初步加工的晒青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捣碎,制饼穿孔,贯串烘干。蒸青饼茶工艺在中唐已经完善,陆羽《茶经三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蒸青饼茶虽去青气,但仍具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压榨去汁以制饼,使茶叶苦涩味降低,这是宋代龙凤团茶的加工技术。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压榨去汁的做法,却夺走茶的真味,使茶的味香受到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四)从蒸青饼茶到蒸青散茶在蒸青饼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农书》,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由宋至元,饼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初期,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贡茶而改贡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在明朝前期大为流行。

(五)从蒸青到炒青相比于饼茶,茶叶的香气在蒸青散茶中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气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香气的炒青技术。明代,炒青制茶法日趋完善,在张源《茶录》、许次纾《茶疏》、罗廪《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

(六)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在制茶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1、黄茶的产生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当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如或杀青后未及时摊凉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使叶子变黄,产生黄叶黄汤,类似后来出现的黄茶。因此,黄茶的产生是从绿茶制法不当演变而来。明代许次纾《茶疏》(1597年)记载了这种演变历史。

2、黑茶的产生绿茶杀青时叶量过多、火温低,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这是产生黑茶的过程。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明御史陈讲疏记载了黑茶的生产(1524年):商茶低仍,悉征黑茶,产地有限。

3、白茶的产生宋时所谓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到了明代,出现了类似现在的白茶。田艺蘅《煮泉小品》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白茶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泽银白的白毫银针,后来经发展又产生了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其它花色。

4、红茶的产生和发展红茶起源于十六世纪的明朝。在茶叶制造过程中,发现用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叶色红变而产生了红茶。最早的红茶生产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记述山之第九曲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自星村小种红茶出现后,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20世纪20年代,印度将茶叶切碎加工而成红碎茶,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试制红碎茶。

5、青茶的起源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先是红茶制法,再按绿茶制法,从而形成了青茶制法。青茶的起源于明朝末年至清朝初年,最早在福建武夷山创制。清初王草堂《茶说》: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现福建武夷岩茶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传统工艺的特点。

(七)从素茶到花茶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北宋蔡襄《茶录》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记载,施岳《步月茉莉》词注:茉莉岭表所产古人用此花焙茶。

到了明代,窨花制茶技术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种繁多,据《茶谱》记载,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九种之多。现代窨制花茶,除了上述花种外,还有白兰、玳玳、珠兰等。

中国制茶技术的发展


茶性味苦,古时也曾叫"苦菜"。茶叶转变为普遍饮料,就需要经过加工,改变它的性质。在加工过程中,技术不断革新和演变,经过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历代干干万万劳动人民辛苦实践和研究改进,才逐步提高品质,为广大人民作日常饮料。

制茶工业的发展,大约可分为4个时期:制茶起源时期、制茶变革时期、制茶发展时期、制茶机械化时期。

一、制茶技术演变

公元前六干多年,仰韶文化时代,已有茶树了。到公元前二干多年神农时期才被劳动人民发现野生茶树的鲜叶,可解七十二毒,就人工加以繁殖。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巴志》说,周武王联合巴蜀少数民族伐商纣时,巴蜀园庭中已有人工栽培的茶树,并作为贡品。

茶叶作为贡品是经过加工的,如一般的中草药晒于收藏。鲜叶经过晒干,由于光热的作用,品质起了很大变化,如现时的白茶具有特别风味。中国制茶历史至少也有三干多年了。

(一)制茶起源时期从神农时期公元前二千多年到唐朝末期,公元960年,自野生茶树的鲜叶晒干到唐朝的蒸青团茶。这段时间很长,自发现野生茶树一直到唐朝作为普遍饮料,其间经过很复杂的变革。开始生煮羹饮,继而晒干收藏。到了魏朝(公元220-264年)才制饼烘干,饮用时碾碎冲泡。

通过制造饼茶的实践,认识饼茶青草气味很浓,由物质变精神,经过推理,产生了去掉青草味的认识,再实践,发明蒸青制法。即把鲜叶蒸后,捣碎制饼穿孔,贯穿烘于,茶叶品质有了改进。

由制造饼茶去青气的实践,又产生了茶汁苦涩味的认识,再通过实践,鲜叶先洗涤而后蒸青。蒸后压榨,除去叶汁,然后制饼,降低苦涩味。印度现时制绿茶挤掉一部分叶汁,就是学习我国唐朝的制法。

贡茶制造分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等工序。制作精细,茶芽采下来,先放入水中浸泡,然后蒸。蒸后用冷水冲洗,使其很快冷却,保持绿色。冷后先用小榨去水,再用大榨压去叶汁,榨水榨汁的次数有多有少。去汁后,放入瓦盆内兑水研细,造饼烘干;烘干次数根据饼片厚薄而定。10一15次不等。

这些技术措施,有好有坏。好的方面,用冷水很快冲洗,保持绿色,为现时制蒸青绿茶所取法;冷水改为风吹,是在这个基础上改进的。坏的方面,榨水榨汁,夺茶真味,降低茶叶质量。蒸青团茶制法被淘汰就在于此。

(二)制茶变革时期从公元961年到1368年,蒸青团茶到炒青散茶。这个阶段自宋朝至元朝约经三百多年。先是由蒸青团茶改为蒸青散茶,后由蒸青散茶改进为炒青散茶。通过蒸青团茶的实践,得到苦味未能完全去掉,茶香不正的认识,再实践改革。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蒸青团茶改为蒸青散茶,保持茶叶的原有香味。日本现时制造碾茶,就是中国当时的蒸青散茶。所不同的,饮用时,不碾成碎末,而是全叶冲泡。饮用相当普遍,并订立鉴赏的方法,以辨别茶叶品质好坏。蒸青团茶的制法,至此而终结。

经过无数往复循环的实践认识,到12世纪末叶,由蒸青散茶改进为炒青散茶。利用于热发挥茶叶优良香味,改掉蒸青香气不高、滋味不浓的缺点,是制茶技术的变革。

(三〕制茶发展时期从公元1368年至1700年前后,自明朝到清朝,这个阶段,虽然也是三百多年,但发展很快。自炒青绿茶发展到各种茶类,花色齐全。

由于炒制烘青绿茶的实践,认识烘干香气不如炒干。通过炒干的实践,发明了炒青绿茶的制法。通过多次实践,认识往复循环,制茶技术逐步变革,新的发明创造也随之不断出现,制茶花色就越来越多。如松萝、珠茶、龙井、瓜片、毛峰等名茶相继先后出现,都属烘青和炒青绿茶,各有特点,丰富多彩。由此推进,又发明黄、黑、白、青、红五大茶类。

(四)制茶机械化时期中国利用水车动力碾磨制造团茶,在唐宋时期早已实行。近代利用机械制茶,国外是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中国发明制茶法后,有条件发展茶叶生产的国家,先后来中国学习茶叶生产技术知识,大力发展茶叶生产。根据自然条件的适应,日本最先发展绿茶生产,其次印度(包括现在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以及印度尼西亚先后发展红茶生产。印度茶叶生产都属英国资本家所有,技术改进较快,于20世纪初,首先应用机器生产分级红茶,继之,日本应用机械生产蒸青绿茶。

中国制茶历史的发展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

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

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

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四)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

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绿茶制造工艺。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1)黄茶的产生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当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如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杀青时间长,或杀青后未及时摊凉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使叶子变黄,产生黄叶黄汤,类似后来出现的黄茶。因此,黄茶的产生可能是从绿茶制法不当演变而来。明代许次纾《茶疏》(1597年)记载了这种演变历史。

(2)黑茶的出现绿茶杀青时叶量过多火温低,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这是产生黑茶的过程。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明御史陈讲疏记载了黑茶的生产(1524年):商茶低仍,悉征黑茶,产地有限。

(3)白茶的由来和演变唐、宋时所谓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而到了明代,出现了类似现在的白茶。田艺蘅《煮泉小品》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现代白茶是从宋代绿茶三色细芽、银丝水芽开始逐渐演变而来的。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泽银白的白毫银针,后来经发展又产生了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其它花色。

(4)红茶的产生和发展红茶起源于十六世纪。在茶叶制造发展过程中,发现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叶色红变而产生了红茶。最早的红茶生产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记述山之第九曲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自星村小种红茶出现后,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后20世纪20年代,印度发展将茶叶切碎加工的红碎茶,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试制红碎茶。

(5)青茶的起源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先绿茶制法,再红茶制法,从而悟出了青茶制法。青茶的起源,学术界尚有争议,有的推论出现在北宋,有的推定于清咸丰年间,但都认为最早在福建创制。清初王草堂《茶说》: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现福建武夷岩茶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传统工艺的特点。

(六)从素茶到花香茶

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宋代蔡襄《茶录》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记载,施岳《步月.茉莉》词注:茉莉岭表所产古人用此花焙茶。

到了明代,窨花制茶技术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种繁多,据《茶谱》记载,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九种之多。现代窨制花茶,除了上述花种外,还有白兰、玳瑁、珠兰等。

由于制茶技术不断改革,各类制茶机械相继出现,先是小规模手工作业,接着出现各道工序机械化。除了少数名贵茶仍由手工加工外,绝大多数茶叶的加工均采用了机械化生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