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今茶学典籍

发布时间 : 2021-12-24
学茶艺怎么学 怎样学茶道 学茶基本知识

学茶艺怎么学。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中国古今茶学典籍”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古今茶学典籍概况从我国唐代陆羽在公元780年第一本《茶经》问世到1991年陈宗懋主编《中国茶经》出版共经历了1200多年。在这1200多年间,各朝各代都出版了不少茶书经典着作。这些着作内容丰富,从科学到经济,从哲学到文学,无所不包。作者队伍从皇帝到平民,不拘一格。

(一).隋唐五代。这一时期出茶书13种,现存4种,以陆羽的《茶经》最着名,开创了茶书的先河,并且水平极高。它全面总结了唐代及以前有关茶叶的知识与经验,生动地描写了茶叶的生产、品饮、茶事,深化和提高了饮茶的深层的美学和文化内涵,被称为古代茶事的百科全书。

《茶经》以后又有裴汶的《茶述》、张又新的《煎茶水记》、苏庚的《十六汤品》、温庭筠的《采茶录》,但大部分是专题性论述。如张又新的《煎茶水记》主要讲泡茶用水。

(二).宋元两代。这一时期出茶书31种,现存12种。总览其书,特点是地域性和专业类的茶书多。除《大观茶论》和《补茶经》外,有14种属这两类。如《北苑茶录》是专讲建安茶的,《茶具图赞》是专讲茶具的。

这时期的茶书以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最为着名,是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300多个皇帝中惟一一个写茶书的人。宋代斗茶成风,《大观茶论》中详细记载了程序繁复、要求严格、技巧细腻的斗茶。

除《大观茶论》,还有丁谓的《北苑茶录》、蔡襄的《茶录》、沈括的《本朝茶法》、唐庚的《斗茶记》、桑庆的《续茶经》等。

(三).明代。明代是我国出茶书最多的年代。250年间出茶书68种,现存33种。明代是开千古饮茶之宗的改革发展时期,特别是废团茶、倡散茶的改革,对我国的制茶发展、名茶生产有很重要的意义。改革呼唤茶人写出适合时代需要的茶书。明代茶书有三个特点:一是重视前人成果的继承和发展,也注重收集前人的资料,如朱佑槟的《茶谱》就是收集前人论茶之作,屠本的《茗芨》就是摘录陆羽《茶经》、蔡襄《茶录》等十几种茶书编成的。林大绶则把张又新的《煎茶水记》、欧阳修的《大明水记》及《浮槎山水记》等编辑成《茶经水辨》;二是有些茶书另辟蹊径,标新立异,对前人的茶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朱权的《茶谱》,就反对蒸青团茶掺以诸香,独倡蒸青叶茶饮法。三是修改删节前人的典籍比较多。如,喻政的《茶书全集》就是编辑增删了别人的茶书汇编而成的。

总之,明代的茶书是抄袭与创新融会在一起,与时代紧密结合的。

(四).清代。清代的茶叶生产、品饮大都沿前代,无多大创新。因此茶书不多,有也是摘抄汇编性的多。清代共出茶书17种,现存8种。清代茶书虽少,但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程渝的《龙井访茶记》,专记龙井茶的产地、采制等。这是最早专记龙井茶的书。二是程雨亭的《整饬皖茶文牍》,详细记载了清末外销出口茶叶的着色掺杂以及进口茶机、改良茶叶品质的一段史实,是第一手资料,很有时代特色。三是陆廷灿的《续茶经》,洋洋10万字,列出茶书72种,为古代茶书之最。

(五).清代以后。从最后的一代封建王朝灭亡到现在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1912年到1949年。这37年间,由于战乱,民不聊生,茶园凋零,茶文化陷入低潮,仅出了10种书。其中一本还是翻译美国人威兼?乌克斯的《茶叶全书》。值得一提的是,这10本书中就有3本是当代茶圣吴觉农亲自写的,他还组织翻译了《茶叶全书》。

二是新中国成立到现在,这一时期茶文化开始恢复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茶文化空前繁荣,成为我国历史上茶学发展的最好时期。这55年间据不完全统计共出茶书600多种(包括港台出版的茶书),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涉及教育、食品、医药、伦理、哲学等多方面。

综上所述,我国茶书隋唐五代出版了13种;宋元出版了33种;明代出版了68种;清代出版了17种;现当代出版了600多种;共740种左右。

二、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茶书经典唐代,介绍《茶经》、《煎茶水记》。

宋代,介绍《大观茶论》、《茶录》。

明代,介绍四书(即《茶录》、《茶谱》、《茶疏》、《茶解》)中的《茶疏》。

清代,介绍《续茶经》。

当代,介绍《中国茶经》、《中国名茶志》、《中国茶叶大词典》及一套茶叶丛书。

(一).《茶经》,公元780年写成,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本茶书。全书分上中下三卷,约7000字。本书从各方面总结论述了唐以前及唐代中期的茶学。一之源阐述了茶叶的产地、茶树生长特征和茶叶的功能。二之具介绍采茶制茶的15种工具。三之造叙述了采茶的时间和制茶工艺等。四之器介绍了当时煮茶饮茶的26种器具和使用方法。五之煮介绍了煮茶的方法。六之饮说饮茶始于神农,闻于周公,盛于唐朝,并介绍了饮茶方法。七之事介绍了一些与茶有关的人和事及文献。八之出介绍了唐代产茶的八大地区。九之略是说制茶煮茶的器具什么时候可以省略,什么时候不可以省略。十之图是将以上九方面的内容以白绢绘成图,看起来一目了然。

《茶经》的内容丰实,是一部茶叶百科全书,它涉及生物学、栽培学、制茶学、分类学、生态学、药理学等等。《茶经》还记载了唐朝以前的神话、寓言、史籍、诗赋、传记、地理等书籍,是中国古文化的宝库。

《茶经》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茶学经典着作。它早于日本的第一部茶书《吃茶养生记》(日本的荣西禅师于1191年出版)411年,早于《茶叶全书》(美国威廉?乌克斯编写,1935年出版)1155年。这三部茶书称作世界三大茶叶专着,是茶书中的经典。

《茶经》作者陆羽,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字鸿渐,是一弃儿,被湖北天门西塔寺和尚智积收养,12岁以前是寺庙中的小和尚,后逃出寺庙,到一家戏班子学戏。天宝十年(742)与礼部郎中崔国辅相识并得到资助进行了茶叶考察,从学习、考察到《茶经》写成前后用了38年。陆羽由弃儿变成了举世闻名的茶叶专家,影响全世界,被世人称为茶圣、茶神。死于唐贞元末年(804),享年71岁,葬于湖州杼山。

(二).《煎茶水记》,唐代张又新着,于825年前后成书。主要内容说陆羽在考察茶叶的同时考察了全国的名泉名水,排出了20个泡茶最好的名泉。为增加名泉的可信度,书中还写了一个陆羽认水的故事。湖州刺史李季卿有一次从湖州到扬州,路遇陆羽,请陆羽品茶,命军士以江中取南零水。军士去江中取水,回来时由于小船颠簸,到岸时桶中的水剩了一半,军士怕主人责怪,就在江边灌满。陆羽尝水后说,这不是南零水。李季卿不信,陆羽把桶中水倒掉一半再尝,说这才是南零水。李季卿方知原委,众人佩服。

张又新,河北深县人,唐元和九年进士,出身宦官之家,喜欢饮茶评水。

(三).《大观茶论》,宋代皇帝赵佶编着,1107年成书。全书2900字,正文分产地、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别、白茶、罗碾、盏、筅、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茗、外焙等20篇。对于产地、采制、烹调论述得非常详尽。在色香味的审评中,《大观茶论》比陆羽的《茶经》更清楚详细。在茶道精神方面,陆羽提出了精行俭德,而赵佶提出了清和澹静,境界更深了一层。这是宋代品茗斗茶更加深入的客观反映。

《大观茶论》的作者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徽宗赵佶。此人生活豪奢,治国无能,最后被金兵掳去,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但他是一位风流文人,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尤其是诗词书画更是有名。25岁时作《桃鸠图》成为遗世国宝。他是中国惟一一位写茶书的皇帝。

(四).《茶录》,作者蔡襄。本书是作者于宋代治平元年(1051)给皇帝进的书表。全文约1000字。宋代贡茶以北苑茶为主(产于福建建安),蔡襄时任福建转运使,监造北苑贡茶。他曾继丁谓献龙团茶后又造小龙团献给皇帝,深得皇帝赏识,于是以善于识茶、制茶名震朝野,所以皇帝经常问他一些建茶的问题。但陆羽《茶经》上未论及建茶,丁谓《茶图》中只谈了采制。所以写了《茶录》上呈皇帝,以答提问。全书有前序后序。中间正文分两篇,上篇论茶下篇论茶器。前序是写为什么要写《茶录》,后序是写他上奏皇帝的《茶录》手稿被秘书窃去,后被人购买而刊出,但错误较多。所以修正后于治平元年五月(1064)刻于石上以永远流传。

上篇论茶,写了建安贡茶的色、香、味、制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燎盏、候汤、点茶10个方面。如何辨别茶叶的色香味,如何保存茶,讲得简明扼要,切合实际。讲了饮团茶的6大程序(灸茶、碾茶、罗茶、燎盏、候汤、点茶)。

下篇论茶器,写了茶焙、茶笼、碾樵、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9种饮茶和储茶的器具。

《茶录》写了宋代斗茶的茶艺,特别是北苑贡茶的斗茶技艺,很受皇帝和大臣的推崇。所以大文学家、书法家、翰林学士欧阳修为其写了后序,李克、刘克庄、陈东写了跋。现在流传的有木刻本、石拓本等。

作者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天圣八年进士,曾任福建转运使,监造贡茶,创制小龙团贡茶,很受皇帝宠爱。后为翰林院大学士,是宋代大书法家之一。

另一本《茶录》是明代张源于1595年前后写成的。全书1500字,分采茶、藏茶、火候、辨汤、泡法、投茶、饮茶、色、香、味、茶变不可用、品泉、井水不宜用、茶盏、拭盏布、分茶盒、茶道等23节,各条篇幅不长,有的仅有几句,但文笔简洁有新意。不少内容突破了陆羽《茶经》中的提法,如对土壤的认识。书中对炒青绿茶的制法写的简明扼要,深得其法。并指明茶叶的品质与制茶的关系,这是茶叶加工上的一大进步。在泡茶上提出了与蔡襄不同的看法,提出汤须五沸,茶奏三奇的观点。五沸是:是:虾眼、蟹眼、鱼眼、连珠、涌沸,初声、转声、振声、骤声、无声,要听其声看其汤。三奇是放茶的次序,即上投、中投、下投。这三种投茶的方法到现在还在应用。还提出了品茶先要温壶烫盏。在品茶时以少为贵,独啜曰神,二客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

《茶录》对茶的色香味,对泡茶的用水、用器都提出了详细的科学论述,在陆羽《茶经》的基础上有了突破和创新。书的最后一节提出了茶道,并对茶道进行了高度的概括: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张源是古代第三个提出茶道一词的人(一是唐皎然孰知茶道路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二是封演于是茶道大行),也是提得最全面的人。这本书可以说是古代的茶艺大全,对今天的茶艺很有指导意义,建议茶馆老板抽时间看看。

作者张源,字伯渊,号樵海山人,包山人(今属江苏),长期隐居茶区,种茶饮茶,博览群书,所以写出了文笔简洁、非常实用的茶书。

(六).《茶疏》,是许次杼于明历二十五年(1597)写成的。全书约4700字。分产茶、古今制茶、炒茶、收藏、置顿、取用、包裹、日用置顿、择水、口啜、论客、茶所、童子、饮时、不易用、良友、出游、权宜、宜节、考本等36节。这些章节都是根据作者的体验写成的,提出了名山出名茶的观点。在制茶中总结了炒青绿茶的优点。提出茶的保存方法,具体实用。泡茶方法写得科学实际。书中还首次提出了茶寮(茶馆初型)基本设置。

《茶疏》在最后的《考本》中提出茶礼,将饮茶从物质上升到精神。

作者许次杼,字然明,号南山,钱塘(今杭州)人,能文,善诗,好藏奇石,嗜茶成癖,长期生活在茶园中,能种茶制茶。

(七).《续茶经》,是清代最大的一部茶书,也是我国古茶书中最大的。它洋洋10万字,几乎是收集了清代以前所有茶书的资料。之所以称《续茶经》,是按唐代陆羽《茶经》的写法,同样分上、中、下三卷,同样分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最后还附一卷茶法。

《续茶经》把收集到的茶书资料,按10个内容分类汇编,便于读者聚观比较,并保留了一些已经亡佚的茶书资料。所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说:自唐以后阅数百载,产茶之地,制茶之法,业已历代不同,既烹煮器具亦古今多异,故陆羽所述,其书虽古而其法多不可行于今,延灿一订补辑,颇切实用,而征引繁富。这本书很值得一读。

作者陆延灿,字幔亭,嘉定人,曾任崇安知县(现武夷市)。在茶区为官,长于茶事,采茶、蒸茶、试汤、候火颇得其道。

(八).《中国茶经》在现代茶书中具有代表性,在综合性茶书中水平是较高的。它是全国50多位茶叶专家,用了3年的时间编写的,于1992年出版。全书分茶史篇、茶性篇、茶类篇、茶技篇、饮茶篇、茶文化篇及附录七大部分共160万字。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茶叶的起源和传播、茶叶的性质和功能、茶叶的品类和花色、茶的栽培和贮存、茶的品饮和礼俗及茶与文化的关系,重点突出,简繁分明,是一部科学性、文化性兼备的经典性着作。全书不论在广度、深度,还是在精度上都具体体现了当代中国茶学研究的最高水平,是继唐代陆羽《茶经》问世1200多年之后具有现代水平的新《茶经》。

该书多次印刷,深受读者欢迎,同时获得国家图书三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又出版了两本茶叶大型图书,一本是《中国茶叶大词典》,一本是《中国名茶志》,都是在2000年12月出版。两者都是集全国上百个茶叶专家编写的。《中国茶叶大词典》条目9972条,《中国名茶志》写了1017种名茶。

另外还有一套《中国茶文化丛书》,于观亭主编,着名经济学家于光远为本书写了序,评价较高,最近在台湾、大陆同时出版。其中《认识喝茶文化的第一本书》已获得台湾行政院健康好书奖。

小编推荐

漫谈中国古今茶馆的变迁


六朝时期,江南品茗清谈之风盛行。当时有一种既可供人们喝茶,又可供旅客住宿的处所叫茶寮。饮茶之风到唐代盛行,唐代封演在《封氏见闻记》中说:自邹、齐、仓、隶,渐至京邑。饮茶之风到唐代盛行,城市多开有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见唐代的城市已有煎茶出卖的店铺,这也是我国茶馆出现之初的情况。

宋代饮茶之风更盛,自京至各州县,到处设有茶坊。北宋建都汴梁后,城内的几条繁华街巷都设有很多茶坊。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梁城就有茶坊中饮茶的画面。南宋都城临安(杭州)的茶馆装饰得十分讲究,据《梦粱录》记载:今杭州城茶肆亦好之,种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四时卖奇茶异汤。宋代的茶饮经营也相当灵活,除白天营业外,还设有早茶、夜茶,同时还供应汤水茶点等。

宋代茶馆多称茶坊,也有叫茶肆、茶楼的。元代时一般茶馆叫茶房,也有叫茶坊、茶店的,明清茶馆更为发展,城市乡村,到处都有。茶馆的名称,明代才出现。明代张岱在《陶庵梦忆》书中就有关于茶馆的记载。随着制茶技术的提高和饮茶方法的改进,明代城市里的茶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清代是我国茶馆鼎盛时期。茶馆不仅遍布城乡,其数量之多,也是历史上少见的。据记载,清代北京有茶馆30多家,上海有茶馆60多家。清代的茶馆经营方式有所不同,有的以卖茶为主,也有的兼营点心、茶食、烟酒,还有的兼营说书和演唱。北方多见大鼓书和评书,南方则偏重只说不唱的纯说书,即评话和讲唱兼用的弹词,一直延续到现代。

现在,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我国各地的茶馆渐渐增多,尤其是国内的一些着名的旅游城市及风景点,供游人品茗休憩的茶馆、茶座,更是星罗棋布。四川人喜爱在茶馆里饮茶的风俗是全国出名的。成都的公园都有茶馆,一般都设在最佳观景点,品茗观景,其乐融融。成都还有一种比较高雅的茶馆,名曰文化茶园。不仅是品茗之处,也是文化娱乐的场所。人们可以一边喝茶一边欣赏四川清音、巴山名歌、京剧清唱等。江南,尤其是江、浙、沪一带的茶馆、茶座也相当兴盛。目前,浙江的杭嘉湖一带,不仅城里有茶馆、茶座,连农村集镇,甚至热闹一点的村坊也有茶馆、茶店。我国南北各地还有一批像扬州富春茶社、成都春兰茶社、北京老舍茶馆等闻名国内外的茶馆。

中国古今著名产茶地对比_茶文化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中国古今著名产茶地对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江西浮梁县

古:浮梁产茶始于汉,盛于唐,所产之茶称浮梁茶。在唐代中晚期,浮梁不仅是出名的茶产地,就连周围皖南、浙西的茶都汇集于此交易,全国茶税近一半出自于浮梁,浮梁成了东南最大茶叶集散地。“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白居易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就为浮梁茶做了一个大大的广告。

今:今天,浮梁的特产是“一瓷二茶”,即陶瓷与浮梁茶。上世纪末,浮梁茶衰弱到了“内无品牌,外无出口”的田地。近年浮梁茶虽被重视,但其发展势头也仅十年左右,相比江西省内的婺源茗眉、庐山云雾、井冈翠绿等,浮梁茶在省内乃至全国仍旧是名不见经传。反倒是景德镇瓷器,自明代鼎盛以来,一直成了浮梁的一道亮丽风景。中国是瓷器的国度,景德镇是世界闻名的千年瓷都,而浮梁恰是瓷都的源头,即“世界瓷都之源”。在浮梁,国家陶瓷科技城——景德镇陶瓷工业园区近年来创造着每年上百亿的产值,浮梁古城则以其独特的瓷茶文化魅力,吸引了国内外数以万计的游客。

福建建瓯市

古:“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建,指的是现今的建瓯。建瓯(唐称建州)唐末已产茶,宋代(宋称建安)更是以北苑贡茶龙团、凤饼闻名天下,是宋代全国精制茶制作中心。那时候的龙凤团茶专贡皇帝,数量稀少,很多达官显贵也是只闻其名不见其实。然而因北苑贡茶制作劳民,1391年,随着朱元璋一声罢造令下,建瓯北苑茶园渐入凋零境。

今:数百年后的今天,龙凤团茶的制作工艺失传,就连绝大部分的建瓯当地人都不知道北苑龙凤团茶为何物,北苑茶园在何方,建瓯茶产业在福建省的产茶县中也是名不见经传。如今建瓯笋竹产业从笋竹种植到销售、加工统统囊括,年产值占建瓯财政收入的40%,已成为建瓯的支柱产业。建瓯,乃名副其实的“中国笋竹城”,且名列中国“十大竹子之乡”之首,就连建瓯市政府网站的名称都是“笋竹优先”,成了“中国笋竹城·建瓯”。

四川雅安市

古:“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蒙顶山坐落于四川雅安,早在西汉,道家学派的吴理真就在此种茶,成为有文字记载的中国最早的种茶人,蒙顶山就此成为世界茶文化圣山。唐代,雅安是川藏茶马古道的起点,雅安所产边茶经此传入西藏,成为藏族人民消食解腻的必备品。此外,传说北宋时期高僧禅惠大师在蒙顶山创立了长嘴壶茶技“龙行十八式”。

今:如今,雅安是国家水电基地,共有水电站约800个,水电经济对雅安的贡献已经超过60%。雅安,又称雨城,提起雅安文化,许多人首推三雅文化(雅女、雅鱼、雅雨)和熊猫文化。雅安周公山麓的雨如云似雾,堪称一雅;周公河游着雅鱼,用雅安的沙锅一煮,鲜香无比;而雅雨的滋润与雅鱼的营养,更是养育了妩媚多情的雅女。雅安还是熊猫的故乡,野生大熊猫活体存量和密度在全国名列前茅。长嘴壶茶技虽源于雅安,但现今却是在成都发展得如火如荼,更广为人知。

福建福州市

古:汉代,福州已植茉莉花。清咸丰年间,福州茉莉花茶不仅被列为贡茶,还开始了大规模商品性生产,福州成了我国最早的茉莉花茶生产基地,福州茉莉花茶的品种、窨制技术传入全国各地。此外,唐代,福州所产的鼓山茶、方山露芽被列为贡茶。明清时期,鼓山茶更是与武夷茶、清源(今泉州)茶相提并论,甚至位列闽茶第一。晚清福州茶市极盛,驰名中外的武夷茶通过福州港运往世界各地,福州成为中国三大茶市之一和世界茶港。

今:如今,福建最早的贡茶方山露芽已绝迹;在福州鼓山,出名的是摩崖石刻,鼓山茶默默无名;茉莉花虽源于福州,贵为福州市花,却在市区难觅踪影,茉莉花茶产量也是被广西横县远远甩在身后,国内茉莉花和茉莉花茶产量80%均出自广西横县。不可否认,福州越来越重视“茉莉花茶之都”这张名片,扩大茉莉花种植面积,将福州茉莉花茶成功申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但福州茉莉花和茉莉花茶名气的恢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提起福州,人们更多想到的仍旧是榕树、鱼丸、佛跳墙、三坊七巷、寿山石、温泉、马尾船政等等。

广西梧州市

古:与现今出名的云南普洱茶一样,六堡茶也是千年名茶,梧州六堡茶产制史可追溯至1500年前。清初,梧州苍梧所产的六堡茶行销广州、潮州一带。清代嘉庆年间,六堡茶以其“红、浓、陈、醇”的品质、独特的槟榔香,及越陈越香的特色而成为全国名茶,不仅畅销粤桂、港澳,更是远销东南亚、欧洲。

今:如今,梧州的城市名片非“宝石”莫属,梧州人工宝石产业产值至少占全国的80%,世界的70%,梧州“世界人工宝石之都”的地位无人能撼。梧州宝石产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为打造成人造宝石城市,梧州建设了宝石城、宝石大厦,开发了“宝石通”网络交易途径,每年举办宝石节,名气和市场覆盖了国内的桂粤川滇湘等地,国外的东南亚、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中国古今著名产茶地对比》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中国古代茶典故


1、孙皓赐茶代酒

据《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载:吴国的第四代国君孙皓,嗜好饮酒,每次设宴,来客至少饮酒七升。但是他对博学多闻而酒量不大的朝臣韦曜甚为器重,常常破例。每当韦曜难以下台时,他便密赐茶荈以代酒。这是以茶代酒的最早记载。

2、陆纳杖侄

晋人陆纳,曾任吴兴太守,累迁尚书令,有恪勤贞固,始终勿渝,的口碑,是一个以俭德著称的人。有一次,卫将军谢安要去拜访陆纳,陆纳的侄子陆俶对叔父招待之品仅仅为茶果而不满。陆纳便自作主张,暗暗备下丰盛的菜肴。待谢安来了,陆俶便献上了这桌丰筵。客人走后,陆纳愤责陆俶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并打了侄子四十大板,狠狠教训了一顿。事见陆羽《茶经》转引晋《中兴书》。

3、单道开饮茶苏

陆羽《茶经七之事》引《艺术传》曰: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单道开,姓孟,晋代人。好隐栖,修行辟谷,七年后,他逐渐达到冬能自暖,夏能自凉,昼夜不卧,一日可行七百余里。后来移居河南临漳县昭德寺,设禅室坐禅,以饮茶驱睡。后入广东罗浮山百余岁而卒。所谓茶苏,是一种用茶和紫苏调剂的饮料。

4、王濛与水厄

王濛是晋代人,官至司徒长史,他特别喜欢茶,不仅自己一日数次地喝茶,而且,有客人来,便一定要客同饮。当时,士大夫中还多不习惯于饮茶。因此,去王濛家时,大家总有些害怕,每次临行前,就戏称今日有水厄。事见《世说新语》:王濛好饮茶,人至辄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

5、王肃与酪奴

北魏杨之《洛阳伽蓝记》卷三载: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京师士子见肃一饮一斗,号为漏,经数年已后,肃与高祖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怪之,谓肃曰卿中国之味也,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肃对曰羊者是陆产之最,鱼者乃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以味言之,是有优劣,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莒小国,惟茗不中与酪作奴。肃,即王肃,字恭懿,琅邪(今山东临沂)人。曾在南朝齐任秘书丞。因父亲王奂被齐国所杀,便从建康(今江苏南京)投奔魏国(今山西大同,是其国都)。魏孝帝随即授他为大将军长史,后来,王肃为魏立下战功,得镇南将军之号。魏宣武帝时,官居宰辅,累封昌国县侯,官终扬州刺史。

王肃在南朝时,喜欢饮茶,到了北魏后,虽然没有改变原来的嗜好,但同时也很会吃羊肉奶酪之类的北方食品。当人问茗饮何如酪浆时,他则认为茶是不能给酪浆做奴隶的。意思是茶的品位并不在奶酪之下。但是,后来人们却把茶茗称作酪奴,将王肃的本意完全弄反了。

6、李德裕与惠山泉

李德裕,是唐武宗时的宰相,他善于鉴水别泉。尉迟偓的《中朝故事》中记述:李德裕居庙廊日,有亲知奉使说口(注今江苏镇江)。李曰:还日,金山下扬子江中急水,取置一壶来。其人忘之,舟上石头城,方忆及,汲一瓶归京献之。李饮后,叹讶非常,曰:江南水味,有异于顷岁,此颇似建业石头城下水。其人谢过,不敢隐。唐庚《斗茶记》载:唐相李卫公,好饮惠山泉,置驿传送不远数千里。这种送水的驿站称为水递。时隔不久,有一位老僧拜见李德裕,说相公要饮惠泉水,不必到无锡去专递,只要取京城的昊天观后的水就行。李德裕大笑其荒唐,便暗地让人取一罐惠泉水和昊天观水一罐,做好记号,并与其他各种泉水一起送到老僧处请他品鉴,找出惠泉水来,老僧一一品赏之后,从中取出两罐。李德裕揭开记号一看,正是惠泉水和昊天观水,李德裕大为惊奇,不得不信。于是,再也不用水递来运输惠泉水了。

7、苦口师

苦口师是茶的别名。晚唐著名诗人皮日休之子皮光业(字文通),自幼聪慧,十岁能作诗文,颇有家风。皮光业容仪俊秀,善谈论,气质倜傥,如神仙中人。吴越天福二年(公元937年)拜丞相。有一天,皮光业的中表兄弟请他品赏新柑,并设宴款待。那天,朝廷显贵云集,筵席殊丰。皮光业一进门,对新鲜甘美的橙子视而不见,急呼要茶喝。于是,侍者只好捧上一大瓯茶汤,皮光业手持茶碗,即兴吟到:未见甘心氏,先迎苦口师。此后,茶就有了苦口师的雅号。

8、谦师得茶三昧

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苏东坡第二次来杭州上任,这年的十二月二十七日,他正游览西湖葛岭的寿星寺。南屏山麓净慈寺的谦师听到这个消息,便赶到北山,为苏东坡点茶。苏轼品尝谦师的茶后,感到非同一般,专门为之作诗一首,记述此事,诗的名称是《送南屏谦师》,诗中对谦师的茶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凤液今安有。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谦师治茶,有独特之处,但他自己说,烹茶之事,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他的茶艺在宋代很有名气,不少诗人对此加以赞誉,如北宋的史学家刘攽有诗句曰:泻汤夺得茶三昧,觅句还窥诗一斑。是很妙的概括。后来,人们便把谦师称为点茶三昧手

9、贡茶得官

北宋徽宗时期,宫廷里的斗茶活动非常盛行,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为了满足帝皇大臣们的欲望,贡茶的征收名目越来越多,制作越来越新奇。据《苕溪渔隐丛话》等记载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漕臣郑可简创制了一种以银丝水芽制成的方寸新。这种团茶色如白雪,故名为龙园胜雪。郑可简即因此而受到宠幸,官升至福建路转运使。

10、吃茶去

吃茶去,是很普通的一句话,但在佛教界,却是一句禅林法语。

唐代赵州观音寺高僧从谂禅师,人称赵州古佛,他喜爱茶饮,到了唯茶是求的地步,因而也喜欢用茶作为机锋语。吃茶去,是一句极平常的话,禅宗讲究顿悟,认为何时何地何物都能悟道,极平常的事物中蕴藏着真谛。茶对佛教徒来说,是平常的一种饮料,几乎每天必饮,因而,从谂禅师以吃茶去作为悟道的机锋语,对佛教徒来说,既平常又深奥,能否觉悟,则靠自己的灵性了。

中国古代茶事典故


1.苦口师

苦口师其实是茶的别名。

晚唐著名诗人皮日休之子皮光业,自幼聪慧,十岁能作诗文,颇有家风。皮光业容仪俊秀,善谈论,气质倜傥,如神仙中人。吴越天福二年(公元937年)拜丞相。

有一天,皮光业的中表兄弟请他品赏新柑,并设宴款待。那天,朝廷显贵云集,筵席殊丰。皮光业一进门,对新鲜甘美的橙子视而不见,急呼要茶喝。于是,侍者只好捧上一大瓯茶汤,皮光业手持茶碗,即兴吟到:未见甘心氏,先迎苦口师。

此后,茶就有了苦口师的雅号。

2.谦师得茶三昧

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苏东坡第二次来杭州上任,这年的十二月二十七日,他正游览西湖葛岭的寿星寺,南屏山麓净慈寺的谦师听到这个消息,便赶到北山,为苏东坡点茶。

苏轼品尝谦师的茶后,感到非同一般,专门为之作诗一首,记述此事,诗的名称是《送南屏谦师》,诗中对谦师的茶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凤液今安有。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谦师治茶,有独特之处,但他自己说,烹茶之事,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他的茶艺在宋代很有名气,不少诗人对此加以赞誉,如北宋的史学家刘攽有诗句曰:泻汤夺得茶三昧,觅句还窥诗一斑,这是很妙的概括。后来,人们便把谦师称为点茶三昧手。

3.贡茶得官

北宋徽宗时期,宫廷里的斗茶活动非常盛行,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为了满足帝皇大臣们的欲望,贡茶的征收名目越来越多,制作越来越新奇。

据《苕溪渔隐丛话》记载,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漕臣郑可简创制了一种以银丝水芽制成的方寸新,这种团茶色如白雪,故名为龙园胜雪。郑可简即因此而受到宠幸,官升至福建路转运使。

后来,郑可简又命他的侄子千里到各地山谷去搜集名茶奇品,千里后来发现了一种叫做朱草的名茶,郑可简便将朱草拿来,让自己的儿子待问去进贡。于是,他的儿子也果然因贡茶有功而得了官职。当时有人讥讽说父贵因茶白,儿荣为草朱。

郑可简等儿子荣归故里时,便大办宴席,热闹非凡,在宴会期间,郑可简得意地说一门侥幸,此时他的侄子千里,因为朱草被夺正愤愤不平,立即对上一句千里埋怨。

4.吃茶去

吃茶去,看似普通的三个字,但在佛教界,却是一句禅林法语。

唐代赵州观音寺高僧从谂禅师,人称赵州古佛,他喜爱茶饮,到了唯茶是求的地步,因而也喜欢用茶作为机锋语。

据《指月录》载: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问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禅宗讲究顿悟,认为何时何地何物都能悟道,极平常的事物中蕴藏着真谛。茶对佛教徒来说,是平常的一种饮料,几乎每天必饮,因而,从谂禅师以吃茶去作为悟道的机锋语,对佛教徒来说,既平常又深奥,能否觉悟,则靠自己的灵性了。

5.李德裕与惠山泉

好茶需与好水相配方不辜负,用上等泉水泡茶自别有一番韵味。唐庚的《斗茶记》中有记载:唐相李卫公,好饮惠山泉,置驿传送不远数千里。李德裕,是唐武宗时的宰相,以鉴水别泉扬名,而文中这种送水的驿站称为水递。据说,有一位老僧拜见李德裕,说相公要饮惠泉水,不必到无锡去专递,只要取京城的昊天观后的水就行。李德裕大笑其荒唐,便暗地让人取一罐惠泉水和昊天观水一罐,做好记号,并与其他各种泉水一起送到老僧处请他品鉴,找出惠泉水来,老僧一一品赏之后,从中取出两罐。李德裕揭开记号一看,正是惠泉水和昊天观水,李德裕大为惊奇,不得不信。于是,再也不用水递来运输惠泉水了。

中国古代茶文化


据传说,几千年前的一片茶叶据说落入了传说中的神农神农的一杯开水中。皇帝对结果非常满意,在中国诞生了丰富的饮茶传统。今天,要说茶是中国饮料的首选,将是一个巨大的轻描淡写。从医学到牙膏,茶都融入了各种各样的环境中。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统计数据,2011年中国的茶叶总产量超过160万吨。

但除了茶的简单适销性之外,茶文化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正如葡萄酒种植和消费的传统在西方看似无穷无尽,中国的茶文化也是如此。中国的富裕人士越来越多地将“鉴赏家”添加到他们的娱乐活动中。“中国正在快速变化,人们变得富裕,社会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此外,文化交流现在更加频繁,“也许50年前,当我还很小的时候,在中国喝茶很简单,它只是一种饮料。但是现在,喝茶有很多不同的方式,而且它更复杂,我们有很多不同风格的茶。

普洱茶例子,它在过去并不常见,在广东省也很常见。但今天它已经成为中国最着名的茶叶之一,它的茶饼被压成大致圆形,可能相对昂贵。总部位于纽约的茶叶供应商和茶叶教育家InPursuitofTea以260美元的价格出售一种普洱茶饼。此外,还发明了许多制备普洱茶的新方法。不仅仅是用茶壶冲泡它,而是将它煮成特制的茶具和银壶,并将普洱茶煮成汤,这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发展。

“当然,传统方式仍然非常强劲”。“但他们有更精心的考虑,就像温度,餐具,茶的质量。所有这些都有很大的改进。“给出了绿茶的例子,它是最好的准备,并在较低的温度下在精细的瓷器或玻璃中供应,使热量消散。

但在您了解器具和酿造方法的差异之前,请先了解基础知识。

所有的中国茶都来自茶树,茶树的叶子,产自中国20多个省,包括南极的海南省,北部的山东省,东部沿海的江苏省和西藏。

据伊普说,虽然有数百种中国茶,但大多数属于六种基本类别-白色,绿色,红色,乌龙茶,黑色,黄色。白茶是由未成熟的叶子制成,在芽完全打开之前采摘,以提供最大的健康益处。绿茶在加工过程中不发酵,因此保留了叶子的原始颜色。在西方被称为红茶,红茶是由氧化叶子制成的,它们的颜色较深。乌龙茶部分发酵,产生明显的红色和华丽的味道。后发酵茶,或中国已知的红茶,是一类经过露天发酵的茶,比红茶和乌龙茶更加氧化。最后,黄茶是一种与绿茶类似的特殊茶,但干燥阶段较慢,允许潮湿的茶叶静置黄色。

“我们有一个气候不同,土壤不同的大国”“每种茶都有自己的特色和自己的历史。”

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庆祝各种茶的独特性和历史,购买习惯也随之而来。中国茶叶市场可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分享了中国茶叶协会最近的调查结果。第一部分属于人民币100元至200元人民币的价格区间,其中茶叶主要用于个人消费。另一个受欢迎的细分市场从500到几千元不等,茶叶越来越被视为优质礼品。

中国古代古茶书介绍


关于茶方面比较好的书给介绍:

◎《茶经》(唐陆羽)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分上、中、下三卷,包括茶的本源、制茶器具、茶的采制、煮茶方法、历代茶事、茶叶产地等十章。内容丰富、详实。其中第七章茶之事,辑录了自上古神农氏到唐代中叶数千年间有关茶事的记录,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我国古代茶的发展演变,尤具史料价值。

◎《大观茶论》(宋赵佶)

《大观茶论》是赵佶关于茶的专论,成书于大观元年(1107)。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茶录》(宋蔡襄)

《茶录》是蔡襄有感于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而特地向皇帝推荐北苑贡茶之作。计上下两篇,上篇论茶,分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侯茶、①盏、点茶十目,主要论述茶汤品质和烹饮方法。下篇论器,分茶焙、茶笼、砧椎、茶铃、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九目。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最有影响的论茶专著。

◎阳羡茗壶系([明]周高起著)

该书一卷,除序言外,分为创始、正始、大家、名家、雅流、神品、别派,以品系人,列制壶家及其风格品鉴,并论及泥品和品茗用壶之宜。后附有周伯高诗二首,林茂之,俞仲茅诗各一首。该书是研究宜兴紫砂茶具有重要著作。

◎煮泉小品([明]田艺蘅著)

全书分十部分,记述考据并举。《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大抵原本旧文,未能标异于《水品》、《茶经》之外。按,田艺蘅序《水品》云:余尝著《煮泉小品》,有取材于鸿渐《茶经》者十有三近游吴兴,会徐伯臣《水品》,其旨契余者十有三因知《煮》文在前,《水品》随后,岂可责之以未能标异于《水品》哉?

◎茶疏([明]许次纾撰)

许次纾(1549~1604),字然明,号南华,明钱塘人。清历鹗《东城杂记》载:许次纾方伯茗山公之幼子,跛而能文,好蓄奇石,好品泉,又好客,性不善饮所著诗文甚富,有《小品室》、《荡栉斋》二集,今失传。予曾得其所著《茶疏》一卷,深得茗柯至理,与陆羽《茶经》相表里。许次纾嗜茶之品鉴,并得吴兴姚绍宪指授,故深得茶理。该书撰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

◎茶录([明]张源著)

张源,字伯渊,号樵海山人,包山(即洞庭西山,在今江苏震泽县)人。隐于山谷间,无所事事,日习诵子百家言。每博览之暇,汲泉煮茗,以自愉快。无间暑,历三十年疲精殚思,不究茶之指归不已。(顾大典《茶录.且引》)

◎岕茶汇抄([清]冒襄辑)

《岕茶汇抄》大半取材于冯可宾《岕茶笺》,还钞于许次纾《茶疏》和熊明遇《罗岕茶记》。刊本有昭代丛书本,张潮撰序和跋;有冒氏小品四种本,光绪乙酉(1885)刊;有冒氏丛书本,光绪己亥(1899)刊。

中国古代茶对联大全


中国宋代茶对联(1)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 (杨万里)(2)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苏轼)(3)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杜耒)(4)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 (苏轼)(5)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苏轼)(6)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文同)(7)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 (苏轼)(8)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陆游)(9)茶映盏毫新乳上;琴横荐石细泉鸣。 (陆游)(10)寒涧挹泉供试墨;堕巢篝火吹煎茶。(陆游)(11)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陆游)(12)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范仲淹)(13)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苏轼)(14)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林逋)(15)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赭圻城。(陈选)(16)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陆游)(17)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范仲淹)(18)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梅尧臣)(19)样叠鱼鳞碎;香分雀舌鲜。(佚名)(10)绿甲蝉膏泛;红丁蟹眼遮。(佚名)(21)舌本芳频漱;头纲味最佳。(佚名)(22)瀹泉尝玉茗;泼乳试金瓯。(佚名)(23)茶甘酒美汲双井;鱼肥稻香派百泉。(黄庭坚)(24)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佚名)(25)兼然幽兴处;院里满茶烟。(佚名)(26)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偏宜听雅弹。(佚名)(27)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当魂。(佚名)(28)心随流水去;身与风云闲。(佚名)

中国元代茶对联(1)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影晨动九天风。 (黄镇成)(2)欲试点茶三味手;上山亲汲云间泉。 (韩奕)(3)入社陶公宁止洒;品泉陆子解煎茶。 (韩奕)(4)玉杵和云春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 (耶律楚材)(5)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张可久)(6)诗床竹雨凉;茶鼎松风细。(张可久)(7)乘兴诗人棹;新烹学士茶。(张可久)(8)媚春光草草花花;惹风声盼盼茶茶。 (张可久)

中国明代茶对联(1)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佚名)(2)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魏时敏)(3)卧云歌德;对雨著“茶经”。(詹同)(4)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杨基)(5)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杨基)(6)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瓯。(德祥)(7)春风修禊忆江南;洒榼茶炉共一担。 (唐寅)(8)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 (文征明)(9)草堂幽事许谁分;石鼎茶烟隔户闻。 (浦瑾)(10)平生于物之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孙一元)(11)加起炊茶灶;声闻汲井瓯。(吴兆)(12)幽人采摘日当午;黄鸟流歌声正长。(佚名)(13)竹灶烟轻香不变;石泉水活味逾新。(蓝仁)(14)冷然一啜烦襟涤;欲御天风弄紫霞。(潘允哲)(15)济入茶水行方便;悟道庵门洗俗尘。(周杏村)(16)闲是闲非休要管;渴饮清泉闷煮茶。(选自《金瓶梅》)(17)风流茶说合;洒是色媒人。(选自《金瓶梅》)

中国清代茶对联(1)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郑板桥 镇江焦山吸江楼)(2)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一楼。(何绍基)(3)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 (崔道融)(4)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 (葛长庚)(4)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郑板桥 四川青城山天师洞联)(5)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 (乾隆与大臣联)(6)竹露松凤蕉雨;茶烟琴韵书声。(张鳌)(7)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郑板桥)(8)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 (冼玉清)(9)试院煎茶并饮甘泉一勺水;,仙潭分竹常平苦海万重波。(王师俭)(10)润畦舒茶甲;暧树拆花枪。(黄遵宪)(11)拣茶为款同心友;筑室因藏善本书。(张延济)(12)白菜青盐糁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郑板桥)(13)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人窑。(郑板桥)(14)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郑板桥)(15)山光扑面因朝雨;江水回头为晚潮。(郑板桥)(16)雷文古泉八九个;日铸新茶三两瓯。(郑板桥)(来源:zhanshifujian)

中国古代制茶方法溯源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各种茶类,从手工制茶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技艺是重要的决定因素。

(一)晒干或烘干散茶

茶之用,最初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后来发展到生煮羹饮,都是直接取用茶树鲜叶。

唐朝以前,茶叶的加工比较简单,采来的鲜叶,晒干或烘干,然后收藏起来,这是晒青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晒青散茶到晒青饼茶

在古代交通不便、运输工具简单的条件下,散茶不便储藏和运输,于是将茶叶和以米膏而制成茶饼,是乃晒青饼茶,其产生及流行的时间约在两晋南北朝至初唐。

(三)从晒青饼茶到蒸青饼茶

初步加工的晒青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捣碎,制饼穿孔,贯串烘干。蒸青饼茶工艺在中唐已经完善,陆羽《茶经三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蒸青饼茶虽去青气,但仍具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压榨去汁以制饼,使茶叶苦涩味降低,这是宋代龙凤团茶的加工技术。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压榨去汁的做法,却夺走茶的真味,使茶的味香受到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四)从蒸青饼茶到蒸青散茶

在蒸青饼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农书》,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由宋至元,饼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初期,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贡茶而改贡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在明朝前期大为流行。

(五)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茶叶的香气在蒸青散茶中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气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香气的炒青技术。明代,炒青制茶法日趋完善,在张源《茶录》、许次纾《茶疏》、罗廪《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

(六)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1、黄茶的产生

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当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如或杀青后未及时摊凉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使叶子变黄,产生黄叶黄汤,类似后来出现的黄茶。因此,黄茶的产生是从绿茶制法不当演变而来。明代许次纾《茶疏》(1597年)记载了这种演变历史。

2、黑茶的产生

绿茶杀青时叶量过多、火温低,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这是产生黑茶的过程。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明御史陈讲疏记载了黑茶的生产(1524年):商茶低仍,悉征黑茶,产地有限。

3、白茶的产生

宋时所谓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到了明代,出现了类似现在的白茶。田艺蘅《煮泉小品》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白茶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泽银白的白毫银针,后来经发展又产生了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其它花色。

4、红茶的产生和发展

红茶起源于十六世纪的明朝。在茶叶制造过程中,发现用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叶色红变而产生了红茶。最早的红茶生产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记述山之第九曲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自星村小种红茶出现后,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20世纪20年代,印度将茶叶切碎加工而成红碎茶,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试制红碎茶。

5、青茶的起源

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先是红茶制法,再按绿茶制法,从而形成了青茶制法。青茶的起源于明朝末年至清朝初年,最早在福建武夷山创制。清初王草堂《茶说》: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现福建武夷岩茶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传统工艺的特点。

(七)从素茶到花茶

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北宋蔡襄《茶录》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记载,施岳《步月茉莉》词注:茉莉岭表所产古人用此花焙茶。

到了明代,窨花制茶技术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种繁多,据《茶谱》记载,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九种之多。现代窨制花茶,除了上述花种外,还有白兰、玳玳、珠兰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