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人恃茶为命

发布时间 : 2021-12-24
为鼎茶 什么茶为绿茶 哪些茶为红茶

为鼎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西夏人恃茶为命”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西夏人恃茶为命”相关知识!

西夏人是由西南迁到西北的游牧民族。北方游牧民族有一个共同的饮食习惯,即喜欢喝茶,喝茯砖茶。这种茶,是用最粗陋的茶叶茶杆儿压成的,讲究的人,包括茶区的人,茶农,都不去喝。可在北方游牧民族包括北方汉族农民的眼中,这是最好的茶叶,比龙井碧螺春铁观音强得多。茯茶的色泽深,味道足,消化能力强,提神醒脑添力,好处很多。

宋朝人洪中孚说,蕃部日饮酥酪,恃茶为命。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茶之为物,西戎,吐蕃古今皆仰给之。以其腥肉之物,非茶不消,青稞之熟,非茶不解,故不能不赖于此。

宋人说,西夏人恃茶为命。这里用的恃,不是嗜。喝茶不是一种爱好,一种癖好,而是生活的内容,生命的依凭。没有了茶,即如没有了盐,正常的生活也难以维持和延续。

茶在西夏人那里,是比较奢侈的生活必需品。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西夏使臣说,本界西北连接诸蕃,以茶数斤,可以博羊一只。西夏人做转手贸易,用茶发财,在西夏境内,想必茶叶也不会很便宜。毕竟那是从遥远的地方运来的,而且由于经常受战争的影响,贸易时断时续,回赐、岁赐之类也时断时续。茶进不了西夏,价格会飞涨,百姓们会受苦。

西夏人恃茶,西北人祖祖辈辈也嗜茶恃茶。

我的家乡在甘肃皋兰,那里也曾是西夏故地。那里的人,多少有点钱的人,也喝茯茶,用小罐熬煮,称之为罐罐茶。那茶是极苦的,但人们尤其男人老人喝得十二分香甜。小罐罐或破茶缸之类往煤炉柴炉上一座,加入茯茶雨水雪水,满屋满院满村飘着的,是贫苦农民包括被十分尊敬的贫下中农的精神慰藉。

我家乡的风俗,男人大喝其茶,女人一般不喝茶。年轻女人如果喝茶,会被笑话。原因呢,其实很简单,因为人们太穷,茶只能留给长辈尤其长胡子的长辈喝,年轻人女人们则尽量不去享受这种奢侈品。在我家,我祖母也喝罐罐茶,那是因为,我祖母也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她劳累,需要用茶解困去乏,更是因为,我祖父去世得极早,我祖母在家里既是奶奶,也是爷爷,有资格喝茶。我祖母还喝过一段时间酥油茶,酥油是我父亲在青海地质队出野外到藏区,藏民朋友送的,或用茯茶换的。据说酥油茶能治咳嗽,所以我父亲拿回家让我祖母喝,期望能治好她的气管炎。

罐罐茶我小时也喝,陪我奶奶喝。酥油茶喝没喝过忘了,但吃过酥油炸的油饼。那时生活困难,只要是油是肉就感觉香。不像现在,闻见酥油味就难受。

在青海上中学时,去帮农民平田整地,或秋收,喝到了青海的茶。那茶,也是茯茶,颜色与我在甘肃喝的没什么两样。第一次喝,第一口青海茶让我吐了出来。为什么?因为太咸,那里面放了盐。我以前喝过糖茶,好喝。可喝盐茶,听都没听说过。青海人说,茶里没盐淡如水。西夏人茶里面放什么,不得而知。西夏的制糖业不发达,而西夏境内盛产青白盐,那是他们出口贸易的主要商品,他们茶里放盐,或部分西夏人茶里放盐,极有可能。我接触的青海人是青海湟源人,那里是河湟之地,曾经是西夏国的地盘。茶里放盐是西夏流风余韵也未可知。

在西夏的榷场贸易中,唯茶最为所欲之物,宋朝商人经常将茶运到西北与西夏贸易,政府也以茶叶换取西夏的马匹。

茶叶是宋与西夏的经济纽带,商业纽带,也是情感纽带。宋朝给西夏赐银赐绢,也赐茶。因为茶,宋夏的联系更为密切,也因为茶,汉族党项族彼此的关联度更为紧密,民族融合也多了种媒介。西夏人恃茶为命,这个习惯好。

茶经网扩展阅读

嗜茶如命的杨万里


杨万里是南宋一位多产的诗人,他的一生一共作诗两万多首,流传至今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同时,杨万里不仅是难得一见的诗文奇才,更是一个嗜茶如命的爱茶人,他的众多名篇中,也有很多是与茶有关的诗文。

杨万里在自己《武陵春》词的小序中说道:“老夫茗饮小过,遂得气疾”。说的是由于自己酷爱饮茶,因而引起疾病,而词中又言:“旧赐龙团新作祟,频啜得中寒。瘦骨如柴痛叉酸,儿信问平安”。因为杨万里饮茶不加节制,得“中寒”之疾而导致自己“瘦骨如柴”,尽管如此,他也只是少饮而已,若要使他与茶一刀两断,是万万不能的。这一点则真切地体现在他的另一首诗作中:“老夫七碗病未能,一啜犹堪坐秋夕”。此外,据说杨万里饮茶不分昼夜,常常在深夜也饮上几泡,因而总是导致失眠,他却从来不将责任归咎于饮茶。正如他的《不睡》一涛中所言:“夜永无眠非为茶,无风灯影日横斜”。说到这里,杨万里的嗜茶如命,可见一斑。

然而,杨万里如此好茶,却并非只是为r满足一时的口腹之贪,而是追求一种茶外之味,即从饮茶之中感悟人生百味。无论是为人处事,还是读书做学问,杨万里都能在饮茶中顿悟出一些道理来。他在《习斋语讲义序》中,由饮茶而想到读书,将读书与饮茶相对比,深得茶外之味。因此,对于已经骨瘦如柴的杨万里却仍然不肯放弃饮茶,我们隐约能够体会到个中原因。除此之外,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杨万里透过清澄如碧的茶水中悟出了刚正清明的为人处世态度。据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杨万里为官一牛两袖清风,当他晚年告老还乡之时,依然是“清得门如水,贫唯带有金”。同时,杨万里还以茶会友,以茶论友,在他的《谢术韫之舍人赐茶》一诗中,用茶之清雅、明澈,来比喻知心朋友的高洁品质、高傲风骨。其实,以其茶诗颂扬其人,杨万里名副其实!

水为茶之母 壶为茶之父


俗话说“名茶配妙器”,当人们得到好茶叶之后,总是希望用一套好茶具来泡茶品饮,达到珠联璧合的效果。茶具作为中华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爱茶者日常生活中的收藏品和实用品,而不同的茶具能泡出迥然不同的茶香和品味,却是千真万确的。

“茶圣”开列的茶具清单

在茶叶饮用的最初阶段,是没有也不需要什么专门茶具的,往往是一器多用,一具多用。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饮茶从可有可无变成了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茶具的使用也就越来越频繁,从而逐渐就成了一件专门的器物,不与其他器具混用了。

唐朝的陆羽在《茶经》中刻意将茶具和茶器加以区分,这可能是为了使茶具和农具的概念相一致的关系。农具是生产工具,因此《茶经》中,陆羽就把原来饮茶器具特地改作茶器,而把釆茶、制茶和贮茶的生产用具,主要是制茶工具专门名为茶具。到了宋朝,人们对制茶工具谈得越来越少,宋徽宗的《大观茶论》更是对制茶工具只字不提。这样,茶具、茶器的内容逐渐合一。所以在宋朝以后的一些古籍中,就出现了随作者的习惯和兴趣,把茶具任意写作具或器的情况。时至今日,人们大多习惯称茶具,偶有称茶器的,也不会造成歧义了。

饮茶风尚的盛行,使茶具在人们生活中变得必不可缺,这就刺激了唐代茶具的生产,出现了专门和成套的茶具制造业。唐开元年间,因佛教禅宗盛行于北方,一时朱门柴屋,饮茶相效成风,使北方瓷窑的生产先于南方飞跃发展。由于茶具是当时最畅销的产品,当然各地瓷窑即专以烧制茶具为中心。据李肇所著《唐国史补》中记载:“巩县陶者,多为瓷偶人,号‘陆鸿渐’,买数十茶器,得一鸿渐。”这段有趣的史料说明,当时销售茶具的生意人为了抢生意,通过搭配“茶圣”陆羽的瓷像来促销,可见当时北方茶具的畅销盛况。

在陆羽之前的饮茶,用唐代著名诗人皮日休的话来说,是“浑以烹之”,显然,像煮菜喝汤一样的饮茶是无“茶道”可言的。当陆羽的《茶经》问世后,茶道大行。在《茶经·四之器》中,陆羽列举了风炉、交床、竹夹、碾、拂、水方、瓢、碗、都篮、涤方、巾等28种煮茶和饮茶的用具,详细讲述了它们的用途,当代茶学泰斗吴觉农先生在《茶经评述》一书中把陆羽所列的茶具分为8类,即:其一为生火用具;其二为煮茶用具;其三为烤茶、碾茶和量茶用具;其四为盛水、滤水和取水用具;其五为盛盐、取盐用具;其六为饮茶用具;其七为盛器和摆设用具;其八为清洁用具。如果用今人的眼光来看,陆羽的这份“清单”确实略显繁复庞杂,但它作为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备的一套茶具,其史料价值就不言而喻了。

盖碗茶的意趣与妙用

从古至今,我国茶具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由于唐朝以前没有形成独立的茶具制造业,就茶具的具体器物来说,还有一些地区性的差异。唐朝北方茶具生产率先迅速发展,南方茶具制造也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甚至有后来居上之势。

唐朝南方茶具的重要产地有越州、岳州、鼎州、婺州、寿州、洪州等处,陆羽特别对这六个名窑加以评价,越州窑生产的茶碗被评为第一位,这不仅是陆羽个人的意见,也为当时的社会所公认,唐代文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中赞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另外,当时四川大邑所产的茶碗在西南也独步一时,杜甫在《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诗中保留了极其珍贵的四川茶具历史资料,诗云:“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诗人用四句诗描述了大邑瓷碗的质地、声响和色泽,并表达了急切需求的心情,一件小小的茶具,令诗人思之想之咏之,可见其工艺之精美和为人所喜欢的程度。就唐朝南北方茶具的生产来说,南方技术高于北方,已逐渐成为当时全国茶具的制造中心。

根据《茶经》的记载和出土文物的考证,唐代饮茶的主要用具是碗和壶。碗的形状敞口瘦底、碗身斜直,主要有青釉、白釉两种。壶在唐代称“注子”,茶壶也叫“茶注”,最常见的样式是短嘴小壶。另外,唐朝人还首创了一种碗托,当时称“茶托子”,也就是后来的盏托。关于“茶托”的起源,在宋代著名学者程大昌所著《演繁露》里是这样记载的:

“托始于唐,前世无有也。崔宁女饮茶,病盏热熨指,取楪子融蜡象盏足大小而环结其中,置盏于蜡,无所倾侧,因命工髹漆为之。宁喜其为,名之曰托,遂行于世。”

崔宁为唐代名将,曾入蜀参政十余年,任过西川节度使等诸多官职,据学者考证,以他在川任职的时间推测,崔宁之女发明盏托当在唐宝应年间。在中唐以后的墓葬中,这种盏托还常和壶、杯、盏一起出土,从这些死者生前所用的器物中,说明唐朝瓷制饮茶器具已配之成套了。

被称为“人间第一香”的茉莉花茶是各类花茶中的主要产品,产销量一直居花茶中的绝对首位。众所周知,茉莉花茶是成都人的最爱,坐成都茶馆,用盖碗茶泡一碗“三花”,茶的本味和花的真香合二为一,浓郁芬芳,沁人心脾,抿一口会让人经久难忘,这几乎成为成都民间茶文化的象征,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盖碗茶具相沿至今,与茉莉花茶仿佛结下了不解之缘,称得上是天作之合。三件套的碗盖茶具,碗盖口略小于碗身,盖可以倒扣于碗身内,碗与盖紧密相接,中间没有缝隙,这样不仅可以保持茶汤的温度,还可以充分保留茶的香气。人们在喝盖碗茶时有一个经典的动作,就是用茶盖去轻推茶水,加快茶的浓度,然后用茶盖斜掩,挡住浮在茶水表面的茉莉花,这个喝茶的过程体现了茶盖小于茶碗的绝妙作用。此外,盖碗茶弯身口大且外敞,揭开茶盖又可使茶迅速变凉,即使三伏天喝茶也不怕烫。说到垫底的碗托,它一不怕烫手,二不怕溢水,又使盖碗茶具有整体的美感,“三件头”真是缺一不可。

也许不是人人都知晓,盖碗茶又称“三才碗”,明清时期非常流行。所谓“三才”指的是天、地、人,碗盖在上面谓之“天”,碗托在下面谓之“地”,碗身居于中间谓之“人”,一套寻常的茶具中,人们可以体味出“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中国先哲的思想,真可谓雅俗共赏。有趣的是,鲁迅先生对盖碗茶也情有独钟,他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

紫砂壶明代始兴

古代有一个木匠,他有一把前辈世代相传下来的紫砂壶,是随身携带的宝物。一天,他帮人盖房,上梁时因口渴得厉害,就叫人递上那把心爱的茶壶,喝完茶,就随手把壶搁在了大梁上。房子盖好,却忘了带走那把紫砂壶。木匠游走四方,一晃十年过去,当他又回到原来盖房的地方时,搬梯子上了房梁,一看,紫砂壶完好无损地还放在大梁上,揭开壶盖一嗅,茶香扑鼻,再呷上一口,比十年前刚沏上时还要香哩!

这是一个关于紫砂壶的美妙传说,虽不免夸张,但绝不是无稽之谈。在吴骞的《阳羡名陶录》中就有:“注茶越宿,暑月不馊”的明确记载。宜兴紫砂壶不仅具有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变馊的实用性,又有着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深得人们的喜爱。

明代,由于饮茶风尚的变化,对茶具的要求出现了一个很大的转变,特别是明中期以后,逐渐形成用瓷壶或紫砂壶冲泡茶叶的风尚。明末进士冯可宾《岕茶笺》一书中说:“茶壶窑器为上,锡次之。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阁。”

宜兴的紫砂陶器名贵一时,享誉至今。据明代《阳羡茗壶系》所载,紫砂茶壶为明代正德年间供春所创。供春原名龚春,是四川参政吴颐山的家僮,曾在宜兴金沙寺侍候主人读书,看到寺内有一位老僧炼土制壶,成品极为精美,于是供春在伴读之余,偷学了老和尚的绝技,自己陶土制坯,而且完全用手指捏搓成型,烧成后的茶壶表面,尚隐约可见其指纹。从此,供春以制壶为业,成为一代宗师,他的制品也被称为“供春壶”。

供春紫砂壶造型新颖精巧,色泽古朴、光洁、温雅天然,质地薄而坚实,在当时已经负有盛名,所谓“供春之壶,胜于金玉”,明季散文家张岱在《陶庵梦忆》中甚至把供春壶与商彝周鼎并列,可见其价值之高。也许是出于对自己绝技的矜重爱惜,供春的制品很少,流传到后世的更是凤毛麟角。而后代宜兴壶制作,在前人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与同时代的景德镇陶瓷并称为“景瓷宜陶”,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奇葩。

早取为茶,晚收为茗


最近舌尖上的中国一直在网上火热的播出,市场上的各种舌尖产品也不断涌现,茶叶不甘落后现在就谈谈舌尖上的茶香把。清香四溢的茶叶自古以来...

最近舌尖上的中国一直在网上火热的播出,市场上的各种舌尖产品也不断涌现,茶叶不甘落后现在就谈谈舌尖上的茶香把。清香四溢的茶叶自古以来就为我国人民所喜爱。茶叶最初的用法是生吃茶树的绿叶,茶在经历了祭品、药食等阶段后才逐渐成为人们的饮料。

唐代以前茶的饮用时解渴的粗放饮法,并且局限在长江南的部分地区还没有发展的全国。饮茶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名俗并形成文化是在唐代,唐代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特别是在开元、天宝年间物质基础与精神文明都达到了新的高峰,使人们能够超出日常生活的必须之外,去追求能给人们以更大精神享受的生活方式。中国茶文化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

《茶经》有言茶有茶、槚、蔎、茗、苑五种名称,并解释说:周公云,槚,苦茶;养执戟云,蜀西南人谓茶曰蔎;郭弘农云,早取为茶,晚收为茗,或一曰苑耳。可见,由于不同地区方言的同导致了茶的五种称呼。茶在我国发展千年已经不仅仅只是一种饮食文化,而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的精髓的体现,学习我国的茶文化,对于当今大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茶为席魂,心饮为上


茶,解渴清心,以品为上。茶滋于水,水籍乎器。茶汤无形,无器不盛。器,为茶之父,道由器传。由茶和器而入的茶道,是一门生活化的细致的艺术,茶席则是茶道有规则、有秩序地具体表现。《道德经》云:“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讲得非常贴切。这里的“有”,是指具体的茶席,通过茶器,为我们构建一个舒适便利的品茗空间。“无”是指,茶席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可以窥探传统之美的诗情画意的窗户,藉由茶席的画意、茶汤的色彩、茶汤的香气、茶汤的滋味、茶汤的气韵,让我们神态安然的平静下来,真切地用心去感受茶的“幽薄芳草天真气”,感受茶的“人生百味寓其中”,进而提高我们品饮的境界,以及中正淡和的审美体验。

茶席,是为品茗构建的一个人、茶、器、物、境的茶道美学空间,它以茶汤为灵魂,以茶具为主体,在特定的空间形态中,与其它的艺术形式相结合,共同构成的具有独立主题,并有所表达的艺术组合。

茶席,不是刻意地“摆”,是用心地去“布”。应天之时,载地之气,加以材美与工巧,藉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茶地融合沟通、协和相亲。器具之间,不是干枯的罗列展示,彼此有着生命的相生相惜,有着气韵流动地相互映照。茶席不是作秀,是为了让我们更美更风雅地去喝茶。茶席是实用且美着的艺术,二者不可孤立与分割。它首先是实用,其次才是美。茶席营造衍生出的美感,是为实用去服务的。日本的工艺大师柳宗悦说过:“随着使用,器皿之美与日俱增。弃之不用,器皿便会失去意义,美亦将不复存在,故而美是用的表现。”所以说,茶席是有思想,有表达,有诗情,有画意的茶道艺术组合。

既然茶席是一个以茶为灵魂的茶道美学空间,那么这个空间里的所有载体与构件,都要服从和衬托于茶这个主体,而不能喧宾夺主。故明代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说:“知蓄书史,能亲笔砚,布景物有趣,种花木有方,名曰清致。”茶席的清致与美,与陈眉公所言又是何等的相似!

茶的品饮,又以汤色、滋味、香气和气韵为主,而感受这四个要素,必须依靠和调动我们的感觉和知觉,去细细体会与品味。“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只有不断减少茶道空间里,影响眼、耳、鼻、舌、身、意的干扰因素和信息冲击,我们的身心才能变得松驰和沉静,我们的直觉和感觉,才会更加敏锐与精准。因此茶席的设计,力求简古通幽、质朴素雅。正如米开朗基罗所说:“美就是净化过剩的过程。”美丽与否,在于你如何剔除那些影响美丽的因素。这个观点,与德国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即是多”的设计哲学,不谋而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身心的愉悦沉静与否,还与茶席平面的大小,泡茶人的坐姿,泡茶人在水平作业区域内的最大伸展能力,以及身心能够承受的负荷,茶席的色调,煮茶器、泡茶器、品茶器把持的舒适性,泡茶、分茶的逻辑秩序等因素紧密相关。

茶为媒


茶语很丰富,也很生动。有家茶铺,店主是恋爱中的两个年轻人,男的是上海知青后代,女的是云南姑娘。我与他们熟,见面便开玩笑:你们什么时候生饼变熟饼啊?你们拼配时候一定要请我吃喜糖噢!那两年轻人倒也落落大方,说:何止是吃喜糖,还要请你喝喜酒呢!不过生饼变熟饼不能急,就像这茶,自然转化的好,人工快速渥堆的,你不喜欢。旁人听着我们的对话,一阵大笑,很开心。

前些日,年轻人来电话说他们真的要拼配了,我真为他们高兴,云南产茶,茶让他们走在一起,茶是他们的红娘。

茶为媒茶为鹊桥的故事还真不少。一天,有个小朋友说读过我写茶的散文,觉得老好白相的,想认识我和殷慧芬。一起吃顿小饭怎么样?她邀请我们。我爽快地一口答应。

小朋友姓周,三十来岁,外语大学的毕业生,窈窕淑女。因为喜茶,好几年前在大学念书时就常在茶城出没,卖茶的老板都认识她,也都认识她现在的丈夫小于,因为小于也常穿梭茶市。没想到,忽然有一天,老板们见到他俩同进同出了,又过不久,他俩喜结伉俪的消息在茶城传了开来。

在饭桌上刚坐定,稍作介绍,我便把在茶城听到的关于她的故事说给她听。她很吃惊,眼睛瞪得大大的:你们都知道?我说:茶城就那么大,能不知道吗?她笑得前俯后仰,像个孩子。在我们的怂恿下,她又补充了与小于相识的细枝末节,她说小于是福建人,懂武夷岩茶、台湾高山茶,店铺有新来的岩茶常会请他去定价。言语中无法掩饰她对郎君的倾慕。

这以后小周与我们成了忘年交,称殷慧芬为大阿姨。每次来嘉定,她都会在我家的小茶室坐很久,逢到小于出差,更是可以与我们品茶聊天至深夜。一天她带台湾杉林溪高山茶请我们品尝,说是口味之醇不在阿里山茶之下,喝过之后果然口感很好。我说我有更好的。她问什么茶?我说大禹岭的。她顿时眼睛发亮,她说:好呵,喝。我正要开封,她又阻止了我:不要开封,隔天我叫小于一起来。见好茶不忘郎君,可见小夫妻情深意笃。

茶为媒的故事自古有之,相传许多年前,云县白莺山有个小伙,向布朗族一个姑娘求婚,姑娘家人因他贫穷不愿把女儿嫁给他:你怎么保证我女儿婚后的生活?小伙子说:我确一贫如洗,但我有棵祖传的古茶树,这树上茶叶可保证姑娘的生活。这茶树后来真的养育了这家人的子孙后代。当地百姓把这树取名茶为媒。几十年过去了,当年求婚的穷小伙已不在人世,但这古茶树还在。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考本》中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认为茶树只能从种子萌芽成株,不能移植,否则就会枯死,因此把茶看作是一种至性不移的象征。民间男女订婚以茶为礼,女方接受男方聘礼,叫下茶或茶定,并有一家女不吃两家茶之说。整个婚姻的礼仪总称为三茶六礼。三茶,就是订婚时的下茶,结婚的定茶,同房时的合茶。

茶让有情人终成眷属,茶也让素不相识的人坐在一起成为知音。

这些年来,因为茶,我们的朋友越来越多,近的在同一小城,远的相隔千山万水。人与人之间如此,城与城、国与国之间也是如此。茶友张森因为为普洱机场题名,成为普洱市的荣誉市民、普洱茶文化在上海的热情传播者。今年春天在余杭,我知道了径山茶和径山寺在中日茶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不久前,我们陪一位奥地利籍的华人朋友去茶城,回奥前他给异国朋友准备的礼物是安溪铁观音和龙泉青瓷茶具。

茶为媒。茶是人类美满之媒、和谐之媒。

茶禅不能合一,茶为茶,禅为禅!


茶是一种有益的饮品,以茶入膳更能体现食之百味。茶类隐,酒类侠。茶的性格更加一波三折辗转反侧,其曲折间更见幽暗之心;茶是有阶级性的,百姓有百姓的喝法,显贵有显贵的乐趣,究其细理,可以无穷尽。

如今正是喝新茶时节,关于新茶的言辞,最优美的算是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大部分人都是用茶“喉吻润”,无非是一种饮品,从中吹毛求疵是少数嗜茶者的专利。

四月新茶首推龙井,而明前龙井愈发珍贵,但如今市场鱼龙混杂,明前龙井可遇不可求。春寒料峭时,仿制的西湖龙井和别号碧螺春大摇大摆入市,真正的好茶需要守规矩必等长成了才出闺阁,稍显姿色的伪品急急出笼,抢一个显眼的位子,先下手为强。而五月又是铁观音的天下,那时的铁观音有观音韵,有明亮的色彩,不品者难以描述其中滋味。新茶在这个春日,一个个轮番而至,它们的脚步轻盈,需要细细分辨。

很多人喝茶是为了保健,事实上,茶不过是一种有益的饮品,它所有的益处不是治病,也不能治病。书上所列举的许多功效是对的,但是想从茶身上获得益处的人,必须长期喝,天天喝。还有重要的一点,在一定的时间,用适宜的方法来喝,好的水,好的器具,好的环境,还有平和的心情。

茶并不神奇,茶只是用短暂的生命,在瞬间发出光泽与柔情,当我们需要暂时歇息片刻时,帮我们调整气息,平气抑躁,渐入一种平和的观人看事的境界。更多时候,茶浸泡在我们中间。说到茶道,那是精神上的一种境界,很高,你也许能看到,但极少人能到达。人说茶禅合一,其实茶禅不能合一,茶为茶,禅为禅,同者平和,无欲。茶助禅思,禅呢?不能说,一说就是错。

乾隆帝不可一日无茶 更是嗜茶如命


说起乾隆皇帝,自然就会使人联想到他三下江南的故事,但人们却很少清楚乾隆皇帝和茶还曾结下过不解之缘。

乾隆皇帝巡游江南时,品尝了各种名茶,如杭州的“西湖龙井”,湖南的“君山银针”,福建的“大红袍”等。乾隆曾作过一首《观采茶作歌》: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村男接踵下层椒,倾筐雀舌还鹰爪。地炉文火徐徐添,乾釜柔风旋旋炒。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功夫殊不少。

乾隆皇帝还是一个品茗行家,他不但讲究饮名茶和饮茶器具,而且还非常重视沏茶的水质。传说他当年在杭州品尝龙井茶,沏茶的水就取自盛产龙井的狮子峰山下的狮子泉。

为了品评天下名泉水质的优劣,乾隆皇帝回京后叫人用银斗量各地名泉的轻重,因而命名天下三泉:北京玉泉为“天下第一泉”;镇江金山寺泉水为“天下第二泉”;无锡惠泉为“天下第三泉”。

除了这些名泉外,乾隆皇帝还广饮天下名泉,桂林南溪山有一眼白龙泉,水质优良,清冽甘美。《峤南琐记》载有“桂泉多可饮,而白龙为最”之说,据说用白龙泉泡茶,揭开碗盖随着热气上升会蒸腾起一条隐约可见的白龙,于是乾隆皇帝下圣旨,派人马不停蹄地直奔白龙泉取水。当地人知道白龙泉为乾隆皇帝泡过茶,就把这白龙泉改称为“贡泉”了。

乾隆皇帝晚年更是嗜茶如命,在他85岁退位前夕,有一位老臣惋惜地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皇帝听了自然受用,哈哈而笑,端起御案上的一杯茶说:“君不可一日无茶!”乾隆退位后住幽雅安静的北海镜清斋,在这个亭榭楼阁、小桥流水的花园内专设“焙茶坞”,每天悠闲品茗,安度晚年。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乾隆皇帝活了88岁,可以算作中国历代帝王中的寿魁,这与他平生爱好饮茶品茗或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茶以春为贵


茶以春为贵

茶以春为贵。春分前后,天气温和,惠风和畅,雨量充沛。叶芽不仅鲜嫩肥硕,色泽翠绿,而且营养特别丰富,是一年中最佳者。

春分茶其形极为优美。陆羽《茶经》中说,茶芽,紫色的要比绿色的好,形状如笋的要比如牙的好,叶子卷缩的要比舒展的好。而春分时的茶都是抽心茶,大多为一芽,少部分为一芽一叶,轻薄瘦小,亭亭玉立,观之赏心悦目。

春分茶之香更是上乘。清人称颂“茶真者,甘香如兰,幽而不冽,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之后,觉有一股太和之气弥留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沏一杯春分茶,沸水冲下,茶芽上下翻动,继而舒肢展腰,根根向阳,玉杯飘烟。喝一口,香甘鲜醇,温润如玉,真有“细啜襟灵爽,微吟齿颊香”之感。

春分时节,绿草酥软,山花烂漫,群莺乱飞。走进郁郁葱葱的茶园,茶树绿得笼上了一层烟雾,茶树老枝不断产生分枝,枝头上已生出了齐刷刷、毛茸茸的新芽,像孩子调皮的眼睛。一阵轻风拂过,便能嗅到茶叶青涩的芬芳。

采茶讲究技艺,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记得前几天去谷城五山,欣赏采茶姑娘采春茶,只见她们双手不闲,在茶树上如彩蝶穿花上下翻飞,一枚枚嫩嫩的茶芽,精灵般地落入腰后的竹篮。我也尝试着采茶,采茶女告诉我,采摘时不能用指甲掐,这样会影响茶叶的外形。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茶叶梗,轻轻一旋一提就可以了。采茶看似简单,其中学问还真不少。

春分茶被誉为“茶中美人”,一杯在手,便可尽揽春色。茶叶形美、色嫩、味香,犹如佳人,温婉清爽,风韵清朗,让人回味无穷。许多文人雅士对其有精奥的比喻:苏轼有诗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林语堂有“三泡”之说;英国诗人华尔勒说茶“软滑、醒脑、开心,像女人的柔舌在走动着的饮料”……三毛说“人生如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香似爱情,第三道淡如清风”。

春分时节,邀二三知己,安稳地坐在春光里,沏上一壶春分茶,轻轻抿一口,静心品味,那一缕清香,便在唇齿间辗转,鲜爽甘甜,令人气爽神怡。许多人生难解的结,也便在这宁静之中,悄悄地解开。所有的烦躁与浮嚣都化作淡淡烟云,从心底悄然逝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