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饮茶之源

发布时间 : 2021-12-31
北方绿茶 北方的绿茶 经常饮茶好吗

北方绿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北方饮茶之源”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北方饮茶之源”相关知识!

提起灵岩寺,人们便会提到被梁启超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宋代彩塑罗汉像,还有全国规模第二、年代最为久远的墓塔林但鲜有人知道,灵岩寺还是我国北方饮茶之源。因为有灵岩寺,因为有禅而有了茶。

北方饮茶之源是哪?

北方饮茶始自灵岩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济南人喝茶不种茶。因此,常饮茶的人总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什么时候咱们济南也有自己的茶啊?的确,千百年来,济南人饮的茶,无论绿茶还是花茶,大都是南运而来,甚至大多数济南人认为,以济南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根本就不可能种茶。

其实不然,济南不仅有自己的茶,而且济南开北方饮茶之先,灵岩寺就是北方饮茶之源。

据《四库全书》中的《封氏闻见录》卷六记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唐朝开元年间,灵岩寺里的降魔大师重视禅定修行,在降魔大师及众弟子禅定修行的时候,夜晚不睡觉坚持不懈不怠地坐禅修行,甚至连晚饭也不吃,只允许靠饮茶醒神。自此,人们相互效仿,渐成风俗。

茶因禅兴的说法,是关于饮茶之风形成过程的最早、最系统的记录。有专家曾专门对《封氏闻见录》中的记载进行了考证,认为《封氏闻见录》的作者中进士之年,仅晚于降魔大师于灵岩寺弘法禅教二三十年,当时,降魔大师的徒众多在壮年时期,因此,可以判断,此书关于灵岩寺法师坐禅饮茶之说,应当有可靠的来源。

诚如此,如今,当我们再次走进灵岩寺,听着袅袅佛乐,欣赏着宋代彩塑罗汉的时候,完全可以想见,当年的降魔大师及众弟子,是如何口含茶叶,醒神坐禅的。为此,我们也会为灵岩寺开北方茶饮之先而感到骄傲。

茶文化精选阅读

《茶经》 一之源


《一之源》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

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

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茶为累也。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有生泽州、幽州、檀州者,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苨,使六疾不瘳。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

【译文】

一、茶的起源

茶,是我国南方的优良树木。它高一尺、二尺。有的甚至高达几十尺。在巴山、峡川一带,有树杆粗到两人合抱的。要将树枝砍下来,才能采摘到芽叶。

茶树的树形像瓜芦。叶形像栀子。花像白蔷薇,种子像棕榈。果柄像丁香,根像胡桃。

茶字的结构,有的从草部(写作茶),有的从木部(写作[木荼]),有的草木兼从(写作荼)。荼的名称有五种:一称茶,二称槚,三称蔎,四称茗,五称荈。

种茶的土壤,以岩石充分风化的土壤为最好,今有碎石子的砾壤次之,黄色粘土最差。

一般说来,茶苗移栽的技术掌握不当。移栽后的茶树很少长得茂盛。种植的方法象种瓜一样。种后三年即可采茶。茶叶的品质,以山野自然生长的为好,在园圃栽种的较次。

在向阳山坡,林荫覆盖下生长的茶树,芽叶呈紫色的为好,绿色的差些;芽叶以节间长,外形细长如笋的为好,芽叶细弱的较次。叶绿反卷的为好,叶面平展的次之。生长在背阴的山坡或山谷的品质不好,不值得采摘。因为它的性质凝滞,喝了会使人腹胀。

茶的功用,因为它的性质冷凉,可以降火,作为饮料最适宜。品行端正有节俭美德的人,如果发烧,口渴,胸闷,头疼,眼涩,四肢无力,关节不畅,喝上四五口,其效果与最好的饮料醍醐、甘露不相上下。但是,如果采摘的不适时,制造的不精细,夹杂着野草败叶,喝了就会生病。

茶和人参一样,产地不同,质量差异很大,甚至会带来不利影响。上等的人参出产在上党,中等的出产在百济、新罗,下等的出产在高丽。出产在泽州、易州、幽州、檀州的(品质最差),作药用,没有疗效,更何况比它们还不如的呢!倘若误把荠苨当人参服用,将使疾病不得痊愈,明白了对于人参的比喻,茶的不良影响,也就可明白了。

茶经一之源 讲解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四曰茗,五曰。

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

茶,是中国南方的一种优良树木。高约30~70厘米,有的甚至高达数十米;在巴山、峡川一带,就有这样高大的树木,树杆粗到需两人合抱,只有将树枝砍下来才能采到树叶。这种树的形态类似瓜芦木,树叶就像栀子的叶,花朵像白色的蔷薇,种子像棕树的种子,花蒂好像丁香,根部好像胡桃。

“茶”字的字形,有的写成“草”字头(即“茶”),有的写成“木”字旁(即“”),有的“草”“木”并重(即“荼”)。茶的名称也有很多种:“茶”“槚”“”“茗”“”等。

种植茶树的环境,以岩石充分风化的土壤为最好,含有碎石子的砾壤次之,黄土为最差。通常情况下,没有精湛的栽植技术,茶树难以旺盛生长。其栽培方法类似于种瓜,三年即可采摘。野生茶树的品质要高于人工栽培的。在阳面的山坡上或林荫覆盖下生长的茶树,其芽叶呈紫红色的品质要高于呈绿色的;芽叶卷曲的品质要高于芽叶舒展的。相反,在阴面山坡或山谷中生长的茶树品质不好,不宜采摘,因其性凝结不散,如果饮用容易导致腹胀。

唐诗之路与茶道之源


我曾在近些年四下浙江新昌。由于每次都忙于与茶相关的事儿,任务一完即匆匆返程,无意留心其他,所以新昌于我的印象:经济强县、名茶之乡、旅游胜地,别无其他。浙江是中国商业味儿最浓的地方,在我的眼里,文化是绝不被重视的。可这一回到新昌,我才意识到我的认识是片面的。新昌不仅仅重视经济建设,更重视文化建设,重视挖掘文化资源优势。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诚。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的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里的天姥山就在新昌境内,事实上,李白并非梦游,他曾千里迢迢三次登临过天姥山。此外,据专家论证,唐朝有400多位诗人云集天姥山和剡溪,并在此写下了2000多首诗歌。

为挖掘天姥山文化资源,新昌县政府早在1994年就召开了唐代文学研讨会,之后又举办过“李白与天姥国际学术研讨会”、“李白唐诗之路研讨会”、“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天姥山”等8次国内、国际学术研讨会。通过专家的论证,已经确认新昌是唐诗之路精华地段的中心地,新昌是唐诗之路上的唐诗之城。就在前不久举行的第九届新昌旅游节上,作为唐诗之路的新昌又吸引了一批国内著名的诗人前来重走唐诗之路。

新昌不仅是唐诗之路的圣地,更是中国茶道的主要源头。今年,在众多国内权威专家的论证和倡导下,新昌被证实为是中国茶道之源。讲茶道离不开陆羽,陆羽是中国茶学的奠基人。陆羽到湖州后受到皎然的帮助,在顾渚茶场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对现在的新昌、嵊州一带进行了考察,才得以完成《茶经》。

茶道能够创世,除陆羽外还有两个与之息息相关的人物,这就是他惟一的亲人也是他的恋人李季兰和与他相交20多年的笃友皎然。

据说,陆羽到湖州后,经常往来于剡溪(就是今天新昌的沃洲湖一带)。当然,陆羽到剡溪不仅仅是考察,而是与李季兰进行幽会。李季兰怎会有如此魅力让陆羽从湖州乘船十几个小时来到剡溪?据说,陆羽小时候被送到李季兰家,被李家收养,与季兰青梅竹马,从两三岁长到七八岁,后因李季兰父母要回湖州,又被送回寺院。陆羽二十四五岁到浙江后再见到李季兰,两人都是热血青年,再加上李季兰父母早亡,陆羽又是孤儿,他们俩成了惟一的亲人。李季兰也是唐代的女中诗豪,她住在新昌玉贞观修道,陆羽经常不辞辛苦远道而来与李季兰在剡溪煮雪烹茶、对坐品茗。

皎然,湖州人,唐代著名的诗人、茶僧,是陆羽的忘年交。皎然能够提出“茶道”不是偶然的,与他从小在儒道佛方面的积累是分不开的。他视剡溪为“仙源福地”,在此置有草堂,曾数十次到这里探寻、隐居、品茗。慢慢地吸收了这儿的“般若仙灵”,从而把一碗简单的“茶汤”与当时最为兴盛的佛道结合了起来。他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中,从茶叶、茶具、泡茶、煮茶、茶饮方式、茶境、茶舞等方面完整地勾画出了茶道的形式、意境与神韵。而诗中的剡溪茗说的就是新昌的茶叶。

因此,专家认为,“一首诗三碗茶”――饮茶歌成就了新昌成为中国茶道的源头。

茶道既包含物质之“茶”,又暗含精神之“道”,成为茶道之源自然也必须是“茶之源”和“道之源”的结合体。新昌具有1500多年的产茶历史,唐宋时期生产的剡茶已经名声在外,在新昌附近的会稽山跨湖桥遗址中,出土了距今8000年左右的茶树籽,这佐证了剡溪流域也应该是茶叶的发源地。

“好马配好鞍,好茶需好器。”有史考证,古越大地还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和全国瓷业中心。越窑从生产原始青瓷的商朝开始,经周、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唐一直到宋,延续了两千余年的陶瓷文明,历代享有盛誉。就连陆羽都指出:越州的瓷和剡溪的茶叶都为国之上品。

新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自古以来道源深厚。早在魏晋之时就有著名高僧等来此炼丹修道,唐代上清派名道司马承祯、贺知章、李白等也相继入剡寻经修道,道观遍布剡中。加上剡溪为著名茶叶种植基地,他们把道家的许多理念、精神与茶文化结合,开创了中国“道茶文化”之气象。

诗与茶是唐文化的两朵奇葩,并互为影响。仅唐朝就有400多位诗人游览到浙东剡溪,期间留下了众多遗迹和不朽篇章。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等许多著名诗人对茶文化有所探讨,亦留有茶诗名篇,仅白居易一人就有50篇。可以说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儒学茶道”、“儒茶文化”或“文士茶道”的发祥地。

山、水、瓷三位一体共同成就了剡溪名“茶”;儒、释、道融会贯通一起铸就了“新昌――中国茶道之源”的历史地位。

一座城市的建设,文化很重要。有了“唐诗之城”、“茶道之源”,新昌县就有了灵魂、方向、坐标,一个城市最终有没有竞争力,关键是要看有没有文化这个“灵魂”,而唐诗之路、茶道之源就是新昌的特色文化。新昌县有关领导如是认为,他们也是这么行动的。围绕“唐诗之城”,依托天姥山,新昌县正在搞旅游综合开发,依托“茶道之源”,正在建造“中国茶市”。

我们相信,通过精心运作和努力实干,几年后的新昌作为“唐诗之城”和“茶道之源”的内涵将更加丰富。

石门茶禅文化之源


石门,拥有湖南屋脊“壶瓶山”,全县峰峦逶旖,终年云雾氤氲,气候独特,最适宜茶树生长,自古就产名茶。从武陵山到夹山、壶瓶山,几乎山山都有上好的茶。位于夹山西北麓的八坪,就是古代贡品牛牴茶原产地,其茶叶质地优异,跻身于唐宋八大贡茶之列。北宋蔡襄于皇祜年间著述的《茶录》一书中,便有“石门产牛牴茶,为贡品”的记载。当代茶学界泰斗陈宗懋先生主编的《中国茶经》中则较为详细地写道:“牛牴茶早在宋代已被列为贡品。元明以来,每年茶季前,朝廷都要派员到牛牴茶产地监督采制,制后全部运至京城”。石门的茶文化,可以说与其产茶和饮茶的历史一样久远。虽说其年代已无从考稽,但在中华茶文化史上,偏居一隅的石门却写下了骄人的篇章。拂开岁月的积尘,我们不难发现,被誉为茶饮文化最高境界的“茶禅一味”,便可能源于石门夹山。

早在唐咸通十一年(公元870),高僧善会云游而来,恰逢群猿母子相拥、嬉戏于青山樟林里,目击众鸟衔花竞飞、纷投放于碧波清泉中,其情其景,正与其师临别前所赠的偈语“猿抱子归青樟岭,鸟衔花落碧岩泉”相吻合,遂滞留下来,开山建庙,大启丛林。这位心性明敏的高僧在禅宗史话上留有不少佳话,最著名的即是“茶禅一味”说。《祖堂集》中载:“夹山和尚自号‘佛目’。师父问他:‘日在什么处?’对曰:‘日在夹山顶上。’师令大众地次,佛日倾茶以师。师伸手接茶次,佛日问:‘酽茶两三碗,意在头边。速道,速道。’师曰:‘瓶有孟中意,篮中几个孟?’对曰:‘瓶有倾茶意,篮中无一孟。’……又问:‘如何是夹山境地?’师答曰:‘猿抱子归青樟岭,鸟衔花落碧岩泉。’”这段对话即是师徒在探讨茶中有茶外之意,而且似乎是善会反徒为师,在诱导师父。

和尚三句不离本行,其茶外之意自然是指禅也,其“猿抱子归青樟岭,鸟衔花落碧岩泉”之联,貌似描绘夹山自然风景,实则指品茶悟禅之意境。无独有偶,《日本禅师录》亦有相似的记载:“夹山和尚(善会)喝完一碗茶后,又自斟一碗递给侍僧,侍僧正欲接碗,和尚陡问:‘这一碗是什么?’侍僧一时语塞。”禅之旨乃诉求本体论意义上的“悟”,而善会又常常自诩“老僧二十年说无义语”,即以禅语的乖谬性来反常合道。明知茶一碗却故问,意则茶中有禅且茶禅一味也。据日本当代禅学家秋月龙珉考证,此乃“茶禅一味”的发轫之作。

此后,宋徽宗政和年间,时任夹山寺住持的一代名僧圆悟,不仅继承了善会祖师的衣钵,更是对其“茶禅一味”的理念情有独钟,常常将这四字写成条幅,赐赠僧徒。他在夹山七度寒暑,著成被后世衲僧珍为“宗门第一书”的《碧岩录》。据说,在夹山南麓一泓千年不竭的碧岩泉,正是善会和圆悟从中品出“茶禅一味”泡茶所用的泉水。以“碧岩”命名,并将“茶禅一味”的余韵遣上笔端,自是寄托其对夹山岁月的珍惜与感怀。圆悟一生,芒鞋竹杖,度岭穿云,遍历楚水吴山,云游大江南北,普设讲筵,广宣法音,春风化雨,桃李盈门。其著述《碧岩录》的出现,标志着禅宗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由讲“公案”、逗“机锋”的《灯录》阶段,发展到注释“公案”、“机锋”的阶段。此前,西来佛法与本土文化相生出来的禅,被一些宗师与喜佛好禅的仕人们神秘化为可参而不可言的玄学,并立有“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的禁忌。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则并非故事的故事:某僧欲辞别其师,去他处学禅,师曰:其他禅林有五味禅,我这里只有一味禅。徒问何为一味禅,师即用棍棒猛击其头。徒顿悟,大叫“懂了懂了”,师笑曰“你说你说”,徒启唇欲言,不料又是乱棍直下。禅即如此说不得的玄乎,而圆悟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仅口若悬河的评说,还让徒儿们连篇累牍地记录下来,真可谓是伽蓝的改革家。圆悟圆寂后,其坐化出的舍利子犹未寒,那些泥古不化的卫道僧们便仿效秦始皇,将这本充满禅机、睿智与哲理思辨的“宗门第一书”付之一炬。圆悟的僧徒们自然不忍让先师的著述灰飞烟灭,遂将《碧岩录》连同“茶禅一味”的墨宝流布海外。

所幸的是,《碧岩录》传至东瀛,不仅使禅风四靡,还催生了日本茶道。据考证,日本茶道开山鼻祖珠光,则是圆悟的第13代法嗣,其茶道理念必然受到《碧岩录》学术思想的启迪与影响。至今,圆悟手书的“茶禅一味”,还被日本奈良大德寺作为镇寺之宝珍藏着;“猿抱子归青樟岭,鸟衔花落碧岩泉”的对联,还高悬在岛国众多典雅的茶室。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末,日本佛教圣迹访华团曾先后几次来到夹山朝圣,三拜九叩,虔诚之至。1992年季春,日本茶道主流派“里千家”茶道学会会长多田侑史率团三十余人,万里迢迢赴夹山寻根礼祖,欣然用汉字写下“鸟唧花落碧崖前,猿抱子隐翠嶂后”之联,并解释说:“在日本茶文化界几乎无人不知它的出处与内涵,这就是中国湖南石门夹山寺的开寺祖留下的千古绝句。我们日本茶人在茶道活动场所都有这样一幅挂轴,主人客人在这种意境下安静下来进行深刻的情感交流。”随后,他又拜谒了碧岩泉,并俯身饮了口甘洌的泉水,慨然长叹:今生可以瞑目也!可见日本茶道传人对夹山圣山圣水一斑的崇敬之情。从文化层面上讲,“茶禅一味”的理念连同夹山文化代表作《碧岩录》开启日本茶道之先河,夹山可谓是中日茶道之源。

纵观夹山茶禅历史,便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茶禅一味”的理念,善会因感悟而口授,圆悟因同感而笔传,无论口授还是笔传,皆可为天下先。石门这方山水不仅孕育了好茶,也孕育了影响海内外长达千年之久的茶禅文化。“茶禅一味”的理念,使中国茶文化升华到一个更新更高的意境。无怪乎,中国茶禅学会理事长吴立民来到石门夹山寺后欣然命笔写下:“茶禅一味夹山寺,茶道源头《碧岩录》”。

北方酥油茶介绍


北方酥油茶

酥油,和奶油等奶源性产品一样,是从当地产的鲜奶中提取的,好的羊奶酥油,外观呈乳白色。从牛奶中提取的,则以金黄油润为好。

相较于奶茶,酥油茶是蒙古族、藏族等民族饮用的一种较为讲究的茶,藏语叫“恰苏玛”,意为搅动的茶,是当地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饮料,除了用于平日生活和接待贵客,各类礼节活动中也经常见到。相较于清茶,酥油茶的口感更加润滑香甜,如再配以核桃仁、花生、芝麻等作料,则更力口香醇。

简单的酥油茶制法,是将茶水熬好后,碗中放一小片酥油,然后用滚茶冲泡,待酥油融化后饮用,稍讲究一点,则会用到专用的酥油茶桶,将茶水滤去茶渣后与酥油一同放入,并用木柄上下搅打,几百次之后,酥油逐渐和茶、盐相互融合,然后再加热饮用。

传至现代,除了少数地区仍在使用这种方法,一部分人开始使用小型食品加工机,通过高功率搅拌,做出口感更加香滑的酥油茶。

英红镇:红茶之乡 稻耕之源


英红镇位于英德市中部,北江自北而南贯穿镇境,建有300吨、500吨水运码头两座,航运北达韶关,南至珠三角。这里既有万亩翡翠般的茶园、果园和长达五公里、风光明媚的江岸景观,又有狮石山古人类活动遗址等人文景观,还有浓郁的越南归侨民俗风情。

随着工业园的开发建设,目前,正扩建大型吞吐量河运码头。英红镇将充分利用北江这一黄金水道,实现新的跨越和发展。

优质红茶香飘世界

英德是个古老茶区,产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英德种茶可追溯到距今1200多年前的唐朝,是韶州三个产茶县之一,而英红则是英德茶叶的主产地

4月7日,记者来到英红镇的几处茶园。春天的英红镇山村,茶香漫过田野,一棵棵茶树被雨水洗刷后显得格外青翠。茶园里到处都是穿梭忙碌的采茶人,她们灵巧的双手上下飞舞,时而如小鸡啄米,时而如彩蝶翩跹,一会功夫,竹篓里便装满鲜嫩的茶叶。

茶园管理人王其成告诉记者,他是越南归侨,到英红已有37年了,一直从事茶叶的种植和管理。我们2009年开始种植茶叶,至今共有英红九号、金观音、黄金桂等六个品种800多亩,而且用有机肥种植,茶叶绝对上乘。另外,这里是山边坡地,每天早晨云雾缭绕,茶叶青翠,看着就是一种享受!聊起茶叶品质,刚刚结束今年第一轮采茶的老王显得十分自豪。

据说,英红茶产业的发展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还有很深的渊源。1964年3月14日,时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兼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铸取道英德赶赴阳山考察途中,听说英德新生联合企业公司(即后来的英德硫铁矿、英红茶厂、英德监狱)的茶地长势良好立即改道现在的英红镇坑口咀。一到茶地,看到大片绿油油的茶树,陶铸高兴地把它形容为绿色的地毯,并当场提出英德第一步种茶10万亩(国营、集体各五万亩)的发展规划。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规划,陶铸与同行的副书记李一清商量,决定成立中南茶叶研究所兴办广东茶叶技术学校,并将英德新生联合企业公司更名为广东省英德茶场,在资金问题上给予大力支持。

正是这一趟临时视察,英德开始了群众性种茶运动的蓬勃发展。此后,英德茶区逐渐形成,当地茶园面积超过6000公顷,茶叶产量突破4375吨,成为我国20多个重点产茶县之一、全国茶叶出口商品基地。20世纪50年代开始,英红茶厂就以茶叶制作为主要经济支柱,其生产的红茶、绿茶畅销国内外,是英德茶叶的主要品牌。英红镇发展了红旗、红卫、红桥、红光四大制茶厂。英德农场研发培育的英德红茶被誉为中国红茶后起之秀、红茶中的新花奇葩。近年来,英红镇发动农户新种高香名优红茶,争取在十二五期末真正建立起万亩名茶基地。

狮石山牛栏洞见证稻耕文明

在英红镇云岭居委东南面约两公里的狮石山南麓,有一处中石器时代的遗址牛栏洞遗址。狮石山是一座石灰岩孤峰,相对高度约百米,周围是石灰岩地区的蚀余丘陵山地。狮石山下南侧有一条宽约25米的古河道经过,在东南2公里处注入北江。牛栏洞是因当地村民在洞中圈牛而得名

记者走访牛栏洞遗址看到,这是一个并不起眼的山洞,周围有几丛竹子,沿一小段石阶而上,洞口上方垂立着几根石柱,仿似牛栏,据称是后人根据洞名特意建成。洞内并不大,还可见当年的挖掘痕迹。随行人员介绍,此洞主要为廊道型发育,在较深处洞顶有落水洞使局部呈裂隙型。全洞平面略呈曲尺状,分为前、中、后洞,整个遗址总面积约400平方米。该遗址于1983年文物普查时发现,2002年被列为广东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和1998年,由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英德市文化局、市志办、博物馆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分别进行试掘和正式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打制石器、动物化石(共41个种属)和少量磨制石器、骨器、蚌器、陶片和人类的牙齿、骨骼等化石。证明这是一处古人类长期活动、居住的遗址。其丰富的出土文物较好地显示了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发展演变的形态,是广东继阳春独石仔、封开黄岩洞遗址之后第三处具有中石器文化典型意义的洞穴遗址。2011年再次进行一个多月时间的补充挖掘,洞内发现的非籼非粳水稻硅质体,首次将岭南地区稻作遗存年代,前推至距今12000年至14000年。专家称,这一发现对本地区水稻起源的研究以及推动相关农业史经济发展的探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为探讨岭南地区原始稻作农业的相互关系提供了实物和资料。经考察组最后论证:英德狮石山牛栏洞遗址是人类最早的稻作遗存和遗址,也即是人类稻耕文明的原始地!

越南归侨带来异国风情

英红镇的前身为英红华侨茶场,始建于1951年,因此英红是广东省拥有归侨人数最多、国有土地面积最大的侨镇,侨乡特色十分浓郁

英红镇经历了劳改场-省直五七干校-知青场-华侨茶场-华侨管理区-镇的六次沿革!英德市侨联主席钟有邻介绍,上世纪70年代末,由于种种原因,越南有一万多名华侨被迫回到国内,安置在英红华侨茶场。在这个占地面积6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约13000多名越南难侨侨眷,占全场总人口的76%,使这里成为全国安置归难侨最多的华侨农场,也形成了全国最多越南归侨聚居的地方。

归侨在接受英红当地生活习惯的同时,也带来异地侨居国的生活习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侨乡风情,大大丰富英红的地方人文文化。这些越南归侨居住的村落与当地村落有着明显区别,他们并非同一个宗族聚居生活,而是来自五湖四海,之前从事的行业和职业也不尽相同。

这些归侨侨眷到英红后,仍然保留着在越南时的过年习俗:吃粽子、扣肉和年糕。据说吃粽子可以暖胃、强身健体,所以每年春节越南都会配给或供给定量糯米。春节前几天,家家都要包上数十斤甚至上百斤粽子,每只粽子有3-5斤重,春节可作为礼物送人;大年糕是用糯米磨浆与红糖蒸制而成,像个超大型的圆饼,象征一家人团团圆圆;熬扣肉则用猪腩肉熬熟后,再抹上红糖用油炸,使肉红亮、甜香而不油腻。有些侨眷还会烹制别具风味的狗肉扣。此外,由于他们在越南生活时,多数是从事农业生产,习惯于使用顶尖圆边、具有浓厚越南特色的帽子,有归侨便学会了该帽的制作工艺。因而,现在英红集市仍有不少这些越南帽卖。据悉,因越南当地盛产竹子,所以该帽均以竹子为材料,骨架由竹枝制成,帽体全部由竹叶制作。帽底深且尖,既可遮荫又可盛物。

近年来,英德市努力促进侨场的经济社会发展,在中央、省和有关单位的支持下,建成一幢幢新的安居房,解决了部分困难归侨的危房和住房问题,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如今,走入英红镇政府对面的侨心居,一排排新楼房整齐宽敞,每排楼房中间有专门置放农具的杂物房。侨民在绿树草地间闲话家常,生活十分安乐。

北方文学-学茶讲茶


有一次,遇到一位先生,听说我喜欢茶艺就跟我说,他有一把好壶,挂了很厚的茶锈,不用放茶叶都能冲出茶味。我说茶锈对人体有害,还是刷掉吧。那位先生就用异样的目光看我。

又有一次,又遇到一位先生,说普洱茶越陈越香。我说普洱茶陈的香,但不是越陈越香。又被人投以异样的目光。我只能告诉他10年的普洱很香,30年的就没什么味道了,这还是存放得好的,存放得不好就有霉味,50年的就更不用说了。

忍不住给人讲茶,好像有义务。我学茶是因为爱喝茶,我讲茶是“被逼出山”。

在家乡茶艺领域,我属于独孤求败。我们是北方城市,没有茶文化基础,我们所谓的茶人不过就是开茶楼、茶庄的,除了自己经营的品种、项目,更多的也不懂。而我是出于兴趣学茶,什么都涉猎,所以就“凸显”出来了。

有几个想学茶艺的人,打听了好多人,最后都找到我这里,我带他们买茶具,给他们上课,真有点劳神耗时,我就安慰自己:总算为普及茶文化做点贡献了。对于自己的茶艺名气,我一点都不用谦虚。一个开茶庄的小女子把我的照片摆在店里,然后对人说:“这是我老师。”

而我开始学茶的时候,想在家乡找个老师是一点可能性都没有的。

1998年我有了第一套紫砂茶具,质量很好,是一个朋友从上海给我带来的。但是我没有茶海,没有工具组,到处买也买不到。大约到了2000年,我先生忍无可忍,他的另类潜质突然爆发出来,居然自己做了一个茶海,那是用装修房屋的木线做的,看上去相当漂亮,一个诗人身上竟然隐藏着六级木匠的技艺,不能不叫人赞叹。

“给你50元钱,你把这套冲泡方法再做一遍。”我说着拿出钱来,女孩很高兴,她可能没遇到过这种事。于是淋壶烫盏、乌龙入宫,把闽南功夫茶艺重新演示了一遍,我则拿出本子,详详细细记录了下来。

这是2000年我在上海一家茶楼使用的手段,对于学茶的我来说这也是唯一能用的办法,现在看来女孩的茶艺不过是一些花拳绣腿,但是在当时也算难得。同时我读书、读书、读书,从陆羽的《茶经》读起,直到我能买到的所有关于茶的书。2005年、2007年继续到南方学茶,上茶山动手采茶,进工厂参观炒茶,深深感到实践对于一个茶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学茶,越学越觉得自己该学的东西太多了,自己的学问太少了。其实学什么都是如此,不学,或者“半瓶子醋”,反倒以为自己什么都懂,还老想炫耀,最后只能是丢脸。

“好茶已经没有了,剩下的是我们自己喝的。你们看看就是这样的,也算不错啦。”龙井村的茶农对我们说。我接过茶来看了看,问道:“多少钱一斤?”“两千五。”我摇摇头。这是2005年,杭州的朋友陪我们夫妻到龙井村游玩。朋友特想买点茶送我,最终还是被我阻止了。我明确地意识到,茶农要想蒙我已经不可能了,这是我几年来学茶的成果。

也是这一年,我在南京拜访了雨花茶。我先生的哥哥家在南京,经常寄雨花茶给我们,这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种茶,而且质量普遍比较好,还没有像龙井茶那样大面积被伪劣。所以我用“拜访”一词,这其中包含着我对雨花茶的敬重。在雨花台,我初次采茶,怀着虔诚和欣喜,采了满满一捧茶芽。当然这是象征性采茶,这点茶芽连一钱茶都制不出来。但是从此我可以自豪地对人宣称,我采过茶了。

特别难忘的是,2007年南昌一位经商的友人送我的两盒狗牯脑茶。这是江西珍品,产于罗霄山脉,从前我只是听说过这种茶,但是没喝过。当友人把茶递给我时,一股清香瞬间把我浸透了、征服了。我终于懂了什么是真正的好茶,你不用听茶农或者商家怎么说,你就闻一闻,只需闻一闻,好茶的香气是简单而纯粹的。为了送我茶,友人亲自去了茶山,把人家要参展的二斤茶强行买下半斤。狗牯脑茶和这位友人都让我感动,也让我懂得了一些道理:不上西天,怎么会取得真经;而真经之真,在于深刻并且简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就是这样学茶的。而且学着学着,就想让更多的人都喜爱茶,我已经把这当成了我的使命。有朋自远方来,我会设计一套主题茶艺,在家里欢迎他们;我到远方去,也会带上几件茶具,分送给朋友们。

这么多年中,我在家乡为好几家茶楼培训过服务员(我还不能叫她们茶艺师、茶博士,那是崇高的称号),他们大多可以独撑门面了。家乡有一所职业学院,开茶艺课没有老师,于是我就成了这所学院的客座教授。每次课,我都要带二两茶去,泡给学生们喝。讲碧螺春我就带碧螺春,讲铁观音我就带铁观音,所以学生们都爱上我的课,因为有好茶喝。讲过半年,回头一想,讲课费差不多都给学生们买茶了。不然怎么办?实践才能出真知,学茶就得喝茶,不然永远也学不会。

学茶讲茶,这是美丽的事情,是温馨的事情。谈起茶,回忆起茶事,都是那么美好,并让人在美好之中参悟着道理。

要美味也要美器

在商店遇到喜欢的餐具,想买却不能买是什么心情?痛不欲生啊。

盯着那些精美的盘子、碗,我的眼珠都要掉出来了。我先生站在一旁,用眼角瞄着我,小声说道:“你不怕你婆婆来找你?”

我就是怕我婆婆来找我才不买呀。

有一次我婆婆郑重其事地对我说:“俏梅你过来,妈跟你说件事。”我毕恭毕敬地走过去,洗耳恭听。婆婆说:“俏梅呀,以后不能再买餐具了。”就这事?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后来我婆婆去世了——我跟她老人家在一起没待够,她是最和蔼的老太太——有一天我突然想起婆婆关于餐具问题的教诲,才意识到老人家说的其实并非小事,实实在在是件大事。

我的厨房还算宽绰,橱柜也还算宽绰,可是餐具早就放不下了,后来买的餐具只能码放在台面上。正如我大姑姐所说:“操作台挺大,可是没地方操作。”

每当我冒出买餐具的念头,我先生就拿婆婆会来找我吓唬我。有时候我就想,婆婆要来找我就来吧,反正我挺想她的,她来了正好让我看看她。这么想了之后,我就果断出手,于是一组盘子或者是两组调料瓶就被我收入麾下了。

你说像我这么好的厨艺要是没有好的餐具搭配,那多可惜呀。虾仁油麦菜我放在树叶形白色小盘里再造成馒头型,冬笋烧肉我用深绛色兔毫大碗盛装,清蒸螃蟹我码放在小竹篮里,各式寿司我摆放在绿色四方大平盘里——看着心里这个美呀!

清代著名美食家、诗人袁枚说:“古诗云:‘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英雄所见略同啊。“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这是李白的诗吧,美酒要配金樽,美味要配玉盘。杜甫也有诗云:“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驼峰烧好后用碧绿的玉釜盛装,鱼蒸好后用晶莹的水晶盘子盛装,这样才能相映生辉。

我婆婆之所以不让我再买餐具,是因为本来她就留给了我很多餐具。老人家的厨艺也不是一般二般的,她做的苏伯汤、酥鲫鱼、锅包肉、南瓜饼……那是吃了这顿想下顿——算了,不能想这些,想起来就快哭了。

婆婆留下的餐具里有四块蓝边儿圆盘子,我先生对我儿子说:“这几块盘子要好好留着,这是怀念奶奶的盘子。”这样的盘子我娘家也有,不过边儿是咖啡色的,这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出口转内销的,质量非常好。

我先生常回忆起我公公的一次壮举。大约是在七十年代初,他去参观广交会,买回来一套出口的餐具,大约50个“头儿”,就是大大小小50件。巨大的一纸箱,能弄回来实属不易。对此,我公公得意非凡。他是个极其喜欢请人回家吃饭的人,有了这么一套餐具就更不得了了,这盘子一端上桌,他就会念道:“美食不如美器。”——看来这一观念在一代代中国人心中深深扎根了。

每一家都有自己的家风,我公公的喜好传到我先生那里,而到我这里更是发扬光大,以至于连我先生都怕我了。

有一阵子我总想给我儿子做芝士■饭,可是我没有芝士■饭盘子,我就在网店上“逛”,准备买几只。为了劝阻我,我先生居然写了一首诗:“以为没有,或许有/或许说不清有没有/需要,是终极黑洞/需要之手会抓住/看得见与看不见的一切/一粒米不会填满一段空白/不会盖住整张盘子/镀金的羽毛背弃了风/再不能飞上无尘的高处/空了的餐具已经不会记得/阳光的分量”你看,把一个诗人都逼到什么份儿上了。

我还算是有节制的人,买餐具、茶具、咖啡具什么的肯定是比别人多花了一些钱,但是也没到无度的状态。我也不是那种看着存折上数字增加就高兴的人,我崇尚把钱花出去,把快乐带回来。我也是一个极其喜欢请人回家吃饭的人,我的餐具,我的快乐,一直与朋友们分享着。

中环那儿曾经开过一家叫西缇的西餐餐厅,它的餐具都十分漂亮,就是因为这个,我就总去吃饭。可是后来又一次去,餐厅已经要黄了,无数精美的餐具低价出售,我吃过饭,忍不住挑了好多盘子、碗,搬回家来。我先生看着那些餐具露出喜悦的神情,他是很少会在这种时候喜悦的,他说:“的确漂亮。”我说:“不能让好的东西蒙尘。”

喀左:未来的北方紫砂陶都


说起紫砂,人们都会想起宜兴。但看过喀左紫砂文化产业之后,不禁让人感慨:今后,中国紫砂产业就看喀左的了。

喀左紫砂储量10亿吨

宜兴紫砂中外驰名,但原料却面临枯竭。而喀左县紫砂资源远景储量在10亿吨以上。据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所检测,喀左县的紫砂(紫色砂质页岩)系产于二叠纪细砾岩之间,为紫色或绛紫色粉砂质页岩及其风化物,平均含铁10\%左右,可与宜兴紫砂媲美,是高档陶制品原料。此外,耐火黏土、膨润土、高岭土、珍珠岩、硅石等陶瓷资源分布广、储量大、品质优。

喀左县紫砂陶瓷产业历史悠久,特色明显,历史上曾有南有宜兴,北有喀左之称,一直以来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制约,喀左紫砂陶瓷产业始终没有发展壮大。近年来,喀左县提出打造紫砂陶瓷产业集群。

喀左县紫砂文化产业的发展得到了省、市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辽宁省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纲要》将喀左紫砂纳入全省发展重点项目,被列为辽宁省六大轻工产业之一,被朝阳市列为十大文化产业之一。

建设北方紫陶之都

宜兴紫砂技术精湛。为了加快北方陶瓷产业发展,近年来,喀左县委、县政府多次到宜兴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打通了喀左、宜兴紫砂联合发展合作开发之路。2011年7月26日,北方紫陶之都在喀左县利州工业园区正式破土动工。

作为喀左县紫砂产业开发的重点项目,北方紫陶之都规划用地371亩,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由紫砂文化公园、紫陶艺术博览园、现代紫陶物流中心三部分组成。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集紫砂艺术品创作、旅游观光、休闲购物、紫砂陶瓷制品展销、小城镇建设示范工程、商住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型社区。

未来几年,喀左县按照依托矿产资源,培训技术力量,引进优势企业,形成产业集群的思路,将喀左紫砂文化产业打造成产业链条完善、服务功能齐全、市场发育成熟的现代产业集群。到2015年,全县紫砂文化产业总投资达到40亿元,工业总产值50亿元,工业增加值25亿元,税收5亿元,带动3万人就业。中共喀左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冀雅军说。

喀左紫砂品种丰富

宜兴紫砂产品以茶具为主,而喀左的紫砂产品可谓五花八门,除了壶类、瓶类、茶具、酒具、文具之外,看盘、壁挂以及惊马、奔马等工艺品也独树一帜,目前国内同类产品十分稀少。

喀左紫砂陶器的装饰工艺水平很高,画面的设计、雕刻、设色都十分讲究。紫砂陶器的美丽外衣除大量采用传统的刻画工艺外,还运用浮雕、印花、透雕等工艺手法。近年来,又创造了彩釉堆绘方法,精制各种花盆,有很强的立体感。当地艺人告诉记者。目前,喀左紫砂陶器凭借高质量、高工艺,已经畅销全国,远销欧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从紫砂文化产业而言,喀左与宜兴相比可谓是小巫见大巫。十二五末,我们一定要把喀左紫砂打造成一个产业链条完善、服务功能齐全、市场发育成熟、资源配置合理的现代化产业集群喀左县县长吕树江十分有信心地对记者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