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茶界的流言、假象,请早看清真相

发布时间 : 2022-01-01
张家界黑茶 静界茶叶是什么茶 早白尖绿茶

张家界黑茶。

这也许已经是茶友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了,但事实真不是这样的。通常,茶是有苦涩味的,但是好的茶具有良好的收敛性,能够很快将茶的苦涩转化成淡淡的甘甜,即回甘。转化的越快,茶就越好,如果苦涩味一直停留在口腔,不能转化为甘甜,那么茶叶的品质很可能是不好的。茶友们不要被“不苦不涩不是茶”给骗了。

茶没好坏,适合就好

原本这句话还挺有道理的,但这句话成立的前提是茶叶的品质要过关,很多茶商断章取义,打着这句话的旗号,售卖品质不好的茶,还说什么“喝习惯就好了”。所以茶友们要注意了。

茶香不好,但韵好

这句话本身就是矛盾的。茶韵是品茶时的一种特殊感受,是一种感觉、境界,香气是品评茶叶好坏的一个基本标准,茶香都没有,茶韵又从何谈起。更何况,观音韵就是因为铁观音的茶香得名的啊!

茶农茶才是好茶

不排除有些茶农的茶是好茶,但广大茶农的制茶条件是有限的,没有完整的制茶工艺,生产的毛茶不一定就是好茶。

我认识×××茶叶大师

这句话更像是自我吹嘘的一种手段,卖茶不是卖人情,更何况,认识也不一定卖的就是好茶,不是还有很多明星代言的产品品质也不怎么样的吗?更何况,也不一定真的就认识啊。

假象:喝茶“回甘”是因为苦尽甘来

流言:喝茶时“回甘”是因为苦味物质麻痹了我们的苦味感受,进而促进了我们感受到回甜味。

真相:喝茶“回甘”是因为其本身就含有糖或氨基酸,只不过舌头对苦味更敏感,先尝到苦味物质,再品尝到甜味。

论证:“苦尽甘来”是个家喻户晓的成语,似乎这甜就是因苦而生,但是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通常来说,我们喝茶时候,首先感觉到的都是苦味,那是因为有茶碱,茶多酚这样的物质存在。那么,是不是这些苦味物质麻痹了我们的苦味感受,进而促使我们感受到甜味?且慢!不妨试试吃一片奎宁之类的苦药片,你就会发现,嘴里永远都只有苦味。

实际上茶汤本身就存在甜味物质,那就是糖与氨基酸。只是,我们的舌头对苦味的敏感性更高,我们首先尝到的的是茶碱和茶多酚。之后才品尝出了甜味。这才是回甘的真正来源。

茶多酚除了苦味还具有特殊的涩味,在人的唾液中发现了一族富含脯氨酸的蛋白质(PRPs),这些蛋白质具有湿润、润滑作用,但是茶多酚可以改变它们的性质,形成复合物,从而让口腔表皮感受到润滑消失,也就是涩味了。这种涩味和酸味一样都可以促进唾液的流速加快,从而让我们有“生津”的感觉。

假象:用茶叶水服药,会解药效

流言:不要用茶水送药,会化解药的效用,无法有效地治疗疾病。

真相:茶水中的多酚、鞣酸类物质可能与药物中的成分形成沉淀,会降低药效。吃药还是应该温开水送服。

论证:在多数情况下,不主张用茶水服药,尤其是硫酸亚铁、碳酸亚铁、柠檬酸、铁胺等含铁剂和氢氧化铝等含铝剂的西药,其中的金属离子会与茶汤中的茶多酚类物质结合而沉淀,从而降低或失去药效。

有些中草药,如麻黄、黄连、钓藤钩、黄芩、人参等及相应的生物碱制剂以及阿托品、阿斯匹林等药物,一般也不宜与茶水混服,不然麻黄碱等中药有效成分会被茶中的鞣酸沉淀而失去药效。

服用酶制剂,如蛋白酶、淀粉酶时,也不宜饮茶,茶叶中的多酚类可与酶结合,降低酶的活性。此外,茶叶中含有咖啡因(亦称“咖啡碱”),具有兴奋作用,因此服用镇静、催眠、镇咳类药物时,也不宜用茶水送服,避免药性冲突降低药效。

假象:喝隔夜茶会致癌

流言:茶是非常健康的饮品。但人们常说:“隔夜茶,毒如蛇”,因此很多人在喝茶的时候,都会选择喝刚泡好的新茶,而把前一天泡的茶水倒掉。隔夜茶不能喝”,隔夜茶真的对人体有害吗?

真相:隔夜茶的变化主要在于茶多酚被氧化形成了更多的色素,于是茶汤看起来颜色更深了,同时有些风味物质,比如氨基酸被氧化,失去了鲜味。如果没有外来的微生物污染,那就是安全的。

论证:央视《是真的吗》节目组对这一说法展开了调查,得出的结论是:隔夜茶是安全且可以饮用的。

首先,通过实验来验证真相。央视记者选取了人们常喝的三种茶叶:龙井、普洱和菊花茶。实验的第一天上午9点,记者冲泡了这三种茶叶,并将茶水放置。经过长时间放置,这些隔了夜的茶水到底和新泡的茶水有多大的区别?

真相小分队邀请了国家高级品茶师楼国柱,来对这些隔夜茶的口感进行专业的评定。国家高级品茶师楼国柱表示:“同样的一杯白开水和一杯茶水放置一个晚上,茶水里的亚硝酸盐的含量,比白开水还要少。因为茶叶里有一种含量比较大的成份叫茶叶多酚,还有一些维生素类的物质,它起到了阻碍亚硝酸盐形成的作用,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

隔夜茶:是安全且可以饮用的已经得到证实,而针对怎样喝茶比较健康,专家建议道:“空腹喝茶对胃的刺激比较大,大家切忌空腹喝隔夜的凉茶。稍微加点温水或者温茶水兑一下,对人体还是有好处的。”

真相:喝茶能降低死亡率

流言:来自法国的尼古拉·唐善(NicolasDanchin)教授8月31日在欧洲心脏学会年会上公布了一项涉及13.1万人的研究。该研究揭示出,饮茶能将非心血管因素的死亡率降低24%。

真相:调查结果表明,喝咖啡者比喝茶者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要高,而喝茶者相对身体状况更佳。其主要原因在于茶叶中含有类黄酮等抗氧化剂成分,这些物质有助于防止心血管疾病。

论证:咖啡和茶都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于心血管(CV)健康的影响在过去已经得到了研究,而有时候得到的结果是互相矛盾的。

唐善教授的研究对象为131401名年龄在18岁到95岁的人员,在接下来的平均3.5年时间里,有95例心血管因素死亡和632例非心血管因素死亡。咖啡或茶的摄入在自助调查表上被分成了三个等级:无、每天1-4杯,以及每天4杯以上。

研究者发现,咖啡饮用者心血管得病风险系数高于非饮用者,尤其是吸烟者。

茶饮用者的风险系数恰好与咖啡饮用者相反,饮用者的心血管得病风险系数低于非饮用者。茶会显著地降低非心血管因素死亡风险,饮用者与非饮用者的风险比为0.76。

他做出结论:“茶含有的抗氧化剂可能提供了利于生存的益处。饮茶者还拥有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饮茶反映了某种个人特征,还是茶本身产生了较好的结果,在我看来仍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先搁置一旁,我认为你可以相当诚恳地建议别人饮茶而不是喝咖啡。”

茶和糖

传闻:茶叶味苦性寒,人们饮茶的目的就是借助茶叶的苦味刺激消化腺,促使消化液分泌,以增强消化机能。如茶中加糖,就会抑制这种功能。

解毒:具有“增强消化、清热解毒”功效的,是茶叶中如茶碱、茶多酚等有效的可析出物,这些析出物中部分会呈现为苦味,但起效的并非是味道而是呈现味道的物质。白糖并不能与茶叶中的可析出物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其失效,最多增加茶汤热量,破坏茶汤原味而已。中医制药亦有以蜂蜜中和药材苦味。

茶与鸡蛋

传闻:茶水中的单宁酸能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质,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

解毒:实际上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茶鸡蛋比单纯煮鸡蛋更难消化。鸡蛋蛋白质凝固是因为加热烹饪导致,放不放茶叶,并不影响鸡蛋凝固。人体吸收变性蛋白质并无任何障碍,比如煮熟的肉、蛋,从豆浆凝固而来的豆腐等。

实际上,煮茶叶蛋时茶叶中的茶多酚等抗氧化物质还能防止鸡蛋中的胆固醇被氧化,反而会保护茶叶中的营养物质。喜欢吃茶叶蛋的吃货,可以安心了。

茶与羊肉

传闻:在吃羊肉喝茶时,羊肉中丰富的蛋白质能同茶叶中的鞣酸“联姻”,生成一种叫鞣酸蛋白质的物质。这种物质对肠道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可使肠的蠕动减弱,大便里的水分减少,容易发生便秘。

解毒:游牧民族常有进食牛羊肉时同时饮用茶水的情况,也未见其多发便秘。实际上饮茶本就有促进消化与排便、“解牛羊毒”之功效。茶叶中的茶多酚实际上并不具备如鞣酸一样强大的凝固蛋白质的能力,称其为“鞣酸”本身就是不专业的说法。

茶与牛奶

传闻:茶叶中的草酸会与牛奶中的钙反应生成草酸钙,不但减少了人体对钙质的吸收,还对人体有所毒害。

解毒:茶叶中草酸含量并不高。10g茶叶中含有的草酸,大致会造成人体5毫克钙元素的吸收——这相当于5克牛奶中的钙含量。这么一点点钙质大家还是损失的起的。人体并不能吸收草酸钙,如此一来反而会隔绝草酸对人体的伤害,何乐而不为?喜欢喝奶茶的筒子们,大胆开动吧。

Cy316.com延伸阅读

这些茶流言,是我走过最长的“套路”


所谓“茶余饭后”、“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一直都是咱老百姓生活必不可少的。茶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茶可以提神蓄锐,消除烦腻;茶还可以加快身体内的新陈代谢,帮助预防肥胖和结石。

但是,在日常的饮茶过程中,仍旧有一些常被我们忽视的地方,值得我们重视。

假象:喝茶“回甘”是因为苦尽甘来

流言:喝茶时“回甘”是因为苦味物质麻痹了我们的苦味感受,进而促进了我们感受到回甜味。

真相:喝茶“回甘”是因为其本身就含有糖或氨基酸,只不过舌头对苦味更敏感,先尝到苦味物质,再品尝到甜味。

论证:“苦尽甘来”是个家喻户晓的成语,似乎这甜就是因苦而生,但是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通常来说,我们喝茶时候,首先感觉到的都是苦味,那是因为有茶碱,茶多酚这样的物质存在。

那么,是不是这些苦味物质麻痹了我们的苦味感受,进而促使我们感受到甜味?且慢!不妨试试吃一片奎宁之类的苦药片,你就会发现,嘴里永远都只有苦味。

实际上茶汤本身就存在甜味物质,那就是糖与氨基酸。只是,我们的舌头对苦味的敏感性更高,我们首先尝到的的是茶碱和茶多酚。之后才品尝出了甜味。这才是回甘的真正

请戒掉这些喝茶的坏习惯


请戒掉这些喝茶的坏习惯!喝茶是许多专家所提倡的保健养生方法之一。经常喝茶可以有效消除疲劳,还可以减肥,降低胆固醇等等。而一些喝茶的坏习惯,您应该戒掉,下面去看一下。

1、新采下的茶叶立即冲泡

新采下的茶叶不可以立即冲泡,因为刚采下的茶叶中含有较多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酵类物质,对人的肠胃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发胃病,所以肠胃不好的朋友更应该注意,新茶最起码要存放一个月以后再喝。

2、喝头遍茶

茶叶在加工或者栽培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农药的污染,这种茶叶的表面往往会有农药的残留,所以头遍的水先作为洗茶叶只用,最好不要喝。

3、空腹喝茶

很多人觉得空腹喝茶可以减肥,但是须不知空腹喝茶对胃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容易引起头晕、手脚无力等症状,若要喝茶时最好能搭配一些小点心更好。

4、饭后立即喝茶

饭后立即喝茶是很多喜欢喝茶的人的习惯之一,长久以来,可能引起人体缺铁性贫血,所以喝茶最好在吃完饭一小时后。

5、发烧喝茶

茶叶中含有的茶碱中有升高体温的作用,发烧喝茶无疑就是“火上浇油”。

茶的“流言蜚语”


最近在惠量小院讲《茶经》,已经讲到了“七之事”。

准备资料的时候发现,当前有一些关于茶的掌故很不严谨,有的甚至是以讹传讹。比较令人担心的是,这些“典故”不但广为传播,传说也就罢了,有一些无从考究的话居然人人会说,这个就有必要掰扯掰扯了。

首先,最大的一个谣言是:《神农本草经》有云,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之。

这个谣言传播范围最广,但凡提起茶的功效,人人都会说上这么一句,甚至很多权威书籍上也这么写。事实上早有专家考证,《神农本草经》上没有这个内容。

在《神农本草经》上,茶是作为“苦菜”记载的,原文写道:

苦菜: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久服,安心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老。一名荼草,一名选。生川谷。味苦寒。名医曰:一名游冬,生益州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阴干。

后来有专家专门考证,“神农尝百草得茶解毒”系清代陈元龙编撰《格致镜原》中引用《本草》的话,但是这个“《本草》”并不知道是什么年代的著作,也不知道作者系何人,目前也没有发现有其它文献采用这种说法。

所以,神农尝百草中毒后用茶解毒这个说法,属于孤证不立。

其次,普洱茶流行起来后开始知道云南一些地方奉诸葛亮为茶祖,还有围绕此事进行的各种活动。

当年诸葛亮的确在云南带兵打仗,兵士们喝了当地人的饮料也在料想之中,但是没有任何确凿的文字记载,把诸葛亮与茶、茶祖联系起来。考据过的专家表示,目前能够考证到的,都是传说,旧时听到的传说。

而且从茶叶历史上来看,云南当地人在三国时代之前很早就在利用茶树鲜叶,仅仅是因为尊崇诸葛亮个人魅力,就附会出一个传说,给诸葛亮封个“祖”字,好像没啥说服力。

据说达摩祖师东渡后曾经面壁九年,期间打坐时有困意,于是愤然将眼皮割下扔在地上,于是达摩祖师的眼皮变成了茶树,达摩祖师因此被称为禅茶始祖。

哎,达摩祖师系禅宗始祖,佛教和茶的关系甚厚,但是故事不是这样编的,这一听就是神话,而且没有任何历史记载将达摩祖师和茶联系起来,对于茶人来说,这神话也不太友好,令人全无胃口,根本不想喝茶了好嘛。泡一杯眼皮试试?

最后一个。

这句话: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想必茶友都听说过吧。据说出自唐代大医学家陈藏器的《本草拾遗》。但事实上,有专家专门辟谣过,《本草拾遗》这本书里找不到这句话。仔细想想可也奇怪,大医学家怎么会说出“茶是万病之药”这么绝对的话?

看到这里,茶友以后把这句看似赞美,实则将茶描绘为灵丹妙药的不实之语忘掉吧。或者警醒自己,爱茶,是对茶有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运用,一味高推,与茶与己都不利。

这些关于茶的真相,你有没有“中招”受骗?


关于茶,总是有诸多说法,众说纷纭。面对各种各样的说法,我们心里不得不打出一个大大的问号:是真的吗?这些真相整理了出来,看看你有没有“中招”的。

1、浓茶可以醒酒,是真的吗?

——假的

酒后喝浓茶可醒酒?这种误解不知道危害了多少人。

浓茶是一种有代价的解酒方式。

事实上,人们在饮酒之后,酒中乙醇经过胃肠道进入血液,在肝脏中先转化为乙醛,再转化为乙酸,然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经肾排出体外。

而酒后饮浓茶,茶中的咖啡碱等可迅速发挥利尿作用,从而促进尚未分解成乙酸的乙醛过早地进入肾脏,使肾脏受损。

2、剩茶过夜可以养壶,是真的吗?

——假的

有的人为了加快养壶的速度,把剩下的茶水、茶渣留在紫砂壶里过夜。

殊不知这样容易滋生细菌,如果气温过高,隔夜茶可能变馊坏掉,馊味会渗进壶体,不但不能帮助养壶,更是对紫砂壶的一种破坏。

用这样方式养出的壶,不仅会有异味,泡茶还会对身体有害。

3、拼配的茶品质不好,是真的吗?

——假的

拼配概念具体包括六个方面:等级的拼配、产地的拼配、茶种的拼配、季节的拼配、年份的拼配、不同工艺的拼配。

茶叶拼配是为了保持茶叶品质的稳定,提高口感的层次和饱满度。纯料的概念也是相对的,拼配茶不一定比纯料的差。

拼配是一种技术,而市面上的一些古树茶拼台地茶、正山茶拼外山茶,根本算不上拼配,只能说是掺假!

4、茶沫很脏,是真的吗?

——假的

冲第一泡茶的时候,表面常会浮起一层“泡沫”,有人觉得很脏,误以为是灰尘、农残等。

其实,泡茶时产生的泡沫主要是茶叶中的茶皂素形成的。

一般情况下,缓慢注水冲泡,所产生的茶沫会少点,悬壶高冲,茶沫会多一些。在古代这白沫被视为一种精华,杜育诗云:“焕如积雪,晔若春敷”。

5、茶与奶同喝会骨质疏松,是真的吗?

——假的

有说法是茶叶中的鞣酸,会与牛奶中的钙结合,降低肠道对钙的吸收,长久造成骨质疏松。

其实,茶多酚与鞣酸虽同属于鞣质,但并非同一物质。

与蔬菜相比,茶并不是鞣质的主要来源,一泡茶中所含鞣酸是4-6毫克,半杯牛奶中含有120毫克左右的钙,相溶钙的损失不到十分之一,不可能造成骨质疏松。

6、茶包里装的都是劣质茶,是真的吗?

——假的

传统的茶包装着茶碎末或茶粉,无法用肉眼判断其原料品质优劣,导致很多人认为茶包就等于劣质茶。

其实,茶包不过就是一个包装方式,在西方已经盛行的三角包,本身采用的茶叶可能非常好。

当然,还有一些袋泡茶本身的出发点是让办公族能迅速而便捷的喝到高品质的茶,其中的技术含量不可忽视。

7、老铁需要定期复焙,是真的吗?

——假的

老铁即陈年铁观音。

一些茶友认为,储存陈年铁观音,一定要定期高火复焙。

殊不知陈茶若多次焙火,茶中的部分有效成分会在高温下消散,越焙越空,香气和滋味都减弱,品饮起来茶感水薄,空洞,也就不是老铁的真味了。

陈年茶如果保存得当,是不需要多次复焙的。

8、有茶毫才够嫩,是真的吗?

——不一定

茶毫,也叫茶毛。是茶叶芽尖上面细小的绒毛,其中含有丰富的茶氨酸等物质。

一般来说,鲜叶越嫩,茶毫就越多,茶毫多少在很多情况下作为茶叶嫩度的重要指标。

但并非所有的茶都可以一概而论,如龙井,在加工过程中,有一道工序叫辉锅,磨掉茶叶表面的茶毫,形成其特有的光滑平整的表面,所以龙井的嫩度并不能看茶叶茶毫的多少来决定。

9、中国是茶的故乡,是真的吗?

——千真万确

有舆论认为印度是茶叶的故乡。其实,中国才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

19世纪末,英国人威尔逊在《中国西部游记》中写道,“在四川中北部的山坡间,曾经看到普遍高10尺左右的野生茶树丛”。

这是首次在我国发现野生茶树的报道。而印度等地茶叶生产的历史还不到二百年。

因此,茶树的原产地,毫无疑问,应该是中国。

这3个茶叶假象别人我一般不告诉他真相


事物往往都会存在假象,一旦你知道这假象背后的事实,会让你感觉脑洞大开,瞬间觉得自己就是井底之蛙;甚至会让你歇斯底里地惊呼:这压根就不可能,但又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其实,在茶业界中,也有不少鲜为人知的茶叶假象。今天我们来揭秘一下这些茶叶假象,请大家自行脑补。

绿茶英文读GreenTea,那红茶呢?

现在歪果仁喜欢喝茶的程度可一点都不亚于我们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少不了也要请歪果仁喝喝茶。这六大茶类的英文名字,你能全部叫得出来吗?其中最简单的莫过于绿茶叫做“GreenTea”,白茶称为“WhiteTea”,乌龙茶称为“OolongTea”,黄茶称为“YellowTea”。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就是红茶和黑茶了。红茶居然被叫做“BlackTea”,因为当初出口的红茶颜色偏深、偏黑,所以委屈的黑茶到现在一直都只能被叫做“DarkTea”。

别以为茶叶好欺负,它也会被骗人!

有些茶伪装得特厉害,连资深茶友都会被糊弄上当。听到“东方美人”这个动听的名字,估计都会让人遐想连篇,尤其它的汤色红浓清亮,简直让人觉得就是红茶;不过可别上了“美人计”,这茶叶可是货真价实的乌龙茶,只不过是发酵程度重了些。也别以为所有毛尖都是绿茶,信阳毛尖是绿茶,但北港毛尖、鹿苑毛尖、沩山毛尖是黄茶;君山银针则属黄茶,而不是白茶。

有梗就不是好茶了吗?

当初小编刚入行时,喝的是乌龙茶,一旦发现茶叶有梗,就判定这茶好不到哪里去。后来经过朋友的讲解,才恍然大悟。并非有梗,它就不好喝了。相反,梗或多或少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同时也能让茶叶提升香气。甚至国家明文规定了茯砖茶含梗量要达到15%到18%之间。当然绿茶追求的是鲜嫩爽口,所以采摘要求都是嫩芽、嫩叶。

当身体有这些情况,请暂停饮茶!


我们都知道喝茶好,可是所谓过犹不及,当你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放下茶杯,速速退散!

喜欢喝茶的朋友都知道,茶种类有很多,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功效和茶性。

为了能让我们迅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我们的身体会发送一些信号。当这些信号出现时,最爱的茶也要从手中放下,停止品饮,免得损害身体健康,不要让“养生茶”成为“有害茶”甚至是“夺命茶”。

生病时

有肝病时

茶叶中的咖啡碱等物质绝大部分经肝脏代谢,若肝脏有病,饮茶过多超过肝脏代谢能力,就会有损于肝脏组织。

【如果是陈年老茶或者含咖啡碱不多的,不影响】

胃病发作时

茶中含有较多的咖啡因,尤其是普洱茶与红茶。对于胃酸过多,或胃溃疡的人来说,胃病发作时喝茶会冲淡胃液,不利于消化,引起胃酸食管反流,甚至加重病情。

【对胃有调理作用的除外,比如蜜茶或者陈年蜜香老铁】

痛风发作时

痛风是一种折磨人于无形的病症,发作起来脚疼到睡不着。痛风患者不能接触嘌呤、鞣酸、海鲜等食物,而茶叶中含有一定含量的鞣酸物质,此时喝茶只会加重病情,尤其是浓茶或者浸泡时间较长的茶。

【热性暖茶茶除外】

【处于特殊时期时】

怀孕哺乳时

茶叶中含有大量茶多酚、咖啡碱等,对胎儿在母腹中的成长有许多不利因素,为使胎儿的智力得到正常发展,避免咖啡碱对胎儿的过分刺激,孕妇应少饮或不饮茶。

哺乳期饮浓茶,过多的咖啡碱会进入乳汁,小孩吸乳后会间接的产生兴奋,易引起少眠和多啼哭。

【对于特别喜欢的茶友,也应该喝淡茶】

骨骼生长发育时

孩子正处于骨骼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而茶叶中的生物碱影响钙的吸收,长期可能导致儿童骨骼发育不良。家长给茶小孩喝的时候要谨慎和适当清淡。

【身体有小状况时】

营养不良时

茶叶有分解脂肪的功能,营养不良的人,再饮茶分解脂肪,会使营养更加不良。

贫血时

茶叶中的鞣酸可与铁结合成不溶性的终合物,使体内得不到足够铁的

这些茶叶界的冷知识你知道吗


Black到底是红,还是黑?

众所周知,“Black”是“黑色”的意思,可万万没想到,大家所熟知的“红茶”的英文翻译却是“Blacktea”。

那嘛,问题来了!是我英文学得不好吗?还是外国人对茶不了解?其实是这样滴,红茶、绿茶是比较早出口到欧洲的,当时的红茶品种外形颜色偏黑。外国人自然而然就因外形特点而称呼它为“Blacktea”了。

红茶?乌龙茶?傻傻分不清楚!

“大红袍”光是听起来就红彤彤的,很红茶的感觉,实际上却是乌龙茶;而“安吉白茶”这个名字更容易迷惑茶友,一定要谨记:安吉白茶是绿茶,安吉白茶是绿茶,安吉白茶是绿茶。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毛尖茶”也容易让人乱入。毛尖茶是茶叶外形的统称,各地有很多类型的毛尖茶,比如信阳毛尖。喝茶的人常会误以为毛尖茶就是绿茶,其实不然,比如“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明明有一种浓浓绿茶味儿,却又是黄茶!

还有一个“东方美人”茶,它可是“以假乱真”的高手。不能简单地从名字下手,而是从口感出发!它发酵重,口感、滋味与红茶匹配度颇高,却是实打实的乌龙茶。

红茶越浑越好?

如果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红茶的茶汤在冷掉后经常会变得浑浊起来。浑浊并不是一个玄妙的现象。

我们要走近科学——这是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TF、TR跟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咖啡碱形成的络合物。当在高温(接近100℃)时,它们各自呈游离状态,溶于热水,但随温度降低,就通过羟基和酮基间的H键缔合形成络合物,茶汤就由清转浑了。

这就是红茶的“冷后浑”现象,与红茶汤的鲜爽度和浓强度有关。鲜爽度更好的高等级红茶,冷后浑的现象会更常见。

“金花”的真身其实是真菌

通常只有美腻的事物,才会被叫做金花。黑茶中的金花自然也不例外。它在显微镜下看起来就是一朵朵金色的小花,在黑茶的衬托下更加耀眼了。

茶痴们对此肯定早已了解,但小白们就会很奇怪“金花”是什么呢?它其实是一种真菌,叫冠突散囊菌,因为长得像花,所以还有金花菌这个别名。

“金花菌”除了能改变茶叶的“发香”特点,还有独特的对人体有益的功效,很受茶痴们的喜爱。

好茶叶和笑话一样,都是有梗的!

入门级的茶友一般是见不得茶叶有梗的。绿茶确实茶梗很少,因为绿茶采摘时讲究的是鲜嫩,嫩茶叶自然没有梗。

但对于乌龙茶、普洱茶、黑茶而言,在采摘时都要求是成熟的茶叶,所以茶梗的出现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而且好茶也是应该有梗的,无论是压制还是口感,都需要茶梗的存在。

哈哈,你信或不信,梗就在那里。而且国标对于黑茶的含梗量有着明确的规定,例如要求茯砖茶的含梗量在15%到18%之间。

黄片不都是垃圾!(不是那个黄片)

在茶界,黄片向来不受茶友们的待见。因为它要么是高级茶叶中筛选出来的剩料,要么是茶农舍不得喝当年的新茶,就用很老的大叶片来做点茶自己饮用,为了只是让水里面多一点味道而已。

只为了让水里多一点味道?这简直是对茶叶最大的轻薄了好嘛。但由于制作黄片的工艺是符合标准的,本着勤俭节约的精神,还是可以偶尔泡来随便喝喝的。

黄片本身的滋味会有欠缺,香气也有所流逝,所以甜度会较为明显,喜欢喝偏甜口感茶的女生可以小试一下哦。

茶泡沫可以减肥?

泡茶时,茶泡沫干净丰富的茶叶是比较好的,这表示该茶叶内质丰富,无疑对人体有益。不过,也有可能是由干茶中的杂质造成的,所以要选择质量过关的茶叶哦!

茶泡沫主要是由茶皂素引起的,茶皂素有阻碍胰脂肪酶活性的作用。它可以通过阻碍胰脂肪酶的活性,减少肠道对食物中的脂肪的吸收,从而有减肥的作用。

叶底贴脸上,就是祛痘好帮手!

茶叶具有消炎的作用,很多药物或护肤品用它的提取物来达到祛痘的效果。但使用前一定要检测自己是否会对其过敏哦。

如果没有过敏的担忧,那么生活中泡过茶叶的叶底就有大用了!顺手拿起几片叶底贴在长痘痘的地方,就可以发挥祛痘的作用啦。至于效果是否显著,那就看人品咯。

选择活性好,柔软有弹性的叶底效果更佳。想到叶底还能拿来这样妙用,是不是更爱喝茶了呢。

茶的流言,我来帮你破!


所谓“茶余饭后”、“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一直都是咱老百姓生活必不可少的。茶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茶可以提神蓄锐,消除烦腻;茶还可以加快身体内的新陈代谢,帮助预防肥胖和结石。但是,在日常的饮茶过程中,仍旧有一些常被我们忽视的地方,值得我们重视。

【假象:喝茶“回甘”是因为苦尽甘来】

流言:喝茶时“回甘”是因为苦味物质麻痹了我们的苦味感受,进而促进了我们感受到回甜味。

真相:喝茶“回甘”是因为其本身就含有糖或氨基酸,只不过舌头对苦味更敏感,先尝到苦味物质,再品尝到甜味。

论证:“苦尽甘来”是个家喻户晓的成语,似乎这甜就是因苦而生,但是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通常来说,我们喝茶时候,首先感觉到的都是苦味,那是因为有茶碱,茶多酚这样的物质存在。那么,是不是这些苦味物质麻痹了我们的苦味感受,进而促使我们感受到甜味?(这是我们的通常认识)且慢!不妨试试吃一片奎宁之类的苦药片,你就会发现,嘴里永远都只有苦味。

实际上茶汤本身就存在甜味物质,那就是糖与氨基酸。只是,我们的舌头对苦味的敏感性更高,我们首先尝到的的是茶碱和茶多酚。之后才品尝出了甜味。这才是回甘的真正来源。

另外,喝茶还有一个生津的效果,说白了就是增加唾液的流速。

茶多酚除了苦味还具有特殊的涩味,在人的唾液中发现了一族富含脯氨酸的蛋白质(PRPs),这些蛋白质具有湿润、润滑作用,但是茶多酚可以改变它们的性质,形成复合物,从而让口腔表皮感受到润滑消失,也就是涩味了。

这种涩味和酸味一样都可以促进唾液的流速加快,从而让我们有“生津”的感觉。

【真相:用茶叶水服药,会解药效】

流言:不要用茶水送药,会化解药的效用,无法有效地治疗疾病。

真相:茶水中的多酚、鞣酸类物质可能与药物中的成分形成沉淀,会降低药效。吃药还是应该温开水送服。

论证:在多数情况下,不主张用茶水服药,尤其是硫酸亚铁、碳酸亚铁、柠檬酸、铁胺等含铁剂和氢氧化铝等含铝剂的西药,其中的金属离子会与茶汤中的茶多酚类物质结合而沉淀,从而降低或失去药效。

有些中草药,如麻黄、黄连、钓藤钩、黄芩、人参等及相应的生物碱制剂以及阿托品、阿斯匹林等药物,一般也不宜与茶水混服,不然麻黄碱等中药有效成分会被茶中的鞣酸沉淀而失去药效。

服用酶制剂,如蛋白酶、淀粉酶时,也不宜饮茶,茶叶中的多酚类可与酶结合,降低酶的活性。此外,茶叶中含有咖啡因(亦称“咖啡碱”),具有兴奋作用,因此服用镇静、催眠、镇咳类药物时,也不宜用茶水送服,避免药性冲突降低药效。

假相:喝隔夜茶会致癌

流言:茶是非常健康的饮品。但人们常说:“隔夜茶,毒如蛇”,因此很多人在喝茶的时候,都会选择喝刚泡好的新茶,而把前一天泡的茶水倒掉。近日,有网友发帖称:“茶水久放会馊,还能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从而对人体产生危害,所以隔夜茶不能喝”,隔夜茶真的对人体有害吗?

真相:隔夜茶的变化主要在于茶多酚被氧化形成了更多的色素,于是茶汤看起来颜色更深了,同时有些风味物质,比如氨基酸被氧化,失去了鲜味。如果没有外来的微生物污染,那就是安全的。

论证:央视《是真的吗》节目组对这一说法展开了调查,得出的结论是:隔夜茶是安全且可以饮用的。

首先,通过实验来验证真相。央视记者选取了人们常喝的三种茶叶:龙井、普洱和菊花茶。实验的第一天上午9点,记者冲泡了这三种茶叶,并将茶水放置。当晚9点,记者同样冲泡好了三杯茶水并放置。第二天上午9点,记者再次冲泡好了3杯新的茶水。而此时,前一天上午9点钟冲泡的茶水已经过了24个小时,而前一天晚上9点冲泡的茶水也已经超过了12个小时。经过长时间放置,这些隔了夜的茶水到底和新泡的茶水有多大的区别?

真相小分队邀请了国家高级品茶师楼国柱,来对这些隔夜茶的口感进行专业的评定。楼先生从口感、风味来进行比较,鉴定不论是放置12小时还是24小时的隔夜茶都没有变质,“虽然它经过泡的时间比较长,但是它还具有该茶本来应该有的口感,普洱讲究呈味和醇味,隔夜茶可能还会更好一点。”

国家高级品茶师楼国柱表示:“同样的一杯白开水和一杯茶水放置一个晚上,茶水里的亚硝酸盐的含量,比白开水还要少。因为茶叶里有一种含量比较大的成份叫茶叶多酚,还有一些维生素类的物质,它起到了阻碍亚硝酸盐形成的作用,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

隔夜茶是安全且可以饮用的已经得到证实,而针对怎样喝茶比较健康,专家建议道:“空腹喝茶对胃的刺激比较大,大家切忌空腹喝隔夜的凉茶。稍微加点温水或者温茶水兑一下,对人体还是有好处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