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涩”到底是怎么来的?

发布时间 : 2019-11-13
茶叶香味怎么来的 茶叶是怎么发酵的 茶叶是哪里的

【www.cy316.com - 茶叶香味怎么来的】

很多人喝茶,仅凭一口,就妄下定论。入口苦涩,他就觉得这不是好茶,这是冤枉了茶的“苦涩”。

事实上,懂茶的人往往不会凭借茶的苦涩度来判断茶的好坏。茶的苦涩味只不过是茶的一种本味,从来都存在,但从来都不是唯一或者一直存在。

带有“苦涩味”的茶,不一定是不好的茶,往往还是好茶,这是因为茶叶苦涩味的浓淡,由它所含有的苦涩味物质的多少所决定。 茶叶的苦味物质,主要有:咖啡碱、可可碱、茶叶碱、花青素类、茶叶皂苷、苦味氨基酸及部分黄烷醇类。

茶汤的苦味常常与涩味相伴而生,在茶汤的滋味结构上占主导地位。茶汤中的生物碱与大量儿茶素类物质形成氢键缔合物,在儿茶素类和咖啡碱相对含量都较高的茶叶中,茶汤浓醇鲜爽,是优质茶叶的表现。

茶叶的涩味物质,主要有茶多酚类、醛、铁等物质,其中儿茶素类尤为重要。脂型儿茶素苦涩味较强,它在芽叶里的含量远远高于粗老叶片。

正常情况下,采制幼嫩一芽一、二叶的茶品,其苦涩味比采制一芽三、四叶的厚重得多。所以,带有“苦涩味”的普洱茶往往是高嫩度、高级别的茶品。这亦是中低档茶滋味比较淡薄的原因。

就普洱茶而言,凡茶品嫩度高、陈香显露、苦涩味低淡的,必是陈年老茶,是茶叶长期存放后,苦涩味物质大量降解、转化消失使滋味变得醇和的结果。

当然,也有其他原因造成茶的苦,采摘病虫危害严重的原料制成的茶叶,苦涩味往往比正常芽叶重,甚至出现“恶苦”、“腥臭”。这样的苦和茶本身有的那种苦味,是完全可区分的。

同样,无论茶质优劣,涩的存在是茶叶“与生俱来”的。茶之涩主要是由茶多酚类(主要是儿茶素、酚酸、缩酚酸等物质)、醛、铁等物质对人的味觉作用的结果。 尽管人们总是把苦与涩相提并论,但涩与苦仍然分属于不同味觉。

涩是一种给人感受甚强却难以言表的东西,在味觉世界中占据着特殊位置。它不是“麻”却略有“麻”意,并非苦而与苦相近,涩味像吃青柿子一样,与滑润呈相反状态,具有收敛作用。

涩,在茶的诸味中常常处于不受待见的地位,甚至不及苦。苦尚可清火解毒,有所谓“良药苦口”之说。而涩则令人难以下咽,味何以堪?所以茶人们制作茶品时,往往为祛除涩味而竭尽努力。

在茶叶制作中的“杀青”环节,温度不够或时间不足会造成茶叶具有较重的“青涩味”,普洱茶经过一定时间的贮藏陈化,经过氧化聚合过程,茶汤的涩味可能大大降低。

苦涩的茶不一定是坏茶,但苦涩化得快的茶一定是好茶。苦涩其实可以说是茶叶内含物质丰富的证明,苦涩化得快,证明制茶工艺好,是好茶。

所以,你可千万别冤枉了茶的苦涩,反而要懂得鉴赏与分辨它,这样才不会错过了那些好茶。

cy316.com扩展阅读

茶的苦尽甘来的甘到底是怎么来的?


爱喝茶的朋友们在饮用茶的过程中,发现许多茶在饮用时略带苦涩味。随之,有一些茶客便认为这种茶叶并非好茶。事实上,茶的苦涩并非都不好,是否为好茶,在于苦后能否回甘。不能一味从茶汤是否回甘来判断茶叶品质的好坏。福建农林大学茶学系叶乃兴教授介绍说,茶汤的滋味是通过人们的味觉感官对茶叶中呈味物质的综合反应所决定。不同茶叶因其呈味成分的种类、含量、比例的不同,其所表现出来的滋味也不同。

一、茶汤的主要呈味物质

其实,茶叶的滋味是一种多味的协调综合体。茶叶呈味物质主要是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等)、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类、有机酸、水溶性蛋白质及芳香油等物质。不同茶类里这些物质的种类、含量及比例的不同和改变,都会深刻地影响着茶汤的滋味。

多酚类物质在茶鲜叶中含量很高,一般在18%-36%(干重)之间,多酚类化合物大多具有苦味和涩味,由于其含量高,在水浸出物中所占比重最大,因此是决定茶汤滋味的主要物质。

咖啡碱具有苦味。在茶汤中,咖啡碱与大量儿茶素或茶黄素、茶红素等缔合形成复合物,阻止了与蛋白质的络合,这会使得呈味特性发生改变,从而有利于茶汤滋味鲜醇度的形成,降低了苦涩味。

氨基酸是组成茶叶鲜爽味的主要物质。茶叶中的氨基酸种类丰富,各种氨基酸显味的性质均不相同。如占茶叶氨基酸总量50%-70%的茶氨酸,它的鲜爽味特别高,能缓解茶的苦涩味,增强甜味。谷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等与茶氨酸共存于茶汤中,对茶氨酸鲜味的呈现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茶汤中呈现甜味的糖类主要是茶叶中含有的单糖和双糖等可溶性糖,它们对茶的苦、涩味有一定的掩盖和协调作用,这部分含量越高,茶叶滋味越甘醇而不苦涩。部分氨基酸、儿茶素、茶红素也对茶汤甜味做出贡献。

二、何为回甘?

回甘是人们饮茶常有的自然感官效应和对于优良茶叶滋味的正面评价。回甘效应是主要由苦涩味与甜味共同作用形成的特定滋味,是一种入口时清甜微苦涩,在口腔内回味较长,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甜味逐渐超过苦涩味,最终以甜味结束的一种味道。其感官体验主要表现为:入口微苦,回味清甜、入口苦中带甜,随后苦味渐消,甜味渐长,甜的余味较苦味长等特点。

然而并不是所有植物都同时具有这两种滋味,如苦瓜和莲子是只苦不甘,而甘草的滋味是甘而不苦。茶汤回甘滋味的产生通常以苦涩味作前提,茶汤苦涩味之后而有甜味的产生。好的茶常常带有回甘,而回甘的强度与持久性也被认为是评判是否为好茶的指标之一。相对入口立刻表现出来的甜味而言,这种苦尽甘来的变化更富有戏剧性,也更多的与好茶品质联系在一起。

三、茶汤回甘的原因有哪些?

一说认为是涩感转化的结果。浙江大学茶学系副主任王岳飞教授在其主编的《茶文化与茶健康》一书中表达自己的观点:茶叶中含有茶多酚,它可以跟蛋白质结合,在口腔内质形成一层不透水的膜,口腔局部肌肉收缩引起口腔的涩感,从而使我们觉得刚喝下去的茶会有苦涩感。如果茶多酚含量比较合适,形成只有一两层单分子层或者双分子层的膜,这种膜厚薄适中,刚开始口腔里有涩味,稍后膜破裂后口腔局部肌肉开始恢复,收敛性转化,就呈现回甘生津的感觉。所以王岳飞教授认为回甘就是茶多酚跟蛋白质结合的结果。

另外一种说法认为回甘是口腔的一种错觉,即对比效应。McBurney和Bartoshuk教授于1979年发表的《不同口感品质与刺激物相互关系》一文中提出:甜味和苦味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当品尝蔗糖等甜味剂后你会发现水是有些苦的,而当你品尝了咖啡因和奎宁等苦味物质后你会觉得水是甜的。而这种现象就是一种对比效应,所以不少人也认为这种错觉也可能是造成回甘的因素之一。

然而,并不是茶汤苦味强度越大,回甘滋味强度就越高。

普洱茶名字是什么?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普洱茶名字是什么?这个很好理解,诸如 老班章,冰岛,古树普洱,八角亭,哀牢山等等。这些名字有的与产品紧密相关,而有的却给人云里雾里的感觉,普洱茶品牌企业,都是有着很多款普洱茶的,各款普洱茶的名称,对于懂茶的人来说是非常容易懂的。但是,对于茶行外的人来说,那就有一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那么这些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这样叫呢?细数普洱茶名字,大概有以下几种:

1、唛号命名方式。普洱茶“唛号”是1976年云南省茶叶公司召开全省普洱茶生产会议,制订了最初的“唛号”规则,最初制订下来的厂商分别为昆明茶厂、勐海茶厂、下关茶厂、普洱茶厂。所有有唛号的产品,前面两位所代表的就是厂家始创该产品的年份,这类命名的产品,常常被赋予“标杆产品、代表性产品”这样的定义,具有很强的品牌性、经典性。

2、号级命名。又称“古董茶”,一般指清末到解放初期,也就是50年代中后期之前,私人商号出品的普洱茶。以圆茶为主,一般七饼一桶,一饼350克,外用竹罄包装,有制茶商号标志在竹罄顶面。而茶饼也不像现在有棉纸包装,内为裸饼但有张载有宣传文字和商号负责人姓名的内飞。

典型代表人物:宋聘号、福元昌号、同庆号、陈云号等。

3、印级命名。也就是以包装上的印字命名。当私人作坊离去,公私合营时期的到来,也就是在50年代到60年代末期,被我们称之为“印级茶”时期。其实在40年代初便有了印级茶,那时候的印级茶大多没有纸包装,典型代表就是鼎鼎大名的无纸红印。在此之后,正式在生产的茶饼用印有“茶”字的茶纸包装,每筒装七饼,每饼皆用纸包装即为印级茶。

4、七子饼茶。是现在对云南普洱茶的一个统称,而七子饼最开始是为了方便运输,以7量7的重量压制成饼,命名方式:以7量7的重量命名,而七子饼357g的重量,也是有一种3+5+7=15的寓意,15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一个圆满的寓意。

查看图集

5、原料命名。采用产品原料命名,可以说是一种比较直观的方式,比如平掌古树,比如普洱生茶-静,双沟寨古树等,能让人了解很多关于产品产地、树龄、用料等级这些基本信息,相对来说,这类命名方式是比较简单而常见的一种方式。

6、以特殊事件、日期命名。比如某某茶厂建厂100周年纪念茶,比如某某年生肖纪念茶,这样的命名对于产品背景信息的概括则是很准确的,而这类命名方式命名的产品大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7、赋予美好寓意、人生哲理等命名。这类命名近年来已经占据了普洱茶命名很大的份额,一方面由于普洱茶本身是一种文化产品,名字就是一个较好的文化展现方式;另一方面,随着人们需求的提高,产品命名的创新已经成为必然之路,于是各种赋予美好期望的普洱茶名字就产生了,例如:凤仪-禮賢聚士——意在澄怀观道,以礼相待;逸轩——意在表达寻求超逸、不同凡响之意等。

任何一个普洱茶产品命名方式和阶段,都代表了普洱茶的发展历程,也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生产发展状况。从普洱茶命名的变化中,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看出这样一个规律:由单一化逐渐走向多元化。这就意味着我们对普洱茶的要求日益精细化,我们不仅仅追求某家的品牌或山头,而是在品牌、山头、工艺、时间等诸多因素的共同考虑下选择一款茶,究其根源,不过是普洱茶越来越占据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位置。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hecha_zu 为广大茶友分享更多茶资讯

茶叶到底是酸性,还是碱性?


昨天有茶友问说:茶是酸性还是碱性?有人说茶是酸性的,因为喝茶刮胃有助于消化;也有人说茶是碱的,因为有茶碱,说法不一。

今天我们也一起来谈论一下这个问题。

一、什么是碱性食物

其实,大家关心这个问题的重点,是在于“茶是不是碱性食物”。

在食物化学研究中,食物可以分为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而普遍认为,碱性食物更有利于人体健康。

那么,怎么分辨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呢?

首先来看,酸性食品、碱性食品不是根据表观、直接pH值来定的,而是根据其在体内的“水解产物”而定。

如果代谢产物内含钙、镁、钾、钠等阳离子,即为碱性食物;反之,硫、磷较多的即为酸性食物,所以醋和苹果味道虽酸,却是碱性食物。

二、茶汤为什么是酸性的

ph试纸测试结果却是令大家费解,因为不管是绿茶、红茶、黑茶等,茶汤全部都是显酸性的。

资料表明,绝大多数的茶品,绿茶、花茶、乌龙茶、红茶、普洱生茶的茶汤酸碱度测定都呈弱酸性,一般PH值在5.5-6.5左右。

事实上,让茶汤呈显酸性的物质,主要是“茶多酚”和“鞣酸”类物质。

这些酸性物质含量比较多,也比较快溶出,而后期茶碱类物质才开始溶出,所以茶汤才会偏酸性。因为酸性的物质比较容易刺激肠胃。而茶汤都是偏酸性,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肠胃不好的人,不能喝太浓的茶汤了。

三、茶到底是不是碱性食物

虽然茶汤是显酸性的,但碱性食品不是根据pH值来定的,而是根据其在体内的“水解产物”而定。从科学上来看,茶中所含的钾、钠、钙、镁的含量居多,水解后生成为碱性溶液。

所以,茶属于碱性食物无疑。

四、酸碱性其实没那么重要

其实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人在长期适应膳食条件下,体内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缓冲系统和调节系统,以保障内环境(主要是血液)的酸碱平衡。

也就是说,不管是酸性食物,还是碱性食物,其实都不会太过影响人体的酸碱性。

所以,我们也不需要太过于讲究食物的酸碱性。

茶,好喝,适合喝,就足够了。

茶叶到底是酸性还是碱性?


茶叶是酸性还是碱性呢?经常听到有人说茶叶是属于弱碱性食品,而有人用pH试纸测试时发现,绝大部分的茶汤是属于酸性的,究竟是怎么回事?茶叶的酸碱性又会不会影响人体酸碱平衡呢?

茶叶酸性or碱性?

pH值是氢离子浓度指数的俗称,范围在0—14之间,7为中间值,属于中性。当pH值<7时,属于酸性,数值越小,酸性越强;当pH值>7时,属于碱性,数值越大,碱性越强。而我们绝大部分的茶叶在冲泡之后pH值<7。

茶叶在冲泡之后pH值<7的原因主要和茶叶大量的有机物质相关联,主要包含以下有机物质:茶多酚、生物碱、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有机酸、色素、香气成分、维生素、皂苷等。这些物质的摄入,对于人体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菌抗病毒、抗癌抗突变等作用,在降血脂、降血压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功效。

根据权威科学实验测得,不同茶叶的酸碱性有所不同:绿茶呈碱性,红茶酸性最强,青茶和普洱茶酸性介于中间,但从数值上来说,绝大部分茶叶冲泡以后的茶汤属于酸性,这和茶叶采摘的鲜叶嫩度和加工方法紧密相关。

实际上,食物的酸碱性主要根据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后在人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进行区分的:代谢产物为钾、钠、镁、钙等阳离子为碱性食物,代谢产物为硫、氯等阴离子为酸性食物,和食物本身的pH值没有关联。所以绝大部分茶叶pH值都呈酸性,但对喝茶的人而言又是碱性食物。

茶叶酸碱性

会不会影响人体酸碱平衡?

人体的酸碱度维持在7.35-7.45之间,而人体的酸碱平衡是靠体内外细胞液中一系列的离子来维持的,这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维持人体酸碱平衡最重要的离子对是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而这对离子是不受所食用的食物所影响的。

若把茶叶烧成灰,其灰分的无机物质约有6%;而钾约占50%,磷酸约15%,锰、碘、钠、铁、镁、石灰、苏打等等约占35%;据最新研究资料表明,陈年老茶对身体更有益,若取同等量的老茶(20年左右)来冲泡,其蛋白质成分约高达20%左右,胺基丁酸约28%左右,50ML的茶水中约有60%mg的钾,镁、铁、钙、锰、碘等物质,比新茶高出一半左右,其约70%的物质可溶于水,所以说普洱茶、湖南黑茶、陈年老茶的医学功效比较好是有一定道理的。

从医学和营养学的角度来说,无机质成分的食物可使人体保持弱碱性,而我们通过饮茶,尤其是饭后的半个小时左右,可以把在吃饭时因摄入过多的鱼肉类(酸性食物)变成的酸性血液调节及恢复至弱碱性;尽管茶汤在pH值上属于酸性,但作用于人体则为碱性食品,不会存在对于身体酸碱度平衡的破坏。

绿茶为什么是碱性?

绿茶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更多人关注绿茶是对健康重视的体现,而绿茶是酸性还是碱性的这个问题让很多人困惑。从绿茶叶的本质我们给大家做个关于绿茶是酸性还是碱性的分析。

绿茶中还含有许多解毒因子,它们易与血液中有毒物质相结合,并加速其从小便排出。绿茶是指采取茶树新叶,未经发酵,绿茶是碱性的,经杀青、揉拧、干燥等典型工艺,其制成品的色泽,冲泡后的茶汤较多地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主调。

常饮绿茶还能防癌和降血脂,帮助电脑族抵御电脑辐射和减肥等好处。吸烟者多饮绿茶可减轻尼古丁的伤害。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绿茶叶中含有咖啡碱、茶碱、胆碱等生物碱,属于碱性饮料,可中和因过食肉食等导致的酸性体质,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起到消除疲劳、提神醒脑的作用。

绿茶中的儿茶素含量高达25%以上,研究证实,绿茶有明显的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从而起到预防冠心病发生的作用。

绿茶属于碱性茶类,这和绿茶的生长环境、所含化学营养成分都是分不开的。

绿茶一般都生长在大山中,而大山上岩石比较多,岩石里含碱性的物质多,茶叶树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导致绿茶是属于碱性的。

绿茶的特性决定了它较多地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和碱性的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了鲜叶的叶绿素,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

酸性的茶叶

会造成人体肠胃的损伤?

随着人们对健康状况的日益了解,有一种声音认为,人体处在弱碱性状态下最为容易保持长久的健康,因而不适宜摄入过多酸性食物。那么,大部分pH值为酸性的茶叶会造成人体肠胃的损伤。

对于肠胃的刺激,基本来自于茶叶所含的多酚类物质和植物碱,与其酸碱性不大(植物碱不一定是碱性)。一般而言,茶品发酵程度越高,对于胃部的刺激度越低,如红茶、熟普洱、陈年老茶等。其它条件相同,加工工艺中揉捻越重,冲泡时单位时间析出速度越快,对于肠胃的刺激性也越高。花茶的茶性需视其茶胚,若是绿茶,则寒性较重,刺激度较高,若是白茶,则刺激度会稍低,若是乌龙、红茶,则需结合其工艺与品种而定。但无论如何,花茶不是绿茶。刺激度还与冲泡浓度有关,摄入茶叶析出物质相同,但浓度有差别,对于肠胃的刺激性也会产生差异。降低冲泡浓度(通过减少浸泡时间,缩小茶水比例等)都可降低茶水刺激度。在饮茶同时进食一些茶点,或避免空腹喝茶,都可有效降低茶水对于肠胃的刺激性。

目前研究发现,红茶提取物有抗溃疡效果,对阿司匹林等药物和酒精引起的溃疡有促进愈合的作用。茶的提取物还能调控胃酸的分泌,促进胃动力。在小鼠实验当中,红茶能够提高胃肠道的动力,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茶中成分对前列腺素等激素和一氧化氮的调控有关。用豚鼠所做实验发现,红茶提取物能促进肠道蠕动,其中对肠动力起作用的活性成分很可能是茶红素。

还有研究发现,包括红茶、绿茶、普洱茶,都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喝红茶能降低消化道中的有害细菌,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而喝中国茶较多的人当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明显降低。

总之,用餐时喝一杯茶不会影响消化吸收,而且,如果用茶替代各种汤菜,能减少一日中食盐的摄入量,对于控制血压是有利的,非常值得提倡。

总结:茶为国饮,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时间里,茶叶为国人的健康保驾护航,贡献着自己微薄的力量。相信通过这篇

“叩指礼”到底是怎么“叩”?


喝茶的艺术,你都知道吗?

前言:乾隆微服南巡时,到一家茶楼喝茶,当地知府不小心知道了这一情况,也微服前往茶楼护驾,怕万一出事,自己担待不起。到了茶楼,也就在皇帝对面末座的位上坐下。皇帝心知肚明,也不去揭穿,久闻大名、相见恨晚地装模作样寒暄一番。

皇帝是主,免不得提起茶壶给这位知府倒茶,知府惶诚惶恐,但也不好当即跪在地上来个谢主隆恩,于是灵机一动,弯起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在桌面上轻叩三下,权代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于是这一习俗就这么流传下来。

如今喝茶的人很多都知道的礼节,可是,懂茶道的人一看这个“叩指礼”就知道对方的“道行深浅”。小叶子就看过很多种“叩指礼”:有些是伸出两根指头点两下,有些是大拇指、食指中指三个合拢,象小鸡啄米一样的“啄”,有些是用食指中指指面“磨”两下桌面……

笔者表示,通常叩指礼(客人专用回礼)是这样的:

1、用五个手指并拳,拳心向下,五个手指同时敲击桌面,相当于五体投地跪拜礼,那是晚辈向长辈、下级向上级行的礼;敲桌面可以敲三下,相当于三拜,如果是遇到特别尊敬的人,可以敲九下,相当于三跪九拜。

2、用食指和中指并拢,同时敲击桌面,相当于双手抱拳作揖,是平辈之间行的礼;敲桌面必须敲三下,相当于三作揖。

3、用食指或中指敲击桌面,相当于点点头,长辈对晚辈或上级对下级行的礼;敲桌面只须敲一下,相当于点一下头。

另外,主人给客人每冲泡一次茶品的时候,客人都应该行“叩指礼”作为回礼的。

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中,喝茶却绝对不止“叩指礼”这么简单。再看看我们喝茶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些什么?

赏茶

主人为体现对你的重视,给你献上一款好茶时,主人会先给你赏茶,这时,作为客人的你,需要对茶叶做个简单的点评。不是说非得要这样做,只是出于对主人的尊重。所以学习一点茶常识,是很有必要的。

闻香

主人洗茶后会给客人公道杯闻香。客人需双手接过公道杯,闻香后你也要做出简单的点评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不过要注意的是,千万别把公道杯拿在嘴边边闻边说话,你得将公道杯传递给下一个人或者归还主人后再说话,否则说话时你的口气和唾液溅到公道杯中,影响了他人闻香不说,看起来也很不舒服。

品茶

品茶时拿品茗杯的手势也有一定讲究,一般使用大拇指与食指拿在杯口下方位置,中指托在品茗杯底部慢慢品茶。可不要一口干哦,记住你是在品主人精心给你准备的好茶,不是拼酒。按照礼节,我们至少要分三口再喝完。

喝茶忌“一口闷”或者“亮杯底”的,毕竟喝茶和喝酒还是有区别的。

喝茶严禁抽烟。实在忍不住了,也应是喝了五泡之后,征询一下主人的意见,得到同意以后方可吞云吐雾的。才坐下就发烟的,视为失礼!

有时候,细心的你一定会发现,茶叶已经泡得很淡了,主人却没有再换茶。这时你也许会以为是主人疏忽,其实不然,这是主人暗示你该回家了,可别还死赖在主人家里,主人可能还有别的重要事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