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茶马互市”与张垣古堡(二)

发布时间 : 2019-11-13
高马二溪黑茶 张家界黑茶 茶马古道黑茶

高马二溪黑茶。

张家口堡曾先后隶属于万全县以及宣化府,直到清雍正二年才正式设立了行政建制,与当时的多伦诺尔、独石口并称“口北三厅”,可见其当时军事地位的重要性。

明万历四十一年,明政府在长城上开小境门,长城内建来远堡。明末清初,因张库大道的发展,才促使张家口堡和来远堡连成一片。清光绪三十一年,因张库大道运输发展的需要,清政府修建京张铁路,一些地产商人在火车站周围圈地盖房,这才渐渐形成了现在的张家口市桥东区。

“张家口”一名的称呼,最早的文字记载为永乐十八年,文曰:“是年,张家口建巡抚台”。而张家口名称的由来,现今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明代为巩固边地,从山西、山东、北京等地迁民于翠屏口。由于移民中有大量的张姓,渐渐地人们便把“翠屏口”改叫为“张家口”了。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城堡北面的东、西太平山对峙如巨口,加之军堡由指挥张文所筑,故名之曰“张家口”。

“茶马互市”让古堡“军转商”

明朝隆庆五年(公元 1571年),张家口被辟为蒙汉“茶马互市”之所,主要贸易地点是大境门外的西沟,即“张库古商道”的起始点。张库古道发源于汉唐时代,兴盛于明清,从大境门起始,经二连浩特、库伦(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直达俄国的圣彼得堡,绵延2700多公里,素有北方“丝绸之路”之称。

“茶马互市”开辟后,每年春天和秋天,张家口以及其他地方的市场都会开放一个月进行贸易活动。到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这里成为最主要的马市。 16世纪的记载表明,在大同和山西的市场都只有一个蒙古部落参加,而张家口市场则至少有两个重要的蒙古部落以及两个较小的蒙古部落参加。 1578年的时候,大约有4万匹马穿过张家口关口进入中原,同时大量的银两、谷物、布匹以及铁制容器以相反方向流入大草原。40年之后,张家口堡已经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贸易中心。

繁荣的经济带来了城市面貌的改变。明末清初,大批豪商巨贾倾巨资在张家口堡内进行旧城改造,精美的豪宅相继出现。几乎是同时,“武城”东边的武城街街市也已基本形成。至此,堡子里完成了武城向商业城镇的过渡。

票号林立是有名的“旱码头”

随着商贸业的发展,形成了各地商贾在大境门外贸易到张家口堡置业的格局,张家口堡从单纯的“武城”转向兼有商贸功能的中外驰名的边境贸易城市。

清朝中后期,以票号为代表的金融业大力发展,张家口堡又成为票号、钱庄的集市。有史可查的金融机构旧址有十五六处,甚至还留下了锦泉兴巷这条票号街。随后,张家口堡因其安定雅静的环境,又成为洋行在张家口设置办公机构的首选之地,大批洋人陆续进入张家口。现在张家口堡还有七八处欧式、东洋式建筑遗存。

清末,张家口成为京都、天津口岸、华北经济区与西北地区沟通的枢纽,成为北方对欧洲贸易的内陆口岸,其经济贸易活动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张家口堡从此更加发达兴盛。据《张库通商》记载,此时张家口堡成为中外商贾聚集之地,被称为“华北第二商埠”。这里商号、票号、钱庄的投资人与经营者大多是晋商。著名的祁县乔家大院乔氏家族,在堡子里二道巷开办了宏茂票号。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张家口堡商业贸易达到鼎盛,据《张库通商》记载,当时曾有英、美、日、法、俄、荷兰等国商人开办的商行44家,国内商贾开办的钱庄、票号达42家。当时各种贸易商号达1600多家,年贸易额达白银1.5亿两,被誉为“华北第二商埠”和“旱码头”。

cy316.cOM编辑推荐

张家口“茶马互市”与张垣古堡(一)


曾是长城边防线上重要驻军城堡,后又成为张库大道上重要商业城镇的张家口堡,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区的发祥地,从2009年起,张家口市对这座已有580多年历史的古堡进行修复保护。日前,一期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古堡基本恢复明清风貌。

张家口堡最初是明朝的军堡,清朝开通大境门(万里长城四大关口之一)以后,这里逐渐由军转商,有外国商人开办的商行44家,国内商贾开办的钱庄、票号 42家,年贸易额达白银1.5亿两,被誉为“旱码头”。经过500余年的历史沧桑变迁,这座武文化与商文化并存,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西洋文化交融的古老城池,重现了往日的生机。

修复工程耗资8000万元

据新华社、中国网、《河北日报》报道,张家口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刘振瑛说,张家口堡始建于明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为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明朝隆庆五年起,张家口长城外形成了在历史上被称为 “茶马互市”的边贸市场,清代开通大境门后,从张家口通往蒙古、直至俄罗斯的被称为张库大道的国际商道开始形成并兴盛数百年,与大境门相距仅6里多地的张家口堡由“武城”逐渐演变成重要商业城镇。

刘振瑛说,张家口堡建筑文化表现出武文化与商文化并存,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西洋文化等交融的多元化特点。现在的古堡占地约23公顷,东西长590米,南北长330米,目前有20条街巷、478处院落保持了原有格局,其中保存较为完好的重点院落有93处,包括当时的行政衙署、驻军机构、寺庙、洋行、票号、民居等。

从2009年起,古堡所在的张家口市桥西区启动了古堡保护修复工程,截至目前,已累计投资8000万元,按照“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的原则对堡内8条街巷,及文昌阁、玉皇阁、抡才书院、康熙茶楼等11个重要景点进行了整治和修复。

据介绍,接下来张家口市桥西区将逐步对堡内93个重点院落进行全面恢复,并深入挖掘古堡以洋行、票号为主的金融史,恢复堡内各类金融机构建筑,将古堡打造成为以明清建筑、中外金融等为主题的博物馆。

张家口市因古堡而得名

张家口堡,俗称堡子里,这座与张家口市同名的军堡,与其有着怎样的渊源呢?

所谓张家口堡,人们大多会猜测这里最初可能是张姓家族统治下的军事要塞,这种猜测不无根据。作为张家口的发源地,张家口堡正是万全右卫指挥使张文主持建立的军堡。

当时修建的时候只有东门永镇门和南门承恩门。现在进出堡子共有四个通道,西边的出口是后人在城墙上扒开的一个豁口,所以得名西豁子;北门是张家口堡建成 100年后由万全指挥使张珍开筑的,因为明中后期茶马互市的开通,使中国北方出现了安定的社会局面,民族间的交流日益扩大,张家口堡与长城一线的来往增多,政府决定开筑北门,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张珍改筑城堡,在北城开一小门。

既然是屯兵重地,张家口堡的构造十分坚固,城堡四角各有一戍楼,东南门楼和西城墙上有望和御敌功能的重檐阁楼,堡内有协镖署、中营署、守备署,常年驻扎着为数不少的军队,因此有“武城”之称。建堡之初,堡内的大多建筑为官衙、官邸、豪商私宅,民居、街市在明朝后期才陆续建成。

茶马互市史渊源和终结


“茶马互市”起源于唐、宋时期,是中国西部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中心内容的贸易往来。茶马互市是古代中原地区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商业贸易的主要形式,实际上是朝廷在西部游牧民族中尚不具备征税条件的地区实行的一种财政措施。

“湟源--茶马互市 湟源县西邻藏地,是古代汉地西面最边缘的地区,这个地理位置使它自古以来就是汉藏通商的“口岸”,是一处著名的“茶马互市”故地。茶马互市是古代中原地区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商业贸易的主要形式,实际上是朝廷在西部游牧民族中尚不具备征税条件的地区实行的一种财政措施。

茶马互市雏形大约起源于公元5世纪,南北朝时期。唐代时逐渐形成了规则,宋朝时进一步完善,甚至设置了“检举茶监司”这样的专门管理茶马交易的机构,明朝基本上沿袭了宋朝的做法,在交易的地方设置“茶马司”。

茶马交易,最早出现于唐代,但直到宋朝才成为定制。宋朝统治阶级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主要原因是为了维护宋朝的边疆安全。宋朝初年,内地用铜钱向边疆少数民族购买马匹,但是这些地区的牧民则将卖马的铜钱渐渐用来铸造兵器,这在某种程度上威胁到宋朝的边疆安全,因此,宋朝在太平兴国八年,正式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布帛、茶叶、药材等来进行物物交换,为了使边贸有序进行,还专门设立了茶马司,茶马司的职责是:“掌榷茶之利,以佐邦用;凡市马于四夷,率以茶易之。”这就是茶马互市的源起。而且,茶马互市也是制约藏族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自然环境方面的原因,藏族对茶叶十分依赖,茶能解毒去病,可以解油腻、助消化,因此,控制了茶叶的供给,就等于控制了藏族人的生活,所以,茶叶自宋以来不但成为中原王朝与西北和西南地区的藏族之间的大宗经贸产品,而且也成为与藏族之间保持友好关系的物质手段。“茶马互市” 对维护了宋朝在西南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起到重要作用,是两宋王朝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的治边政策。其次,通过茶马贸易,还满足了封建王朝对战马的需要,又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的茶利收入解决军费之需。

茶马互市

在茶马互市的政策确立之后,宋朝于今晋、陕、甘、川等地广开马市,大量换取吐蕃、回纥、党项等族的优良马匹,用以保卫王朝边疆。到南宋时,茶马互市的机构,相对固定为四川五场、甘肃三场八个地方。四川五场主要用来与西南少数民族交易,甘肃三场均用来与西北少数民族交易。元朝不缺马匹,因而边茶主要以银两和土货交易。到了明代初年,茶马互市再度恢复,一直沿用到清代中期,才渐渐废止。

清代,尤其是乾隆以后,“茶马互市”作为一种重要制度逐渐从历史的地平线上淡出,取而代之出现了“边茶贸易”制度。由于交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汉藏交流的增加,进入茶马古道沿线的商品种类大幅增加。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同时对其他产品如丝绸、布料、铁器以及生产生活资料等商品的需求也开始增加;而内地对藏区的皮革、黄金以及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有更大需求。这样,汉藏之间的贸易范围更加广泛,“茶马古道”沿线的民间贸易则益加繁荣。直到清文宗,地方马场奉命裁撤,各地军队所需马匹统归自购,官府设置的茶马交易随之停废,延续400余年的茶马互市交易自此终止。

以上便是有关茶马互市的相关历史信息,盛极一时终也消亡在历史的尘埃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