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若茶说:茶是什么?

发布时间 : 2019-11-16
大茶是什么茶 黑茶是什么茶 乌龙茶是什么茶

大茶是什么茶。

喝茶、学茶很久,很多人未必清楚茶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载,茶,是指:1、常绿木本植物,叶子长椭圆形,花一般为白色,种子有硬壳。嫩叶加工后才是茶叶。……5、某些饮料的名称:奶茶、果茶。6、指油茶树:茶树油。7、指山茶:山茶花。《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叶卷》载,在植物分类学里,茶组被列为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茶亚属、茶组、茶系。茶组里有17个茶种,目前世界各国栽培利用的“茶”,是茶组里的一个“种”,因此,科学意义上的“野茶”,是分类学里“茶系”以外的“茶组”植物的总称,它们不是人类广泛利用和饮用的“茶”。笔者认为,我们必须重点把握的茶的基本特征如下:

(一)茶树属于山茶科,多年生常绿树

多年生主要指茶树的成长期,成长期具体是多少现在无法确定,目前云南普洱市镇沅县千家寨还现存的野生茶树王据考证已有2700年。目前将人工茶园(野生驯化茶园除外)成长期一般分为:幼年期3-4年;成年期20-30年,也是茶树一生最有经济价值的时期,衰老期达数十年。

常绿指一年四季都有绿叶的多年生木本植物。常绿树的叶子并非永不凋落,只不过叶子寿命比落叶树叶子寿命长一些,茶树一年四季都可长出新芽,因此四季都可以产茶。

贵州贵阳花溪久安乡尚有年限在几百年的古树灌木茶。茶树经人工驯化后分为:乔木型(如云南勐库大叶种)、半乔木型(如贵州金沙古树茶)、灌木型(都匀毛尖、西湖龙井等)。

(二)茶叶含有茶多酚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是指茶叶中一大类组成复杂、分子量及其结构差异很大的多酚类及其衍生物混合物,主要由儿茶素、黄酮醇、花色素、酚酸及其缩酚酸等组成的有机化合物,茶多酚又称茶鞣质或茶单宁,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研究表明,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具有抗癌,抑制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抑制和抵抗病毒菌,美容护肤、醒脑提神、利尿解乏、降脂助消化、护齿明目等等,因此得出“茶是万病之药”。

(三)注意区分“非茶之茶”

有很多“非茶之茶”,如苦丁、荞麦、菊花、玫瑰花等等,因为不属于山茶科和含有茶多酚,因此不具有茶的日常药用保健价值,比如苦丁茶,因为寒凉性,不适合像茶那样一年四季饮用,整体保健功效也不能和茶同日而语。

(转自:贵州都市报,

精选阅读

“一两黄金一两茶”,说的究竟是什么茶?


“一两黄金一两茶”,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你是不是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这到底是什么茶,能跟黄金比价?这茶与黄金有什么关联?凭什么担得起“黄金茶”的美誉呢?今天笔者就为大家揭开这茶中贵族的神秘面纱。

所谓“一两黄金一两茶”,指的是湖南的地方特色名茶“黄金茶”,是一种绿茶,产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保靖县葫芦镇黄金村,是当地最古老的茶树资源。

茶中典故

其实“一两黄金一两茶”并不是当地人胡乱吹嘘,这背后可是有历史典故呢!

据《明世宗嘉靖实录》记载:

明朝嘉靖十八年农历四月,都御史陆杰从保靖县城前往吉首市巡视兵防,在路过保靖辖区葫芦镇深山沟壑时,一行人中多半都沾染了瘴气。

在大家艰难行至两岔河苗寨时,苗族向姓家老阿婆从自家门前的百年老茶树上采摘了鲜叶沏成茶汤,递给沾染了瘴气的官员服用,不料饮茶后不出半个时辰,官员们的瘴气竟然就被治愈了!

陆杰十分高兴,当场就向老阿婆赠送了黄金一条以示感谢,并将此茶上报为贡品献于嘉靖帝。

从此,该茶在市场上就有了“一两黄金一两茶”的尊贵身价。

品质特征

当然,保靖黄金茶自身的品质特征也是担得起与黄金同价的盛誉。

保靖黄金茶外形条细匀紧,翠绿稍弯,外披毫毛,内质汤色明亮,香气高锐持久,滋味鲜爽,叶底黄绿明亮,以“四高四绝”著称,可见其品质特征不容小觑。

那何为“四高四绝”呢?

“四高”,是指黄金茶中4种成分含量远远高于其他传统茶类,根据相关研究报道,黄金茶的水浸出物≥40%,氨基酸≥2.5%,茶多酚≥20%,叶绿素比对照品种高50%,被誉为茶营养的黄金配比,这也是为什么黄金茶喝起来十分鲜爽的原因。

“四绝”,则是指黄金茶具有香气浓郁、汤色翠绿、入口清爽、回味甘醇的品质特性,冠绝传统绿茶。

人间四月芳菲尽,百年老树展新芽。黄金茶的产地黄金寨古茶园依山傍水,茶农的木屋散落山间,可谓人杰地灵。在保靖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

早上一杯黄金绿茶,神清气爽;

下午一杯黄金红茶,美容养颜;

晚上一杯黄金黑茶,安神益眠;

全天一杯黄金白茶,延年益寿。

“一两黄金一两茶”的美誉虽承自历史,论其实际茶效,黄金茶果然还是没有辜负这个盛誉啊!

茶若人生,拿起和放下


喝茶只有两个动作拿起和放下。 我心里一震,忽然感悟了些东西,喝茶就是这么简单,拿起,然后放下。而人生,看起来繁杂的一切,其实又何尝不是这么简单?有些事何必纠结于心?有些人何必纠缠不清?很多时候,看淡一些,看轻一些,世事原本可以像喝茶一样,不过拿起和放下罢了。

茶不过两种姿态:浮、沉; 茶人不过两种姿势:拿起、放下。

浮沉时才能品味出茶叶清香;举放间方能凸显出茶人风姿;懂得浮沉与举放的时机则成就茶艺。

茶若人生,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拿得起放得下。待这茶尽具净之后,自有人会记得你是如何的真香满溢。

品茶,品人生百态。在一杯茶里面,世界安静了下来,喧嚣、浮华如潮水般地褪去,茶——人在草木间,只剩下最纯净的自己,在这一刻,茶与禅是如此地默契,茶,融水之润、木之萃、土之灵、金之性、火之光;禅,冥思、纯厚、枯寂、洞彻,解茶之旷达随心,释茶之圆融自在,金木水火土乃茶之五

低调的人,一辈子像喝茶,水是沸的,心是静的。一几,一壶,一人,一幽谷,浅酌慢品,任尘世浮华,似眼前不绝升腾的水雾,氤氲,缭绕,飘散。茶罢,一敛裾,绝尘而去。只留下广阔大地上,那让人欣赏不尽的优雅背影。安静一点,淡然一点,沉稳一点,随意一点。

性,茶与禅,乃至真至拙至天然…

懂不懂茶并不重要,千利休禅师说:“须知茶道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喝什么茶也不重要,适合自己的茶才是好茶。喝茶就是“忙里偷闲,苦中作乐”。每个茶人心中都有一方清雅净土,可容花木,可纳雅音。日日在此间醒来,不问凡尘,静心享受其中!

饮茶,就是品味一种文化。月色朦胧,将尘世喧嚣冲泡成手中的一杯茶,任汤色一点点淡去,慢慢读懂茶的品格与韵汤色一点点淡去,慢慢读懂茶的品格与韵味。当你用心品茶时,茶叶绽放出的美丽、茶香亦是不同。茶之道,茶知道,守一怀净土,盈一眸恬淡,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愿每个人,在纷呈世相中不会迷失荒径,可以端坐磐石上,陶醉茶香中。

为什么说,茶满欺人?


俗话说,倒茶七分满,留得三分人情在;似乎有道理,然而照此说法,杯子倒满难道就没有人情了吗?

酒席上热烈的气氛和豪言壮语似乎比品茶时浓得多。浅是茶,细细味来,还是很有道理。

泡绿茶的杯大多是玻璃杯,便于观赏茶叶在水中徐徐舒展,婀娜多姿,但玻璃杯隔热效果差,如果茶水太满,杯就太热烫手。

茶水不仅是品啜,香气也很重要,倒七分的茶,留出三分空间来,既贮茶香,又使茶香有了一个上升的通道,便于茶客鼻闻,同时茶叶比较轻,一般先浮于茶水面。

如果水太满,容易溢出杯子,既烫了手,又浪费了茶叶,还弄得桌面不整洁,败坏了品茶的兴致。

浅,作为一种审美的状态,大致对应的是东方文化中的简约、含蓄、克制,精致,自律……是以少胜多,是删繁就简,是标新立异,是雄辩为银后的沉默是金,是众绿中的一点红,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浅还包含笑傲人生、淡泊名利的意思。

茶圣陆羽一生贫困,半饥半饱,但他杰出的文学才能和茶学知识名震朝野,朝廷曾先后两次诏拜陆羽为“太子文学”和“太常寺太祝”,陆羽都婉辞圣命,写下了“乞我百万金,封我异姓王,不如独悟时,大笑任轻狂”的诗句,体现了浅是茶散淡的人生态度。

浅,是每一个日子的平平常常;浅,是不想当元帅但努力站好岗的士兵;浅是宜兴易碎的紫砂壶,更要小心呵护。

浅是汪曾祺小说中不动声色暗暗流泪的心;浅是齐白石的菊花图;浅是悠扬而又即逝的古琴声……

浅茶满酒,如果说,酒像一个豪爽、讲义气的汉子,那么茶就像一个温和、文静的书生;酒像北京故宫,茶如苏州园林;酒像《英雄交响曲》,茶如《春江花月夜》;酒像红闷猪蹄,茶似清笋蒸虾。

浅是茶,是人生。

为什么说茶满欺人?


俗话说,倒茶七分满,留得三分人情在;似乎有道理,然而照此说法,杯子倒满难道就没有人情了吗?

酒席上热烈的气氛和豪言壮语似乎比品茶时浓得多。浅是茶,细细味来,还是很有道理。

泡绿茶的杯大多是玻璃杯,便于观赏茶叶在水中徐徐舒展,婀娜多姿,但玻璃杯隔热效果差,如果茶水太满,杯就太热烫手。

茶水不仅是品啜,香气也很重要,倒七分的茶,留出三分空间来,既贮茶香,又使茶香有了一个上升的通道,便于茶客鼻闻,同时茶叶比较轻,一般先浮于茶水面。

如果水太满,容易溢出杯子,既烫了手,又浪费了茶叶,还弄得桌面不整洁,败坏了品茶的兴致。

浅,作为一种审美的状态,大致对应的是东方文化中的简约、含蓄、克制,精致,自律……是以少胜多,是删繁就简,是标新立异,是雄辩为银后的沉默是金,是众绿中的一点红,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浅还包含笑傲人生、淡泊名利的意思。

茶圣陆羽一生贫困,半饥半饱,但他杰出的文学才能和茶学知识名震朝野,朝廷曾先后两次诏拜陆羽为“太子文学”和“太常寺太祝”,陆羽都婉辞圣命,写下了“乞我百万金,封我异姓王,不如独悟时,大笑任轻狂”的诗句,体现了浅是茶散淡的人生态度。

浅,是每一个日子的平平常常;浅,是不想当元帅但努力站好岗的士兵;浅是宜兴易碎的紫砂壶,更要小心呵护。

浅是汪曾祺小说中不动声色暗暗流泪的心;浅是齐白石的菊花图;浅是悠扬而又即逝的古琴声……

浅茶满酒,如果说,酒像一个豪爽、讲义气的汉子,那么茶就像一个温和、文静的书生;酒像北京故宫,茶如苏州园林;酒像《英雄交响曲》,茶如《春江花月夜》;酒像红闷猪蹄,茶似清笋蒸虾。浅是茶,不知这样理解对不对?

“茶三酒四”说的是什么?“茶三酒四”的内涵来历


中国是个茶文化大国,不同的地理位置以及风俗习惯造就了不同的茶文化。潮汕位于中国广东省的南海之滨,这里有举世闻名的工夫茶,在潮汕方言中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茶三酒四”,那这说的是什么?接下去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在我国茶文化中,茶是待人接客时,彰显主人礼仪风范的方式。喝茶重在氛围,重在意趣,多则热闹,少了品茶时的悠然自得。因此有人说,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就是此理。故潮汕地区标准的功夫茶,桌子上的茶杯不管来喝茶的人有多少,永远只有三个,构成三位一体的“品”字型。

一则表征了茶文化的和谐理念,二则由此人多便出现宾客相互谦让、晚辈谦让长辈的温馨场景,更是体现我国传统茶文化的谦和礼仪。

茶三酒四,其表示的意思是品茶时,人不宜多,以二三人为宜;而喝酒则不然,与品茶相比,人可以多一些。这是因为品茶追求的是幽雅清静,注重细细品啜,慢慢体会;而喝酒追求的是豪放热烈的气氛,提倡大口吞下,一醉方休。这也是茶文化与酒文化的重要区别之一。

明代屠本畯在《茗笈》中称:“饮茶以客少为贵。”明人陈继儒也在《岩栖幽事》中提出:“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七八个人在一起饮茶,环境繁杂,人心涣散,要做到静心品味,谈何容易,仅仅是喝茶解渴而已,这就是施茶。而喝酒就不一样,人多,气氛显得比较热烈。猜拳行令,把壶劝酒,使喝酒的场面显得更加热烈。

其次,茶与酒的属性不一样,因为茶性不宜广,能溶解于水的浸出物有限,即使按茶与水正常比例冲泡的茶水,通常续水6~8次,茶味就淡了。如果人多,一壶之茶,后饮者只能喝到既单薄,又无味的茶汤了。而酒则不然,只要酒缸中存有足量的酒,是不怕人多的。

以上就是有关“茶三酒四”的来历内涵知识介绍。其实说的就是一起品尝的人不宜多,两三人足矣,可以一起慢慢品尝的风味。而喝酒所追求的与品茶相反,它是可以大碗喝酒豪放爽快尽情饮用的。一静一动,这就是茶文化与酒文化的差别。

为什么说茶不要混着喝?


酒,一直是社交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过,也只是辅助作用,不能多喝,也不建议混着喝。混着喝的后果便是对身体健康的伤害。因此,通常人喝酒都不愿意混着喝,为了自己的健康。

茶,与酒相同,是社交文化中的一部分,起辅助作用。茶虽不像酒那般伤身,却依然不能多喝,也不提倡混着喝。每种茶的含量虽大体相似,但还有少量的不同,而这些不同正是要注意的方面。因此,喝茶,也不提倡混喝。为什么呢?

原因一混淆了茶的味道

每种茶都有自己的味道和香醇,若是混着喝,就会让茶原本的味道变了或者被掩盖掉。口味淡的茶会被口味重的茶吞噬掉,而淡口味的茶也会影响重口感的茶。这样就浪费了茶叶,也浪费了泡茶的心情。

原因二可能导致身体不适

不一样的茶叶混着泡会使茶汤浑浊,产生未知的物质。这些物质就是潜在的危害,有可能危害肠胃的健康,更甚者导致身体的不适。

原因三容易茶醉

喝茶也会醉,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常识。本来喝茶变不提倡多喝会茶醉,而一次性喝多种茶便会过量喝茶导致血糖偏低,使人感到头晕目眩这样的茶醉反应。“茶醉”严重的话,会引起身体肌肉哆嗦,心率失调,甚至惊厥、抽搐,这是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危险信号,应当立即送医院救治,以免发生意外。

喝茶,也是一门艺术。而将多种茶一起喝变体会不到这门艺术带来的乐趣。因此,喝茶不要混着喝。

著名茶学家庄晚芳提出的中国茶德


中国著名茶学家、浙江农业大学的庄晚芳教授,生前曾多次发表文章,倡导“廉、美、和、敬”的“中国茶德”。他说:

中国茶德,四字守则,四句浅释.

廉俭育德,  美真康乐,  和诚处世,  敬爱为人。

清茶一杯,推行清廉,勤俭育德。以茶敬客,以茶代酒,减少“洋饮”,节约外汇。  清茶一杯,名品为主,共品美味,共赏清香,共叙友情,康乐长寿。  清茶一杯,德重茶礼,和诚相处,做好人际关系。

庄晚芳先生倡导的四字茶德,有它的内在联系。廉是前提。以茶敬客,以茶代酒,是转变风气的需要;美是内容。从品味中得到精神上和物质上的美好享受,是品茶的真谛;和是目的。以茶为媒介,联络感情,调整关系,和衷共济,和睦相处;敬是条件。敬重对方,实际也是敬重自己。敬重对方,不只要有好的态度,而且要有好的处事方法。在茶艺中,器净水甘就有敬重对方的意思。庄先生倡导的四字茶德,不仅有助于培育出当代中国式的(或茶艺),也有助于社会风气的净化与转变,理应受到应有的重视。

现代生活下的(或茶艺),即使是“阳春白雪”式的“品”,也没有必要去模仿那种离群索居的“高人隐士”。也不一定只有“自汲香泉带落花,漫烧石鼎试新茶”、“石枕月侵蕉叶梦,竹炉风软落花烟”才能品悟出茶的妙理。在繁忙的工作之中,在喧嚣的城乡闹市,同样可以领略到“茶中三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