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百戏到底是什么?你知道多少?什么是斗茶?

发布时间 : 2019-11-16
大茶是什么茶 黑茶是什么茶 清明茶是什么茶多少钱

大茶是什么茶。

导读:“茶百戏”属于“斗茶”活动中的重要比赛环节,“斗茶”活动始于唐朝,兴于宋代,相信喜欢喝茶的朋友对于“斗茶”这一说法并不陌生。虽说“斗茶”活动现代生活中已不多见,但足以见得“茶百戏”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

关于斗茶的相关知识,在《关于斗茶,你了解多少?》一文已详细讲述,在此不在赘述。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什么是茶百戏。

一、什么叫做茶百戏?

说到“茶百戏”,笔者莫名地就会想到“皮影戏”,当然,“茶百戏”和“皮影戏”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所谓的茶百戏,就是仅利用茶和水,使得茶汤纹脉形成文字和图案的古茶艺。

茶百戏又称分茶、水丹青、汤戏、茶戏。发展到现代,茶百戏能使得茶汤中的图案显现、消失,如此反复变幻多次。

二、茶百戏的发展历史

有关茶百戏的来历有见于五代至北宋人陶谷(903~970年)的《清异录》,这是他杂采隋唐至五代曲故所写的一部笔记,共六卷,内分三十七门,在《荈茗录》中记载:“茶百戏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

在宋代由于受到宋徽宗和朝廷大臣、文人的推崇做到了极致,当时不仅盛行于朝廷,也流传于闽北武夷山一带。元代后茶百戏逐渐衰落,到清代后几近失传。2010年,茶百戏被列入武夷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茶百戏”唯一传承人--章志峰

1984年从福建农大茶学专业毕业后一直致力于茶文化研究和交流,1997年到日本冲绳留学茶叶技术,通过日本茶道初步了解了点茶法。

2004-2005受外交部选派,作为中国首位茶学专业的国际交流员到日本讲授中国茶文化期间,系统地学习了一年的日本茶道里千家流,从日本茶道的点茶法和点茶工具得到启发。

2005年起通过对团饼茶制作、抹茶加工和分茶技巧五年间进行几百次的试验,终于在2009年春,初步恢复了分茶技艺,可以在茶汤中现出文字和图像。

四、关于“茶百戏”的历史典籍

“酒壮英雄胆,茶引文人思。”自古以来文人便与茶百戏结下了不解之缘。文人游戏、品赏、论述和赞美茶百戏,对茶百戏的形成、发展和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宋代茶百戏受朝廷和大批文人的推崇达到了鼎盛时期,其突出特点就是涌现出了许多有关分茶的茶学专著。在这些茶学专著中,对点茶、茶百戏有详细的论述,其中以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蔡襄的《茶录》和南宋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最具代表性。

1、宋徽宗赵佶和《大观茶论》

宋徽宗赵佶(1082~1135)是宋代的皇帝又是著名的文人,对茶百戏情有独钟。《大观茶论》是赵佶关于茶的专著,成书于大观元年(1107)。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分茶原料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加工、以及点茶、分茶等均有详细记述。宋代皇帝的热衷,给“茶百戏”带来了空前的地位。

2、蔡襄和《茶录》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原籍兴化路仙游县(今福建仙游),宋代大臣和著名文人。

其著《茶录》,作于宋皇佑(1049~1053)年间,是蔡襄有感于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而特地向皇帝推荐北苑贡茶之作。全书分为两篇,上篇论茶,对点茶、分茶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下篇论器,详细论述了点茶、分茶的器具。《茶录》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最具影响的论茶专著。

3、审安老人和《茶具图赞》

《茶具图赞》是我国第一部茶具专著,绘制了宋代点茶、分茶使用的茶具,是第一部以图谱形式为主反映茶事的专著。该书作者南宋审安老人(真实姓名不详)于宋咸淳五年(公元1269年)集宋代点茶、分茶用具之大成,以传统的白描画法绘制了宋代茶具12件,分别为竹炉、茶臼、茶碾、茶磨、茶杓、茶筛、拂末、茶托、茶盏、汤瓶、茶筅、茶巾,称之为“十二先生”。

此外,宋代丁谓撰《北苑茶录》(亦称《建安茶录》)、宋代赵汝砺撰《北苑别录》、宋代熊蕃撰《宣和北苑贡茶录》(亦称《宜和贡茶经》)等文人的茶学专著中也记述了分茶原料(蒸青团饼茶)的采制和加工等内容。

Cy316.com延伸阅读

茶百戏的特点


茶百戏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是液体表现字画的独特艺术形式,由于茶汤显现纹理丰富自然灵动,同时,在同一茶汤可以变幻图案多次。茶百戏以其独特表现力表现了中华艺术的意境美、线条美和朦胧美,其新颖独特的表现力特别适于表现中国传统风格的山水花鸟图案,对观众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适于游人观赏、品饮、体验,适用于各种接待和大型庆典活动,可以提高茶产业的附加值和文化旅游的档次。

茶百戏是欣赏和品饮兼备的新型茶产品,具有独特的品饮价值,即可用抹茶通过点茶法欣赏和品饮,亦可用团饼茶冲泡品饮,是跨越时代的艺术珍品。

茶百戏是独具保健功效的茶产品,可以丰富中国的养身文化。茶百戏采用点茶法,将茶汤连茶末一同饮用,较之现代的泡茶法人体可获得更多不溶于水的营养成分如谷蛋白、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等,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保健功效。分茶以其新颖独特的艺术表现效果适用于各种庆典和展会活动,较好地提高活动的文化品位和影响力。

中央电视台、台湾东森电视台、中天电视台、东南电视台和香港文汇报等许多新闻媒体采访报道并在张天福基金会新年茶话会、茶博会等展示交流,深受欢迎。

宋徽宗至爱——茶百戏


宋徽宗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而兴趣广泛的宋徽宗最爱的则是茶百戏

“茶百戏”属于“斗茶”活动中的重要比赛环节,“斗茶”活动始于唐朝,兴于宋代,相信喜欢喝茶的朋友对于“斗茶”这一说法并不陌生。虽说“斗茶”活动现代生活中已不多见,但足以见得“茶百戏”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

一、什么叫做茶百戏?

说到“茶百戏”,笔者莫名地就会想到“皮影戏”,当然,“茶百戏”和“皮影戏”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所谓的茶百戏,就是仅利用茶和水,使得茶汤纹脉形成文字和图案的古茶艺。

茶百戏又称分茶、水丹青、汤戏、茶戏。发展到现代,茶百戏能使得茶汤中的图案显现、消失,如此反复变幻多次。

茶百戏

二、茶百戏的发展历史

有关茶百戏的来历有见于五代至北宋人陶谷(903~970年)的《清异录》,这是他杂采隋唐至五代曲故所写的一部笔记,共六卷,内分三十七门,在《荈茗录》中记载:“茶百戏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

在宋代由于受到宋徽宗和朝廷大臣、文人的推崇做到了极致,当时不仅盛行于朝廷,也流传于闽北武夷山一带。元代后茶百戏逐渐衰落,到清代后几近失传。2010年,茶百戏被列入武夷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茶百戏

三、“茶百戏”唯一传承人--章志峰

1984年从福建农大茶学专业毕业后一直致力于茶文化研究和交流,1997年到日本冲绳留学茶叶技术,通过日本茶道初步了解了点茶法。

2004-2005受外交部选派,作为中国首位茶学专业的国际交流员到日本讲授中国茶文化期间,系统地学习了一年的日本茶道里千家流,从日本茶道的点茶法和点茶工具得到启发。

2005年起通过对团饼茶制作、抹茶加工和分茶技巧五年间进行几百次的试验,终于在2009年春,初步恢复了分茶技艺,可以在茶汤中现出文字和图像。

茶百戏

中国历史长河不知多少传统技艺消失,希望有更多技艺可以像茶百戏一样慢慢恢复。

关于“斗茶”,你了解多少?什么是斗茶?


在古代,斗茶可谓风靡一时。如同西班牙斗牛,一样惹人眷爱。但不同的是,斗茶要文雅得多,文化内涵也十足丰富。

斗茶,即比赛茶的优劣,又名斗茗、茗战。始于唐,盛于宋,是古代有钱有闲人的一种雅玩。

宋代是极讲究茶道的时代,宋徽宗赵佶撰《大观茶论》,蔡襄撰《茶录》,黄儒撰《品茶要录》,宋代斗茶之风极盛。

每年清明节期间,新茶初出,最适合参斗。斗茶的场所,多选在有规模的茶叶店,前后二进,前厅阔大,为店面,后厅狭小,兼有小厨房,便于煮茶。斗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轮流烹煮,相互品评,以分高下。斗茶,或多人共斗,或两人捉对“厮杀”,三斗两胜。斗茶内容包括:斗茶品、斗茶令、茶百戏。

斗茶品以茶“新”为贵,斗茶用水以“活”为上。一斗汤色,二斗水痕。

首先看茶汤色泽是否鲜白,纯白者为胜,青白、灰白、黄白为负。汤色能反映茶的采制技艺,茶汤纯白,表明采茶肥嫩,制作恰到好处;色偏青,说明蒸茶火候不足;色泛灰,说明蒸茶火候已过;色泛黄,说明采制不及时;色泛红,说明烘焙过了火候。

其次看汤花持续时间长短。宋代主要饮用团饼茶,调制时先将茶饼烤炙碾细,然后烧水煎煮。如果研碾细腻,点茶、点汤、击拂都恰到好处,汤花就匀细,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效果名曰“咬盏”。点茶、点汤,指茶、汤的调制,即茶汤煎煮沏泡技艺。点汤的同时,用茶筅旋转击打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称为击拂。反之,若汤花不能咬盏,而是很快散开,汤与盏相接的地方立即露出“水痕”,这就输定了。水痕出现的早晚,是茶汤优劣的依据。

斗茶令,即古人在斗茶时行茶令。行茶令所举故事及吟诗作赋,皆与茶有关。茶令如同酒令,用以助兴增趣。

茶百戏,又称汤戏或分茶,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茶道。即将煮好的茶,注入茶碗中的技巧。在宋代,茶百戏可不是寻常的品茗喝茶,有人把茶百戏与琴、棋、书并列,是士大夫喜爱与崇尚的一种文化活动。宋人杨万里咏茶百戏曰:“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茶百戏能使茶汤汤花瞬间显示瑰丽多变的景象。若山水云雾,状花鸟鱼虫,如一幅幅水墨图画,这需要较高的沏茶技艺。宋代,茶大都是用来招待贵客的,喝茶是奢侈的事情,难度较大的茶百戏,流行的范围比较窄,一般只流传于宫廷和士大夫阶层,底层百姓掌握这种技艺的少之又少。

说到斗茶,不能不说茶盏。宋代盛行斗茶,所用茶具为黑瓷茶具,产于浙江、四川、福建等地,其中最为人乐道的是福建的建窑盏,即著名的“建盏”。因其色黑紫,故又名“乌泥建”、“黑建”、“紫建”。建盏中以兔毫盏最为人称道。兔毫盏釉色黑青,盏底有放射状条纹,银光闪现,异常美观。以此盏点茶,黑白相映,易于观察茶面白色泡沫汤花,故名重一时。蔡襄《茶录》曰:“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最为要用。”

宋人斗茶之风的兴起,与宋代的贡茶制度密不可分。民间向宫廷贡茶之前,以斗茶的方式,评定茶叶品级等次,胜者作为上品进贡。

古人斗茶的一些技法已难觅踪影,可我国大部分产茶区,仍能看到古代斗茶的遗风。有的“斗茶”大会上,还会奏起古乐。心随弦动,古乐空灵,茶香袅袅。这种“斗茶”与古代有根本的不同,却能反映中国茶文化的精深与历史的源远流长。

“茶百戏”开发价值


分茶又称茶百戏、水丹青、汤戏、茶戏等等,是一种能使茶汤纹脉形成物象的古,其特点就是仅用茶和水不用其他的原料能在茶汤中显现出文字和图像。

商业价值 :茶百戏其独特的表现力给观众赏心悦目的体验,茶百戏茶汤幻变的功能对观众具有较大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其茶产品饼茶的加工工艺有别于一般散茶,形成其独特的品质特征,是新一代的茶产品。茶百戏的原料茶(饼茶)即可采用点茶法演示点茶和分茶,在茶汤中显现出图案,供人欣赏的同时可以用点茶法搅拌成的茶汤品饮。同时,饼茶又可用现代的泡茶法和泡茶工具饮用,是跨越时代的新型茶产品。

文史价值:茶百戏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再现我国古代点茶、斗茶文化不可或缺的实物写照,是不可替代文化资源,对于研究宋代茶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茶百戏是用液体表现字画的独特的艺术形式,适用于表现中国风格的字画,古人又称之为水丹青。它使中国字画的表现形式由单一的固体材料发展到液体材料,是固态向液体的飞跃,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

保健功效:茶百戏具有独特的保健功效。茶百戏采用点茶法,将茶汤连茶末一同饮用,较之现代的泡茶法人体可获得更多不溶于水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多糖类、矿物质、纤维素等等,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保健功效。

茶到底是什么?


有人说茶是一种饮品,有人说茶是一种心情,有人说茶是一种生活。皇室贵族爱茶,文人墨客也爱茶。无论琴棋书画还是柴米油盐,都离不开茶。那么茶到底是什么呢?

中国茶的品种很多,有白茶、绿茶、青茶、黄茶、红茶、黑茶,每一种茶又有很多品类,可谓多姿多彩、五彩斑斓。

不同的茶,有如不同人的群体和年龄阶段。

白茶,有如少年儿童。香气清淡,汤色透明。品饮白茶,仿佛看见一个天真烂漫、纯洁无邪的孩子。他真实,没有太多的承载;他解渴,给人带来愉悦的心境;他明朗,给人一种期待。

绿茶,犹如十六岁的花季少女。淡淡的甘甜,略带青涩,有茶香,但是不耐泡。花季,少了一份深度和厚度,却多了一分轻盈和清新,让人跃跃欲试。

铁观音,清香型铁观音恰如淑女般婉约、典雅。闻之,芬芳扑鼻;饮之,甘甜顺滑;品之,柔美细腻。那是一种含蓄的韵味在舌喉间蔓延,回甘悠长,令人神清气爽。浓香、韵香型铁观音犹如少妇,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多了一份韵致,散发着馥郁的芳香,沁人肺腑。

大红袍,亦属于青茶,大红袍霸气、大气、有力度,有如男子汉的阳刚之气。武夷的灵山秀水滋养了大红袍的醇厚和独特的“岩韵”,使之余韵隽永,有如男子汉的侠骨柔肠。

红茶,红茶是什么?红茶有如中年的男女,少了一些个性,多了一份包容。他稳重、柔和、圆润,体现了一种中庸之道。红茶有着平易近人的气质,他具备比较强的兼容性,适合调饮。

普洱,属黑茶。窃以为他就像有智慧的老者。看似喝茶却无茶,道似无茶却有茶。就像一位睿智的老者,乍一看似乎不那么起眼,而当你走进他内心的时候,他智慧的光芒和返老还童的精神却能带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洗礼和顿悟。

好茶似人,细品出真味。好茶又不仅似人,它可以折射出生活的方方面面。一道茶从种植,生长,采摘,至制作,命名,再至观其形,听其声,闻其香,品其韵,而后斗茶、赛茶、诗词歌赋,进而感悟升华,早已超越了一般的物质形态,它是先人智慧的结晶,是文化的传承。

茶,高雅、婉约、流畅、多姿又那么的平实无华。

抹茶到底是什么?


抹茶(中国古时称作末茶)起源于中国隋唐,将春天的茶叶的嫩叶,用蒸汽杀青后,做成饼茶(团茶)保存。食用前放在火上再次烘焙干燥,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咏叹抹茶的诗篇,“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就是唐代诗人卢仝对抹茶的赞美之词。

宋朝最为有名的评茶专家、大文豪蔡襄在《茶录》中评述抹茶的饮茶方法:

“把团茶击成小块,再碾成细末,筛出茶末,取两钱末放入烫好的茶盏,注入沸水,泛起汤花品尝色、香、味,佳者为上。”

抹茶的种植及制作非常讲究。

抹茶(Matcha)的原料是一种没有经过揉捻的小茶片,它的制作有两个关键词:覆盖和蒸青。

春茶在采摘前20天必须搭设棚架,覆盖芦苇帘子和稻草帘子,遮光率达到98%以上,也有简易覆盖,用黑色塑料纱网覆盖的,遮光率只能达到70~85%。

实验证明用不同材质、颜色的物品给茶遮光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

采摘下的新鲜茶叶采用蒸汽杀青法,当天杀青干燥。

研究分别表明,在蒸青过程中,茶叶中的顺-3-已烯醇、顺-3-己烯乙酸酯和芳樟醇等氧化物大量增加,并产生大量的A-紫罗酮、B-紫罗酮等紫罗酮类化合物,这些香气组分的先质为类胡萝卜素,构成了抹茶(Matcha)特殊的香气和口感。

所以,覆盖栽培的绿茶并且蒸汽杀青的覆下茶不但香气特殊,色泽翠绿,味道也更鲜美。

饮用抹茶通常按照茶道的方式饮用,需要遵循一系列复杂的规则。

基本的方法是先在茶碗中放入抹茶,加入少量温水(未沸腾),然后搅拌均匀(传统上使用茶筅)。

“浓茶”用4克抹茶,加60毫升开水,有点像浆糊状;“薄茶”用2克抹茶,加60毫升开水,可以用茶筅刷出浓厚的泡沫,非常美丽,爽口。

当前快节奏的社会中,去用茶筅点茶喝的人已经很少了,抹茶更多的被用来制作各种精美的食品,绿色的抹茶食品成为餐桌上绿色的鲜花,受到人们的追捧和享用。

普通茶虽然含有极高的营养成分、但是茶叶里真正溶于水的部分仅仅为35%,大量的不溶于水的有效成分都被人们当做茶渣扔掉。

实验证明,吃茶比之喝茶能够汲取更多的营养,一碗抹茶里的营养成分超过30杯普通绿茶,所以日本是世界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之一,可能与他们广泛饮茶、食茶和用茶不无关系。

抹茶不同于一般的绿茶粉,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茶叶粉碎物,所以其价值自然不同。在国际市场上,一公斤的绿茶粉售价约为1200~1800日币(人民币70~110元/公斤),而每40克的抹茶的售价为1800~12000元日币(人民币105~700元),相差几十上百倍。

茶皂素到底是什么?


冲头几泡茶的时候,由于水流的震荡,茶汤表面常会浮着一层“泡沫”。那么,为什么会起泡沫?

引起茶汤中有泡沫的原因很多,不同的茶不同分析。

总的来说,业界比较认可的原因有三。第一,茶中的茶皂素在起作用;第二,茶叶是多毫品种所制;第三,茶里的碎末儿、茶屑比较多。

其实,茶汤产生泡沫主要是因为茶叶中存在一种叫做茶皂素的物质。

茶皂素到底是什么?

茶皂素是一种结构复杂的糖苷类化合物,味苦难溶于水。

其PH值大概在5.6--5.7之间,呈微酸性,具有很强的起泡力且不受水质硬度的影响。所以一般泡沫丰富的茶滋味相对浓郁。

哪些茶冲泡时易产生泡沫?

虽然,我们知道每种茶都可能会产生泡沫,但红茶产生泡沫的可能性最大。泡沫多少跟红茶的制作工艺有关。

如果制茶过程中,萎凋不足,茶中仍有大量水分就直接揉捻,并揉捻较长时间,那么这茶的第一泡就很容易产生大量的泡沫。

茶皂素有什么功效呢?

1.茶皂素具有较好的抗渗漏与抗炎作用,用于调节血糖,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化痰止咳等功效。

2.茶皂素不仅是良好的表面活性剂,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特别对皮肤致病菌有良好的抵制作用。

3.茶皂素同时具有抵制胃排空和促进胃运转的双重功能,在恢复胃肠道功能方面有神奇的效果。

“口粮茶”到底是什么茶?


雨季之后,就是骄阳似火的艳阳天了。每到这时,许多茶友的口味也会不自觉地偏向清淡爽口的茶品,这是人身体的自然选择,就像西瓜是夏天的产物那样顺理成章。炎炎夏日使人们对水的渴望倍增,做为开门七件事之一的“茶”自然少不得,但也马虎不得,于是乎,“口粮茶”闪亮登场。

老茶客心照不宣的“口粮茶”,是说品质较好,口味浓淡满足需要,性价比高的适合作为日常消耗必需品的茶叶。一般这种茶叶做到了品质和价格的平衡,低劣的茶叶就算再便宜也不屑一顾,但是一两千金的茶王很明显也不是一般人能消费得起的,当然也成不了老百姓杯中至爱的“口粮茶”了。

“口粮茶”的说法一般常见于老茶客口中,它的称谓夹杂有很多意味在其中,其中有夸赞和对品质的认可,也有性价比的权衡,它代表了普通消费者的价值观。那么,什么样的茶才符合“口粮茶”性价比高的标准呢?

价格实惠

口粮茶,既然是作为一日不可或缺的饮品,肯定不能是动辄上千一两的茶了,毕竟土豪也是“珍稀物种”。但是口粮茶的价格也没有严格标准,能被寻常百姓消费得起,并且让他们觉得“值”那就对了。

颜值中庸

作为口粮茶,对外形就不要有过高的要求啦!口粮茶不管是条形的、卷曲的、甚至杂乱的,只要品质不错,口感符合自己的喜好,就不要要求太多。“颜值”这种东西,只能看看,又不能喝进嘴里,口粮茶还是多讲究对口味的中意度为上。

适口为佳

会把茶当做口粮的,多是资深的茶友和爱茶之人。许多资深茶友,对茶的口感还是有些要求的,不管你是要这茶口感甘醇浓郁,还是要味道纯正自然,亦或要求回甘有余,都是要求茶叶本身不能带着不该有的怪味,当然还要适合自己平时喝茶的口味才好,所以才会有句老话叫做“茶无最好,适口为佳”。

品质保证

对于诸多茶友来说,挑选一款茶,要确认它的品质是否真的好,除非是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人士,大多还是“凭感觉”喝茶的,那么一款信得过的口粮茶靠什么来保证它的品质呢?那就是“品牌”了。

与其花相同的钱买到没有质量保证的“原价”上千的茶品,倒不如找一家信得过的品牌了。虽然在茶庄里同样价格买不到它们最好的茶品,但至少质量是有保证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