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趣话 蜀王封邑名“葭萌”

发布时间 : 2019-11-28
安化黑茶王 红茶调饮茶的茶名 王德传乌龙茶

安化黑茶王。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茶趣话 蜀王封邑名“葭萌””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现今,我国的山、村、集、镇等,名称中带有茶和茗字的,大约930多处,在县的名称中带“茶”字的就只有湖南省茶陵县。茶陵在占代叫做荼陵。陆羽《茶经》现今,我国的山、村、集、镇等,名称中带有茶和茗字的,大约930多处,在县的名称中带“茶”字的就只有湖南省茶陵县。茶陵在占代叫做荼陵。陆羽《茶经》

荼陵之名开始出现于西汉,那个时候是荼陵侯刘沂的封地,因此又有个俗称荼王城。按照《汉书·地理志》的说法,那时茶陵是长沙国十三个属县巾的一个。到了隋代荼陵县被取消,其属地合并到了湘潭,到了唐高祖的时候才恢复。然而很快在唐太宗时又一次被取消,到了武则天时再次恢复。

小过茶陵并非最早且唯一名称中带茶的县,比它历史更加悠久的是四川省的葭萌,该县所用为茶的另一名称,故而难以为人所知。

葭萌地处现在四川省剑阁的东北。西汉时成书的《方言》中写道:“蜀人谓茶曰葭萌”。在公元前4世纪时,“葭萌”也曾经做过人和城邑的名称。

《华阳国志》里面写道,战国中期的周显王二十二年(前347年)时,蜀地的王将他的弟弟分封到了汉中做苴侯,他的这个弟弟就叫做“葭萌”,因此苴侯居住的这个城邑就称作“葭萌”。当时,以成都为中心的蜀人和以重庆为中心的巴人虽然临近,风俗却不同,关系也不睦,是敌国。葭萌受封后,不知为什么竟然和巴王修好来往,这使得兄长蜀王大怒,兴师问罪,葭萌不敌逃往巴国避难。蜀王仍不肯罢休又挥师直捣巴国。巴王有病乱投医竟然向北方豢国求援。

正想扩张领土的秦惠王采纳了张仪的意见趁机出兵于周慎王五年(前316年)消灭了蜀国,接着挥师东进连巴国和葭萌两地也一并占领。

秦国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了大片领土,还另外得了一项好处,那就是从此得知了蜀地茶的作用,清代大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里面写道“白秦人取蜀后,始有茗事”。根据巴人早在周武王时就已经以茶为贡品的史实,以及蜀人后来)己用茶做地名的史实,我们可以知道早在先秦时期四川和重庆一带不仅饮茶已经形成风俗,而且此时这一地区的茶已经是一项比较普遍的生产事业了。

再有,按照古代蜀地的历史传说,蜀王的称号常常是和他的业绩有关,例如“蚕丝王”,据说就是因为这位君主把野蚕驯育成了家蚕,再比如“鱼凫工”,传说他是第一个驯养鱼鹰来捕鱼的人。按照这个规律,这个以茶为名、以茶名地的葭萌可能就是中国最早的茶叶学者吧。

cy316.com延伸阅读

茶趣话典故“晏婴以茶为廉”


晏婴,字平仲,后世称之为晏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他曾在齐灵公(前581-前554年在位)、齐庄公(前553-前548年在位)做国君的时候为官,到了齐景公时(前547-前490年在位)他做了国相。他可能对植物有一定的研究,不然也不会留下“橘过淮南是为枳”这样的名言,以及“两桃杀三士”的故事。

晏婴做国相的时候,倡导节俭,并身体力行,这一点历史文献是通过茶来证明的。根据《晏子春秋》记载,晏婴在做齐景公的国相时,吃的是糙米饭,除了三五样劳菜以外,只有“茗菜”而已。《晏子春秋》是一部汇集晏婴生平事迹和他的诤谏言词的作品。到了唐代,“茶圣”陆羽就将《晏子春秋》中所记载的这个事情录入到了《茶经》里面。

对这件事,后世也有不同意见。当代茶圣吴觉农在他的《茶经述评》里面对此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春秋时期是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而晏婴居住在山东,那么他在吃饭的时候饮茶,这是值得怀疑的。因为纵观我国茶区的扩展历史,在晏婴的那个时期,除了西南地区,这个茶的原产地外,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包括山东在内,是不可能有茶种植的。当然也可能是有人将茶作为礼物送给他,可是在秦代以前,茶还是作为药用的,晏婴怎么可能把药物和饭菜一起进用呢?再有,除了这个记载,就再也没有晏婴饮茶的记载了。所以,陆羽将此事列入《茶经》中,是不合适的。此外,“茗菜”很可能是“苔菜”,有的版本就是这样写的,果真如此就更不该了。这就是吴觉农的大致观点,于是古今两位“茶圣”对晏婴吃茶一事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关于“茗菜”,也有人认为“茗菜”就是茗菜,不是人们通常理解茶和菜,即晏婴并非饮茶,而是吃的一种叫做“茗菜”的菜。这种说法是有一定根据的,现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等少数民族仍然还在吃“凉拌茶菜”。他们非常喜欢这种叶色黄绿鲜翠的茶菜,这种菜既有咸辣的味道,又有茶的香味,就着蕉叶糯米饭吃,味道非常爽口。此外,南方也有“龙井虾仁”、“碧螺虾仁”、“樟茶鸭子”等茶菜。在山东还有孔府名菜“茶烧肉”,这些都是例证。

趣话历史上茶与僧


古诗云:天下名山僧占多,好茶出在我山中,茶与僧常因此相辅相成,声名与共。五代十国蜀人毛文锡所撰《茶谱》记载:昔日有僧,久病不愈。一老翁告以蒙山顶茶能祛宿疾。僧遂于山上筑室采茶,获一两余,服未竟而疾瘥。

僧侣对茶艺的发展曾起过重要作用,除了地理因素,当然还有功利方面的原因。僧人旷日持久地坐禅,正需要某种兴奋剂的支持,而茶恰好具有提神驱眠的功效。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有疲睡见茶功的诗句。加上茶树终年常青碧绿,富有生气;茶性净洁,久饮益思;助人寂静斯文,稳健开神,为佛教平添了一层神秘色彩,也与僧结下了不解之缘。

南北朝隋唐统一之后,在禅宗率先倡导之下,茶饰、茶贸均呈发展之势。茶圣陆羽就曾当过和尚。在他所着的堪称世界第一部茶叶科学经典着作《茶经》中,将南北朝时敦煌人单道开坐禅不畏寒暑,归之于饮茶的功力。

名山出名茶,名山多庙寺。如着名的蒙顶茶、武夷岩茶、黄山毛峰、华顶云雾、雁荡毛峰等名茶,无不出自名山寺院。山中寺院种茶,与僧人爱惜生灵不无关系,况且,茶与僧相伴成趣,每每构成一种妙不可言的诗画意境。

茶,因其自性高雅,常被用作待客之佳品,甚至奉为取代酒浆的祝天祭祀圣品。唐代名僧皎然,在其《饮茶歌》中吟道:一饮涤昏寐,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他把酒贬得如此之低,把茶说得神乎其神,虽不免有偏见之嫌,却也不难看出中国茶文化之久远,以及僧与茶的密切关系。

世界名国的茶名读音由来


如今世界名国的茶名读音,都是从中国直接或间接传去。可分两大体系:一是,普通话语音:茶——“CHA”,一是退音——“TEY”方言语音,即原於福建厦门地方语言,两种语音在对外传播时间上,有先有后,先为“茶”音,后为“退”音。“CHA”音首先传往中国的四邻,如东邻日本,直接使用汉字“茶”,读音CHA,西邻古波斯语:“CHA”,随后而演变成阿拉伯语音“SHAI”(茶叶),土耳其语“CHAY”,葡萄牙语:“CHA”,北邻俄语:“CHAI”(茶叶),南邻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孟加拉的僧伽罗语也叫“CHA”。

传往国外,时间在中国明末清初,西方远洋船队东来贸易的初始时候,因之都是远洋国家使用。其缘起是,公元166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中国沿海称茶为“退”音,开始拼写成英语“TEE”,拉丁文释成“THEE”,后来英语拼成“TEA”从此以后,便成为英语世界各国通名茶名和语言。至於法语系叫“THE”,德语系叫“TEE”,西班牙语系叫“TE”,都是由厦门的“退”音,和英语的传音演变而成。

蜀茶入诗 芳茶冠六清


“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瓦炉独试雾中茶”“素馨茉莉荐香尘”“蒙顶茶畦千点露,浣花笺纸一溪春”……蜀中名茶香绕千载,历代诗人吟诵蜀茶的诗句,也与茶香一样流芳千古。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茶事诗句,出现在西晋人张载的《登成都白菟楼》诗中。

关于张载,史料有如下记载:“字孟阳,安平观津(今河北武邑县境)人,与弟张协、张亢三人,皆有才藻,时人称为‘三张’。西晋太康中为著作佐郎,转太子舍人,迁乐安相、弘农太守。八王之乱时,长沙王司马义请为记室督,又拜中书侍郎。张载见世道方乱,无复仕进之意,遂称疾告归,卒于家。”“张载博学有文章,少时曾以《剑阁铭》一文见誉当世,益州刺史表上其文,晋武帝司马炎悦之,遣使镌刻于剑阁山岩。”

太康六年(公元285年)初夏,张载从洛阳出发,行程五千余里,去探望在成都任职的父亲。到了成都之后,张载凭借父亲提供的方便条件,对蜀地的山川、历史、人物、风情作了深入的考察和了解,从而使他对于这个“天府之国”具备了极广博的知识。后来左思写《三都赋》,曾特地造访张载,问以岷邛之事。《登成都白菟楼》就是张载此次成都之行的作品。“白菟楼”,又称“张仪楼”、“百尺楼”,位于成都西南角,为秦时张仪所建,至唐犹存。诗人先以登楼所见为序,多方摄取,连缀成六组镜头:城楼雄伟而壮丽;物产丰富而恒余;街道人多而华美;人才辈出而伟杰;商贾富有而奢侈;土产特出而奇珍。其中除赞美秋橘春鱼、果品佳肴外,还特别炫耀四川香茶,咏茶云:“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六清即《周礼》所谓的“六饮”,是供天子用的六种饮料,有水、浆、醴、凉、医、酏。水即饮用水;浆:有醋味的酒;醴:甜酒;凉:薄酒;医:醴和酏混合的饮料;酏:薄粥。溢味:茶的美味四溢。九区即九州,《书禹贡》把当时的全中国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后用“九州”泛指全中国。诗人认为茶为全中国人所喜爱的饮料,芬芳的茶茗冠盖水、浆、醴、醇、医、酏六种饮料,漫溢的香味流播九州。

张载的《登成都白菟楼》诗,雄辩地证明了巴蜀地区是我国茶文化的摇篮这一事实,而茶圣陆羽在《茶经·七之事》中节录了该诗的下半部分,用以说明巴蜀茶饮流播于九州的情景。

附:《登成都白菟楼》

重城结曲阿,飞宇起层楼。

累栋出云表,蛲檗临太墟。

高轩启朱扉,回望畅八隅。

西瞻岷山岭,嵯峨似荆巫。

蹲鸱蔽地生,原隰殖嘉蔬。

虽遇尧汤世,民食恒有余。

郁郁少城中,岌岌百族居。

街术纷绮错,高甍夹长衢。

借问扬子舍,想见长卿庐。

程卓累千金,骄侈拟王侯。

门有连骑客,翠带腰吴钩。

鼎食随时进,百和妙且殊。

披林采秋橘,临江钓春鱼。

黑子过龙醢,果馔逾蟹婿。

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

人生苟安乐,兹土聊可娱。

名茶与茶名


名茶,是指那些既有突出的外形特征,又独具风格和内质,而且是名闻遐迩的茶叶。

在我国,名茶起源于贡茶,但无茶名。到了唐代,陆羽在《茶经》中把茶分为上、次、下、又下四个等级,当时仍无茶名。几十年后,李肇在《国史补》一书中说: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并列举了方山之露芽、西山之白露等14种名茶与茶名。从此,名茶与美丽的茶名交相辉映,在民间广泛流传。

一般名茶大都有文雅、贴切的名字。而这名字,往往恰到好处地体现了这种名茶的特色。使人听此名,便想及此茶;饮此茶,观此茶,再回味此茶名,如此往回萦绕,给人以美的享受。

名茶,多以产地命名。如唐朝名茶顾渚紫笋,就是以浙江湖州长兴县西北的顾渚山而定名。又如西湖龙井,产于人间天堂西湖四周的滴翠群峰,起伏山峦之中,尤以湖西龙井山狮子峰下落晖坞的龙井泉前后所产茶为群茶之首而得名。

名茶,有的以其色而定名。如祁红,是产于安徽祁门县的传统工夫茶中的名品,以其汤色红艳明亮,浸叶红匀而称誉。又如安徽历史名茶敬亭绿雪,芽叶色绿,白毫似雪,开泡后嫩芽成朵,形如雀舌,香似兰花,汤清色绿,犹似绿雪飘浮而成名。

名茶,有的以其形状而得名。如洞庭碧螺春茶,色如凝碧、卷曲如螺、蒙披白毛、附叶成朵、抚然爱态、未呼已出。

名茶,有的以民间传说而命名。如驰名海内外的乌龙极品铁观音,相传是清朝乾隆年间,福建安溪地区一位魏姓茶农,家中供奉一尊观音佛像,每日清晨都要供三杯香茶于观音前,以示虔诚。他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一天做梦,梦见观音赐给他一株茶树,枝壮叶茂,活像一把撑开的凉伞,叶片滴翠、叶缘镶金、形如锯齿、幽香袭人。茶农大喜而醒,见屋外果然有如此一棵茶树,精摘细制,成品叶质厚实,颜色似铁,又为观音所赐,遂名铁观音。

此外,也有以香气定名的。如舒城兰花,此茶其外形如初绽兰花,且还有一股持久的天然兰花香味。还有以人命名的,如以僧人比丘大方创始于皖南徽州古歙县老竹岭的老竹大方茶。再有以其味定名的,如福建南安的石亭豆绿,以特殊的绿豆味风行南洋各地。

当然,要确切完整地给名茶赋予名正其实的名称,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相传碧螺春茶初创之时,因其香气浓郁袭人,被世人称为吓煞人香茶。吓煞人是吴语方言,突出对事物惊奇性的惊叹口语。吓煞人香茶,正是茶农对该茶的高度评价。虽无不可,但终归欠雅。清帝康熙下江南,一啜称绝,上以其名不雅,题之曰碧螺春。这一改名,不仅仅指出该茶产于太湖洞庭山,还囊括了此茶芽叶柔嫩绿翠,汤色似碧玉,条形卷曲成螺状,宛如江南水中细碧,并且以一春字,含蓄地表明这是摘自早春的嫩茶。如此一箭数雕,充满诗情画意的命名,让人把玩得不忍释手,实为难得!

茶趣话“神农氏遍尝百草”传说故事


陆羽在其所著的《茶经》中有“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的记载,这一记载主要来源于南朝梁陶弘景所著《神农本草》中所言:“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

神农氏,即炎帝,他同伏羲氏、燧人氏并称为三皇,是我国历史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因自他开始教百姓开始农耕,发展农业,所以世称神农氏。又因为他以火德王,也以火纪官,所以又称为炎帝。

关于神农“尝草中毒,得茶而解”的记载,有各种不同版本的传说和解释。有的学者认为神农当时经历的主要是江淮湘鄂地区,并没有真正到达云、贵、川这些我国茶树的原生地,当时的江淮湘地区具有原生茶树的可能性很小,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能够证明这些记载的真实性。也有些学者因神农终年在山林中采尝百草和山珍野果,所以认为茶应该是神农在山中偶然发现的。神农在野外以锅釜煮水时,茶树枝头偶然飘落下几片茶叶落在锅釜之中,于是一锅芳香四溢、甘美异常的茶汤就这样出现了。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茶的发现,是远古先民们经历了长期狩猎、农耕的实践,在此基础上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为了解救先民脱离疾病相侵之苦难,神农氏遍尝百草,每天都要中毒几次,通常都是通过茶来进行解毒治疗的。直到最后神农吃了连茶也无济于事的毒草——断肠草,再无解药可寻,神茶才死于后来具有“茶乡”之称的茶陵。

而神农氏的陵墓也建在茶陵,至今仍然存在,被称为“天子坟”。据说,神农死后究竟葬在哪里,在晋代以前尚无考据。晋皇甫谧所著的《帝王世纪》中认为神农死后葬于长沙。宋代罗泌的《路史》认为神农“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日茶陵”。明朝吴道南所编撰的《碑记》记载了宋太祖发现神农墓的故事:朱太祖登临茶陵,遍访古陵都没有找到炎帝陵墓,一日在睡梦巾,忽然得到一位神仙指点,终于在茶乡找到了炎帝陵。据有关文献记载,炎帝陵前最初建有规模宏大的牌坊、庙祠、“天使行馆”等。在陵墓的一侧还建有“洗药池”,相传这个洗药池正是炎帝生前采洗草药的遗址。炎帝陵周围占木参天,洙水环流,岸边有一个形状与龙首、龙爪十分相似的石头,称之为“龙脑石”。炎帝为了拯救黎民苍生免受疫疾之苦而遍尝百草,后人为了祭奠炎帝所建的殊勋,特书炎帝陵一联,联日:“立我燕民,莫非尔极;明昭上帝,迄用康年”。自改革开放以来,茶陵已经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朝拜圣地和情感联系的纽带。

入蜀问茶,探寻峨眉山茶文化


峨眉山茶出自这里的灵山秀水。入蜀问茶,得幽芳无数,把盏之余,且待我慢慢道来。

峨嵋飘瑞雪 素芽蕴冰心

冬日登峨嵋山,喜遇漫天飞雪,山川树木皆沐其间,寒山层叠,素枝如画。自雷洞坪登车上山,山路曲折,路面已结成薄冰,车辆的轮胎上得缠着防滑链才能行进。越往高处,雪花越密集,洁白片羽迎面而来,好一片天清地白。

褐红墙面的接引殿在雪白世界里醒目而庄严,寺前有一家峨嵋雪芽的专卖店,素闻“仙山藏灵芝,峨眉绽雪芽”,眼前一芽一叶的茶芽颇为嫩匀可人,当下喜而购之并请茶女泡了一杯。冰天雪地里,尤觉茶香馥郁,看茶芽在滚水里舒展婷婷,一芽芽玉立起来。茶汤逐渐变成淡黄微微还带着一丝绿意。入喉汤水轻雅,淡淡的醇甜在齿间挥之不去。寻问得知,泡茶之水乃是后山的山泉中融化的雪水了。难怪这滋味如此轻灵甘润,颇有几分《红楼梦》中“栊翠庵茶品梅花雪”的妙境。

峨眉山产茶历史悠久,《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峨山多药草,茶尤好,异于天下。”当年陆游亦有诗赞曰:“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雪芽采自清明节前,白雪未尽春芽初萌时,故而得名。

念想古时,雪过初霁,僧人口念弥陀,用拇指和食指之尖,轻掐茶芽,一念一捻。传说此茶必得净心采摘,用力须巧,若用指甲去掐,极易弄伤芽柄,造成掐痕,制成后便呈黑头,“嫩芽蔫而不鳝,其茶色味顿然而逊。”今年新茶未萌,此茶色泽稍显墨绿,应是去岁明前所采。山旅中一饮,却未觉有陈味,一样是甘露味道。世说绿茶贵新,陈茶其实也自有其芳。草木无语,一枝一叶尤言珍贵。幼嫩的茶芽沐雪而发,化冰寒为甘润,滋润着世人的碌碌肺腑,小善亦大焉。

饮此一杯,再走进漫山的风雪里,周身似也温暖含香,我听见雪下茶芽已默然生发。

漫山唯见竹叶青

峨嵋山林木浓郁葱茏,山坡上颇多青竹紫竹,虽是寒冬,脚边也总有一丛丛顶着雪花的矮小竹丛。至万年寺、清音阁、白龙洞、黑水寺一带,竹林更为茂密,风雪中,高挑的竹枝挂着雪挂儿,远看是堆积着蓬松碎雪,走近用手一捻,才知道早结成层层冰凌。

近竹者竹?生于峨嵋的竹叶青也像是得了竹的神韵,茶汤浓醇鲜爽,清香如竹叶一般轻灵飘逸,醇厚似竹节般节节有味。

峨眉山茶始植于汉,盛于晋。竹叶青茶与佛家、道教的渊源甚长。峨眉山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分别是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观世音普萨、地藏王菩萨的道场。相传汉末佛家便在此建立寺庙,亦有道教宫观,至清末时全山有大小寺院近百座。僧人参禅修行之余种茶吃茶,又有“禅茶”一名。“竹叶青”之名得于1964年4月陈毅与万年寺方丈对饮而来。

在半山的竹寮里坐下,用刚煮开的峨眉山泉泡一壶竹叶青,扁绿的茶芽在泉水里浮浮沉沉,汤色慢慢变得微黄淡绿,喝过后,舌间喉头弥留口山风,更觉肺腑间舒畅通达。

西灞古镇泡茶馆

西灞古镇有一样最出名的东西,不是茶,是豆腐。西灞豆腐质嫩味美,是因为这里有一江清好妙水。

古镇畔水而建,江面平缓,冬日水色碧蓝。几家老茶馆散落路边,有不少老人在玩长牌,四人一桌,一色的方桌竹椅。竹椅很有味道,通身以手腕粗的竹筒制成,有及颈的竹靠背,四条椅腿用的则是竹根,节密质韧。用的年头久了,竹节油亮红润。老人们玩得专注,每人一只带盖的茶杯放在空闲的竹椅上,往往要赢过一局,才端起来呷上一口。

我在门口的桌边坐下,点了近似花毛峰的散花茶,一元一杯,老瓷杯里冲进涨开水,合盖闷泡。老板娘拎一只竹壳水壶靠在桌边,原来是可以无限期续水的。两分钟后掀开盖子,热热的茉莉花香随着水雾涌起,花香透齿,水质果然甜美。

喝惯了茶味厚醇的普洱茶,总觉得花茶里的花香并非茶的原味,甚至还扰了茶味。但此景此茶,寒天冷雨里这样一杯茉莉花茶实在是合情入理。茉莉花素有“理气开郁、辟秽和中”的功效,花茶窨制源于宋朝,始于明,兴于清。明朝顾元庆《茶谱》之“茶诸法”中记载:“木樨、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李时珍也点明过“茉莉可薰茶”。不过,如何在茶与花香之间求得平衡一直是人们在争论的焦点,据说,传统上主张窨得好的花茶就应该花香高过茶香,要不然就被叫做“透素”。倘若是这样,那茶之“真香”又在何处呢?

其实,茶引花香,花增茶味,入乡便随俗,妄想太多非茶味本真。

斜靠竹椅,任细雨飘零。捧杯在手,先饱吸一口花香,再饮一口热茶汤,让它在舌面上往返流动,鼻根的花香与汤中茶味越加浓郁,最后合为一体,待上颚与喉头芬芳四起时,再将茶汤合香咽下,最是美妙。

这种一元一杯的散花茶算不上是花茶中的上品,当下却已然叫我心口舒畅,不知择日再饮一回碧潭飘雪时,可有此景此味?

茶罢出门,寻一家西灞豆腐老店,大啖豆腐宴,麻辣鲜香之余仍有花茶作伴,说起豆腐味美的好水源头,忽又想起,山水养人,也滋养着此间一壶地道人间茶。

旧谱最称蒙顶味

有些茶,其实是诗歌滋养出来的。单单“杨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这两句,就不知在多少文人清梦里流淌了多少个年头。

蒙顶甘露、蒙顶甘露、蒙顶银针、蒙顶黄芽、蒙顶石花都出自海拔800米以上因“雨雾蒙沫”而得名的蒙顶山,这里常年雨量在2000毫米以上,古人戏称之为“西蜀漏天”。四季云雾缭绕,雨水充沛,很适合茶树生长。《中国茶经》“中国茶叶大事记”就有记载:“西汉时,甘露祖师吴理真结庐蒙山,亲植茶树。”吴理真驯化野生茶树,研究制茶工艺,使蒙顶山成为最早人工种植茶树的地方之一。

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蒙顶山茶被列为贡茶。后来从唐至清,蒙顶山茶岁岁进贡,从未间断。传说贡茶一到,皇帝便派专人去扬子江取水,取水人要净身焚香,在午夜驾小船划至江心,用锡壶沉入江底,灌满江水后立即用快马送到京城,冲泡珍贵的蒙顶茶。

蒙山茶出名得自于“鲜”。有人说喝一口蒙山茶,就像含了一口鸡汤。这是因为茶树生长地理环境好,蒙顶茶的氨基酸含量比别种茶高得多,每100克干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在5000毫克以上。

入蜀问茶归来后,在昆明满眼绿荫的仲夏里,用一只高身筒玻璃壶,采用下投法,把带回的茶叶投入壶底,将沸水降温至85度左右,先注水四分之一浸润,半分钟后加满水,浸泡3至5分钟后出汤。茶汤里豆香气香甜浓郁,汤色黄中透碧,甘醇鲜爽,那山那水的润泽仿佛就在身边。

茶名来源介绍


茶名考

茶在作物学上是特用作物,为嗜好品类,在植物学上是种子植物,为常绿灌木。

唐代陆羽《茶经》曾说:“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茶。”农本草云:“苦茶”。又据《神农本草》曰:“一名茶,一名选,一名游,冬生盆州谷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干。”可见茶字在古书上的称谓及意义不同,为便于考察,列举如下:

(1)诗经国风、邶有《谷风》一篇,其中有句:“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荼”就是现在的茶,古人叫做苦菜。《康熙字典》云:“世谓古之荼,即今之茶,不知茶有数种,惟荼,苦茶之茶,即今之茶。”可知:古代“荼”字为“茶”字的借用字。

(2)茶的另一借用字,《尔雅》云:“生,可作羹饮,今呼早茶为茶,晚茶为茗,蜀人称苦茶。”意即茶分早茶与晚茶,晚茶为“茗”:这种记载,据史学家的意见,认为是最可靠的记录,也是较合理的说法。

(3)汉代杨雄曾说:“蜀西南人谓茶曰,蜀人饮茶最早,字为茶之俗名。”

(4)茗为古代茶的另一名称。《晏子春秋》云:“婴相齐景公时,食之粟这饮,灸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可见在公元五百年前,“茗”就有作为汤食用的例子。《桐群采叶录》:“西阳、武昌、庆江、晋陵,如茗,皆东人作清茗。茗有饽,饮之宜人。凡可饮之物,皆多取其叶”南宋鲍令辉《香茗赋》颂:“茶为芒茗”。所以,至今多沿用“茗”字代“茶”。

(5)水厄唐・温庭筠《采延录》:“晋时蒙好茶,人过车饮之,士大夫甚以为苦,每欲饮,蒙必云:‘今日有厄’”。洛阳《伽蓝记》载:“魏彭城王勰见刘镐慕王肃,专习茗饮,谓镐曰:‘卿好苍头水厄,不好王侯八珍,如海上有逐臭之夫,里内有效颦之妇,以卿言之,即是也。’”可知在南北朝时,“水厄”二字已成为“茶”的代用语。

(6)丰富庆世南北堂书抄引《斐洲南海记》云:“西平出丰富,茗之别名。叶大而味涩,南人以为饮。”《辞源》:“丰富系本名,叶大,味苦涩,似茗而非,南越茶难致,煎此代饮。”在这里,“丰富”或为茶的别称,或是茶的代用饮料,不一而是。

(7)苦菜《诗经》:“堇茶如饴,皆苦菜也。”许慎《说文》:“茶,苦菜也。”梁代陶弘景以茶作苦菜。唐・颜师古《匡谬正俗・苦菜篇》:“神农本草经中,苦菜名茶草,治疗疾病,功效极多,陶弘景误当为茗,茗岂有此效乎?”从此以后才知道茶与苦菜是两种东西。

由上面知道,茶的称谓很多,不是专指茶树上的茶。到了唐代陆羽的《茶经》问世,将数种不同意义的“荼”减去一划,成为含一种意义的“茶”字。所以自中唐以后,一般学者因受陆羽的影响,逐渐将“荼”改写为“茶”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