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盛行点茶道对点茶的技艺

发布时间 : 2019-11-28
点茶用什么茶粉 点茶和抹茶有什么区别 点都德的红茶是什么茶

点茶用什么茶粉。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宋代盛行点茶道对点茶的技艺”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宋代是我国饮茶史上最为繁华的时代。这首先表现为关于茶和饮茶的著作迭有问世,如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蔡襄的《茶录》、黄儒的《品茶要录》、赵汝丽的《北苑别录》、宋子安的《试茶录》等。撰写这些茶著的作者,有皇帝,有官吏,也有布衣知识分子,反映出上上下下对茶叶和饮茶的爱好与关注。特别是作为皇帝的赵佶提出饮茶可以“祛襟涤滞、致清导和”,达到“冲淡闲洁、韵高致静”的效果,使得“缙绅之士,韦布之流”,形成了“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的风气。其次表现为茶叶交易日盛,不仅有茶叶的制作作坊,还出现了销售茶叶的市场和供人们饮茶消遣的茶店。再次表现为出现了“斗茶”的筛选优质茶的手段和消遣方式。这种繁华景象是前所未有的,不仅是茶叶生产兴旺发达的标志,还将饮茶提升到茶艺的新阶段,同时也使得宋代茶艺滑向繁文缛节、崇尚奢华形式的阶段。

在宋代,点茶道成为时尚。蔡襄在他的《茶录》里,通过论述茶的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爝(音xie,熏,烤)盏、点茶和茶器、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等内容,奠定了点茶道的基础。12世纪初,宋徽宗赵佶著的《大观茶论》,对点茶的技艺,指出要经过七式点注冲泡并搅动击沸,使得点茶道更为完善。从唐代的煎水煮茶,到宋代的只煎水不煮茶,标志着茶道文化的进一步升华。

在煎茶法日渐衰亡之时,点茶法便应运而生。点茶始于五代时福建民间,风行于北宋,是两宋饮茶的主流形式,也是中国古代茶艺的又一代表,曾对日本抹茶道和高丽茶礼有较大的影响。实际上点茶法是对煎茶法的改革,煎茶是在水初沸时下茶末,二沸时茶煎成,用瓢舀到茶碗中饮用;而点茶法则是反其道而行之,是将沸水注入备有茶叶的茶盏。点茶时要用碾成粉末的茶粉,放在茶盏里烤热后,用少量开水调成稠状,叫做调膏。然后再注入沸水。点茶法属清饮,不加其他任何作料。但是在明朝,有人在点茶时往瓯盏中加花瓣,这样做可以增加茶的香气,也有利于身体保健。此间,南宋朝廷建立了贡茶制度来品评茶叶质量的高下。根据点茶道的特点,民间形成了斗茶之风。开庆元年(1259年)斗茶游戏传到日本,逐渐演变为日本茶道。

小编推荐

古代饮茶法宋代的点茶介绍


古代茶叶加工制作总的来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团饼茶,即将鲜叶采摘下来后经过蒸压而成。茶饼压成薄片的,又称“团片”,上贡朝廷的称“龙团凤饼”;茶饼外层涂蜡的,又称“蜡茶”等。另一类是散茶,即将鲜叶采摘下来后,经蒸炒或烘晒而成,唐时称“散茶”,宋时称“草茶”或“芽茶”。

宋代的点茶与唐时煮茶最大的不同是煮水不煮茶,茶不再投入锅里煮,而是用沸水在盏里冲点。

蔡襄《茶录》所述的宋代点茶炙茶:经年陈茶,需将茶饼在洁净的容器中用沸水浸渍,待涂在茶饼表面的膏油变软时,刮去外层,然后用茶夹钳住茶饼,在微火上炙干,就可以碾碎了。未涂膏油的当年新茶则没有此道程序。

碾茶:茶饼在碾前先用干净的纸包起来捶碎,捶碎的茶块要立即碾用,碾时要快速有力,称之为“熟碾”。这样碾出的茶末洁白纯正,否则会导致茶汤“色昏”。

罗茶:碾磨后的茶末过筛称为“罗茶”,与唐代大体相同,只是宋代“茶罗以绝细为佳”。

侯汤:宋代点茶,是用沸水来冲点茶末,水温的恰到好处至关重要。宋代煮水与唐时不同,不再用鍑而是用瓶。宋代根据水的沸声来判别煮水的适度与否。

熁盏:点茶之前先要熁盏,即将茶盏用开水冲涤,这样有助于透发茶香。

点茶:这是最为关键也是最具技艺的一环。点茶的第一步是调膏。调膏需掌握茶末与水的比例,一盏中放茶末二钱,加以适量开水,调成极为均匀的茶膏,要有胶质感。这时,开始向茶盏注入煮好的沸水,一边注水,一边用茶筅环回击拂。注水和击拂有缓急、轻重和落点的不同,要适时变化。

宋明时期的点茶道


点茶法约始于唐末,从五代到北宋,越来越盛行。十一世纪中叶,蔡襄著《茶录》二篇:

上篇论茶,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盏、点茶,

下篇论茶器、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

蔡襄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同时又是文学家、茶叶专家、荔枝专家、其《茶录》奠定了点茶茶艺的基础。

十二世纪初,宋徽宗赵佶著《大观茶论》二十篇: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缶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包焙。

赵佶是杰出的艺术家,书画、诗文皆佳,且精于茶道。点茶道蕴酿于唐末五代,至北宋后期而成熟。

点茶道茶艺:点茶道茶艺包括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

1.备器

《茶录》、《茶论》、《茶谱》等书对点茶用器都有记录。宋元之际的审安老人作《茶具图赞》,对点茶道主要的十二件茶器列出名、字、号,并附图及赞。归纳起来点茶道的主要茶器有:茶炉、汤瓶、砧椎、茶钤、茶碾、茶磨、茶罗、茶匙、茶筅、茶盏等。

2.选水

宋人选水承继唐人观点,以山不上、江水中、井水下。但《大观茶论》“水”篇却认为“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古人品水,虽日中泠、惠山为上,然人相去之远近,似不常得,但当取山泉之清洁者。其次,则井水之常汲者为可用。若江河之水,则鱼鳖之腥、泥泞之汗,虽轻甘无取。”宋徽宗主张水以清轻甘活好,以山水、井水为用,反对用江河水。

3.取火

宋人取火基本同于唐人

4.候汤

蔡襄《茶录》“候汤”条载:“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日候汤最难。”蔡襄认为蟹眼汤已是过熟,且煮水用汤瓶,气泡难辨,故候汤最难。赵佶《大观茶论》“水”条记:“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过老则以少新水投之,就火顷刻而后用。”赵佶认为水烧至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蔡襄认为蟹眼已过熟,而赵佶认为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汤的老嫩视茶而论,茶嫩则以蔡说为是,茶老则以赵说为是。

5.习茶

点茶道习茶程序主要有:藏茶、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罗茶、①盏、点茶(调膏、击拂)、品茶等。蔡襄、赵佶、朱权、钱椿年、顾元庆、屠隆、张谦德而外,丁谓、范仲淹、梅尧臣、欧阳修、林通、苏轼、黄诞坚、陆游等人对点茶艺都有所贡献。苏轼的《叶嘉传》,明写人,暗写茶,文中暗含点茶法。

茶礼

朱权《茶谱》载:“童子捧献于前,主起举瓯奉客日:为君以泻清臆。客起接,举瓯日:非此不足以破孤闷。乃复坐。饮毕,童子接瓯而退。话久情长,礼陈再三。”朱权点茶道注重主、客间的端、接、饮、叙礼仪,且礼陈再三,颇为严肃。

茶境

点茶道对饮茶环境的选择与煎茶道相同,大致要求自然、幽静、清静。令诗有“果肯同尝竹林下”,苏轼诗有“一瓯林下记相逢”,陆游诗有“自挈风炉竹下来”,“旋置风炉清樾下。”朱权《茶谱》则记:“或会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或坐明窗静牖。”

修道

《大观茶论》载:“至若茶之有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则百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之。”“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茶,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士庶率以薰陶德化。

审安老人作《茶具图赞》列“茶具十二先生姓名字号”,附图及赞语。以朝迕职官命名茶县,赋予了茶具的文化内涵,而赞语更反映出儒、道两家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之理。木侍制《砧椎》赞有“上应列宿,万民以济,禀性刚直。”金法槽(茶碾)赞有“柔亦不茹,刚亦不吐,圆机运用,一皆有法。”石转运(茶磨)赞有“抱坚质,怀直心。啖嚅英华,周行不怠。”胡员外(茶瓢)赞有“周旋中规而不逾其问,动静有常而性苦其卓。”罗枢密(罗合)赞有“凡事不密则害成,今高者抑之,下者扬之。”宗从事(茶帚)赞有“孔门子弟,当洒扫应付。”陶宝文(茶盏)赞有“虚已待物,不饰外貌。”汤提点(汤瓶)赞有“养浩然之气,发沸腾之声,以执中之能,辅成汤之德。”竺副帅(茶筅)赞有“子之清节,独以身试,非临难不顾者畴见多。”

朱权《茶谱》序日:“予尝举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火。自谓与天语以扩心志之大,符水火以副内炼之功。得非游心于茶灶,又将有裨于修养之道矣,其惟清哉!”又日:“茶之为物,可以助诗兴而云顿色,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可以倍清淡而万象惊寒。……乃与客清谈款话,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卢仝吃七碗,老苏不禁三碗,予以一瓯,足可通仙灵矣。”活火烹清泉,以副内炼之功。助诗兴,倍清淡。探虚玄大道,参天地造化,清心出尘,一瓯通仙。

品性

赵佶、朱权贵为帝王,亲撰茶书,倡导茶道。宋明茶人进一步完善了唐代茶人的饮茶修道思想,赋予了茶清、和、淡、洁、韵、静的品性。

历时约600年

点茶道蕴酿于唐末五代,至十一世纪中叶北宋时期发展成熟。点茶道鼎盛于北宋后期至明朝前期,亡于明朝后期,历时约六百年。

中国茶道|宋明点茶道 (一)


中国茶道|宋明点茶道 (一)

点茶法约始于唐末,从五代到北宋,越来越盛行。十一世纪中叶,蔡襄著《茶录》二篇,上篇论茶,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①盏、点茶,下篇论茶器、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蔡襄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同时又是文学家、专家、荔枝专家、其《茶录》奠定了点茶的基础。

十二世纪初,宋徽宗赵佶著《大观茶论》二十篇: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缶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包焙。赵佶是杰出的艺术家,书画、诗文皆佳,且精于茶道。点茶道蕴酿于唐末五代,至北宋后期而成熟。

①:左旁“火”;右旁:上三个“力”,下“月”。

点茶道

点茶道包括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

1.备器 《茶录》、《茶论》、《茶谱》等书对点茶用器都有记录。宋元之际的审安老人作《图赞》,对点茶道主要的十二件茶器列出名、字、号,并附图及赞。归纳起来点茶道的主要茶器有:茶炉、汤瓶、砧椎、茶钤、茶碾、茶磨、茶罗、茶匙、茶筅、茶盏等。

2.选水 宋人选水承继唐人观点,以山不上、江水中、井水下。但《大观茶论》“水”篇却认为“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古人品水,虽日中泠、惠山为上,然人相去之远近,似不常得,但当取山泉之清洁者。其次,则井水之常汲者为可用。若江河之水,则鱼鳖之腥、泥泞之汗,虽轻甘无取。”宋徽宗主张水以清轻甘活好,以山水、井水为用,反对用江河水。

3.取火 宋人取火基本同于唐人。

4.候汤 蔡襄《茶录》“候汤”条载:“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日候汤最难。”蔡襄认为蟹眼汤已是过熟,且煮水用汤瓶,气泡难辨,故候汤最难。赵佶《大观茶论》“水”条记:“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过老则以少新水投之,就火顷刻而后用。”赵佶认为水烧至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蔡襄认为蟹眼已过熟,而赵佶认为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汤的老嫩视茶而论,茶嫩则以蔡说为是,茶老则以赵说为是。

5.习茶 点茶道习茶程序主要有:藏茶、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罗茶、①盏、点茶、品茶等。

蔡襄、赵佶、朱权、钱椿年、顾元庆、屠隆、张谦德而外,丁谓、范仲淹、梅尧臣、欧阳修、林通、苏轼、黄诞坚、陆游等人对点都有所贡献。苏轼的《叶嘉传》,明写人,暗写茶,文中暗含点茶法。

宋明时期的点茶道茶艺


点茶法约始于唐末,从五代到北宋,越来越盛行。十一世纪中叶,蔡襄着《茶录》二篇,上篇论茶,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熁盏、点茶,下篇论茶器、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蔡襄是北宋着名的书法家,同时又是文学家、茶叶专家、荔枝专家、其《茶录》奠定了点茶茶艺的基础。

十二世纪初,宋徽宗赵佶着《大观茶论》二十篇: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缾、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包焙。赵佶是杰出的艺术家,书画、诗文皆佳,且精于茶道。点茶道蕴酿于唐末五代,至北宋后期而成熟。

一、点茶道茶艺

点茶道茶艺包括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

1、备器

《茶录》、《茶论》、《茶谱》等书对点茶用器都有记录。宋元之际的审安老人作《茶具图赞》,对点茶道主要的十二件茶器列出名、字、号,并附图及赞。归纳起来点茶道的主要茶器有:茶炉、汤瓶、砧椎、茶钤、茶碾、茶磨、茶罗、茶匙、茶筅、茶盏等。

2、选水

宋人选水承继唐人观点,以山不上、江水中、井水下。但《大观茶论》水篇却认为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古人品水,虽日中泠、惠山为上,然人相去之远近,似不常得,但当取山泉之清洁者。其次,则井水之常汲者为可用。若江河之水,则鱼鳖之腥、泥泞之汗,虽轻甘无取。宋徽宗主张水以清轻甘活好,以山水、井水为用,反对用江河水。

3、取火

宋人取火基本同于唐人。

4、候汤

蔡襄《茶录》候汤条载: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日候汤最难。蔡襄认为蟹眼汤已是过熟,且煮水用汤瓶,气泡难辨,故候汤最难。赵佶《大观茶论》水条记: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过老则以少新水投之,就火顷刻而后用。赵佶认为水烧至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蔡襄认为蟹眼已过熟,而赵佶认为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汤的老嫩视茶而论,茶嫩则以蔡说为是,茶老则以赵说为是。

5、习茶

点茶道习茶程序主要有:藏茶、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罗茶、熁盏、点茶(调膏、击拂)、品茶等。

蔡襄、赵佶、朱权、钱椿年、顾元庆、屠隆、张谦德而外,丁谓、范仲淹、梅尧臣、欧阳修、林通、苏轼、黄诞坚、陆游等人对点茶艺都有所贡献。苏轼的《叶嘉传》,明写人,暗写茶,文中暗含点茶法。

二、茶礼

朱权《茶谱》载:童子捧献于前,主起举瓯奉客曰:为君以泻清臆。客起接,举瓯曰:非此不足以破孤闷。乃复坐。饮毕,童子接瓯而退。话久情长,礼陈再三。朱权点茶道注重主、客间的端、接、饮、叙礼仪,且礼陈再三,颇为严肃。

三、茶境

点茶道对饮茶环境的选择与煎茶道相同,大致要求自然、幽静、清静。令诗有果肯同尝竹林下,苏轼诗有一瓯林下记相逢,陆游诗有自挈风炉竹下来,旋置风炉清樾下。朱权《茶谱》则记:或会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或坐明窗静牖。

四、修道

《大观茶论》载:至若茶之有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则百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之。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茶,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士庶率以薰陶德化。

审安老人作《茶具图赞》列茶具十二先生姓名字号,附图及赞语。以朝迕职官命名茶县,赋予了茶具的文化内涵,而赞语更反映出儒、道两家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之理。木侍制《砧椎》赞有上应列宿,万民以济,禀性刚直。金法槽(茶碾)赞有柔亦不茹,刚亦不吐,圆机运用,一皆有法。石转运(茶磨)赞有抱坚质,怀直心。啖嚅英华,周行不怠。胡员外(茶瓢)赞有周旋中规而不逾其问,动静有常而性苦其卓。罗枢密(罗合)赞有凡事不密则害成,今高者抑之,下者扬之。宗从事(茶帚)赞有孔门子弟,当洒扫应付。陶宝文(茶盏)赞有虚已待物,不饰外貌。汤提点(汤瓶)赞有养浩然之气,发沸腾之声,以执中之能,辅成汤之德。竺副帅(茶筅)赞有子之清节,独以身试,非临难不顾者畴见多。

朱权《茶谱》序曰:予尝举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火。自谓与天语以扩心志之大,符水火以副内炼之功。得非游心于茶灶,又将有裨于修养之道矣,其惟清哉!又曰:茶之为物,可以助诗兴而云顿色,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可以倍清淡而万象惊寒。乃与客清谈款话,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卢仝吃七碗,老苏不禁三碗,予以一瓯,足可通仙灵矣。活火烹清泉,以副内炼之功。助诗兴,倍清淡。探虚玄大道,参天地造化,清心出尘,一瓯通仙。

赵佶、朱权贵为帝王,亲撰茶书,倡导茶道。宋明茶人进一步完善了唐代茶人的饮茶修道思想,赋予了茶清、和、淡、洁、韵、静的品性。

综上所述,点茶道蕴酿于唐末五代,至十一世纪中叶北宋时期发展成熟。点茶道鼎盛于北宋后期至明朝前期,亡于明朝后期,历时约六百年。

宋明点茶道有着怎样的历史


中国点茶道蕴酿于唐末五代,形成北宋中叶。流行于两宋,衰于元,亡于明代后期。点茶道是继煎茶道之后所形成的又一茶道形式,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广泛,并远传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对高丽茶礼和日本抹茶道影响甚大。

十一世纪中叶,蔡襄着《茶录》二篇,上篇论茶,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①盏、点茶,下篇论茶器、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蔡襄是北宋着名的书法家,同时又是文学家、茶叶专家、荔枝专家、其《茶录》奠定了点茶茶艺的基础。(注①:左旁火;右旁:上三个力,下月。)

十二世纪初,宋徽宗赵佶着《大观茶论》二十篇: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缶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包焙。赵佶是杰出的艺术家,书画、诗文皆佳,且精于茶道。点茶道蕴酿于唐末五代,至北宋后期而成熟。

(一)点茶道茶艺

《茶录》着重于点茶道茶艺,概述如下:

1.备器

《茶录》记录的主要茶器有:茶炉、汤瓶、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匙、茶盏等。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或瓷石为之(《茶录汤瓶》),汤瓶是点茶的典型茶器。特别崇尚建安黑盏,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茶录茶盏》)。

2.择水、取火

宋代选水承继唐人观点,以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取火同于唐人。

3.候汤

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日候汤最难(《茶录候汤》)蔡襄认为蟹眼汤已是过熟,且煮水用汤瓶,气泡难辨,故候汤最难。

4.习茶

点茶道习茶程序主要有:藏茶、洗茶、炙茶、碾茶、罗茶、熁盏、点茶(调膏、击拂)、品茶等。

关于洗茶、炙茶,茶或经年,则香色味皆陈。于净器中以沸汤渍之,刮去膏油一两重乃止,以钤箝之,微火炙干,然后碎碾。若当年新茶,则不用此说。(《茶录洗茶、炙茶》)

关于碾茶,碾茶先以净纸密裹捶碎,然后熟碾。其大要,旋碾则色白,或经宿则色已昏矣。(《茶录碾茶》)

关于罗茶,罗细则茶浮,粗则水浮(《茶录罗茶》)。

关于候汤,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辩,故曰候汤最难。(《茶录候汤》)

关于熁盏,凡欲点茶,须先盏令热,冷则茶不浮。(《茶录熁盏》)

关于点茶,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茶录点茶》)

关于品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建安民间皆不入香,恐夺其真。若烹点之际,又杂珍果香草,其夺益甚,正当不用(《茶录香》)。

(二)茶礼

朱权《茶谱》载:童子捧献于前,主起举瓯奉客日:为君以泻清臆。客起接,举瓯日:非此不足以破孤闷。乃复坐。饮毕,童子接瓯而退。话久情长,礼陈再三。朱权点茶道注重主、客间的端、接、饮、叙礼仪,且礼陈再三,颇为严肃。

(三)茶境

点茶道对饮茶环境的选择与煎茶道相同,大致要求自然、幽静、清静。令诗有果肯同尝竹林下,苏轼诗有一瓯林下记相逢,陆游诗有自挈风炉竹下来,旋置风炉清樾下。朱权《茶谱》则记:或会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或坐明窗静牖。

(四)修道

《大观茶论》载:至若茶之有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则百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之。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茶,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士庶率以薰陶德化。

审安老人作《茶具图赞》列茶具十二先生姓名字号,附图及赞语。以朝迕职官命名茶县,赋予了茶具的文化内涵,而赞语更反映出儒、道两家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之理。木侍制《砧椎》赞有上应列宿,万民以济,禀性刚直。金法槽(茶碾)赞有柔亦不茹,刚亦不吐,圆机运用,一皆有法。石转运(茶磨)赞有抱坚质,怀直心。啖嚅英华,周行不怠。胡员外(茶瓢)赞有周旋中规而不逾其问,动静有常而性苦其卓。罗枢密(罗合)赞有凡事不密则害成,今高者抑之,下者扬之。宗从事(茶帚)赞有孔门子弟,当洒扫应付。陶宝文(茶盏)赞有虚已待物,不饰外貌。汤提点(汤瓶)赞有养浩然之气,发沸腾之声,以执中之能,辅成汤之德。竺副帅(茶筅)赞有子之清节,独以身试,非临难不顾者畴见多。

朱权《茶谱》序日:予尝举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火。自谓与天语以扩心志之大,符水火以副内炼之功。得非游心于茶灶,又将有裨于修养之道矣,其惟清哉!又日:茶之为物,可以助诗兴而云顿色,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可以倍清淡而万象惊寒。乃与客清谈款话,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卢仝吃七碗,老苏不禁三碗,予以一瓯,足可通仙灵矣。活火烹清泉,以副内炼之功。助诗兴,倍清淡。探虚玄大道,参天地造化,清心出尘,一瓯通仙。

赵佶、朱权贵为帝王,亲撰茶书,倡导茶道。宋明茶人进一步完善了唐代茶人的饮茶修道思想,赋予了茶清、和、淡、洁、韵、静的品性。

综上所述,点茶道蕴酿于唐末五代,至十一世纪中叶北宋时期发展成熟。点茶道鼎盛于北宋后期至明代前期,亡于明代后期,历时约六百年。

三分钟了解宋代的点茶法!


宋代是中国古典文化发展到极致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茶文化也是极致的。这一篇稿子说一说宋代的饮茶方式——点茶法。

宋代,茶简单分两类,草茶和片茶。草茶就是散茶,跟我们现在的蒸青散茶差不多;所谓片茶,指的就是饼茶。而片茶当中更高端的是腊面茶,这腊面茶选料更精,还添加了名贵香料龙脑、麝香等,因此表面有一层油光,仿佛像上了蜡似的,因此叫腊面茶。

蔡襄在《茶录》里有写道:“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建安民间试茶皆不入香,恐夺其真。”可见,腊面茶虽贵重,然香料的气味掩盖了茶香,因此,有些爱茶的人并不太喜欢。

宋代主流还是用点茶法饮用饼茶。本文的点茶法主要参考资料是蔡襄的《茶录》和赵佶的《大观察论》。

我们先看看一个讲述宋代点茶的视频,我认为视频中点茶的基本步骤跟书籍上的讲述较为吻合,因此大家可先看视频,获得更直观的了解。

首先,存放经年的饼茶因有陈味,故要放进沸水里浸湿,然后刮掉饼茶表面的油膏,再小火炙烤干燥,当年的新茶则可免去这一道工序。

其后,用茶碾把饼茶碾碎,茶碾宋徽宗建议用银制的。唐代煎茶也有这一道工序,但是唐代是将茶碾成细米般的颗粒状。而宋代却是茶叶碾得越细越好,成粉末状。碾完之后要用罗筛筛几次,目的是要使茶末足够细,能粒粒悬浮在茶汤中,这样的茶汤才漂亮。

接着是候汤。蔡襄认为候汤最难,未熟和过熟都不好,然而宋代煮水的器具是瓶子,因此看不到水沸腾的情况,只能听声音,因此要水要煮得恰到好处很难。

然后熁盏。熁是烤的意思,就是说要先热盏,作用是能让茶末更好地悬浮起来。熁盏后将碾得最细腻的茶粉筛进茶盏里面。

茶盏以青黑色为贵,因为宋人喜欢白色的茶汤,黑色更能彰显茶的色泽,因此深色茶盏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

点茶需要茶筅,茶筅的样子类似于竹刷子,主要作用是通过击拂茶汤打起沫饽。这跟唐代也是相似的,唐人也喜欢茶汤上的沫饽。

好了,正式开始点茶。根据茶量注入适量的开水,将茶粉调成融胶状。

接着连续注汤击拂,茶粉均匀地融入汤里,茶汤表面形成如雪花一般乳白色的厚厚的泡沫。点茶才算完成。宋徽宗在点茶上是颇有造诣,他在《大观茶论》里将点茶的注水击拂分解成7个步骤,每一次击拂都有用意,真是让人叹服。

那么,在宋代怎么判断一款茶好不好呢?一个是汤面是否鲜白,越白越好;二个是汤花咬盏的时间长短,也就是茶汤上乳白色泡沫的存续时间,时间长则为之好。

宋代斗茶斗什么呢?除了斗茶的好坏,还斗“茶百戏”。在《茗荈录》中有记载:“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茶百戏。”“茶百戏”又称“分茶”。

据说,分茶有两个方法。比较容易的是用茶匕蘸水点在汤面上,勾画出各色图案。难的是一手提壶注水,控制手势和水流;一手握盏,晃动茶盏,通过这个方法,让汤面上变幻出须臾即散灭的各种图案。

【宋代点茶技艺之斗茶】


斗茶乃宋代茶之特色。斗茶或称茗战,顾名思义就是比赛茶叶质量的好坏。

有人认为斗茶是中国古代茶艺的最高表现形式。斗茶大约始于五代,最早流行于福建建安一带,至北宋已颇为盛行。君不见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说的就是该地的斗茶之风。

北宋中期以后,斗茶逐渐向北方传播,并很快风靡全国。上自达官贵人,中及文人墨客,下至平民百姓,无不热衷于此。北宋晚期,上层人士更乐此不疲,南宋时人们对斗茶仍有兴趣。至元代斗茶已渐衰,到明代则基本绝迹。

衡量斗茶的效果,一是看茶面汤花的色泽和均匀程度,二是看盏的内沿与茶汤相接处有没有水的痕迹。

汤花色泽以纯白为上,青白、灰白、黄白依而次之。汤花保持得时间较长,能紧贴盏沿而不散退的,叫做咬盏。散退较快的,或随点随散的,叫做云脚涣乱。汤花散退后,盏的内沿就会出现水的痕迹,宋人称为水脚。汤花散退早,先出现水痕的斗茶者,便是输家。

斗茶虽然始创于茶区民间,但由于它的技巧性强,趣味性浓,所以迅速地被文人士大夫所接受并加以发展。他们自煎自斗,从中得到消遣,也在对世事的厌倦与无聊中,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我调节方法,为生活增加情趣。

中国先后产生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煎茶道_茶文化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中国先后产生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煎茶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茶文化的历史带领我们进入茶的世界,我们在一片芳香中领略茶的味道。

中国茶道成于唐,继于宋,盛于明。

中国茶道形成于八世中叶的中唐时期,陆羽为中国茶道的奠基人和煎茶道的创始人。煎茶道的代表人物有陆羽、常伯熊、皎然、卢仝、白居易、皮日休、陆龟蒙、齐已等。[唐代]茶人对茶道的主要贡献在于完善了煎茶茶艺,确立了饮茶修道的思想。煎茶道鼎盛于中晚唐,历[五代]、[北宋]、[南宋]末而亡,为时约五百年。

点茶道形成了十一世纪中叶的[北宋]中后期,代表人物是蔡襄、赵佶、梅尧臣、苏轼、黄庭坚、陆游、审安老人、朱权、钱椿年、顾元庆、屠隆、张谦德等。[宋代]茶人承先启后,创立了点茶茶艺,发展了饮茶修道的思想。点茶道鼎盛于[北宋]中后期至[明代]初期,至[明代]末期而亡,为时约六百年。

泡茶道形成于十六世纪末的[明代]后期,代表人物有张源、许次纾、程用宾、罗廪、冯可宾、冒襄、陈继儒、徐渭、田艺衡、徐献忠、张大复、张岱、袁枚等人。[明清]茶人对茶道的贡献其一在于创立了泡茶茶艺,且有撮泡、壶泡和工夫茶三种形式;其二在于为茶道设计了专用的茶室──茶寮。泡茶道鼎盛于明朝后期至[清代]前中期,衰于近代,复兴于二十世纪后期。 

中国先后产生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煎茶道。点茶道在中国本土早已消亡,唯有泡茶道尚存一线生机。[唐宋]元[明清],中国的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先后传入日本,经日本茶人的崇新改易,发扬光大,形成了日本的"抹茶道"、"煎茶道"。茶道发源于中国,光大于日本。

传承文化,品味经典。我们将继续将我国非物质文化发扬光大。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中国先后产生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煎茶道》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