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苞茶的历史发展

发布时间 : 2019-11-28
黑茶的历史 黑茶历史 乌龙茶的历史

黑茶的历史。

茶经网小编为各位喜欢喝茶的朋友提供茶知识,下面为大家提供的是“建德苞茶的历史发展”一文,帮助各位了解更多关于“建德苞茶的历史发展”的绿茶知识,感谢大家的阅读!

建德苞茶创制于1870年,原产于建德三都小里埠、梅城东关一带,已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唐陆羽的《茶经》中对建德的茶叶已有记述。宋范仲淹任睦州知州时,曾以“轻雷何好事,惊起雨前芽”的诗句,来描写茶山的景色。

明清时期,古严州四方商贾云集,江面商船、花船或航或泊,岸上茶楼酒肆林立。是时,皖南的黄山毛峰尽管茶价很贵,但仍然十分畅销,因此货源供不应求。精明的茶商就在三都小里埠仿制黄山毛峰,所仿之茶别具特色,芽叶连柄带蒂,形似含苞待放的兰花,但与黄山毛峰形质有别,故其名曰“小里苞茶”。

此茶芽叶完整壮实,芽毫显露并带有金黄鱼叶,冲泡后形似含苞待放的兰花,芳香四溢,一经问世便声名远播,销量倍增,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商人们感到“小里”名气太小,便在“苞茶”前冠以“严州”二字,更名为“严州苞茶”。

“严州苞茶”盛产期在清末到抗战前夕,年产量达20吨,销往杭州、上海、南京等地。90多年前,转销到原苏联和南洋等地。抗战以后,茶市萧条,产量锐减。建国后,茶叶生产得到复苏,苞茶的产量有所恢复,之后由于产品结构的调整,产量又逐年下降,至20世纪70年代几乎绝迹。cY316.CoM

20世纪80年代,建德市对苞茶进行恢复创新,并改名为“建德苞茶”。经恢复创新后的建德苞茶,除在原产地三江两岸发展外,还向生态环境条件优越的大洲、罗村等高山茶区延伸,1995年,建德苞茶的采摘面积达200多公顷。创新后的建德苞茶,具有外形肥壮、色泽嫩绿、口味鲜醇回甘、汤色嫩绿明亮等特色,并连续三年被评为省级一类名茶。

Cy316.com编辑推荐

建德苞茶产自哪里?有什么特点?


产地分布

建德苞茶产区位于北纬29°13‘~29°46’,东经118°54‘~119°45’之间。地质构造属钱塘江凹槽带,属天目山、千里岗和龙门山系,地势呈东北向西南走向。北部和西部山势陡峻,相对高差达400~600米。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30米~500米之间的山区、半山区。

生长环境

属中亚热带北缘季风性气候,气温相对均衡,冬暧夏凉;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为1700毫米,雨日160天,年内分布均匀。在茶树生长旺期的3月至7月,雨水较多,日夜温差较大。年均相对湿度为78%,茶园四周四季湿润,年平均气温17℃,平均总积温6180℃左右,无霜期260天,年均日照时数1940小时,日照百分率44%。

茶园土壤多属红黄壤及其变种,以石砂土、红壤土、红黄壤土、黄壤、黄泥沙土等为主。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pH值4.5~6.5。

品质特征

建德苞茶外形黄绿完整,短而壮实,茶叶上有一层细细的茸毛;内质香气清高;叶底绿中呈黄,茶汤清澈明亮。冲泡时由于重心远离芽尖,偏重在基部一端,所以芽尖向上,看起来像一朵朵含苞欲放的兰花,浮沉于清澈明亮的茶汁中,犹如玉笔凌风,十分好看。以外形独特,品质优异、香气清幽而著称。

建德苞茶如何种植?工艺有哪些要点?


栽培技术

品种选用鸠坑适制良种。苗木质量要求按GB11767执行。

产地条件

空气、水质、环境按NY5020执行。土壤pH值4.0至5.5,活性钙含量低于0.2%,土层深度80cm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1.0%,地下水位在离地表100cm以下。茶园地面坡度应在25?以下。做好排蓄水系统等其他生态建设。

栽培管理

1.育苗:无性繁殖。

2.种植:秋季和春季种植。单行条植或双行条植:单行条植行幅150cm,丛距30cm,每丛定植2株,每公顷基本苗4万至5万株;双行条植:行幅150cm,小行距30cm至40cm,丛距30cm,每丛定植2株,茶丛交错排列,每公顷基本苗8万至9万株。

3.土壤管理:每2年检测一次土壤肥力,改良一次土壤。春耕,深度10cm左右;秋耕,深度20至25cm,结合施入以有机肥为主的基肥。采用地表覆盖等措施提高茶园的保土蓄水能力,并抑制杂草生长。

4.茶树修剪:幼树进行三次定型修剪,生产树修剪则在头轮茶结束后及时进行。

5.采摘处理:采摘期为春季。根据质量要求,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至一芽二叶开展。禁止捋采和抓采,保持鲜叶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夹带杂质。不得采鱼叶、蒂头、雨水叶、病虫叶、破损叶、紫色叶。

6.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加工工序

采摘时间一般在清明和谷雨之间。苞茶分为两种,顶苞和次苞。顶苞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体现其形状含苞待放之特色;次苞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

建德苞茶的制作工艺别具一格,分为杀青、揉捻、理条、整形、提香5道工序。

杀青锅温120℃至140℃,锅温降到90℃至100℃时杀青叶不起锅开始揉捻;原锅中理条,温度控制在80至100℃;整形时锅温50℃至65℃,出锅摊凉后提香;提香时,锅温加至80℃,茶叶整体受热后,提升锅温至110℃闻之有浓厚茶香味即可出锅。上述全部工序均可以机械替代。

价值功能

可以增加耐久力,增加记忆力,预防坏血病,酒精、尼古丁的解毒,提神醒脑,祛痰化淤,名目降脂。

建德苞茶有什么样的等级标准?


芽叶等级

级别鲜叶标准级别外形内质形状色泽整碎净度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特级一芽一叶初展特级挺直紧秀略扁嫩绿鲜润,银毫显露大小匀齐重实匀净嫩绿明亮、清澈嫩香持久富有清香鲜醇回甘细嫩成朵,形似兰花匀齐,色泽嫩绿明亮一级一芽一叶开展、二叶初展一级挺秀略扁嫩绿尚鲜润匀整洁净绿明亮嫩香浓郁鲜醇细嫩成朵,绿明亮二级二级挺秀略扁黄绿润尚匀整尚洁净绿明亮嫩香尚持久醇厚细嫩成朵,黄绿明亮

理化指标

水分≤6.5%,总灰分≤6.5%,水浸出物≥36%,粗纤维≤14%,粉末≤1.0%,游离氨基酸≥2.0%。

茶叶文化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建德苞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8年5月8日起对建德苞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建德苞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浙江省建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建德苞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函》(建政函〔2007〕9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街道、洋溪街道、更楼街道、下涯镇、杨村桥镇、乾潭镇、梅城镇、三都镇、大洋镇等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

建德苞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浙江省建德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自该公告发布之日起,各地质检部门开始对建德苞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措施。

龙井茶的发展历史


西湖龙井,属绿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并因此得名。具有1200多年历史。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西湖龙井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龙井茶众所周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龙井茶的发展历史。

龙井茶的发展历史

西湖龙井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唐代,当时著名的茶圣陆羽,在所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西湖龙井茶之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西湖龙井茶从无名到有名,从老百姓饭后的家常饮品到帝王将相的贡品,从中华民族的名茶到走向世界的名品,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

早在北宋时期,龙井茶区已初步形成规模,当时灵隐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产的“白云茶”和葛岭宝云山产的“宝云茶”已列为贡品。北宋高僧辩才法师归隐故地,也是当年与苏东坡等文豪在龙井狮峰山脚下寿圣寺品茗吟诗之处,苏东坡有“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之句赞美龙井茶,并手书“老龙井”等匾额,至今尚存寿圣寺胡公庙、十八棵御茶园中狮峰山脚的悬岩上。

南宋,杭州成了国都,茶叶生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元代,龙井茶的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龙井附近所产之茶开始露面,有爱茶人虞伯生始作《游龙井》饮茶诗,诗中曰:“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坐我詹卜中,余香不闻嗅。但见瓢中清,翠影落碧岫。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可见当时僧人居士看中龙井一带风光幽静,又有好泉好茶,故结伴前来饮茶赏景。

明代,西湖龙井茶开始崭露头角,名声逐渐远播,开始走出寺院,为平常百姓所饮用。明嘉靖年间的《浙江匾志》记载:“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而雨前细芽,取其一旗一枪,尤为珍品,所产不多,宜其矜贵也。”明万历年的《杭州府志》有“老龙井,其地产茶,为两山绝品”之说。万历年《钱塘县志》又记载“茶出龙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与他山异。”此时的西湖龙井茶被列为中国之名茶。明代黄一正收录的名茶录及江南才子徐文长辑录的全国名茶中,都有西湖龙井茶。

清代学者郝壹恣行考“茶之名者,有浙之龙井,江南之芥片,闽之武夷云。”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来到西湖龙井茶区观看茶叶采制,品茶赋诗。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还被封为“御茶”。从此,西湖龙井茶驰名中外,问茶者络绎不绝。近人徐珂称:“各省所产之绿茶,鲜有作深碧色者,唯吾杭之龙井,色深碧。茶之他处皆蜷曲而圆,唯杭之龙井扁且直。”在清代,相传,乾隆皇帝巡视杭州时,曾在龙井茶区的天竺作诗一首,诗名为《观采茶作歌》。西湖龙井茶向以“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排列品第,以西湖龙井茶为最。龙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黄。冲泡后,香气清高持久,香馥若兰;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饮茶汤,沁人心脾,齿间流芳,回味无穷。

民国期间,著名的西湖龙井茶成为中国名茶之首。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积极扶持龙井茶的发展,龙井茶被列为国家外交礼品茶。茶区人民在政府的关怀下,改旧式柴锅为电锅,选育新的龙井茶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栽培采制技术,建立龙井茶分级质量标准,使龙井茶生产走上了科学规范的发展道路。

2011年6月28日“西湖龙井”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终于注册成功。2014年4月3日,2014年西湖龙井明前茶拍卖会在杭州举行。

从2014年开始,杭州市西湖龙井茶管理协会将对全国各地的西湖龙井茶专卖店实行授牌许可。

古丈毛尖的历史发展


古丈毛尖产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故名之为“古丈毛尖”。古丈毛尖的加工工艺分为摊青、杀青、初揉、炒二青、复揉、炒三青、做条、提毫收锅等八道工序。具有紧直多毫、色泽翠绿、嫩香高悦、滋味醇爽回甘、耐冲泡等特点,具有独特的口感和芳香,被誉为“绿茶中的珍品”。独特的生长环境和独特的加工工艺,造就了古丈毛尖的独特品质。

2007年,古丈毛尖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同年,湖南省技术质量监督局发布了“古丈毛尖茶地方标准”(省标准)以及“原产地认证”、QS认证等。2011年5月,“古丈毛尖”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古丈毛尖的历史发展

历史悠久的古丈毛尖,是全国30种名茶之一,据《桐君录》记载,古丈栽种茶叶始于西汉,古丈在东汉时就列为著名的产茶地之一。据《古丈县志》记载:“十九世纪末叶,古丈坪厅之茶,种山者少,皆人家园圃所产及以园为业者所为……清明谷雨拣摘,清香馥郁,有洞庭君山之胜……”本世纪30年代,古丈毛尖在西湖博览会上获得优质奖,因而名声大振。60年代,古丈籍著名歌唱家何纪光先生的一首《挑担茶叶上北京》轰动乐坛,歌词里的茶叶,即指古丈的毛尖茶。近年来古丈籍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的MTV《古丈茶歌》,在全国500余家电视台播出,古丈毛尖随着茶歌蜚名海内外,销量猛增。后来,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又为古丈题写了“古丈毛尖”四个大字,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题写了“中国名茶,古丈毛尖”八个大字,无疑又给古丈茶业注入了新鲜血液。是以近年来古丈毛尖得以行销海外,而且售价不低。

据史书记载。东汉时期,古丈已列入全国名产茶区,唐代溪州即以芽茶入贡,后列为轻清室皇家贡品。古丈毛尖采制精细,条萦紧结,或弯而似鱼钩,或直而如标枪,以色泽翠绿、白毫显露、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爽、回味棉甜悠长、香高持久,耐冲泡等显著内质特点而久负盛名。

1929年古丈毛尖获法国国际博览会国际名茶奖,1957年外经贸部送展莱比锡国际展览会,当年实现小批量出口西德;1982年被评为湖南省优质名茶第一名,入选中国十大名茶之列;1983年获外经贸部荣誉证书,被列为优质出口产品;1988年获北京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1999年获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被评为“湖南名牌产品”、“99湖南市场占有率最高品牌和99湖南消费者购买首选品牌”。

平水珠茶的发展历史


发展历史

作为绍兴东南的一个著名集镇,平水早在唐代就已经是茶叶加工贸易的集散地了。清代至民国时期的近300年间,诸暨、嵊州、余姚、天台等周边县市所产珠茶,多集中在平水进行精制加工、转运出口。因此,浙江所产的珠茶在国际贸易中逐渐以“平水珠茶”相称,一直沿用至今。

出口最初,平水珠茶曾被翻译成“Hgson”(贡熙),意思是进贡康熙皇帝的茶叶,因此引起了欧美资本家的重视和吹嘘。18世纪中期,平水珠茶在英国伦敦市场上的售价每磅高达十先令六便士,茶价之高,不亚于珠宝,所以又被称为“绿色珍珠”。还有一种译名叫“Gunpowder”,中文之意为火药弹,在来福枪发明之前,枪弹药也是这样浑圆如珠球的。

“五口通商”后,英、美、法等国商人就直接经营“平水珠茶”的生意了。1843~1894年的50年间,平均每年出口20万担,最高达25万担,可以说平水珠茶为我国绿茶出口创造了历史的最高纪录。

当然,平水珠茶的形成也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早在宋代,当其他茶区还是沿袭团饼茶制法时,平水茶区已是不团不饼,改用炒青制法了。陆游在他那首吟赞日铸茶的《安国院试茶》诗后注云:“日铸则越茶矣,不团不饼,而曰炒青,曰苍鹰爪,则撮泡矣。”

这是一条有很重要史料价值的诗注,从中可知,在800年前陆游那个时代,平水茶区已出现了类似现今的炒青散茶,采取了与今人相仿的用开水冲泡饮用的方法。由于炒青制法历史悠久,茶农摸索出一整套掬、挪、撒、扇、炒等工艺和收藏方法,使日铸茶的内在品质得以充分发挥。

大约到了清代,平水茶区的炒制方法又有新的改变,即产生了珠茶制法,制成的茶叶揉成一团,外形成颗粒状,细圆紧结,宛如珍珠,故名珠茶。

紫阳毛尖的历史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紫阳茶伴随紫阳人走了半个世纪的辉煌。当地各级党委、政府十分注重紫阳茶的发展壮大。国家也对紫阳茶叶生产给予了投资和许多支持,通过不懈努力,紫阳茶叶迈向了新的发展时期,到20世纪末,茶业占据了农村经济增长的主导地位,产量、规模挤进了全省前列。茶叶科研项目一次又一次的攻关和茶叶制作水平的不断改进和提高,茶叶名声美誉国际国外。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给予紫阳茶“紫阳茶富硒抗癌,色香味俱佳,系茶中珍品”的科学定位。

21世纪初,紫阳茶又通过了国家惟一原产地保护认证。紫阳人不仅对种茶、制茶探索和积累了经验,而且,生产规模不断壮大,成为农民增收的领军产业。随着每年一次茶文化节的成功举办,紫阳茶文化找到了更深的内涵和更高的定位。

“春到茶山一片新”,是对紫阳茶现实状况的生动地描述。走进紫阳,满山遍野翠绿翠绿的茶山让人目不暇接,茶园散发出温馨,茶树长出了嫩芽,姑娘们采撷鲜绿,歌声、笑声像在身边又仿佛在天际,时起时落,此起彼伏。看完茶山,听足了山歌,闲坐下来,茶山姑娘们精湛的茶艺表演让你大饱眼福,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姑娘们把紫阳人的豪爽、热情、朴实、大方充分展示出来。此情此景,阳光是暖的,山歌是暖的,姑娘的心是暖的。暖,承载着生命之树,承载着紫阳的希望和未来。山、树的本体里便涌现了紫阳茶的盛况。

耳听紫阳茶文化的音符,再放眼山上,茶乡文化正灿灿然然的迎风绽放。

“无忧何必去饮酒,清静常品紫阳茶”,贾平凹先生以此评价昭示世人。

紫阳盛产茶叶,山上、村口、路边,处处可见。特别是每年清明前后,一片茶树连着一片茶树,远看就像一团团绿色的云朵在山前飘荡。一群群健美活泼的紫阳村姑,或拎竹篮,或背背篓,两手翻飞于丛丛绿荫云上。姑娘们连采茶连唱歌,茶歌阵阵,清脆悦耳,这情景融合了天籁、地籁、人籁,真像一幅幅优美的巴山图画。

紫阳地处陕南的安康市,汉江中游,巴山北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若追本溯源,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已经在紫阳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紫阳县建立于1512年,距今也有近五百年的历史。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独特的紫阳茶。

早在唐代,紫阳茶已经成为朝廷贡品。春分刚过,尤其是清明前后,紫阳的茶农就开始采摘茶叶,而茶的采摘、制作、饮用水平也日渐提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陕南茶文化。著名作家贾平凹曾经写过一联:无忧何必要饮酒,清静常品紫阳茶,意在说明紫阳茶的不同凡响。

平水珠茶发展历史


发展历史

作为绍兴东南的一个著名集镇,平水早在唐代就已经是茶叶加工贸易的集散地了。清代至民国时期的近300年间,诸暨、嵊州、余姚、天台等周边县市所产珠茶,多集中在平水进行精制加工、转运出口。因此,浙江所产的珠茶在国际贸易中逐渐以“平水珠茶”相称,一直沿用至今。出口最初,平水珠茶曾被翻译成“Hgson”(贡熙),意思是进贡康熙皇帝的茶叶,因此引起了欧美资本家的重视和吹嘘。18世纪中期,平水珠茶在英国伦敦市场上的售价每磅高达十先令六便士,茶价之高,不亚于珠宝,所以又被称为“绿色珍珠”。还有一种译名叫“Gunpowder”,中文之意为火药弹,在来福枪发明之前,枪弹药也是这样浑圆如珠球的。“五口通商”后,英、美、法等国商人就直接经营“平水珠茶”的生意了。1843~1894年的50年间,平均每年出口20万担,最高达25万担,可以说平水珠茶为我国绿茶出口创造了历史的最高纪录。

当然,平水珠茶的形成也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早在宋代,当其他茶区还是沿袭团饼茶制法时,平水茶区已是不团不饼,改用炒青制法了。陆游在他那首吟赞日铸茶的《安国院试茶》诗后注云:“日铸则越茶矣,不团不饼,而曰炒青,曰苍鹰爪,则撮泡矣。”这是一条有很重要史料价值的诗注,从中可知,在800年前陆游那个时代,平水茶区已出现了类似现今的炒青散茶,采取了与今人相仿的用开水冲泡饮用的方法。由于炒青制法历史悠久,茶农摸索出一整套掬、挪、撒、扇、炒等工艺和收藏方法,使日铸茶的内在品质得以充分发挥。

大约到了清代,平水茶区的炒制方法又有新的改变,即产生了珠茶制法,制成的茶叶揉成一团,外形成颗粒状,细圆紧结,宛如珍珠,故名珠茶。

贵定云雾茶的发展历史


贵定云雾茶,也称鸟王贡茶,在元、明、清均为朝廷贡茶是清朝八大名茶之一,是贵州省唯一有碑文记载的“贡茶”,主产贵定云雾镇。该镇有一座大山,名曰云雾山,山脚即为风景秀丽的鸟王寨,是苗族聚居山区。自古以来,迁徙定居的苗民先辈们把生长在云雾山大森林中下段的茶叶开发饮用。

由于品质上乘,一传十、十传百,传到当地土司和县官耳里,土司和县官就把当地苗民所采制的茶叶当粮税冲抵上缴,然后进贡到京城皇帝那里,由于皇帝喝了进贡上去的鸟王茶,甚感此茶品质特佳,明朝皇帝下诏免除当地苗民上缴粮税用茶叶上贡,即为“鸟王贡茶”。在清朝时期由于层层增加上贡茶叶数量,弄得当地苗民一年所采制的茶叶全数上贡都抵不上税额。

寨主鸟王苗阿嗯想了一个法子,在天干时期,召集18个寨的族人开会,在夜间每家每户烧一锅水,浇到路途沿线的茶树下,把茶树烫死,过一段时间后,报告上去,并请当地土司和县官去查看,只见沿途一路茶山上的茶树枯黄,片叶不留,寨主鸟王苗啊嗯和苗民都说遭了“天火”而死亡,茶树死亡一事被土司和县官呈报上去皇帝得知后,就下诏免除上贡茶叶,并拔银款给当地县官支付给苗民保护好现有茶树和恢复发展贡茶,故才有今日原生鸟王群体种茶树和名茶。

现云雾山脚鸟王的关口寨还有一块石碑,就是为了记载这事而立。又据民国《续遵义府志》(1936年)引《莼斋偶笔》说:“阳宝山在贵定县北十里,绝耸高。山顶产茶茁云雾中,谓之云雾茶,为贵州之冠。岁以充贡”民国《贵州通志》(1948年)“黔省各属皆产茶,贵定云雾最有名,惜产量太少,得之极不易。”由于历史上建制的变化,是以产茶地区所属不定,实则贵定与惠水、龙里接壤,产茶的云雾山又在三县交界处,因此在历史上有时属龙里、惠水、有时属贵定,原贡茶产地和贡茶碑文现仍属贵定。因此,云雾茶是贵州省唯一有碑文记载的历史贡茶之说是有其历史根源的。

历史上云雾茶产量在500千克左右,到1949年,云雾茶仅产200千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茶农的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1952年达750千克,1958成立茶叶专业队,从杂草丛生的茶园中进行复垦,产量达1000千克。80年代提高了采摘标准,云雾茶产量稳定在700—800千克。主销当地集镇及都匀、贵阳等地。

云雾茶自1978年经贵定县农业局与省茶科所从新列入重要课题,重新挖掘了这一历史名茶,对茶区土壤、气候和茶叶栽培、采制等进行了研究,从而使历史贡茶重新得了新生。云雾茶于1983年获省优质产品。1986年至1988年年均获省优。1988年获全省首届农业博览会银奖。1990年经农业局科研人员进一步研制创新后参加全省名优茶评选,以总分最高分荣获贵州省地方名茶、贵州省优质产品;同年推荐参加全国名优茶评选,又以99.85分名列全国同类产品之首,获得商业部优质产品、全国名茶奖,成为贵州省三大名茶之一。1993年8月参加北京“93中国国际食品抗衰老保健精品博览会”,荣获抗衰老保健精品金杯奖。当年产品进入中央政治局,以该茶接待外国来宾。2002年在浙江举办的第四届国际名茶评比会上,荣获国际名茶金奖。2005年5月在遵义凤冈举办的贵州省首届茶文化节日上荣获“贵州省十大名茶”称号;同年6月,在中国杭州,以美国国际茶业科学文化研究会主办、韩国茶人联合会、台湾茶协会、日本茶协会、中国茶办会、(韩国)国际茶叶研究会、中国杭州茶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五届国际名茶”评比会上,再次荣获国际名茶金奖。

恩施玉露历史发展


恩施玉露是中国传统名茶。自唐时即有“施南方茶”的记载。明代黄一正《事物绀珠》载:“茶类今茶名崇阳茶、蒲圻茶、圻茶、荆州茶、施州茶、南木茶 (出江陵)。”据传清朝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位姓蓝的茶商,他自垒茶灶,亲自焙茶,因制出来的茶叶外形紧圆挺直,色绿如玉,故名恩施玉绿。 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在玉绿的基础上,研制出的绿茶香鲜味爽,毫白如玉,因其白毫格外显露,故改名为恩施玉露。恩施玉露以其别具一格的品质特色,赢得世人赞赏,屡次被评为名茶。

湖北省恩施市东郊,巍峨奇特的五座山峰骈联,倚不崛起,它就是恩施玉恩的主要产地五峰山。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朝夕云雾缭绕,山下为滔滔清江环抱;山坡缓园,峪地平阔,砂质壤土,深厚肥沃,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促进了茶树健壮生长,而且茶树代谢旺盛,内含叶绿素、蛋白质、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特别丰富,是制作色、香、味、形俱佳的玉露茶的上好原料。

恩施玉露的杀青沿用中国唐代所用的蒸汽杀青方法。恩施玉露是我国目前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传统蒸青绿茶。

恩施产茶,历史悠久。远在宋代,这里已有茶叶生产。恩施玉露之创作,相传始于清康熙年间。当时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蓝姓茶商,垒灶研制,其焙茶炉灶,与今日之玉露茶焙炉极为相似。所制茶叶,外形紧圆挺直,色绿,珍贵如玉,曾称“玉绿”。到了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在与黄连溪毗邻接壤的宣恩县庆阳坝设厂制茶,其茶香鲜味爽,外形色泽翠绿,毫白如玉,格外显露,改名为“玉露”。由于品质优异,很快获得了发展,先后运销恩施、襄樊、光化、豫西等地,并远销日本。

现今恩施玉露的制作,除杀青方法仍然沿用蒸汽杀青外,做工较前更为精巧。高级玉露,采用一芽一叶、大小均匀、节短叶密、芽长叶小、色泽浓绿的鲜叶为原料。加工工艺分为蒸青、扇凉,炒头毛火、揉捻、炒二毛火、整形上光、烘焙、拣选等工序。

“整形上光”是制成玉露茶光滑油润、挺直细紧、汤色清澈明亮、香高味醇的重要工序。此工序又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悬手搓条,把0.8—1公斤的炒二毛火叶,放在50—80℃的焙炉上,用两手心相对,拇指朝上,四指微曲,捧起茶条,右手向前,左手往后朝一个方向搓揉,并不断抛散茶团,使茶条成为细长圆形,约七成干时,转入第二阶段。此阶段采用“搂、搓、端、扎”四种手法交替使用,继续整形上光,直到干燥适度为止。整个整形上光过程,约需70—80分钟。然后烘焙至用手捻茶叶能成粉未,梗能折断,就可上拣。拣除碎片、黄片、粗条、老梗及其他夹杂物,然后用牛皮纸包好,置于块状石灰缸中封藏。

所制的茶叶,外形条索紧圆光滑、纤细挺直如针,色泽苍翠绿润,被日本商人誉为“松针”。经沸水冲泡,芽叶复展如生,初时婷婷地悬浮杯中,继而沉降杯底,平伏完整,汤色嫩绿明亮,如玉露,香气清爽,滋味醇和。观其外形,赏心悦目;饮其茶汤,沁人心脾。历受消费者所赞。

中国茶叶的发展历史


中国的茶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神农试百草的神话传说中演化而来的。

1.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2.西汉后期到三国时代,茶发展成为宫廷的高级饮料,西晋到隋朝,茶逐渐成为普通饮料。

3.唐代时期:茶主要是兴盛在唐代中期,到宋朝发展到了一个热闹非凡的鼎盛时期。宋徽宗的《大观茶论》极大的提高了茶道的地位。

4.宋代的历代当权者对茶都情有独钟,宫廷嗜茶的风俗就有力地推动了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的发展,使茶文化登上了极尊显的圣坛,茶道也成了高尚娱乐。

5.明朝时期:明代是茶文化进一步发展的时代,也是因袭与创新相融合,茶道的新理念、新规范异彩分呈的时代。

6.清代以后的一些文人不再具有唐宋时代茶人那种崇尚自然、不拘形式、心闲神静、超然洒脱的茶风,而蜕变为在品茶时故作风雅、注重繁文缛理、矫揉造作、格调纤弱的病态茶风。

这就是我国从两汉到明清的茶叶发展历史。

安吉白片的历史发展


安吉白片又称“银坑白片”,是产于浙江省天目山北麓安吉山河、山川、章村等地的半烘半炒型绿茶,由迎霜苗或者龙井43的苗种植而成,创制于1981年。曾先后获得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铜质奖和杭州国际茶文化优秀奖。

安吉白片的历史发展

陆羽《茶经》记载:“浙西,以湖州上,生安吉、武康二县山谷,与金州、梁州同”,又载:“《永嘉图经》:‘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宋朝时的《大观茶论》记载:“白茶,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培”。

20世纪80年代初,安吉的科研人员研制开发出白片茶,从此一举成名,迅速远销国内外各地,供不应求。

安吉白片产地分布

安吉白片原产地在龙王山茶区的安吉县天荒坪镇大溪山和银坑村一带。

安吉白片生长环境

“安吉白片”产于浙江省安吉县的天目山北麓,这里群山起伏,树竹交荫,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疏松,灰化棕色森林壤土,腐殖质含量丰富,腐殖质层厚度达20厘米以上,极有利于茶树生长。茶树生长旺盛,芽叶幼嫩肥壮,无需施用化学肥料,少有病虫侵害,没有农药污染,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其品质的形成提供了先天条件。

安吉白片品质特征

安吉白片芽叶幼嫩肥壮,色泽翠绿,外形挺直略扁,绿翠显毫,一叶包一芽,状似金边镶碧鞘,碧鞘裹银箭,十分别致:冲泡后有兰花清香,香高持久,滋味鲜爽,回味甘而生津。叶底嫩绿明亮,朵朵可辨。

江山绿牡丹的历史发展


历史发展

据江山市志载: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杭州任太守时,品尝了毛滂从江山捎来的仙霞茶更是赞不绝口,称之“奇茗极精”。苏东坡在《答毛滂书》中说:“……寄示奇茗极精,而丰南来未始得也,亦时复有山僧,逸民可与同尝,此外,但缄而藏之”。

苏东坡之诗友毛正中(江山人)曾以仙霞茶相赠,苏东坡戏作一诗为谢,诗云:“禅窗丽午景,蜀井出冰雪,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金钗候汤眼,鱼蟹亦应快,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报君不虚授,知我非轻啜”。可见历史上仙霞茶早就扬名天下,列为贡品。

根据苏东坡任杭州太守时所赋谢赠仙霞山茶诗,可知早于宋代,该茶品已臻佳境。

相传明代正德皇帝(公元1506~1521年)朱厚照察访江南时,路经仙霞岭,品尝了仙霞茶,大加赞赏,命名为绿茗,并指定为御茶。

民国时期绝迹。沧桑数变,“绿茗”绝迹。

1980年江山土特产公司组织力量恢复试制,一种体态潇洒自然,色泽翠绿诱人的江山绿牡丹问世。

绿铭在1982年被商业部列为全国名茶,并改名为江山绿牡丹。

1985、1986年连续被评为浙江省优胜名茶。

无锡毫茶哪些历史发展?


来无锡访茶不可不去的去处是位于锡惠公园内的天下第二泉和竹炉山房。

据《无锡金匮县志》记载,明代惠山寺僧人普珍在惠山山麓植松种茶,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普真请湖州竹工编制了一个烹泉煮茶的竹炉,里面填土,炉心装铜栅,用松树煮二泉水泡茶,招待文人雅士。名士纷纷为竹炉题诗作画吟唱,记为文坛雅事。明画家王绂就画有“竹炉煮茶图”,明王问的“煮茶图”和清代董诰的“复竹炉煮茶图”亦绘制了竹炉煮茶之雅事。

历史发展

无锡茶文化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有惠山寺僧植茶的记载。著名的“天下第二泉”惠山泉更像一颗明珠,为无锡茶文化增添了一道璀璨的光彩。为了发挥和继承无锡丰富的茶文化,无锡农业科研人员经过6年多的辛勤研制,于1979年创制成功了无锡毫茶。

无锡毫茶创制成功后,在历届名茶评比中获奖,并远销美、英、加拿大等国家,获得好评。无锡毫茶,主产于江苏省无锡市郊区。其原料为无性系良种大毫,且又因其成品白毫披复而得名。大毫茶树于1966年自福建引入,属半乔木、大叶型、早芽种,在太湖之滨的无锡郊区适应性强。表现为萌芽力强,发芽整齐,芽梢茸毛特多,芽头肥壮重实,兼有产量高与抗逆性强之特点。

制作毫茶原料,以一芽一叶初展、半展为主体,经杀青、揉捻、搓毛、干燥等工序精制而成。成品茶条索卷曲,肥壮绿翠,白毫披复,香高味浓,汤绿明亮,叶底肥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