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歌的来源记载

发布时间 : 2020-05-03
绿茶的来源 乌龙茶来源 茶文化来源

绿茶的来源。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茶歌的来源记载”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茶歌的来源记载”相关知识!

茶史资料记载,茶叶成为歌咏的内容,最早见于西晋的孙楚《出歌》,其称“姜桂茶荈出巴蜀”,这里所说的“茶荈”,就都是指茶。

茶歌的来源,一是由诗为歌,也即由文人的作品而变成民间歌词的。茶歌的另一种来源,是由谣而歌,民谣经文人的整理配曲再返回民间。个也是主要的来源,即完全是茶农和茶工自己创作的民歌或山歌。

江西、福建、浙江、湖南、湖北、四川各省的方志中,都有不少茶歌的记载。这些茶歌,开始未形成统一的曲调,后来,孕育产生出了专门的“采茶调”,以至使采茶调和山歌、盘歌、五更调、川江号子等并列,发展成为中国南方的一种传统民歌形式。当然,采茶调变成民歌的一种格调后,其歌唱的内容,就不一定限于茶事或与茶事有关的范围了。

在中国有不少的以茶为主题的和与茶相关的歌曲,如《采茶歌》、《请茶歌》、《茶山小调》等等。从茶歌的历史上来看,茶歌大都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口头文艺形式,并以口头形式在民间流传,所以茶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现代出现得一些以茶为内容的流行歌曲,则大都是以茶为引子或衬托来表达某种情调或情谊。

cy316.com编辑推荐

云南的普洱茶歌的来源


茶歌的另一种来源,是由谣而歌,民谣经文人的整理配曲再返回民间。

茶歌的再一个也是主要的来源,即完全是茶农和茶工自己创作的民歌或山歌。

如西双版纳傣族民歌《采茶歌》——

喂诺!采茶的姑娘心高兴,采茶采遍每座茶林。

就像知了远离黏黏的树浆,无忧无虑好开心。

我们要以茶为本,年年都是这样欢欣。

喂诺!青青茶园歌声飞扬,歌声伴着笑声朗朗。

笑声是这样喜悦和甜美,声声在茶林中回荡。

姑娘的歌声哟!让采茶的人们心欢畅!

如云南凤庆茶歌——

“三月茶树青又青,春茶飘香满山岭。阿哥阿妹勤劳苦,歌声唱得蜜样甜。”

“凤庆茶叶万年青,满山茶树数不清。纵有黄金千万两,难买茶叶万山青”

“古茶茶山坡对坡,扁担两头箩对箩。今日有缘来相会,相会就要对茶歌”。

“想郎不见郎的家,只盼清明茶发芽。郎住高山妹在坝,要得相会要采茶”。

“哥哥妹妹对茶歌,歌声飞过山与水。茶歌对山山相连,茶歌对水水荡漾”。

类似的茶歌,除江西、福建外,其他如浙江、湖南、湖北、四川各省的方志中,也都有不少记载。这些茶歌,开始未形成统一的曲调,后来,孕育产生出了专门的“采茶调”,以至使采茶调和山歌、盘歌、五更调、川江号子等并列,发展成为我国南方的一种传统民歌形式。当然,采茶调变成民歌的一种格调后,其歌唱的内容,就不一定限于茶事或与茶事有关的范围了。

采茶调是汉族的民歌,在我国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中,也演化产生了不少诸如“打茶调”、“敬茶调”、“献茶调”等曲调。例如居住在滇西北的藏胞,劳动、生活时,随处都会高唱不同的民歌。如挤奶时,唱“格奶调”;结婚时,唱“结婚调”;宴会时,唱“敬酒调”;青年男女相会时,唱“打茶调”、“爱情调”。又如居住金沙江西岸的彝族支系白依人,旧时结婚第三天祭过门神开始正式宴请宾客时,吹唢呐的人,按照待客顺序,依次吹“迎宾调”、“敬茶调”、“敬烟调”、“上菜调”等等。说明我国有些兄弟民族,和汉族一样,不仅有茶歌,也形成了若干有关茶的固定乐曲。

解读《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茶歌欣赏


《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宋 范仲淹

年年春自东南来, 建溪先暖水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 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 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荣, 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襜, 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 方中圭兮圆中蟾。

北苑将期献天子, 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 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 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 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 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 输同降将无穷耻。

吁嗟天产石上英, 论功不愧阶前冥。

众人之浊我可清, 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试与招魂魄, 刘伶却得闻雷霆。

卢仝敢不歌, 陆羽须作经。

森然万象中, 焉知无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 首阳先生休采薇。

长安酒价减百万, 成都药市无光辉。

不如仙山一啜好, 泠然便欲乘风飞。

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 ,赢得珠玑满斗归。

注释: (1) 章岷:宋浦城人,字伯镇,天圣进士,两浙转运使,后知苏州,官终光禄卿。 从事:官名,州郡长官的僚属。

(2) 斗茶:评比茶叶品质优劣,盛行于北宋。 开:指水流动。

(3) 新雷:春天第一次打雷。

(4) 穿云:伴着云雾上山采茶。

(5) 露芽:带露茶芽。错落:交错缤纷。

(6) 嘉树:《茶经》一之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指茶树。

(7)盈襜:采得不多,还没有装满。

(8)研膏焙乳:这里是说,怎样把茶叶研磨成粉状,怎样调制成茶汤,都有一定的制式。

(9)方中:方形茶则量取茶粉。圭分:茶匙。园中蟾:茶匙在碗中搅动茶面如蟾状。

(10)北苑:在福建建安,是龙凤贡茶的产地。

(11)雄豪:茶农或地方官。

(12)云外:山极高。首山:在

(13)中泠水:即中泠泉,天下第一泉。

(14)绿尘:绿色粉末状茶叶。

(15)翠涛:绿色茶汤。

(16)醍醐:牛奶提炼出的一种极好的酥酪。意为茶味胜过醍醐。

(17)兰芷:兰、芷以香著称。意为茶香胜过兰芷。

(18)品第:名次、等级。

(19)十目视而十手指:指斗茶时大家都在手指、目盯着。

(20)胜若登仙:斗茶胜则如同成仙。

(21)输同降将:斗茶输则如同投降的将军。

(22)石上英:产于山石之上的好茶。

(23)冥:一种瑞草。

(24)此句谓茶可清心神。

(25)此句谓茶可醒酒。

(26)茶可用来招屈原的魂。

(27)刘伶:西晋人,嗜酒。此句谓刘伶对茶则发雷霆之怒。

(28)茶星:茶界名人。

(29)商山丈人:秦末,东园公、用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四人,隐于商山,年皆八十余岁,号称商山四皓。茹:吃。此句谓商山丈人不要吃芝应该吃茶。

(30)首阳先生:伯夷、叔齐隐于首阳,反对周武王伐,不食周粟而死。此句谓伯夷、叔齐不要采薇而食应吃茶。

(31)此句谓茶使长安酒价减低。

(32)此句谓茶使成都药市凋敝。

(33)此句谓饮茶可以使人飘然成仙,典出卢仝茶歌。

(34)此句谓茶事高尚,不要羡慕花间女郎斗草以赢得珠玑。

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制茶茶歌诗集欣赏


西山兰若试茶歌

刘禹锡

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

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

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沏下金沙水。

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

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彻骨烦襟开。

阳崖阴岭各殊气,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虽尝未解煎,桐君有箓那知味。

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顷余。

木兰沾露香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

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客。

不辞缄封寄郡斋,砖井铜炉损标格。

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

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跂石人。

【详解】

这首诗中所盛赞的,是产于湖南郴县王盖山的“王盖山米茶”。这种茶叶全采芽尖,茸毛贴身,嫩香持久,滋味甘鲜;经过拣剔、摊青、炒茶、清风、烘干五道工序加工而成。炒茶中还辅以锅铲的“翻、按、扬”等手法,工艺颇为别致。本诗描绘了茶的采摘、炒制、烹煎以及品尝的全过程,还谈到以茶待客和饮后的乐趣,是最早描绘我国历史上炒青茶的诗篇。诗中还反映了我国茶事的发展跟僧寺之间的密切关系,是研究唐代茶事的一份很有价值的资料。

蒙山、顾渚春,指产于四川邛崃山脉蒙山的蒙顶茶和产于浙江湖州市长兴县城西北顾渚山的顾渚紫笋茶。李肇《国史补》有云,“蒙顶第一、顾渚第二、宜兴第三”,这两种茶自唐代起即列为贡品。

茶歌简史简介


茶歌,和茶与诗词的情况一样,是由茶叶生产、饮用这一主体文化派生出来的一种茶叶文化现象。它们的出现,不只是在我国歌、舞发展的较迟阶段上,也是我国茶叶生产和饮用形成为社会生产、生活的经常内容以后才见的事情。从现存的茶史资料来说,茶叶成为歌咏的内容,最早见于西晋的孙楚《出歌》,其称“姜桂茶荈出巴蜀”,这里所说的“茶荈”,就都是指茶。至于专门咏歌茶叶的茶歌,此后从何而始?已无法查考。

从皮日休《茶中杂咏序》“昔晋杜育有荈赋,季疵有茶歌”的记述中,得知的最早茶歌,是陆羽茶歌。但可惜,这首茶歌也早已散佚。不过,有关唐代中期的茶歌,在《全唐诗》中还能找到如皎然《茶歌》、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等几首。尤其是卢仝的茶歌,常见引用。在我国古时,如《尔雅》所说:“声比于琴瑟曰歌”;《韩诗章句》称:“有章曲曰歌”,认为诗词只要配以章曲,声之如琴瑟,则其诗也亦歌了。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在唐代是否作歌?不清楚;但至宋代,如王观国《学林》、王十朋《会稽风俗赋》等著作中,就都称“卢仝茶歌”或“卢仝谢孟谏议茶歌”了,这表明至少在宋代时,这首诗就配以章曲、器乐而唱了。宋时由茶叶诗词而传为茶歌的这种情况较多,如熊蕃在十首《御苑采茶歌》的序文中称:“先朝漕司封修睦,自号退士,曾作《御苑采茶歌》十首,传在人口。……蕃谨抚故事,亦赋十首献漕使。”这里所谓“传在人口”,就是歌唱在人民中间。

当代,茶歌创作活跃,涌现出一批脍炙人口的好歌,如《采茶舞曲》、《挑担茶叶上北京》等。

茶歌,茶史的活化石


中国茶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因茶之名而衍生出来的各类文化艺术,如茶诗、茶戏、茶道等,如今都成为了民间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茶歌,因其通俗易懂、容易哼唱而广泛流传。

茶歌,唱的是历史

明朝后期朝政废弛,官员腐败糜烂,贡茶制度下的苦役劳形繁重苛刻,民众生活苦不堪言。《富阳江谣》当时便全面深刻地描述了当时老百姓苦难的处境,控诉朝廷无情压榨的历史。因茶而兴,因茶而败,为研究明朝茶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富阳江谣》

富春江之鱼,富阳山之茶。

鱼肥卖我子,茶香破我家。

采茶妇,捕鱼夫,

官府拷掠无完肤。

昊天何不仁?此地一何辜?

鱼何不生别县,茶何不生别都?

富阳山,何日摧?

富春水,何日枯?

山摧茶亦死,江枯鱼始无!

呜呼!山难摧,江难枯,

我民不可苏!

茶歌,记的是辛勤

一首《武夷山茶歌》从清代一直流传到现在,相传是每年从江西到武夷山采制茶叶的劳工创作的茶歌。记录的是为了谋生的劳工们风餐露宿到武夷山采茶,采茶生活困苦潦倒,反映当时采茶的艰辛与劳累,也折射出了采茶工们的辛勤劳作。

《武夷山茶歌》

清明过了谷雨边,背起包袱走福建。

想起福建无走头,三更半夜爬上楼。

三捆稻草搭张铺,两根杉木做枕头。

想起崇安真可怜,半碗腌菜半碗盐。

茶叶下山出江西,吃碗青茶赛过鸡。

采茶可怜真可怜,三夜没有两夜眠。

茶树底下冷饭吃,灯火旁边算工钱。

武夷山上九条龙,十个包头九个穷。

年轻穷了靠双手,老来穷了背竹筒。

茶歌,赞的是茶叶

茶,是大自然的美好馈赠,是一种超凡脱俗之物。当然也有着不少茶歌吟唱、赞美茶叶的净美的品质,用茶叶的美好来赞美人世间真挚的情感,寄寓对婚姻、生活美好的向往。

《茶茗词》

恭祝致告,茗献清芬。

仙人掌设,瑞草魁号。

龙团解渴,雀舌生津。

雨前云雾,珠宝味歆。

《赞茶歌》

说赞茶,就赞茶,我把茶籽说根芽。

人也好,水也甜,水里加糖比蜜甜。

恭喜你夫妻结百年。

茶男茶妇,成双成对。

姜盐泡茶,多滋多味。

之子于归,茶喝双杯。

宜室其家,再要糖茶。

在很多产茶地区都有流传着很多有趣丰富的茶歌,或歌颂着茶农们的辛勤劳作,或赞美茶叶美徳,或通过茶叶寄托着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并用歌唱形式,在民间流传发展着、传播着中国茶文化,所以茶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从茶歌的历史上来看,茶歌大都是底层劳动人民创造的口头歌唱形式,记录着当地茶叶采摘制作的历史,成为了研究茶史的活化石。

记载历史发展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原产地,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

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挑夫贩竹,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

茶叶记应该体现茶之为药用,历史悠久。古籍中有不少记载茶叶的功效与作用。如《本草》、《药书》、《华佗食论》、《茶谱》等都记载了茶的止渴、提神、消食、利尿、治喘、去痰、明目益思,除痰去疾,消炎解毒、益寿延年等20多项功效。唐代大医药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几乎神化了茶的药用价值。

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最早的茶叶记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同时也解释了茶是谁发现的问题。西汉已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茶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人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淡之风。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历史非常悠久,武王伐纣就了解现代的送礼送什么好感念,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 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代,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外贸易发展。

明代著名养生家高濂所著《遵生八笺》,曾把茶道与中国养生学精神之吻合。到明代顾元庆《茶谱》曾引《梦余录》记载:“大中三年东京一僧一百三十岁,宣宗问服何药?云:性唯好茶”,善哉!

有关茶的记载传说


茶树最早为中国人所发现,最早为中国人所利用,最早为中国人所栽培。同时,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茶文物,从而从另一个侧面提供了中国是茶树起源地的辅证。茶在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关系到茶文物十分繁杂,诸如茶人、茶具、茶书、茶画、山泉,以及有关的茶文化遗址等等,无一不是茶文物的组成部分。与茶的发现和利用紧密相联的神农氏,在中原大地留有许多与他有关的遗迹。地处湖北,接近川、陕交界处的神农架,是一个原始森林区,面积3200多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100米。据初步估计,这里盛产包括茶叶在内的药材共130余种,这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传说相符。此外,在湖南省县还有神农墓与神农庙。县原属茶陵县,在西汉时,就是我国茶叶的主要产区。

从上可见,神农与茶似有联系。唐代陆羽,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的作者,湖北竟陵(今天门县)人。他所著的《茶经》,茶学者经常提到的还有33种版本存世。在他的家乡,保存有文学泉、陆子井、陆子泉、陆羽亭和陆公祠,收藏了为纪念茶坛宗师陆羽的古雁桥和《古雁桥碑》刻等。陆羽故居西塔寺及寺内的陆子井遗址已开始修复。当年,陆羽考察茶情,传授茶风,探寻泉水所到之处,仍留有不少古迹。现存的江苏无锡的惠山泉,传为陆羽品题,由元代赵孟书,号称天下第二泉。苏州虎丘的陆羽井,井口一丈见方,四壁镶石,俗称观音泉。元人顾瑛称其是雪雯春泉碧,苔侵石青,也是陆羽当年烧水煮茶品之处。《陆文学自传》中提到的上元初(唐肃宗年号,即公元760~761年),结庐于苕溪之湄,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谭宴永日。说他与诗僧皎然同居于浙江吴兴杼山妙喜寺,如今杼山还在,苕溪犹存,这一带人民饮茶仍保持陆羽遗风。属苕溪流域的浙江省余杭县,据古籍《双溪十景》记载:翁泉呼陆家井,唐隐士陆羽号桑翁,著有茶经传世,隐居将军山麓之泉畔。如今,将军山焚麓的陆家井,虽历经1200余年,但直到现在,当地老人仍叫此井为翁泉或陆家井。

茶歌的主题爱情歌曲


中国的茶歌主题大致有两个,一是爱情,二是劳动。因为自来采茶就主要是村妇姑的事,所以,茶歌中的爱情歌曲就很多。劳动小调,是另外一大主题。想想也是,青山绿水,乡野男女,除了婚恋与劳动,还能有什么可以唱的?以爱情为主题的茶歌,茶只是一个背景或点缀,主要内容其实和茶没什么关系,比如浙江的茶山情歌“一片茶叶两面青,旧年想你到而今,旧年想你年纪少,今年想你正当龄”。茶在这首歌里,只是一个“起兴”的由头。在歌唱劳动方面,著名的《采茶舞曲》是很好的例子,“溪水清清溪水长,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哥哥呀你上畈下畈勤插秧,姐妹们东山西山采茶忙。插秧插秧到大天光,采茶采到月儿上。插得秧来匀又快,采得茶来满山香。你追我赶不怕累,敢与老天争春光,争呀么争春光。”

一是由诗为歌,也即由文人的作品而变成民间歌词的。远在唐代,文学家杜牧的《题茶山》诗中,就谈到“溪尽仃蛮棹,旗张卓翠苔。柳村穿窈窕,松涧度喧豗。”“舞袖岚侵涧,歌声谷答回。磬音藏叶鸟,雪艳照潭梅。”说当年在茶山釆茶的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