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黄汤茶叶的知识

发布时间 : 2020-06-13
茶叶的知识 绿茶黄汤 茶叶知识

【www.cy316.com - 茶叶的知识】

温州黄汤属黄茶的一种。亦称平阳黄汤,产于平阳、苍南、泰顺、瑞安、永嘉等地,以泰顺的东溪与平阳的北港所产品质最佳。温州黄汤创制于清代,并被列为贡品,距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民国时期失传。新中国建立后,于1979年恢复生产。浙江主要名茶之一。

采摘工艺

温州黄汤清明前开采,采摘标准为细嫩多毫的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要求大小匀齐一致。炒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闷堆、初烘、闷烘五道工序。成品外形细紧纤秀,色泽黄绿披毫,香气高锐,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和爽口,叶底匀整成朵。

品质特征

温州黄汤的品质特点是,条形细紧纤秀,色泽黄绿多毫,汤色橙黄鲜明,香气清芬高锐,滋味鲜醇爽口,叶底芽叶成朵匀齐。

养生功效

温州黄汤对脾胃最有好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懒动肥胖、都可饮而化之。可使脂肪化除。对防治食道癌有明显功效,对防癌、抗癌、杀菌、消炎均由特殊效果。

精选阅读

温州黄汤茶叶品鉴及冲泡


温州黄汤又称为平阳黄汤,在清代就已经成为贡茶,至今已经有两百余年的历史。温州黄汤在浙江南部的部分山区种植,但是以南雁荡山区出产的茶叶质量为最好。历史上最记载的温州黄汤,并不特指现在的温州黄汤这种茶叶,而是包含了蒙顶黄芽在内的部分黄茶。温州黄汤曾经一度失传,现在已经被茶客广泛接受。

【茶叶品鉴】

温州黄汤条索纤细修长,黄绿色,冲泡后叶底呈现出花朵的形状,茶汤的颜色黄而透明,如同黄色的水晶一样,晶莹剔透,没有任何杂质,看起来与茶具浑然一体,除了甜味外,还带有明显的酸鲜爽味。

仿制品外形看起来比较粗糙,或者看起来很平滑,黄色过于鲜亮,看起来就好像是油漆刷过一样,冲泡后茶汤颜色发灰发褐,颜色暗淡,看起来有杂质,呈现出半透明状。

【冲泡要点】

1.温州黄汤茶与水的比例约1∶40,即3克干茶配搭沸水100~150毫升。冲泡时,温度不能过高,85~90℃的水就足够,温度太高了,茶的香味会损失掉。

2.温州黄汤可以用玻璃或者白瓷茶具冲泡,泡好后应该立刻饮用,不能凉下来。放凉后,其香味将大打折扣。

探索温州黄汤茶叶的发展史


创始于清代的浙江名茶——平阳黄汤(温州黄汤)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以其优异的品质,倍受茶友青睐且一度被列为贡品,是浙江主要名茶之一。

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每年有千余担运销上海、营口、天津、北京等大城市,而后因多种原因停产,加之原先茶叶加工由农民手工操作,缺少系统、书面的文字记载,以致平阳黄汤加工工艺逐渐失传,茶市上不见其影。

为了恢复平阳黄汤的加工工艺,让历史名茶重放光彩,早在1987年,在浙江省平阳县农业局工作的高级农艺师林平与平阳县水头名茶开发场的卢立浣、陈积柱开展合作,共同从事黄汤茶叶的加工研究,经过十多年的反复试制,一套完整的“平阳黄汤茶叶加工工艺”终于出炉。

以平阳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林平为组长的科研团队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和试制,攻克了揉捻、发酵、闷烘等三道茶叶加工工艺关键技术,成功开发出平阳黄汤加工工艺,并加工成品茶叶,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与摸索,平阳黄汤产品终于在2009年研制成功并少量上市。

成品茶其外形为雀舌形,且具有嫩黄油润、汤色嫩黄明亮、香气嫩爽、滋味甘和鲜爽、叶底金芽壮美、嫩黄明亮的特色,得到市场充分认可,目前,黄汤芽茶批发价高达每公斤2000元。

温州黄汤采制工艺


温州黄汤产于浙南泰顺、平阳、瑞安、永嘉等县,品质以泰顺东溪和平阳北港(南雁荡山区)所产为最好。黄汤始于清代,距今已200余年。

温州黄汤清明前开采,采摘标准为细嫩多毫的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要求大小匀齐一致。温州黄汤制造分杀青、揉捻、闷堆、初烘、闷烘五道工序。

杀青:锅温160℃左右,投叶量1~1.2公斤,要求杀匀杀透,待叶质柔软,叶色暗绿,即可滚炒揉捻。

揉捻:继续在杀青锅内进行,降低锅温,滚炒到茶叶基本成条,减重50~55%时即可出锅。

闷堆:将揉捻叶一层一层地摊在竹匾上,厚约20厘米,上盖白布,静置48~72小时,待叶色转黄,即可初烘。

初烘:用烘笼烘焙,每笼投闷堆叶1.2公斤左右,烘焙时间约15分钟,七成干时下烘。

闷烘:初烘后适当摊凉,收放在布袋内,每袋1~1.5公斤,连袋搁置在烘笼上闷焙,掌握叶温30℃左右,经3~4小时达九成干,再经筛簸,剔除片末,复火到足干,即可包装。

温州黄汤的品质特点是,条形细紧纤秀,色泽黄绿多毫,汤色橙黄鲜明,香气清芬高锐,滋味鲜醇爽口,叶底芽叶成朵匀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