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三性

发布时间 : 2020-11-23
茶艺礼仪的基本 红茶茶艺 茶艺中的礼仪

【www.cy316.com - 茶艺礼仪的基本】

有人说,茶艺百花齐放,没有对错,没有标准。真是如此吗?真正美的茶艺(舞台表演类茶艺不在此讨论之列),须符合以下三个标准。

科学性

这是好的茶艺的要符合第一个标准。

第一,动作要符合人体工程学,不要硬拧,紧绷。错误的动作,做久了,会影响手部骨胳和肌肉,是万万要不得的。那些个拧巴的动作,都是不科学的。

第二、要把茶泡好。茶艺的主要职责是要把茶泡好喝,要根据不同的茶性,采取不同的冲泡方式。茶艺师是茶承现给客人的最后一道关。泡好了,锦上添花;泡不好,徒有花架子,槽踏了好茶,你会觉得美吗?

艺术性

在科学性的基础上,茶之为艺,必须要有艺术性。简单地讲,就是茶艺师的动作要让人觉得美,从心底里觉得舒服。我认为美的茶艺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1、淡定。虽万马奔腾,我自岿然不动。这是作为一个茶艺师第一要修练的气质。心慌则艺散。

2、外柔内刚。外柔容易,内刚而不外露,是需要长期训练的。如太极,慢慢去体会吧。我建议,茶艺师,最好去学一下太极,这会使你的茶艺,更上一层。

3、动静结合。动作有缓有急,如果一个节奏到底,必然令人疲乏。如一个调的音乐、印刷一般的书法,会是好的艺术吗?多看看其他艺术,触类旁通。

4、不要有多余动作。花架子必然是不美的,你每一个动作,都必须是为了泡好那一杯茶,其余都是多余。

礼仪性

茶艺是待客之道,最要讲求礼仪。如不露腋下、不用茶器底部对客人、不用持壶的手指客人等等。

无论儒家、道家、佛家茶礼,都讲求恭敬心,都讲求以客为尊。想想你的动作,是不是有失礼之处,赶紧改了吧。大部份客人觉得不舒服的。不要将错误进行到底,反思一下。

反面教材

国内茶艺中,最常见的用盖碗的方式:用力拧过盖碗,翘起兰花指,将盖碗底部对着客人。这个动作是典型的违反三性的动作。

拧过手臂,反转手腕,让整个手臂肌肉绷紧,违反科学性;由于肌肉紧绷,动作拧巴,尽管翘起了兰花指,何来美感,违反艺术性;将盖碗屁股对着客人,是大不敬,违反礼节性。

cY316.com精选阅读

闲话茶艺


中国是饮茶的古老民族,茶为国饮,历史悠久。茶艺自唐朝萌芽,宋朝发扬后,在中华民族长期的饮茶实践过程中,人们不断研究茶的特性与饮茶艺术,形成一系列的饮茶技艺。

茶艺是一种生活艺术。有人说:茶艺,归根结底是一种泡茶与品茶的学问,是如何享用一杯茶的艺术。的确如此,众多有地方特色的茶艺,如云南三道茶、福建乌龙茶、潮州工夫茶、湖南擂茶等等。不管是哪一种地方特色,都充满了生活情趣,以其独有的方式丰富人们的生活。

茶艺是一种舞台艺术。茶艺的表演形式很独特,备好一方茶席、一张茶几、一套茶器,这便是茶艺师的舞台了。茶艺师灵动的双手下,提壶举杯,一道道程序缓缓道来,十分文雅,给饮茶人以清静、美好的享受,给表演带来活力。

茶艺是一种人生艺术。人生如茶,在紧张繁忙之中,泡出一壶好茶,细细品味。在茶香飘溢中,放松疲倦的身心,把思绪融在茶中,让心情归宿在雅淡安详的境界中静静地参悟,通过品茶进入内心的修养过程,感悟苦辣酸甜的人生,使心灵得到净化。

茶,能静心,可宁神。茶艺,给人以美的享受。

铁观音属于凉性还是温性茶叶?


许多喝了一杯没喝过的茶后,导致出现一些小问题,有些人喝了一杯茶后会上火,所以我们必须了解茶的凉、温性,这样才能更好选择适合你的茶。

之前,刚开始喝茶的朋友问我铁观音茶是凉性还是温性。我们来看看铁观音茶吧。

铁观音茶中国名茶,纯天然兰花香味让很多茶友陶醉。要说铁观音是冷还是暖,这取决于市场上铁观音的加工方法。铁观音有几种铁观音,有香,陈香,泸州和木炭。由于加工方法的不同,两种铁观音,香型和香型,都比较凉爽。铁观音型的浓香型和炭烤型对温度有些敏感。因此,当我们选择喝铁观音时,我们也应该考虑茶的特性。

那么什么样的人适合饮用香型,铁观音的香型?谁适合饮用香型和木炭型铁观音?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男性,以及通常更容易上火的人,以及胖朋友,都适合饮用清香和陈香型铁观音,而铁观音可以使浮肿的朋友更好减肥。大多数女性,以及一些胃部不太好的朋友,一些在夏天多吃一点西瓜或吃苦瓜的朋友会在腹部感到不舒服。它更适合饮用香气型和木炭烤铁观音。旧铁茶更温和,还具有调理肠道和减少尿酸的作用。

这种判断只是一种非常肤浅的分类方法。如今,人们的城市生活节奏很快,工作压力比较大,而且生活规律也很不正常。这会影响内分泌并导致人体功能紊乱。因此,可能存在一些拥有自己体质的症状。这会增加判断的难度,但只要你仔细观察,你就不应该找到自己的身体状况。

茶艺知识:茶艺中都有哪些弄茶手法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茶去享受生活,去欣赏生活,茶艺师这个职业也逐渐成为热门。茶道里面的弄茶手法的历史真的是非常的悠久的,并且弄茶手法是非常多。关于茶艺中都有哪些弄茶手法?下面和小编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翻杯手法

无柄杯,右手反手握茶杯的左侧基部,左手用大拇指轻托在茶杯的右侧基部;双手翻杯成手相对捧住茶杯。有柄杯,右手反手握杯,左手手背朝上用大拇指、食指与中指轻扶茶杯右侧基部;双手同时转动手腕,茶杯轻轻放下。

温具手法

温壶法,开盖是左手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按在壶钮上,揭开壶盖,把壶盖放到盖置(茶盘)中。注汤是右手提壶,按逆时针方向低斟,使水流顺茶壶口冲进;再使水从高处冲入茶壶;等注水量为茶壶的1/2时再低斟,使开水壶及时断水,轻轻放下。加盖是用左手把开盖顺序颠倒就行。荡壶是双手取茶巾放在左手手指上,右手把茶壶放在茶巾上,双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使茶壶各部分充分接触开水。倒水是根据茶壶的样式把水倒进水盂。

取用器物手法

捧取法,搭于胸前或者前方桌沿的双手向两侧移至肩宽,双手掌心相对捧住基部移至需安放的位置,轻轻放下后收回;再去捧第二件物品,动作完毕复位。用于捧取茶样罐、箸匙筒、花瓶等物。端取法,双手手心向上,掌心下凹,平稳移动物件。用于端取赏茶盘、茶巾盘、扁形茶荷、茶匙等。

提壶手法

侧提壶,大型壶是右手的食指、中指勾住壶把;左手食指、中指按住壶钮或盖。中型壶是右手食指、中指勾住壶把。小型壶是右手拇指和中指勾住壶把。

飞天壶,右手大拇指按住盖钮,其他四指勾住壶把。提梁壶,右手除中指外四指握住提梁,中指抵住壶盖。大型壶,右手握提梁把,左手食指、中指按壶的盖钮。无把壶,右手握住茶壶口两侧外壁。

温杯法

大茶杯,右手提壶逆时针转动,使水流沿茶杯壁冲入,约容量的1/3后断水,使茶杯内外均用开水烫到。小茶杯,翻杯时把茶杯相连排成一字或者圆圈,右手提壶内杯内注入开水至满;使茶杯内外均用开水烫到。

温盖碗法

斟水是提壶逆时针向盖内注水,注入碗内的1/3容量时壶断水,开水壶复位。翻盖是右手取渣匙插到缝隙里,左手手背朝外护在盖碗外,手掌轻靠碗沿;右手用渣匙从内向外拨动碗盖,左手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把碗盖盖在碗上。烫碗是右手大拇指和中指搭在碗身中间部位,食指抵住盖钮下凹处;左手托碗底,端起盖碗,右手呈逆时针转动,使盖碗内各部位接触热水。倒水是右手提盖钮把碗盖靠右斜盖;端起盖碗移到水盂上,水从盖碗左侧倒进水盂。

冲泡手法

头正身直、目不斜视,双肩齐平、抬臂沉肘。如果开水壶比较沉,双手取茶巾放在左手上,右手提壶左手托住壶底;右手使水流顺着茶壶口内壁冲到茶壶(杯)里。

其实只要掌握了其中一种小编所给你介绍的弄茶手法,你们都是可以通过在泡茶的过程中去感受到那一股茶所蕴含的魅力的。不过只是那些真正的爱茶的人可能才能体会到了。茶叶是我们中国的特色,小编希望大家都能够好好的了解一下与其的相关知识。

茶艺解说者怎么做好茶艺解说


茶艺是运用沏茶技巧从事沏泡茶的活动,包括沏泡茶的技术与艺术两个方面,茶艺解说就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语言,首先要解说者进入表演的意境中,使自己的心灵情感融进茶艺流程的表象中,然后用艺术化的解说语言将流动可感的表象传达为积淀了社会、历史、文化的意象,在意与象共混共生的状态中,感染茶艺欣赏者。

一、茶艺解说语言美的表现形式

茶艺解说词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语言,作为茶艺表演的一部分,当归入艺术语言。它也注重词语的选择、配置、组合与加工,但又不同于一般的书面艺术语言那样,可通过对常规语法规则的突破来达到审美主体情感的喷发。解说词在选词组合上的要求,正是为了更好地“寻言以观象”、“寻象以观意”,更好地服从于茶艺表演的整体美学风格,体现“和”的意境。具体表现在语词结构、词采音韵、用语修辞等方面与茶艺美学规则存在一一对应。茶艺程式解说词分为释语和被释语:释语是沏泡技巧的口语化表达,被释语则是经由意象化比喻浓缩而成的艺术语言,又称词采。笔者以后者作为研究对象,从茶艺表演的经典之作:乌龙茶艺十八道、武夷岩茶二十七道、绿茶程式十二道、潮汕工夫茶十四道的茶艺表演解说来赏析词采语言美的表现形式特征。

二、语词结构——齐整对称

茶艺解说的词采在选词组词时受汉民族崇尚对称和谐,重视均衡和谐的心理特点影响,表现在造词用词上喜欢成双成对的格式。如台式乌龙茶的程式解说词采,较多采用主谓结构的四字格:孟臣净心、乌龙入宫、春风拂面、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祥龙行雨、鲤鱼翻身、三龙护鼎等。湖南农业大学茶艺表演队的君山银针十三道,有九道是由主谓结构的四字格组成:芙蓉出水、银针初探、湘妃洒泪、龙泉吐珠、群笋出土等,并在选词时考虑了君山银针茶的湖湘民俗文化背景,如以芙蓉、湘妃为词采,传达茶艺意象。绿茶程式十二道则采“名词+动词+名词”的五字格形式,如冰心去凡尘、玉壶养太和、清宫迎佳人、甘露润莲心、观音捧玉瓶、春波展旗枪等等。无论是四字格还是五字格,词采的语词结构总体保持了一种稳定对称,用陈望道先生的话说:“对称安静,宜于表现镇定沉静的情趣”

语词的对称平衡也正切合了茶道美的对称原则,体现了汉民族的心理习惯和审美情趣。

三词采音韵——柔美和谐

茶艺解说是一种有声语言,解说词应便于讲者气运丹田、语调柔美、娓娓道来。在茶艺表演中,古典诗词形式的词采,则迎合了这种功能需要。如陈香白先生撰写的潮汕工夫茶茶艺演示解说词,略去程式细说,完全可以连缀为平仄相间、前后押韵的诗词:“砂铫掏水置炉,静候初沸涛声隆.。提铫冲水先热罐,遍注甘露再热盅。锡罐佳茗倾素纸,壶中天地纳乌龙再提铫,揭壶盖,环壶缘边欲高冲首冲勿饮茶需洗,再冲刮沫淋盖同烫杯三指飞轮转,铿锵入耳灵犀通低洒茶汤时机到,巡城往返娉关公喜得韩信点兵将,色味瑞气大园融莫嫌工夫茶杯小,茶韵香浓情更浓敬请嘉宾仔细品,愿君长忆潮州出单从。

茶艺是一门生活艺术,构成这门艺术的六要素是人、茶、水、器、境、艺。要实现茶艺美,就必须做到六美荟萃,相得益彰,才能使茶艺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武夷工夫茶艺


武夷茶艺的程序有二十七道,合三九之道。二十七道茶艺如下:

1、恭请上座:客在上位,主人或侍茶者沏茶、把壶斟茶待客。

2、焚香静气:焚点檀香,造就幽静、平和的气氛。

3、丝竹和鸣:轻播古典民乐,使品茶者进入品茶的精神境界。

4、叶嘉酬宾:出示武夷岩茶让客人观赏。“叶嘉”即宋苏东坡用拟人笔法称呼武夷茶之名,意为茶叶嘉美。

5、活煮山泉:泡茶用山溪泉水为上,用活火煮到初沸为宜。

6、孟臣沐霖:即烫洗茶壶。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茶壶喻为孟臣。

7、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

8、悬壶高冲:把盛开水的长嘴壶提高冲水,高冲可使茶叶翻动。

9、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表面白泡沫,使茶叶清新洁净。

10、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茶壶,既洗净壶外表,又提高壶温。"重洗仙颜"为武夷山一石刻。

11、若琛出浴:即烫洗茶杯。若琛为清初人,以善制茶杯而出名,后人把名贵茶杯喻为若琛。

12、玉液回壶:即把已泡出的茶水倒出,又转倒入壶,使茶水更为均匀。

13、关公巡城:依次来回往各杯斟茶水。

14、韩信点兵:壶中茶水剩下少许时,则往各杯点斟茶水。

15、三龙护鼎:即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顶杯,此法既稳当又雅观。

16、鉴赏三色:认真观看茶水在杯里的上中下的三种颜色。

17、喜闻幽香:即嗅闻岩茶的香味。

18、初品奇茗:观色、闻香后,开始品茶味。

19、再斟兰芷:即斟第二道茶,“兰芷”泛指岩茶。宋范仲淹诗有“斗茶香兮薄兰芷”之句。

20、品啜甘露:细致地品尝岩茶,"甘露"指岩茶。

21、三斟石乳:即斟三道茶。"石乳",元代岩茶之名。

22、领略岩韵:即慢慢地领悟岩茶的韵味。

23、敬献茶点:奉上品茶之点心,一般以咸味为佳,因其不易掩盖茶味。

24、自斟漫饮:即任客人自斟自饮,尝用茶点,进一步领略情趣。

25、欣赏歌舞:茶歌舞大多取材于武夷茶民的活动。三五朋友品茶则吟诗唱和。

26、游龙戏水:选一条索紧致的干茶放入杯中,斟满茶水,恍若乌龙在戏水。

27、尽杯谢茶:起身喝尽杯中之茶,以谢山人栽制佳茗的恩典。

茶艺里的茶道


谈茶艺里的茶道|范增平(一)

海峡茶道

谈茶艺裡的茶道

范增平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喝茶是寻常百姓家很普通的一件事,普通的一件事却蕴涵著大道理,这个大道理的表徵就在於茶艺,艺是「表」,是整个喝茶过程中的形式表现,在整个喝茶过程的形式表现中所看不见的内在部分,就是道。艺与道互為表裡,是喝茶的大道理。

茶艺的形式表现称為行茶法,分為三个阶段,简称「三段」。一、準备阶段;二、操作阶段;三、完成阶段,这三段是行茶的程序。

準备阶段的工作,做得是否完善、周到,将影响到您在操作阶段所表现出的过程,是否顺畅优美,您的操作顺畅优美,就会得到观眾的讚赏。因此,三段也犹如「三世因缘」,前世、今生、来世,「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因果论是科学的。準备阶段是前世,操作阶段是今生,完成阶段是来世,有充分的準备,才会有优美的表现;有优美的表现,才会有完美动人的圆满结果。

先来谈谈準备阶段,也可说是茶艺的準备工作,準备工作的充分是整个茶艺表现圆满成功的基础。準备阶段在行茶的过程中,是属於过去式,就人生来说犹如前世,前世造的因,将是您现在的果报。

在正式操作表演之前,用心认真地做準备工作,在客人来临前的所有工作,因各种情况决定準备工作的多寡;但必须準备到能使操作工作顺利进行、完美為準。茶艺的準备阶段,即準备工作,分两个部分:

(一)有形部分,格物致知。(二)无形部分,诚意正心。

茶艺范增平海峡茶道茶席设计喝茶茶道

怡性养壶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怡性养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茶与壶有着一脉相承的丰厚文化而源远流长。有人说:“真正会喝茶的人,都把赏壶作为品茶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好茶需用好壶泡,茶壶一体才有味。”我们本期的主人翁就是—位藏茶养壶老茶客——和智军。

和智军生于丽江,是个地地道道的纳西族,现在云南科技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我第一眼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安静的坐在茶台前,专注的把玩着手中的紫砂壶,让我怎么也无法把眼前这位富有亲和力,睿智中透着一股子书生气的男子与粗犷奔放纳西汉子联系到一块去。茶马古道上留下的厚重文化从小就深深的扎根在和智军的生活中,从他记事开始,每天早晨都是闻着香喷喷的油茶起床,在父亲杯子里唯一喝到过的水都是茶。和智军说:“从小就喜欢家人围坐在火塘边喝茶的那种感觉,喜欢父亲把猪油、核桃、芝麻、茶叶放进土罐里灌满水后溢出的那股浓浓香气,我之所以喜欢茶也许就是一种生活习惯、—种恋乡情节,也可以说是寻根溯源吧。”

和智军对茶马古道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也是他爱上普洱茶的原因之一,和智军懂茶,爱茶,更喜好藏茶,从2002年开始他就不断的收藏各种普洱茶,也许很多人藏茶是为了让自己手中的普洱茶有一天能够“增值”,可和智军所藏的茶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口味”。除了收藏普洱茶外,他还收藏了百余把紫砂壶。

“壶于茶具,用处一耳”。这是明代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开宗明义说的—句话,也是和智军爱茶,爱壶的最好诠释,茶壶事茶,紫砂壶的艺术生命力,就体现在茶与壶的关系中。茶需要壶,壶更离不开茶。茶与壶相伴的时候,茶为壶增色,壶为茶添味。茶和壶的合用,不单纯是为了茗品,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玉不琢不成器,壶不养不出神”,茶桌上大大小小的几十把造型各异的紫砂壶都是和智军的至爱收藏,他说:“越是好紫砂壶,越能养出个名堂,越是名家名作,越容易养出精神来,我偏爱造型古朴传统、线条明快、柔和,气势端庄稳重的紫砂壶。用紫砂壶泡茶,既不夺香味,又无熟汤气,色泽澄清透明,茶味醇厚芳馨,再者砂质壶壁能吸附茶汁,蕴蓄香味经久使用,壁内积聚茶锈,就是不放茶叶冲水也有余香。紫砂壶不怕冷热剧变,急注沸水不会爆裂,放在温火上炖茶,也不用担心进裂,壶养的越长越发晶莹光润,这些都是银壶、铜壶、磁壶等所不及的。”

一片好茶,一把好壶,是茗品给爱茶人创造出的一片净土,茶水香气蒸腾,弥散,烦乱的心情会随着这袅袅香气慢慢开朗,对于懂茶爱茶的和智军来说是一种意境,对于欣赏他泡茶的我来说是一种享受,此刻忽然想起鲁迅说过的一句话:“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种清福。”

关于本文《怡性养壶》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茶叶鉴别知识:如何判断一款茶叶的茶性,是温性还是凉性?


《茶经》写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不过,《茶经》创作的时候,只有绿茶,所以不能用于判断绿茶之外其他茶类的茶性。

其实,判断一款茶的茶性,最为准确的办法就是喝了后用身体来感受。

根据体感,我们大体上知道绿茶性寒——部分消化系统不好的茶友,不适宜喝寒凉的茶,因为会刺激肠胃。而随着发酵程度的升高,对人的刺激性也逐渐减小——普洱生茶性寒,但陈放一定年份、或者经过渥堆,其茶性则偏温。

由此看来,对茶性影响最大的便是“发酵”。

我们区分六大茶类,其主要依据是茶叶初加工工艺中鲜叶是否经过酶性氧化,以及酶性氧化程度。而刚刚说的“发酵”指的便是酶性氧化。

茶树鲜叶里面,茶多酚成分以儿茶素为主,占总含量的百分之七八十。

儿茶素是产生茶汤苦涩味的主体,具有强收敛性和强刺激性,这是绿茶刺激肠胃的主因;茶红素、茶褐素则可以使茶汤变得更加醇和滑润,对咽喉等有较强的亲和力。而茶叶发酵时,儿茶素氧化聚合形成茶黄素、茶红素与茶褐素,茶汤颜色随之加深。

由此可见,用较简单的方法来区分的话,颜色越深的茶,其茶性越温。

大多数乌龙茶发酵程度中高,红茶则全发酵,陈化好的黑茶也是全发酵,它们由于儿茶素氧化程度较高,因此茶性是温和的,适于寒冷季节饮用。但像文山包种这类轻发酵的乌龙茶,则是凉性的。

茶属于什么性


茶属于什么性,这个是需要看茶的主要类型是什么,因为茶叶有红茶、绿茶、白茶、黑茶等区别所有它们的属性不同。

茶性是指茶叶表现出的性味及其特性。包含有凉(寒)性、中性和温性。茶叶经过不同的制作工艺有茶性之分,其发酵程度决定了茶叶性味的不同。

比如说,其中凉性茶有绿茶中的碧螺春,青茶中的铁观音;中性茶有青茶中的乌龙茶、大红袍;温性则包括红茶、普洱茶。

绿茶:凉性茶叶,过敏体质喝绿茶易呕吐。中国大部分名茶都为绿茶,由于制作工艺中没有发酵环节,所以营养成分较之其他类高,但叶绿素含量也较多,对肠胃刺激较大,胃溃疡病患者不能喝绿茶。

铁观音:属半发酵茶,由于发酵期短仍偏凉性,消脂促消化功能突出,而且茶香特别浓郁。但空腹不能喝铁观音,否则,易醉茶。

乌龙茶:乌龙茶不寒不热,辛凉甘润,是一种中性茶,适合大多数人饮用。因茶叶较粗老,须用100℃的开水冲泡。

大红袍茶:温而不寒不伤胃,滋味醇厚,香气浓郁,饮后齿颊留香,经久不退,冲泡9次后,还有原茶的岩韵味枞香。

普洱茶:性温和醇厚,有暖胃、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长期饮用对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有效。

选择茶叶时,对茶叶的类型要多多注意。

讲讲茶艺表演礼仪


茶艺是一种文化。茶艺在中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中国茶文化。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讲讲茶艺表演礼仪,一起来学习吧!

容貌

每个人的容貌非自己可以选择,天生丽质是靠父母的遗传之福,但并不一定能做到艺美。正如俗话说:聪明面孔笨肚肠,有的人由于动作的协调性及悟性水平很低,给人的感觉是紧张,并不觉得美。而有的人虽相貌平平,但因为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得体的行为举止,靠自己的勤奋,以神、情、技动人,显得非常自信,灵气逼人。

茶艺更看重的是气质,所以表演者应适当修饰仪表。如果真正的天生丽质,则整洁大方即可。一般的女性可以淡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以恬静素雅为基调,切忌浓妆艳抹,有失分寸。来自内心世界的美才是最高境界的。

站姿

茶艺表演中在单人负责一种花色品种冲泡时,因要多次离席,让客人观看茶样、奉茶、奉点等,忽坐忽站不甚方便,或者桌子较高,下坐操作不便,均可采用站式表演。另外,无论用哪种姿态,出场后,都得先站立后再过渡到坐或跪等姿态,因此,站姿好比是舞台上的亮相,十分重要。

站姿应该双脚并拢,身体挺直,头上顶下颌微收,眼平视,双肩放松。女性双手虎口交叉(右手在左手上),置于胸前。男性双脚呈外八字微分开,身体挺直,头上顶上颌微收,眼平视,双肩放松,双手交叉(左手在右手上),置于小腹部。

坐姿

坐在椅子或凳子上,必须端坐中央,使身体重心居中,否则会因坐在边沿使椅(凳)子翻倒而失态;双腿膝盖至脚踝并拢,上身挺直,双肩放松;头上顶下颌微敛,舌抵下颚,鼻尖对肚脐;女性双手搭放在双腿中间,左手放在右手上,男性双手可分搭于左右两腿侧上方。全身放松,思想安定、集中,姿态自然、美观,切忌两腿分开或翘二郎腿还不停抖动、双手搓动或交叉放于胸前、弯腰弓背、低头等。

如果是作为客人,也应采取上述坐姿。若被让坐在沙发上,由于沙发离地较低,端坐使人不适,则女性可正坐,两腿并拢偏向一侧斜伸(坐一段时间累了可换另一侧),双手仍搭在两退中间;男性可将双手搭在扶手上,两腿可架成二郎腿但不能抖动,且双脚下垂,不能将一腿横搁在另一腿上。

跪姿

在进行茶道表演的国际交流时,日本和韩国习惯采取席地而坐的方式,另外如举行无我茶会时也用此种座席。对于中国人来说,特别是南方人极不习惯,因此特别要进行针对性训练,以免动作失误,有伤大雅。

1、跪坐:日本人称之为“正坐”。即双膝跪于座垫上,双脚背相搭着地,臀部坐在双脚上,腰挺直,双肩放松,向下微收,舌抵上颚,双手搭放于前,女性左手在下,男性反之。

2、盘腿坐:男性除正坐外,可以盘腿坐,将双腿向内屈伸相盘,双手分搭于两膝,其他姿势同跪坐。

3、单腿跪蹲:右膝与着地的脚呈直角相屈,右膝盖着地,脚尖点地,其余姿势同跪坐。客人坐的桌椅较矮或跪坐、盘腿坐时,主人奉茶则用此姿势。也可视桌椅的高度,采用单腿半蹲式,即左脚向前跨一步,膝微屈,右膝屈于左脚小腿肚上。

行姿

女性为显得温文尔雅,可以将双手虎口相交叉,右手搭在左手上,提放于胸前,以站姿作为准备。行走时移动双腿,跨步脚印为一直线,上身不可扭动摇摆,保持平稳,双肩放松,头上顶下颌微收,两眼平视。男性以站姿为准备,行走时双臂随腿的移动可以身体两侧自由摆动,余同女性姿势。

转弯时,向右转则右脚先行,反之亦然。出脚不对时可原地多走一步,待调整好后再直角转弯。如果到达客人面前为侧身状态,需转身,正面与客人相对,跨前两步进行各种茶道动作,当要回身走时,应面对客人先退后两步,再侧身转弯,以示对客人尊敬。

风度

泛指美好的举止姿态。在茶艺活动中,各种动作均要求有美好的举止,评判一位茶表艺演者的风度良莠,主要看其动作的协调性。在“姿态”一节中所述的各种姿态,实际都是采用静气功和太级拳的准备姿势,目的是为人体吐纳自如,真气运行,经络贯通,气血内调,势动于外,心、眼、手、身相随,意气相合,泡茶才能进入“修身养性”的境地。

茶艺中的每一个动作都要圆活、柔和、连贯,而动作之间又要有起伏、虚实、节奏,使观者深深体会其中的韵味。养成自己美好的举止姿态,可参加各种形体训练、打太极拳、跳民族舞、做健美操、练静气功等等。

寓意礼

茶艺活动中,自古以来在民间逐步形成了不少带有寓意的礼节。如最常见的为冲泡时的“凤凰三点头”,即手提水壶高冲低斟反复三次,寓意是向客人三鞠躬以示欢迎。茶壶放置时壶嘴不能正对客人,否则表示请客人离开;

回转斟水、斟茶、烫壶等动作,右手必须逆时针方向回转,左手则以顺时针方向回转,表示招手“来!来!来!”的意思,欢迎客人来观看,若相反方向操作,则表示挥手“去!去!去!”的意思。另外,有时请客人选点茶,有“主随客愿”之敬意;有杯柄的茶杯在奉茶时要将杯柄放置在客人的右手面,所敬茶点要考虑取食方便。总之,应处处从方便别人考虑,这一方面的礼仪有待于进一步地发掘和提高。

关于本文《茶艺三性》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呈现到这里,不知道对大家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其它更多内容,可以查看相关栏目:茶艺礼仪的基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