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之平常心

发布时间 : 2020-11-23
白茶冰糖心 天之红祁门红茶 禅茶什么味道

白茶冰糖心。

茶文化向来与禅联系在一起,禅茶一体,饮茶既是修禅,修禅经常讲到的一个词语是“平常心”。

所谓平常心,简单的解释就是不要想太多,用葛兆光《茶禅闲话》中的话说,即是“困来即眠,饥来即食,不必百般须索,不必千番计较。”总之就是一句话,不要想太多。

现在很多人都想的太多,每天要计算很多事,权衡各种利益得失,所以每天都活的很累,先天之纯净,逐渐被后天之污浊所侵蚀,最终忙到最后,也不知道自己忙的意义在哪里。

饮一杯茶,学会放松,想一想这一路走来,有多少事是自己不想做的,有多少事是违背了自己的本心,在这条违背自己本心的路上,自己到底走出了多远,自己是不是还是自己,自己真正要想的是什么……所有的这一切,都可以在饮茶时一个人慢慢的想,直到喝出茶的香甜,然后喝出茶的无味。

平平淡淡才是真,茶原本就是平平淡淡的,他们在大自然中自然生长,本身没有什么香气,直到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制作后,香气才被发掘出来,然后这种香气在温暖了我们之后,在唇齿留香的回味中,会渐渐淡去,回归到茶本身的平淡状态,这是一个循环,是一个轮回,就好像我们的生活一样,从哪里来,最终会回到哪里去。

禅茶之平常心,是茶的无味,如果能品出茶无味,并欣喜于这种无味,我想,你已经算是“得道”了。

延伸阅读

禅的世界,禅的茶


禅与茶密切相关,从古时候开始两者就一直有扯不断的关系,禅视茶为修行的必要辅助手段,而在茶文化当中,也有十分明显的禅宗味道。礼佛修行的人经常说,佛渡有缘人,又有说法是,人人都有佛性。这一点通过饮茶就能明显看出来,但凡能够静下心来安安静静品一壶茶的朋友,多是有佛性的人。这种饮茶的心态如果深入到自己骨子里,那么在自己心中,世界就是禅的世界,生活中便处处有茶香。

很多人会觉得修佛很困难,很复杂,仅看那么多的佛家经卷就头大,感觉深不可测,其实修佛跟饮茶是一个道理,茶看起来也很复杂,有那么多的品种,有那么多的茶具,有那么多的茶礼规范,有那么多的品茶学问,然而,是不是懂茶跟这些没有关系,品茶者与茶的研究者是两码事,只要能在饮茶时品味到一份安宁,能体会到一种状态,能在这样的状态下明了生活,能在心头涌起难以言说的欢欣,那么就是懂了茶。哪怕你只懂得一种绿茶,哪怕只认识红茶。茶只是媒介,真正品味的是自己的内心,就好像修禅一样。

有人将饮茶看做一种十分高雅的事,饮茶固然高雅,但这种高雅更多都应该体现在内,而不是显在外面。修禅也是如此,不需要懂所有的经卷,只要安然处世,只要感恩知足,只要能将一颗心安静下来,就可以于静中生慧,与静观中有所得,就可以体会到禅的世界中的恢弘与安宁,可以体会到茶的世界中的清香与从容。

茶心素雅


想了解《茶心素雅》知识吗,丰富的《茶心素雅》内容等你来看!

茶叶干而不枯,茶水香而不媚,看似平平常常,却总能让饮茶人念念不忘,这就是茶的魅力,这也是平凡生活的魅力。

甘于平凡,如同茶一样,即便再如何亮丽的茶,如明前茶,香嫩青翠,也远不及其他的饮料亮丽夺目。茶的香也从来都不是那种刺激味蕾的感觉,而是淡淡的、软软的,直透到心里的一种温暖,不是纯粹意义上的香,更像是从内心深处泛起的一种喜悦感觉。总会有很多人不甘心平凡,不想做茶,想做浓烈的酒,想做天空的风筝,再或者是大树枝头最高处的那片叶子,那样的叶子上有耀眼的金色阳光,只为了这种鲜亮,奔波来去,可很多时候风筝线会断,酒会伤到心,而当秋天来临的时候,最先落下的往往是最高的叶。

除了伟人,大多数人都是浅薄的,阅历不够,经验不足,所以总会做错事。这就要求我们如同茶叶一样,多一些人生阅历的积累,也多一些对心性的历练。茶叶有香,是因为在自然天地中已经积蓄下了足够的营养,虽然看上去普通,实则胸有锦绣。很多有名气的茶,在最开始的时候总是不为人注意的,可是最终还是成就了人人吹捧的茶。

茶心素雅,茶只做自己,如果依然没有名气,那是自己还做得不够好。不强出头,不勉力而为,保持平常心,耐心一些,细心一些,红尘中打滚,不可沾染俗气,像泡茶一样,最干净的叶作料,最干净的心烹煮,才能有最真的香,最甜的笑。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茶心素雅》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论茶中的“残心”与“茶心”


“茶”就一个字,却包罗万象,在各个学科和领域中都占有一席之地。现在,许多人清闲时就喜欢研究茶艺和茶道。茶艺,相对而言比较好理解,至少茶艺表演我们都有见识过。那么,茶道又是什么呢?茶道的概念相对模糊,它就像星空,由点点繁星点缀,而这些点点繁星就是茶叶的内容。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茶中的“残心”与“茶心”。日本茶道鼻祖绍鸥说:“放茶具的手,要有和爱人别离的心情”,这种心情在茶道中称为‘残心’、‘茶心’即品茶时一个简单的动作、表情也需具备深沉的思绪与情感,渐渐地生发出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味道,抵达一种形而上的境界,方算是懂茶的人。”

如此说来,一个懂茶的人必须具备这两颗心,即“残心”和“茶心”。品茶时,我们要心无杂念,专心地品味茶的色香味。而所谓的放下茶具时应该有不舍的心情,则是对茶叶的珍惜。一位真正懂茶的人,他一定是惜茶的,珍惜每一片浸润的茶叶,珍惜每一滴泡出的茶水,珍惜茶停留在齿间的味道。

“茶心”,则是对茶叶需投入情感。一位真正懂茶的人,饮茶的方式绝不是狼吞虎咽的,他也绝不会为了解渴才去喝茶,他对茶叶的钟爱,如同对待一个恋人一般,从一而终,至死不渝。

心不动,茶不苦


饮茶当饮出一种“无伤”的心境,所谓无伤,指的是心不动,心动就伤。人生一世,可以感性一些,但不要多愁善感。如同红楼梦中林妹妹的那种娇弱,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立足之地的。有一些刚喝茶的朋友会说,茶真苦,然后露出嫌弃的表情。觉得苦是他们心动了,过于敏感了。

其实茶在红楼梦中也有多次出现过,不管是贾宝玉还是大观园中的女儿们,大都对茶的诸多细节很有研究。可是不管研究的多么透彻,我认为还是没能把握住茶的根本。简单的概括,茶的根本是不管多苦,都需视为寻常,这样才能品味到苦尽后的甘甜。从这一点看,他们的茶算是白饮了。

如今的很多电视节目,尤其是一些比赛中,总会出现一些选手们忆及过去,然后伤心落泪的镜头。固然,大多数的选手走到那样的舞台上很不容易,很多都有一段心酸的拼搏史,可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即便是女儿也不该轻易流泪,一颗心经受了这么多的苦难,应该坚若磐石,若没有这样的坚实,怎么应对以后的风雨?

人之一生,风云总是诸多变幻,对于多变的风云要学着不在意。就好像茶是苦的,但是不在意,只管慢慢品味视为寻常事,习惯了,苦也就不苦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七八,怎敢奢求永远一帆风顺?面对不如意事,心不要动,冷静理性的解决问题,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态度。

一念觉悟,茶即禅禅即茶


禅的精神在于悟,茶的精神在于雅;品茶是参禅的前奏,参禅是品茶的目的,茶中有禅,禅借茶悟,二位一体,水乳交融。茶禅共同追求的是精神境界的提纯和升华。

茶禅共同追求的是精神境界的提纯和升华

茶与佛有相通之道,均在主体感受,非深味而不可。饮茶需心平气静,讲究井然有序地啜饮,以求环境与心境的宁静、清净、安逸。“茶道的根本在于清心,这也是禅道的中心。”总之,自唐宋以来,禅提升了饮茶的品位与境界,茶涤除了人心灵的暗昧,有助于禅心的体悟,禅茶一味,才是茶道的精髓之所在。

禅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源于天台的如来禅,主要对喝茶的规则比较讲究,现在日本的茶道就是源于此;第二种是祖师禅,以柏林禅寺为代表,主要讲究的是喝茶的禅意,也即机锋。对于禅茶,主要是用心去体会每个过程。这个时候有营员提问:禅茶是否必须要好茶?这个问题由坐在一旁的上净下慧老和尚来回答,很简单而又精辟:有好心情就有好茶。

禅茶最忌闲谈。若未明本心,几人聚首,散心杂话,既失茶道之精神,又造无量口业,当可慎哉!当然普通人喝茶聊天的所谓谈心之茶则不在其列,因其无禅故。总比喝酒、吃肉强吧。既能促进感情交流,又能养生,逐渐提高思想境界,可真是利国利民哪!大家都来喝茶吧。欲会“茶道”,吃“禅茶”者,则非学佛不可。

禅茶是个很大的题目,而且由禅茶可以扩展到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以有禅的生活禅,茶道界把茶室视为修心悟道的道场。“直心”即纯洁清静之心,要抛弃一切烦恼,灭绝一切妄念,存无杂之心。有了“直心”,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修心,若无“直心”,就是在最清静的深山古刹中也修不出正果。茶道认为现实世界即理想世界,求道、证道、悟道在现实中就可进行,解脱也只能在现实中去实现。“直心是道场”是茶人喜爱的座右铭。

禅的精神在于悟,悟的反面是迷,雅的反面是俗。由迷到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俗到雅也是一个持久修养的过程。禅茶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心性修养形式,其目的就是在于通过强化当下之觉照,实现从迷到悟、从俗到雅的转化。一念迷失,禅是禅,茶是茶;清者清,浊者浊;雅是雅,俗是俗。一念觉悟,茶即禅,禅即茶;清化浊,浊变清;雅化俗,俗化雅。

禅茶文化的精神“正、清、和、雅”;禅茶文化的功能“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将正气溶入感恩中,将清气溶入包容中,将和气溶入分享中,将雅气溶入结缘中;在弘扬禅茶文化的精神和落实禅茶文化,发挥禅茶文化凝聚人心、化解矛盾、优化自身素质、和谐自他关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弘扬禅茶文化的根本社会价值所在。

吃茶,领悟禅茶禅意!


解禅,是和尚的事儿

解馋,是吃货的事儿

我想

吃茶也算是个吃货

也许是半个

无论如何

柴米油盐酱醋茶,喝茶就是件平常事儿,

不关禅意什么卵事儿。

就像,

读书不一定会让你有钱,但可以让你富裕。

精神富裕,香囊饱满

两者并没有什么亲子关系

佛常说,施主,茶禅一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我说,那还是别说了,喝吧。

请~~~

看见东西想吃叫馋猫,

看不见东西还想吃那叫馋鬼,

馋茶,也许只有圈内人能懂。

通常情况下

生活中,参悟禅意是这样的

北方人大碗喝酒,比比皆是

咱茶山人大碗吃茶,也不新鲜

这样吃,才过瘾

所以,喝茶解得了馋意,解不了禅意。

想领悟禅意,去当和尚吧!

不然想的太多,茶都凉了!

《禅茶之平常心》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茶叶常识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茶叶常识,以及准备大量关于茶叶常识的专题,如:白茶冰糖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