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盏的那些事

发布时间 : 2021-08-09
茶盏怎么选 属于半发酵茶的事 茶盏怎么挑选

茶盏怎么选。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茶盏的那些事”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茶盏,可以是饮茶的器具,也可以用于彰显地位,古时贵族的斗茶便是典型的体现。对于今人,过去已为历史,而对茶盏的追求大多源于茶本身。因为茶盏因茶而生。

茶与茶盏的关系,是相生相融的。茶,因为茶盏而有了形,人们既可品其味,又可观其色,还可闻其香,更可杯底留香。茶盏,因为茶的存在而存在,因为茶,它退去了初入凡尘的青涩,变得内敛、深邃;因为茶,它感知到每一位有缘人的喜怒哀乐;因为茶,岁月不落尘埃,它满腹灵性

时光,让茶盏经历茶,让茶释放出最好的芳华。这芳华里有着太多的故事,有着太多的情感,但每一份都是值得珍藏的记忆。

饮茶之风兴于唐而盛于宋,唐代流行煎茶,茶具喜用青瓷和白瓷。宋代流行冲茶且斗茶成风,为了分辨水痕比出高低,宋人弃青瓷白瓷改用黑瓷,并在黑色釉上大做文章,烧制出兔毫盏、油滴盏、玳瑁盏、木叶盏等茶具珍品,使我国茶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唐代流行用青瓷白瓷

在唐代以前,饮茶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到了唐代,饮茶之风才扩散至民间,茶已成为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到了宋代,饮茶之风更盛,中国茶文化进入全盛期。茶庄、茶肆、茶坊、茶馆遍布城乡,当时人们常说,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把茶和柴米油盐相提并论,可见当时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另外,史籍上之所以有茶兴于唐而盛于宋的说法,是因为宋代兴起了斗茶风。

茶盏贵为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宋徽宗

斗茶是由于茶水生成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唐人饮茶的方式是煎茶,先将采来的茶叶用热气炙干,然后趁热捣碎,制成茶饼。饮用时将茶饼打碎,投入茶臼内研细后,再拿去煮茶。而宋代流行冲茶,即先将茶叶做成茶饼,饮用前把茶饼碾成细末放入茶碗或茶盏,再沏以初沸的开水,于是水面浮起一层白色的泡沫,这层泡沫称为水痕,斗茶是要比试谁的茶盏中泡沫停留的时间更长。《方兴胜览》记载:斗试之法,以水痕先退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故较胜负曰一水、两水。因斗茶是以茶色是否鲜白为标准,因而所用茶具以黑釉瓷器为主。

宋徽宗喜欢饮茶,对如何制茶和饮茶极有研究,著有《大观茶论》一书,书中说:盏色以青黑为贵,兔毫为上。《方兴胜览》也说:茶色白,入黑盏,水痕易验,兔毫盏之所以为贵也。斗茶成风使市场对黑釉瓷器的需求量极大,所以宋代黑瓷生产形成一个庞大的体系,不仅一些青瓷窑场如福建建阳的建窑、江西吉州窑、山西榆次窑等以生产黑瓷为主,连如定窑之类的以产白瓷为主的名窑,也为适应市场需求而大量生产黑瓷。

斗茶之法讲究茶质、水质和技艺。为了创造最佳的斗茶效果,不仅需要茶品好,技巧娴熟,而且需要优质的茶盏。所谓好马配好鞍。《茶录》说茶色白,宜黑盏。这种斗茶,黑白分明,一目了然。所以斗茶家们都对黑釉茶盏(碗)情有独钟,皆因建盏最适合斗茶。

建盏皆用正烧,外壁往往施半釉以免粘窑,釉在高温中易流动,便形成了这美美的釉滴珠,又称釉泪。建窑黑釉属于古代结晶釉范畴,含铁量较高。在高温溶烧过程中,由于窑内火候的高低和气氛的变化,使釉面产生奇特的花纹。与华丽的彩绘和繁缛的雕饰不同,它们是釉料在一定的温度和气氛中产生变化的结果,陶瓷工艺界称之为窑变。

宋人爱斗茶茶盏黑为贵

宋代斗茶所用的黑瓷茶盏以兔毫盏、油滴盏、玳瑁盏和木叶盏最为名贵,艺术成就也最高。兔毫纹的形成是由于釉中的铁质在高温中聚集,并向下流动,产生流淌状丝毛纹,因细密如兔毛而得名。油滴盏的油滴纹是黑釉在高温中形成的结晶釉,釉面密布银灰色和褐色斑点,犹如漂浮的油滴。玳瑁盏的玳瑁纹是在黑色釉面下出现的褐黄、铁锈色斑点,状似玳瑁背上褐色和淡黄色相间的花纹。因这种纹饰和鹧鸪鸟羽的花纹也很相似,所以又称鹧鸪斑。

木叶盏以树叶为标本

而艺术效果最为惊人的是江西吉州窑生活的木叶盏,这种茶盏的纹饰是如何形成的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有一种说法认为,制作时以天然树叶为标本,先对叶子进行特殊腐蚀处理,去掉叶衣,只剩叶茎和叶脉,再把它贴在成型的胎体上,然后通体施黑釉高温烧制。烧成后的树叶呈金黄、浅黄、淡红、淡紫、银白等颜色,树叶的形状及茎脉有的在黑釉的映衬下清晰可见。木叶纹有半叶、一叶,也有两叶、三叶。木叶盏的器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口径10厘米左右的圆盏,另一种是稍大一点的斗笠盏。木叶盏在宋代的名气不及兔毫盏和玳瑁盏,但其奇特的制作工艺和朴实自然的装饰风格越来越受后人的重视,以至于把它视为吉州窑的极品,因留传至今的木叶盏寥寥无几,因而更显珍贵,是很多藏家梦寐以求的宝贝。

小编推荐

话说中国茶馆的那些事


茶馆,古称茶坊或茶肆,由来甚久。卖茶现象,始于晋。据《广陵耆老传》载,魏元帝(260—265在位)时,就有老妇人每天清晨提茶罐到市场卖茶。至唐,茶肆已出现于城镇中。宋代饮茶之风极盛,茶肆布满大街小巷,而且花样各异,竟相争奇。从北宋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中即可看到汴河两岸茶坊林立。元明之际,操茶肆之业者更多。至清代,茶肆极盛,种类繁多,星罗棋布,以北京西城论,相继出现了大茶馆、书茶馆、戏茶馆、棋茶馆、清茶馆、野茶馆、孕育了丰富多彩的茶馆文化。

大茶馆的特色一是规模大,二是贵族化。老舍先生笔下的老裕泰茶馆,给观众的印象可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但和以恢弘雅致而甲天下的天汇轩大茶馆比较,则相去天渊。书茶馆,即设书场的茶馆。清末民初,北京出现了以短评书为主的茶馆。这种茶馆,上午卖清茶,下午和晚上请艺人临场说评书,行话为“白天”、“灯晚儿”。茶客边听书,边饮茶,倒也优哉游哉,乐乐陶陶。

比书茶馆更具娱乐性的是戏茶馆。这种茶馆在清代时称茶园,一度改称戏园或戏馆子,民国时改称戏院。北京资格最早的戏茶馆,首推明末开业于前门外的广和茶园,其次便是位于阜成门外桥头西侧的阜成茶园。该茶园始建于明末清初,咸丰末年由内廷升平署重修,成为简拔优秀伶人进宫当差预演的场地。

具有娱乐与竞赛双重性质的棋茶馆,既是弈林高手会聚的“棋艺沙龙”,又是一般爱好者观摩消遣的场所。北京著名的棋茶馆,首推西城义溜胡同路南的东和顺,因掌柜姓吉,排行第二,故俗称二吉子棋茶馆。该茶馆陈设典雅,收费较高,非阮囊羞涩者所能涉足。

以卖茶为主的茶馆谓之清茶馆。民国期间,位于长安街西头的龙海轩,护国寺西口儿的庆盛轩,阜成门内大街的天禄轩,都是生意兴隆的清茶馆。倒退五六十年前,北京城十分空旷,不祥现在这样拥挤的几乎透不过气来,所有的清茶馆都非常宽绰,桌凳疏置,空间开阔。大家伙你一壶“雨前”,我一壶“大方”,他一壶“毛峰”,闷透了之后才一碗一碗地细品,喝得塌实,喝得自在,喝得痛快,喝得够味儿,喝得肚子里空膛了,不用人催,自然四散,各奔东西。

清茶馆的茶客,自清晨至黄昏,有如走马灯,你来我往,络绎不绝;至于那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茶腻子”,则终日泡在茶馆里,长时间占着座位,而善良的掌柜从不对其下逐客令,恪守和气生财之道,竟至于此。

闻鸡而遛鸟者,作为清茶馆每天第一批顾客,给茶馆带来了繁荣和热闹,也为北京的民俗谱写了历史篇章。这些鸟迷们涉足郊野遛早儿后,进城先奔茶馆,借以歇腿儿、喝茶兼赏鸟。此时不过清晨7时许,懒人尚在梦乡,而茶馆早已是炉火正红、水沸茶舒、清香扑鼻了。竹笼里的百灵、红子、黄雀儿、靛颏儿等诸般训练有素的名贵小鸟儿只只不甘寂寞,一块迎着朝霞,顷刻即仿效出喜鹊、布谷、家燕、大雁、老鹰以及伏天儿等叫法,各逞歌喉,互不相让;其主人则互谈茶经、论说鸟道、叙述家常、评议时政,恬淡的心情溢于言表。

步鸟迷之后尘者,是五行八作的工匠。这些人于茶道并无研究且不感兴趣,迫于生计,必须于上午八、九点钟在茶馆聚会,各自沏壶茶慢慢喝着,肚子里没什么油水,因怕“水饱儿”后被茶涮得越发心慌,故只是小口儿小口儿地抿,一旦被雇佣,即弃茶扬长而去,倘无人问津,则耗至中午怏怏而回。

如今以品茶为主旋律的茶文化活动场所――茶艺馆,已经在各地兴起。它不同于一般的餐饮场所,不仅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还集艺术、休闲、娱乐与一体,既是艺术展示,又是民族文化的体现。在那里,人们可以品尝各种时令水果、美味茶点;可以嗅到茶芬芳;可以欣赏富有传统美感的乐曲;还可选择久坐不厌、舒适的茶座,充分感受茶馆内色彩的韵律、器具造型的对称、花卉草木的园林意境;还可感受茶艺师神定、气闲、落落大方的姿势、优美的动作、周到的礼节,娴熟的沏茶技艺,富有传统意韵的服饰,所有这些提供给人们一种全身心的享受,这种享受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茶艺馆在香雾缭绕、云气袅袅的饮茶活动中不知不觉地传播着文化与艺术,给予了人们茶文化的艺术熏陶,提升和丰富了品茶的审美情趣。茶馆不论档次高低,或漏天茶室,或雅致茶馆,品茶喝茶,不仅令人解渴,更使人在茶香袅袅中有神清气爽的感觉。它能祛除烦躁,松弛都市生活的紧张节奏。俗话说“心平气和”,就是这样的人文环境。显然,茶馆对稳定社会治安大有益处。茶馆又是一个小社会,喝茶、聊天、下棋、听书、会友、谈生意,为生活节奏日益紧张的现代人提供了一个松弛神经的场所。

什么是茶盏,茶盏的形状及历史渊源


什么是茶盏

茶盏是饮茶的用具。茶盏的基本器型为敞口小足,斜直壁,一般比饭碗小,比酒杯大。

茶盏的形状

茶盏的形状大致有两种:一种茶盏是口沿较直;另一种茶盏则是撇口,像喇叭,有的茶盏还以描金装饰,书寿山福海的字样。除建窑外,宋代的官窑、哥窑、定窑,钧窑、龙泉窑、吉州窑都普遍烧制茶盏。明清以后的茶盏又配以盏盖,形成了一盏、一盖、一碟的三合一茶盏,现在又称盖碗。

茶盏的历史渊源

苏东坡的名句从来佳茗似佳人,典型地代表了唐宋及以后的文人墨客,将品茶作为精神享受的明显倾向。

茶盏在唐以前就已有记载,《博雅》说:盏杯子宋代时开始有茶杯之名。陆游就曾写过:藤杖有时缘石瞪,风炉随处置茶杯的诗句。

唐及五代时期的茶盏以南方越窑和北方邢窑最富盛名。

并且茶盏开始配有盏托。宋代时斗茶之风大盛,极为崇尚茶具的精美。

今存于国内的宋代茶盏的品种有:兔毫盏,油滴盏,曜变盏,鹧鸪斑。

略谈唐宋茶盏、茶碗


茶碗,顾名思义,喝茶的碗也。这是茶道具中品种最多、价值最高、最为考究的一种,甚至被作为所有茶道具的代称。古代饮茶茶具主要有“茶椀”(碗)、“茶盏”等陶瓷制品。茶盏在唐以前已有,茶盏是古代一种饮茶用的小杯子,是“茶道”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器具之一。

陆羽认为茶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上,寿州、洪州次。”并认为“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当然,这只是陆羽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当代窑址考古发掘材料证明,除越州窑、鼎州窑、婺州窑、岳州窑、寿州窑、洪州窑之外,北方的邢窑、曲阳窑、巩县窑,南方的景德镇窑、长沙窑、邛崃窑在当时也大量生产茶具。

宋代茶盏非常讲究陶瓷的成色,尤其追求“盏”的质地、纹路细腻和厚薄均匀。据宋蔡襄《茶录》载:“茶白色、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纣黑,纹路兔毫,其杯微厚,熁火,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依这段史料,可以看出,如盛白叶茶,就选用黑色茶盏,说明当时已经注意到茶具的搭配关系。搭配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更好的茶色与茶香。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瓯)制造的一种稍带红色的黑茶盏,被时人看作是佳品,其次可以看到,当时评赏茶盏的质量,还有茶盏表面的细纹,如建安的绀黑茶盏已经精制到“纹路兔毫”的地步,足见陶艺水平很高。再者看“熁火”。“熁火”之意见《广韵》曰“火气上”,又《集韵》“火通也”,熁音协,含烫意。这里“熁火”实指茶杯中热气的散发程度,明清时期,江苏的宝应、高邮一带把“熁火”称为“烫手”。宋代建安生产的“绀黑盏”比其它地区产品要厚,所以捧在手中有“久热难冷”的好处。因此被看作是宋代茶盏一流产品。

《长物志》中还记录有明朝皇帝的御用茶盏。可以说是我国古代茶盏工艺最完美的代表作。《长物志》说:“明宣宗(朱瞻基)喜用“尖足茶盏,料精式雅,质厚难冷,洁白如玉,可试茶色,盏中第一。”三足茶盏世属罕见。明宣宗的茶盏形状实在怪异,可见明代陶艺人思维活跃,有所创新。另外,明朝的第十一代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则喜用坛形茶盏,时称“坛盏”。明世宗的坛盏上特别刻有“金籙大醮坛用”的字样。“醮坛”是古代道士设坛祈祷的场所。因明世宗后期迷信道教,日事“斋醮饵丹药”。他在“醮坛”中摆满茶汤、果酒,经常独自坐醮坛,手捧坛盏,一面小饮一边向神祈求长生不老。可是这种迷信并没有使这位皇帝长寿,年仅59岁就驾崩了。

据史料记载,明代贵重的茶盏主要有“白定窑”的产品,白定即指白色定瓷窑,这种窑瓷为宋代建于定州。在定州,窑瓷茶盏上有素凸花、划花、印花、牡丹、萱草、飞凤等花式。又分红、白两种。时人辨别白定瓷的真伪,主要从是否白色滋润,或见釉色如竹丝白纹等判定是否真品。因定州瓷色白,故称“粉定”,亦称“白定”。尽管白定窑茶盏色白光滑滋润,但是在明朝白定窑茶盏始终是作为“藏为玩器,不宜日用”。为什么这样一种外表美观的茶盏不能作为日用品呢?原因很简单,古人饮茶时,要“点茶”而饮,点茶前先要用热水烫盏。使盏变热,如果盏冷而不热的话,泡出来的茶色不浮,因此也影响到茶色和茶味。白定茶盏的缺点是“热则易损”。即见热易破裂,可谓是好看不好用,所以被明人作为精品玩物收藏。

碗,古称“椀”或“盌”。先秦时期,又有“榶盂”一名。《苟子》说:“鲁人以榶,卫人用柯”(原注:盌谓之榶,盂谓之柯)。《方言》又说:“楚、魏、宋之间,谓之盂。”可见椀、盌、榶、柯都是一种形如凹盆状的生活用品,所以古人称“盂”。现代人习惯上已把碗和孟清楚地分开了。

在唐宋时期,用于盛茶的碗,叫“茶榶”(碗),茶碗比吃饭用的更小,这种茶具的用途在唐宋诗词中有许多反映。诸如唐白居易《闲眼诗》云:“昼日一餐茶两碗,更无所要到明朝。”诗人一餐喝两碗茶,可知古时茶碗不会很大,也不会太小,见韩愈《孟郊会合联句》说:“云纭寂寂听,茗盌纤纤捧”。纤纤多形容细。依此说,唐代茶碗确实不大是可以肯定的,而且也非圆形。

上述不难看出,茶碗也是唐代一种常用的茶具,茶碗当比茶盏稍大,但又不同于如今的饭碗,茶碗的大小也随茶艺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唐宋时期的茶碗普遍都比较大。不同阶层的人使用的茶具也是不同的,对普通人来说,饮茶主要是为了解渴,茶具当然要选择大一些的,而有闲阶层对于饮茶的讲究,他们不仅要品出茶的味道,还要品出茶外的味道茶碗自然要精致小巧。

《那年花开月正圆》中“端茶送客” 的那些事


《那年花开月正圆》中“端茶送客”的那些事

随着《那年花开月正圆》的热播,端茶送客这一传统礼仪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老戏骨们又一次给大家带来了惊喜。真是一部好剧,好剧不仅演员演技好,场景细节处理的也好。

剧中各位大人、老爷们一言不合就端茶送客。

周莹找童掌柜谈棉花生意,周莹要一百二十文,童老板不肯接受,只肯出六十文,说完就端茶送客。

张长清劝赵白石收回陕西机器织布局股份,赵白石不从,端茶送客。

宝丰隆的秦掌柜对江先生,端茶送客。

沈四海对上门要钱的杜明礼,话不投机,直接端茶送客。

《那年花开》的角色们,真是特别爱用“端茶送客”来逐客。

要说端茶送客到底怎么回事,我们先要说说盖碗的由来。盖碗茶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称“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

“茶托”又称“茶船”,相传为唐四川节度使崔宁之女所造。始为木托,后以漆制。盖碗茶具常有名人绘的山水花鸟。碗内又绘避火图。但是,唐代流行煎茶,一般都是没有上面盖子的,只有茶杯和茶托。要是唐代相关电视剧,出现了拿着盖碗喝茶的,那就真是穿帮了。

经过现代考古发现,盖碗出现在清朝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时期才开始大量流行。

清代茶托花样开始繁多,各式各样,有圆形、荷叶形、元宝形等等。盖碗茶盛行于清代京师(就是北京)。首先流行于皇宫贵族使用,以及高雅的茶馆,皆重盖碗茶。并且,盖碗茶宜于保温,所以,后来各地都流行。

再说端茶送客的礼仪。来客人相见,仆役要献茶,主人认为事情谈完了,便端起茶杯请客用茶。来客嘴唇一碰杯中的茶水,侍役便高喊:"送客!"主人便站起身来送客,客人也自觉告辞。这样,主要是方便结束谈话,难免主人和客人尴尬。

这套礼仪,最早开始于宋朝。到清朝以后,随着盖碗的流行,才开始兴盛。

这个盖碗茶并不只是“逐客的道具”,清代官场上的客来上茶,坐久了也是可以喝的。

朱德裳《三十年见闻录》载:下属拜见上司,须上司举手口称“清茶”,并由上司先喝,下属方能端茶品饮。如果,上司只是端起茶杯,而不喝,即按时“逐客”。仆役随即高呼“送客”。这时候,主人喝与不喝就是是否逐客的表达。

鹧鸪斑茶盏传承中国茶禅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享誉世界。而茶具则因种类多、造型美,为历代品茶、饮茶者所青睐,其中,宋代福建建安的鹧鸪斑茶盏,更是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如今,曾风靡中国的鹧鸪斑茶盏,因数量稀少工艺失传,在中国艺术史中几被抹去。

来自福建泉州的鹧鸪斑茶盏研究者林伟毅23日呼吁,希望各界更多地关注产自福建的鹧鸪斑茶盏,加大对鹧鸪斑茶盏进行保护和研究。

鹧鸪斑传世稀少宋代风靡中国宋代中国斗茶盛行,上至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下至庶民百姓皆以鉴尝茶品、冲泡茶艺为乐。作为中国宋代八大着名窑系之一,福建建安(今福建南平建瓯县)建窑烧制的黑釉瓷产品最受大家青睐,其中的兔毫、异毫、鹧鸪斑等茶盏,更是当时公认的斗茶佳器。

林伟毅说,此前,他在香港于氏家族手中见到了一个非常特别的茶盏,经过多年的研究考证之后他认为这种茶盏就是中国古陶瓷史上只闻其名,未知其貌的宋代鹧鸪斑盏。

这件鹧鸪斑盏束口造型,深腹饱满,盏的釉面黑亮照人,底足露胎处留有焙烧冷却之后形成的红褐色,施釉非常精细。林伟毅展示了香港于氏家族鹧鸪斑茶盏的照片并介绍说,该茶盏内外盏壁上密布着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银灰色或灰白色结晶斑点,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釉面极像鹧鸪鸟胸前羽毛的斑点。

事实上,鹧鸪斑茶盏在中国古文献早有确切描述,五代末宋初的陶谷《清异录》闽中造盏,花纹类鹧鸪斑点,点、试茶家珍之,宋四大家之一黄庭坚《满庭芳》纤纤棒,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此后历朝历代均多有诗词赞颂。

日本馆藏国宝茶具源自福建建安鹧鸪斑茶盏的烧制及风靡见证了宋代中国斗茶之风的盛行,建安茶叶、茶具以及斗茶法也通过各种途径向日本传播,影响着日本茶道。林伟毅说,中国古陶瓷中的建盏,在日本有曜变天目、油滴天目、禾木天目等命名分类,天目是日本国对古代铁系黑釉陶瓷的统称。

据称,宋时建安斗茶之风风靡朝野,南宋时尤以杭州天目山径山的径山茶宴最为有名,许多日本僧人慕名到此修行。天目山各寺院中举行茶礼、茶宴时用来招待贵宾的建窑茶盏深受日本僧人的喜爱,并伴随着佛教思想的传播不断由日本僧人带回日本,中国的茶禅一味的文化也远播日本。

林伟毅介绍,目前有四件建盏被宣布为日本国宝,其中三件为曜变天目,它们分别被东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大阪藤田美术馆和京都大德寺龙光院收藏;另一件为油滴天目,被收藏于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

在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官方网站上,对黑釉油滴茶盏如此描述:建窑天目茶盏在镰仓和室町时代被大量船运至日本。在这些瓷器中,曜变天目被认为具有最高的价值。这个茶碗长期以来被称为无以伦比的油滴天目。

冀用鹧鸪斑盏推动中国茶禅文化传播林伟毅认为,鹧鸪斑茶盏背后的中国茶禅精神是这种茶盏留给社会的最珍贵精神遗产。

但由于鹧鸪斑茶盏烧制条件严格,且烧制技术早已失传,传世非常少。目前仅知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的美术馆收藏有几件和鹧鸪斑茶盏特征相似或相近的古建窑茶盏。林伟毅说,中国的文物研究专家基本上都是没有真正上手研究过。

林伟毅介绍,2000年香港于氏家族委托中科院高能所对家族收藏鹧鸪斑盏进行实验分析后,于氏家族主要成员出席2002年在上海举办的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并发表相关鹧鸪斑研究论文。之后,这个家族又先后与香港城市大学材料物理实验室、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实验室合作,对鹧鸪斑盏的胎体、釉面、结晶斑点等进行科学分析和定量研究。

林伟毅透露,他已获香港于氏家族授权,将出借鹧鸪斑、异毫、兔毫宋代茶道三宝,配合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相关机构合作开展与茶文化有关的展览、研讨等。

茶事起源“六朝以前的茶事”


茶树在中国南方有“嘉木”之称,所以,茶业最初也在中国的南方孕育、发生和发展。黄河流域是中国上古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而广大的南方,至汉朝时还处于“地广人稀,火耕水耨”的落后状况,所以在中国的早期文献中,有关南方特别是茶叶的史料很少,据有限的史料记载,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些看法:

六朝(史学界指中国南方三国、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这一历史阶段而言的)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的)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

清初学者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考据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指出各地对茶的饮用,是在秦国吞并巴、蜀以后才慢慢传播开来的。也就是说,中国和世界的茶文化,最初是在巴蜀发展为业的。顾炎武的这一结论,统一了中国历代关于茶事起源上的种种说法,也为现在绝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因此,常称“巴蜀是中国茶业或茶文化的摇篮”。

中国的饮茶,是秦统一巴蜀以后的事情。那么,巴蜀又是什么时候开始饮茶的呢?茶界持有不同见解,有的认为始于“史前”,有的认为“西周初年”,也有的认为在“战国”时期等说法,归结起来,就是究竟始于巴蜀建国之前抑或建国之后的问题。

所谓巴蜀饮茶“始于战国”的观点,实质上也就是否定上古神农传说的史料价值,认为只有可靠的文字记载才可凭信。其实,说巴蜀茶业始于战国,也是以顾炎武上说为依据,别无其他直接文字记载。史前集农业、医药、制陶等武上说为依据,别无其他直接文字记载。史前集农业、医药、制陶等多种发明于一身的神农,未必真有其人、其事,但是他作为后人追念史前上述伟大发明而塑造出来的一种形象,而得到人们的承认,与他联系在一起的上述事物是指原始时代的发明,这些应该是有一定的史实根据的。

一般地说,在未进行考古发掘之前,古书关于“神农耕而作陶”、“始作耒耜,教民耕种”、“始尝百草,始有医药”等传说,同样也是无文字可证的。所以,神农作为史前的一个特定阶段的代表,将农业、医药、陶器,以至茶叶的饮用“发乎”这一时代,应当是可信的。

饮茶是一种物质享受,人们习惯把饮茶和文明联结在一起,所以一提到饮茶的起源,往往认为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才出现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利用植物的某部分组织来充当饮料,是氏族社会常有的事,1949年前,生活在大兴安岭的鄂伦春人,还停留在原始氏族社会阶段。当时,他们有“泡黄芹、亚格达的叶子为饮料”的习惯。鄂伦春人能够利用当地的黄芹和亚格达叶子来作饮料,那么,为什么巴人、蜀人和中国南方有野生茶树分布的其他族人不能在史前就发明以茶为饮呢?这也就是说,中国上古关于“茶之为饮,发乎神农”的论点,不但有传说记载,而且也有民族志材料的较好印证。说明巴蜀茶业的起始是早的,只可惜见诸文字记载的时间较迟,直至西汉末年的王褒《僮约》中才有记述。

《僮约》有“脍鱼炰鳖,烹荼尽具”和“武阳买荼,杨氏担荷”两句。前一句反映成都一带,西汉时不但饮茶已成风尚,而且在地主富家,饮茶还出现了专门的用具。其后一句,则反映成都附近由于茶的消费和贸易需要,茶叶已经商品化,还出现了如“武阳”一类的茶叶市场。

西汉时,成都不但已形成为中国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而且由后来的文献记载着,很可能也已形成为中国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

其实,这鄂西早先属楚国的边境地区,先秦时有的一度就属巴国或是巴文化的影响区。所以,这条资料实际上介绍的,主要还是巴蜀的制茶方法和饮茶习惯。后一条《出歌》,主要是介绍一些常用饮料、食物产地。把《广雅》、《出歌》和《登成都白菟楼》诗的上述内容联系起来,就能清楚地看出,不只先秦,而且在秦汉直至西晋,巴蜀仍是中国茶叶生产和技术的重要中心。

悉尼茶事


我本不谙茶事,但在“大茶客”夫君的“培养”下,渐渐地也便有了茶瘾,竟一日不喝,如隔三秋,一俟爬格,则必泡一杯香茗解困祛乏,以挽住稍纵即逝的灵感。

原以为悉尼无茶可喝,探亲来澳洲之后,方知这里并非咖啡、牛奶的家天下,但凡免费供应饮料之处,皆体现“多元化”地备有茶水,只不过喝法没有咱们中国人纯粹:一包包经过特殊制作而易溶的茶叶(准确地说是茶粉)摆在茶盘里,旁边是开水器和塑料纸杯,要喝者只需将茶叶袋甩入纸杯,然后用开水器里的沸水冲泡,顷刻便得一杯香馥浓酽的茶水。爱喝英式茶的西人,照例还要在茶里倒上一点牛奶,搁上一点糖,然后边吹边喝,细细地品饮。

曾喝过几次这种免费茶,那味苦苦的、涩涩的、怪怪的,似药非药,总觉得不如咱们中国的清茶好喝,于是便专程去了中华味浓郁的唐人街。一走进那家号名“碧螺春”的茶庄,便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当店一幅斗大的“茶”字条幅,两边还悬挂着多幅有关茶叶的名家字画,其中“陆羽制茶”的那一幅最让人感到亲切。该茶庄的茶叶品种之多,叫人目不暇接,什么“西湖龙井”、“碧螺春”、“铁观音”、“蒙山顶上茶”……几乎囊括了中国的名茶。毕竟是在国际化大都市悉尼,中国有的茶叶这里有,中国没有的茶叶这里也有,单是印度生产的茶叶就有几十种!原想买习惯喝的“渝州沱茶”,但目光像篦子似的将茶庄里里外外“篦”了一遍,也未见其踪影,于是便退而求其次之,选择了经喝耐泡的“下关沱茶”。

有了地地道道的中国茶叶,我便自动放弃冰箱里常备的牛奶和饮料,当起了两腋生风的活神仙:每日清晨,必掰一砣茶叶来冲泡,口渴时便端起那只硕大的茶杯一阵“牛饮”,喝罢还连喊:“痛快,痛快!”而最痛快的还要数星空下品茗。当宝石蓝色的天幕上出现三五颗星星时,便一手提椅,一手端杯,来到清凉如水的阳台上。数星星也好,望天穹也好,听风声也好,闻花香也好,反正以茶代酒,不醉也是醺醺。如果运气好,几颗拖着亮尾巴的流星落进茶杯,溅起满天的诗情,那一刻就不是一个“醉”字了得……

长期生活在山遮岭挡的四川大盆地,必然有些孤陋寡闻,到悉尼后竟差点闹了“茶”笑话。春节前夕,应邀请,到位于唐人街的经营粤式菜品的金海酒家参加“澳华作家新春联谊会”。由于请柬上注明了开会时间是“下午3时至5时”、“备有下午茶”,于是中午便大吃海喝饱餐了一顿,还带上俩面包,以便“下午茶”喝得饥肠辘辘时,小小地“填补”一下。

联谊会的确也开得干净利落,编者、作者皆是三言两语便抒发了心声,当主持人宣布“请用下午茶”时,时钟不过四点。签名报到时便有人送来了一杯香茶,早已喝得口舌生津,但欲与刚结识的华人作家多进行交流,于是便抱着“拼死吃河豚”的精神坚守阵地:“大不了喝个肚儿溜圆,权当叮咚作响的‘半罐水’!”也许是没有思想准备吧,当服务员将“下午茶”送上时,我顿时惊了个目瞪口呆──这哪是什么茶呀?满桌皆是色香味俱佳的粤式点心……几只虾饺、蟹包、鸡糕下肚,自然便感到口渴,拿着纸杯去寻“茶”时,方才发现“下午茶”无茶,只有可乐和冰水。

徐寅《贡余秘色茶盏》品茶茶诗鉴赏


【贡余秘色茶盏】

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

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溃。

中山竹叶醅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

【释义】

捩(liè),扭转。

秘色,瓷器上的青色釉彩。

《候鲭录》六:“今之秘色瓷器,越州烧进为贡奉之物,不得臣庶用之,故云秘色。”

【详解】

品茶,除了对茶叶、水有很高的要求外,茶具也十分讲究。陆羽在《茶经》中设专章专论“烹饮器具”,对当时六处名窑加以品评排列,认为“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上),寿州洪州次”。评价的标准,除产品质量外,主要看是否“益茶”。越州碗“口唇不捲,底捲而浅,受半升已下。越州瓷、岳瓷皆青,看是否“益茶”。越州碗“口唇不捲,底捲而浅,受半升已下。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红白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唐人顾况在《茶赋》中称“越泥似玉之瓯”;唐人施肩吾在《蜀茗词》中称“越碗初盛蜀茗新,薄烟轻处搅来匀”,都是对茶具的颂赞。徐寅此诗,对贡余秘色茶盏这种上贡的高级茶具更是赞赏有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