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和茶的那些事儿

发布时间 : 2022-02-25
白茶月饼 中秋白茶月饼 月饼配花茶

白茶月饼。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月饼和茶的那些事儿”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自古以来,月圆之夜也是中国人所期待的亲人团聚之时,这时候,能抒发感情的,除了美酒,就是香茗了。作为除春节之外的第二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吃月饼,品香茗,更营造出了浓浓的亲情。

亲情如香茗

陈萍是个极富情调的女士,平时每天都忙着自己的事业,但只有中秋、春节这样的大节,一家人才有了团聚在一起的时间。几年来,过中秋的地点没有重复过,但有两样东西一直没变,那就是月饼和茶叶。去年中秋,她们一家五口是在鼓山上过的,在涌泉寺喝水岩的茶室里,泡上一壶香气四溢的铁观音,一家人边喝茶边吃月饼,一边聊着家长里短,“那感觉舒服极了!”陈萍感叹,“喝着茶,大家讲话的语调都放得很舒缓,亲情就像茶的回甘,韵味十足。”

深爱品茗的陈萍说,传统的节日,用传统的方式来过,过得才有味道,就像喝铁观音,她喝的也是传统工艺制作的铁观音,她认为,只有那样的铁观音才与具有上千年文化的月饼相匹配。“月饼是中国的特产,茶也是原产自中国,吃月饼怎么能不喝茶呢?!”陈萍道。

可选茶叶多

小杨常年工作在外,没能够常回家看看,可是,每年的中秋、春节是必回家的。两三年前的中秋,他从福州带了盒月饼回家,这是一款月饼与茶叶相搭配的礼盒,他至今还记得,当他在家中打开礼盒时,月饼的精致和花样繁多的茶叶,让全家人眼睛一亮:干润陈香的五年老茶王、浓厚鲜爽的云南滇红、干润醇厚的冻顶乌龙、清雅爽口的茉莉花茶。

中秋之夜,全家人将四款茶叶依次泡了一巡,每一款都香气四溢,品一口软软糯糯的月饼,喝一口或浓郁或醇厚或清爽的茶汤,清香爽口,让大家谈兴不减,就连饮食颇为讲究的双亲也吃了一大个月饼,老人家说,吃月饼配茶有助消化,是一种老少皆宜的健康饮食新时尚。于是,这之后的每个中秋节,小杨回家总要带上月饼和茶叶,因为家人已经恋上这种食用方式了。而且,小杨每次回家带的茶叶都不一样,或一两类,或两三类,每年都能让家里人喝到各种没喝过的茶叶,如前年带的是流行的铁观音,去年带的是当时颇为红火的普洱茶,今年他计划带些白茶、正山小种回家,他说,虽然月饼选择的余地不大,但福州市场上茶叶品种繁多,各种茶叶都有精品,可选择的范围也非常大,是理想的孝敬长辈的礼品。

健康又时尚

老李去年中秋送了老战友一盒“七星伴月”普洱茶,礼盒里有7个沱茶和1个茶饼,深受老战友喜欢。选择茶叶作为中秋礼品,当时他颇费了一番周折:老战友家里的月饼都是往外拎的,再送月饼简直就是“给人家添麻烦”,但选什么东西好呢?烟、酒老战友都不沾,送了没用,于是,茶叶就成了他的首选,茶叶毕竟实用、健康。没想到,老战友自从喝了他送的茶叶,开始喜欢上了喝茶,说起今年中秋礼品,老李不假思索地将目标锁定为茶叶。

但今年选购茶叶老李可就有点头疼了,茶叶品种那么多,福州的茶庄也遍地开花,该选哪家的何种产品呢?还好他是福州晚报的忠实读者,每周都一字不落地看本版的茶叶资讯,他说,有了晚报提供的资讯服务,他也不用“抓瞎”了,只要届时参考一下晚报推荐的产品,就能找到他所需要的茶叶,这样一来,他不仅还能继续为老战友送健康,而且还是最时尚的产品,老战友肯定开心得不得了。

茶经网扩展阅读

中秋话说茶月饼


中秋佳节,天高气爽,月儿圆圆。每逢这一天,人们赏圆月,品月饼,庆团圆。今天我们谈的不是一般的月饼,而是国饮——茶,与传统食品——饼的结合,这就是茶月饼。

关于饼,早在汉代就已有之。据《太平御览》载:有一种称胡饼,大概类似现在的芝麻烧饼吧。还有一种叫髓饼,就是葱油花卷。另有豆饼,就是豆沙馅饼。再有肉饼,顾名思义,是肉馅饼。月饼出现在宋代,北宋时期的中秋节吃象征圆月的圆饼,里面含糖浆,称“糖饼”,还有称“麦饼”。时至今日,我国许多地区,中秋之夜仍有“烙团圆”的食俗,即烙配以糖及果仁等的圆饼。到南宋,糖饼发展成含有馅心的圆饼,因形似月亮之圆,人们称“月饼”。苏东坡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月饼成了人们中秋佳节的传统佳点,“人家馈贻月饼为中秋礼物,十五夜,以祭月檐前”。

茶人肴馔食用自古有之。《晏子春秋》记载:“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意思是说齐景公(公元前547年)时,人们吃脱壳的粟饭,加以禽蛋,掺以茶叶作蔬菜食用。东汉《食忌》中也说:“苦茶久食为化,与韭同食。”三国时的《广雅》电记载着当时人们用茶煮粥吃,用今天的话来说即“茗粥”。

随着社会发展与人们生活的需要,出现了技艺精湛,风味独特的茶菜肴,成为我国菜系中一枝奇葩。人们据绿、红、青(乌龙)、黄、白、黑等六大茶类,结合菜肴本身特性,巧妙地将茶有机地融进菜肴,如脍炙人口的“龙井虾仁”、“铁观音炖鸭”、“茉莉鱿鱼”“红茶凤爪”等。还有在蒸米饭时加入绿茶,茶饭更有异香。茶入菜,茶入馔,以茶的独特香馨进一步丰富了肴馔的色、香、味。

茶与饼的结合是饮料与食用的发展。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世界茶王”的李瑞河凭着对茶的迷恋和执著,对提升荼的国际地位和弘扬茶文化不遗余力,继在台湾建立陆羽茶艺文化中心,在国内投资建茶博物院后,又将国饮——茶,与传统食品——饼融合,试制成功天福茶月饼,使之更具健康,更具时尚,更有节日之创意。茶月饼品种丰富,全部以正宗的茶籽抽配制,能提高月饼皮面筋的亲和力,增加防腐变质能力而疏松芳香,并以渗透馅心去油添香。

绿茶金桔月饼,以蒸青绿茶配低糖莲蓉和蜜制金桔,先用蒸气将茶叶蒸软,而后揉捻、干燥而成,香气清新,有丰富的维他命C,既有绿茶香郁,又有桔香甘醇。红茶荔枝月饼,馅心以优质红茶配以荔枝肉和冬蓉酱,口感既有荔枝的果肉鲜嫩,又有红茶浓郁香气,齿颊留香,回味隽永。铁观音蜜柚椰果月饼,馅心以上好铁观音茶,配以蜜柚、椰果制成,铁观音的“观音韵”香爽甘鲜,与柚椰果香融合,一经品尝,辄难释手。普洱茶素卤肉月饼,馅心以上等普洱茶与素卤肉和咸香蛋黄而配制,口感咸香爽口,普洱浓郁陈香更是沁人心脾。

中秋月夜,圆月悬空,一家人团聚,一壶香茗,一盘茶月饼,举杯奉茶邀明月,手持茶月饼,对月诉衷情。圆圆的茶月饼,蕴团圆,含和睦,溢清馨,寄情人之和谐,寄情人间至美。

说说那些和“茶”有关的英语


茶是几百年前从中国传入西方,茶一直和中国人脱不了关系,我们也为之骄傲。经过几百年的融合,茶在英语中也不断的被改造,利用,今天我们就盘点一下英语中关于茶的经典的用法。

ateahound

在茶话会、舞会或各种社交场合,总有些喜欢追逐漂亮女子并对她们大献殷勤的家伙。这类花花公子就被称为teahounds爱交际的男子。

例句:Johnismuchmaturenow,Ith

somebody'scupoftea

英国人对茶情有独钟,无论什么饮品都代替不了茶在他们心中的位置。因此somebody'scupoftea指的就是tobesomethingthatoneprefersordesires对某人胃口的东西,使某人感兴趣的东西。

例句:Football/Opera/Chemistryisnothiscupoftea.足球/歌剧/化学可不是他的爱好。

Thisspynovelisjustmycupoftea.这本侦探小说正对我的胃口。

astorminateacup

这是18世纪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的一句名言。有一次他听说圣马力诺发生了一场骚乱,就用了astorminateacup这个比喻来形容整个事件。圣马力诺是欧洲最小的共和国,人口稀少,因此孟德斯鸠认为那里的骚乱对整个欧洲局势无关紧要。Ifsomeoneexaggeratesaproblemormakesasmallproblemseemfargreaterthanitreallyis,thentheyaremakingastorminateacup.顾名思义,“茶杯里的风暴”自然算不得什么大事,所以就被用来表示“小题大做,大惊小怪”的意思。

例句:Thatcoupleoftenquarrel,butitisastorminateacup.那对夫妻经常吵架,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Storminateacup是大惊小怪的英式英语表达,美式英语的说法是tempestinateapot。此外,大惊小怪相似的说法还有:astorminacream-bowl,atempestinaglassofwater,astorminahand-washbasin。

teabreak

饮茶一直被英国人看作是一种悠闲和舒适的享受。英国人喝茶的时间比较固定,不像我们那样随时随地都可以喝茶。他们习惯于三餐两茶,每天工作、学习一段时间后,喜欢停下来休息一刻钟左右,喝杯茶,吃些点心,补充体力。这段时间叫做teabreak(茶休):anintermissionfromwork,usuallyinthemiddleofthemorningorafternoon,foracupoftea,asnack,etc.茶休有morningtea(上午茶)和afternoontea(下午茶)之分:上午茶一般在十点半左右;下午茶一般在下午四五点钟。

茶休的习惯源于英国18世纪的一位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她每天在午餐和晚餐之间总会感到有点饥饿,于是就在每天下午四点到五点之间邀请三五位知心好友,来喝点茶吃点点心。再后来就演变为“上下午工间或课间吃茶点的休息时间”。这种茶休在英国可是雷打不动的小憩时间。

例句:Ourbloody-mindedforemanwouldn'tgiveusateabreak.我们残忍的工头不给我们工间茶休的时间。

看了上述的这些英语关于茶的用法,是不是很自豪呢?茶对于英语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我们今天也是,只要我们的文化足够强大,就还可以像茶一样影响西方,而不是被西方文化洗脑。

普洱茶那点事儿


迄至2009年1月为止的故事

经历了清末民国初的火爆之后,普洱茶在广袤的中国大陆一口气蛰伏了半个多世纪。

随着宝岛茶人对茶饮在健康、文化上的卖点的深度挖掘,上个世纪最后几年,广东、云南地区的普洱茶市暗流涌动。

世纪伊始,中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消费欲望强烈。所有新奇的、独特的、有炒作潜力的东西都被精心策划,包装,宣传。终于,在2006下半年到2007上半年这段时间,普洱茶市沸腾了。

其实茶没有沸腾。沸腾的是人,而且只是很少一部分人。另有不少人忧心忡忡,还有一些人等着看热闹。

时间白驹过隙,转眼又是一年。零八年三月底,普洱茶市场指标性产品,大益7542、7572上市了。价格?相当的低调。

被07年的高价气红了眼的茶客松了口气:崩盘了吧!又有茶喝了。

被07年的火爆急红了眼的茶客幸灾乐祸:崩盘了吧!存那么多茶,曾孙都喝不完喽!

崩很吓人的字眼。有这么严重么?

前兆

07年初,我在云南西山版纳茶区的村寨里做调查。前所未见的茶价让茶农们纷纷露出兴奋而又羞涩的腮红。却也有年龄颇长的几位老人紧锁眉头。经历过民国时期茶市的巨大动荡,今天的喧嚣让他们担心昨日重现。

他们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07年秋,当时仍奋战在茶区一线的君莫问兄发帖爆料:某些着名茶产区居然有茶农佘米。过高的茶价吓退了收茶人,毛料堆满仓却换不成买米钱。

这时的市场,标价依然坚挺,群众依旧热心,只不过都纷纷开始捂紧钱包。

茶商们有点儿紧张。他们开始考虑:到底谁在消费普洱茶?

普洱茶的受众

最狂热那段日子,普洱茶市冒出了几种奇特的消费心态。

一、降脂减肥,保健药。二、时尚潮流,赶时髦。三、投资回报,炒股票。

茶饮再健康,终究不能雪中送炭。捏着鼻子当药喝,全无怡情之悦,实在大谬其趣。于是,纯喝药的人退出了。

时尚的核心特征就是流转不息。等它的指针无情的倒向红酒、咖啡甚至酸枣汁等等之后,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小资们也退出了。

充满泡沫的牛市不可能坚挺。一朝显露熊相,炒货的商家们更快马加鞭地退出了。

闹剧落幕,一片萧索。然后寂静中,依然有人神态自若地把普洱茶一杯杯往肚里灌。这些人说:

从人数上说,一个健康的市场系统应该是金字塔形的。顶端是制造商,人最少。中间是各级经销少,人数渐增。最下面是广大消费者,人数最多。

现在普洱茶市呢?枣核形!最上面一个制造商。到了各级经销商,茶叶就开始在各家仓库里搬来搬去。再往下呢?有多少消费者?一年那么多吨新茶,喝掉了几吨?

你存了很多茶,都升值了。太好了!可你卖得掉么?你能套现么?

我意识到:金字塔形虽然有点过时,但站得稳。枣核形很前卫,可惜太容易倒。

终于大家也都意识到:不管怎么炒作,怎么升值,怎么越陈越香,怎么越存越贵,茶终归还是要喝到肚子里。最终的话语权依旧牢牢长在喝茶人的嘴上。

那么,这些人为什么喜欢喝普洱茶?

越陈越香的迷雾

在消费市场上,广受关注的产品大都有一个简洁有力的描述。以茶举例:花茶,花香带茶香;绿茶,清香鲜爽;闽北乌龙,岩骨花香;广西黑茶,红浓陈醇。

这些字眼朗朗上口。既突出了产品的独特风貌,又指导着品饮者的价值取向。

普洱茶,目前叫得最响的词汇是越陈越香。

好一个越陈越香。这个短语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不勾勒现在,只暗示未来。

这就好像有人抱着个婴儿,跟我们信誓旦旦她三十岁时会是何等绝世的风韵。真的有把握?!未来和现在有如此确定的联系?

好吧!且不谈未来,让我们先论论现在。陈香是什么?

作为最基本审美取向,这个词汇的含义本身居然飘忽不定,存在广泛争议。

在漫长的中国饮料史上,茶叶一贯以新嫩为贵。陈作为一种品饮概念异军突起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即使在港台东南亚这些传统消费地区也不过就是几十年。当年港台茶人携各式茶品、各种理念杀向祖国大陆,你方唱罢我登场,赚足了眼球。可是台下观众看傻了眼。到底该听谁的?

甲说樟香,乙立刻讥其湿仓;乙高论干仓,甲回头笑其青BB。

陈。就这一个字,为一口茶增加了太多背景,太多故事,太多变数。

对于已经陈了的老茶,争论尚如此之多。那么还未陈化的生茶呢?

面前,一杯让人口舌麻痹的茶端了上来。茶友们一口灌下去,纷纷暗暗叫苦。

这时,甲发话了:这样的茶才叫霸气,就是这样的茶将来才是好茶。哇,不得了!是不是买点儿回家存存以观后效?

说时迟那时快,乙做鄙视状:这还算好茶?!哼哼!此茶苦而不甘,涩而不津。这种茶越放越难喝!呀,有危险!钱包还是收好。先观望一下。

正在此时,一直作沉思状的丙发言了:我手上有几饼这种口感的茶。经过一个苦涩不化的阶段,现在口感还是上升的。咦?二比一!到底是机遇,还是挑战?

折腾几次,消费者终于烦了。他们懒洋洋地说:这块茶饼二十年后会非常好喝,或者非常不好喝。随便您预测吧。反正我不买!

是啊!谁愿意为二十年的等待买单?

期待破茧化蝶

炒,也炒了。跌,也跌了。崩?还不至于。也许是不乱不治,不破不立。

因为我们知道,很多人还在喝普洱茶,喝他们认为好喝的普洱茶。

但是,如果所谓的高端新茶解决不了糊味,所谓的高端老茶解决不了霉味,所谓的越陈越香只是飘忽不定的字眼而不是深入人心的观念,那么消费者的热情还能保持多久?

如何让新茶好喝?同时让这些新茶在陈化之后更好喝?如何用货真价实、独特卓越的口感牢牢抓住消费者的嘴巴?如何让消费者真正觉得越陈越香是保障而不是风险?

Know-how,know-how!有志于普洱茶事业的专业茶人们尚任重而道远!望诸君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这样,喝茶人才好在将来某天为您今日的杰作喊一声好!

那些奇特的茶名


想了解《那些奇特的茶名》知识吗,丰富的《那些奇特的茶名》内容等你来看!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制作茶叶的国家,茶文化源远流长,异彩纷呈。茶叶种类繁多,有文献记载的茶叶便有一千五百多种。茶的命名也是各种各样,颇有趣味。

乌牛早乌牛早是我国古代的名茶,曾失传许久,近三十年才得以重现。乌牛早属于绿茶,因产于永嘉乌牛镇而得名。其发芽早,外形扁平,味醇气香,色泽翠绿,为茶中珍品。

太平猴魁太平猴魁是我国历史名茶之一,属绿茶类,人称“尖茶之冠”,是尖茶中的极品。其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该茶制法仅经杀青和烘干两道工序,不经揉作,故耐冲泡。也曾获1915年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一等奖及金质奖章。

敬亭绿雪敬亭绿雪也是汉族传统名茶之一,因其色泽翠绿,绿中带白如霜雪,故得此名。始创于明代,是明清时期的贡茶,也是安徽省最早的名茶之一。该茶在清末失传,1972年后得以重现。

龟山岩绿龟山岩绿产于湖北省麻城市龟峰山一带,茶树多生长于这里沿峰山坑岩壑间,因而所产之茶,名曰龟山岩绿。龟山岩绿史称龟山云雾茶,早在唐宋时期便有此茶。因其性质俱佳,在六十年代初,便列为“湖北四大名茶”。龟山岩绿为条形绿茶,其色泽翠绿,汤色碧绿清亮,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醇厚回。

如果不是对茶有所研究的人,可能还真的是不知道以上几种茶是何物。当然,茶名奇特的茶品还有很多,譬如东阳东白、雀舌、龙团等等。中国茶文化可谓博大精深,需要我们慢慢研讨。

关于本文《那些奇特的茶名》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茶盏的那些事


茶盏,可以是饮茶的器具,也可以用于彰显地位,古时贵族的斗茶便是典型的体现。对于今人,过去已为历史,而对茶盏的追求大多源于茶本身。因为茶盏因茶而生。

茶与茶盏的关系,是相生相融的。茶,因为茶盏而有了形,人们既可品其味,又可观其色,还可闻其香,更可杯底留香。茶盏,因为茶的存在而存在,因为茶,它退去了初入凡尘的青涩,变得内敛、深邃;因为茶,它感知到每一位有缘人的喜怒哀乐;因为茶,岁月不落尘埃,它满腹灵性

时光,让茶盏经历茶,让茶释放出最好的芳华。这芳华里有着太多的故事,有着太多的情感,但每一份都是值得珍藏的记忆。

饮茶之风兴于唐而盛于宋,唐代流行煎茶,茶具喜用青瓷和白瓷。宋代流行冲茶且斗茶成风,为了分辨水痕比出高低,宋人弃青瓷白瓷改用黑瓷,并在黑色釉上大做文章,烧制出兔毫盏、油滴盏、玳瑁盏、木叶盏等茶具珍品,使我国茶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唐代流行用青瓷白瓷

在唐代以前,饮茶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到了唐代,饮茶之风才扩散至民间,茶已成为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到了宋代,饮茶之风更盛,中国茶文化进入全盛期。茶庄、茶肆、茶坊、茶馆遍布城乡,当时人们常说,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把茶和柴米油盐相提并论,可见当时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另外,史籍上之所以有茶兴于唐而盛于宋的说法,是因为宋代兴起了斗茶风。

茶盏贵为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宋徽宗

斗茶是由于茶水生成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唐人饮茶的方式是煎茶,先将采来的茶叶用热气炙干,然后趁热捣碎,制成茶饼。饮用时将茶饼打碎,投入茶臼内研细后,再拿去煮茶。而宋代流行冲茶,即先将茶叶做成茶饼,饮用前把茶饼碾成细末放入茶碗或茶盏,再沏以初沸的开水,于是水面浮起一层白色的泡沫,这层泡沫称为水痕,斗茶是要比试谁的茶盏中泡沫停留的时间更长。《方兴胜览》记载:斗试之法,以水痕先退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故较胜负曰一水、两水。因斗茶是以茶色是否鲜白为标准,因而所用茶具以黑釉瓷器为主。

宋徽宗喜欢饮茶,对如何制茶和饮茶极有研究,著有《大观茶论》一书,书中说:盏色以青黑为贵,兔毫为上。《方兴胜览》也说:茶色白,入黑盏,水痕易验,兔毫盏之所以为贵也。斗茶成风使市场对黑釉瓷器的需求量极大,所以宋代黑瓷生产形成一个庞大的体系,不仅一些青瓷窑场如福建建阳的建窑、江西吉州窑、山西榆次窑等以生产黑瓷为主,连如定窑之类的以产白瓷为主的名窑,也为适应市场需求而大量生产黑瓷。

斗茶之法讲究茶质、水质和技艺。为了创造最佳的斗茶效果,不仅需要茶品好,技巧娴熟,而且需要优质的茶盏。所谓好马配好鞍。《茶录》说茶色白,宜黑盏。这种斗茶,黑白分明,一目了然。所以斗茶家们都对黑釉茶盏(碗)情有独钟,皆因建盏最适合斗茶。

建盏皆用正烧,外壁往往施半釉以免粘窑,釉在高温中易流动,便形成了这美美的釉滴珠,又称釉泪。建窑黑釉属于古代结晶釉范畴,含铁量较高。在高温溶烧过程中,由于窑内火候的高低和气氛的变化,使釉面产生奇特的花纹。与华丽的彩绘和繁缛的雕饰不同,它们是釉料在一定的温度和气氛中产生变化的结果,陶瓷工艺界称之为窑变。

宋人爱斗茶茶盏黑为贵

宋代斗茶所用的黑瓷茶盏以兔毫盏、油滴盏、玳瑁盏和木叶盏最为名贵,艺术成就也最高。兔毫纹的形成是由于釉中的铁质在高温中聚集,并向下流动,产生流淌状丝毛纹,因细密如兔毛而得名。油滴盏的油滴纹是黑釉在高温中形成的结晶釉,釉面密布银灰色和褐色斑点,犹如漂浮的油滴。玳瑁盏的玳瑁纹是在黑色釉面下出现的褐黄、铁锈色斑点,状似玳瑁背上褐色和淡黄色相间的花纹。因这种纹饰和鹧鸪鸟羽的花纹也很相似,所以又称鹧鸪斑。

木叶盏以树叶为标本

而艺术效果最为惊人的是江西吉州窑生活的木叶盏,这种茶盏的纹饰是如何形成的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有一种说法认为,制作时以天然树叶为标本,先对叶子进行特殊腐蚀处理,去掉叶衣,只剩叶茎和叶脉,再把它贴在成型的胎体上,然后通体施黑釉高温烧制。烧成后的树叶呈金黄、浅黄、淡红、淡紫、银白等颜色,树叶的形状及茎脉有的在黑釉的映衬下清晰可见。木叶纹有半叶、一叶,也有两叶、三叶。木叶盏的器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口径10厘米左右的圆盏,另一种是稍大一点的斗笠盏。木叶盏在宋代的名气不及兔毫盏和玳瑁盏,但其奇特的制作工艺和朴实自然的装饰风格越来越受后人的重视,以至于把它视为吉州窑的极品,因留传至今的木叶盏寥寥无几,因而更显珍贵,是很多藏家梦寐以求的宝贝。

回顾普洱茶的那些历史


第一个给滇西南的大叶种茶里洒清水的人是谁?第一个用湿润的笋叶包裹饼茶的是谁?历史永远地遗忘了他们。但是,关于普洱茶的奇迹,就来源于这两个偶然的细节为使茶叶在运输中不碎裂,茶农朝茶叶中洒上些清水。运往思茅或普洱的总茶店,需要10天左右。时光加上清水,完成了大叶茶的第一步冷发酵。在思茅或普洱的总茶店,散茶被蒸压成饼,外包笋叶同样,为了使它软柔,笋叶被水浸湿。

第二道冷发酵发生在茶马古道上。经滇藏线到拉萨,全程约需100天。在迢遥长路上,大叶茶伴着风声、雨声,揉入阳光、霜雪以及那层笋叶的清香水汽,它开始在马背上不为人知地、静悄悄地酝酿一种不可思议的陈香。天地自然参与了这一制作过程。马背上的时光,完成了普洱茶的最后一道工序。

1993年4月,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思茅举行,会议解决了有关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一大悬案:世界茶叶原产地在中国的云南思茅。在一些专家的解读里,普洱,乃哈尼语,意为水边的寨子。普洱茶,是包括哈尼族、基诺族在内的滇西南人民的共同创造。这次学术研讨会成为普洱茶热的预演。

整个90年代,一批台湾茶人关于普洱茶书籍的出版,将一股追捧的热力漫漫传往大陆。传奇与玄妙的身世,赋予普洱茶一种文化价值,它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有文化意味的商品;而越陈越香的直接表述,成为最好的广告词,暗示它无可预知的升值空间。

2003年以后,普洱茶的知名度在大陆如同井喷。拍卖会上,一饼普洱茶以几十万到一百多万元不等的天价,抢尽风头;市肆坊间广泛流传着一两百年普洱等价一两黄金的说法。2005年春,马帮茶道瑞贡京城活动从思茅起身,沿着百年前马帮进京的路线蜿蜒,一路北上。这一有关普洱茶的最大的行为艺术,在全国引起轰动。全民性的普洱风潮呼之欲出。

很快,普洱茶的收藏、囤积、投资者,远远多过了普洱茶的消费者。作为高端礼品的普洱茶,在各种社交场所送来送去。更多情况下,普洱茶成为身份的表征、品位的标志、时尚的代言。终于,普洱茶市场一片丧失理智的疯狂。此时的普洱茶,渐渐被抽离其物质载体,陷入深度异化。

鉴于普洱之名如日中天,思茅市做出了更名普洱市的决定。2007年1月,思茅市如愿以偿。与此同时,云南的普洱茶生产被带入一个群雄逐鹿、你争我夺的时代。

然而自始至终,普洱热背后,商业运作与茶商炒作的魅影时隐时现。当普洱茶疯涨的价格远离其价值,泡沫越吹越大,破裂在所难免。2007年5月起,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普洱茶价格出现迅速下滑的局面。很快,普洱茶市场面临不可挽回的崩盘现象。

反思终于来临。人们记起:上一次国土上出现此种非理性狂热,是上世纪80年代的君子兰热。

但无论如何,在整个市场的波峰浪谷之中,普洱茶作为一种质朴的民族文化,其本质并无改变。事情的实质是:当某些民族传统文化被包装成商品投放于市场时,它有可能被改写,被涂抹。所以,普洱茶事件的启迪,意味深长。

有关普洱茶的那些历史


第一个给滇西南的大叶种茶里洒清水的人是谁?第一个用湿润的笋叶包裹饼茶的是谁?历史永远地遗忘了他们。但是,关于普洱茶的奇迹,就来源于这两个偶然的细节:

为使茶叶在运输中不碎裂,茶农朝茶叶中洒上些清水。运往思茅或普洱的总茶店,需要10天左右。时光加上清水,完成了大叶茶的第一步冷发酵。在思茅或普洱的总茶店,散茶被蒸压成饼,外包笋叶同样,为了使它软柔,笋叶被水浸湿。

第二道冷发酵发生在茶马古道上。经滇藏线到拉萨,全程约需100天。在迢遥长路上,大叶茶伴着风声、雨声,揉入阳光、霜雪以及那层笋叶的清香水汽,它开始在马背上不为人知地、静悄悄地酝酿一种不可思议的陈香。天地自然参与了这一制作过程。马背上的时光,完成了普洱茶的最后一道工序。

1993年4月,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思茅举行,会议解决了有关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一大悬案:世界茶叶原产地在中国的云南思茅。在一些专家的解读里,普洱,乃哈尼语,意为水边的寨子。普洱茶,是包括哈尼族、基诺族在内的滇西南人民的共同创造。这次学术研讨会成为普洱茶热的预演。

整个90年代,一批台湾茶人关于普洱茶书籍的出版,将一股追捧的热力漫漫传往大陆。传奇与玄妙的身世,赋予普洱茶一种文化价值,它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有文化意味的商品;而越陈越香的直接表述,成为最好的广告词,暗示它无可预知的升值空间。

2003年以后,普洱茶的知名度在大陆如同井喷。拍卖会上,一饼普洱茶以几十万到一百多万元不等的天价,抢尽风头;市肆坊间广泛流传着一两百年普洱等价一两黄金的说法。2005年春,马帮茶道瑞贡京城活动从思茅起身,沿着百年前马帮进京的路线蜿蜒,一路北上。这一有关普洱茶的最大的行为艺术,在全国引起轰动。全民性的普洱风潮呼之欲出。

很快,普洱茶的收藏、囤积、投资者,远远多过了普洱茶的消费者。作为高端礼品的普洱茶,在各种社交场所送来送去。更多情况下,普洱茶成为身份的表征、品位的标志、时尚的代言。终于,普洱茶市场一片丧失理智的疯狂。此时的普洱茶,渐渐被抽离其物质载体,陷入深度异化。

鉴于普洱之名如日中天,思茅市做出了更名普洱市的决定。2007年1月,思茅市如愿以偿。与此同时,云南的普洱茶生产被带入一个群雄逐鹿、你争我夺的时代。

然而自始至终,普洱热背后,商业运作与茶商炒作的魅影时隐时现。当普洱茶疯涨的价格远离其价值,泡沫越吹越大,破裂在所难免。2007年5月起,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普洱茶价格出现迅速下滑的局面。很快,普洱茶市场面临不可挽回的崩盘现象。

反思终于来临。人们记起:上一次国土上出现此种非理性狂热,是上世纪80年代的君子兰热。

但无论如何,在整个市场的波峰浪谷之中,普洱茶作为一种质朴的民族文化,其本质并无改变。事情的实质是:当某些民族传统文化被包装成商品投放于市场时,它有可能被改写,被涂抹。所以,普洱茶事件的启迪,意味深长。

清明时节的那些茶俗


清明节是华人纪念祖先的一个传统节日。其习俗丰富多彩,不仅讲究禁火、扫墓,还会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据说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防寒食冷餐伤身,因此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所以在清明节日中,既有祭奠先人的怀古幽思,又有踏青游玩的欢乐,是一个极富特色的节日。

以茶为祭的历史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梁朝萧子显撰写的《南齐书》中就有记载:齐武帝萧颐永明十一年在遗诏中称:"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以茶为祭,可祭天、地、神、佛,也可祭鬼魂,这就与丧葬习俗发生了密切的联系。上到皇宫贵族,下至庶民百姓,在祭祀中都离不开清香芬芳的茶叶。茶叶不是达官贵人才能独享,用茶叶祭扫也不是皇室的专利。无论是汉族, 还是少数民族,都在较大程度上保留着以茶祭祀祖宗神灵,用茶陪丧的古老风俗。自南朝齐武帝开了以茶为祭的先河之后,逐渐形成一定的形制,并把这一习俗保留了下来。

以茶祭祀,一般有三种方式:以茶水为祭,放干茶为祭,以茶壶、茶盅象征茶叶为祭。以茶水为祭是最常见的,江南地区大年三十的晚上,还可见到以茶祭祖的传统习俗。大约在傍晚五时左右,家族的长辈(通常是男性长者)备好丰盛的祭品,当然少不了茶水一杯,放在祭桌上。祭祀开始时,一家之主嘴里念念有词,祈祷祖先保佑全家平安、子孙后代成才。祈祷完毕,主人会烧一些纸钱,借此与自己的祖宗对话,最后将茶水泼在地上,希望祖先也能品饮清香的茶叶。

有一些地区祭祀时用干茶及借茶壶象征茶水。清代宫廷祭祀祖陵时也用干茶。据有关史料记载,清同治十年(1871年)冬至,清廷举行大祭时即有“松萝茶叶十三两”;光绪五年(1879年)岁末大祭的祭品中也有“松萝茶叶二斤”。

在我国民间历来流传着以“三茶六酒”和“清茶四果”作为丧葬祭品的习俗。如在浙江绍兴、宁波等地供奉神灵和祭祀祖先时,祭桌上除鸡、鸭、鱼、肉外,还置杯九个,其中三杯茶,六杯酒,因九为奇数之终,代表多数,以此表示祭祀隆重丰富。另外在广东、江西一带,清明祭祖扫墓时,就有将一包茶叶与其他祭品一起摆放于坟前或在坟前斟上三杯茶以祭祀先人的习俗。而在铁观音的家乡安溪,清明时节,后辈上坟扫墓跪拜先祖,要敬奉清茶三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