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增产提质新技术

发布时间 : 2019-11-13
佛手春茶 春茶冲泡 碧螺春茶叶

佛手春茶。

推迟轻剪 常规的茶冠而轻修剪都在冬季的12月至翌年2月进行。实践证明,这样做一是修剪后枝易受冻害;二是剪除了越冬芽,使春芽萌发时间推迟;三是剪去了茶树冠面枝条已积累的养分,影响春芽的萌发力和生长粗壮枝,最终影响春茶产量与质量。因此,修剪时间宜在霜期过后进行,以剪后30~40天就可开采头春茶为佳。

提早追肥 常规追肥大多在3月上中旬,春芽开始萌发时进行。试验证明,春茶养分的利用率仅12%,若提早在2月中旬施下,春茶养分利用率可达17%以上。每亩宜施速效氮肥(如尿素,硫铵等)20~30千克,在距茶树主干25~30厘米两侧,各开一条宽30~40厘米的小沟,然后将肥料施入沟内,再覆上把沟填平,井修好沟畦。在春芽萌动和长至一芽一叶初展时,各喷一次综合型叶面营养肥,如农多收、稀土多元叶面肥、福大多元叶面肥等,可明显提高春茶产量。

适时早采 常规开采大多在10%以上芽梢达到采摘标准时才开采。春芽开采宜早不宜迟,有5%的春芽就可开采,先采摘树冠以下的萌芽,再采摘树冠面上的芽。采摘时第一、二批宜采芽尖,或一芽一叶或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加工高档名优茶,第二批以采摘一芽一叶到一芽三叶初展的叶为宜。春茶采摘不应留真叶。

cy316.com扩展阅读

秋茶增产技术要点


俗话说,立秋以后还有三个秋老虎。意思是说立秋后温度仍然很高。那么,目前刚过“立秋”,气温适宜,光照强,白天长,正是秋茶萌发的好季节,我们一定要抓住良机,大采秋茶,力争采好茶、多采茶,增收益。要求秋茶产量占全年茶叶总产量的30%左右,这是有科学根据的。

秋茶采到何时为止?一般要求到“秋分”即阳历9月20日左右为止。在鄂西地区的低山和二高山地区“秋分”之时气温都在15—20℃左右,此时还是茶树生长的旺盛季节。我们要破“立秋”过后不采茶,以及重春茶不重秋茶的习惯,将在下霜以前将萌发的嫩茶叶全部采下来。因为当年新发的茶叶不采下来一遇凌冻全枯了,未冻死的茶叶在来年修剪茶园时,还是一剪子全剪了。蓄茶树重要,但蓄茶树的叶子和枝条都是春夏茶留下未采的老叶和木质化了的枝条。经化验得出:秋茶茶多酚含量高,而氨基酸降低的幅度不大,秋茶制绿茶最好。鹤峰有句谚语:头茶苦,二茶涩,三茶好吃无人摘。这是对鹤峰茶叶生产实际情况的写照。秋茶不采很可惜,请农民朋友们算算账,采好秋茶增加收益何乐而不为呢?从现在起还采一个月,到9月15日至20日结束秋茶采摘,这是有科学依据的,积极行动起来采好秋茶。

要达到秋茶质量好、产量增,在目前必须抓好以下几点技术措施:

一、防虫治虫:二茶结束,秋茶开始,主要是小绿叶蝉(又称蜉虫子)的危害。此虫很小,只有3—4毫米长,体色翠绿,有翅膀,绿色透明,它是夏秋茶的主要敌人,往往不为人知地造成大面积危害。它的危害部位主要是以它像针一样的嘴吮吸幼嫩芽叶的叶质,轻者芽子萎缩,重者芽子枯萎,根本无茶可采。

防治方法:用金大地10%,1亩用3包,或清源保1000倍等喷洒茶树树冠,最好消灭若虫幼虫阶段,再即进行强采,使它无法繁殖。采茶结束后再进行一次防治,降低虫子密度,应注意的是:天晴干露水打药,打药后6—7天采茶,以防农药残留影响茶叶质量。

二、追肥:

①有条件的农户可进行根际间追肥,每亩10斤尿素,在天晴无露水时撒施于茶行中。

②叶面施肥,采摘一次喷施一次,尿素溶液比例即每亩0.5市斤兑水120升喷于叶面,其叶面喷肥还有磷酸二氢钾,叶面宝、稀土(土肥站有货)等均可,叶面喷肥可与农药混合喷施,既可防虫,又可增产。

三、合理采摘:

①抓好采蓄:对才投产不久的茶树抓好蓄树养蓬,使其幼龄茶树能更好地过冬。

②按标准采一芽二、三叶。

③一定要做到采大留小多轮次采,秋茶一般要求4—5天采一次,这样可使漫长时间的秋茶大增产,大增收。

四、搞好加工:收购鲜叶的企业、个体加工厂一定要对样收鲜叶,不压级压价。按操作规程加工,秋茶内含物并不低于春夏茶,只要精加工,同样可以收到好的经济效益。个体加工厂一是注意采摘标准,二是防止茶叶馊、臭、霉烂,力争做好茶。

国外农机新技术


一、利用植物油清除臭味 据美国农业研究局的科学家称,牲畜养殖场的异味可利用薄荷等植物油进行清除。该研究是应美国肉用动物研究中心要求进行的,目的是保护粪便肥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避免病菌的传播。 在室内实验中,每升粪便中加入浊的香芥酚和百里香油就可抑制产生异味的易挥发脂肪酸的发酵,两种油单用的效果也很好。这两种油都是薄荷科植物油,也存在于百里香和其他普通草本植物中。

二、拖拉机水陆两用 美国西海岸农业机械公司研制出一种水陆两用农用拖拉机,这种拖拉机的发动机和底盘采用铝合金和工程塑料制造,以减少车体自重;四个车轮采用聚酪纤维泡沫塑料成型,在旱地上工作时,这四个车轮对地面的压力很小,在农田中耕、除草、喷药时不会压坏农作物;在水田工作时,可以放下底盘凹槽内平常抬起的四个浮筒,即可将车浮起作业。这种拖拉机还可以在沼泽、湖泊、水底、河流中运输或牵引拖船。

三、激光揉茶 日本北海道戈鲁吉茶叶公司的科研人员,采用脉冲激光揉茶,从而提高了茶叶的质量。测验表明:用脉冲激光揉制的茶叶,溶于茶水中的单泞酸,提高了2.1%,其他可溶性物质也分别提高了4.5%—10.5%口感品尝比传统方法揉制的茶叶味道更加浓郁。

四、保健面粉前景诱人 保健面粉市场潜力大,综合效益高,前景诱人。 1.含铁面粉。缺铁性贫血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疾病。在面粉中添加一定量的乳酸亚铁,不但可以提高人体免疫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少年儿童的学习注意力和记忆力。 2.含碘面粉。含碘面粉有助于智力提高,防止地方性缺碘而发生的一些疾病。我国人民缺碘者比较多,智残病人中绝大多数因缺碘而造成。 3.含锌面粉。锌是人体所必需的重要元素,特别是对儿童和老人,缺锌比例相当大。在面粉中加锌可提高儿童智力,延缓老人早衰。 4.螺旋藻面粉。据专家测定,1克螺旋藻干粉的营养相当于1000克各类蔬菜营养价值的总和,它具有增加体力、健身、抗衰老、防治缺铁性贫血等功能。 5.加钙面粉。从儿童到老人,缺钙比例相当大,在面粉中加钙可防止骨质疏松、软骨病等症状的发生。 五、向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较发达的农业国家美国、日本等农业生产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的调控控制向利用环境、计算机等多因子动态控制系统发展。温室作物栽培,实现播种、育苗、定植、管理、包装、运输等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的目标。

苦丁茶短穗扦插新技术


苦丁茶现已成为一种饮料。为解决苗木的来源问题,近年来,贵州省余庆县通过多次较大面积的试验,提出一种简单、可靠、省时、省工、省料的短穗扦插技术,成活率可达86%以上,比传统的粗长枝扦插每亩节省成本2000元,成活率高出40%以上。

1.扦插苗圃的准备

(1)选择地块。要求地势平坦、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向阳、近水源并且便于排灌。

(2)规划。小区设置要因地制宜,依地块的自然落差划分小区,每个小区四周要设立排灌沟,沟宽60cm、深40cm。畦长一般为10~15m,畦向以东西向为宜,畦宽1.2m,畦与畦之间的操作沟为40cm。

(3)苗床的建立。在畦面四周放好线后,进行开挖,先挖表土10cm,并全部铲起放置一边,再挖底土层10cm放置另一边。回填所有表土并整平,将准备好的杀虫剂、杀菌剂及基肥充分拌匀后,均匀撒施于表土层上(每平方米用呋喃丹8g、甲基托布津1.5g、饼肥450g),再将底土回填作表土,捣细平整后,夯实四周。

(4)沟灌。苗床整好后进行连续沟灌20天,目的是杀死虫卵,使杀菌剂充分渗透土壤,饼肥充分腐熟。

2.短穗扦插

(1)穗条选择。选择健壮、无病虫害、半木质化的一年生枝条。剪插条要在上午进行,剪回的枝条要及时组织剪穗扦插。

(2)剪穗。将选好的穗条从上到下依次按距腋芽3mm剪切,留2片全叶,剪口略斜、光滑,不可撕裂茎皮和损伤腋芽,短穗长为3~4cm。

(3)短穗药剂处理。①生根粉处理。用ABT生根粉1g兑水10kg,将短穗浸入,经0.5min取出待插,或选用其他生根粉按使用说明浸泡。②生根液处理。用生根液25mL摇匀后兑水1kg,将短穗浸1min取出待插。

(4)扦插。扦插前1~2h用水将畦面浇透,然后划线(一般规格为4cm×4cm),将短穗插入交叉点处(每

亩25万穗),插入深度为短穗长度的2/3,插后用手指在短穗间稍揿压,插的角度一般以叶片与地面成30~40°角为好。插好后用多菌灵1000倍液进行杀菌处理,同时可清洗叶片,并使插穗与土壤紧密结合。

(5)拱架保温、遮荫。在畦上插竹弓(长2.5m)搭建小拱棚,拱棚离地不得低于50cm,竹弓上面覆盖遮阳网,当气温在10℃以下时,必须加盖薄膜,四周用土压实,保温保湿,有利于插穗切口的愈合生根。

3.苗圃管理 

(1)水分管理。扦插完毕后要及时灌水,沟灌约20h。平时水分管理应视土壤湿度而定,以3cm以下土壤能捻成条而不粘手为宜。如表土干燥松散应及时沟灌,长期下雨,应注意排水防涝。

(2)温度管理。扦插全年都可进行,以5~10月较为适宜。棚内最宜温度为25℃,要随时观察棚内温度的变化并及时调节,如超过40℃应及时掀开两头的薄膜通风散热,以免灼苗。

(3)施肥。当扦插苗长出3~4片真叶后,抗性逐渐增强,可以施用有机肥。方法是:用饼肥1份、水10份,放入池中充分腐熟(约需20天),使用时,取腐熟饼肥水1份兑清水10份,用喷壶浇灌,每15~20天施用1次。做到勤施、薄施,宜淡不宜浓。

(4)病害草害防治。秋冬季节的主要病害是云纹叶枯病、炭疽病、褐色叶斑病等,可用百菌清800倍液或杀菌灵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春季易发生的芽枯病、根腐病、炭疽病等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草害应做到见草就除,采用人工除草,不能使用化学除草剂。

4.出苗标准

出苗标准为苗高35cm,根系发达,无病虫害,起苗时要浇足水分,保证根系完整,不伤根(有条件的最好带土移栽),起苗后及时栽植。

国外农业(农机)新技术荟萃


一、利用植物油清除臭味

据美国农业研究局的科学家称,牲畜养殖场的异味可利用薄荷等植物油进行清除。该研究是应美国肉用动物研究中心要求进行的,目的是保护粪便肥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避免病菌的传播。

在室内实验中,每升粪便中加入浊的香芥酚和百里香油就可抑制产生异味的易挥发脂肪酸的发酵,两种油单用的效果也很好。这两种油都是薄荷科植物油,也存在于百里香和其他普通草本植物中。

二、拖拉机水陆两用

美国西海岸农业机械公司研制出一种水陆两用农用拖拉机,这种拖拉机的发动机和底盘采用铝合金和工程塑料制造,以减少车体自重;四个车轮采用聚酪纤维泡沫塑料成型,在旱地上工作时,这四个车轮对地面的压力很小,在农田中耕、除草、喷药时不会压坏农作物;在水田工作时,可以放下底盘凹槽内平常抬起的四个浮筒,即可将车浮起作业。这种拖拉机还可以在沼泽、湖泊、水底、河流中运输或牵引拖船。

三、激光揉茶

日本北海道戈鲁吉茶叶公司的科研人员,采用脉冲激光揉茶,从而提高了茶叶的质量。测验表明:用脉冲激光揉制的茶叶,溶于茶水中的单泞酸,提高了2.1%,其他可溶性物质也分别提高了4.5%—10.5%口感品尝比传统方法揉制的茶叶味道更加浓郁。

四、保健面粉前景诱人

保健面粉市场潜力大,综合效益高,前景诱人。

1.含铁面粉。缺铁性贫血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疾病。在面粉中添加一定量的乳酸亚铁,不但可以提高人体免疫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少年儿童的学习注意力和记忆力。

2.含碘面粉。含碘面粉有助于智力提高,防止地方性缺碘而发生的一些疾病。我国人民缺碘者比较多,智残病人中绝大多数因缺碘而造成。

3.含锌面粉。锌是人体所必需的重要元素,特别是对儿童和老人,缺锌比例相当大。在面粉中加锌可提高儿童智力,延缓老人早衰。

4.螺旋藻面粉。据专家测定,1克螺旋藻干粉的营养相当于1000克各类蔬菜营养价值的总和,它具有增加体力、健身、抗衰老、防治缺铁性贫血等功能。

5.加钙面粉。从儿童到老人,缺钙比例相当大,在面粉中加钙可防止骨质疏松、软骨病等症状的发生。

五、向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较发达的农业国家美国、日本等农业生产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的调控控制向利用环境、计算机等多因子动态控制系统发展。温室作物栽培,实现播种、育苗、定植、管理、包装、运输等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的目标。

贵州:务川“五强化”加快推进茶产业提质增效


贵州我国著名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古往今来,不同民族的人民集聚生活在这里。作为我国内陆的一个山区,受历史、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贵州的经济发展相对于东部省份城市来说,显得尤其缓慢。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扶贫力度,试图通过发展一些产业,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今天我们就把镜头对准务川自治县,来看一看当地人们是怎样通过茶产业富起来的。

为加快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新年以来,务川自治县立足生态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快茶园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建设,全力管护好现有茶园,合理流转弃管茶园,全面推行茶园绿色防控,创新茶叶全产业链,促进茶园提质增效。实现投产茶园11万亩以上,茶叶产值3亿元以上。

一是强化基地规模。加大茶叶企业、专业合作社核心基地建设,带动基地周边散户连片种植逐步实现茶园种植基地化、标准化、规模化;积极引导茶叶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种茶能手等采取股份合作、流转、承包等方式,对零星散户、分散茶园和弃管茶园进行资源整合,实现茶园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着力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园管护,建立茶树修剪、鲜叶采摘、土壤耕作、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机械化服务体系。

二是强化质量标准。严格落实质量监控及检测,建立和完善茶叶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对有条件的集中连片茶园建立茶叶质量追溯体系,鼓励支持茶叶企业进行无公害茶、绿色茶、有机茶产品认证,积极推行茶叶产地标识制度和茶叶质量安全承诺。

三是强化附加效益。充分挖掘仡佬茶文化,立足生态、有机茶园,全力打造务川大叶茶等品牌,加强与省外茶叶主要消费市场对接,积极拓展茶叶网络市场,引导茶叶企业组建茶叶产销联合体,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技术标准,共同开发统一品牌系列产品,拓展市场营销渠道。

四是强化技术支撑。鼓励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到重点茶叶企业就业,充分利用职业学校、“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等培训平台,加大茶农和企业人员培训,培育茶艺人员100人以上,茶叶营销管理人员200人以上,加工技术人员及茶农2000人以上。

五是强化督导考核。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督查考核机制,定期督查通报茶产业发展推进情况,考核结果计入主管部门和乡镇(街道)年度综合目标考评。

银杏茶的加工新技术


银杏叶,别名白果树叶、蒲扇、飞蛾叶。含有黄酮类酸类、酸类及萜内酯类等170余种药用成分,这些药用成分除了可以治疗某些疾病外,还是一种重要的保健品资源。长期饮用银杏茶可给人类带来健康,也成为充分利用银杏叶的途径之一。

湖北省房县龙驹山国有林场,利用银杏叶加工成银杏茶取得了可观效益。根据几年的生产实践,现将银杏茶的炒制技术介绍如下。

1、机器设备

机器设备包括切条机、杀青机、揉捻机、炒干机。

2、工艺流程

银杏茶炒制的工艺流程为:采叶→去杂清洗→切条→杀青→揉捻→炒干→再揉捻→再炒干。

3、操作技术

3.1采叶

选择2~5年生幼树的叶子为最佳。因为这样的叶子药用成分含量高,叶子幼嫩,炒制出来的茶叶色泽鲜绿,条形紧结,芳香味持久,茶汤色黄绿、清澈,滋味鲜爽而苦味淡,适合人们饮茶的口味要求。相反,大树叶药用成分含量低,起不到医疗、保健的作用,同时又由于树叶革质性强,叶色淡,炒制出来的茶品质较差。

1年中以6~7月份的鲜银杏,炒制出来的茶为上乘,8~9月份次之,10月份以后的较差。然而,有些银杏园经营管理好,加之水肥比较充足,树体生长旺盛,土壤条件优势,叶子质量仍然很好,炒制出来的茶品质也会是上乘。因此,叶子质量是茶品质的基础,选择优质银杏叶非常重要。

每天上午当露水蒸发掉后,即可进行采叶,采叶时应不带叶柄,以12时以前采完为好。为了保证树体生长,年年采到优质银杏叶,第一、二次采叶不要超过树高的1/3。

采下的银杏鲜叶应放在蒌匡中,尽量不要装进编织袋或麻袋中,以防叶片发热变质而影响茶叶质量。采摘后立即加工,如采叶过多,来不及加工时,则应摊晾在通风室内的席上,摊晾厚度不得超过5厘米,并经常翻动以免叶子发霉变质。

3.2去杂清洗

首先应清除银杏叶中的杂物,如病虫叶、干枯叶、砂砾、虫体、虫卵等,再次清除叶柄。精制银杏茶一定要清除叶柄,机制银杏茶给人以粗糙之感,但在饮用上无多大差别。制茶用的银杏叶必须用自来水或井水冲洗2~3遍后方可制茶,这样的银杏茶汤色才会清澈、透明、纯正,否则混浊不清,并伴有土腥味。

3.3切条

如炒制精制银杏茶,将剪除叶柄的银杏叶洗净后,晾去水分,在切条机上切成3~5毫米宽的叶条;粗制银杏茶可切成6~10毫米宽的叶条。有的银杏制茶厂不经切条,直接用整片叶子杀青后直接揉捻,这要增加揉捻时间,炒制出来的茶也可上市,不过总显得粗糙。有的银杏制茶厂,不经切条这一工序,而采用人工撕条,经撕条炒制出来的银杏茶特别精致。不过撕条工效较低,炒制成本较高。撕条的具体操作是,将冲洗后的银杏鲜叶,摊在席上凉2~3天,使叶子完全萎焉,然后顺着银杏叶脉撕成宽3~4毫米叶条,再进行杀青、揉捻。如果银杏叶不经萎焉,叶子发脆,茶条很难撕成,工效会更低。银杏叶撕条,一个工作日仅能完成1.0~1.5千克。因此,撕条制茶成本较高。

3.4杀青

银杏叶片切条后,对滚筒式杀青机点火加热,同时启动杀青机,当锅温烧至250℃时,即刻投入10~15千克叶条,这时温度还可再升高一些,锅内会立刻出现轻微爆破声。杀青应严格掌握锅温“先高后低”的原则。杀青时间与叶子含水量的多少、叶子的老嫩、叶子的采摘期等因子有关,因此不可能作出统一的时间规定,通常是15~20分钟。但杀青的经验和感官却是非常重要的。当叶条已柔软,茶条上已形成水膜,手握成团,并有粘溜溜的感觉,松手不散而又没有叶汗挤出时为适度。叶色由鲜绿即将变成暗绿,青草气味已消气,略有银杏叶芳香时为适度。此时叶子的水分应减少50%以上,这时锅温应降至180℃。做到嫩叶老杀,老叶嫩杀。嫩杀比老杀好,这对保持优良的茶型非常重要。如果杀青不足,绿叶中酶的活性不能完全制止,带有青草气味。又由于子叶条中含水量较大,在滚筒式炒锅内炒制时间较长,往往破坏了扭卷的茶形,降低了银杏茶的感官品质。当然杀青过度也不可取。如果杀青过度,由于叶条中水分减少太多,叶质变脆,揉捻易碎,茶条不紧结,影响感官。总之,杀青时,要杀得透,杀得匀,杀得适度,掌握火候非常重要。

目前,有的银杏制茶厂,采用以蒸气完成杀青工序,用这种杀青工序炒制山来的银杏茶人们通称为蒸青茶。在工艺上虽有别于传统的制茶,但通过生产实践看,它还存在着许多缺点,首先它影响了银杏茶的绿色色泽。由于银杏茶的炒制起步时间不长,没有形成连续化的大生产,土法上马较多。在蒸青过程中,使银杏叶中的药用成分大量流失。因此,目前还不应采用这一制茶工艺。

3.5揉捻

杀青适度后,即可打倒车,叶条从杀青锅中流出。晾凉后(以不烫手为标准),装入揉捻机揉桶内。通常采用的是“轻——重——轻”的揉捻程序,即轻压揉捻10分钟,再重压揉捻10分钟,再轻压揉捻10分钟,整个揉捻时间约30分钟,这时叶条基本紧结成卷,即可停机取出。有些银杏茶厂在揉捻时有叶汗渗出,这说明杀青火候不够,杀得太嫩,以揉捻时无叶汗渗出,为杀青的最佳火候。通过揉捻机的揉捻和加压,使叶条变成紧结成卷,同时,使叶组织的叶细胞破碎,易于冲泡,更利于银杏叶中药用成分的浸出。

银杏茶的揉捻主要是利用外力的作用,使叶片卷曲形成紧结、圆直的外形。在揉捻过程中分压力和摩擦力。在揉捻机转速不变的条件下,压力增大,摩擦力也增大,它是使叶子卷曲成条的主要因素。压力大小与调节,直接影响茶条紧结、重实和整碎程度。因此,揉捻时的压力大小与调节,应遵循“先轻后重,逐步加压,轻重交替,最后松压”及嫩叶“轻压短揉”,老叶“重压复揉”的原则。但加压“轻”与“重”只是相对而言,只能定性而没有定量,在实际生产中,操作者很难掌握运用,只能凭经验行事。

3.6炒干

将揉捻后的银杏茶条投入滚筒式炒干机中,这时炒锅的温度应控制在150℃左右,大约炒制20~30分钟后,打倒车,使茶条从炒干机中流出。

3.7再揉捻

将面前炒制的银杏茶条,装入揉捻机揉桶中,再次揉捻。先轻压揉捻5分钟,再重压揉捻10分钟,再轻压揉捻5分钟,这时茶条基本成形,感官非常好看,茶品质往往呈上乘。也可采用“空5—轻5—重10—轻5—空5”的揉捻程序,即将前面炒制的银杏茶条装入揉捻机揉桶中,先空揉5分钟(即不加压),再轻揉5分钟,再重揉10分钟,再轻揉5分钟,再空揉捻5分钟,这样炒制出来的银杏茶,茶品质也较好。也有不经过再揉捻一次成形的,不过,一次成型的应增加揉捻时间和压力。

3.8再炒干

将二次揉捻的银杏茶条再次投入炒干机中,这时锅温度应控制在150℃左右,当炒锅中发出“唰—唰—唰”的声音这时茶叶基本炒制完毕。此时锅温应降至60~80℃继续炒10~15分钟,这时银杏茶会散发出一种芳香味,人匀通常把这种芳香气味称之谓“锅炒香”。

银杏茶出锅晾凉后,过14~28目铜筛,分别装入铝铂袋,送入冷藏室。

用滚筒式炒茶锅炒制银杏茶时,银杏叶条经常会粘锅,即在炒锅锅壁上粘上一层碎末,形成锅锅巴,时间一长,发出烟焦味,同时锅巴也会脱落,掺合在银杏茶中,对茶品质影响很大。因此,每2~3天需清理一次锅壁,用锅铲将锅巴铲掉,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锅壁。

增产春季名优茶的技术要点


当前,随着名优茶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档茶需求越来越迫切。由于春茶品质好,产量比重大,经济效益好,如何使春茶提早发芽,提早采茶、提早上市,提高春茶产量的比例是“茶业增效,茶农增效”的重要议题。增产春季名优茶应把握以下五个技术要点:

一是适时早施催芽肥。据报道,早施春催芽肥可增产7%左右,催芽肥用氮量占全年的30%左右。气温回升早的地区或年份,可在2月中旬甚至春节前施用,气温回升慢的山区茶园最迟在3月上旬施用。

二是春茶留叶采。春季名优茶品质好,为增加收入可以适度强采,采用留鱼叶采摘,在采摘夏秋茶时适当留叶,可采用留稀采密、留低采高的方式留养一部分新叶,以恢复茶树生机。

三是春茶后或秋茶后轻修剪。按照传统的办法,一般在春茶前轻修剪,剪去了树冠顶端充实饱满的越冬芽,使春梢发芽密度降低,并延缓春茶萌发,就会影响春茶收入。为多采春季名优茶,改为春茶采后进行轻修剪为好,但需在春茶结束后立即进行轻修剪,过迟对茶芽萌动和夏茶生产不利。修剪程度要轻,起修整蓬面的作用。轻修剪的程度以控制在5-7厘米为宜,或仅在树冠面上剪去突出枝。如冬季没有严重干旱和冻害的茶区,也可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轻修剪。

四是秋季适当提早停采封园。秋季一般在9月底至10月上旬前应该停采,以利秋梢成熟和安全越冬。停止采摘后,即用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亩用45%晶体石硫合剂150倍液)细雾喷湿茶树枝叶,经过茶树封园既可防治螨类、蚧类、粉虱类等茶树害虫,又能防治煤病等多种茶树病害,且对茶叶的农药残留与卫生指标没有影响,符合无公害有机茶的要求。

五是茶园秋耕,重施基肥。茶园经过春、夏、秋三季茶的多次采摘,土壤坚硬板结,通透性差,会严重影响地下部根系的生长。因此,秋茶结束后即10月上旬左右进行秋耕,深度掌握在20-25厘米,并结合秋耕重施基肥,一般每亩可施菜饼100-300公斤和少量氮肥,或亩施100-200公斤的茶叶专用有机肥,或20-30担栏肥和少量氮肥。

此外,要早春耕,以利地温回升,促进春茶早发。有条件的还可采取茶园铺草,塑料大棚或地膜覆盖,茶芽萌动后喷施生长促进剂等,都能促使春茶早发、多发、快长。

乌龙茶香味品质审评新技术


1、香气品质审评

本法的审评主要对香气的香型、纯度高低、长短及持久性等三个方面进行鉴评,故称“三香法”。

香型

香型的判断是乌龙茶香气审评的关键。乌龙茶的香型可分异杂型、糖香型、花果蜜糖香型四大类型。异杂型是乌龙茶在采、制、管过程中遇不良状态下产生的不良异杂气味,如粗老气、日晒味、霉味、水闷味、酸馊味、青草气、烟焦味、老火、油药味等。这些问题常见于低档乌龙茶中。糖香型香是茶叶糖类物质在制茶过程中受热作用产生的香型。俗称“火香”、“火功香”。又因火功程度而异,火功不足,火香低沉,火功适当,渐向糖焦香转化,直到出现优秀的蜜糖香,一旦火功过度则产生老火、火焦味了。火功把握是否得当,主要在于调度糖与火的关系。花果香是茶叶的各类香气基质在合理的乌龙茶所特有的做青工艺中经一系列必要的生化反应所形成的似花香,似果香香气,所以又叫工艺香。如果工艺不当,花果香就不明显。此间还须注重到品种不同,遗传特性不同,则叶内香气基质不同,以致成茶香型有别,称之为品种香。如铁观音之观音韵,佛手的似香橡香,但各品种之特有香型也须在合理的工艺条件下才能导出,否则,工艺不当,品种香不显。此外,产地不同,生态气候有别,土地状况不一,自然影响到茶树的新陈代谢,使茶叶内含物质也不同,成茶香型就各有特点,这种产地差异,称为区域香。区域香也同样受到工艺的制约,工艺不当,区域香不灵。一般来说,审评时能清晰在感受到花果香时,此茶品质不俗,最理想和具品位的香型当属在花果香的基础上辅之以恰好的火功技术所形成的花果蜜糖香。

香气的高低与纯异

就内在因素而言,香气高低是乌龙茶香物质的丰富与贫乏所决定的。在表现形式上,物丰则香气显锐,挥发性好,可评为高,反之,物乏则香沉,定为低。香纯异问题指的是香气中的香型组分,是单一香型还是夹杂着不同的香型,更主要的是指香中是否含有异杂型组分。纯者优,杂则次。

香气的长短与持久性

香气的长短是指香气物质丰富,挥发性好,闻香杯在距鼻腔较长距离时尚能闻到香的称之为长,反之为短。香气的持久性是指茶叶香气在不同泡次的表现。泡次保持多的持久好,反之为差。香长而持久,是乌龙茶香品质的重要指标,需要在审评中认真鉴别。

2、滋味品质审评

美食学皆以色香味形品评,又以味为根本。茶叶也是如此。所以相对而言,滋味比香气还更重要些。本法滋味审评是对茶汤滋味的“浓、醇(纯)、甘、爽、润”五大味性进行仔细品鉴,分辨定性,评出优劣,所以又称“五味”法。

浓度

通常人们认为苦涩的茶为浓,其实不然。浓是茶汤滋味优秀的指标之一,苦涩则是不良滋味表现,所以二者不能混为一谈。不过,苦涩又确实是构成茶汤浓度的一种表现,它是茶汤中儿茶素的味性特征,特别是复杂儿茶素味性尤为苦涩。当儿茶素含量适中时,茶汤味性表现出一定的收敛性,表现出茶的力度,给人以饮茶的满足,如果没有这种体现茶之力度的收敛性,饮茶如饮白开水,淡然无味。所以这种由儿茶素而来的收敛性成为茶汤浓度的特征之一。但是,事情都有个限度,如糖精超过了限度就变为苦了,同理,儿茶素含量大到超过一定限度后就转变为令人不适的苦涩味,成为不良之茶汤味性,不过,在这里要提出一个味阀概念,如果审评者本身的味阀值太低,本来恰好的收敛性恐怕也会感到苦了,这就会出误评。关于茶汤浓度问题,影响意义更大的是在儿茶素含量适中的基础上,丰富的糖类、氨基酸、咖啡碱等多种有效呈味物质溶入茶汤,共同构成茶汤滋味,舌感厚实,故称为厚。浓厚成为茶汤浓度的最佳表现。

纯与醇

在审评中,人们易把纯与醇混为一谈。其实二者各有所指,纯指茶与非茶之别,醇为此茶与彼茶的关系。纯表明茶汤纯净,无茶外物混杂,醇则更上一层,反映出同一品种、产地、季节、工艺水平、等级规格的滋味特征。相对于醇(纯)是异杂味。各种异杂味多在原料品质低下、制茶环境不佳,气候不良,技术失当,保管不好的情况下产生的。如粗老、青涩、酸馊、烟焦、油药、霉变、辛辣等,这些具各种不良滋味特征的异味在低档茶中多见,在中档茶甚至高档茶中都可能不同程度的存在,需要在审评中辨出。

甘甜

甘甜是反映茶汤饮后回甘状况的滋味指标,饮后回甘是茶叶糖类物质在口腔水解酶的作用下降解为单体葡萄糖后产生的甜感。回甘越快越明显,越持久,是茶叶品质高的重要味性特征,中低档乌龙茶回甘不强。

鲜爽味

这是一种鲜醇、清新、轻快、爽口的味觉,它是咖啡碱、氨基酸、茶黄素等物质滋味特征。茶汤的鲜爽味是滋味品质优良性状之一,同时也是新茶的典型味性。在中低档及陈茶中表现不佳。审评技术的难点是注意与轻微的青味区别开来。

润滑

指茶汤似浆液圆滚滑润在喉腔轻顺下滑,它是茶汤的张力和果胶物质的胶质作用共同影响于茶汤产生的效果。润滑是优质茶汤的品质特征之一,中低档茶一般无此味感。

3、乌龙茶香味综合品质审评

依上述“三香五味”的方法,我们对乌龙茶的香气和滋味做出了较详见的辨析,但对此仍然未完全完成香味的审评工作,还必须进一步深入考察香味的综合品质表现,这就是茶汤香味的耐泡性和均衡性。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更全面,更准确地把握茶汤香味的实际品质状况。

耐泡性

评审的是茶叶香味各因子在各泡次的分布表现情。鲜叶原料好,内含物含量高,在各泡次就都有良好的表现,称其为耐泡。反之,制茶原料差,内含物少,泡次亦少,特别是在后泡次中香味低淡,徒然消失,谓之不耐泡。茶叶香味的耐泡性直接关系到茶叶的品饮价值和经济价值。

均衡性

由于鲜叶原料状况,气候状况,工艺得当与否等因素都会独立地对某一品质因子产生深刻的影响,如鲜叶原料等级低,内含物少,虽气候工艺等因素无碍,成茶品质在前泡次尚能有较好表现,但往后耐泡性则差,即使在前泡次也有香味欠丰满,力度弱的问题。再如鲜叶原料,内含丰富,却因气候作崇或工艺上走水不足,使得成茶浓度可能有较好的表现,便不可避免地出现花香不显,青气严重,滋味青涩的问题。又如原料好,气候好,前期工序工艺也恰当,唯在最后一道干燥工序中,火功失当,温度太高或时间太长工,那么成茶茶汤中多种品质因子都可能有良好表现,但老火问题就来了。因此,在审评实践中,常常出现的情况是同份茶有的品质因子优良,有的因子就表现一般,有的低下,反映出香味品质的不均衡性特点。正是这种不均衡性使得茶叶香味高中有低,低中有高,花色丰富,规格齐全,琳琅满目。更使得茶叶生产、茶叶品质、茶叶技术的提高和发展永无止境。就审评而言,充分认识不均衡性的客观存在,审评结论才会更客观全面,不致出现全盘肯定或完全否定的失误。

笔者认为,以本文“三香五味”兼顾“两性”之技术法评审乌龙茶香味品质便能由繁变简,易于把握和刻画。这种技法在香味之下细分项目,按具体项目的审评感受以审评术语定义品质性质,再依每个项目的实际品质差异分为若干档次,或以记分表示差距,就使得品质规格一目了然。既有茶叶品质实际的文字表述,又有一看就明白的数字体现,既评出了茶叶,又指导了品质改进工作。

老茶园改接换种新技术


项目简介:我国茶园无性系良种化水平不高,到目前为止,无性系茶树良种仅占茶园面积的19%左右。随着名优茶生产的迅速发展,占茶叶产量29%的名优茶,产值占了78%左右,使人们认识到良种是效益之源,对现有茶园改植换种有了迫切的要求。然而,传统的老茶园换种方式,周期长、投资大,换种初期山地水土冲刷严重。采用嫁接换种新技术,能较好地解决这一改植换种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特点:利用该技术,减少改植换种过程中挖去老茶树、重新开垦园地、育苗移植等工作;技术易于掌握,见效快;嫁接换种第二年即可收回嫁接初期的成本投入;对山地茶园水土保持、维护生态平衡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

技术指标:该项技术的应用,平均成活率可达85%以上,在生长季节,接后3个月苗高可达30―40cm,比常规改植换种提早2―3年成园。

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换种一年后可产良种接穗约150公斤/亩,并收回换种成本,茶树长势达常规茶树2-3年生长水平。

技术成果提供方式、条件及适宜推广地区范围:全国各茶区均可采用此项技术进行茶园的改植换种。长江中下游茶区,在3―10月间,如没有干旱或冻害发生,有适宜的接穗均可进行茶树嫁接换种工作。其它地区视各地的气候条件进行。

技术成果提供方式:技术服务、培训或现场指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