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道,水之要

发布时间 : 2019-11-16
哪些茶要洗茶 黑茶要洗茶吗 福鼎白茶之粽茶

哪些茶要洗茶。

水之于茶事的重要性想必每个爱茶之人都是了然的。自古便有“水七茶三”之语,可见泡茶用水对于最终呈现的茶汤品质的重要性,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泡茶用水呢?

水中所溶解的各种矿物质,会直接影响茶汤品质的表现,过与不及都不利于茶汤的表现。因此在一般品茗时,水的硬度(矿物质含量比例)应在80ppm~120ppm(百万分之一体积浓度)较为适合,ph值在7.2~7.5之间尤佳,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降低茶汤品质。

若是评鉴茶品,那么在当下的环境下逆渗透纯净水是最合适的选择。纯净水本身原则上不含任何矿物质,对于茶质没有任何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能够完美的呈现一款茶品的本来面貌。同时只要工艺合格,在任何地方取得的纯净水的品质应该是一致的,这对确保评鉴茶品时的客观条件均一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这恰恰是各种山泉水无法达到的——且不说不同品牌的矿泉水,即使同一品牌的水,也会因时令的不同发生内含物质含量与比例的变动,而这必然会影响茶品冲泡的结果。

若能寻得一款好水,自然可为茶品加分添色。通过多年冲泡茶品的经验累积,我们发现一款直饮无碍的饮用水未必就是泡茶的好水,甚至适合泡某一类茶品的水在冲泡另外一类茶品表现不佳。因此评审泡茶用水时一定要确定冲泡茶品与水的对应关系,通过试泡对冲找到最适合某款茶品的某一种水,对茶叶发烧友而言这也不失为茶事生活中的一项乐事。

小编推荐

水是茶之魂


泡茶之水,古人认为要有五大优点,即:活、清、轻、甘、冽。活取其泉水流动不滞;清即清明无杂质;轻即比重轻;甘非甜又似甜,有一种绕舌舒适之趣;冽即清凉有冷气。

语云:水为茶(汤)之魂。也有云:水为茶之母。欲得一杯好茶,水和茶叶同样重要。好茶得之不易,好水呢?答曰:更不易得。古人早明此理。古籍中“论水”的文章不少,大名家、大官僚“知水”者更多。如苏东坡、王安石、李德裕,还有乾隆皇帝等等,都是“鉴水”的大家。苏东坡更有“相传煎茶先煎水,茶性仍存偏有味”之语。泡茶之水,应以山泉为第一,井水、江河水都需如法“制”之。水之逸品尚有“天水”即雪水、雨水(现今之雨水已大不可用)。

泡茶之水,古人认为要有五大优点,即:活、清、轻、甘、冽。活取其泉水流动不滞;清即清明无杂质;轻即比重轻;甘非甜又似甜,有一种绕舌舒适之趣;冽即清凉有冷气。这水的五大优点全于一物甚为难得,而更要自然而备,不取人工则更难,所以古人已有不少“制水”之法,但行之麻烦,工序甚多,工具昂贵,尤不易为。

结语:水为茶之母。欲得一杯好茶,水和茶叶同样重要。(本文仅供参考)

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


水是茶之“体”。田艺蘅在《煮泉小品》中说,“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非真水莫能显其神,非精茶曷能窥其体。”茶需用水煎或冲泡,注重水质的优劣,本在常理之中,人们历来认为茶的香醇,全赖水的清冽,茶文化如果少了水的内容,何从谈起?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品茶家有关水质鉴定的故事,也成了茶文化的一项内容。概括他们的观点,主要可分成“等次派”和“美恶派”。前者即对享用之水以等次而论,以唐代张又新为代表。他曾写过一本《煎茶水记》,书中记载了两份珍贵的品水清单,一份是曾任刑部侍郎的刘伯刍所列的宜茶泉水排位:其中杨子江南零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水第二……另一份是茶圣陆羽将天下名水分为二十等次,其中江州庐山康王谷帘水排第一……“美恶派”是相对于“等次派”而言,它认为天下之水无等次之分,不必定级,排座次,只要分辨水质的美、恶就可以了。

品茶讲究茶的色、香、味、形及相关环境,香茗更需配好茶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关茶的器具早期记载,最早见于西汉王褒的《僮约》,其中有文述“烹茶尽具”。《茶经》第一次较系统地记述了茶具。

茶具演变的格局与茶具加工工艺的改进分不开,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三种茶叶冲饮器具——瓷器、紫砂壶、玻璃杯,各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而紫砂壶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一把古朴典雅、款式优美的紫砂壶会弥散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情韵。当人们一边喝着从紫砂壶中斟出的酥酥的名茶,一边细细赏玩古往今来的紫砂精品,很自然地便会陶醉在一种古老而清雅的情调中,这是纯粹的中国文化的情调。正因如此,在第三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上,由制壶大师精心制作的一把紫砂壶的拍卖活动中,被众多收藏者追捧到11万元的高价。

待客之道 敬茶之礼


中国国是文明古国、礼义之邦,无论贫富,大凡家有客至,以茶待客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

我国有"浅茶满酒"的讲究,一般倒茶或冲茶至茶具的2/3到3/4左右,如冲满茶杯,不但烫嘴,还寓有逐客之意。泡茶水温也要因茶而异,乌龙茶需用沸水冲泡,并用沸水预先烫杯;其他茶叶冲泡水温为80~900C,细嫩的茶末冲泡水温还可再低点。

敬茶要礼貌,一定要洗净茶具,切忌用手抓茶,茶汤上不能飘浮一层泡沫和焦黑黄绿的茶末或粗枝大叶横于杯中,茶杯无论有无柄,端茶一定要在下面加托盘,敬茶时温文尔雅、笑容可掬、和蔼可亲,双手托盘,至客人面前,躬腰低声说"请用茶",客人即应起立说声"谢谢",并用双手接过茶托。

做客饮茶,也要慢啜细饮,边谈边饮,并连声赞誉茶叶鲜美和主人手艺,不能手舞足蹈,狂喝暴饮。主人陪伴客人饮茶时,在客人已喝去半杯时即添加开水,使茶汤浓度、温度前后大略一致。饮茶中,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的功效。

总之,我们待客敬茶所遵循的就是一个"礼"字,我们待人接物所取的是一个"诚"字。让人间真情渗透在一杯茶水里,渗透在每个人的心灵里……

感受普洱茶之“水”


感受普洱茶之“水”

普洱茶汤饮入口腔,所引起各种口感,除了提过的味道部分外,其它的归到水性这部分来介绍。水性可以分为滑、化、活、砂、厚、薄、利等七方面,其中滑、化、活、砂、厚是普洱茶正面特色,而薄和利则是一些负面性能影响品茗情境的。

滑是最柔和的感觉,比如将最细纯豆浆或爱玉仙草,含在口腔里有一种至柔感。滑会使人有温和舒顺而亲切,也会使人心神比较安适稳定。

比较陈旧或熟的普洱茶,其水性比较滑。早期的敬昌号、江城号、普庆号等普洱圆茶,以及七○年代厚砖普洱茶、七○年代白针金莲普洱散茶,其茶汤都表现很滑。水性滑是普洱茶的一大特色,尤其现在生产的新普洱茶,多半是以熟茶方法制造,水性大多能表现醇滑,有许多人就因此而喜欢饮用普洱茶。

普洱茶水性的醇滑,随着陈化时间越长,表现得越为优异,最后达到化的境界,这也就是构成普洱茶越陈越香的要之一。

「入口即化」同样是陈年好茶和好酒的表征,普洱生茶的水性要达到化的境界,通常必须要贮放六七十年以上,而且还要在比较理想环境中陈化。熟茶要比生茶容易得到化的水性,如那批七○年代的普洱厚砖熟茶,只有三十多年陈期但其水性渐渐由滑而转向化劲之中,六十多年的末代紧茶,八、九十年的同庆老号普洱茶圆茶以及红芝普洱,已达到入口即化的境界了。一般经验告诉我们,普洱生茶所表现的劲道要比熟茶来得高雅,因为熟茶的水性较粗厚,化的感觉总没有像生茶那样的活泼清逸。但是生茶的陈化时间必须长很多,才能与普洱茶的化劲道相等。「入口即化,喝了没喝」,是一句品茗普洱茶时,对茶汤水性最高境界的赞叹语。

虽然把茶汤喝到口腔里,好像渴酒一样,立刻化为一股升华之气。但喝酒只感觉一阵酒气向上颚冲起,而后渐渐挥发过去。普洱茶的化劲,远比酒的化劲柔和而宁静,不会有那股熏脑的难过。酒气的化劲会使人自我膨胀,心神恍忽,醉言失态。普洱的化劲则令人清神明智。

活泼的水性,是各茶种品茗者一贯重视的茶汤优美的表现,在口腔中产生一种活的感受。活的口感如同陈韵一样,是偏重于比较抽象性,也都是靠个人多次实际品茗中,培养出鉴别能力,无法以文字或言语描述,非从实际体验而难以言传。

在普洱茶行列里,只有干仓普洱生茶茶汤,才有较强的活性品味。在制造过程中,经过一定程度渥堆发酵的普洱熟茶,以及产生霉变的湿仓陈化普洱生茶,这两种普洱品都会增加水溶性物质成份,而且越是重发酵或越是重霉变的,越增加茶汤中的水溶性物质,茶汤颜色也越深浓,甚至成为黑色。水溶性物质的增加,直接影响水性活泼品味。所以只有生茶干仓普洱茶,才可能有最好的活性品味表现,活性能给人活泼、愉快、力量的感受。

喝过茶汤之后,口腔内有一种砂砂的感觉。如同喝了一碗红豆汤,留下口中那种浓砂感觉。这种砂砂感觉会带给口腔一种舒服的感受。

砂的口感主要来自普洱熟茶茶汤,而且是有较长陈化期的茶品。三○年代的佛海鼎兴茶庄所生产那批末代紧茶,可能在晒菁时,延误了时间,促使自然发酵过多,变成了熟茶紧茶;还有七○年代初期的73厚砖茶熟茶,这两批茶叶为比较陈旧的熟茶茶品。凡喝过这两批熟茶的,都能感受到砂的品味。

普洱茶水性的砂感,透过口腔感觉,使人有一种粗犷而浓郁感受。砂感是普洱熟茶水性一大特色,而普洱生茶则不易见到。

厚薄利

普洱茶水性在还没有到达化劲之前,有厚、薄、利分别。这些厚、薄、利在口腔的感觉,使品茗者有厚重甸实或轻薄浮荡或刃利难受之感。

水厚和茶汤并不相同,厚是普洱茶质地的关系,茶汤在一定的强度,溶于水中物质成份较多的,在口感上觉得会比较混厚稠密。越稠密者称之越厚,或越稠。浓是冲泡技术上的影响,同样一泡茶,茶叶浸泡在热水中越长,茶汤就越浓,也就是茶汤的强度增加了。相反的如浸泡时间很短,茶汤便会显得淡淡的,与水性厚薄无关。往往厚、重以及甸实都是相伴共存的,所以有说茶汤水性很厚重或很厚实,其义意就是指水性有厚之感。如一些无纸绿印圆茶、凤山茶菁的福禄贡茶,茶汤水性都很厚重。厚的茶汤水性,使人感到饱满而实在,带给品茗者有较平和稳定的心境。

水性薄和水性厚恰好相反,水性薄的茶汤喝到口腔里,没有坦荡舒张气势,水质也感觉轻且萧条。由于水性薄而造成小器的格调,使品茗者产生了轻浮、薄弱、不安稳而抗拒的感觉。灌木新树茶菁制成的普洱茶品,和一些边境普洱茶品,茶汤水性多半会显得单薄。

利是因为太薄的水性之故,而使得口腔有触及利刃的感觉。会引起单薄、偏激、难过的感觉,而且形成排斥和拒绝的作用。一般的边境普洱茶或现在新树茶菁所制成的新鲜青饼普洱茶品,茶汤水性多半会出现刃利现象。

普洱茶经过长期紧扎密封,茶身很干燥,开封后立即冲泡品饮,茶汤水性常常会显得薄,甚至会有利的情形。但是如果开封有将茶置于较宽大容器中,以使茶叶回气一段时间,约十几天或一个月,茶汤自然能表现出其应有的水特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