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茶道六君子”,你知道多少?什么是“茶道六君子”?

发布时间 : 2019-11-16
关于茶道 六妙白茶 普洱是红茶吗六大茶类

关于茶道。

导读:提到“花中四君子”,很多茶友都知道--梅、兰、竹、菊;可是提到“茶道六君子”,部分茶友就茫然了。在茶艺中所指的“茶道六君子”是:茶筒、茶漏、茶夹、茶匙、茶针、茶则。这些精美的茶具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但被茶叶爱好者称为“茶道六君子”,茶艺里面又称之为“茶道组”。事实上,在各种网站上有关于“茶道六君子”的介绍和使用方法,可说法不一,究竟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呢?在本期,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茶道六君子”的使用方法。

1、茶筒

茶筒用于盛放“茶道六君子”中的其余五件茶具。一般为圆筒状,也有很多筒身造型各异的精美茶筒,如曲线形、葫芦形。茶筒筒身一般有雕刻图案、镂空等类型。制作材料一般为竹子、木头。茶友们在选购茶筒时,以筒身光滑平整、线条流畅自然、雕刻精美雅致为佳。一般需特别注意有无加工不当产生的毛刺。

2、茶漏

顾名思义,茶漏的形状像漏斗,因此又称茶斗。若将干茶倒入壶口较小的壶具中时,为避免茶叶不慎掉落在壶外,把茶漏置于壶口,则可将干茶顺利的倒入壶中。茶漏制作材料一般为竹子、木材,也可以用瓷或陶制成。

3、茶夹

茶夹外形如同镊子,有些茶友也称其为“茶镊”。茶夹是我们在泡茶过程中用得最多的,如洁具、分茶时使用,其具有防烫的功能,也能让品茶者感觉干净卫生。有时,茶夹也用于夹取壶内或盖碗内的茶叶(但不是用其取干茶哟)。其制作材料多为竹子、木材,也有少部分用金、和银制成的茶夹。

4、茶匙

其形状如汤匙,所以称为“茶匙”,很多茶友也将其称为“茶勺”。主要用途是取出储茶器皿中的茶叶,并将其放入茶荷或茶壶中。在喝茶过程中,也有人用其搅动壶中茶叶,帮助茶叶受泡均匀。此外,茶匙还具有清理壶内或盖碗内的茶渣的功能。其制作材料多为竹子、木材,也有少部分用瓷和金银制成。

5、茶则

茶则,也称“茶拨”。在取茶时与茶匙配合使用,将茶匙里的茶叶拨入茶荷或茶壶,拨茶的过程其实也是事茶者衡量茶叶量的一个过程,所以在事茶者眼里,茶则也是一种量器。茶则和“茶匙”有相似之处,茶则有时候也可以用来搅拌茶叶使得茶壶内茶叶受泡均匀。另外,在正规的品鉴现场,茶则可以用来将叶底挑出,供在坐者观察茶叶。中国茶圣陆羽在《茶经》认为,茶则的制作材料可以是贝类、牡蛎类,也可以是铜、铁、竹、木等材料,现在用得最多的是竹子和木材类的。

6、茶针

也称为“茶通”,主要功能是疏通茶壶的蜂巢,以保持茶壶的壶嘴出水流畅。有时候,事茶者将干茶倒入壶或盖碗之后,可以用茶针调整壶内、盖碗内的茶叶,使得碎茶在下,整茶在上。有些茶友指出,“茶针”还可以用来撬普洱茶熟饼,在此,笔者申明此“茶针”非彼“茶针”,

精选阅读

茶道六君子是什么?茶道六君子的名称及作用


茶道六君子是一组泡茶工具的称呼,也叫做茶道六用,包括茶筒、茶针、茶夹、茶钥、茶则、茶漏等六件,茶道六君子的材质通常为竹木,其作用如下:

茶道六君子

茶筒:盛放茶艺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茶匙:又称「茶扒」形状像汤匙所以称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过的茶,壶内茶叶,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紧紧塞满茶壶,加上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叶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故皆使用茶匙。

茶漏:茶漏则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茶则:茶则(茶勺)茶则为盛茶入壶之用具

茶夹:又称「茶铲」茶夹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茶针(茶通):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当壶嘴被茶叶堵住时用来疏浚,或放入茶叶后把茶叶拨匀,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在茶道上,除了茶道六君子,其他茶道配件还有茶盘、茶席、茶巾、茶宠、茶垫、养壶笔、茶滤网等。

茶道六君子如何清洗?


对于每次洗杯润杯都几乎要倒掉一壶水的茶人们而言,我们很难将喝茶,这件极尽风雅之能事的事,与肮脏、污垢联系起来。

但看似整洁干净的茶桌,因为长期处在高湿环境中,其实也有你肉眼看不到的藏污纳垢“微世界”。特别在湿热的天气,高温更为细菌滋生提供了绝佳环境。

茶巾

美国一档科普类电视节目中有一集《看不见的细菌》,他们检查了8种常见日用品上的菌落数,最终力压纸币、马桶、手机、电灯开关……夺得头魁的,是厨房的洗碗布,菌落不计其数。

同为擦拭用品的茶巾,跟洗碗布有“异曲同工”之妙。

很多人短暂使用过茶巾后,并没有每次清洗的习惯,因为“并没有完全打湿”、“刚刚沾上的茶渍不多”、“放在那一会儿它自己就干了”。

潮湿的环境下,毛巾的纤维质地可以让其非常轻易地成为微生物寄生的温床,并成为交叉污染的主要渠道,包括——人手的反复接触、桌子上的灰尘沾染、茶具与茶杯底的菌落交换。

清洁建议

①每次使用后,将茶巾用热水单独冲洗并晾干。

②使用一段时间后,可用洗涤剂做一次彻底清洁。

③像普通毛巾用品一样,如经常使用,2~3个月后,最好换一条新的。

茶道六君子

作为喝茶辅助工具,茶道六君子的使用频率,对大多数人来说,其实并不高。

但这也意味着,你越久没有用它们,你再次拿起它们的时候,就会越脏。

首先,茶具一般置放在茶桌上,不经常用,难免有浮灰累积。特别是茶筒内壁,一般人很难得清洗它。

其次,这些工具的置放方法,一般都是使用端朝上,也就是人手拿取时直接接触的地方。另外,如果你清洗了它们,却又没有完全晾干,直接放茶筒,那么湿润封闭的茶筒内,将会成为霉菌的天堂。

清洁建议

①尽量在一段时间的使用后,把它们彻底清洁一次,然后晾干。

②茶筒放在干燥通风处,能选择镂空竹筒当然更好,竹筒也要定期清洗,消毒,晾干。

③每一个打湿的工具,都要晾干后再放入茶筒,避免干湿混放,保持竹筒内壁干燥。

茶漏

每次清洗茶漏时,用水龙头的自来水冲力正反两面冲洗茶漏,即可冲掉肉眼可见残渣。但是,看不见的茶垢呢?

特别是带有一层尼龙滤网的茶漏,它的优点是网漏更细,而缺点则是久用后容易堆积茶垢,而且到后来过滤时,它的出汤速度会越来越慢。

除了茶垢堆积,也有纤维自身在长期湿润中发生的老化、氧化等原因。

所以,当你的茶漏开始出现轻微变色的时候,这意味着你该彻底做一次清洁,而不是简单的开水冲烫了。

清洁建议

①用软毛牙刷蘸上小苏打,轻轻擦洗即可。

②用太久,又不太贵的茶漏,还是建议直接扔掉换一个吧。

茶桌的背面、接水盘和走缝

对于简单易携带易清洁的茶盘,情况可能要好很多,不过我们想要说的,是那种很大只、半固定式、又不易拆洗的茶桌!

试想你上一次拆洗茶台下方的接水盘是什么时候?又或者……你从来没有拆洗过?!

清洁建议

①如果你还想愉快地与茶相伴,不想闻到酸腐的味道,最多一个礼拜必须清洗一次!

②茶桌高湿,木质茶桌又不能暴晒,但可尽量将其摆放至干燥通风处。

喝茶本是高雅清净之事,更加应注意清洁卫生,无关其他,只为自己身体健康。

茶道六君子有哪些,你认识吗


茶道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到了南宋时期,茶道开始传入日本和朝鲜,之后又传入西方。

茶道六君子指的是:茶匙、茶针、茶漏、茶夹、茶则、茶筒。

茶匙:又称“茶扒”形状像汤匙所以称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过的茶,壶内茶叶,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紧紧塞满茶壶,加上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叶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故皆使用茶匙。

茶针: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当壶嘴被茶叶堵住时用来疏浚,或放入茶叶后把茶叶拨匀,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茶夹:又称“茶铲”茶夹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茶漏:茶漏则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茶则:茶则(茶勺)茶则为盛茶入壶之用具。

茶筒:盛放茶艺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茶道六君子材质通常为竹木,竹制品气质清雅,木制品质感纯然,与茶香墨香相得益彰。在茶道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茶道组合,茶道组合,简称茶道组,也被称为茶道六君子。

茶道组作为在整个茶艺表演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更是品茗诗意画境的一道靓丽的风景,起到点缀之美,既是实用工具又是艺术的体现,让众多茶友爱不释手。其中可能吸引你眼球的,或许是用来存放组件的茶道瓶,其材质多样,造型各异,不只是有花鸟鱼虫,蕴意多多,也让茶道组因此而大大提高了其观赏性。

福鼎白茶用什么茶具?试试“茶道六君子”


茶道六君子,包括茶则、茶针、茶漏、茶夹、茶匙、茶筒。这些工具都是竹子制作而成,竹制品沿袭气质、质感纯然、清新别致,不仅美观,与茶香相得益彰,作为泡茶时的辅助工具。冲泡白茶时使用正好!

福鼎白茶用什么茶具?

竹制的茶道六君子可以为整个白茶品鉴过程的雅观和讲究起到了点缀之美,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是现在除了竹制的器具,瓷制作的器具也应用十分广泛。

茶道六君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茶筒,茶筒又叫作茶器筒,茶筒的作用就是用来盛放茶则、茶匙等器具,以便于茶桌整齐。在品鉴白茶的茶桌上,茶筒的选择最好与白茶一样素雅清新。

茶匙,也可以叫作茶勺,形状像汤匙所以又称为茶匙,当然茶匙的主要作用就是将茶叶从茶则或者是茶荷中拨入茶壶中,所以也称为茶拔。或者在冲泡了茶叶之后,变得肥大的茶叶不好清理,用手挖茶渣不仅不方便也不卫生,这个时候只需要用茶匙轻轻一拨即可,所以茶匙也可叫作渣匙。

我们一直倡导“老白茶煮着喝”,但是一般茶友都会选择先泡再煮,泡开的茶叶只需要用茶匙轻轻一拨就可以到茶壶中了,也不需要费很大的劲儿,也不失优雅。

茶则,茶则的用法也比较广泛,除了用来盛放干茶之外,还可以用来取茶、量茶,也就是衡量茶叶的用量,确保投茶量。但是现在市面上的茶叶一般都有标准克数,如品品香花香白茶都是五克一泡,晒白金小茶砖也是五克一粒。茶则取茶、量茶的作用就弱化了。

所以现在茶桌上使用茶荷会更多一些,茶荷的作用与茶则差不多,就是开口较大,便于观赏干茶的形态,白毫银针如银似雪,白毫满披,或是白牡丹的“天青地白”,都可以一览无余。这样也十分方便品闻茶香,新茶的鲜,老白茶的醇厚,轻轻一闻便知。若是将老白茶放置在茶荷上,也可以起到醒茶的作用。

茶漏能有效过滤茶汤中残留的各种杂质,保存茶汤中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极大提升品茶的乐趣。但是一般在冲泡白毫银针的时候,不建议使用茶漏,因为茶漏会将珍贵的毫毛过滤,而冲泡老白茶的时候,过滤掉的杂质会让茶汤明亮,口感润滑。

茶夹和茶针在茶席上的分工就十分明确。

茶针的主要作用就是撬开茶饼,渐渐地茶针也升级成为了茶刀,白茶的形态有散茶跟紧压茶,虽然说晒白金小茶砖一粒一泡十分便捷,但是有些老茶饼也需要茶针或是茶刀撬开。在冲泡老白茶的时候,若是使用紫砂壶,当壶嘴被茶叶堵住的时候,可以使用茶针来疏通茶壶。

茶夹,又称作茶筷,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将茶渣从茶壶中夹出,这个功能与茶匙相似。二是用来挟着茶杯洗杯,防止烫手又清洁卫生。

品白茶是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少了茶中六君子,似乎又少了点韵味,想要在品茶中感受诗情画意,茶和君子必不可少,除了茶中六君子茶席上当然也有很多茶趣值得发掘,茶宠、茶具,都值得一一把玩品味。为品茶增加乐趣!

茶道六君是什么?茶道六君介绍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当时社会上茶宴是一种很流行的社交活动。作为一个爱茶的人士来说一定知道茶道六君,那么茶道六君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茶道六君子,就是茶匙、茶针、茶则、茶漏、茶夹、茶筒六个“君子”。

茶道六君子,通常为竹木,竹制品气质清雅,木制品质感钝然,没有金属的锈气,与茶香墨香相得益彰。

茶漏:茶漏是置茶时放在壶口上的,导茶入壶的工具,目的就是防止茶叶漏出壶外。现在很多茶壶都比较小,茶漏是必备品。

茶筒:用来盛放茶艺用品的器皿。

茶匙:茶匙又叫茶扒,首要用途是挖去泡过的茶,由于茶壶的口较量小,凡是没有效手把茶叶扣出来,因而可以行使茶匙把茶叶挖出。

茶则:茶则亦称茶勺,是量茶入壶时的器具。

茶夹:茶夹又称茶铲,可以把茶渣从壶中夹出,也可以夹住茶杯举办冲洗。

茶针:茶针亦称为茶通,茶针是疏通茶壶中的内网行使,不让碎茶塞住内网,保持壶嘴的流水通畅。可能是放入干茶时用茶针拨匀,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以上就是有关茶道六君的介绍。茶道六君就是在喝茶时所使用到的工具,不同的地区可能叫法会有不一样。小编提醒,在使用茶道六君的时候应该要定期进行清洗哦!

关于六大茶的存放时间你知道多少?


一、绿茶

绿茶是不发酵茶,新茶一般放置半个月或一个月之后饮用为佳。绿茶的保质期相对其它茶品来说最短,因为没有经过发酵和特殊的制作工艺,所以需要更高的保存要求。

一般来说,常温下保质期在1年左右,冰箱存储尤佳,如果保存不当的话可能8、9个月就开始出现枯黄、变味了。

二、黄茶

黄茶,制作工序上比绿茶多了一道闷黄工序,黄茶的保质期一般在1年左右。

三、乌龙茶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乌龙茶制作工艺上需要焙火工序,所以,新茶最少也要放置2个月,待火气退却再喝,这样口感更佳。

不过清香型铁观音这类没有经过烘焙或者烘焙程度很轻微的保质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长,一般来说放在冰箱里冷藏的话也就18个月左右。

四、红茶

红茶是全发酵茶,保质期比较长,正常保质期3年左右。应该在第二年的时候最好喝。当年的红茶香气比较好,但是口感没有那么醇滑,若存放一年后再喝,香气更幽雅,茶汤会更柔和、醇滑。

五、白茶

白茶是轻微发酵茶,素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美称。白茶当年喝,偏凉性,而且药性不明显,所以,最好是放到一定年份再喝,性质转温,口感醇厚,药性也更明显。

储存年份越久价值和口感不降反升,当然这是指存放得当的情况下,保存不当的话,再好的茶也会变成渣。

六、黑茶

黑茶是后发酵茶,有越陈越香的特色,在清洁、防潮、无异味的环境下,可以长期保存。但由于经过了后发酵,并没有生普和白茶那种无限潜力,一般来说散茶3、5年,滋味已达到最佳程度,紧压茶的话10年至15年。

茶道24品,喝茶18境界!你知道多少?


水可品,茶可品,人更可品。天地万物,能入品者自可观,故有书品、画品、琴品、箫品、山品、水品、兰品、茶品等。

茶入品,更可以入诗、入画、入禅、入道。有些精行俭德之士,勤修苦行之徒,于茶烟水声外,修养心性,直面真我,成为中国茶道艺术的一股清流。所以历代以来,将茶品提升到茶道艺术高度的,代不乏人,如唐之陆羽、宋之赵佶、明清之朱权、田艺蘅、许次纾、冒襄等。

茶道二十四品分人品、茶品、水品、火品、茶器品及茶室品,每品又细分四品,合计二十四品。

(1)人品:清、雅、简、淡

清:秉自然灵秀之气,形神俱清。

雅:谦恭儒雅,有君子之风。

简:举止豁朗简约,不拘俗礼。

淡:少名利之心,自甘淡泊。

(2)茶品:清、香、甘、淡

清:秉自然灵秀之气,形色俱清。

香:其嗅如兰。

甘:其甘如荠。

淡:淡而有味。

(3)水品:清、活、甘、冽

清:水质澄澈、纯净。

活:水质鲜活,不凝滞。

甘:水味甘香。

冽:水味清寒。

(4)火品:明、活、洁、燥

明:有火光。

活:有火焰。

洁:无异味。

燥:无湿气。

(5)茶器品:质、朴、雅、素

质:质地纯正。

朴:形制古朴。

雅:以秀雅为尚。

素:以素器为尚。

(6)茶室品:简、古、通、幽

简:结构简洁、明快。

古:形制简古、朴素。

通:布局开放、通透。

幽:环境清幽、秀雅。

喝茶的十八种境界

(1)不茶:不喝茶。

(2)厌茶:能喝,但不喜喝茶。

(3)惰茶:会喝,但懒喝。

(4)隐茶:吝啬,独自享受茶。

(5)商茶:有利可图的时才拿出好茶与人喝。

(6)美茶:为秀色可餐的美女茶艺师而消费茶。

(7)醒茶:喝茶来提神醒脑。

(8)饭茶:喝茶消食,增食欲。

(9)学茶:茶卒,学习茶的真境界。

(10)爱茶:茶徒,着重于追求茶的情趣者。

(11)嗜茶:茶客,沉迷于茶的真味者。

(12)耽茶:茶豪,以实际行动来体会茶的真境界者。

(13)暴茶:茶狂,疯狂求茶道者,容易陷入“痴”“贪”。

(14)长茶:茶仙,谙熟茶道已得三昧者。

(15)惜茶:茶贤,珍惜茶又珍惜人情者。

(16)乐茶:茶圣,已经达到喝茶也罢,不喝也罢,对茶当前,悠然自得者。

(17)观茶:茶宗,见茶即乐,不必再喝。

(18)废茶:涅槃茶,可以因茶而抵达另一个境界者也。

关于茶道


0

茶饮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炼身心,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因此我国历代社会名流、文人骚客、商贾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为荣,特别喜好在品茗中,吟诗议事、调琴歌唱、弈棋作画,以追求高雅的享受。

“”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益的一种和美仪式。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的最早记载。在唐朝寺院僧众念经坐禅,皆以茶为饮,清心养神。当时社会上茶宴已很流行,宾主在以茶代酒、文明高雅的社交活动中,品茗赏景,各抒胸襟。唐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

南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首次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叶。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经山寺求学取经,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引进日本,成为中国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日本《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记载:“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日本《本朝高僧传》也有:“南浦昭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具一式带到崇福寺”的记述。直到日本丰臣秀吉时代(公元1536~1598年,相当于我国明朝中后期)千利休成为日本高僧后,才高高举起了“”这面旗帜,并总结出四规:“和、敬、清、寂”,显然这个基本理论是受到了中国精髓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的仪程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

中国的早于日本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但遗憾的是中国虽然最早提出了“”的概念,也在该领域中不断实践探索,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却没有能够旗帜鲜明地以“”的名义来发展这项事业,也没有规范出具有传统意义的礼仪,以至于使不少人误以为来源于他邦。中国的可以说是重精神而轻形式。有学者认为必要的仪式对“”的旗帜来说是较为重要的,没有仪式光自称有“”,虽然也不能说不可以,搞得有茶就可以称道,那似乎就泛化了,最终也“道可道,非常道”了。

泡茶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简单得来只要两个动作就可以了:放茶叶、倒水。但是在中,那一套仪式又过于复杂或是过于讲究了,一般的老百姓肯定不会把日常的这件小事搞得如此复杂。

事实上中国并没有仅仅满足于以茶修身养性的发明和仪式的规范,而是更加大胆地去探索茶饮对人类健康的真谛,创造性地将茶与中药等多种天然原料有机地结合,使茶饮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得以大大地增强,并使之获得了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是中国最具实际价值的方面,也是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重视和喜爱的魅力所在。  

什么是茶道


受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思想影响,“”一词从使用以来,历代茶人都没有给他下过一个准确的定义。直到近年对见仁见智的解释才热闹起来。吴觉农先生认为: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因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庄晚芳先生认为: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庄晚芳先生还归纳出中国的基本精神为:“廉、美、和、敬”他解释说:“廉俭育德、美真廉乐、合诚处世、敬爱为人。”陈香白先生认为:中国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引导七种义理,中国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国就是通过茶是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陈香白先生德理论可简称为:“七艺一心”。周作人先生则说得比较随意,他对的理解为:“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台湾学者刘汉介先生提出:“所谓是指品茗的方法与意境。”其实,给下定义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文化的本身特点正是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同时,佛教也认为:“道由心悟”如果一定要给下一个定义,把作为一个固定的、僵化的概念,反倒失去了的神秘感,同时也限制了茶人的想象力,淡化了通过用心灵去悟道时产生的玄妙感觉。用心灵去悟的玄妙感受,好比是“月印千江水,千江月不同。”有的“浮光耀金”有的“静影沉壁”有的“江清月近人”,有的“水浅鱼读月”,有的“月穿江底水无痕”,有的“江云有影月含羞”,有的“冷月无声蛙自语”,有的“清江明水露禅心”。有的“疏枝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有的则“雨暗苍江晚来清,白云明月露全真。”月之一轮,映像各异。“”如月,人心如江,在各个茶人的心中对自有不同的美妙感受。

中国六大茶系,你知道多少?


绿茶

不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 日照绿茶、 六安瓜片、龙井茶、碧螺春、蒙洱茶、信阳毛尖

这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首位。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

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青一揉捻一干燥的过程。由于加工时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全国18个产茶省(区)都生产绿茶。我国绿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之首,每年出口数万吨,占世界茶叶市场绿茶贸易量的70%左右。我国传统绿茶--眉茶和珠茶,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黄茶 微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m) 霍山黄芽蒙洱银针

在制茶过程中,经过闷堆渥黄,因而形成黄叶、黄汤。

分“黄芽茶”(包括湖南洞庭湖君山银芽、四川雅安、名山县的蒙顶黄芽、安徽霍山的霍山黄芽)、“黄小茶”(包括湖南岳阳的北港在、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浙江平阳的平阳黄汤、湖北远安的鹿苑)、“黄大茶”(包括的大叶青、安徽的霍山黄大茶)三类。

白茶 轻度发酵的茶(发酵度为20~30m) 白毫银针白牡丹

它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

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几种。

青茶(乌龙茶) 半发酵的茶(发酵度为30~60m) 铁观音大红袍冻顶乌龙茶

青茶又称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

青茶它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但是安溪铁观音的新贵感德、长坑、祥华铁观音的最新清香制法是没有 “绿叶红镶边”的特征。特别是感德下村(霞云村、霞春村等)更是该做法的典型代表。

红茶 全发酵的茶(发酵度为80~90m) 祁门红茶荔枝红茶

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是萎凋,使鲜叶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 成条或切成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工夫红茶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一带,以潮汕的功夫茶为主。

黑茶 后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0m) 普洱茶六堡茶湖南黑茶(渠江薄片金茶)

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 压制成砖。黑茶原来主要销往边区,是藏、蒙、维吾尔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黑茶主要品种要包括“陕西咸阳茯砖茶”、云南"普洱茶",“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四川“边茶”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