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書房 被私藏63年的龙井终极指南,学霸教你如何习茶

发布时间 : 2019-11-28
龙井乌龙茶 龙井茶泡 龙井茶绿茶

龙井乌龙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茶書房 被私藏63年的龙井终极指南,学霸教你如何习茶”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茶書房 被私藏63年的龙井终极指南,学霸教你如何习茶”相关知识!

《龙井访茶记》

总 论

龙井以茶名天下,在杭州曰本山。言本地之山,产此佳品,旌之也。然真者极难得,无论市中所称本山,非出自龙井;即至龙井寺,烹自龙井僧,亦未必果为龙井所产之茶也。盖龙井地既隘,山峦重叠,宜茶地更不多。溯最初得名之地,实维狮子峰,距龙井三里之遥,所谓老龙井是也。高皇帝南巡,啜其茗而甘之,上蒙天问,则王氏方园里十八株,荷褒封焉。李敏达《西湖志》称:在胡公庙前,地不满一亩,岁产茶不及一斤,以贡上方。斯乃龙井之冢嫡,厥为无上之品。山僧言:是叶之尖,两面微缺,宛然如意头。叶厚味永,而色不浓。佳水瀹之,淡若无色。而人口香冽,回味极甘。其近狮子峰所产者,逊胡公庙矣,然已非他处可及。今所标龙井茶,即环此三五里山中茶也。辛亥清明后七日,余游龙井之山。时新茶初茁,绽展一旗,爰录采焙之方,并栽择培溉之略。世有卢陆之嗜,宜观斯记。

① 本山:龙井在杭州被称为本山,以其所产的好茶而名扬天下。

② 假龙井:即使在清代的杭州城,想要喝到真宗的龙井茶也是极为困难的了。当时市面上所售卖的本山茶,都不是产自龙井的,就算到了产区龙井寺,僧人泡给你喝的也未必是真龙井茶。究其原因,龙井地方本来就不大,适宜种茶的地方就更少了。

③ 狮峰:追溯起来,龙井茶最初是因为狮峰山而得名的,狮峰龙井也被称为老龙井。

④ 胡公庙:胡公庙前一亩地,每年所产一斤龙井茶,是龙井茶中的无上珍品,乾隆十八株御茶就在其中,比狮峰龙井更胜一筹。

1、土 性

沙砾也、壤土也,于茶地非上之上也。龙井之山,为青石,水质略咸,含碱颇重。沙壤相杂,而沙三之一而强。其色鼠羯,产茶最良。迤东迤南,土赤如血,泉虽甘而茶味转劣。故龙井佳茗,意不能越此方里以外,地限之也。

产茶最佳土壤:龙井村一带的茶山,青石、水略咸、含碱较重、含沙量约占三成、黄黑色,是出产龙井茶的最佳土壤。周边赤红色土壤的都不行。

2、栽 植

隔冬采收茶子,贮地窖或壁衣中,无令枯燥虫蛀。人春,锄山地,取向阳坦,不渍水。陆坡,则累石障之,锄深及尺,去其粗砾。旬日后,土略平实,检肥硕之茶子,点播其中科之。相去约四五尺,略施灰肥,春夏锄草。于地之隙,可艺果蔬。苗以茁矣,无须移植。第四年春,方可摘叶。

三年栽成:挑选肥硕的茶籽,每隔四五尺栽种一棵,春夏除草、施加灰肥,第四年春天即可开始采摘。

3、培 养

三四年成树,地佳者无待施肥。硗瘠者,略施豆饼堆肥,以壅其根。防草之荒,岁一二锄,旱则溉之。

施肥:土质优良者无需施肥,略贫瘠的可以施加豆饼、堆肥等农家肥。

4、采 摘

大概清明至谷雨,为头茶。谷雨后,为二茶。立夏小满后,则为大叶颗,以制红茶矣。世所称明前者,实则清明后采。雨前,则谷雨后采。校其名实,宜云明后、雨后也。采茶概用女工,头茶选择,极费工。每人一日,仅得鲜叶四斤上下。采工,一两六文。

① 三采:清明至谷雨,是头采茶,也叫明前茶;谷雨后,是二采茶,也叫雨前茶;立夏小满之后,是大叶颗茶,主要用来制作红茶。

② 采茶工:采茶大都采用女工,一个采茶工一天只能采得头采茶四斤左右。

5、焙 制

叶既摘,当日即焙,俗曰炒,越宿色即变。炒用寻常铁锅,对径约一尺八寸,灶称之。火用松毛,山茅草次之,它柴皆非宜。火力毋过猛,猛则茶色变赭。毋过弱,弱又色黯。炒者坐灶旁以手人锅,徐徐拌之。每拌以手按叶,上至锅口,转掌承之,扬掌抖之,令松。叶从五指间,纷然下锅,复按而承以上。如是展转,无瞬息停。每锅仅炒鲜叶四五两,费时三十分钟。每四两,炒干茶一两。竭终夜之力,一人看火,一人拌炒,仅能制茶七八两耳。

手工炒茶:鲜叶采摘之后,必须当天炒制。用松木或山茅草取火,火力适当。辗转炒制,一锅炒鲜叶四五两,得干茶一两,耗时三十分钟。两人搭档,一人看火,一人炒茶,一个晚上也就只能制茶七八两而已。

6、烹 瀹(yuè)

烹宜沙瓶,火宜木炭,宜火酒,瀹宜小瓷壶。所容如盖碗者,需茶二钱。少则淡,多则滞。水开成大花乳者,宜取四凉杯挹注之。杀其沸性,乃人壶。假令沸水人壶,急揭盖以宣之。如经四凉杯者,水度乃合。

① 投茶量:盖碗大小的瓷壶泡茶,需投茶二钱。清代盖碗容量约300-400毫升;按旧制,二钱约等于7.46克,故投茶量大概在1:50。

② 取水:用沙瓶、木炭煮水,水开后不能直接冲泡,而要先注入四个凉杯之中,再入壶冲泡,以去掉水的沸性

7、香 味

茶秉荷气,惟浙江、安徽为然,而龙井为最。饮可五瀹,瀹则尽斟之,勿留沥焉。一瀹则花叶:茎气俱足;再瀹则叶气尽,花气微,茎与莲心之味重矣;三则莲心与莲肉之味矣,后则仅莲肉之味:啜宜静,斟宜小盅。

① 荷气:浙江、安徽所产的茶都具有“荷气”,其中龙井茶是最明显的。龙井可冲泡五次饮用:第一泡荷花、荷叶、荷茎之气都很充足;第二泡,荷花、荷叶之气微弱,主要是荷茎和莲心之气;第三泡,主要是莲心和莲肉的味道;后两泡就只有莲肉味了。

② 冲泡:每一泡要把茶汁滴尽,不要有残留。

③ 环境:品茶的环境要清静,选用小杯茶具细细品味。

8、收 藏

茶既焙,必贮瓮或匣中。取出窑之块灰,碎击平铺。上藉厚纸,叠茶包于上,要以不泄气为主。

贮藏:茶叶要贮藏在瓮或匣中。取生石灰击碎以后平铺在瓮底,叠上厚纸,再把茶包叠放在纸上,贮藏的器皿以不漏气为佳。

9、产 额

龙井岁产上品茶,如明前雨前者,千余斤耳。并粗叶红叶计之,岁额亦止五千斤上下,而名遍全国,远逮欧美,则赖龙井邻近之茶附益之。盖自十八涧至理安,达江头;自翁家山,满觉陇,茶树弥望,皆名龙井。北贯十里松,至栖霞,亦名龙井,然味犹胜他处。杭城所售者,则笕桥各地之产矣。

① 产量: 龙井茶一年的产量最多5000斤,其中明前雨前茶1000斤。而之所以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龙井茶,主要是除了核心产区之外,杭州翁家山、满觉陇、 十八涧、栖霞等地出产的茶都自称龙井茶。这些地区所产的茶虽然不是最正宗的龙井茶,但其滋味比起杭州城外其他地方所产的龙井茶仍然要好得多。

② 杭州市面茶:当时杭州市面上销售的龙井茶,主要产自杭州笕桥一带。

10、特 色

龙井茶之色香味,人力不能仿造,乃出天然,特色一。地处湖山之胜,又近省会,无非常之旱涝,特色二。名既远播,价遂有增而无减,视他地之产,其利五倍,特色三。惟其然也,山巅石隙,悉植茶矣。乃荒山弥望,仅三三五五,偃仰于路隅,无集千百株为一地者。物以罕而见珍,理岂宜然。

茶经网扩展阅读

爱茶,就应该习茶,而后才能知茶!


想了解《爱茶,就应该习茶,而后才能知茶!》知识吗,丰富的《爱茶,就应该习茶,而后才能知茶!》内容等你来看!

【苦、涩】苦是一种味道,涩是一种感觉。苦是由茶叶内含物中的茶碱产生,涩是口腔中细嫩组织收敛的表现。

【回甘】指苦味在口中转化后产生甘甜的过程。

【生津】指两颊、舌面、舌底、有小气泡不断的涌出。

【收敛性】品茶后,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现的紧绷感,多为涩感的表现。

【甘韵、甜质】:是甘与甜的表达方式。

【水性】:指茶汤带给口腔的每种不同的感觉,如滑、化、活、砂、厚、薄、利。

【层次感】:层指重叠之象,次指先后顺序。指茶汤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转变的感觉。

【喉韵】:品茶后,茶汤带给喉咙的感觉,如甘、润、燥。

【饱满】:指茶汤物质丰富而带给口腔的一种充实感。

【烟熏味】:由人工烘焙时产生,并非指不好的气味,有火香味,随时间陈化,会挥发转化而产生其它香味。

【果酸味】:品茶汤时带有鲜味,像新鲜的酸果味。

【酸味】:在揉捻后未晒干,压制时所含水分过高而产生。

【水味】:在储藏中产生,带有植物腐烂的气味。

【青味】:杀青温度不够或时间不足而产生,严重时会有“青腥味”。

【锁喉】:品茶后,咽喉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紧缩发痒等不适感,人会微觉不安、烦躁等。

【茶气】:是由茶叶中有机锗与多糖类结合而溶于水产生。茶气在老茶中易出现,常表现有打嗝、身体发暖、发热、发轻汗等。

【陈韵】:经时间陈化而产生的韵味,常在有一定年份的旧茶中易感到。

【香气内敛】:香气不张扬,其香在水,用心则有,不用心则无。

【茶水分离】:茶汤入喉,嘴里留的不是茶味,而是水气。

【入口即化】:茶汤入口,不用有意识的吞咽,自然入喉。

【爽朗】:经岁月的陈化仓储优良的茶汤入喉后,口腔爽朗,牙齿有清晰感。

【舌底鸣泉】:生津的最高境界,重点在“鸣”字,接连不断之意。

【药香】:百年陈年老茶的共同特征,药香浓郁通常是对老茶香气的最高表达。

本文《爱茶,就应该习茶,而后才能知茶!》不知道是否有帮助到您呢,更多相关精彩内容可以查看网站其他栏目!

被掩盖的茶马古道


在我国神秘的西南地区,横断山脉的险山恶水之间,盘旋着一条被原始森林和现代化柏油马路覆盖的千年古道,它无声地讲述了千百年来茶叶入藏的故事,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路程最远的文化传播要道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不但贯穿了滇、川、藏大三角地带,其触角还深入到了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和东南亚的另外一些国家。它既是一条把滇、川等地的茶叶输往西藏和其他地区的通道,也是东西方互接的脐带,从历史的角度看,它还是推动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

茶马古道实现了滇、川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与藏区的骡马、毛皮、药材等物资间的交换,而负责运输这些物资靠的都是马帮和牦牛帮。

驮铃和马蹄声几乎成为茶马古道的标识。

商贸上的往来同样带动了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藏传佛教应运而生。于是,茶马古道路途上走的不再光是运输物资的马帮,还有前去朝圣转经的信徒。

古道路边的岩石和玛尼堆上,还留有当时信徒们绘制、雕刻的大量佛陀、菩萨和高僧,及各种形象的神灵动物、海螺、日月星辰等。这些或古朴或细致的艺术造型,赋予了茶马古道一种精神上的庄严与神圣,也为那遥远而艰辛的路途增添了几许宗教神秘色彩。

茶马古道因其难以想象的困难险阻和遥远漫长,渐渐被历史的洪流和原始森林地貌掩盖起来,只留下古道石板上二寸多深的马蹄印,和沿路一座座古老而神圣的玛尼堆、转经房,在告诉着人们这条道路上曾出现过、发生过的那些关于文化,关于民族,关于宗教,苍茫而深厚的历史宏章。

茶史之茶学


茶学[Theaoiogy]园艺学的分支学科。研究茶树的栽培、繁育、制茶,茶叶质量及其审评、检验方法,茶叶销售、流通学等经济活动以及茶文化。

公元8世纪,唐代陆羽撰写了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创建了古代茶学。此后经宋、元两代,茶区扩大,建茶崛起,茶业重心南移,历史上不产茶的福建成为贡茶的主要产地;团饼茶制作技术日臻完善,并出现了末茶和散茶;饮茶艺术日益完善与精美,由上层社会逐渐普及于民间。由于团饼茶制作工序繁琐,重劳民力,明代朱元璋下令罢造龙团,由此促进了散茶的兴起,散茶制作技术亦日益精进。

明、清时代,制茶技术全面发展,始形成红茶、绿茶、青茶、黑茶、白茶、黄茶六大茶类。名茶制作技术高度发展,已有近百种名茶出现。传统的种茶、制茶技术成熟,茶叶成为大宗出口商品,销至世界各地。明、清两代,茶学科技著作已有六十余种。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现代科技的进步促进了茶叶科学和茶叶生产的发展,为现代茶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40年迁至重庆的上海复旦大学在农艺系内建立茶学专业组,标志着中国茶学学科的建立。20世纪50年代,经全国农林院校院系调整后,相继在安徽、浙江和湖南等高等农林院校建立茶学专业,并在主产茶省建立一批专业研究机构,加速了中国茶学的发展进程,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树栽培、茶树遗传育种、茶树生理生态、茶树保护、茶叶加工、茶叶机械、茶叶生物化学、茶叶综合利用、茶业经济贸易、茶与人体健康以及茶文化等分支学科。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茶文化迅速发展,成为中国茶学发展的重要内容。

20世纪90年代茶学已发展成一门以农学为基础,并包含食品学、经济贸易学和社会学,涉及农、工、商、文的综合性交叉独立学科。

古代茶学典藏


中国是世界茶叶和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我们的先人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茶学典籍,其中问世最早、内容最全面的是唐代茶神陆羽的《茶经》。它对茶的起源、品种、分布、制作、茶的冲泡用水、器皿以及茶的趣闻轶事等均有论述,对我国及世界茶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饮茶起源于生吃茶树的鲜叶,这是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而与大自然做斗争的产物。在原始社会,人类在山野狩猎动物和寻找植物作为食物,采摘各种植物的叶子放在口中咀嚼尝试。有时遇到一些毒草,吃后发生中毒现象,茶树鲜叶的滋味虽然苦涩,但吃后能使人精神兴奋,并有解毒作用。

由于到山野去采摘生茶树的叶子,交通不便,下雨时更困难,而且茶树生长还有季节性,采下的鲜叶又不耐贮藏。因此,人们就在晴天把鲜叶放在阳光下晒干,以便随时取用。这是最原始的茶叶加工方法,现在称为生片。但干叶吃时很难下咽,后来便从食用发展为饮用。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从手工制茶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的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制造方法也是重要的因素。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类似现代的煮菜汤。《晏子春秋》这本记载春秋时期齐景公的宰相晏婴生平事迹的史书,有一段以茶作餐菜的记载:婴相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说晏婴身为国相,吃糙米饭,几样荤菜之外就是用茶叶做的茗菜而已。三国时,魏国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三国时期魏人张揖的《广雅》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说人们将采来的茶叶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饮用时,碾末冲泡,加佐料调和作羹饮。两晋时文人愈来愈多地加入饮茶的行列,不仅出现了《登成都楼》、《出歌》等吟及茶事的诗歌,而且出现了杜育《荈赋》器泽陶筒,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等描写,明显可见文人以茶待客的礼俗,而且对烹茶用器已颇为讲究。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三之造》记载: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晴天将茶采摘下来,然后放到甑釜中蒸一下,再将蒸过的茶叶用杵臼捣碎,将茶末拍制成团饼,最后将一个个茶饼穿起来,焙干,封存。经过这样的加工,茶去掉了生腥的草味,变得鲜美甘醇了。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出现研膏茶、蜡面茶,以后又在团饼茶表面增加了龙凤之类的纹饰,谓之龙团凤饼。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已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人们探索出了一些规律,从而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乌龙茶)。

余杭居民“六月喝咸茶”之习


旧时,杭州城西蒋村一带商贸繁荣,其中最兴盛的,莫过于河渚的集市了。

一大清早,四乡百姓便将小船撑到深潭口,船上载着新鲜的鱼虾蔬果、鸡鸭蛋禽。城区菜场众多菜贩凑早赶来进货,还有不少家庭主妇贪图蒋村蔬果新鲜便宜,一大早便赶来买菜。东方尚未泛白,河埠头就已经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了。

大致来说,到了上午八九点钟以后,进货买菜的人开始走散,河渚码头又趋沉寂。不过,许多乡民将小船载来的蔬果卖掉,口袋里有了几张钞票,便要歇一下担,喝一口茶,吸一袋烟。商贩们大多熟悉,做完生意,就在茶馆中海阔天空地聊上一阵,再买点妻儿老小喜爱的百货零食;晌午,便各自称心如意地撑船回家了。

因而,河渚又促使了茶馆、餐饮、糕团、南货店的繁荣,其中,最兴旺的要算茶馆业了。据老人回忆,到上世纪五十年初,以福兴桥为中心,仍有七家茶馆。其格局大多相似,为二层木楼,阁楼较窄,用做主人居住;底层宽大,用于营业。多数铺面前店后坊,采用木板排门,内置曲尺形柜台;厅堂放置数张八仙木桌待客,旁摆条凳、竹椅等。不少渔贩将卖空了的挑担、竹篓歇在门外,自得其乐地登堂入室,饮茶喝酒。伙计、老板、食客多数相识,进入茶馆,不用招呼,上一壶好茶,或慢条斯理,或高谈阔论,边饮边聊。

茶馆供应的茶品较多,有西湖龙井、西溪法华茶,少数城里人喜饮碧螺春、或铁观音什么的。但是,多数茶客只饮咸茶。咸茶,蒋村人又叫“烘青茶”,与湖州新市一带的“盐豆茶”又有区别,制作还要讲究,用料也多。他们一般取上等龙井茶叶,放入烘青豆、盐渍橘皮、芝麻、香干丁,再加桂皮、茴香等佐料制卤烘晒而成。此茶入口,芳香浓郁,有点淡淡的咸味。据老人介绍,常饮此茶,能强身壮力。余杭一带居民向有“六月喝咸茶”之习。

蒋村茶馆,不仅冬闲人多,而且,六月里茶客也不少,人来客往,相当热闹。千百年来,河渚居民勤劳淳厚,他们不仅养蚕种桑,而且,“一年种三季”,即,春夏“双季稻”,秋冬种小麦,春夏秋冬,忙忙碌碌。但是一进入伏夏,多数村民就要“修养生息”。

蒋村素有“好汉不赚六月钱”之说。他们在六月间养精蓄锐,为后面更辛苦的“双抢”积蓄体能。茶馆自然成了村民六月避夏的好去处。一壶咸茶,两袋旱烟,几只剪团,天南地北瞎聊,居然也能打发半天时辰。

我们在考察时,村人给每位沏了一壶咸茶。掀开壶盖,只见茶汤中漂了几丝金黄色的橘皮、几片嫩绿的茶叶,还有十几粒碧绿的烘青豆在茶水中飘浮。我们正准备举壶倒水品茶,不料主人却说,此茶不能立时就喝,须稍待片刻才能觉出真味。

不多时,我再次掀盖,只见茶水已呈浅绿。喝一口,茶汤略带咸鲜,一股清香扑鼻而来,真是又解渴,又爽口。同行一位东北客人初饮此茶,不识深浅,说道:“这种茶口感不错,只是有点像在绍兴喝的笋干咸菜汤,不过,比菜汤要清淡鲜爽些。”我细细品味,觉其说得也有些道理。想来夏季多汗,又渴又热时,饮此茶特过瘾,也特乡土。

几道茶水冲泡之后,青豆已经浸胀,沉在水底,颗粒显得壮硕饱满,吃进嘴里,韧而有嚼头,此时,茶香、豆香、桔香,令人回味无穷。老农告诉我们,泡咸茶用的烘青豆是余杭名产。过去,每年到了青豆收获季节,村里家家户户做烘豆。蒋村人制作烘青豆的方法很有讲究,先将青豆采下,剥壳,用盐水卤汁笋干老头浸泡煮熟。然后,再将青豆放在炭火下文火熏制,很费时辰。只有这样,做出的熏青豆才有滋味。

村人告诉我们,蒋村劳力多数体魄健壮,盛夏高温很能“耐热”,就是在烈日下田地劳作多时,仍毫不减力,多是因为常饮此茶之故。只是时过境迁,蒋村一带现在已渐渐融进城区,多数年轻人对于此种农家咸茶不屑一顾。随着时日变迁,这种乡土味特浓的咸茶有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可能。

人生是一杯被岁月洗礼,被时光冲淡的茶


想了解《人生是一杯被岁月洗礼,被时光冲淡的茶》知识吗,丰富的《人生是一杯被岁月洗礼,被时光冲淡的茶》内容等你来看!

一片茶叶,看起来如此纤弱,直到放入杯中,与水融合,绽放出清香。然而,就在茶叶与沸水相融,热烈舞蹈的时刻,人们的目光往往忽视了茶的实质,反而注意那杯中之水了。一片茶叶要经历多少风雨,忍受多少煎熬,才能百炼成茶?

人生,其实就像一片茶叶的旅行

人生,其实就像一片茶叶的旅行,满载而归时,择一处清幽,斟一盏芳茗,细看一撮茶叶在滚烫的热水中历练、翻滚、渐渐舒展,最后沉落杯底,在一遍遍地冲泡之后,逐渐回复到平静真实的过程。人的生命曲折往复,犹如这杯中茶叶,无声舒展,淡然收尾,沉静,清苦,那味蕾上的涩涩清香是生命的滋味,亦是茶的原味。

好的茶叶就像一种人生,在有限的生命旅程中,虽然没有发生惊天动地的故事,没能捕捉到刻骨铭心的镜头,只有平平静静、平平淡淡,但这份平凡却令人回味隽永,品味出淡泊名利的心境来。做人也要像茶一样,坦诚质朴,给人以温暖,繁华过后,唇齿间仍留有淡淡余香,值得人们去细致回味。

好茶的品位有讲究

世人对好茶的品位也是有讲究的,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人生的功成与否,更是众说纷纭。其实,在我看来,茶与人生一样,也分为三六九等,这是由茶叶的品质决定的。真正的好茶经得起沸水的考验,真正的人生同样能够承受世俗的煎熬,却始终保持生命的本色。

静坐窗边,我曾幻想自己是一杯被岁月洗礼,被时光冲淡的茶,坦然地舒展在杯底,历尽摘、揉、焙、泡的煎熬之后,剩下半杯残茶,留给余生以无限回味的滋味。在浩瀚的岁月中,人的生命何其短暂,有多少人真能及得上一片小小的茶叶,释放出人生的光芒?在生命的过程中,有多少人能够成为人们细细品味的焦点,仔细端详的风景?茶味的人生就在这被茶水冲泡、翻滚、碰撞、释放清香的过程中,慢慢沉淀出人生的精彩。

关于本文《人生是一杯被岁月洗礼,被时光冲淡的茶》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北方文学-学茶讲茶


有一次,遇到一位先生,听说我喜欢茶艺就跟我说,他有一把好壶,挂了很厚的茶锈,不用放茶叶都能冲出茶味。我说茶锈对人体有害,还是刷掉吧。那位先生就用异样的目光看我。

又有一次,又遇到一位先生,说普洱茶越陈越香。我说普洱茶陈的香,但不是越陈越香。又被人投以异样的目光。我只能告诉他10年的普洱很香,30年的就没什么味道了,这还是存放得好的,存放得不好就有霉味,50年的就更不用说了。

忍不住给人讲茶,好像有义务。我学茶是因为爱喝茶,我讲茶是“被逼出山”。

在家乡茶艺领域,我属于独孤求败。我们是北方城市,没有茶文化基础,我们所谓的茶人不过就是开茶楼、茶庄的,除了自己经营的品种、项目,更多的也不懂。而我是出于兴趣学茶,什么都涉猎,所以就“凸显”出来了。

有几个想学茶艺的人,打听了好多人,最后都找到我这里,我带他们买茶具,给他们上课,真有点劳神耗时,我就安慰自己:总算为普及茶文化做点贡献了。对于自己的茶艺名气,我一点都不用谦虚。一个开茶庄的小女子把我的照片摆在店里,然后对人说:“这是我老师。”

而我开始学茶的时候,想在家乡找个老师是一点可能性都没有的。

1998年我有了第一套紫砂茶具,质量很好,是一个朋友从上海给我带来的。但是我没有茶海,没有工具组,到处买也买不到。大约到了2000年,我先生忍无可忍,他的另类潜质突然爆发出来,居然自己做了一个茶海,那是用装修房屋的木线做的,看上去相当漂亮,一个诗人身上竟然隐藏着六级木匠的技艺,不能不叫人赞叹。

“给你50元钱,你把这套冲泡方法再做一遍。”我说着拿出钱来,女孩很高兴,她可能没遇到过这种事。于是淋壶烫盏、乌龙入宫,把闽南功夫茶艺重新演示了一遍,我则拿出本子,详详细细记录了下来。

这是2000年我在上海一家茶楼使用的手段,对于学茶的我来说这也是唯一能用的办法,现在看来女孩的茶艺不过是一些花拳绣腿,但是在当时也算难得。同时我读书、读书、读书,从陆羽的《茶经》读起,直到我能买到的所有关于茶的书。2005年、2007年继续到南方学茶,上茶山动手采茶,进工厂参观炒茶,深深感到实践对于一个茶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学茶,越学越觉得自己该学的东西太多了,自己的学问太少了。其实学什么都是如此,不学,或者“半瓶子醋”,反倒以为自己什么都懂,还老想炫耀,最后只能是丢脸。

“好茶已经没有了,剩下的是我们自己喝的。你们看看就是这样的,也算不错啦。”龙井村的茶农对我们说。我接过茶来看了看,问道:“多少钱一斤?”“两千五。”我摇摇头。这是2005年,杭州的朋友陪我们夫妻到龙井村游玩。朋友特想买点茶送我,最终还是被我阻止了。我明确地意识到,茶农要想蒙我已经不可能了,这是我几年来学茶的成果。

也是这一年,我在南京拜访了雨花茶。我先生的哥哥家在南京,经常寄雨花茶给我们,这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种茶,而且质量普遍比较好,还没有像龙井茶那样大面积被伪劣。所以我用“拜访”一词,这其中包含着我对雨花茶的敬重。在雨花台,我初次采茶,怀着虔诚和欣喜,采了满满一捧茶芽。当然这是象征性采茶,这点茶芽连一钱茶都制不出来。但是从此我可以自豪地对人宣称,我采过茶了。

特别难忘的是,2007年南昌一位经商的友人送我的两盒狗牯脑茶。这是江西珍品,产于罗霄山脉,从前我只是听说过这种茶,但是没喝过。当友人把茶递给我时,一股清香瞬间把我浸透了、征服了。我终于懂了什么是真正的好茶,你不用听茶农或者商家怎么说,你就闻一闻,只需闻一闻,好茶的香气是简单而纯粹的。为了送我茶,友人亲自去了茶山,把人家要参展的二斤茶强行买下半斤。狗牯脑茶和这位友人都让我感动,也让我懂得了一些道理:不上西天,怎么会取得真经;而真经之真,在于深刻并且简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就是这样学茶的。而且学着学着,就想让更多的人都喜爱茶,我已经把这当成了我的使命。有朋自远方来,我会设计一套主题茶艺,在家里欢迎他们;我到远方去,也会带上几件茶具,分送给朋友们。

这么多年中,我在家乡为好几家茶楼培训过服务员(我还不能叫她们茶艺师、茶博士,那是崇高的称号),他们大多可以独撑门面了。家乡有一所职业学院,开茶艺课没有老师,于是我就成了这所学院的客座教授。每次课,我都要带二两茶去,泡给学生们喝。讲碧螺春我就带碧螺春,讲铁观音我就带铁观音,所以学生们都爱上我的课,因为有好茶喝。讲过半年,回头一想,讲课费差不多都给学生们买茶了。不然怎么办?实践才能出真知,学茶就得喝茶,不然永远也学不会。

学茶讲茶,这是美丽的事情,是温馨的事情。谈起茶,回忆起茶事,都是那么美好,并让人在美好之中参悟着道理。

要美味也要美器

在商店遇到喜欢的餐具,想买却不能买是什么心情?痛不欲生啊。

盯着那些精美的盘子、碗,我的眼珠都要掉出来了。我先生站在一旁,用眼角瞄着我,小声说道:“你不怕你婆婆来找你?”

我就是怕我婆婆来找我才不买呀。

有一次我婆婆郑重其事地对我说:“俏梅你过来,妈跟你说件事。”我毕恭毕敬地走过去,洗耳恭听。婆婆说:“俏梅呀,以后不能再买餐具了。”就这事?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后来我婆婆去世了——我跟她老人家在一起没待够,她是最和蔼的老太太——有一天我突然想起婆婆关于餐具问题的教诲,才意识到老人家说的其实并非小事,实实在在是件大事。

我的厨房还算宽绰,橱柜也还算宽绰,可是餐具早就放不下了,后来买的餐具只能码放在台面上。正如我大姑姐所说:“操作台挺大,可是没地方操作。”

每当我冒出买餐具的念头,我先生就拿婆婆会来找我吓唬我。有时候我就想,婆婆要来找我就来吧,反正我挺想她的,她来了正好让我看看她。这么想了之后,我就果断出手,于是一组盘子或者是两组调料瓶就被我收入麾下了。

你说像我这么好的厨艺要是没有好的餐具搭配,那多可惜呀。虾仁油麦菜我放在树叶形白色小盘里再造成馒头型,冬笋烧肉我用深绛色兔毫大碗盛装,清蒸螃蟹我码放在小竹篮里,各式寿司我摆放在绿色四方大平盘里——看着心里这个美呀!

清代著名美食家、诗人袁枚说:“古诗云:‘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英雄所见略同啊。“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这是李白的诗吧,美酒要配金樽,美味要配玉盘。杜甫也有诗云:“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驼峰烧好后用碧绿的玉釜盛装,鱼蒸好后用晶莹的水晶盘子盛装,这样才能相映生辉。

我婆婆之所以不让我再买餐具,是因为本来她就留给了我很多餐具。老人家的厨艺也不是一般二般的,她做的苏伯汤、酥鲫鱼、锅包肉、南瓜饼……那是吃了这顿想下顿——算了,不能想这些,想起来就快哭了。

婆婆留下的餐具里有四块蓝边儿圆盘子,我先生对我儿子说:“这几块盘子要好好留着,这是怀念奶奶的盘子。”这样的盘子我娘家也有,不过边儿是咖啡色的,这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出口转内销的,质量非常好。

我先生常回忆起我公公的一次壮举。大约是在七十年代初,他去参观广交会,买回来一套出口的餐具,大约50个“头儿”,就是大大小小50件。巨大的一纸箱,能弄回来实属不易。对此,我公公得意非凡。他是个极其喜欢请人回家吃饭的人,有了这么一套餐具就更不得了了,这盘子一端上桌,他就会念道:“美食不如美器。”——看来这一观念在一代代中国人心中深深扎根了。

每一家都有自己的家风,我公公的喜好传到我先生那里,而到我这里更是发扬光大,以至于连我先生都怕我了。

有一阵子我总想给我儿子做芝士■饭,可是我没有芝士■饭盘子,我就在网店上“逛”,准备买几只。为了劝阻我,我先生居然写了一首诗:“以为没有,或许有/或许说不清有没有/需要,是终极黑洞/需要之手会抓住/看得见与看不见的一切/一粒米不会填满一段空白/不会盖住整张盘子/镀金的羽毛背弃了风/再不能飞上无尘的高处/空了的餐具已经不会记得/阳光的分量”你看,把一个诗人都逼到什么份儿上了。

我还算是有节制的人,买餐具、茶具、咖啡具什么的肯定是比别人多花了一些钱,但是也没到无度的状态。我也不是那种看着存折上数字增加就高兴的人,我崇尚把钱花出去,把快乐带回来。我也是一个极其喜欢请人回家吃饭的人,我的餐具,我的快乐,一直与朋友们分享着。

中环那儿曾经开过一家叫西缇的西餐餐厅,它的餐具都十分漂亮,就是因为这个,我就总去吃饭。可是后来又一次去,餐厅已经要黄了,无数精美的餐具低价出售,我吃过饭,忍不住挑了好多盘子、碗,搬回家来。我先生看着那些餐具露出喜悦的神情,他是很少会在这种时候喜悦的,他说:“的确漂亮。”我说:“不能让好的东西蒙尘。”

茶马古道:从普洱出发 - 五房·茶马古道考察记六


深陷的马蹄印,记录着古道的兴衰

90岁的方淑珍(左一)还清楚的记得驿站的往昔

茶庵鸟道

孔雀屏驿站新建元(江)磨(黑)高速公路尽头不远的地方就是普洱了。千百年前建筑在茶叶经济上的普洱,今天仍有很多遗迹深藏在城外的青山和村落之中。为了寻找普洱茶家乡往日繁华的记忆,我们撞开了尘封的历史之门。当越野车从平坦的高速路上驶下来,进入高低不平的山间小路时,我们的考察也真正开始了。

从历史出发,去寻找真正的普洱茶。

官马大道今何在茶的味道是品出来的,可茶的历史又该如何去触摸?

普洱城北10公里处,就是“普阳八景”之一的“茶庵鸟道”,从此向北行走,驿道盘山而上,古木参天蔽日,鸟鸣虫吟。此处旧时有驿站、茶站、庙房,故名茶庵塘,景名“茶庵鸟道”。

我们在普洱县委宣传部部长杨定华、副部长吕宗业的陪同下来到茶庵鸟道时已近黄昏。一路上坡的茶庵鸟道显得十分宽阔,并没有鸟道模样。宽阔的路面是“五尺”官道的标准尺寸,全部用青石板修建而成,有的地段高出地面,有的地方还能看出当年修的排水沟,这与我们在其它地方看到的茶马古道完全不同。县委宣传部的同志说,这就是茶马官道,从普洱通往昆明。进京的贡茶和销往内地的茶,必经此道。沾上皇宫贵族和国家税收,原来的幽幽民间商道,立即改变了鸟道模样,成为一条茶马“高速公路”。如今,这官马大道上深浅不一的马蹄窝,记录着当年的繁忙景象。

据县里的同志介绍,清代道光年以前,茶庵鸟道只是民间商道。从普洱出发的马帮越过这山垭口,就踏上遥遥无期的旅程,马帮的家眷常常在此地送别他们的亲人。天长日久,这里便有了与茶事相关的茶庵。道光元年(1821年),为了方便普洱茶进京,开始修建这两米宽的“官马大道”。到道光三十年(1850年)官马大道才得以完工。今天,驿站、茶站已经不见了踪影,庙房只剩下两个巨大的柱础了,“官马大道”显出了鸟道的沧桑。

云南农业大学周红杰教授在多次考查的研究结果上提出:明清时以普洱为中心向国内外辐射出五条“茶马古道”。在考察中,我们把当地学者与我们实际了解到的驿站结合,得出了五条茶马古道的位置,由普洱出发茶马古道有东北路、南路、西北路、东南路、西南路5条。东北路从县城出发至石桥寨、头酒房、茶庵塘、磨黑、四堂庙、孔雀坪、把边街、魁阁塘、把边江渡口(过铁索桥)、哨牌、通关、墨江、元江、玉溪到达昆明,全长580.7公里,行程17天,也叫“官马大道”。普洱贡茶从这条路送到昆明,直至北京。客商以及官员来往、运送茶盐等土特产,都走这条路,所以特别重要,明清两代,沿途设立了若干“营”、“哨”、“汛”、“塘”,严密防守。南路从县城出发,经头塘、大新寨、南门口、猴子山、石膏井、那柯里、思茅、普藤坝、车里、佛海、打洛通往缅甸,全长311公里,步行单程8天。西北路从县城出发,经四更桥、五里坡、气山丫口、硝井、谦岗、西萨、景谷、景东、弥渡至下关(今大理市),也叫“茶马大道”。从普洱驮去的茶叶经下关,丽江中转,或是藏族马帮直接把普洱茶从普洱驮到西藏,有的还从西藏转口印度、尼泊尔,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一条重要贸易通道。东南路由县城东南方向经勐先、黎明至江城到越南莱州、海防,直至欧洲。西南路由县城出发,经德化、那迁、六顺、糯扎渡口至澜沧、孟连,驮普洱茶、磨黑盐、普洱大布到缅甸。

如今,普洱境内现存的“茶马古道”有茶庵塘段、磨黑孔雀屏段、同心那柯里段等。

普洱茶盛于普洱

中国古人的记叙方法总是那么精要。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普洱茶出云南普洱府。”1765年的这段话,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已经发展为一个涉及地理、历史、文化的一个普洱茶文化课题了。

普洱地名的正式命名是在明朝万历年间。此前,“普洱在商周时期属古‘产里’地;西汉时期属益州郡哀牢地;东汉至南朝时期隶属永昌郡;唐南诏时期设为‘步日睑’(后改为‘步日部’;‘日’的读音与‘洱’相近),属银生节度;元朝时期改设为‘普日思么甸司’;明朝洪武十六年(1384年)改称‘普耳’,至万历年间定名为‘普洱’。清康熙三年(1664年)在普洱设置元江分府,雍正七年(1729年)设置普洱府。此后至民国时期,先后设普洱镇总兵署、迤南兵备道署、普洱道尹公署、云南第二殖边督办公署和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普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普洱为中共宁洱(后改称“普洱”)地委、行政专员公署驻地。1955年5月,地委、行署迁驻思茅,“普洱”自此至今为县名。”

清代普洱管辖范围广大,包括了人们习惯上说的“思普地区”。康熙三年(1664年),普洱通判管辖十三版纳。雍正七年(1729年)普洱府辖六大茶山、橄榔坝及江内(澜沧江以东、北片)、六版纳(即勐养、思茅、普滕、整董、勐乌、乌得),对江外各版纳(即勐暖、勐棒、勐葛、整歇、勐万)设车里宣慰司,为土司管制。那时流官管土官,普洱府对车里宣慰司实行羁縻管理。同年在思茅设茶叶总店,将思茅城私商(指茶商)一律赶走,不得经营茶叶生意。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普洱府辖一县三厅及车里宣慰司。

普洱茶因地得名,普洱又因茶闻名四方,这是明清以后普洱茶叶商贸繁荣的结果。作为思普地区政治中心的普洱,自然而然成为茶叶商贸的中心。清雍正年间,普洱府在其土城外建砖墙,使当时的普洱城真正成为一座商业城市。整座城市气势不凡,有朝阳门、宣武门等,城墙高大坚实。各地商人云集普洱,普洱因茶而成为文化荟萃之地。江西会馆、两湖会馆、四川会馆、秦晋会馆、徽州会馆、两广会馆、石屏会馆、建水会馆、玉溪会馆等,带来不同的地区特色,四川会馆供奉的神是李冰,晋秦会馆是关公,徽州会馆是王安石……如今,大多数会馆已不见当年雍容,只有残墙一二。现在,为发展普洱茶文化、建设普洱,县委、县政府做出了一系列规划,其中包括恢复建设会馆建筑。

清代,为加强对普洱茶的管理,清朝廷还在普洱设茶局,专办营运茶叶的许可证“茶引”,并收取茶税。据载,雍正十三年(1735年),普洱就在于么放“茶引”三千引(每引可以运输一担茶叶)。清朝廷还在普洱办茶厂,选上好原料加工为团茶、散茶和茶膏专门贡献朝廷。清代的普洱府可以说是官办茶业和民间茶业共同繁荣的时期。据《普洱县志》记载,咸丰年间有20几万人从事茶业。道光同治年间,普洱府普宁城内城外有商家三百余,茶庄有六七十家,每年茶的销量为570吨。普洱的茶有普青、普红、普尖等,有的直接运出,有的加工成茶饼或团茶、茶膏运走。普洱有名的商号有协太昌、同心昌、福美祥、元盛号、荣和昌、广兴隆等等。其中“猛景茶庄”十分有名,其紧压茶上都印有中英两种文字。

寻找古道遗风在磨黑、孔雀屏、那柯里,为寻找古道旧时的样子,我们在山间和村镇穿梭,像猎狗一样兴奋。

磨黑因盐而得名,但普洱的历史上,盐与茶是商道上最常见的货物。马帮时常是把茶驮出去,又把盐、药材等日用品又驮回来。盐茶相伴的运输方式也是最节约成本的方式。今天的磨黑是安静的,在玩八哥的老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磨黑当年的悠闲。从磨黑往东就到了现在普洱保存马店最多的古代驿站———孔雀屏。孔雀屏因处于扇形的孔雀屏山上而得名。孔雀屏有一条约4米宽的石板路贯穿全村。路边除少数的砖房外多数是旧时留下的土房,其中不少就是当年的马店。一位叫方淑珍的老人告诉我们,当年的孔雀屏有34家马店。老宋家、老三家、老柴家、老张家……都是开马店的大户,有的一家还经营数个马店。当时她家的马店可以住得下四把马(五匹驮马为一把),直到磨黑通公路时孔雀屏都还一直有马帮。

从普洱往南,同心那柯里的茶马古道是普洱现存最长的一段茶马古道,断断续续约有30公里,由人工磨制的条石和砾石铺成,一直通向思茅。茶马古道一般是60里为一个马站,30里为一个腰站。那柯里就是其间的腰站,马帮在此地打尖歇梢。

看着茶马古道斑驳的石板和石板上深陷的一个个马蹄窝,就像在看一本书。这本引人入胜的书,记录着茶马古道兴衰的历史。

与“秦开五尺道”相比,茶马古道的历史不算悠久;与公元前张骞出使西域时看到的从巴蜀经云南到印度、阿富汗等地的“蜀身毒道”相比,茶马古道的历史价值也不能同日而语。但茶马古道鲜明的历史、文化特色,往往覆盖了“五尺道”,覆盖了“蜀身毒道”,也覆盖了云南的其它商旅道。

这并不奇怪。茶马古道与云南境内外的商旅道相重合,也是历史事实。虽然,茶马古道因历史的变迁沉寂了,但茶马古道从普洱出发的历史依然清晰可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