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与《茶经》人类历史上关于茶的第一部专著

发布时间 : 2019-11-28
茶经中关于白茶的描述 红茶经典茶语 黑茶的历史

茶经中关于白茶的描述。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陆羽与《茶经》人类历史上关于茶的第一部专著”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陆羽与《茶经》人类历史上关于茶的第一部专著”相关知识!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自号桑宁翁,又号竟陵子,湖北竟陵人。宋代欧阳修撰《新唐书·隐逸·陆羽传》记载:“陆羽为弃儿,由龙盖寺智积禅师收养。”唐代寺院多植茶树,故陆羽自幼熟练于茶树种植、制茶、烹茶之道,年幼时已是茶艺高手。陆羽12岁时离开寺院,浪迹江湖。天宝五年(公元764年),陆羽得识竟陵太守李齐物,开始研习诗书。后又与礼部员外郎崔国辅结为忘年之交,而崔国辅与杜甫友善,长于五言古诗,陆羽受其指授,学问大进。陆羽22岁时告别家乡,云游天下,结交四方挚友,开始了立志茶学的研究生涯。

公元755年,陆羽住乌程苕溪(今湖州),结识了许多著名文人,如大书法家颜真卿,诗僧皎然,诗人孟郊、皇甫冉等。多年的云游生活使他积累了大量的有关各地茶的资料,江南清丽宜雅的山林水郭,友人的倾力支援,给他带来了著书立说的激情。公元763年,即陆羽28岁时,人类历史上关于茶的第一部专著——《茶经》诞生了。

《茶经》对茶的起源传说、历史记载,采摘、加工、煮烹、品饮之法,水质、茶器,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文化习俗等内容皆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总结,从而使茶学升华为一门全新的、自然与人文紧密结合的崭新学科。《茶经》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茶文化步入成熟时期。

小编推荐

历史上关于普洱茶功效的记载


清,方以智稿,其子中通、中履等篇《物理小识》云:普洱茶蒸之成团,西蕃市之,最能化物。

注:此处应当特指普洱茶的消食功效。茶品为团茶,即普洱团茶。

清,张泓《滇南新语》云:滇茶,味近苦,性又极寒,可祛热疾。

注:此处所讲,指云南产的茶,味很苦,性极寒,可以驱除热病。

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云: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普鱼茶,蒸之成团,西蕃市之,最呢不管化物。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苦涩,逐痰下气,利肠通泻。在其卷六《未部》中又云: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可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茶膏)五分噙口过夜即愈;受暑擦破皮者,研敷立愈。

注:此处即讲普茶性寒,但又说有驱寒的功效。

清,王昶《滇行目录》云:普洱茶味沉刻,可疗疾。

注:普洱茶性味沉降,可以治病。

清,吴大勋《滇南闻见录》云:团茶,能消食理气,去积滞,散风寒,最为有益之物。

注:此处讲普洱茶可以驱散风寒,对寒病疗效很好。

清,阮福《普洱茶记》云:消食散寒解毒。

注:阮福看法同于上述的吴大勋。

清代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载:茶微苦微甘而凉,清心神醒睡,除烦,凉肝胆,清热消炎,肃肺胃,明目解渴。普洱产者,味重力竣,善吐风痰,消肉食,凡暑秽痧气腹痛,霍乱痢疾等症初起,饮之辄愈。

注:认为茶为微凉,与上述认为茶性寒的程度不相同了。

《思茅厅采访》云:帮助消化,驱散寒冷,有解毒作用。

注:看来认为普洱茶能够治疗寒疾的不止一家。

《百草镜》云:闷者有三:一风闭;二食闭;三火闭。唯风闭最险。凡不拘何闭,用茄梗伏月采,风干,房中焚之,内用普洱茶三钱煎服,少倾尽出。费容斋子患此,以黑暗不治,得此方试效。

注:此处讲普洱茶有驱风之功,在中医中有言风为百病之长,中医施治,尤其看重对风症的诊断和治疗。普洱茶有治风病的功效,即不同于只限于寒、热二疾了。

《木经逢原》中有载:产滇南者曰普洱茶,则兼消食止痢之功。

《本草拾遗》中载:治疮痛化脓,年久不愈,用普洱茶隔夜腐后敷洗患处,神效。治体形肥胖,油蒙心包络而至怔,普茶去油腻,下之三虫,久服轻身延年。

《普济方》中载:治大便下血,脐腹作痛,里急重症及酒毒,用普茶半斤碾未,百药煎五个,共碾细未。每服二钱匙,米汤引下,日二服。

《验方新篇》中载:治伤风,头痛、鼻塞,普茶三钱,葱白三茎、煎汤热服,盖被卧,出热汗愈。

《圣济总录》中载须霍乱烦闷,用普茶一钱煎水,调干姜未一钱,服之即愈。

《滇南见闻录》中载:其茶能消食理气,去积滞,散风寒,最为有益之物。

《严茶议》中载: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故不能不赖于此。因此,助消健胃,去脂解腻,散热解渴的普洱茶,成了藏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常饮料。

学者柴萼《梵天庐丛录》记载说普洱茶性温味厚,产易武、倚邦者尤佳,价等兼金。品茶者谓:普洱之比龙井,犹少陵之比渊明,识者韪之。

完美的中国传统茶道(第一部分)


茶一直是亚洲文化的核心部分,特别是在最初起源于中国的中国。探索传统中国茶道的美妙氛围,了解喝茶艺术的真正含义。

茶文化和茶道仪式在中国社会的演变方式反映了这种在中国首次发现和享用的美妙饮料的重要性。最初种植的茶主要是作为草药,主要是在寺庙内。僧侣开始使用茶来保持和平和镇静效果,并作为谦卑和尊重自然的标志。

中国茶道的诞生是由于尊重自然和宗教仪式所涉及的和平需要。儒,道,佛的哲学融合在一起,诞生了神奇的中国茶道。传统的茶道被描述为“他”,其翻译为“和平”,“jing”翻译为“安静”,“yi”表示“享受”,“zhen”表示“真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除了药用之外,中国人开始欣赏茶的享受和社会价值。茶道仪式从仅仅是宗教表现形式变为在不同的庆祝活动中成为社会,文化和传统活动,以纪念王室或在人们的生活中标记不同的重要事件。

其中一个着名的中国茶道是名为功夫茶道,也被称为功夫茶道。它被称为中国传统茶道,其出生地不详。一些历史学家把它放在福建地区,而另一些则把它放在广东地区。在这个仪式上传统上供应乌龙茶。

功夫茶道在过去几年中已经高度商业化,用于旅游娱乐。功夫茶字面意思是“努力制茶”,它实际上代表了准备和供应乌龙茶的仪式,作为尊重茶为客人准备的客人的标志,以及在自然方面的谦逊。如今,中国和台湾的茶叶店有着非常相似的茶道,这些传统仪式一直带着这些传统仪式,让游客和茶艺鉴赏家相互交流,特别是与中国茶叶传统相互作用。

茶道历史

关于茶道的第一个书面记录可以追溯到1200年前的唐朝时期。茶的份量也被称为“茶道”,意思是“茶的方式”。注意茶的准备和服务是中国茶鉴赏家的当务之急,这改变了中国人对茶的看法。

例如普洱茶等压缩茶或粉末茶失去了它们的普及,到14世纪末,松叶方法获得了优势。这意味着茶道仪式改变了通常的仪式,其他工具的使用不同于早期茶道仪式仍然新颖的流行仪式。在日本,茶叶生产始于12世纪左右,并遵循中国模式。日本的茶道终于演变成了我们今天所谓的日本茶道,这是一场仅供政治和军事精英参加的独家仪式。

功夫茶的制作始于18世纪。有些学者认为其起源于福建的武夷,因为从那里开始出口乌龙茶的生产,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是广东人开创了茶文化的这一特殊部分。

完美的中国茶道提示

根据定义,亚洲文化是完美主义者,所以在举行茶道时,一切都需要完美。每个茶道都要提前准备好正确的氛围,必要的工具,特别是花时间为整个仪式做好准备。

在举办传统的中国茶道时,有六个重要方面需要在实际执行之前加以考虑。

#1态度意味着一切。中国人认为,一个人的心态或态度可以很容易地传递给其他人。这就是为什么在实际进行茶道之前,首先需要放松,思考生活的积极方面,与自己和整个宇宙保持和平。整个茶道需要以平静和放松的方式进行,才能真正营造出宁静而独特的中国茶道。

#2茶的选择非常重要。乌龙茶品种通常用于传统的茶道,有时甚至更少,也可以使用普洱茶。对于功夫茶道,通常避免使用绿茶。但这还不是全部。茶叶品种必须事先仔细选择,同时考虑到身体和精神特征。身体特征是指香气,味道和形状,而精神特征是指茶的历史,名称和起源。

#3水的选择需要特别注意。完美的水需要准备完美的茶。用不适当的水制备的最优质茶叶给茶带来不好的味道。对于传统的中国茶道,只使用最纯净,最干净的水来确保品尝完美的饮料,同时也是对大自然的尊重和钦佩。

#4必要的工具。没有合适的工具,你无法准备完美的茶。对于茶道,需要完美的茶具来确保整个仪式的正确酿造和神奇的氛围。这些项目必须既实用又美观,是完美的阳阳组合。强制性工具是宜兴茶壶或瓷茶壶,茶壶或茶盘,酿造托盘,茶匙,通常是三个小杯子和滤茶器。

#5不要忘记氛围。宁静平和的仪式需要一个舒适,安静和干净的房间。中国人通常使用艺术品和精美的物品来增强整体氛围,让客人感到放松,充分享受整个仪式。

#6技术需要完美。如果没有匹配它们的技术,完美的茶和气氛并不完美。服务的方式应该放松和优雅,主要通过手部动作,面部表情和传统的仪式服装反映出来。

陆羽《茶经》规制茶具与茶仪


在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茶具都是皇家用具,因此特别贵重,在质材上与陆羽规定的有所差别,但形制基本相同。我们可以对照一下出土实物与文献,了解唐代使用茶具的情况。在地宫出土的茶具中有一个金丝结绦提梁笼子,是用金丝编制的,用途是盛装茶饼,是个贮藏茶叶的茶具。这个茶笼用具,在陆羽《茶经》里没有记录,有人认为这显示了陆羽定的茶具茶仪尚未普遍通行,所以皇室才会出现不同的茶具。其实,像这样贵重的金丝笼子,民间是绝对用不起的,民间贮存茶饼的用具,一定简单得多,可能就是竹笼,如同陆羽《茶经》“二之具”里说的采茶的“籯”。

出土文物中,还有一个银风炉,形制就和陆羽规制的基本相同了。陆羽《茶经》“四之器”对风炉有极为详尽的描述:风炉,灰承。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缘阔九分,令六分虚中,致其圬墁。凡三足,古文书二十一字。一足云“坎上巽下离于中”,一足云“体均五行去百疾”,一足云“圣唐灭胡明年铸”。其三足之间,设三窗。底一窗以为通飙漏烬之所。上并古文书六字,一窗之上书“伊公”二字,一窗之上书“羹陆”二字,一窗之上书“氏茶”二字。所谓“伊公羹,陆氏茶”也。置于其内,设三格:其一格有翟焉,翟者火禽也,画一卦曰离;其一格有彪焉,彪者风兽也,画一卦曰巽;其一格有鱼焉,鱼者水虫也,画一卦曰坎。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故备其三卦焉。其饰,以连葩、垂蔓、曲水、方文之类。其炉,或锻铁为之,或运泥为之。其灰承作三足,铁柈之。

一个风炉,就是个生火的炉子,为什么如此讲究规格呢?我们可以看到,陆羽在规制风炉的时候,按照古鼎的形状,融入《易经》的因素,在安排上有八卦,有五行,把这个器具弄得相当复杂。他的用意很清楚,就是把烧火的炉子变成充满文化意义的茶具,如此他就可以用来发展茶仪。他的心目中有“伊公羹,陆氏茶”的对比,在下意识中是自以为可以媲美辅佐商汤的伊尹,因为伊尹的出身低贱,是靠着烹调食物受到重用的。因此,饮食用具应该赋予文化意义,制作茶具与规定茶仪,就使得风炉不是普通的炉。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银风炉,制作精巧,规制严整,与陆羽所设计的蓝图是相同的。

再如把茶饼碾成末的“碾”与拂扫茶末的“拂末”,《茶经》中都有清楚的记载:“碾,以橘木为之,次以梨、桑、桐、柘为之。内圆而外方。内圆备于运行也,外方制其倾危也。内容堕而外无余木,堕,形如车轮,不辐而轴焉。长九寸,阔一寸七分。堕径三寸八分,中厚一寸,边厚半寸,轴中方而执圆。其拂末以鸟羽制之。”法门寺出土的茶碾是“镏金鸿雁流云纹银茶碾子”,极其贵重,符合皇家身份,但其基本形制与构造,和陆羽所说的是类同的。

《茶经》还记载了“罗合”这种茶具:“罗末,以合盖贮之,以则置合中。用巨竹剖而屈之,以纱绢衣之。其合以竹节为之,或屈杉以漆之。高三寸,盖一寸,底二寸,口径四寸。”经茶碾碾碎的茶末,还得放到罗盒中筛过,然后存放在盒中,以备煎烹。陆羽制定的罗合,是用巨竹或杉木制作,取材容易,人人可以效法。竹木器制成盒状,外面罩以纱绢,就可以用来筛末。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茶罗子,则是贵重的镏金银器,并饰以“飞天仙鹤纹”,不是一般人使用的。

法门寺地宫还出土了“秘色瓷”,以实物证明了“秘色瓷”就是越州(今天的浙江)的青瓷,也就是《茶经》所说的“越瓷”或“越州瓷”。明确展示了,皇室饮茶使用的茶碗是越窑青瓷碗,也就是唐代最为尊贵的茶碗。越窑青瓷被陆羽品评为最上等的瓷器,与饮茶的审美情趣有关,《茶经》是这么说的:“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陆羽不断强调越瓷之美,认为中国各地所产瓷器都无法媲美,主要的依据是瓷碗与茶汤相映的“千峰翠色”视觉美感,涉及了饮茶的整体审美情趣。

法门寺地宫还出土了其他茶具,基本上都符合陆羽制定茶具茶仪的道理,只不过是使用贵重的金银,以别于一般百姓。可以看出,陆羽创制的茶道,在唐代已是各个阶层的饮茶方式,上自皇室下至平民,都多多少少沿用了陆羽茶道的规矩。

陆羽茶经的流变史


一唐宋茶经流变史

在茶学史上,现存史料里,最早提及陆羽《茶经》的是唐代的皮日休,据他的说法,茶经共三卷:「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设其器、命其煮饮之者除痟而去疠。」所言次第和今本《茶经》全同。

到了宋代,陈师道提出有家藏一卷本、毕氏三卷本、王氏三卷本、张氏四卷本等四种,都是因为繁简有别。陈氏并据上述诸本合校成了新钞二篇本。可知宋代以来,《茶经》即有各种不同版本。大致现存《茶经》有四种,一是有注本最早为宋代左圭本、二是无注本,传世惟有百卷《说郛》本、一是增本,即在︿茶器﹀卷加入《茶具图赞》,最早为明郑思本,后来有《宜和堂》本。四是删节本,即割裂删节原文,历来代有明代王圻本。这四种版本里,有注本是《茶经》主流。

现存宋本有左圭《百川学海》本,文中已有完备注文。后代《茶经》多属此版。

二明代茶经流变史

明代对《茶经》,从嘉靖起至万历年间,开始做增添工作,大致上是在原有《茶经》以后附加其他资料,而名之为《茶经外编》,例如吴旦本、孙大绶本、汪士贤本。此外,也有在《茶器》卷后加入《茶具图赞》者,使之一如正文,如明郑思本、宜和堂本。更有删节本,即割裂删节原文,如王圻《稗史汇编》本。

三清代茶经流变史

清代《茶经》刊刻大致和前朝大致相同,《茶经》大多保存于丛书里,较少单独翻刻。值得注意的有二:

1最特殊者为雍正年间,福建茶官陆廷灿的《续茶经》,冠《茶经》于卷首,以己作续之,全据《茶经》之次第分章,补录《茶经》以后的历代史料。

2至于最完备的《茶经》版本当为清末常乐所刊《陆子茶经》本。书后附刻史料多达二十三种之多,历代无出其右。本书近承欧阳勋等景刊,裨益良多。

3删改字句:自古以来,茶界视陆羽《茶经》为至宝,不敢作任何更动,唯有《四库全书》本。以犯「胡」讳而略有更动。

四民国茶经流变史

民国以来,《茶经》流行状况大致上和前朝相同,有二点值得别记录:

1大量以珂罗版影印古茶书:拜受科学之赐,不必重行刻版,即可景印古书,于是左圭《百川学海》本、《华珵百川学海》本等高价值的版本都翻印流通。

2张宗祥校《说郛》本:校刊精良。这是唯一无注本,颇资研究参考。

五台湾茶经流传史

台湾茶史上最早从事《茶经》工作者为林荆南,它在一九七六年,即据张宗祥刊本,将《茶经》今注今译,这是近代最早的茶经译注本。

接着是张迅齐在一九七八将日本布目潮渢的《中国之茶书》里的《茶经》译成中文,一九八○年朱小明根据日本福田宗位的《中国之茶书》,将《茶经》译入《茶史茶典》里。此后《茶经》的译注就没有进展了。

倒是张宏庸的对陆羽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整理工作,计已出版的有《陆羽全集》的辑校工作、《陆羽茶经丛刊》的蒐录古书工作、《陆羽茶经译丛》的收录外国图书、《陆羽书录》的总目提要、《陆羽图录》的的文物图录,以及《陆羽研究资料汇编》的相关史料整理。可惜后来并未继续刊载研究成果,使整个陆羽的研究悬宕未完。

六大陆茶经流传史

大陆对于陆羽的研究始于八0年代,短短的几年,陆羽就有数个译本:邓乃朋《茶经注释》张芳赐赵从礼喻盛甫《茶经浅释》傅树勤欧阳勋《陆羽茶经译注》蔡嘉德吕维新《茶经语释》吴觉农《茶经评释》周靖民校注《陆羽茶经校释》。八年内有六个译本,这是在整个陆羽研究里,任何一个国度都没有出现的大丰收状况。可见大陆的潜力着实惊人。

在大陆的研究成果里,我觉得有三个研究者,值得特别提出:

1是吴觉农。是当代最有代表性的茶学专家。他是一位农学者,对古典茶学能有如此的功力,实在令人佩服。他对古典茶学的贡献是大陆之冠。他的《茶经评译》,虽然也有些瑕疵,但毕竟是可圈可点,为大陆最具代表性的茶经注本。

2是欧阳勋。他所主持的陆羽研究会,前后有了不少成果,例如集结茶经研究图书,诸如《茶经论稿》。翻刻《陆子茶经》,最重要的是他自已的研究成果,例如《陆羽茶经译注》、《陆羽研究》。

3是江西上饶的吕维新,吕维新的《茶经语释》稍嫌单薄,在《茶艺月刊》所刊的陆羽研究篇章,则颇资参考,至于新作《从唐诗看陆羽茶经》则尚未寓目,或有可观之处。

七日本茶经流传史

日本的《茶经》流变,早先是《茶经》的翻刻,这在江户时期做得很多。其中最流行的就是郑思刊本的覆刻。

到了一七七四年,日本的大典禅师就《茶经》加上训点,并用片甲名混杂中文详加注解,这是日本研究《茶经》早期成果,对日本茶学影响深远。

日本近代茶经研究,以诸冈存为最。(说详张宏庸日本茶学大师--者冈存《茶艺月刊》第七十八期一九八八年一月。)他的《茶经》着作主要有:《茶圣陆羽传》《陆羽与茶经》、《茶经评译》《茶经评释外编》。此外他更实地考察陆羽遗迹地,对当代大陆的陆羽研究专家贡献良多。

至于当代研究成果,则以布目潮渢为最。他的贡献有二:一精校茶经,见于《茶道古典全集》卷一,及《中国之茶书》。二是收录并刊行《茶经》,他的《中国茶书全集》虽然是一个相当夸张而且不实的书名,但是毕竟刊载了八种陆羽《茶经》,其中还有几种是罕见的孤本,以一个外国学者,能够有这种水准,实在难能可贵。

八韩国茶经流传史

事实上韩国从事于《茶经》的研究还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最早是崔凡述在一九七三年《韩国之茶道》一书,收录了《茶经》的一之源至六之饮。嗣后一九八一年,金云学的《韩国之茶文化》,将陆羽《茶经》全书译成韩文,并将所谓的郑思本中文排版,列为茶书附录之首。从此韩国对于陆羽《茶经》才算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

其后,经过徐廷柱、李圭正、金明培、韩雄斌等人的努力,韩国人对《茶经》的译介才算较为完备。其中以金明培的贡献最大,他的茶经译注,收入他所撰《韩国之茶书》中,内容包括茶经正文译注等收录于页二一0至三九八,茶经相关资料收录于三九九至四四五页。引证翔实,资料丰富。堪为韩国之最。

九西方茶经流传

西方有关茶经的流传,宏庸所知有限,没有深入研究。仅能枚举目前知见资料如下。一英译本有三:WILLIAMUKERS:ALLABOUTTEA。系一节译本。文句典雅,颇有可取。

英国《大百科全书》本,此据欧阳勋说法,疑即BRITANICAENCYCROPEDIA的一九二八年版。FRANCISROSSCARPENTER:THECLASSICOFTEA。系全译本。并非严谨的学术之作,有通俗水平,而由HITZ所绘的插图,则相当精彩。

至于意大利学者马克的《茶经》,则是近些年来汉学家的一个典范,该书印刷精美,条目清晰,引用书目史料繁多。以一个意大利人,能把《茶经》治得如此,实在不易。

唐代陆羽《茶经》小楷作品


苏州书法家顾逸林有一套小楷字作品。书写的内容是唐代陆羽的《茶经》。

小楷,三国时期魏国锺繇等所创。《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着,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由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着。此书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着,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着。它不仅是一部精辟的农学着作又是一本阐述茶文化的书。它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它是中国古代专门论述茶叶的一类重要着作,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茶经》共十章,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饮、茶之事、茶之出、茶之略、茶之图。其中第十章内容简短:以绢素或四幅或六幅,分布写之,陈诸座隅,则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之事、之出、之略,目击而存,于是《茶经》之始终备焉。顾逸林的这四幅小楷书法就是一套完整的茶之图。

顾逸林1959年生于苏州桃花坞大街,擅长写小楷。自幼酷爱书法艺术,曾得到上海商务印社汤逸仙先生亲自指导,几十年来勤勤恳恳临摹钟绍景小楷、学习柳公权的苍劲笔力,董其昌的精美流畅。他的书法刚柔并济,笔势自然,风格飘逸。他的小楷作品意境高古,于秀朗雅致中见刚劲之气,楷法纯真,既有传统功底,又有创新精神。其书法注重笔工墨韵,师古不泥,秀丽遒劲之精髓,又博采众长,自融一体,形成端庄、洒脱、飘逸而又坚挺韧竣之风格,深受书坛同仁所称道。

茶著作陆羽《茶经》之作介绍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被世人称为“茶圣”、“茶宗”、“茶祖”、“茶仙”、“茶神”等。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从小好学。唐天宝十一年( 752年),陆羽开始游历考察茶事,结交了很多社会名流。在22岁时,他开始潜心于茶事的研究与著述。大约在764年,根据全国32州的调查资料,他的《茶经》初稿完成。此后一直到78年,他又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和资料,才将《茶经》出版。

《茶经》是陆羽茶学上的成名之作。这本书总共7000多字,分为三卷十节。上卷包括三节:第一节之源,是对茶的起源、名称、品质的论述,对茶树的形态特征、茶叶品质与土壤关系的介绍。这一节还论述了宜茶的土壤、茶地方位地形、品种与鲜叶品质的关系,以及茶树的栽培方法、饮茶所具有的生理保健功能。这一节还提及湖北巴东和四川东南发现的大茶树。第二节之具,详细说明了采茶叶的用具,对制作饼茶所需要的19种工具的名称、规格和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第三节之造,阐述了茶叶的种类和采制方法。陆羽在这一节对采茶的重要性和采茶的要求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适时采茶的理论。详细说明了制造饼茶的6道工序,即蒸熟、捣碎、人模拍压成形、焙干、穿成串、封装。还提出饼茶按照外形的匀整和色泽8个等级。

中卷一节就是第四节之器,论述了煮茶饮茶的器皿。这一节对24种煮茶、饮茶用具的名称、形状、用材、规格、制作方法、用途,以及器具对茶汤品质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叙述,还对各地茶具的好坏及使用规则进行了评论。

下卷包括六节:第五节之煮,叙述了煮茶的方法、各地水质的优劣、饼茶茶汤的调制方法。其中对烤茶的方法进行了详细叙述,特别讲了烤炙煮茶的燃料、泡茶用水、煮茶火候、煮沸程度和方法对茶汤色香味的影响。陆羽认为茶汤中出现的雪白浓厚泡沫为其精华所在。第六节之饮,是有关饮茶风俗色论述。这一节对饮茶风尚的起源、传播和饮茶习俗进行了讲解,讲述了饮茶的方式方法。第七节之事,是对古今有关茶的故事、产地和药效的叙述。载录了很多唐代以前和茶有关的历史资料、传说、掌故、诗词、杂文、药方等。第八节之出,评述了各地所产之茶的优劣。陆羽详细说明了唐代茶叶的产地和品质,并把唐代全国分成八大茶叶生产区域,即八大茶区,每一个茶区所出产的茶叶有都分成了上、中、下、又下四个品质等级。第九节之略,说明了在什么情况下哪些制茶过程、工具或煮茶饮茶的器皿可以省略。比如说,到深山茶地去采制茶叶的时候,随采随制,工具可以减少到七种。第十节之图,主要是说可以把《茶经》里面所讲述的内容写在素绢上挂于座旁,这样《茶经》的内容就很能够方便地看到了。

陆羽名字的由来 陆羽,宇鸿渐,但据史料记载,陆羽在3岁时因相貌丑陋就成为弃儿,不知父母是谁,也没有名字。那么他后来的名字是如何得来的呢?

相传陆羽被龙盖寺的和尚积公禅师所收养,积公为了给陆羽取名,就以(易经)自筮,结果占得“渐”卦,卦辞日: “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这样就给陆羽定姓为“陆”,取名为“羽”,并以“鸿渐”为宇。

但还有另外的一种说法,这种说法认为陆羽的名字是自己取的。据说陆羽在年长后以《易》自况,才占得“渐”卦,卦辞云 “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卜辞的意思是鸿雁在天上时,哪里都是通途,两羽扇动,非常有序,是吉兆。因此当时还没有姓名的陆羽就定姓为“陆”,取名“羽”,又以“鸿渐”为宇。

解读陆羽《茶经》中的“山南茶”


陆羽的《茶经》是怎样写成的?他不是闭门造车,而是游历了我国诸茶山之后,倾几十年心血凝练而成的。本文依据《茶经》中记载的陕南茶叶事实,论证《茶经》的价值与陆羽的人文精神!

唐朝的茶圣陆羽是否到过陕南茶乡?据史料记载和考证来看,至今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但这位先哲却在他的《茶经》八之出(茶叶产区)却有着以下的记载:金州、梁州又下(金州生西城、安康二县山谷;梁州,生褒城、金牛二县山谷)简明扼要的几句话,却常让我们在自问中思考。

按照唐朝的茶产地,《茶经》中的道名和道界,所谓山南:相当于今四川嘉陵江流域以东,陕西秦岭、甘肃蟠冢山以南,河南伏牛山西南,湖北郧水以西,自四川、重庆市至湖南岳阳间的长江以北地区。再按《茶经述评》中的注释细分:金州,相当于今陕西石泉以东、旬阳以西的汉水流域。梁州,在今陕西城固以西的汉水流域。西城县,唐代的西城县由金川县改置,治所在今陕西省安康县。安康县,唐代的安康县与现在的陕西安康县的方位不同。唐至德二载(757)曾将安康县改名为汉阴县,这里所用的县名,还是未改为汉阴县以前的旧名。金牛县,唐县名,今已废。唐代县的辖境,约在今陕西宁强县东北。

人们会误认为陕西是黄土高原,根本不产茶,对于陕西秦岭南部的江南水乡了解甚少。其实,在陕南茶乡,种茶、贩茶和加工茶叶的人不少,对于陆羽其人与《茶经》了解更少,这是茶文化知识的缺欠,吃茶叶饭和喝茶的人,不能忘记陆羽这个老祖宗的功劳。在此方面,素有我国当代茶圣美称的吴觉农前辈主编的《茶经述评》,就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他把陆羽《茶经》中的山南茶阐述得淋漓尽致,相当确切。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国饮茶文化逐步由混沌向文明嬗变。这种嬗变与繁荣,直到唐代才出现。中国唐朝,规模空前的统一和强盛,气派空前的宽容和摄取,造就了唐人烈烈腾腾的生活情调以及丰富浓烈的社会风采。唐代的茶业充满活力,气象万千;茶产日兴,名品纷呈;饮茶之风,大行朝野:茶叶贸易,十分活跃;封建茶法,应运而生。时代呼唤着茶业的大发展、大提高、大普极,也呼唤着总结前人经验、引导茶业进一步发展的茶叶专着的尽快问世。唐代中叶,陆羽撰写了中国的、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着《茶经》,才从根本上改变了自西周初期以来,关于茶的记载只是片言寥语、简简单单的零碎状况。陆羽,唐开元二十一年(773)出生于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贞元末年(804)去世,享年71岁。据载,他是一个弃婴,从小就在寺庙长大,人生历尽了坎坷与多难。但就是这位面貌丑陋口齿笨拙的凡人,却偏爱精于烹茶、种茶、品茶与鉴水,用其一生心血所着的《茶经》的出现,却成为茶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开启了此后茶文化异彩焕发的新局面。

虽然《茶经》的成书时间众说纷纭,但大多学者认为刻印于唐建中元年(780),不过只有7000多字,却全面系统性地总结了唐代及其以前有关茶的知识与经验,生动具体的描述了茶的生产、品饮、茶事等,言之有理的深化和提高了饮茶的深层美学和文化层次。全书共三卷十章,展示出了一个琳琅满目的茶叶世界。简略话之,其中包括有:一之源,介绍茶树的起源、茶的性状、名称、品质和功效等;二之具,介绍各种采茶、制茶的用具;三之造,论述茶叶的种类以及采制方法;四之器,专门介绍煮茶、饮茶的器皿,说明各地茶具的优劣、使用规则和器皿对茶汤品质影响;五之煮,介绍煮茶方法和水的品第;六之饮,介绍饮茶风俗和饮茶方法;七之事,引述古代有关饮茶的故事、药方等;八之出,论述全国各地名茶产地茶叶品质的高与低;九之略,论述在一定条件下怎样省略茶叶采制工具和饮茶用具;十之图,传教人用绢写《茶经》悬挂,以使全书一目了然。陆羽《茶经》堪称首部茶学百科全书,也是我国十分独具权威的茶文化着作,标志着中国茶道文化的正式形成。正如唐朝诗人卢仝所言: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宋朝诗人梅尧臣也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从以上可以看出,正是陆羽的《茶经》打开了中国一直尘封的茶文化大门,一时震动了朝野和国外。

根据以上史料,我研习茶文化已经20多年,跑遍陕南汉中、安康、商洛产茶地的所有乡镇,还对大秦岭自然状态下的文化现象屡次考证,尚未能寻找到陆羽撰写《茶经》时曾到达过陕南茶乡的遗踪和佐证,但从种种迹象表明,陆羽当年有可能沿长江而上到达汉水流域,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可能采风调研过紫阳、平利、石泉、西乡、汉中、宁强等地原生态茶园,然后还去了四川和云贵等茶区这正如他在一之源(茶的源)开篇写道:茶者,南方嘉木也。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这与他游走的路线是一致的,陆羽是在奔波与耳闻目睹中完成了茶事考录。一年四季,餐风宿露,煎茶品饮,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然后就在寺庙或茶草棚中,孤灯一盏,一边品尝,奋笔草书,是行走了万里路、踏遍万座茶山的结果啊!那时,绝对不是今天这样方便快捷,可以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而陆羽面对的是交通不便,信息资讯闭塞,没有任何文献资料,更不是现在的人想怎么走捷径都可以,网上、古籍资料书俱全,抄录成书或成为一篇论文是相当容易的事情,而陆羽就是在长期实践中积累出了真知,磨练增长了才干,是一位壮游的先行者!

思想者天马行空,准茶人孤帆远航。陆羽《茶经》的问世,具有划时代意义。正是流芳百世的《茶经》,把中国茶文化发展推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在《茶经》六之饮(茶的饮用)中载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盛时国都,两都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七之事(茶事的历史记载)中载道:三皇,炎帝神农氏。周,鲁周公旦。都与陕西这块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有关联。据《茶经》注释可知:茶字出自唐玄宗时的《开元文字音义》,但茶字的形、音、义的确立,应是在中唐以后。唐朝陆羽的《茶经》撰写影响极大,此后,茶开始成为通用名称。千百年来,历代茶人对茶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无数次尝试和探索,直到陆羽《茶经》问世后,茶方大行其道。但是,陆羽活着的时候,也没有享受到这些荣耀,因为他是一个淡泊明志的人。他曾写过一首《六羡歌》,诗曰:不羡黄金,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此诗表明了自己不图高官厚禄,不贪荣华富贵,甘于淡雅宁静,追求人生洒脱,专心致志于饮茶艺术和茶学的研究,这就是陆羽殚精竭虑的内心世界。若没有这种胸怀和境界,也许不可能有《茶经》的出现。

重温经典,让人茅塞顿开,感慨万千。文章写到这里,让我十分欣慰的就在陕西产茶第一大县--西乡秦巴茶叶市场广场上,也树起了茶神陆羽的雕像,是的,种茶、卖茶和喝茶人别忘陆羽啊,没有他与《茶经》的出现,我们不知还在野草中的荼与茶的迷茫与朦胧中徘徊多久?在古城西安大雁塔广场,雕塑起了一批文化名流先贤,其中也有陆羽的雕像,是的,大唐茶都在长安,陆羽也永远地活在了三秦儿女的心目中,我们无时不在每天感悟茶中之乐,收获着人生智慧,这其中也包括着陆羽的人文精神!

安化的历史,就是一部茶叶史


新中国成立后,安化茶叶生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黄金时代,由于国家政策的扶持,1952年安化茶园面积即从解放初的7万亩恢复发展到10万亩。到1985年全县茶园面积近二十万亩,茶叶产量达8500吨。安化县白沙溪茶厂也于1958年制造出安化历史上第一块茯砖茶,让安化本地不能生产茯砖的传言不攻自破。而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安化茶农独创的百两茶、千两茶也从此停止生产,直到1981年。

20世纪90年代,安化茶叶又经历了一次大的挫折。由于销售价格低廉,而各种生产成本居高不上,安化茶走进了不产销不亏,销售越多越亏越多的怪圈。导致茶农大规模毁掉茶园用于改种其它农作物,或者用于退茶还林。安化人引以为傲的二十万亩茶园,仿佛就在一夜之间,只剩下不到三万亩。加之一些不法商贩借机弄虚作假,以劣充好,大量收购外地茶叶充做安化茶出售,导致安化茶的信誉每况愈下,安化茶叶生产走到了崩溃的边缘,每年仅有数量不多的红茶和少量绿茶,艰难地维持着安化茶叶生产的命脉。

就如珍珠不会被沙砾长久埋藏,安化黑茶在21世纪又发出了灿料的光芒。称是从千两茶的恢复生产开始,世人开始重析审视古老的安化黑茶。而随着安化黑茶频频地各种公众场合亮相,安化黑茶的品饮和收藏价值逐渐为世人所认识。2010年的上海世界博览会,以安化黑茶为代表的安化茶重新回到了中国茶叶舞台的中心。

安化黑茶可以用三尖、三砖、一卷来概括。三尖包括天尖、贡尖、生尖;三砖则是茯砖、黑砖(后来在此基础上又研制出青砖)、花砖:一卷则是指花卷茶,包括十两、百两、五百两、千两、万两等各种规格。在这些安化黑茶品种中,花卷茶是最具有传统特色的产品。一是有独特的包装:里面有蓼叶、棕片防潮防湿、外面则由竹篓包装成圆柱状;二是有独特的传统加工技术;七星灶烘香、晾晒四十九天等。因而花卷茶的品质也一改茶叶不耐贮存的特性,变得愈陈愈香,备受茶人喜爱。台湾茶界翘楚曾至贤先生在其著作《方圆之缘深探紧压茶世界》一书中有专门章节介绍安化千两茶,认为千两茶是世界茶王。因为曾先生的推崇,绝产多年的千两茶方才重新引起大众重视。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地客商开始从安化采购千两茶。而此时对大多数安化人来说,千两茶仍然只是三个不知其为何物的方块字。所以千两茶的恢复生产属于典型的墙内开花墙外香。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也许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为保持传统,推陈出新,白沙溪茶厂于1981年找到三个制作过千两茶的老师傅,在白沙溪加工了三百余支,并培养了一批加工花卷茶的新人,为千两茶加工技术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到了1997年后,白沙溪及一些小生产作坊重新开始生产千两茶,这一茶中珍品方才重现生机,并以势不可挡的势头迅速风靡于各地茶叶市场。

当安化茶进入又一个春天的时候,有些东西却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如安化恢复生产千两茶申请商标时,安化千两茶的名称和包装专利,当初却被广东的一家公司抢先注册。久负盛名的渠江薄片,也因安化商家的短视而被邻县新化一家公司抢先注册。至于那些唯利是图,以劣充好的商贩;那些鼠目寸光,没有长远发展眼光的厂商。同样也是安化黑茶发展中的不和谐音符。相信这些人必将被大浪淘汰,消失在市场的风浪之中。吹开黄沙始见金,经历风雨之后这化黑茶将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安化县的历史,其中重要的一章就是茶叶史,所谓茶贵则邑富民富,茶贱则邑穷民穷。一部安化茶叶史可谓风雨沧桑,但历经千年不改风流本色,始终在中国茶叶舞台上稳据一席之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安化茶的优良品质和加工技巧。安化地处湘中,雪峰山北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降雨量1600毫米左右,年日照时数1300小时左右,这种条件非常适合茶叶生产。境内多山、且具有一个许多产茶区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独特的土壤优势安化具有大面积的冰碛岩地层,这种六亿年前因全球性冰盖事件而形成的特殊岩石,风化后富含锌、硒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它如湿润多雾的地方气候、云台大叶的优良品种、独特而精湛的加工技术、悠久的制茶传统、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共同造就了安化茶的优良品质,谱写着一段又一段安化茶的传奇。而过去安化人赖茶为生的现实,也就决定了加工时的精益求精,对茶叶加工技术的传承和不断地推陈出新,花卷茶看似古拙实则充满智慧的独特包装,就是在茶叶加工中倾注智慧和热情的体现。

安化黑茶的兴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药用和保健价值。《本草纲目拾遗》卷六,木部:安化茶。内容:出湖南,粗梗大叶,须以水煎。食之精神和腻。性温,味苦微甘,下隔气、消滞、去寒。而西北各兄弟民族千百年来饮用黑茶,并形成宁可三日不食,不可一日无茶赞语的历史,也足以说明黑茶非常明显的消脂去腻减肥、助消化健肠胃的功能。而现代人生活优越,多吃少动的生活方式,导致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现象的普遍发生。而黑茶因为通过发酵,其中所含的茶多酚等发生转化,具有明显的润肠健胃的功效。而且通过对体内多余脂肪及其它代谢废物的清理,达到减肥,降压的保健效果,从而具有一种和时代发展相统一的保健价值。

安化黑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其独特的品类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说黑茶就是树,那么文化就是根。如果说黑茶是有生命的,那么文化就是它的灵魂。安化黑茶的发展,不能斩断文化之根,不能缺少文化之魂。而这种文化就是传统,就是安化历代先人用心去种,用心去做茶的历史传承。安化黑茶仍是一株幼苗,需要的是无微不至的呵护,需要的安化人以黑茶造福世界的雄心,愿每一个安化人把维护安化黑茶的形象当做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从而让这株小苗长成参天大树。

是时代选择了安化黑茶,安化黑茶也终将成为一种能够保障人类健康的时代之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