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历史,是从唐代开始吗?

发布时间 : 2019-12-04
普洱茶历史 普洱茶的历史 普洱茶是黑茶吗

【www.cy316.com - 普洱茶历史】

普洱茶的历史,究竟从什么时间算起,这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民间是一直有争论的。

又人认为应从神农氏“得荼”说起,其实那只是传说。

有人认为最早应从武王伐纣的商周时期开始,理由是《华阳国志》里有“丹漆荼蜜”作为贡品的记载,也许荼便是茶,但也只能说明那是关于中国茶的记录。

有人认为应从唐朝开始,这依据当然不是陆羽写的,茶圣肯定没见识过云南茶,写茶的是和陆羽同时代的樊绰,但樊绰写的只能说是云南茶,不能把普洱茶的帽子直接套在上面。如果牵强一点,我们可以说历史上的普洱茶,其实是所有滇茶的统一称呼,这就合理多了。以下文字我们也就顺理成章地可以称之为普洱茶的初期状态:

云南普洱茶而言,其种植历史源于古,可考的较详细的早期文字记录,见于唐代樊绰于咸通三年左右(公元862年)所着《蛮书》:“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这段简短的文字,既明确记载了当时云南茶叶主产地“银生城界诸山”,又记述了创造姜饮方式的“蒙舍蛮”,表明这些地区在唐朝已驯化、利用并开发茶叶。而且,指出了当时的采制工艺是“散收,无采造法”,结合中国茶叶最初的采制方式来看,应该理解为:采无定时,日光生晒而成。

关于银生节度地域之所在,今存辑本《蛮书》有所混淆,记录了同时并存的银生和开南两个节度的管辖范围,故现多种出版物中以银生和开南同称“银生节度”,这是不符合地理实情的。

在樊绰着书时,南诏有七节度,而非后来所说的六节度,银生节度驻“银生城”(今景洪县),所辖“茫乃道”即今西双版纳地区,“诸山”应指后世所说的“六大茶山”区域。今普洱县在当时属位于银生节度之北的开南节度,称“步日赕”,同属开南节度的“奉逸城”和“利润城”是今普洱磨黑、石膏井一带,思茅当时称“思么部”也属开南节度。南开节度至后期或废,故至宋代收集唐朝末年有关南诏资料编写《新唐书·南蛮传》时,只称六节度,不复记载开南节度。

《蛮书》写于咸通三年前后,当时南诏出兵攻打唐朝安南都护府,而作者樊绰为安南经略使蔡袭的幕僚,亲身参与了当时的战争。为了对付南诏的军事进攻,乃作《蛮书》,其写作目的是为了便于唐朝政权对南诏采取措施时参考,故一切记述均围绕军事作战为目的,而非一部风物志,所以,对于记述“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我们当理解为自古以来西双版纳地区就是云南着名的产茶区,清代西双版纳有名的六大茶山,正是南诏时期的“银生城界诸山”,在银生节度的辖境范围内。而《蛮书》卷六银生节度辖境内的“朴子蛮”,正是西双版纳布朗族的祖先。而这里的“茶”,是泛指“南诏境内之茶”。

从当时居住在洱海地区(一说巍山)的“蒙舍蛮”既然能饮用到原产生银生城的茶,可推想茶在当时已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并作为商品,形成一定市场。

但何以要说《蛮书》中所指的茶就是后来的普洱茶呢?我们来看光绪《普洱府志》卷十九食货志所载:“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代。”据此可知,云南银生府所产之茶在唐代时就已行销西藏,但尚无精制加工之法,是后来“普洱茶”的初期形态。

cY316.com延伸阅读

普洱茶知识:鉴别熟茶从器官开始


在谈如何判断年份与好坏前,我想应该先请大家自问一下:“我用什么东西去判断、鉴别一款普洱熟茶?”这里所说的“东西”当然是指我们人体的器官部位而不可能是仪器仪表。我想是要依靠下列五种器官和部位:眼睛、鼻子、嘴巴、躯干以及大脑。

眼睛——用来观察干茶、汤色和叶底。但是,我要说的是: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看的,尤其是普洱茶。汤色这项指标即使在相当成熟的乌龙茶评审中也只是作为参考分而不作为正式评审打分。

鼻子——用来闻取茶的香气,很重要。

嘴巴——用来品尝茶的滋味,很重要。

躯干——用来感受茶气。

大脑——用来综合分析前面四种器官部位采集、传递来的信息,作出判断。

对于熟茶品鉴来讲,鼻子、嘴巴是最重要的器官,因为“香甜醇厚滑”这五项指标主要是依靠鼻子和嘴巴来获取的,所谓的愉悦感也主要是通过鼻子和嘴巴来得到的。通过躯干感受到的茶气,则对品鉴中生代茶和老茶十分重要,但对于熟茶来讲茶气不算最重要指标。干茶、汤色和叶底可以作为判断年代和好坏的辅助手段,但不是主要手段。严格来讲,高明的品鉴家应该可以蒙着眼睛来判断一款茶的年份和好坏。

我们知道了人体五种器官和部位在鉴别普洱熟茶中的分工之后,就可以开始来鉴茶了。我们知道普洱熟茶随着存放时间以及环境的不同,其口感、香气等的表现也会有不同的变化,那么反过来,我们就有可能根据不同的口感、香气特征来大致判断某一款茶的存放时间和环境。

普洱茶的辨识,从茶菁和毛茶开始怎样辨识普洱茶的品质?


级数:茶菁细嫩者较清香,汤水滑甜;但口感层次变化少,陈化后汤水较薄。相对较肥壮的,口感厚重、苦涩度高;但陈化后汤水香甜、有多层次变化。

颜色:墨绿色者茶质较为厚重,适合陈放。碧绿或黄绿色者茶质较弱,有杀青过度或是干燥温度过高的可能性。三年内新制茶,茶菁呈黄红色或转红者,已出现过度发酵之状况,出现汤质酸化、薄水现象,不利于后续陈化。

香气:低温制程的生茶饼一二年的新制茶品并无特殊香味,时常带有杀青时所遗留的烟熏味。若新制茶品有轻甜香味,表示茶品极有可能经过高温制程﹔若新制茶或一二年茶品有微酸,也是因为杀青温度过高或是干燥温度过高所引起的回潮现象,因而产生酸化裂变,不利于后续陈化。饼茶以墨绿色、无高香甜味者为佳。

饼模与紧压度

铁模:一般而言,铁模的紧压度较高,相对陈化速度较慢,但茶质较易保存;以中茶牌铁饼为例,茶质重且容易出现花蜜香。与紧压度有相关的因子,除了蒸气时间及压力,与茶菁与细嫩度、杀青温度、干燥温度也有关连,不同原因导致期间的差异。但注意紧压过度时,容易出现茶心焦心现象。

石模:因应不同的需求,石模有不同的形状与重量规格,饼型较古朴而圆润。通常石模压制的饼茶紧压度不较铁模般紧压,相对陈化速度较快,汤质较滑、但香气较弱。越紧压,陈化后容易出现花蜜香、茶质保留度高;较松散者,则陈化较快、汤水滑,香气表现较不明显。

茶汤

明亮度:原则上汤色必须清亮,而有些新制茶品因为揉茶过度、水分含量较高等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汤色较浊,此现象经过一年左右就能转为清亮。然,因为高温制程,反而有些茶品新茶时汤色清亮,一二年后反而变浊;此为标准裂变,往后滋味随即丧失。

颜色:新制茶汤色以黄绿色为主,青绿色微高温制程。若新茶汤色即为黄红色,可能有发酵度偏高之迹象。黄绿色、清亮透彻有油光,是为佳品。

香气口感

香气:上颚、舌面舌下、两颊、咽喉间都可能有香气,依产区与制程差异,会有不同香气与感应位置。尤以吞咽间之香气,且能有层次变化是为上品。然,避免上颚前端有高温烘干之甜香味。

苦涩:苦涩味,代表茶质茶性强烈厚重与否。而苦化甘、涩转甜的转化速度,代表茶种的适用性与制作成败。

甘韵甜质:甘与甜,是令品茶者最回味的部分。若品茶完后三至五分钟内,仍有喉头与两颊的回韵甘甜,是为佳品。香气饱满、苦涩快速转化为甘甜,二者都相当持久耐泡,且于口腔内转变有层次感。

叶底

柔韧度:柔韧性佳、叶面有光泽。揉压即破,与制程之杀青温度有关。色差较多者,可能为发酵不均或拼配茶品。

枝梗碎末:杂质多者,不利于稳定冲泡,口感较差,甚至影响后续陈化。叶面光泽油亮、揉韧度佳,枝末等杂质少者为佳。

结语

普洱茶的陈化,从茶区、茶种、制程、包装、储存等等在在都会影响茶品的香气与口感,甚至改变其外观、汤色与叶底。所以笔者以上所陈述的,只是针对一般性概论,不能一以摡之,许多现象还是需要消费者依照自己经验去判断。

茶品除了健康需求外,没有好坏与对错,全凭消费者个人感受与需求。原则上来说,一年内新制生茶饼,适合立即品饮的茶,通常如一般绿茶的清香而不刺激,汤水较清而薄;而适合长存久放的茶品,则口感较为浓烈,茶汤有胶质感、饱满感,回甘足而韵长。

从历史的记载看普洱茶的功效


普洱茶的功效在很多历史读物中就能找到相关记载。

1.清,方以智《物理小识》云:“普洱茶蒸之成团,西蕃市之,最能化物。”

2.清,张泓《滇南新语》云:“滇茶,味近苦,性又极寒,可祛热疾。”

3.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云:“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普茶,蒸之成团,西蕃市之,最能化物。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苦涩,逐痰下气,利肠通泄。”在其卷六《末部》中又云:“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可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噙口过夜即愈。

4.清,王昶《滇行目录》云:“普洱茶味沉刻,可疗疾。”

5.清,吴大勋《滇南闻见录》云:“团茶,能消食理气,去积滞,散风寒,最为有益之物。”

6.清,阮福《阮福普洱茶记》云:“消食散寒解毒。”

7.清,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云:“茶微苦微甘而凉,清心神醒睡,除烦,凉肝胆,涤热消痰,肃肺胃,明目解渴。普洱产者,味重力竣,善吐风痰,消肉食,凡暑秽痧气腹痛、霍乱痢疾等症初起,饮之辄愈。”

8.《思茅采访》云:“帮助消化,驱散寒冷,有解毒作用。”

9.《百草镜》云:“闷者有三:一风闭;二食闭;二火闭。唯风闭最险。凡不拘何闭,用茄梗伏月采,风干,房中焚之,内用普洱茶三钱煎服,少顷尽出。费容斋子患此,己黑暗不治,得此方试效。”

历史记载中对普洱茶功效的著述,从消食弃毒,理气去胀,清热化痰,利肠通泄、祛风醒酒、除烦清心等方面综合全面地阐述了普洱茶的药效功能。(网络

喝懂普洱茶,从学会审看叶底开始


叶底可以传达出一款普洱茶的用料优劣、工艺是否得当、浸出物是否丰富、香气是否纯正、存放是否得当等诸多信息。喝懂普洱茶,从学会审看叶底开始。茶叶鉴赏中,评定叶底(茶渣)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因此,浸泡后的茶叶(叶底),能真实反映茶叶颜料的“本来面目”,通过分析叶底状况,不但判断出茶品颜料—茶青(鲜叶)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是否生长旺盛、是否有病虫危害、采摘特点等),更能判断制茶技术的优劣。

辨别一款普洱茶品质优劣除了品饮后的整体感官之外,叶底是最能反映这款茶情况的!

1、用手捏分辨叶底,分辨的总体原则是:

(1)手指捏普洱茶叶底柔软有韧性的嫩度好;质硬,放手后松开的表示叶质老。

(2)叶脉不隆起平滑如绸缎的为嫩;叶脉隆起触手的为老。

(3)叶子边缘锯齿平和的为嫩;叶边缘锯齿状明显的为老。

(4)叶肉厚软的为最佳,代表嫩度好、内含物质丰富,多为高山优质茶原料;柔软但薄的一般,多为台地茶原料;又硬又薄的最差。

2、看叶面展开度。

冲泡后茶叶逐次开展最后能完全舒展开,这样的茶叶就是制造技术良好、陈化期稳定、耐泡度好的茶。而冲泡后很快开展的茶叶,大都是粗老之茶菁,条索不紧结,一般不耐泡。

至于叶面不展开或冲泡多次仍只有小程度展开的茶叶,则是制造过程失败或陈期时间环境不好的,或者是被高温焙火,叶面茸毛会掉落,甚至入口后会感觉喉头有点燥。

3、看叶面完整度,也称叶底整碎度。

叶底的条索保持得越完整,说明工艺越精良。碎叶多且整个叶底很细碎的普洱茶,是很难称得上精品的。对于很早期的普洱茶,为了拼配的方便,在普洱茶精制阶段,会有切茶的工序,所以早期的普洱茶叶底很多是很细碎的,历史地看,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4、看叶底色泽。

叶底的色泽能非常直观地反应一款茶的原料和加工优劣。观察叶底色泽最好能有几款茶放在一起对比来看,否则容易受到光线、环境和主观因素影响。

首先,品质优良的茶叶色泽颜色应在正常范围内,应具备茶类应有的颜色要求。其次,品质较好的茶叶色泽要亮!亮,并不是说叶子自己会发光,而是一种鲜活、润泽、饱满、富有生命力的体现!

从叶底判断茶料,也许不会完全准确无误,但是俗话说“好茶自有好料之相”,研究叶底仍然是爱好普洱茶朋友值得了解的知识。

有些茶友发现普洱茶中有红梗,普洱茶有红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我觉得造成红叶红梗的现象并不是由于鲜叶摊晾不及时造成的,而是完全由杀青造成的,大概有以下几点:

1、杀青时前半部分火温不够或者中途熄火,这是造成红叶红梗的最主要原因。

2、撒青不及时或不均匀,普洱茶杀青刚开始有个过程叫做撒青,就是不断翻抖鲜叶,使鲜叶表面水分快速蒸发,撒青撒不好必然造成红叶现象。

3、杀青时长时间的焖炒,普洱茶杀青必须是焖抖结合,只焖不抖必然造成红叶红梗,只抖不焖茶叶炒干了炒糊了也不会熟。

4、如果是鲜叶摊晾不及时的话,那就不是红叶红梗,而是整根茶叶都是红的,就像红茶的叶底一样。

从选料,到加工,再到储存,太多的因素造就了普洱茶的万般变化和独特魅力,而对于叶底的鉴赏其实也是建立在对于普洱茶的热爱和了解的基础之上的,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普洱茶,慢慢熟悉了解,自然品鉴起来也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越陈越香、越陈越有价值是普洱茶的独到之处,加之其奇特的保健功效与醇厚的口感近年来更是广受爱茶人士喜爱,因此如何选得一款好茶则显得尤为重要!

普洱茶的历史_普洱茶历史


普洱茶历史

长期以来,历史学家一直认为,云南省是大约5000年前茶叶的发源地。另一方面,普洱茶并不是那么古老。

根据一些消息来源,普洱茶最早是在汉代(公元25年至220年)创建的,尽管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然而,众所周知,普洱茶在明朝(公元1368-1644)和清朝(公元1644-1912)开始流行。

茶树,就像在六个“茶”山上发现的茶树,首先由两个中国少数民族,傣族和哈尼族照料。他们一起监督茶叶的收获和生产,然后再将茶叶转移到中国的贸易路线上。

当时的商人发现很难处理繁琐的散叶茶,而是选择将叶子压成茶砖。这些砖块更容易携带在岩石山口和危险的道路上的包装动物,但它仍然有时需要数月才能到达目的地进行交易。

旅程崎岖不平,危险,但不平坦的地形为叶子带来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东西:它们从绿色变为琥珀色,然后变为深色柚木。另一方面,味道变得更加生动,更丰富,更富有果味和更顺畅。

但是发生了什么?茶叶经历了“后发酵”时期,这是茶经历生物和酶学变化的时期,其中微生物在叶中发育。

绿色普洱茶在7世纪是一种流行的贸易商品;然而,数百年后的1391年,第一位明朝皇帝朱元璋下令取消所有月形压缩茶。元璋皇帝认为他的人民浪费了太多时间制造压缩茶,因此,几年来,中国只允许散叶茶。

但这一行动是短暂的,在第五清帝雍正统治期间,云南思茅种植的普洱茶成了“贡茶”。贡茶是应皇帝自己的要求制作的,然后“赠送”给他的皇家宫廷。只选择了被认为质量最高的茶,普洱茶就是其中之一。

结果,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引起了对普洱茶的新爱。

有趣的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赞成夏天吃龙井绿茶,冬天吃普洱茶。

泡茶从模仿入手,默契从磨合开始


自从喝茶,便多了一份牵挂与欢喜。对于泡茶,最初应该只是模仿吧,但模仿又如何?模仿多了,突然有一天,便会有属于自己对茶的理解,一份因为喜爱而舍不下的情结。

开始时,泡茶动作生硬,脑子里想的更多是下一个动作是什么?自己做的到底对不对?动作会不会很滑稽?念头很难专注到行茶过程中。

所幸,茶汤的美会让人慢慢放松下来。细细嗅着茶香,茶汤入口,用心体会着水在口中滑过内颊,滑过喉咙,然后在舌尖在内颊泛起一丝丝的甘甜一丝丝的暗香,一次体会一点点,多了便有了属于自己的无上欢喜。

再然后,动作已经行云流水,也不再苛求是否哪里不到位。更多的是感受茶叶、香气在每一个行茶过程中的变化。当水慢慢浸过茶叶,看着茶叶条索从干硬渐次舒展打开,香气从清新到扑鼻,仿佛是在见证着一次生命的绽放!

过程美丽而又感人。而茶是否给予泡茶者最完美的呈现,茶知道,泡茶者也知道。

你若全情待当下的茶,它会怎样呢?它定不会负你。“茶”字在古代曾被称作“荈”,茶有九难,从采摘成叶经历晒捻揉烘焙等等多重难关,才成茶,所以称“荈”。从芽叶采摘下来经过一道道工序制成茶叶后经由你的手,完成它的生命里最璀璨的一次绽放!

默契从磨合开始,泡茶从模仿入手。这个过程,一次又一次相遇、磨合、碰撞并且美好着。我欢喜这个过程,我相信,茶也是。你若有爱,茶亦有感。

普洱茶知识:茶是历史的见证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茶是历史的见证,无数文人雅客与茶结下渊源,无数风流佳作与茶道文化相得益彰。喝茶在我国形成习俗很早,在汉代的典籍中就有"烹茶尽具"的记载。唐代隐士陆羽嗜饮茶,著《茶经》三篇,言茶之源流,饮法、茶具甚详。被后世奉为"茶神"。宋代出现茶户、茶市、茶坊。自此以后,我国的饮茶风尚盛行。

长知识

【人生哲理"三道茶"】第一道"苦茶",香气浓郁,入口很苦,寓意做事先做人,吃得苦中苦,方能有作为。第二道"甜茶"。甜而不腻,韵味悠长,寓意人生沧桑,苦尽甘来。第三道茶是"回味茶"。甘甜浓香,回味辛辣,寓意人生曲折,面对人生百味,酸甜苦辣,冷暖自知,要经得起人生考验。

【普洱生茶放久了会变成熟茶吗】熟茶是用晒青毛茶经过发酵制成,这种发酵属于人工发酵;而生茶在储放的过程中发生的是后发酵,是自然发酵。因此生茶就是生茶,熟茶就是熟茶。

普洱生茶是指新鲜的茶叶采摘后以自然的方式陈放,不经过人工"发酵"、"渥堆"处理,但经过加工整理、修饰饰形状的各种云南茶叶(饼茶、砖茶、沱茶)的统称。生茶茶性比熟茶烈、刺激,新制或陈放不久的生茶有苦涩味,汤色较浅或黄绿。长久储藏,香味越来越醇厚。

普洱熟茶是经过渥堆发酵等工艺加工而成的。普洱熟茶色泽褐红,滋味纯和,具有独特的陈香。由于普洱熟茶茶性温和,保健功能较好,所以很受大众喜爱。

然而普洱生茶和熟茶的不同之处是:熟茶是用晒青毛茶经过发酵制成,这种发酵属于人工发酵;而生茶在储放的过程中发生的是后发酵,是自然发酵。因此生茶就是生茶,熟茶就是熟茶,生茶放久了虽然会转化,变成陈茶或老茶,但是永远不会变成熟茶。

【茶叶收藏方法】1.把茶叶放在马口铁盒或罐中,储存于干燥通风处,可保持不坏;2.用纸包好一包生石灰,放在瓶底,把茶叶放在石灰上面,将盖章紧,茶叶就不会发毒;3.不可接触香料、油漆或樟脑等,以免使茶叶发生异味;4.如茶叶已发霉可放在锅里干炒几分钟,就能复原。

【红茶饮法】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杯饮法,一种是壶饮法。一般说,各类工夫红茶、小种红茶、袋泡红茶和速溶红茶等,大多采用杯饮法;各类红碎茶及红茶片、红茶末等,为使冲泡过的茶叶与茶汤分离,便于饮用,习惯采用于壶饮法。

碎碎念

品茶,品的是水的清纯,叶的醇香和茶的口感。懂茶之人亦懂得品味人生,人生便如一壶泡好的茶,但在品味之前,必须经过精心的调制,精选上好的紫砂壶、上好的茶叶、香醇的泉水,才能泡出一壶好茶。正如成功前,必须经历艰难险阻的千锤百炼,才能品味人生的真谛。

品茶,也折射出不同的人生态度:同是一杯茶,失意人尝苦涩、得意人饮甘甜、沧桑者觉回味;同是一杯茶,文人吟风月、哲人品人生、悟其道。做事功利性很强的人,不会真正懂得品茶的真谛,不会明白如何来“品”茶,仅仅只为解渴,全然感觉不了茶中深味。

品茶讲究一个慢字,心急不得,得慢慢的品,才能真正品尝出茶滋味。年轻人没有这个耐心,所以不大容易品出茶中情趣。品茶犹如人生,工作中追求快节奏,为的是生活中的缓慢享受,工作中的忙碌为的是生活中的悠闲。茶叶在一遍遍地冲泡后,逐渐回复到平静真实的过程。

茶喝得久了,便慢慢有所感悟,品茶如品人生。时间这条潺潺流动的小溪,缓慢却持久地冲刷打磨着年少浮躁的心。经历过方知平淡才是真,而这时会爱上茶,会慢慢坐下品茶。在繁乱工作间隙偷点时间,轻捧浅啜。润了胃,也润了心,那颗已被时间磨得圆润而略显沧桑的心。

静坐品茗,可以谈些清淡的笑话,可以谈些凝重的历史,可以沉思默想,也可把平淡生活中的琐琐碎碎,在茶香弥漫里,过滤成淡而有味的趣闻。还可以在午睡刚起、无精打采的时候,绿阴下,一壶清茶,静坐、发呆,在茶香里,让忧思退去,烦恼散尽。

喝茶语录

拍卖

友一:这茶是我从拍卖会上拍到的。

友二:多少钱

友一伸出五个手指

友二惊叹:五千

友一无奈:五万

友二竖起手指:真舍得,真爷们!

友一感叹:哪里啊!拍卖会上,看见来了一老朋友,我站起来挥了挥手!

点评:拍卖会上,举起手的都是爷们,落下捶的都是“珍品”!

历史中唐代是茶膏的第一次出现


历史中唐代是茶膏的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唐代是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史称“茶兴于唐”。陆羽作《茶经》、建立茶政收税、茶马贸易、民贡与官贡茶品的出现,都标志着茶业在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这期间,茶膏也做为贡品悄然出现,所不同的只是以民贡方式出现。

唐代的贡茶分为民贡与官焙两种;所谓民贡是由地方官吏将上等的好茶主动向朝廷进献,属于土贡性质,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庐江郡(今安徽合肥、六安一带)在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也是唐王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向朝廷进贡茶叶,这在唐代尚属首次;而官焙是朝廷直接设立贡茶院,官营督造,专业制作贡茶。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唐朝在湖州长兴与常州宜兴交界的顾渚山建立顾渚贡茶院。

茶膏则是沿着民贡这条线浮上水面的。据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一,“茶膏”字样正式出现;第二,外部用金丝芽装扮,显示贵重;第三,数量极少,只有八枚,而不像其它贡茶以多少担计算。凸显珍贵。

因此,茶膏一亮相,就具备一种显赫的身份,是其它贡茶所不能比拟的。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尊贵,使它在贡茶中处于上品,被纳入史书的记载之中。

唐代如何制作普洱茶膏


唐代如何制作普洱茶膏!我们在仔细研究陆羽的《茶经》及唐代的制茶工艺后,可以做一个初步判断:茶膏的出现与唐代作饼制茶工艺有直接的关系。

蒸青作饼的制茶工艺在唐代已经逐渐完善,这种陈茶制作方法是唐代乃至以后的宋代茶叶加工的主流。陆羽在《茶经》中对这种制茶工艺归纳为十四个字,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这里的“蒸、捣、拍”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出现膏化现象。陆羽老先生在他所处的年代已经发现这一现象,并在《茶经》中多次提到“膏”字,如“畏流其膏”、“出膏者光”、“含膏者皱”等文字。

而且陆羽认为,真正的好茶一定是“含膏者皱”的外形,这里指的“皱”,是含膏的表现,即外形褶皱,茶汁流失少、茶味浓。《茶经》中列为第一位的好茶——“胡靴”,就是“含膏者皱”的代表。

但是,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陆羽从制作饼茶中发现了茶汁溢出后出现“膏化”现象,并认为这个“膏”是茶叶中的好东西,但他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而只是让“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与真正意义上的“茶膏”还有一定的距离。即使后来出现民贡的“茶膏”,都没有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都属于“含膏”的性质。唐代《国史补》记载唐代官贡茶品有十几亇品目,其中“岳州邕湖含膏”就列其中。

普洱茶膏在唐代开启


普洱茶膏在唐代开启!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唐代是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史称“茶兴于唐”。陆羽作《茶经》、建立茶政收税、茶马贸易、民贡与官贡茶品的出现,都标志着茶业在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这期间,茶膏也做为贡品悄然出现,所不同的只是以民贡方式出现。

唐代的贡茶分为民贡与官焙两种;所谓民贡是由地方官吏将上等的好茶主动向朝廷进献,属于土贡性质,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庐江郡(今安徽合肥、六安一带)在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也是唐王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向朝廷进贡茶叶,这在唐代尚属首次;而官焙是朝廷直接设立贡茶院,官营督造,专业制作贡茶。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唐朝在湖州长兴与常州宜兴交界的顾渚山建立顾渚贡茶院。

茶膏则是沿着民贡这条线浮上水面的。据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一,“茶膏”字样正式出现;第二,外部用金丝芽装扮,显示贵重;第三,数量极少,只有八枚,而不像其它贡茶以多少担计算。凸显珍贵。

因此,茶膏一亮相,就具备一种显赫的身份,是其它贡茶所不能比拟的。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尊贵,使它在贡茶中处于上品,被纳入史书的记载之中。

那么,唐代的茶膏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我们在仔细研究陆羽的《茶经》及唐代的制茶工艺后,可以做一个初步判断:茶膏的出现与唐代作饼制茶工艺有直接的关系。

蒸青作饼的制茶工艺在唐代已经逐渐完善,这种陈茶制作方法是唐代乃至以后的宋代茶叶加工的主流。陆羽在《茶经》中对这种制茶工艺归纳为十四个字,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这里的“蒸、捣、拍”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出现膏化现象。陆羽老先生在他所处的年代已经发现这一现象,并在《茶经》中多次提到“膏”字,如“畏流其膏”、“出膏者光”、“含膏者皱”等文字。

而且陆羽认为,真正的好茶一定是“含膏者皱”的外形,这里指的“皱”,是含膏的表现,即外形褶皱,茶汁流失少、茶味浓。《茶经》中列为第一位的好茶——“胡靴”,就是“含膏者皱”的代表。

但是,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陆羽从制作饼茶中发现了茶汁溢出后出现“膏化”现象,并认为这个“膏”是茶叶中的好东西,但他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而只是让“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与真正意义上的“茶膏”还有一定的距离。即使后来出现民贡的“茶膏”,都没有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都属于“含膏”的性质。唐代《国史补》记载唐代官贡茶品有十几个品目,其中“岳州邕湖含膏”就列其中。

从调饮茶膏开始玩味生活


从调饮茶膏开始玩味生活!用调饮的方法饮用普洱茶膏,是茶膏饮用中的“另类”,却也是值得推荐的一种好方法。

首先,人体的差异,有对特殊营养的一并需求。这是中国传统养生的一大发明。人们习惯于将不同植物果实,如大枣、桂圆、山楂、枸杞等一些补气、补血又养颜的物品调配到一起饮用,以期达到更高的品饮效果。其实,在这方面,英国人创造的诸多红茶调饮的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它之所谓盛行,尤其为当今知识层白领接受与效仿,就是因为这种饮茶方式不是为了饮茶而饮茶,实质更注重人体营养的不同需求。因此,调配的饮法也是当今人们始终关注的一种方法。相对纯茶的饮法,它不是倒退,而是一种进步。

其次,调饮的方法可增强某些营养物的吸收。以茶膏加牛奶的方法为例。过去,我们不太赞成这种饮法。认为茶膏中的咖啡碱与儿茶素会分解牛奶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对牛奶营养物是个破坏过程。但是后来我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凡是采用这种方法饮用的人,都称这种方法具有“抗饿性”。这使我们大惑不解。后来通过实验室化学分析的方法才发现,茶膏中多种化学组分与牛奶中的营养组成产生融合与分解,倒使牛奶中易于人体吸收的成分大大增强。通过对一组小白鼠实验,纯牛奶被小白鼠吸收只能达30%左右,参入茶膏调饮后,小白鼠对这种牛奶的营养吸收竟大大提高,达到50%左右。后来,我们分别找出不同人群试验,发现的情况也是如此。由此,我们相信,当茶膏与某些食物调配一起饮用时,可能会使两者的营养物产生融合,便于人体的吸收。

再次,生活情趣的要求。人们对饮茶的需求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精神上的需求。当人们对于纯茶的各种冲泡方式及品饮形成一定“固定思维”时,也在寻找冲泡方式新的突破。当然,在这之中,会使一部分人打破原有思维模式,探寻另一种改变,即茶叶本味的改变,思考一种多品味的途径,使其更具养生特点。其实,中国现代茶的概念基本上以这种思路为主。我们现在看到市场上最畅销的茶品几乎都以这种茶为主。

辨别茶的品质从分析茶的苦涩开始


自古以来开门七件事的茶,如今一样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须饮品,而很多人对茶的知识了解有限,往往认为苦涩的茶是不好的,其实苦不苦并不是判断好茶的标准。让我们从分析茶的苦涩开始,寻找自己心中的好茶吧!

1、不苦的茶不一定是好茶

“不苦不涩不是茶”这是肯定的,除非没有茶多酚的存在,苦涩是茶叶的基本口感,没有了这个属性,绝对不是茶。有的茶叶粗老,没什么味。对懂茶的人来说,没有茶味;对不怎么喝茶的人来说,却是比较甘甜可口,觉得还挺好喝的,但是茶叶的内含物太少了还能是好茶吗?所以,不苦的茶不一定是好茶。

2、苦的茶也不一定是好茶

比如生普,有的台地茶比山上的古树茶要苦,相对来说,不苦的茶更容易被不懂茶的人接受。然而,大家都知道,只要加工和储存没问题,山上的古树茶是要比台地茶要好的。所以,苦的茶也不一定是好茶。

3、茶的基本味觉因素

(1)苦味

主要由茶多酚、咖啡碱构成茶汤的苦味,苦味是所有的茶都不可缺少的滋味,如果没有苦味,总会觉得少了点什么。

(2)涩味

涩味是口腔中感到干燥、收敛的一种感觉。主要是茶多酚在起作用。苦味、涩味共同形成了茶汤的浓度、刺激性。

(3)鲜味

类似味精的鲜爽味,主要由茶中的氨基酸构成。鲜味能缓解茶的苦涩味,增强甜味,嫩茶的鲜味尤其明显。

(4)甜味

主要由茶中的氨基酸、糖类物质构成。甜味是人人都喜欢的味道,苦与甜的平衡是茶最让人着迷的因素之一。

茶如果不苦,便会觉得淡;茶如果不涩,便会觉得弱;茶如果不鲜,便会觉得闷;茶如果不甜,便会觉得难喝。

一般来说:内含物丰富口感饱满,苦涩能化能生津才是好茶。茶汤的每一种味觉因素,都是构成这一杯茶的有机因素。如果缺少了一个,都会觉得不够饱满不够有层次,因此苦涩味还是必须的。

那么也许有人就纳闷了,苦的茶不一定好,不苦的茶也不一定好,那怎么判断呢?

茶叶好不好,不单单只是看茶苦不苦,而是要看苦味化不化得开,化得快不快。好的茶入口感觉到苦,但是其他感觉也同时充满口腔,茶汤一咽下去,一股甜味就从喉底涌上来,苦味在嘴里的感觉已经化掉,取而代之的是甘甜的回味。而不好的茶,往往一苦到底,苦得整个嘴巴、喉咙都感觉干涩,更不会有什么回甘生津。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普洱茶的历史,是从唐代开始吗?》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