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与茶文化的完美结合

发布时间 : 2020-10-23
茶文化与音乐结合 茶道与茶文化 茶文化与茶道的定义

茶文化与音乐结合。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茶道与茶文化的完美结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茶道与茶文化的完美结合”相关知识!

茶道,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明张源《茶录》)这是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另一方面,就是“以茶载道”,“道”寓于茗饮之中。修炼身心是茶道的第一目的。陆羽在《茶经》中倡导“精行俭德”,概括了茶道的精蕴,体现了陆羽茶道的精神。

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证明:发扬茶道精神,实践茶德,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育德长智、修心养性,提高精神素质的心灵养生术。茶道源于中国,它是茶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指导茶文化活动的最高原则。何谓“茶道”?“茶道,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明张源《茶录》)这是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另一方面,就是“以茶载道”,“道”寓于茗饮之中。修炼身心是茶道的第一目的。陆羽在《茶经》中倡导“精行俭德”,概括了茶道的精蕴,体现了陆羽茶道的精神。

陆羽把饮茶这一物质生活,导向重视入文精神及心灵升华的新境界,把人生理想和价值评判贯彻于茶事的过程。唐末刘贞亮的《茶十德》中,提出了“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发扬了陆羽的茶道精神。此后一千多年间,历代都对“唐茶道”作了补充和完善。中国茶道是以中国古代哲学精髓为指导思想,根植于华夏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并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追求目标。

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和中国汉文化而论之。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汉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和中国的一些生活中的习惯与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类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茶文化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中国不仅是茶叶的原产地之一,而且,在中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至今仍有着丰富多样的饮茶习惯和风俗。

种茶、饮茶不等于有了茶文化,仅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条件,还必须有文人的参与和文化的内涵。唐代陆羽所著《茶经》系统的总结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陆羽和皎然等一批文化人非常重视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讲究饮茶用具、饮茶用水和煮茶艺术,并与儒、道、佛哲学思想交融,而逐渐使人们进入他们的精神领域。在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的饮茶过程中,还创作了很多茶诗,仅在《全唐诗》中,流传至今的就有百余位诗人的四百余首,从而奠定汉族茶文化的基础。

古人为了修德悟道,把茶道丰富而深邃的精神内容,用精炼的哲学语言概括成“五德”、“八德”乃至“十德”,使人易于理解和践行。如前贤把“清、和、俭、怡、健”五字浓缩于茶道中,以茶修德,以茶表德,陶冶人们的淡泊、博爱、谦和、善美和刚强的襟怀。概言之,中国茶道就是饮茶之道(品茗的艺术)和饮茶修道(怡情养性,熏陶德化)的统一,是茶事与文化、修养与教化的统一。

cy316.com编辑推荐

茶与器的完美结合


想了解《茶与器的完美结合》知识吗,丰富的《茶与器的完美结合》内容等你来看!

茶有茶道,器亦当有其道。器、道相宜,方能相得益彰。嗜茶者,爱品茗,好茶道,也极重茶器,无意或有意中体现和完成了茶器道与实用并重之目的。

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在众多的碗、盏、壶、杯之中,鲁迅先生为什么单单赞赏盖碗呢?其中,自有道理。

中国的茶具据《茶经》“四之器”载,有二十五种,一般可按其选型分为碗、盏、壶、杯等几类。选择何种茶具为佳,可根据各自生活习惯、饮食起居、审美观念、所处环境,从方便适用着眼而各取所需。不过若从休闲鉴赏、品茗论道角度而言,却颇有区别,自有高下之分。

杯形茶具呈直桶状,茶泡在杯中嫩叶细芽全被滚烫的沸水焖熟了,何来品茗之雅趣,只可作“牛饮”;北方盛行的大壶泡茶,茶温易冷却,香气易失散,不耐喝且失却趣味。

凡深谙茶道的人都知道,品茗特别讲究“察色、嗅香、品味、观形”。杯、壶泡茶,不利于察色、观形,亦不利于茶汤浓淡之调节。此外,茶泡久了,品质会下降而色败香散。无论从品茗鉴赏,或是从养生保健角度而论,杯、壶泡茶的不足均显而易见。

而盖碗茶具,有碗,有盖,有船,造型独特,制作精巧。茶碗上大下小,盖可入碗内,茶船做底承托。喝茶时盖不易滑落,有茶船为托又免烫手之苦。且只需端着茶船就可稳定重心,喝茶时又不必揭盖,只需半张半合,茶叶既不入口,茶汤又可徐徐沁出,甚是惬意,避免了壶堵杯吐之烦。

盖碗茶的茶盖放在碗内,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是其妙也。写到此,我也要弃壶而用盖碗了。

关于本文《茶与器的完美结合》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漫话茶、茶文化与茶道


想了解《漫话茶、茶文化与茶道》知识吗,丰富的《漫话茶、茶文化与茶道》内容等你来看!

有幸看过几本茶事方面的书籍,读过一些学者研究茶文化、茶道的文章。自觉茶本平常之物,甚至可纳入寻常百姓的日用(油盐酱醋茶),但一旦论及茶、茶文化、茶道来,不是谈禅论道,就是某某如是说……令读的人也正襟危坐,似乎不如此就难以体会其中的“道”来。果真如此,悟道也就容易了。

前人有“嗜酒见天真”之语,笔者不近酒,对茶也谈不上嗜,只是闲来品品,自得其乐,自然离“天真”尚远。但毕竟有几年吃茶的经历,来客会友,亦有几分“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的生活情趣。无论是闲来独品,还是高朋欢坐,品来品去,却一直没有品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来。

谈到茶文化,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喝茶的人多了,渐渐生出一些规矩,喝得时间久了,慢慢体会出些味来。无论是规矩还是体味,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基础之上的。以王公贵族为代表的上层社会和以平民百姓为主的下层民众,本身就是高低悬殊的两个消费群体,自然也就代表着不同风格的文化审美形态。这一说法,是单纯以茶和身份(贵族、平民)这一组概念来谈茶事形成的文化品质。如果茶与参与茶事者的人文背景联系起来,茶的质味也就改变了。

作为平民茶的风俗规矩,由于平民百姓平易、豁达的品性,其规矩虽有,但不可能太多,或者说形成不了一定的程式。一切随境随性,符合先民们崇尚谦和、自足、随遇而安的哲学宗旨。人不分贵贱,茶不讲精粗,茶棚酒肆、野店村居,偶然相遇,哪怕是一杯清水、一瓯米浆,也可传达浓浓乡情,拳拳深意。这种境界不是任何形式的茶宴、茶会所能达到的。元代诗人虞集有《水仙神》一诗云:钱塘江上是奴家,“郎若闲时来吃茶。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马缨花。”从这首短短的小诗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江水、茅屋、马缨花,还有美丽的少女在倚门相望,频频叮咛“若闲时来吃茶”,以此来表达美好纯真的心意,显得朴实无华,如一掬淡淡清泉,情真意切。古茶人以“真”为贵,茶真何如味真,味真不如情真。日本茶道崇尚“静”清”寂”,“和”““在这之前是否应冠以“真”字以标境界呢?

作为贵族茶的饮用就不同了,对茶品茶具的要求以及茶会茶宴的规模、样式等也都非常讲究。根据《茶经》《大观茶论》《南窗纪谈》等历史典籍记载,唐代有名茶50余种,到了宋代,名茶则不下100种,且茶的制作工序精细完备,饮茶方式丰富有序,而茶的价格更是价高离奇。对茶具的讲究更不必说,因为国人向来有“美味不如美器”的习俗。六朝之前,对茶具的要求尚不严格,流行的酒具和茶具多为福建南朝瓷器中的托碗、托杯和五盅,后来在魏晋六朝古墓中出土的茶具酒具以青瓷为多,再后来,金银玉器为茶具也属平常。

文人茶应该属于另一类。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文人也是跨度相当大的群体,有平民、达官贵人,也有僧道俗流,这里均统一使用“文人”这个称谓。在中国,茶与酒就如孪生兄弟一般,举酒高会、佳客满座固然豪情万丈,对茶浅斟细品,偶发轻吟曼曲又平添些许儒雅之气。都说文人好酒,以笔者看来,说“文人好茶”似乎更为中肯。宋徽宗赵佶就说过,“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这段话的意思就是,文人茶自有文人的一番道理,在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文人既是发起者又是倡导者和力行者。

谈到“茶道”,很容易让人想到日本。实际上,“茶道”一词早在我国唐代就已见于各类典籍了。陆羽的忘年交、诗僧皎然的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首先提到了“茶道”,诗云“……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虽然我们不清楚此诗作于何年,但皎然逝于唐顺宗永贞初年(公元805年),故“茶道”一词的出现不会晚于公元八世纪末。

日本茶道虽然学自中国,但显然与中国的茶道精神有了很大区别,且强化了茶事的形式,并将其程式化、仪式化。

笔者认同周作人先生的看法,“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说到底,茶就是茶。《五灯会元》第十七卷载有唐朝禅师青原惟信说的一段话:“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茶、茶文化、茶道,无不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文化风俗、审美传统有密切关系。也就是说,任何一种事物一旦上升至艺术的层面,就会给精神活动留下极大空间,并非一定要做出一个至高无上的“道”来。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越是具备本民族特征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性,这是最普通的道理。

关于本文《漫话茶、茶文化与茶道》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禅宗与茶道之渊源 | 茶文化


禅宗与茶道之渊源 | 茶文化

 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劳。日本基本上归属禅宗,源于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明代乐纯著《雪庵清史》并列居士“清课”有“焚香、煮茗、习静、寻僧、奉佛、参禅、说法、作佛事、翻经、忏悔、放生……”,“煮茗”居第二,竟列于“奉佛”、“参禅”之前,这足以证明“茶佛一味”的说法是于真万确。

 和尚饮茶的历史由来已久。《晋书·艺术传》记载:

 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

 这是较早的僧人饮茶的正式记载。单道开是东晋时代人,在螂城昭德寺坐禅修行,常服用有松、桂、蜜之气味的药丸,饮一种将茶、姜、桂、桔、枣等合煮的名曰“茶苏”的饮料。清钦是宋代以后的事,应当说单道开饮的是当时很正宗的茶汤。

 壶居士《食论》中说:

 苦茶,久食羽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

 长期喝茶可以“羽化”,大概就是唐代卢金所说的“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与韭菜同食,能使人肢体沉重,是否真如此,尚无人验证。作者壶居上显是化名,以“居上”相称定与佛门有缘。

 僧人饮茶已成传统,茶神出释门便不足为怪。

 陆羽生于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呱呱坠地便落于佛的怀抱。《天门县志·陆羽传》载:

 或言有借晨起,闻湖畔群雁喧集,以翼覆一婴儿,收畜之。

 陆羽3岁时育于竟陵龙盖寺,由主持增智积抚养,9岁跟积公学佛,11岁逃离寺院,随杂戏班子流落江湖,并学习杂艺,有所成。28岁后交了个和尚朋友,就是诗人皎然,又称“释皎然”、“僧皎然”,28岁以后长住湖州标山那一带。陆羽自小就跟着积公学习煮茶技艺,并迷上了这门技艺,终于在建中元年.(780)48岁时在湖州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陆羽能写成此书与他长期在茶区生活有关,但主要得益于佛门经历。可以说,《茶经》主要是僧人种茶、制茶、烹茶、饮茶生活经验的总结。在寺庙香火中熏过一番,所以自带三分佛气。

 僧人为何嗜茶?其生发于茶之德。佛教认为“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可抑制性欲。这三条是经验之谈。释氏学说传入成为独具特色的禅宗,禅宗和尚、居上日常修持之法就是坐禅,要求静坐、敛心,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其姿势要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通常坐禅一坐就是三月,老和尚难以坚持,小和尚年轻瞌睡多,更难熬,饮茶正可提神驱睡魔;饭罢就坐禅,易患消化不良,饮茶正可生津化食;佛门虽清净之地,但不染红尘亦办不到,且不说年轻和尚正值青春盛期难免想入非非,就是老和尚见那拜佛的姣姣女子亦难免神不守舍,饮茶既能转移注意力、抑制性欲,自当是佛门首选饮料。

 僧人的另一个突出贡献就是种茶,培植名茶。茶产于山谷,而僧占名山,名山有名寺,名寺出名茶。最早的茶园多在寺院旁,稍晚才出现民间茶园。

 古代多数名茶都与佛门有关。如有名的西湖茶,陆羽《茶经》说:“杭州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宋代,天竺出的香杯茶、白云茶列为贡茶。乾隆皇帝下江南在狮峰胡公庙品饮茶,封庙前18棵茶树为御茶。宜兴阳羡茶在汉朝就有种植,唐肃宗年间(757--762)一位和尚将此茶送给常州刺史(宜兴古属常州)李栖驾,茶会品饮有陆羽出席,陆羽称“阳羡紫笋茶”是“芳香冠世产”,李刺史心有灵犀一点通,便建茶会督制阳羡茶进贡朝廷,自此阳羡茶点了“状元”,身价百倍。显然,阳羡茶的最早培植者是僧人。

 见之于文字记载的产茶寺庙有扬州禅智寺、蒙山智炬寺、苏州虎丘寺、丹阳观音寺、扬州大名寺和白塔寺、杭州灵隐寺、福州鼓山寺、一天台雁宕山天台寺、泉州清源寺,衡山南岳寺、西山白云寺、建安能仁院、南京栖霞寺、长兴顾清吉祥寺、绍兴白云寺、丹徒招隐寺、江西宜慧县普利寺、岳阳白鹤寺、黄山松谷庵、吊桥庵和云谷寺、东山洞庭寺、杭州寺、徽州松萝庵、武夷天心观等等。

茶道文化 茶文化的本质


茶道文化

儒道佛教与茶 文化发展密切相关,三家思想的统一形成了今天中国茶道精神,“道”一般是指事物的来源、本质和规律。中国茶道是指饮茶过程中的技艺、美学观点以及茶礼仪中的哲理和道德原则。三教合一,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结合茶叶栽制,饮用的变革和审美观点的变化发展,规定和影响着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中国茶道的内在本质就是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统一。

一)、儒教思想与中国茶道

中庸之道是濡家处世信条。唐代刘贞亮讲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驱病气,以茶养生气,以茶尝滋味,以茶可道 ,以茶可修身,以茶可雅志,以茶表敬意,以茶树礼仁。其中修身、雅志,表敬意,树礼仁四德就是讲发挥中庸原则,协调人际关系。中国茶道的精神是俭、清、和、敬、静。即廉俭朴实,心地纯洁,和睦相处,和诚处世,敬爱为人。这些无不与儒家思想相吻合。儒家思想影响中国已达2000多年,历来作为我国人民待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这也是儒家思想贯串于茶文化之中,始终居于核心地位,并规定影响着茶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道教思想与中国茶道

老庄之道思想,强调自然,超凡脱俗,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和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欲求长生不死,变化飞升,不信天命,不信业界,以生为乐,在静观默察 中,清静无为,坐忘虚心,以素朴人性与诸物本性自然契合。道教戒酒戒杀生,要求静坐息心,无思无虑,茶有破睡之功,固道教离不开茶。道教发详地在巴蜀,其形成时期,巴蜀的饮茶习俗已广为传开,因此茶成了成仙的灵药,西汉壶居士《食忌》中说“苦荼 ,久食羽化”。南朝齐梁时道家人物陶弘景在其《杂录》中说: “苦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启服之”。丹丘子是一位仙人。卢仝七碗茶诗“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说明茶与道教关系,喝了七碗茶,就可飞到天上,羽化成仙了。中国人这种神仙观念是别的民族所没有的。反映在茶文化中,“乐生”精神是中国人所独有的。强调自然,是道家思想,中国茶道没有严谨的规范,其道理也在于此。因为自然之道乃变化之道,心通造化,使自然妙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法无法,有生命的无秩序。

三)、佛教思想与中国茶道

由于佛教修行,强调五戒,即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加上佛教要求信徒坐禅,静坐息心,无思无虑,入半睡状态,因茶有破睡之功,故有僧家提倡“以茶代酒”,以饮茶防打瞌睡。终使僧人饮茶成风,甚至达到“唯茶 是求”地步,由于佛教盛行,僧人“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以至世人争相仿效,饮茶遂成风俗。发展至唐朝,饮茶已是“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了。可见佛教在推动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的方面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


目前,关于茶文化的许多名词术语存在一些模糊甚至是混乱的认识,茶艺界有许多人常常将茶道、茶德、茶艺混为一谈,弄不清茶道和茶艺的区别,如有的叫茶艺馆,有的叫茶道馆。有的称茶艺表演,有的称茶道表演。需要进行深入的讨论,加以界定,以求取得统一的认识。

我们先来讨论一下茶艺、茶道和茶德问题。

茶艺茶艺一词最早出现于七十年代的台湾。当20世纪七十年代台湾出现茶文化复兴浪潮之后,开1978年酝酿成立有关茶文化组织的时候,接受台湾民俗学会理事长娄子匡教授的建议,使用茶艺一词,成立了台北市茶艺协会、高雄市茶艺学会。1982年又成立中华茶艺协会。各种茶艺馆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茶艺一词被广泛接受,而且也传播至港澳和大陆。至于为什么要称茶艺,台湾茶文化专家范增平先生在第二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宣读的《茶文化的传播对现代台湾社会的影响》论文中指出:当时为了弘扬茶文化、推广品饮茗茶的民俗,有人提出使用茶道一词。但是有人认为茶道虽然中国自古已有之,却已为日本专美于前,如果现在继续使用茶道恐怕引起误会,以为是把日本茶道搬到台湾来。另一个顾虑是怕提出茶道过于严肃,中国人对于道字特别庄重,比较高高在上的,要民众很快就普遍接受可能不容易,于是提出茶艺这个词。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同意才定案。茶艺就这么产生了。

然而什么是茶艺?各家的解释还是见仁见智并无统一而明确的定义。如台湾茶艺专家季野先生认为:茶艺是以茶为主体,将艺术溶于生活以丰富生活的一种人文主张,其目的在于生活而不在于茶。(季野:《茶艺信箱》98页,台湾茶与艺术杂志社出版)范增平先生认为:茶艺包括两方面,科学和人文的,也就是,一、技艺,科学地泡好一壶茶的技术。二、艺术,美妙地品享一杯茶的方式。中国茶艺之美是属于心灵美,欣赏茶艺之,是要把自我投入整个过程当中来观察整体。(范增平:《台湾茶文化论》280页,台湾碧山岩出版公司出版)台湾茶艺专家蔡荣章先生认为:茶艺是指饮茶的艺术而言。讲究茶叶的品质、冲泡的技艺、茶具的玩赏、品茗的环境以及人际间的关系,那就广泛地深入到茶艺的境界了。(蔡荣章:《现代茶艺》202页,台湾中视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蔡先生还认为:茶叶的冲泡过程不只是把茶叶的品质完美发挥的技艺,本身也是一种发展个性的表演艺术。借着泡茶、品茗的过程,因为必须专心一致才能将茶泡好,才可以体会茶的境界,而且要有秩序帮能表现美感与主客良好的关系,结果达到了修身养性与敦睦人伦的社教功能。(同上,197页)北京的茶文化专家王玲教授认为:茶艺和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的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王玲:《中国茶文化》87页,中国书店出版)陕西的作家丁文先生认为:茶艺是指制茶、烹茶、饮茶的技术,技术达到炉火纯青便成一门艺术。茶艺是茶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丁文:《中国茶道》46页、49页,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浙江湖洲的茶文化专家寇丹先生在综合各家学说之后,认为茶艺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艺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叶的原理、原则,以达到物质和精神全面满足的学问。狭义的茶艺是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茶艺初论》,载于《农业考古》1997年4期)

我们赞成按狭义的定义来理解,通俗地说,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其中又以泡茶的技艺为主体,因为只有泡好茶之后才谈得上品茶。而泡茶又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正如丁文先生所说,技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便成为一门艺术。因此,我们不但要科学地泡好一壶茶,还要艺术地泡好一壶茶。也就是说,不但要掌握茶叶鉴别、火候、水温、冲泡时间,动作规范等等技术问题,还要注意冲泡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的艺术美感问题,欣赏茶艺的沏泡技艺,应该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包括境美、水美、器美、茶美和艺美。茶的沏泡艺术之美表现为仪表的美与心灵的美。仪表的沏泡者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心灵是指沏泡者的内心、精神、思想等,通过沏泡者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心灵是指沏泡者的内心、精神、思想等,通过沏泡者的设计、动作和眼神表达出来。(童启庆:《习茶》110页,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诚如蔡荣章先生所说,茶叶冲泡过程本身也是一促发展表演艺术。如果茶艺馆的从业人员了解这一点,就不会将自己等同于一般饮食服务员,而是自觉在从事一项普及茶文化知识、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活动,是项很有意义的社会工作。

茶道文化 浅谈中国茶文化


茶道文化 浅谈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知识之茶道

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例如自嘉茶的茶道“品尝甘醇味道,享受天然滋养”,正是品鉴出了茶的自然甘醇之美感。

茶文化知识之茶德

茶德是指茶自身所具备的美德。茶有八德——康、乐、甘、香、和、清、敬、美。“茶德”的概念自唐代从中国传播到日本、韩国等,丰富了这些国家的茶文化内涵。

茶文化知识之茶精神(茶道精神)

当代中国茶思想或由于立场不同,或由于诉求对象互异,或由于理念差别,故旨趣相差甚远,兹枚举四家略作说明中国的茶道精神:中华茶艺业联谊会『静、美』;中华民国茶艺协会『清、敬、怡、真』;陆羽茶艺中心『美律、健康、养性、明伦』;高雄市茶艺协会『中庸、俭德、养气、品味』。

茶文化知识之茶联

茶联是以茶为题材的对联,是茶文化的一种文学艺术兼书法形式的载体。茶的对联,茶店对联,茶庄对联,茶文化对联,茶楼对联,茶馆对联,等等,都是茶联。以茶为题材的对联,由来已久。例如茶中店的对联如:“瑞草抽芽分雀舌,名花采蕊结龙团。”雀舌、龙团都是名茶。如今兴起的网络茶商也有茶联,例如中国高山有机茶领导品牌自嘉茶的茶联是这样的“烹煎已得前人法,蟹眼松风娱自嘉。”

茶文化知识之茶书

我国悠久的茶业历史为人类创造了茶业科学技术,也为世界积累了最丰富的茶业历史文献。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不但有专门论述茶叶的书,而且在史籍、方志、笔记、杂考和字书类古书中,也都记有大量关于茶事、茶史、茶法及茶叶生产技术的内容。

茶文化知识之茶具

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按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茶人”,按照现代观点,不应纳入器具。

茶文化知识之茶画

茶画,在中国茶文化里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茶人所青睐,从表达方式上属于传统水墨国画,但是从内容上细分,又可归属于文人画。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茶文化知识之茶艺

茶艺是一种茶文化。茶艺在汉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汉族茶文化。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选对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领会茶的滋味。

品茶文化的现代茶道与茶艺的兴起


现代饮茶之道茶艺文化和唐宋茶道文化已经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面貌了,这一切都源于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一纸诏书。

朱元璋明初,茶饼制作工艺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茶饼上镏金镂银,更有雕龙画凤,称之为“龙凤团茶”,但是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

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龙团贡茶而改贡散茶,点茶道随之衰落,中国的茶道因此发展到泡茶道。

泡茶道形成于十六世纪末的[明代]后期,代表人物有张源、许次纾、程用宾、罗廪、冯可宾、冒襄、陈继儒、徐渭、田艺衡、徐献忠、张大复、张岱、袁枚等人。[明清]茶人对茶道的贡献其一在于创立了泡茶茶艺,且有撮泡、壶泡和工夫茶三种形式;其二在于为茶道设计了专用的茶室──茶寮。泡茶道鼎盛于明朝后期至[清代]前中期,衰于近代,复兴于二十世纪后期。

关于朱元璋下诏的原因,前人有两种解释:一说出身穷苦的朱元璋体恤民情、节约财政;二说朱元璋不懂风雅、一介粗人。

不管历史如何评说,碾末而饮的唐煮宋点饮法,变成了以沸水冲泡叶茶的瀹饮法,品饮艺术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

因为泡茶道的简便,茶也就走进了寻常巷陌,百姓人家,成为我们今天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现代茶文化的讲究

1、礼节:礼仪节度。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示致意、问候、祝愿等惯用形式。

2、礼貌:人们相互交往过程中表示敬重、友好的行为规范。

3、仪式:具有专门程序、规范化的活动。

4、仪表:外表。包括容貌、服饰、姿态、举止等。

现代社交茶文化礼仪的表现就礼仪使用的媒介把礼仪表现分为语言类礼仪、身体语言类礼仪、饰物类礼仪、酒宴类礼仪。

1、语言类礼仪:语音类、口语类和书面类。

2、饰物类礼仪:由服饰、化装美容等代表的礼仪;通过各种物品代表的礼仪。

3、酒宴类礼仪:通过设宴喝酒吃饭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欢迎的礼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福建茶文化 |茶道知识


福建茶文化 |茶道知识

福建是乌龙茶的故乡,有一千年的历史,是的发祥地,福建产茶文字记载,最早见诸于南安县丰州古镇的莲花峰石上的摩崖石刻“莲花茶襟”(公元376年)。这比陆羽《茶经》记载的要早三百余年。比《茶经》早300余年。

古时丰州是闽南^***、经济、文化的中心。莲花峰位于镇北桃源村的西北处,峰高约120米,远在西晋即建有莲花岩寺。至唐,山腰上建有一座欧阳詹书室。唐末诗人韩偓在此隐居时,曾咏诗“石崖觅芝叟,乡俗采茶歌”以描写当年莲花峰茶的生产情景。

唐冯贽撰的《记事珠》称“建人谓斗茶为茗战”,说明闽人斗茶始于唐。时至宋代,福建以北苑贡茶和斗茶活动闻名于世,开创了一代斗茶比艺的茗饮之风,并风靡全国。可谓龙飞凤舞倾朝廷,斗茶比艺创时兴。北宋?范仲淹(989-1052)《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宋?宋子安撰(1064前后)《东溪试茶录》;宋?徽宗赵佶撰(1107)《大观茶论》;宋?赵汝砺撰(1186)《北苑别录》等详尽记载和研究了当时福建的栽茶、制茶、品茶技术及饮茶风习。据报道记载北苑茶的宋代茶书有一半以上,茶诗词达千首以上。

宋、元两朝福建出现了以“龙凤盛世”“茗战成风”为特征的宫廷与文人的鼎盛时期,九曲溪孕育而成的皇家茶园——御茶园不仅代表是武夷茶的历史辉煌,而且象征闽茶在的特殊地位。当斗茶之兴渐减,明清时期的福建茶进入了创新时期,创制了多种茶类。继宋代贡茶和斗茶之后的又一次辉煌。

明末清初福建创制了乌龙茶,释超全(1625-1711) 《武夷茶歌》、《茶歌》;清?陆廷灿(1734)《续茶经》引的《王草堂茶说》;清?董天工编(1751)《武夷山志》等记载了乌龙茶的制作技术。乌龙茶问世后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并出现了适于乌龙茶的独特品饮方式,俗称茶。清?彭光斗(1766) 《闽琐记》、梁章钜撰(1845)《归田琐记》、施鸿保撰(1857)《闽杂记》、连横(1878-1936)《雅堂文集》等都有记载。此间,乌龙茶也传入了台湾。

福建生产红茶,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在福安坦洋村试制成功,经广州运销欧洲,很受欢迎。此后大批茶商接踵而来,入山求市,开设茶行,周边云集坦洋,“坦洋”的名声也不胫而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福建乌龙茶以其独特的魅力风靡日本饮料市场,可谓是樱花时节念水仙(指:水仙茶等),乌龙东渡创奇迹。

产茶有字可考于唐末,阆苑岩岩宇大门有:“白茶特产推无价,石笋孤峰别有天。”开先县令詹敦仁(914-979年)曾留下许多茶诗。明清崛起,至光绪三十年茶园面积达3.1万亩,并有规模出口量。如今是乌龙茶出口基地,名茶(乌龙茶)之乡。

种茶、制茶、售茶、品茶、赛茶等几乎占据了茶乡人的生活内容。制茶讲科学,品茶有文化,是如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苏淑勉在《大坪,我为你祝福》一文中描述过:只见红砖粉墙的楼房里,随处可见一袋袋焙熟包装的“秋香”。主人端出的全是青一色白不锈铜的巨形茶盘,配上古铜茶盏,别具一格茶乡特色。他们沿袭“没有三杯不成礼数”的风习,劝茶款款,言笑晏晏。苏宇霖的“茶王百克成天价,极品一瓯满座香。”郑梦集的“似诗似画县,如露如泉。”大观园门联的“清风陶醉归来客,溪茶温暖故人心。”(古称清溪)。无不体现茶乡人钟爱自己的凤山、兰溪、茶林、茶师、茶都。

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琴棋书画诗酒茶,茶与百姓生活,如此贴近,雅俗共赏,茶是一种深沉而隽永的文化。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文明传承,使绚丽多彩的华夏文明奇妙地溶化在之中,以至在人类历史上,人们视茶为生活的享受,友谊的桥梁,文明的象征,精神的化身。它的发现与应用,曾给世界以震惊,为世人所瞩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