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山区变化巨大 不会再让老省长流泪

发布时间 : 2020-12-07
茶叶的变化 观察茶叶的变化 湖南省黑茶

茶叶的变化。

2004年11月1日,本报一版刊发了《当官的要时刻关心贫困农民》一文,专访原国家商业部部长,福建省老省长胡平同志。他二十年如一日,关心安溪农村,农业和农民生活。最近,记者又沿着老省长胡平当年访贫问苦的路线,再走一遍,发现安溪山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3年前,1984年,时任省长的胡平同志到安溪调研,见到长坑乡青苑村的人均收入只有74.5元,老省长一下子惊呆了;祥华白玉小学詹进波小学生衣服上的补丁竟有23处之多,胡平省长的眼泪掉了下来。20多年过去了,记者再次采访当年的老省长走过的乡村,我们欣慰地看到,曾经的贫困已经永远尘封记忆中了。

“欢迎老省长再来看看!”

我们驱车径直来到长坑乡青苑村。村部办公楼就在公路旁,一座三层的水泥建筑楼。村部大楼后面是青苑小学教学楼,钢筋水泥结构,两层共八间教室。在村部,我们找到了时任村委会主任的青苑村党支部书记苏荣水,一个50多岁的精悍汉子。“我们早就脱贫了,现在生活可好了,也不缺什么。”苏荣水笑着对记者说。

回忆起23年前的贫困景象,苏荣水仍然深感痛心。1984年,全村人均收入只有74.5元,村财收入不足100元,没有电话,无小学校舍,无村部,没有一家企业,没有通电,全村只有1名高中生。

“1986年老省长到我们村里来的时候,小学生刚好在村里的祖厝上课,教室里只有26个男学生,没有女的。他觉得很奇怪,问我是怎么回事。我跟他讲,女孩子白天要上山打柴,只好晚上再来上课,没有电就点煤油灯。”说到这里,苏荣水高兴地告诉我们,如今村里的男孩、女孩都上了学,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安心上课,村里260户954人口当中,有大中专生18人,还有一个考上了研究生。

当年老省长走访的以卖豆腐为生的苏水浪家,旧房子就在村部旁。苏水浪老人已年近90岁了,两个儿子各自建了新房搬出去住了,二儿子常年外出劳务。更可喜的是,苏水浪的孙子苏伟进今年参加高考,以587的分数考上了大学。当年祖孙三代同盖一条被子的苏作星家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苏作星老人的儿孙已到安溪县城买房搬过去住了。另一户人家苏忠骈,靠经营茶叶脱贫致富,如今他的儿子到厦门买房居住了。

青苑村位于安溪县长坑乡东部。因地处偏僻,自然条件恶劣,资源缺乏,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等原因,长期以来,青苑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群众生活水平较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处于落后状态。

青苑村的贫困引起中央、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老省长胡平更是挂在心头,前后共6次亲临青苑村指导工作。1986年以来,省、市、县开始实施扶贫开发战略,因地制宜,利用毗邻尚卿乡工艺品基地的优势,引进藤铁工艺品加工,就地转化村里的富余劳动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积极发展皮鞋加工业,现有家庭作坊式皮鞋加工点有20多户,全县各个乡镇几乎都有青苑人开设的皮鞋加工点,年产值达到200多万元。

近年来,青苑村积极响应县里“茶叶富民”战略,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现有茶园800多亩。青苑村的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均纯收入从1985年84元上升到2006年的4250元,村财收入从1985年的不足100元,上升到2006年的5万元。家家户户开通了程控电话及闭路电视,用上了自来水,每户都有摩托车和手机。村民盖上新房,有40多户的村民还在厦门、泉州市区和安溪县城等地购房。

“当前,我们正在抓茶叶生产,皮鞋、藤铁加工,劳务输出等重点工作,发展多种经营奔小康。我们欢迎老省长再来看看,一定不会再让老省长流泪。”苏荣水说。

补丁,成为永远的回忆

当年,胡平到安溪了解贫困农民的生活情况,在祥华乡白玉大队的白玉小学,胡平省长看到小学生的衣服上都打着补丁,其中一个名叫詹进波的小学生衣服上的补丁竟有23处之多,他的心情非常沉重。此后,詹进波的成长和进步成了他永远的牵挂。

在祥华乡白玉村村主任詹秋杰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詹进波的家,他正在自家门前翻晒刚刚买回来的茶筛。当年10多岁的腼腆小孩,如今长成了30多岁的青年壮汉,已结婚生子成家立业。“很感谢老省长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我们现在早已衣食无忧了,有的是如何打算多做好茶,多发展经济,生活过得更好一些,这样才对得起老省长的关爱。”詹进波说。

在詹进波家中,各种各样的茶叶加工机械摆得到处都是。他还建了专门的茶叶青房,购置了两台空调,利用空调技术做茶。近几年来,积极响应县里科学制茶的号召,参加各种茶事培训,制茶技术不断提高,茶叶价格也跟着提高。

闲聊中记者得知,长期以来,詹进波一直与老省长保持着电话联系,每一次老省长都仔细询问安溪的发展变化情况。2001年,詹进波到北京看望老省长,本来只有半个小时的接见谈话,老省长却跟他一直聊了两个多小时,详细了解村里变化的点点滴滴。

“现在安溪茶叶发展得很好,我正计划到外省开一家茶叶店。”谈到今后的设想,詹进波告诉记者,老家已经有很多茶农到全国各地开店面,经营安溪铁观音,步入现代营销。

我们又来到了老省长当年关心过的白玉小学。一座旧的石头结构的教学楼经加固依然结实,老省长亲笔题写的“白玉小学”四个字依然光彩照人。旁边是一座崭新的三层钢筋水泥结构教学楼,共12间教室。詹秋杰告诉记者,2005年,全县进行教育资源整合,附近的白荇村和白坂村的学生都并到白玉小学来,现在白玉小学有学生300多人,教师l0多人,是一所寄宿制学校,现在正在修建篮球场及相关配套设施。

“白玉曾经穷,是因为山,白玉现在富,也是因为山。”据祥华乡党委书记许明黎介绍,白玉村,距乡政府所在地近20公里,现有530户2303人。由于该村海拔高度、土壤、气候等十分适宜铁观音生长制作,胡平省长当年扶贫时提出“因地制宜,以茶脱贫”的经济发展路子。随后几年,群众大力开垦茶园种植铁观音,全村的茶叶产量逐年上升,群众收入稳步上升。全村现有茶园2320亩,茶叶已成为群众的经济支柱,真正形成“以茶脱贫、靠茶致富”的经济发展模式。2006年人均纯收入5848元,村集体收入12万元。而在1985年,白玉大队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15元,村财收入几乎是个“空壳村”。

“那时各家各户除了种地瓜、水稻就是养猪、放牛,日出而耕、日落而息,也几乎没有人出过远门,思想保守。多数群众每日三餐就是稀饭、地瓜、咸菜,甚至用盐来搅稀饭吃。”时任白玉大队党支部书记的詹玉坤同志回忆起往日的情景来,心头还隐隐作痛。

时光飞逝,历史的车轮已经走过二十几个春秋。如今的白玉村,家家户户通电话,有电视,饮用自来水,有摩托车,有的一户人家甚至有两三辆摩托车。路修好了,还有村民把小车开进了小山村,全村小轿车已有8辆。说到补丁,村民都笑着说,那已经成为永远的回忆了。

崛起的安溪现代山水茶乡

2006年11月,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百强县(市)在北京揭晓,安溪名列第97位,这是安溪县自2002年以来第三次入围全国百强。而在2006年8月公布的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全国百强县排行榜中,安溪榜上有名。

安溪地处闽南厦漳泉金三角地区结合部,曾是国家级贫困大县,1985年,全县80万人口中有近30万人处于温饱线下,农民人均收入270元,人均财政18元,各项经济指标都处于全省末位。而到了200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55亿元,工业总产值233亿元,财政总收入12亿元,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5.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85元。

目前,安溪拥有各类工艺加工企业300多家,其中年产值上千万元的龙头企业30多家。这些企业不断加强制度、技术和管理创新,在全县乡镇、村设立2500多个加工点,组织7万农户进行生产加工,解决了安溪大量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不仅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而且为地方财政增加了税源。(郑祖庵章财根吴清远)

Cy316.com延伸阅读

山区茶树冻害综合预防技术


名优茶生产是浙江省金华市箬阳乡的传统产业和山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箬阳乡全乡4000余人,茶园4200余亩,年产名优茶150与t,总产值960万元,占全乡农业总产值和农民年均收入的65%以上。箬阳乡属高山地带,平均海拔750m以上,年平均气温只有16℃,年降雨量达1900mm,森林覆盖率高。茶园均建在毛竹和树木包围的山坡地上,一方面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箬阳名茶香高味浓、具兰花香、无污染的品质特点,另一方面由于处于高山地带,箬阳茶园易发生冻害。2003年冬箬阳最低气温-6℃,加上寒风凛冽,很多茶树叶子枯焦、脱落。2004年春茶虽于3月3日就开采,但3月4日的一场晚霜,室早春茶芽全部受冻,损失惨重。越冬期的风冻和早春的霜冻使2004年春茶产量比2003年下降20%~30%。 山区查农药提高茶叶效益、增加收入,应以生产名优茶为核心,但名优茶以“早”为贵的商品特点与山区茶园易受冻害的情况存在着矛盾。根据箬阳茶叶生产的实际情况,笔者是从品种选择、肥培管理、茶树修剪和设施栽培等几个方面谈谈茶树冻害的预防技术。 1、大力推广抗旱性强的无性系茶树良种 据记载,箬阳乡种茶已有600余年的历史,但种植的茶树均为鸠坑种群种。2003年之前箬阳乡没有无性系良种种植,主要是山区茶农对无性系良种认识不足,认为无性系良种是早芽种,易受冻,不适合箬阳高寒区种植。但事实上箬阳乡黄阳村于1994年以种子直播种植福鼎大白茶,茶树生长势、早发性和抗旱性良好。2001年春茶开采时间为3月1日,2004年3月3日0.6亩茶园采摘了4kg鲜叶,一般年份比当地鸠坑种群体种早开采10~15天,经济效益显著。 旱区茶园推广无性系良种应充分考虑引进的品种是否适合山区的气候特点,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不能一味求早,特早生、早生品种的比例应该适当,建议以早生品种为当家品种,占70%左右,推荐品种为龙井长叶、浙农117、迎霜等,特早生品种的比例控制在30%以内,可选择乌牛早;二是要立足本地品种繁育无性系良种,本地品种如鸠坑群体种、福鼎大白茶等经过多年的种植,其山区适应性强,抗寒性强,可从中筛选发芽早、抗逆性强的植株进行繁育和推广。 2、采用大棚栽培技术 茶叶生产作为开放型农业,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较弱。对于山区茶园,采用常规的栽培措施难以保证茶树安全越冬和防治春季晚霜冻害。因此应选择地势平坦的地块种植无性系茶树良种,并充分利用山区毛竹资源搭建大棚,以减轻或防止茶树遭受越冬期的风雪冻害和早春的晚霜冻害,从而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 3、改变茶树种植方式 茶苗定植后,深挖种植沟,沟深30cm,使畦高茶低,茶树矮化密植,以双条或三条密植为佳,树冠高度不超过60cm。这样既能使山区坡地茶园中的肥料不易流失,还能有效地阻挡寒风,利于防冻。 4、加强肥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茶树抗旱能力 由于受土地资源的限制,箬阳乡茶园均建在山坡地上,有的山坡坡度甚至在25℃以上,有的茶园较偏远,交通不便利,所以茶园肥培管理干呕昂作比较粗放。茶农不重视深耕松土,茶园用肥以尿素等速效化肥为主,有的茶园甚至根本不用肥,虽然茶树台刈更新周期较短,但肥培管理不及时,长久以往,茶树生长势衰退,营养生长受阻,生殖生长旺盛。由于2003年天气干旱,茶树开发结果情况严重,抵抗力下降,致使当年年底茶园大面积遭受寒风冻害。 茶园肥培管理中应充分认识基肥的作用,掌握“早施重施”的原则,在秋末冬初结合深耕松土施足有机肥。有机肥可选用厩肥1000~1500kg/亩或菜籽饼150~250kg/亩,每个茶季茶芽萌动时增施速效化肥或叶面肥作根外追肥。 5、选择合适的修建时间,掌握好流叶量 箬阳乡名优茶采制集中在春茶一季,夏秋茶机本不生产。春茶采摘结束后,箬阳茶农习惯马上进行茶树轻修剪或台刈,留足夏梢和秋梢。他们认为这样有助于茶树越冬。其实从茶树受冻的部位来讲,基本上幼嫩的秋梢容易在越冬期受冻。因此根据箬阳名优茶生产的实际情况,应留足春季大叶和夏梢,改春剪为球剪,于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进行轻修剪,宁浅勿深,减去细弱枝和秋梢嫩叶(青梗),留养春、夏梢(红梗),同时配合疏花疏果。这样既留足了茶树绿叶层,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增强树体抵抗力,保证茶树安全越冬,提高次年春茶产量,又可使春茶提早萌发,提高名茶效益。 6、利用套种技术 箬阳乡茶农有在改造茶园中套种玉米和绿肥的习惯,采收后的玉米枝叶在东既能起到防风保湿的作用,翌年还可用作有机肥,在茶园中套种豌豆等绿肥,也可提高地温,起到防冻的作用。 7、秋季茶园铺草 充分利用山区现有资源,在秋末割山茅草覆盖于茶行中,可以起到防冻害的作用。每亩茶园铺草量为1500kg以上,以不露地面为原则。对于重修剪、台刈的茶园,可采用茶枝还田的方法,即把修剪下来的茶枝平铺于茶行中。青草和茶枝腐烂后还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能力。据试验,茶园铺草冬季可以提高地温2~3℃,增加茶园空间湿度5%~10%,对增强茶树抗旱防冻能力和增加茶叶产量效果明显。 8、重视寒潮预防,采取合理措施 早春茶树萌芽时应特别注意天气预报,在强冷天气来临之前,集中人力抢采幼嫩芽叶,或者在茶树上方覆盖稻草、茅草、遮阳网、薄膜等,起到保湿防冻的作用,天前转晴好是马上揭去覆盖物。 对于已受冻害的茶树,必须立即进行修剪。对遭受越冬期风冻的茶树,冻害严重的,以采用重修剪或台刈措施,重新培养茶树骨架和采摘面;对于遭受晚霜冻害的茶树,一般应立即轻修剪,以达到复壮树势、提早萌芽的目的。

老白茶为什么不会有梅子香?


白茶经过存放,香气更浓郁持久,不同的海拔和山头都会带来不同的香气。陈香是老白茶最基础的香气,若茶品质好存储得当,经过三年以上转化的白茶会进一步升华,呈现出更加丰富的香气,例如花香、果香、药香、枣香、陈香、木香等。

好的老茶饼,它会有荷叶香、花香、果香、药香、粽叶香、陈香、薄荷香。少数工艺到位的寿眉老茶饼,会转化出稀罕的枣香。

而好的散白茶,陈化后,会保留花香与竹叶香,生成陈香、药香、荷叶香、薄荷香,少数老寿眉会出现稀罕的蜜桃香、枣香。

但是无论是老茶饼还是老散茶,都不会生出梅子香。

酸味,酸甜味,酸梅香,梅子香,都是一种发酵后的香气和味道,白茶只有在潮湿的,闷热的环境里,才会陈化出梅子香这种酸酸的味道。

这不是正规白茶该有的香气特征,这是存放不得当的白茶重度发酵后生成的味道。

还有一点大家也应该知道,白毫银针、白牡丹都不会出现枣香,因为他们先天糖类(淀粉、纤维素)和果胶不足,是无法出现枣香的。

寿眉在香气方面最大的一个优势在于——寿眉非常可能陈化出难得的枣香,这点优于白牡丹和白毫银针,而且寿眉口感较丰富、稠度佳、醇滑感强。这些都是源于寿眉一芽三四叶,芽叶连枝,具有更多的糖类和果胶。因此,寿眉是优于银针牡丹比较适合存放的茶品。

注意时间,别再让茶伤害你了!


喝茶是一种好习惯,但是喝茶也是要看每天的时间段的,如果在不对的时间喝茶的话,不仅没有起到应该的效果反而会使得身体负担加重。

睡觉前

茶叶中含有茶碱、咖啡因等成分,对人体的中枢神经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如果人在睡前喝茶,会导致人长时间处于兴奋的状态,造成人迟迟不能入睡,影响睡眠质量,甚至会造成失眠。此外,茶水有利尿的作用,睡前喝茶会造成夜间经常尿频、尿急,最终降低睡眠的质量。

但可以用茶水机械性的洗漱,这样可以清洁口腔及齿缝中的残余食物,既减少病又可防口臭。

空腹时

空腹饮茶,是一种不良习惯。因为茶叶中含有一些咖啡碱的成分,空腹饮茶、腹中无物时,茶性直入脘腹,犹如“引狼入室”。如果肠道吸收咖啡碱过多,会产生一时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的症状,如心慌、尿频。同时,也会在日后影响维生素B1的吸收。所以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不饮空心茶”之说。

简单的说,空腹饮茶会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容易引起胃炎。加上空腹状态时吸收率高,致使茶叶中某些不良成分大量吸收入血,引起头晕、心慌、手脚无力、心神恍惚等症状,这就是所谓的“醉茶”,对健康有害。

还有人喜欢在饭后立即饮茶,这样也不科学。茶叶中含有大量单宁酸。饭后马上饮茶,食物中的蛋白质、铁质与单宁酸极易发生凝集作用,老年人因肠胃功能下降,对这些凝固物很难消化吸收,这样就势必会减少人体对蛋白质和铁质的吸收。

所以空腹不宜饮茶,饭后也不宜立即饮茶,最好是饭后半小时之后在饮茶

吃药时

茶碱会和多种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效。常常听说,吃药时不能喝茶,否则会出现解药的现象。这是因为茶中含有茶碱、茶多酚等物质,根据茶叶种类的不同,用量的多少,茶汤的浓淡等等含量不一样,茶碱会和多种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效。因此,吃药时最好用白开水送服。

不管是服西药或中药时不要用茶水送药,除此之外,服药前后半-一小时内也不要饮茶。因为茶叶中的鞣酸可以与药物起化学反应,而使药物失效。

那么,什么时候才是喝茶的最好的时间呢?

早晨

因为经过一昼夜的新陈代谢,人体消耗大量的水分,血液的浓度大。早起后立即饮一杯淡茶水,对健康有利,饮淡茶水是为了防止损伤胃粘膜。

早上适宜喝红茶:人在睡了一夜之后,身体往往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喝红茶则可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能够祛除体内寒气,让大脑供血充足。

午后

下午3:00左右喝茶,对人体能起到调理的作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补养、还能防止感冒,此时喝茶是一天中最重要的。

午后适宜喝乌龙茶或绿茶:通常情况下,人体在中午时分会肝火旺盛,此时饮用绿茶或者青茶可使这一症状得到缓解。

晚上

晚上8:30左右喝茶。在这个时间是人体免疫系统最活跃的时间,对一些神经衰落人群,可以选择喝半发酵的温性的铁观音。建议不要喝绿茶,因为绿茶是不发酵茶,对人体有一定的刺激。

晚间适宜喝黑茶:人在吃了三餐之后,身体会积聚一些肥腻之物在消化系统内,倘若晚饭后能够饮用一杯黑茶则有助于分解积聚的脂肪,既暖胃又助消化。

补充:还有以下两种时机喝茶对身体有益处。

出大汗后

这时饮茶能很快补充人体所需的水分,降低血液浓度,加速排泄体内废物,减轻肌肉酸痛,逐步消除疲劳。

吃油腻的食物后

吃油腻食物后,有利于加快排入肠道,使胃部舒畅。

为了消脂而喝茶,茶可以适当泡浓一点,但应该喝热茶,且量不宜多,否则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

西山虫茶蕴藏巨大的商机


灵山生珍稀,秀水育名茶。息烽西望山中生有一种奇异的茶树,当地人称“白茶”,据说这种茶经过特殊的“生物加工”,可制作成一种虫茶,其色泽、香味、口感与其它茗品迥异,为品茶爱好者所钟爱。

西望山又名西山,位于息烽县城西12公里处的西山乡境内,海拔高达1600多米。明清以来,那里曾是西南地区有名的佛教圣地,其佛教影响远播川、滇、鄂、湘、浙诸省,素有西南佛教“南来第一山”之美誉。

石异峰奇、林幽泉洌的西望山,其地质构造为中生代侏罗纪石英砂质岩,表土为红色酸性土壤,适宜茶树等多种植物生长。由于山高水长,常年云雾缭绕,气候湿润,土壤气候与省内外绝大多数优质茶产地相似,“西山白茶”就生长于这样一种独特的环境中。

一日“钻进”路旁一家农舍小憩,主人端出一瓮热气腾腾的白茶盛情款待。但见粗瓷大碗里呈红褐色的白茶,雾气中溢满芬芳,表面还蒙着一层油脂。品咂之际,顿觉沁入心脾,疲乏顿消,精神振奋,油然而生攀登之意。热情的主人介绍,西山白茶与普通茶相比,区别有三,一是绝大多数茶树为灌木

,而西山白茶却属乔木,树高可达4米以上;二是西山白茶叶片背面长满白色绒毛,且比一般茶叶宽大,而普通茶叶片厚小碧绿;三是白茶果实如野生红子,因其味甜常被雀鸟啄食,极难留下种籽繁衍,扦插育苗难以成活。

西山白茶零散杂生在西望山中,细心的农户在其幼苗时,便连同泥土一起移植于自家房前屋后,经采摘、炒、揉、晒几道工序即可制成白茶。有茶商说,即便不经过任何包装,西山白茶每公斤价格不低于100余元,如果由白茶制成虫茶,光生产工艺就与其它茶叶大相径庭,卖出的价格更是高得惊人,每公斤至少在1000元以上。

作为佛教名山,西望山林区出产白茶,山脚出产贡米。山顶佛教祖庙凤池寺前有一眼奇泉,形如玉乳,泉水从“乳头”汩汩涌出,饮之清澈甘洌。

白茶、贡米、玉乳泉,西望山难得的三件瑰宝。

西山虫茶的制作和饮用,集中了这三者的精华。

据懂的老农“泄密”,西山虫茶的制作工艺完全是一项独特的“生物工程”。其程序是先精制出白茶,然后将白茶装入棕袋之中,加入适量贡米中的糯米,悬挂置放于屋檐下的通风处,让茶叶和糯米的香气吸引一种叫夜香螟蛾的小虫子钻进棕袋内,产卵成蛹,待虫蛹将袋中茶叶和糯米吃尽后蜕壳成蛾飞走,棕袋内即留下一粒粒颜色深黑、细如油菜籽的颗粒状虫屎。这就是虫茶,其制作工艺已有近千年历史,所幸至今尚未失传。

融合了白茶和优质糯米的香味,再经过虫体特殊“加工”的西山虫茶,其香味浓郁、奇特。品西山虫茶,最佳的水是玉乳泉。先倒一杯开水,再加入一小匙虫茶,其颗粒立即散开,并逐渐变为血红色。泡出

的茶水状如红葡萄酒,香气馥郁,入口甘甜,回味悠长。由于杯内不留残渣,故这种茶只能泡一次。古人曾写诗赞虫茶:“风荐佳茗香十里,雨浇碧茶翠千层”。

佛,参禅于心;茶,悟道之物。

有史料记载:语嵩大师自入驻西望山开宗立派,常在参禅悟道之余,亲取玉乳泉水泡茶,并不时邀约钱邦芑、方于宣等名士及省内外高僧谈经品茗。自语嵩始,西望山历代高僧均以制作、品尝佳茗著称黔中诸寺,逐渐形成了西望山独特的茶文化。西山虫茶,由此注入了浓浓的佛教文化色彩。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登高西望山,设若不品“茶”论“佛”,便是一种缺憾。单凭以凤池寺为首的西山“八庙”,足以让多少善男信女心驰神往。而峰回路转之间,一些高僧大儒、军政名流游历时留下的“摩崖石刻”,纪录西望山开山祖师语嵩生平事迹和佛学思想的“望松碑”,以及与明朝建文皇帝关系密切的“盟誓碑”等文物古迹,同样使人咀嚼有味,感叹此山浓厚的文化底蕴。

西山虫茶可谓蕴藏了巨大的商机,惋惜的是,因其资源存量太小,规模开发难度较大,至今仍未形成商品走进广阔的市场。如今,西山白茶不易扦插成活的难题已破,相信不远的将来,伴随着西望山的旅游开发,一件“由白茶而虫茶”的杯中“尤物”,肯定会香飘万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