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谦:沉重的文化

发布时间 : 2020-12-14
政和白茶杨丰 政和杨丰白茶价格 政和杨丰白茶工艺

政和白茶杨丰。

下午,到人民大会堂参加了一个论坛,是关于普洱茶产业发展的。近几年,普洱茶向20年前的君子兰一样,价格不断飙升,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我喜欢喝茶,当然对普洱茶有一点了解。参加这样的论坛我知道不需要茶的知识,就是神聊一下而已了。

到了会场,才知道这是一家正在准备上市的普洱茶企业发起的,当然是以讨论产业为名而为自己扬名。本来我只准备随便听听和说说,但后来发现,很多的发言者都拿联合利华来说事,因为立顿品牌的成功,联合利华便成为茶产业成功的典范。发言者中有人慷慨激昂的说,我们中国有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就不信做不过那没啥文化的联合利华。

只是因为这样的观点,才促使我反向发言。我说,茶文化也许是茶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因为文化过于深厚,反而会被文化所累。立刻就有专家反驳我,幸好普洱市的市长在抗震救灾,否则他听到了也会震怒。其实,很多人对市场的理解太过简单。就普洱茶而言,它也许不是一个产业,要面向市场,就要向联合利华那样,用最好的原料、最低的成本、最标准的产品、最大众化的品牌诉求,才能成功。我们从来没听说联合利华讨论什么茶文化,但它能卖40亿欧元的茶产品。如果讲茶文化,那对茶馆产业也许有用,对旅游产业也许有用,但对卖茶产品其实没多大作用。越是博大精深,可能越是没用。

其实,这正是我们中国企业市场营销方面的一个毛病,喜欢把文化搞得神乎其神。可是,市场需要的是产品。我们中国人吃面条吃了几千年,也有很深的文化,可是日本人发明了方便面,可谓是最没文化的了,可就是这个方便面卖了不知多少。我们中国的中草药也有这方面的毛病。讲起来很深奥,但作为供应市场的产品,却不如日本人和韩国人。我不是说我们的文化不好,也不是说文化没有作用。越是陷于沉重的文化之中,对市场的发展可能越不利。市场讲的是消费者的需要,不是经营者的好恶。有时候简单一些反而容易被人接受。

当 然,如果为了兴趣而经营文化,那另当别论。只不过那很难成为一个大众化的产业。

小编推荐

中国清·杨彭年紫砂壶壶艺鉴赏


茶杨彭年:字二泉,清代嘉庆、道光间(1796-1850)宜兴制壶名手。善制茗壶,有的浑朴雅致,有的精巧玲珑,且善配泥色。嘉庆间陈曼生(名鸿寿)作宰溧阳,与彭年合作制壶。世称“曼生壶”,为世所珍。并尝与瞿应绍合作制砂胎锡壶,柄上镌有“彭年”印记。彭年制壶甚伙,大多是与陈曼生合作所制。作品:曼生铭半瓢壶在清代江苏宜兴,制茶壶名家杨彭年与金石学家、与宜兴相邻的溧阳县知县陈曼生合作的作品,由于文化品位高,历来被认为是艺林珍品,可惜存世之作极少。通高为7.2厘米,口径5.8厘米,腹径10.0厘米。整体平滑光亮,腹底大,呈半瓢状。盖及盖钮与腹呈相似弧形。嘴短而直,近嘴处稍曲向上。柄向外回转呈倒耳状,此壶典雅古朴,造型朴掘,制作精工,在壶身一侧,有陈曼生用刀刻的铭文:“曼生督造茗壶弟四千六百十四,为泉清玩”字样。另外,壶底有“阿曼陀室”铭款,柄梢下有“彭年”小印一方,这是曼生壶的重要识别标志。石梅铭方础茶壶茶 这件彭年制石梅铭圆角方础壶,是杨彭年和一位稍晚于陈曼生的文人,即朱石梅的合作制品。这件圆角方础壶因形似方柿,所以又称柿壶。它通高8.0厘米,壶身为方础,惟没有棱角;而壶嘴、壶盖、壶柄,又棱角分明,这种鲜明的反差,使人在浑圆中见到锐气,在厚朴中见到多姿,自有情趣在其间。壶身一侧,铭刻“范佳果,试槐火,不能七碗,兴来惟我”字样,其旁的落款是“石梅制”。壶柄下有阳文篆体“彭年”小印。壶底有“石梅仿制”阳文篆书印。由上可见此壶应为杨彭年和朱石梅合作制品,而造型仍是仿陈曼生的。寒玉壶此壶高85毫米,腹刻一高山茶株梅花,右下阴文刻:叔美为昙如作,另一面刻茶商网行书寒玉壶及一枝两枝翠蛟影,千点万点春烟痕。忽忆西溪深雪里,橹声伊轧到柴门。壶公戏题丙子二月。葫芦壶包锡楚方壶

为解开普洱茶膏的秘密 杨有田埋头钻研了30年


茶膏是种神奇的茶,里面隐藏着不知道多少的秘密,普洱茶膏也是如此,为了研究这神奇的东西,窥探普洱茶和茶膏的秘密,杨有田埋头钻研了30年,从30多岁的青壮年到如今的满头白发,他越是研究的深入就越是觉得入迷。

(町花雨总工程师杨有田)

结缘茶膏,这一生总要做点实事

“到了30对岁的时候就在想这人这一辈子总不能就这样过了,总该实实在在的做点什么事,做点对身体健康、对后人有用的事。”

抱着这样的想法,30多岁的杨工带领老乡办起了中药厂开始从事植物药提取工作。也是这样一份需要经常走南闯北,下乡上山的工作使得他得以和茶膏结缘。

(在制药厂期间的杨有田)

茶膏云南自古就有,只是知晓的人并不多。杨工第一次接触茶膏是在一个老乡的家中。

喝茶的时候老乡将熬煮到很浓稠的普洱茶汁液小心的放到茶碗中冲上热水。

这是一种他从未喝过的茶——经过处理的普洱茶完全没有了苦涩茶气而多了许多的甘醇。后来杨工从老乡那里得知这种东西就是最原始的茶膏。

再认识茶膏

在老乡家里喝到茶膏的时候对茶膏产生了好奇,杨工正真对茶膏入迷则是起源于一次出差。

一次去天津出差的火车上杨工遇到了一家天津某知名啤酒厂的工作人员。闲聊中啤酒厂的员工问杨工:“云南的植物那么多,有没有什么能和啤酒特别对口放在啤酒里让啤酒更好喝的?”

当时杨工搜寻了一遍自己的脑海,如果真的有这种东西的话那么一定就是茶膏。

出差回来后杨工按照老乡的方法提取出茶膏放到了啤酒当中,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啤酒的味道还真是别有一番风味。这一尝试也让他觉得茶膏应该可以有所作为。

如果能用现代仪器制作出普洱茶膏的话那不正是一件对后人有用的事么?当时说干就干。

理想与现实,才开始就四处碰壁

按照自己原本的认知既然从其它植物里面提取有益物质分理出单体都很容易,那么做普洱茶膏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但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用植物药提取方式提取普洱茶膏才开始就碰壁:反复试验反复提取,但提取出来的东西却怎么喝都不是滋味。

抱着不能就这么放弃的心态,后来几经辗转杨工找到一本叫《植物化学》的书开始自学了解茶叶的化学成分。

大量的实验加上不断自学,他渐渐摸索出一个道理——想要从普洱茶中提取出茶膏就必须过了茶叶中化学成分和分子之间羟基链这关。但掌握那么复杂的化学分子式对于一个当年由于家庭成分原因缀学只有初中学历的农民来说又谈何容易!

普洱茶中的有效化学成分多达470多种,其中每一种化学成分的变化都会影响到茶膏的品质和口感。由于自己文化水平的限制,这事“越做越困难,越做越做不下去,越做越觉得普洱茶膏的深奥。”

一条没人走过的路

“当年的奔头比较单一,就想着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成。”

没有它法,他只能四处求教。云南大学化学系、昆明理工大学、昆明植物所、昆明制药厂、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从那以后他就成了这些地方的常客。

去了很多地方、请教过很多人,但当时研究普洱茶化学成分的人本就不多。知名教授、植物化学专家们对于他当时提出的问题也并不能给出明确答复,他们只能从化学分子结构、从理论上给出解释、建议。

这其实是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

“当年是遇到很多好人。当时就以一个朴实农民的心态去请教,去的时候家中地里有什么就送点什么。他们知道我的想法后都很是感动,我问到的问题都基本是毫无保留的回答。”说起当时的情景,杨工任然觉得历历在目。

一遍又一遍的请教知名专家,再加上不停的做实验摸索,他慢慢接近了茶膏的核心秘密。

千里马与伯乐的故事

慢慢的在家中做实验研究茶膏,杨工渐渐也有了一些名气。

当时也有一些老板找到他,但最后双方都没能形成合作。事情的转机来到了1998年,1998年原先从事房地产生意的张光辉董事长找到了杨工。

张董事长一上来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房子卖到一定程度那就没必要再卖了,普洱茶不一样,好东西可以造福子子孙孙。但是这些年普洱茶的饮用方法太粗糙,而且按照现在和将来的生活节奏想要喝传统的普洱茶也会变得很不现实。普洱茶要做就要做一个新、奇、喝起来方便、无任何化学添加、对人体健康有好处的东西。

并且张董事长表示愿意倾其所有来研制普洱茶膏。

杨工当时心里还是有些担心便问张总如果这件事情要是失败了那怎么办?当时张总的回答让杨工颇为感动,他回答:你只需要好好做,做不出来不需要你承担责任。

一席话让杨工放开了手脚。

(町花雨普洱茶膏位于云南玉溪的现代化生产工厂)

再遇挑战,耗时七年复原清宫制茶工艺

如果说98年之前制作茶膏还算业余的话,那么98年之后真正的攻关才刚刚开始。

据记载,中国古代普洱茶膏制作的最高峰在清朝。清朝雍正时期,雍正皇帝曾经下令在宫内设立御茶房用梨花木和玉山泉水经过72天186道工序制作茶膏。但是随着清朝的灭亡这一工艺失散于民间。

要让普洱茶膏味道更胜一筹只有尝试用现代科技复活清朝宫廷茶膏制作工艺。

一边不断查阅古籍资料,一边做实验进行摸索,杨工带领研究团队重新出发。

普洱茶含有470多种化学成分有效成分,要将这470多种有效成分保全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茶是食品,需要顾及它的色、香味俱全。

就像一道菜的火候一样少一分太差多一分则太过,为了制作出口感最好的茶膏则只有通过反复试验找到温度、时间、水的剂量之间的平衡。

(町花雨普洱茶膏总工程师杨有田)

“最紧张的时候每天吃饭都在实验室,眼睛盯着玻璃试管,嘴里在嚼饭。那几个星期一天最少的时候只睡2个小时,最长的一天晚上睡了4个小时。”说起当时的境况杨工仍然记忆犹新。

试验是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这个过程将近耗尽7年时间,单单只是用于试验的普洱茶原材料就用去了30多吨!

科技普洱,普洱新“膏度”

再后来为了完善普洱茶膏的科技含量,更多的保存普洱茶里面的活性物质,杨工更是带领技术团队建立了国内唯一一条保密级别的高科技专业茶膏生产线。

高科技专业生产线的建立使得普洱茶茶制作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科技普洱”转变。

(町花雨普洱茶膏专利证书)

杨工生产的町花雨普洱茶膏剔除了茶叶中农残和重金属,让喝茶变得更安全;省去传统泡茶步骤,一撕一泡三秒出好茶,让喝茶变得更简单;将普洱茶有益物质形成小分子形态析出,也让喝茶变得更高效。

科技普洱生产的町花雨普洱茶膏也为普洱茶发展带来了新的潜力:各种拼配茶、普洱茶口味糖果、茶露小分子保湿面膜、普洱茶香水、空气清新剂、口腔喷雾……这些都能成为现实。

从青壮年到如今的满头白发,30多年的时光,杨工最终用不懈的努力谱写出了普洱茶的新“膏度”。

古代茶文化:宋朝的洗茶文化


宋朝在我国朝代中是一个神奇的存在,这时候的文人生活开始逐渐形成,社会上形成以文为尊的潮流。于此同时,手工业,商贾贸易的发展,也都为宋朝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石。宋朝是我国茶叶文化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这时候茶市茶商开始形成,并且取得了快速发展,并且影响了历朝历代的茶文化,并且流传至今。

洗茶

现在人们用茶壶冲泡乌龙茶时,习惯上把第一泡茶水倒掉,称之为“洗茶”。有些茶人解释这样做是因为要洗去茶叶中不干净的夹杂物如茶灰、尘埃。他们认为不“洗茶”的人,是“不讲卫生”、“不懂茶艺”。但有否想过,这样“洗茶”,连茶叶精华也在不知不觉中洗掉了?

其实,据学者考证,“洗茶”一词始用于北宋,原属于茶叶采制过程用语,后延伸至饮用过程中。而鲜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以后经过初制、精制,其中有多道工序如做青、釜炒、揉捻、烘焙、筛拣等,不仅获得茶叶品级,而且达到卫生标准。其中偶有夹杂物如茶灰、尘埃,经注入沸水即倒掉,也迅即去除。而第一泡茶的操作,主要是进行浸泡,有利于茶叶的舒展和茶汁的浸出,使饮用者很快感觉到茶叶香味,而不是单纯为了洗去茶叶不卫生的东西。

第一泡茶的有效成分较多,如茶多酚、氨基酸、醚浸出物等,不但对人体健康有益,而且尽显茶的美味。根据有关实验,茶的香味和有益人体的成分在第一泡后3秒即开始浸出,若超过3秒钟倒掉茶水,上述茶中的有效成分就会大量损失。从市场经济角度看,为拓宽我国乌龙茶销路,谋求跨越式可持续发展,“洗茶”用语宜修正为“浸茶”或“温茶”较为确切和科学。

各地茶文化之——扬州早茶的“闲”文化


扬州,江南的一座水乡。自古以来,扬州人的生活就以闲适出名。作为中国东部的富足之地,扬州人懂得如何让生活更加精致,更加充满乐趣。在早茶界中,比较出名的当属广州早茶了。但是今天我们想为大家介绍的是来自江南的扬州早茶。

扬州早茶

扬州的早晨是从一杯茶开始的。在扬州城里,吃早茶的地方有很多。每天早晨,你随意走进一条老街,都会遇到一两家人头攒动的食铺,顾客大多是附近的长住民。老脸色,老地方,老三样:一碟烫干丝、两只冒着热气的包子、一杯普通绿茶,对于老扬州来说,闲适的一天就这样拉开序幕了。

闲聊费舌,茶能生津,茶与闲聊堪称黄金搭档。大到国家大事、国际要闻,小至街谈巷议、道听途说,都是早茶时间的谈资。其实,谈什么并不重要,要的是街坊邻里间的那份亲热劲。老百姓过日子没那么多深文大义,就图个乐乐呵呵。就像手中捧着一杯清茶,喝的是其中的闲趣。

扬州人很客气。多年不见的老同事、老街坊偶然相遇,双方寒暄几句匆匆道别,人已走出去好几步了,还会回过头来喊一声:过天请你吃早茶。你也未必就把人家的客气话当真,但心里头还是会有暖暖的感觉。倘若有朋自远方来,扬州人是一定要请吃早茶的,还要去上档次的地方。得胜桥的富春、天宁门外的冶春,都是响当当的老字号。很多年前,我第一次来扬州,朋友便领我去了冶春茶社。

一条幽静的护城河,一面是长满青草杂树的斜坡,另一面邻水而建几椽茅庐,题名:“香影廊”、“水绘阁”。环境静雅,名也不俗。待到择临窗位置落座,定下单子,服务员便托了茶盘,提着暖瓶过来。茶是绿茶,白瓷盖杯,上好的茶叶。挨个沏上后,服务员问一声:客人齐了吗?旋转身就去向厨房下单子。扬州早茶有个规矩,客齐点心方能上笼蒸,都是人等点心,断不能点心等人。个中讲究,既为点心,也为客人,看似简单,实为妙着。您且品一口清茶细细琢磨吧。

看着嫩绿的茶叶在杯中翻滚沉浮,慢慢地舒张开来,我不由地想,生活中若能少去一份尘俗的紧张,多出一份心灵的安闲,也未必就是坏事。

闲谈间,菜品上桌。一盘大煮干丝,外加四小碟酱菜。既大方,又可人。酱菜味甜,嚼之脆嫩。豆腐干是最普通的食材,扬州人却把它做成了一道招牌菜,淮扬菜的功夫可见一斑。干丝纤细均匀,配料丰富鲜明,用预先熬制的鸡汤烹烩。如此唇齿留鲜的佳肴绝没有半点味精。

正吃着,有人细声提醒:“小心。”服务员站在身后正举着一摞热气腾腾的蒸笼。桌上立时堆满了琳琅满目的精致点心:三丁包子、翡翠烧卖、千层油糕、蟹黄汤包、笋肉蒸饺……一只只如精雕玉琢般端卧笼中,令人叹为观止。在一片滚滚热浪中,早茶的气氛达到高潮。可着劲挨个尝遍,没有不说撑得慌的。实在吃不了,也只好兜着走了。

吃饱喝足,顺着护城河边溜达,附近有个花鸟市场。那天恰逢周末,花间树下,人影憧憧。老人逗鸟,孩童观鱼。虽说看的人多,买的人少,卖家们却也不愠不急,一脸春风。

相隔数年,我再到扬州,扬州早茶的火爆与过去已不可同日而语。商务接待、旅游观光,四方宾客慕名而来。富春开了分店,冶春扩大了规模,但记忆中的花鸟市场已不知去向。原先吃早茶的临河小筑成了茶社的储藏室、衣帽间,成群结队的客人涌进新建的高楼。服务员领我们上楼,进包间。包间按人头定套餐,其中新增了不少品种,像麻辣鸡饺、小麻饼之类,原不属维扬细点,竟也赫然在列。一切都在改变,唯有那杯绿茶保留着一如既往的清香。那缕清香温馨、恬淡、闲情,令我记怀。

扬州早茶是一种“闲”的文化。手中一杯清茶,面前二三知己,那样一份闲情在这个“忙”的时代多少有些叫人怀念。也许,“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生活只适合那些退休的老扬州,但扬州早茶带给我们的忙里偷闲时光却属于每一位有机会光顾它的人。

茶文化与瓷文化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人们不可以须臾离开的。正由于人与茶息息相关,久而久之,对于茶的品类,烹茶之水,泡茶之法,饮茶之具,敬茶之礼,有着许多讲究。于是,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中国是茶茶叶的故乡,饮茶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江南人已有了饮茶的习惯。到了魏晋南北朝,士大夫中已形成饮茶之风。唐代中期,一些较大城市开始出现专营茶水的茶肆。江淮一带的茶叶,被商人车装舟载贩往各地。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长诗《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之句。浮梁即今景德镇,为当时茶叶集散地。中国又是瓷国,陶瓷文化更是博大精深。茶文化与陶瓷文化一旦相撞击相结合,两者相得益彰,更提高了文化品位。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是唐人陆羽的《茶经》,其中便谈到茶汤的颜色与陶瓷茶具颜色的关系。唐宋时代有斗茶的习俗,王公贵族、平民百姓,竞相以此为乐。所谓斗茶,是将茶饼置于杯中,冲以沸水,依色泽和汤花的优劣定输赢。斗茶最讲究的是茶盏,宋人多把福建建窑烧制的黑釉带有鹧鸪斑或兔毫、油滴之瓷盏视为珍品。今天,我们在南京城内的一些建筑工地上,常可拣到这类瓷片的标本,可见“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南京当时斗茶风之盛。谈到茶具,最为珍贵者要数明代永乐青花压手杯了。其造型优美,纹饰清雅,钴兰纯正,极富美感。如此高贵的茶杯,专供皇宫和贵族之家享用,烧制的数量自然甚少tieguanyin。据载,万历时已所剩无几,尽管历代皆有仿制,但皆难以企及其艺术高度。现时,永乐压手杯世间仅存三只,当是稀世之宝;且不说原物,即便前朝仿品的残片,也难得一晤。明代中期以后以壶泡茶渐成风尚,其中小巧古朴的紫砂茶壶最受称颂。因为紫砂壶较之银、锡、瓷壶更具优点和特点,可以说每件都是精巧的艺术品。李渔说:“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阳羡就是江苏宜兴。曹雪芹是一位谙于的大家,在他的《红楼梦》中,有97回写了与茶有关的情节。最为精彩的第41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妙玉招待贾母等人的茶是“老君眉”,水是“旧年蠲的雨水”,茶具是“成窑五彩小盖钟”、“官窑脱胎填白盖碗”,自是不凡,而与宝钗、黛玉吃的体己茶更是不同。茶具是王恺定制、苏轼鉴赏过的“分瓜瓜包”、似钵而小镌着垂珠篆字的“点犀”,水则是五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自然清醇无比。这充分体现了中国贵族的气派,大约也是最高层次的茶文化了。

茶馆的文化介绍


室内庭院式茶馆以江南园林建筑为蓝本,结合茶艺及品茗环境的要求,设有亭台楼阁、曲径花丛、拱门回廊、小桥流水等,给人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心理感受。室内多陈列字画、文物、陶瓷等各种艺术品,让现代都市人在繁忙的生活中去寻找回归自我、心清神宁的感觉,进入“庭有山林趣,胸无尘俗思”的境界。这一类在现代茶馆中为数较多,如郑州的一壶缘茶馆、上海的青藤阁茶馆等。

走进上海青藤阁茶馆,首先映人眼帘的是3棵大榕树,枝干沧桑,叶若华盖,坐在大厅,宛如置身林木之间,环顾四周,卵石覆地,木栅花窗,阁楼回廊,加上藤制桌椅,古乐雅音,无不渗透出古朴典雅的江南庭院风韵。另有各类包间,为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余地。一树浓荫,一杯清茶,三两好友,这对久居都市的人们来说,是悠然安逸的休闲场所。

传统茶馆以传统饮茶习俗为经营主导,突出浓郁的茶文化氛围,消费对象瞄准经济收入、文化层次都较高的群体,对员工素质要求高,尤其要精通茶艺、茶道。不需要太大的经营场所,茶馆以小而精致为上策,管理也较轻松,利润率较高,总投资量也较小。此类茶馆,客户群单一而且客户总量较少,利润率虽高,但客流量却很难把握,要靠经营者的社会公关能力来拓展客户群,对经营者自身素质要求也高,所处城市消费群体的文化水平以及消费观念,对此类茶馆影响较大。

露天茶园也属于此类,南派茶馆有很多露天经营的,泡茶馆纯粹是休闲,鸟儿叫、狗儿跳,麻将扑克图热闹。喝茶只是由头。

茶道文化的影响


中国的茶叶,“哺育了日本的的文化”;“很可能在天平时代(719-794),至少是在奈良时代的末期,作为唐朝文化-环的吃茶,就已传入了我国。”主要传播者是鉴真和尚与日本高僧最高澄法师。这段话,乃日本学者森木司良所说。森木司良是日本文化协会负责人,著有《茶史温话》(孙加瑞译),概述了日本有关茶史.以及饮茶风习之发展情况等茶事。兹摘要如下。 荣西禅师曾于乾道四年(1168),淳熙十四年(1187)两次到宋朝留学,回国进带去了大量“岩山茶”种子,并广为种植,使种茶成为日本农家副业,而吃茶风习也逐渐由贵州阶层扩展到庶民大众。荣西回国后,不仅用汉字撰著《吃茶养生记》二卷,向全国推广饮茶;而且凭吃茶养生法治好了镰仓幕府的将军源实朝之糖尿病。接着,元代高僧古林清茂将中国茶禅一体的哲学及抹茶法传到日本。义满之子足利义政(1435-1490)建造银阁寺,首创茶禅一体之工夫茶饮茶方式,遂形成书院的饮茶仪式。室町时代,一休之徒珠光对书院持半否定态度。他继承发扬了茶祖荣西禅师的教义,认为“的根本在于清心,这也禅道的中心”。珠光的着眼点,在于“如何把一直以享乐为中心的改变成节制欲望的体现禅道核心的修身养性的”,于是创立了“和美茶”,武野绍鸥紧接着又将珠光倡导的向前推进了一步。日本安土桃山时代之千利休(1522-1591),乃绍鸥之徒。千利休把精神总括为“和.敬.清.寂”,释言之,即酷爱和平,甭心宁静,人与人互敬互爱,人与自然和谐,茶器用具之协调美,人与人间之契合美,展示了人类希冀和平与安定的理想。千利休之和美艺术,乃创造了多样造型的饮茶程式,即“工夫茶。”1.踏入茶会庭院,“在贮水钵前,以冷水漱口净手,身心为之一爽”。“这是进入茶室举行的精神准备”。2.进入茶室的客人,鉴赏过壁龛中的墨迹之后,就将座位面对茶釜。主人取出炭斗,放好茶釜,燃起炭来,这就是烧炭手法,“......请客人们领略火相之美”。3.烹茗。“最重要的是水”,“黎明时分一尘未染的净水”最上,“这是千利休待客的一片深情”。千利休的神髓,在于“以和谐安定为基调,执意探索和美茶的极境。,可以毫无保留地体现在任何型式之中,问题在于如何从型式中解脱出来,达到无我无的境界”。这就是千利休为何能一直流传至今之根本原因。

中国茶文化之——北京的伪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在中国已经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了。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优势,让中国成为重要的茶叶生产大国。作为茶叶大国,中国茶叶种类繁多,品种丰富,几乎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代表茶叶。像安溪铁观音,云南普洱茶,广西六堡茶,湖南安化黑茶。。。。。。等。但是说到北京的茶叶,大家似乎都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现在大部分北京人喝的茶叶都是从外面进口的,但是在以前交通不便,以及经济不发达的时候,人们只能用一些本不属于茶叶的东西来冒充茶叶,由此被后人们称为“伪茶”。

北京西山附近一带,有山中人扛荷席篓荆筐,内实所谓山茶,脱售于当地。村民因其价廉,争相购饮。后京茶庄以山茶羼入真茶劣品中,是为伪茶。山茶产于京西翠微西北山套中,过上方山往南便逐渐少了。山茶的原料最初以紫荆为主(紫荆,北京人称为“荆条”,山里人称为“荆蒿”),采其嫩芽晒干,不需蒸焙即可出山售卖。喝山茶的,必须用砂包熬着喝,越靠茶叶越浓,尤以冬日喝山茶更为深厚有趣。

初期的紫荆芽茶尚称不恶,后以销售发达,饮者渐多,遂将已成小叶的紫荆大芽加入,且多加荆枝,以压分量,但仍不失原味。再后乃有杂质加入,但山中人不采夏日长叶,亦不采秋后小叶,只采春日嫩芽,因紫荆花芽虽可代茶,而紫荆则颇有毒质,偶有不慎,与肉类同食,即易致死。西山龙泉坞一带,产杏颇多,山中人每于冬末春初,拾取隔年陈杏,用以泡茶,绝无酸味,而有一缕清香气息,饮之令人心远。拾此干杏,又必须经过雪压,方能有味,于是拾得售卖,人以“踏雪寻梅”称之。我与翁偶虹兄于民十五在小楼流连时,日以此物加茗中饮之,想偶虹尚能记及罢!山茶杂质中,以“剪子股”草、“酸不溜”草、“苣荬菜”为三大原料,其他树叶是绝不加入的。后城里人见山茶可以混充茶内以求厚利,始而收买山茶,选净粗枝,批售茶行,颇能鱼目混珠。后乃广收“嫩酸枣叶”,继则一切嫩枣叶皆可,再则嫩柳叶亦可加入,经过炮制,反成为中等以上的茶叶,是为高等伪茶了。

此种假茶的制法是:将采得的芽叶洗净晒成半干,然后上笼屉用火蒸,至二分熟。倾出再晒,至半干再蒸,每蒸晒一次,熟的成分即加一分,七蒸七晒芽叶已成稀烂,触手欲碎,所谓“烂成软鼻涕”程度,倾在席上阴至九分干,以手搓成茶叶卷,置于瓷罐中闷放。闷置愈久,茶味愈佳。此种用酸枣芽、枣芽、柳芽所制的伪茶,亦以此顺序排成等级,成为“龙井绿茶”或介于茉莉窨茶和绿茶之间的大方茶,外行人绝喝不出邪味,其茶品亦可列在中等之间。不过真正讲究名誉的大茶店是不肯以此损坏名誉的。

近年西山下画眉山一带村民,亦觉紫荆山茶只适于冬日,夏日应饮龙井茶以清心火,于是也仿效制枣芽的“伏地龙井茶”。但自制柳叶茶的很少,这是不肯自欺而已。伏地绿茶畅行以后,于是又设法制窖茶,便采剪子股、酸不溜、苣荬菜诸草叶,加以焙制。

伪制大路货的粗茶,更有采嫩榆树叶、嫩椿树叶的。榆树叶没有特殊味,椿叶有臭味,需经加工处理。京西斋堂以西群山中,制伪茶者以其物易得,遂将嫩椿叶采取后,反复蒸晒至六七次,除去青气臭味,再泼上大量的姜黄水。沏出茶来,色作浓赤者,味苦如大黄,以售下级饮客。

窖真茶向在产花区的丰台诸村,制伪茶的原在广安门内,后因伪茶也需窖制,移到窨真茶的丰台附近了。

以上就是关于伪茶的知识介绍。从上面我们知道,北京的茶叶历史也是有过一段颇为艰辛的历程,但是在经济不发达,交通闭塞的年代,穷人们想要喝到一口茶也是极其的不易。生产力水平决定当时的社会形态只能是如此了。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领略来自雪域高原的茶文化——藏茶文化


藏茶是西藏特有的一种茶叶种类,是藏族人民喜爱的一种茶叶品种。藏茶的历史十分悠久,据资料统计,藏茶距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藏茶是一种经过特殊工艺精制而成的后发酵茶,在藏茶中最典型的茶叶是黑茶。

出自千年雪域高原的藏茶,充满晶莹剔透之美,充满原始神秘之气。藏茶没有绿茶的美轮美奂,没有红茶的悠闲优雅,它的美感之处在于它的独特香气、滋味,及特定历史经历形成沧桑、苍凉、厚重、醇和的神韵,更在于可贵的药效,这是它持久的吸引力,这是其他茶类所无法比拟的。随着越来越多人把藏茶当做养生和颐养性情的妙品,藏茶必定被原来越多品尝人士接受。藏茶,在历史上是政治,是经济,是民生,在现代社会,不单是物质的产品,还传递文化精神,充满人文光彩。

在中国六大茶叶家族中,绿茶作为历史名茶,清幽的绿色吸引了多少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红茶具有广泛的世界性和影响力,缔造了休闲文化,黑茶散发的却是神秘另类的美,没有精致的外形,没有清高的香气,和粗糙连在一起,和原始连在一起,却有着强烈持久的吸引力。四川藏茶是黑茶的始祖,近年来从雪域高原走到民间,由于具有适合存储的特性,品尝和收藏人数逐步增多,成为升值潜力较大的一种茶叶类别。

藏茶,来自雪域高原的千年古茶,其茶韵来自感受强烈异域文化的美感。打开一幅幅历史画面,没有一种茶可以像藏茶那种充当政治筹码的角色、扮演连接中原与西藏文化的角色和起到以物易物的作用。说到藏茶,眼前出现唐朝文成公主入藏的情景;茶马古道规模空前的马队艰难前行,马帮餐风露宿的苦,爬山涉水的艰辛,让人感怀不已;佛教寺院法典盛会把藏茶作为圣物供奉;眼前又出现19世纪英国抢夺西藏茶叶市场的惊险场面。藏茶融合宗教文化、历史渊源、民族融合,蕴藏深远的文化内涵。藏茶曲折的历史注定其味道是丰厚的,内敛的,也是圣洁的。

第一次出现在眼前的藏茶,观茶汤、赏茶色、品茶味都有与众不同的感受。屏住呼吸,听到一片片剥落的声音,仿佛踩着千年树林里的枯枝败叶,耳边仿佛又听到发酵的声音,长年累月,无声无息,微生物群在不断滋长。为了更好的发酵,藏茶不能只精选嫩芽,有梗有叶的骨架让其有发酵的空隙。或许从藏茶出现之始,它就依赖久远漫长的时间沉淀,和野蛮荒原之地连在一起,充满生命的张力和呼吸。为了长途跋涉的运输,为了方便存储,它塑造成一块块硬硬的冰冷的砖头一样的形状,神秘就是藏茶外形给人的感觉。

拿起藏茶一闻,隐约飘来原始又近乎来自荒野的味道,没有经过华丽修饰,没有经过加工的感觉。藏茶是全发酵茶,在漫长的发酵过程中,随着岁月的累积,色泽越来越透亮。用茶炉煲煮,溶解在茶汤中各种成分依然在持续发酵,其颜色在泡的过程中不断变化,茶汤由淡红逐渐变成透红,直至波光潋滟。藏茶两大品牌之金尖藏茶由于茶梗和红苔成分多于茶叶,茶色变色更明显,而康砖藏茶茶叶多有茶梗,茶汤则是琥珀金汤,先黄后红。单看茶色,发酵的特性让我们看到茶色神奇的变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