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坑探茶

发布时间 : 2020-12-23
黑茶老茶 黑茶开茶 黑茶姜茶

黑茶老茶。

在大山里头,西坑这样的地名实在是太普通了。

我说的西坑,在武夷山腹地,再往上走一点,是自古以来连接闽赣的桐木关,桐木关的一侧便是海拔超过两千米的黄冈山,站在黄冈山巅,便是站在了武夷极顶,也就是华东屋脊之上了。

每年,我都要到这里一两次。其实在很多人眼里,西坑,也就是武夷北麓大峡谷一个群居了数十户人家的村落吧。但在我的眼里,西坑却是个极美的地方。

如果,有机会进入西坑,就可以看到大山里茂密的森林,层层叠叠颜色从墨蓝到浅绿到鹅黄,像羽毛一样随风摇动的竹海和清冽无比,仿佛永远也流淌不完的溪水......

在我博客的个人档案里,我说过:“有朝一日,整个生命属于自己时,一草寮、一箪食、一瓢饮,伴水而居,或临风而泣......”其实就是我似乎蓄谋已久,可以寄托在西坑山林里栖息的梦想。

西坑老姜好像很明白我的心思,每次相见,他都会提到我对他说过的这个梦想。因为他久居西坑,在这里挺有些影响,所以帮我在这里购置一块土地,应当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我总是想,从现在算起到退休还有十五六年的时间,即使买下来,将来也不一定能够用上。这就使得我很难作出抉择。有时我想,其实我的内心或许还是世俗的,超脱只是一个心中的情结吧。

十多年前,我就知道西坑产茶。那时,西坑还是武夷山垦殖场的一个分场。每到新茶上市时节,领导常常会带我去西坑购买。这里的茶叶,看上去挺粗糙,是粗枝大叶的那种,但特别经泡,还便宜,很适合坐办公室的人享用。后来随着垦殖场的改制解体,西坑茶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前些年,老姜同村里签订了三十年的承包合同,恢复了西坑茶这个产业。

老姜,我原来不认识他,是我的同事因为一个偶然的机缘买了他的茶叶,然后有了一些愉快的接触。后来同事又把他介绍给我认识,一来二去,在这些年的接触中,我感到老姜这个人有机灵和好面子的一面,更有讲感情和淳朴的一面,与那些整天缠着你,希望能多做几单生意的商人不同。因此,我们渐渐成了比较随便的朋友。他家里的事,我都会比较关注,比如,嫁女、娶媳,我和我的同事都会跑去讨杯酒喝。其实,这么多年,我几乎与他没有任何的茶叶贸易,不过老姜总是说:你是好人,看得起我。

老姜做茶还是动了一翻脑筋的。他的茶场很简陋,但购置了二十多万元的设备,而且更注重开发品牌,比如他现在的高山云雾、云毫、云针、云翠、云玉、云露、云片,都有了注册商标。我曾经打趣说:“老姜啊!你也没读过几年书,怎么就会想出这么多充满想象的名字来呢?”老姜倒是很不以为然:“瞎起的嘛!”有时候,老姜会特别认真地看着我说:你知道我的茶叶为什么好?去我的茶山看看就知道了。老姜的茶山我去过,在西坑庙基这个地方,完全不像其他出产茶叶的地方,有修整得干净利落的茶园,这里的茶树就像野草一样遍布林间泉下,不用施肥,不喷农药,只是每年雇人清理杂草。每年四五月间,正是老姜制茶的忙碌季节,西坑的男男女女,便会肩背篾篓,按照老姜的要求漫山遍野地采摘茶叶,然后老姜按斤收购。在老姜的制茶、包装车间,也有不少人忙着炒制和挑选成茶里的杂质。老姜的这份产业使闭塞在大山里的人家,多了一份获得现金的渠道。正因为这样,再加上为人随性大度,老姜在山里人眼里是很有一些分量和人缘的。

据老姜讲,因为西坑深处海拔较高的大山,气温更低,所以每年新茶比山外晚出一个月左右。但西坑茶经年浸泡在云雾细雨里,叶片比一般茶叶肥厚,喝起来有一股深入骨髓的岩韵与苦香。

我曾经在老姜西坑的茶场里,细细品味过老姜的云雾、云针,就着山里的清泉冲泡,那滋味的确是格外不同。

我跟老姜开玩笑说,其实人生就和这茶一样,一泡苦、二泡酽、三泡甜,即使寡淡了,也可以留起来养花种草做药枕。

老姜说,你这个比喻不新鲜,但仔细想想真是这样!

cy316.com扩展阅读

探密武夷山大红袍


从今天开始,我们栏目将带大家炒一炒马上就要火热上市的春茶,从武夷山的大红袍,到西湖边上的龙井,我们的记者前段时间兵分了四路,对大红袍、碧螺春、龙井、普洱茶这四种茶叶进行了实地探访,今天我们将带大家到武夷山区去看一看那里的大红袍,如何能喝上今年真正的大红袍呢?一起来看看。

记者出镜:观众朋友,这几棵茶树就是生长在武夷山上的名茶大红袍的母树。虽然现在他们已经不再采摘,只是被作为一个旅游景点供游人观赏,但它的茶子茶孙们仍然在武夷山地区延续着他们的血脉。传说中已有350多年历史的这六颗大红袍母树,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停止采摘了,但经过无性繁殖后保持了母树优良特性的武夷山大红袍茶树,现在已经种植了4万多亩,年产量接近2千吨。在武夷山星村镇的茶园记者看到,1300亩的大红袍茶树在4月中旬左右将进入春茶采摘期,至于今年的价钱,茶厂的负责人介绍说,和去年比平均增幅可能在15%以上。 在制茶的作坊里,记者也见到了种茶40多年的茶农徐福麟,他告诉记者,现在他们村平均每户有茶园7、8亩,每年可以产出一千斤左右的干毛茶。每斤干毛茶就能卖到十五六块钱。对于市场上天天都在炒卖的各种低价的大红袍茶叶,专家提醒所有的消费者,大红袍的原料有限,低价纯属骗人。 同期: 现在投放在市场上的大红袍分为特级 一级和二级 一级大红袍每500克能卖到800块钱左右 特级大红袍(每500克)能卖到2000块钱 二级大红袍(每500克)可以卖到四五百块 。

茶文化微探之云南人的“茶祖”孔明


茶,中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大因素。茶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几千年前开始,中国人就已经有了茶叶的存在。而自唐代开始,饮茶风潮才开始流行起来。在我国普洱茶的故乡云南。就存在祭祀茶祖的传统。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祭祀的茶祖竟然不是陆羽,而是诸葛亮。

祭祀茶祖

在云南茶农心中,茶是圣物。每年在采春茶的季节到来时,无论哈尼、基诺、壮、佤族都会不约而同地举行祭茶仪式。祭茶是茶农对天地的感激,对先民的怀念,更是对未来的祈福。在云南普洱茶产区有的祭的是古茶树,有的祭的是一方山神,还有更多的是祭拜“茶祖”——孔明。

可是为什么云南人不祭神农、陆羽为“茶祖”而偏偏祭拜孔明呢?这还得从诸葛亮(孔明)南征说起。云南攸乐茶山的基诺族传说,他们是诸葛亮南征时遗留下来的。诸葛亮给他们茶籽,让他们安居下来,种茶为生。基诺族自称“丢落”,世代尊奉孔明。清朝道光年间编撰的《普洱府志古迹》中有记载:“六茶山遗器俱在城南境,旧传武侯(武侯是指三国时期的蜀相诸葛亮)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铜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登,置撒袋于慢撒,因以名其山。莽枝、革登有茶王树较它山独大,相传为武侯遗种,今夷民犹祀之”。该志还提到,大茶山中有孔明山,是诸葛亮的寄箭处(孔明山在勐腊县象明乡西100里处)。古茶山中的孔明山巍峨壮观,是诸葛亮寄箭处(民间传说射箭处是普洱府城东南无影树山),上有祭风台旧址。

清人阮福在《普洱茶记》中描绘道:“其冶革登山,有茶王树,较众茶独高大,相传武侯遭种,夷民当采时,先具酒醴礼祭于此。”每年农历7月23日诸葛亮诞辰这天,茶山各村寨都要举行集会,称为“茶祖会”。2005年3月底,在云南勐腊县勐仑镇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举办了“纪念孔明兴茶1780周年暨中国云南普洱茶古茶山国际学术研讨会”,人们以纪念茶祖孔明、振奋云南茶界精神为名,提出了全面振兴普洱茶古茶山(茶产业、茶文化、茶旅游)等具有现实意义的命题。

以上就是关于云南茶祖诸葛亮的资料介绍。从上面我们知道,原来云南茶农祭祀诸葛亮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的。云南人认为它们能够种茶,很大原因是跟诸葛亮当初留下茶籽有关。这也是慢慢成为一项历史传统在云南流传下去。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陆羽《茶经》成书年月及地点探考


[摘要说明]陆羽《茶经》成书年月及地点探考

陆羽《茶经》何时开始撰写?何时成书?没有明确的文字可稽。一般认为《茶经》完成于公元780年,如果陆羽出生于729年,则《茶经》完成之年正是五十一岁;如果他出生于733年,则是四十七岁。根据《茶经》的丰富内容和凝炼的文字来看,似非青年时期所能胜任。有人认为《茶经》成书于764年,根据陆羽传:“上元初,更隐苕溪,闭门著书”,上元年号只有两年,上元初当指760年,是说开始动笔撰写,未必在当年就可以完成。据《茶经》“四之器”所说的煮茶风炉,在炉脚上铸有古文“圣唐灭胡明年铸”七字。灭胡是指唐王朝平定安禄山史思明叛乱的年份,在763年,所谓明年当指764年。因此可推断《茶经》成书时间是公元764年以后的时期,并根据李季卿“宣慰江南”时,召请常伯熊煮茶,对常很欣赏,又有人推荐陆羽,请陆羽来后,李不以礼相待,使陆羽气恼,“更著《毁茶论》”。论证《茶经》767年(大历二年)到768年期间已在社会上流传开了。如果说《茶经》是成书于764年时陆羽只有31岁(或者27岁),就写出这样渊博的《茶经》,殊令人难以相信。实际上陆羽居住苕溪之后,住处时常变动,又时常外出,并非闭门著书(应以对著为是)。这可从皎然、皇甫冉和李冶等人赠诗中看出。陆羽外出从事研究茶叶的时间很多,遍游了江苏苏州、无锡、南京、丹阳、宜兴和浙江的长兴、杭州和绍兴嵊县等地,以后又到江西上饶。对茶叶采制、饮用和茶事深入研究和实践,因而积累了丰富的茶事知识。更重要是在湖州时,得到颜真卿的支持,皎然的帮助,才有大量的文献可以参考,《茶经》才能写成。李季卿宣慰江南时,召嗜好茶叶的陆羽煮茶或根据陆羽对宜兴贡茶的推荐:“……野人陆羽以为茶香甘冠于他境,或荐于上。栖筠(李栖筠常州刺史)从之,始进万两。”便认为陆羽已成为茶事权威。没有《茶经》的出世,难成为社会权威。这样推断还是不够全面的,因为陆羽擅长煮茶、品茶名闻各地也可成为一个权威人士,不必一定要著书,才可以成为专家。

据《茶叶全书》:“陆羽晚年处境甚佳,为唐皇所器重。以后为了寻求生活的玄奥,至七七五年成为一隐士,五年后即出《茶经》一书,八O四年逝世”。陆羽过江后的十年间,大都居无定所,周游各处,过着流浪的生活。据上饶《地方志》陆羽寓信城(现上饶)北三里,自号东岗子。性嗜茶,环居多植茶,因号茶山,茶山寺在城北隅,一名广教寺,有陆羽泉。又据府志记述:“府城北茶山寺唐陆羽曾寓其地,即山种茶,有泉品为天下第四泉。其水似井傍山,色白味甘,是为乳泉,土色赤,又名胭脂井,长汀黎士宏改为陆羽泉”。江西婺源茶校刘隆祥,婺源茶厂王钟音和上饶农业局同人考证,认为陆羽761年以后由苕溪(今浙江吴兴)迁移到上饶来建寺定居种茶,照茶树生长后采收加工所需时间,当在五年以上。然而认为《茶经》是在上饶时期茶山寺完成的,这根据也是不足的。陆羽在765年以后,较长期地居住吴兴抒山妙喜寺与皎然成为忘年之交。并为湖州刺吏颜真卿(709—785年)。颜是唐室大臣,书法家,字清臣,先任殿中侍御史,后任湖州刺史,人称颜鲁公)所器重,推荐给唐王朝,任陆为太常寺太祝,这是很合情理的。颜鲁公并为陆羽在吴兴杼山修筑一座“三癸亭”。

《名胜志》载“三癸亭,在杼山,鲁公为陆鸿渐建。”其时为唐大历八年癸丑岁十月癸卯朔二十一日癸亥落成。故名。《颜真卿三癸亭诗》:“杼山多幽绝,胜事盈跬步。前者虽登攀,淹留恨晨暮。及兹纡胜引,曾是美无度。营构三癸亭,实惟陆生故。高贤能创物,疏凿皆有趣。不越方丈间,居然云霄遇。巍峨倦修岫,旷望临古渡,左右苔石攒,低昂桂枝蠹,山僧狎猿 我

古墓掘好茶!跟着《寻龙诀》分金定穴探墓找到它


众人期待的盗墓探险电影《寻龙诀》最近可是火得一塌糊涂,作为原著小说的“灯丝”,自然是要去电影院捧捧场的。

这一去可不要紧,编辑发现了整部戏的焦点——能够打通阴阳两界的魔物“彼岸花”,居然从QQ空间的高逼格“曼珠沙华”就变成了一片茶饼!不信你看下图!

我勒个去,大家抢什么抢啊!茶饼嘛,说茶网多的是呢!那个会说四川话的刘晓庆嬢嬢(阿姨),来来来,说茶网给你送一提“彼岸花”,保证你青春不老、容颜不凋!

走出影院后小编暗想,要是咱也有摸金校尉那样的本事,通晓“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是不是也可以跟着考古学家一起,到古墓里寻一寻古代陪葬的好茶呢?

其实,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不少的考古学家通过对古墓的挖掘考察,找出了不少古代的茶叶遗迹和茶具了。不如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些隐藏在古墓中的茶叶遗迹吧!不过是真是假,还请看官您的心里明镜似的。

寻龙千万看缠山,关门如有八重险,一重缠是一重关,不出阴阳八卦形。Action!

定穴:陕西省蓝田吕氏家族墓

坐标:北纬N34°,东经E109°

年份:2006年进行挖掘

见宝:极品千年白茶

2006至2009年,中国考古不断在蓝田吕氏家族墓地有新发现。宋代著名金石学家吕大临,与兄吕大忠、吕大防、吕大钧,是“蓝田吕氏四贤”,他们家族的墓地一共有29座,葬了家族5代人,出土遗物700多件,这都还是在多次被盗之后的收获。

先看图比较直观,墓地最深有15米,同辈人并排着葬下,后代再在上面一层葬下。成人墓葬就有16座,婴幼儿墓葬7座。可见家族宏大,墓室完好地延续了几百年,不过可惜,在考古之前就有盗墓者闯入,造成了毁损。

小编要告诉大家的是,在这么多的出土文物中,有大量的茶具,并且还有留存千年的茶叶!

据了解,在数十件不同材质、主要用途为茶具的渣斗中,一件铜质渣斗上附着的一小撮茶叶极为罕见。

茶叶呈风干状,大约有30多根、清晰可辨。铜质渣斗出土于编号M12墓葬的墓道口处。

除了在铜钵的底部附着有茶叶外,渣斗边缘上还有残茶流淌的痕迹。据《三秦都市报》报道,“考古工作者经过考证后,初步认为这些茶叶可能是属于产自福建的白茶。”

对了,以上这些也都是蓝田吕氏家族墓里的古物,那诱人的兔毫茶盏和油滴釉茶盏和其他各种古董茶具,足以看出蓝田吕氏家族对茶的痴迷,并且还财大气粗地拥有这么多宝贝。

小编呜呼哀哉后,也要把家里的“晒珍珠”和杯杯碗碗带走陪着我,专家们到时候记得来挖掘我,那时小编的大名将会重见天日。

定穴:浙江省余姚市田螺山遗址

坐标:北纬N30°,东经E121°

年份:2004年进行挖掘

见宝:6000年前人工种植茶树树根

田螺山遗址在2001年被发现,在2004年首次进行考古发掘。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三七市镇相岙村的田螺山周围,总面积约为300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度超过3米,距今年代约为5500~7000年。出土文物中包括无数的植物遗存和动物遗骸及纺织工具等。其中,小编关注的便是那些茶树根。

根据浙江在线-今日早报的报道中可以得知,就在近几年,已有专家把它从存疑的茶属植物大胆推定为茶树根,这个数据把中国境内开始种植茶树的历史由过去认为的距今3000年,直接翻了个倍,上推到了6000年前。

因为在2008年12月时,部分树根和浸泡树根的水液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进行化学检测,鉴定是否含有茶树特征性成分茶氨酸。最终经色谱检测,树根和水液虽然多次换水浸泡,但都检出有茶氨酸。

由此检测推论出,余姚田螺山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我国最早人工种植茶树的地方。话说,没有茶叶,有个或许是历史遗留的茶树根也是一桩幸事!

定穴:湖南省马王堆汉墓

坐标:北纬N28°,东经E113°

年份:1972年进行挖掘

见宝:出土茶叶据推测是黑茶

马王堆汉墓应该在有一定常识的人心中都不会陌生,至少听说过这个名字。先跟着小编来看一张墓室的概念图,小编想说,中国馆是不是参考它的造型啊?古人的手艺可真是精巧。

就在如此庞大的地下墓地中,竟也有茶的痕迹。根据《益阳晚报》报道,1972年至1974年的时候,在对墓葬进行发掘时收获了一件并不算“高大上”的用竹篾包装的物品。转眼10年过去,1987年《茶叶通讯》杂志表示,“当时得到的黑色颗粒状物品通过切片处理,被确认是茶叶。”

此后,益阳市茶叶局局长、高级农艺师易梁生和湖南农大教授施兆鹏也都异口同声地声称:“这个和安化黑茶有一定关联。”如果这些说法真的科学、可信,那么安化黑茶的历史又可以向前推移900年的时间。

除了茶,还有最契合《寻龙诀》的点——鬼火。1971年底,位于马王堆附近的省军区366医院决定在马王堆的两个小山坡建造地下医院,施工中经常遇到塌方,用钢钎进行钻探时从钻孔里冒出了呛人的气体,有人用火点燃了一道神秘的蓝色火焰。

是的,和剧中的配备一样,有燃点极低的磷做成的保护墓室的装置,如果小编在场的话,当时就直接跪了,还探什么宝啊!

其实当时和小编一样吓尿了的人很多,所以湖南土话里还把它叫做“火坑墓”。最早接到消息的湖南省博物馆的侯良马上意识到,遇到的是一座古代墓葬,便开启了挖掘之路。

《寻龙诀》中的奥古公主也有对得上号的人物,因为神秘的古墓绝不能少了千年不腐女尸!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家族墓地,不腐女尸就是一号墓墓主利苍妻辛追。

经历了2100多年的沉积,形体完整,全身润泽,部分关节可活动,软结缔组织尚有弹性,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专家看到的是这样,不是小编~),是尸体保存记录里的“极品”,至于怎么保存尸体的方法,至今也是未解之谜。

定穴:安徽省六安北宋墓

坐标:北纬N31°,东经E116°

年份:2010年进行挖掘

见宝:炭化茶叶疑似物

2010年11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六安城东一座宋代砖室墓进行了发掘清理,根据出土文物推测该墓的下限为北宋熙宁年间。

在清理过程中,有一样东西引起了研究院的注意,那就是炭化茶叶疑似物,它出土于该墓的主棺,但由于埋藏环境恶劣,出土时呈黑色团状,朽烂严重,根本无法从外观形貌上对其进行鉴别,且已失去原有的强度,碰触易破碎。

但学者们对它的好奇心丝毫不减,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范文奇、龚德才、姚政权、李德文等人,就对它进行了技术鉴定,让它与云雾绿茶进行对比,参照的方法为《中药鉴定试验技术》。进行了平常人都看不懂的实验后,全方位地从非腺毛、簇晶、细胞一一进行比对。

最终得出论文《六安北宋墓出土炭化茶叶疑似物的鉴定分析》,证明该炭化物为植物叶片的堆积物,属于山茶属植物。再通过《茶叶生物化学》中茶叶中有效成分进行比较,发现该炭化物有咖啡碱,分析结果表明其确为茶叶。

再加上陆羽的《茶经·八之出》的记载,六安属寿州,为淮南重要产茶区。并且欧阳修的《新唐书》也可以表明六安地区茶地域广阔,茶叶市场自唐代起就非常繁荣,更加坐实了六安北宋墓出土的就是茶叶,并且绝非偶然。

定穴:宝鸡法门寺地宫

坐标:北纬N34°,东经E107°

年份:1987年进行挖掘

见宝:唐代系列宫廷茶器

纵观所有古墓的出土文物,小编认为这个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茶器最为精致、高雅,说低俗点全都是真金打造,说高级点手法十分讲究。

小编在百度百科上了解到,这个地宫是1987年开始发掘的,当时出土了大量生活用器,包括食器、酒器等饮器,但茶器最多。

通高7.1厘米,长27.4厘米,槽深3.4厘米,辖板长20.7厘米,宽3.0厘米,全重1168克。通体呈长方形,由碾槽、辖板和槽座组成。槽呈半月形尖底,与槽座焊接。

槽身两端为如意云头状,两侧各有一只飞雁及流云纹(忒土豪的感觉~)。槽座嵌于槽身,座壁有镂空壶门,门之间饰天马流云纹。茶碾子打开后,上置纯银锅轴,轴长21.6厘米,轴径8.9厘米。轴刃有平行沟槽,轴杆圆形,中间粗两端细,其上錾刻“五哥”两字,表明此器为唐僖宗供奉。

这里小编要科普一下,茶碾子是碾茶器,在煮茶时,用来碾碎饼茶的器具。

而这个像鸟笼子的东西,其实也是和茶相关的。它叫鸿雁球路纹银笼子,是用来烘烤饼茶的器具。因为唐代的时候,人们饮的是饼茶,饮茶时要将饼茶先进行烘烤,再经碾碎,才能煮茶饮用。可见唐人对饮茶的用心和讲究。

五处墓室,从距今约7000年前,到汉朝再到唐朝和宋朝,我们感兴趣的或许并不是别人离世后留下了哪些宝藏,也可能根本无法完全断定其真假,毕竟在历史的掩护下,你我都是盲人。

但我们却可以从中发现,原来茶在中国历史上的分量如此之重。

茶,它贯穿了我们的上下五千年历史,将我们的文化通过它为载体得以传承,这也是为何史学家们总会钻研于出土的物件是否是茶,是什么茶,他们又是怎么喝的原因。我们想了解历史,更想了解的其实是以前的我们。

PS:以上古墓资料来源于网络,有待考古等一系列专家进一步求证。

鸣谢:部分图片来自于“百度百科”、“新蓝网”、“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外国友人化身“茶农” 采茶品茗探中国千年茶文化


3月23日 中国是茶文化大国,昨日,一些外国友人披上汉服,化身“茶农”,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九龙湖镇秦山村的百亩茶园中采摘春茶,这十来个来自英国、美国、印度等国的年轻人对采茶体验兴奋不已。

外国友人学采茶

“春茶采摘讲究一芽一叶,要用指尖将茶树最嫩的尖儿掐下。”听着茶农讲解,印度小伙Yash Khushalahi穿梭于百亩茶田,在茶树枝头寻觅一株株娇嫩的绿芽,随时准备撷入囊中。

双手灵巧地在茶树间穿梭,一捏一提一放,几个简单的动作,嫩茶尖儿就采好了……经过简单教学,第一次走进茶园的美国姑娘Megan Whitworth已能熟练掌握采茶技巧。

这一新鲜的采茶体验,让她兴奋不已。Megan Whitworth表示,自己了解中国是从茶叶开始的,但对于茶是如何制作而成的,并不清楚,这次茶山之旅让她感受到了“地道”的中国茶文化。

茶园留影

走下茶园间的田埂,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年轻人又穿上汉服,一同学习泡茶品茗。置茶、高冲、低泡、分茶……中国茶道优雅精致的形意,让这些远道而来的“小鲜肉”们大开眼界。

双手捧起一杯刚冲泡好的龙井,沁人心脾的茶香扑鼻而来。来自英国的Samira Aoumeur用汉服的袖口遮挡着杯口,有模有样地学着中国传统品茶礼仪,闭上双眼细细品味起来。

Samira Aoumeur说,在英国通常只能喝到英式红茶,而且多是以茶包形式冲泡,“中国茶跟现在年轻人喝的咖啡、可乐完全不一样,充满清香。回去我准备买一套茶具,系统学习泡茶方法。”

茶友会

来自印度的Yash Khushalahi笑着告诉记者:“印度也有茶文化,但印度人喝茶会加香料或者放奶,味道更加浓郁,而中国茶则更为清新。而且中国茶品种分门别类,冲泡方式也特别讲究,我切身感受到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茶艺学习

如今,随着中国茶在海外愈发“飘香”,Yash Khushalahi表示,在印度的餐厅也会喝到中国绿茶,而且中国茶的“小茶包”在印度也很畅销,中国茶的品牌正越来越国际化。

宁波汉文化传播协会会长周琳认为,近几年,外国友人在茶文化活动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让海外年轻力量零距离感受采茶制茶流程,以传统茶文化礼仪为依托,是助推中国茶文化加快‘走出去’的一个新方向。”

什么茶是黄茶?哪些茶是黄茶?


茶叶中的第一茶类是绿茶,而六大茶类中还有一类茶叶和绿茶的制作工艺十分的相似,那就是黄茶,那么什么茶是黄茶?哪些茶是黄茶?是我们首先要了解的。其次需要了解的就是黄茶的功效了。

什么茶是黄茶?

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份氧化。其加工方法近似于绿茶,其制作过程为:鲜叶——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黄茶的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均与绿茶制法相似,其最重要的工序在于闷黄,这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主要做法是将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好,或堆积后以湿布盖之,时间以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不等,促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

哪些茶是黄茶?

黄茶是中国特产。其按鲜叶老嫩芽叶大小又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黄芽茶主要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远安黄茶;如沩山毛尖、平阳黄汤、雅安黄茶等均属黄小茶。三峡库区蓄水以后,秭归山区常年雾气笼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秭归黄茶,也属于黄小茶。

而安徽皖西金寨、霍山、湖北英山和广东大叶青则为黄大茶。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湖南岳阳为中国黄茶之乡。

黄茶中的名茶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北港毛尖、远安黄茶、霍山黄芽、沩江白毛尖、平阳黄汤、皖西黄大茶、广东大叶青、海马宫茶等。

黄茶中最出名的黄茶是君山银针,君山银针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1959年中国“十大名茶”评比会和2002年《香港文汇报》中都获此殊荣。

君山银针是中国名茶之一。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属于黄茶。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雅称“金镶玉”。“金镶玉色尘心去,川迥洞庭好月来。”君山茶历史悠久,唐代就已生产、出名。据说文成公主出嫁时就选带了君山银针茶带入西藏。

黄茶的功效

保健作用:提神醒脑,消除疲劳,消食化滞等。对脾胃最有好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懒动肥胖、都可饮而化之。

功效:1、黄茶是沤茶,在沤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消化酶,对脾胃最有好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懒动肥胖、都可饮而化之。

2、纳米黄茶能更好发挥黄茶原茶的功能,纳米黄茶更能穿入脂肪细胞,使脂肪细胞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恢复代谢功能,将脂肪化除。

3、黄茶茶根的利用是用来按摩二扇门(无名指本节处)能使微量元素透入穴位,增强穴位磁场产生调节作用,增加脂肪代谢。

4、黄茶中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丰富营养物质,对防治食道癌有明显功效。

5、此外,黄茶鲜叶中天然物质保留有85%以上,而这些物质对防癌、抗癌、杀菌、消炎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叶所不及。

综上,黄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黄茶包含了很多的品种,具有很好的功效。

藏茶是什么茶?藏茶是黑茶!


藏茶是什么茶?藏茶属于是一种黑茶,可以说是中国黑茶的鼻祖了,制作工艺复杂,且有持续发酵的原因,所以收藏价值是非常高的,也是众多茶叶中收藏价值非常高的一个黑茶品种。

藏茶,可以说是少数民族中的主要生活饮品,堪称为是“生命之茶”、“民生之茶”;中国藏茶的记载,从唐朝开始就已经有相关的记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古茶。

藏茶,原料采摘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再经过特殊工艺精制而成,是一种后发酵茶;也就是说,藏茶属于是最为典型的黑茶,颜色为深褐色,茶汤为琥珀色,清澈透亮,是后发酵茶。

藏茶的中心产地,是在四川省雅安县;雅安境内自古以来就以高山出产名茶,也可以说雅安是全世界“茶”的但诞生地,是茶叶的鼻祖。

在唐宋时期,雅州出产的茶叶便开始源源不断的通过西南边陲而运往西藏地区,形成了有规模的“南路边茶”;中央政府还曾经用茶叶换取西藏的战马,这就是著名的“茶马互市”。

雅安,作为是藏茶的生产中心和茶马交易的集散地,主要集中在四川泸州、宜宾、灌县、重庆等地,规模空前壮大,运送藏茶入藏的马帮在古雅州集结时,最多达到三千壮丁,两千伏马。

新中国成立之后,雅安藏茶已向藏区输送藏茶500多万担。西藏自治区每十年一度的大庆典,政府将雅安产藏茶为指定的馈赠珍品送达每一位藏族同胞。

1、康砖茶

外形为长方形,表面平整、紧实、洒面明显,色泽棕褐;内质香气纯正,汤色红褐,尚明;滋味纯正浓郁,叶底棕褐较老。

2、金砖茶

外形为圆角长方形,稍紧实,无脱层,色泽棕褐;内质香气纯正,汤色黄红,尚明;滋味醇和,叶底暗褐老。

3、康尖茶

外形为圆角方形,表面平整、紧实,色泽棕褐;内质香气浓郁纯正,汤色红而透亮,滋味醇和甘爽,叶底棕褐稍老。

藏茶属于是一种全发酵茶,所以里面含有的营养物质是非常丰富的,比如儿茶素、维生素、胡萝卜素等,其中维生素B1、B2、C、E等都有重要的抗癌作用。

并且藏茶和其他的黑茶不同,它所含的多糖、茶黄素、茶红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含量都是比较高的,所以饮用藏茶,可以给我们身体起到补充营养的益处。

“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这是西藏人群对藏茶的评价和喜爱,对于生活中高寒、缺氧、强辐射、高油脂食物的雪域高原上的藏族同胞们来说,藏茶的存放是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藏茶有着非常突出的降血脂、降血压、助消化、消食去积的作用,这对于藏族人民来说,是非常不错的一种健康养生茶,可以消脂去腻,降低脂肪、胆固醇的积存。

且藏茶中所含的儿茶素、多酚类化合物,可以很好的去吸收放射性的物质,可以减少放射性物质对身体的伤害,并且起到抗辐射的作用哦。

以上就是关于“藏茶是黑茶吗”的相关介绍了,大家看完以后,都知道其实这藏茶属于是黑茶,为一种全发酵茶,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还有饮用价值,所以如果大家喜欢茶叶的话,那么可以购买几块,收藏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