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茶》:宋朝茶风兴盛的时代

发布时间 : 2021-08-12
风凰单枞茶的功效 风热绿茶 宋种茶叶的由来

风凰单枞茶的功效。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宋茶》:宋朝茶风兴盛的时代”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这颗星球上有一种神奇的植物,它的名字叫做茶。

茶,一不能充饥,二不能御寒,好像没什么用。可是当你着急上火的时候,一碗茶冲下去,火气就消了;当你抓耳挠腮的时候,一碗茶冲下去,灵感就来了。由此可见,茶是有灵性的,也是有神性的。

可惜庸夫俗子不懂这个,就算懂了,也不一定能跟茶结缘。为啥?因为喝茶是需要条件的。首先你得填饱肚子,其次你得拥有闲暇,假如碰上兵荒马乱,连小命都保不住,哪还有工夫去喝茶啊!

以上这些话很朴实,很有见地,可惜不是我说的,而是宋徽宗说的,它是徽宗名作《大观茶论》里的一段序言。当然,徽宗说的是文言文,我把它转换成了白话文。

徽宗还说:

自从大宋立国以后,喝茶的好时代就来了。第一,天下好茶辈出;第二,人民安居乐业;第三,制茶工艺和品茶之道远远超过了此前的任何一个朝代。由于宋朝具备这三大优势,所以宋朝的茶人特别多,茶风特别兴盛,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平头百姓,几乎人人都喜欢喝茶。不光喝茶,宋朝还流行斗茶,几个书生凑到一块儿,拎起茶壶就比赛,比赛谁的茶汤最香醇,谁的茶具最精致,谁的手艺最高超。一个人如果不喝茶,一个家庭如果不藏茶,简直都不好意思出门。

我们听完宋徽宗这些话,然后再翻看宋朝人留下来的笔记、日记、书信、诗词、话本、戏曲,会发现他没有吹牛,他说的都是事实。宋朝人过日子,无论是消愁解闷,还是走亲访友,无论是起房盖屋,还是谈婚论嫁,都离不开茶,以至于老百姓把素菜馆叫作素分茶,将小费称为茶汤钱,管日常饮食叫茶饭,并给酒店服务生取了一个相当高大上的名字:茶饭量酒博士。

茶风兴盛到这个地步,宋朝茶人自然免不了要骄傲一下了。

中国茶史上最出名的人物应该是陆羽吧?他是唐朝人,被尊为茶圣,自唐以降,世世代代的茶人都供他为祖师爷,可是宋朝人却不把他放到眼里。

听听宋人如何评价陆羽吧。

北宋大臣蔡襄说:陆羽泡茶的时候,把水烧得咕嘟嘟冒泡,水泡的形状跟蟹眼似的,这种做法并不可取。水泡一旦大如蟹眼,那水就老了,就不适合泡茶了。(蔡襄《茶录》)

宋仁宗时的进士黄儒说:假使陆羽起死回生,尝尝本朝新近推出的高级茶饼,体验一下那种绵柔醇厚的奇妙芳香,他一定会爽然若失,后悔自己早生了几百年。(黄儒《品茶要录》)

南宋评论家胡仔说:陆羽以懂茶自居,在《茶经》里枚举了许许多多他所认为的好茶,其实他哪里品尝过什么好茶呢?把《茶经》里的茶拿到本朝,充其量都是些档次不高的草茶而已。(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这些人之所以胆敢瞧不起陆羽,并不是因为他们比陆羽聪明,而是因为他们有幸生在了宋朝。宋朝的国力不一定比唐朝强盛,但宋茶却一定比唐茶讲究得多,甚至比现在的茶都要讲究。

唐朝人喝茶,喝的是煎茶:把茶叶焙干,碾碎,筛成粉末,撒到锅里,咕嘟嘟烧开,喝那锅茶汤。这锅茶汤很香,但也很苦,简直像药汤。为了减少苦味,或者说为了压制苦味,唐朝人会往茶汤里放盐、放姜、放花椒、放胡椒、放核桃仁,结果又把药汤变成了菜汤。

现代人喝茶,喝的是泡茶:把茶叶放到茶壶或者茶杯里,用热水直接冲泡,泡好开喝,喝完把茶叶渣儿倒掉。跟唐朝的茶汤相比,现在的茶汤没那么苦,小口细品,舌底生津,就算苦,也是先苦后甜,就像世间所有的励志故事。

宋朝人喝茶,喝的是点茶。这个点茶的点,可不是下馆子点酒点菜哦,它是调制茶汤的一种方式:把茶叶蒸熟,漂洗,压榨,揉匀,放进模具,压成茶砖,再焙干,捣碎,碾磨成粉,筛出细末,撮一把茶粉,放入碗底,加水搅匀,打出厚沫,最后才能端起茶碗细细品尝。麻烦不?当然麻烦。好喝不?绝对好喝!因为宋朝的茶汤几乎完全没有了苦涩,只留下甘甜厚滑的芳香。我们说宋茶讲究,指的就是这种不厌其烦的喝茶方式,以及这种甘香厚滑的奇妙口感。

说到不厌其烦,有的朋友可能会想到日本抹茶。没错,日本抹茶跟宋茶非常相似:都需要蒸青,都需要磨粉,都是把茶粉放进茶碗,然后用热水调汤。但是抹茶比宋茶少了一道最关键的工序做茶时没有经过压榨揉搓,叶绿素和茶多酚倒是没什么损失,可是却苦得很,所以日本喝抹茶之前,一般都要吃一些甜点。

说到甘香厚滑,有的朋友可能还会想到英国红茶,或者想到泰国的拉茶。但是请大家注意,英国红茶和泰国拉茶之所以甘香厚滑,是因为加了牛奶,有时候还要加糖加咖啡,如果没有奶和糖的帮忙,它们的味道立马打折。而宋茶就不一样了,完全不需要别的东西,人家单枪匹马上阵,就能征服天下茶人。

如果大家不嫌肉麻的话,那我还要继续夸宋茶。宋茶真的非常好喝,同时又非常单纯。日本抹茶当然也单纯,但它太苦,像卖火柴的小女孩;泰国拉茶当然也好喝,但它不单纯,像拍写真的外围女;唯独我们宋茶才能兼具甜美的口感与纯粹的茶香,清新可喜,玲珑透剔,就像为七个小矮人收拾屋子的白雪公主。

除了好喝,宋茶的品相也相当可爱。

宋朝成品茶既不同于今天的绿茶,也不同于日本的抹茶,它是将蒸青、碾磨和入模压制完美结合,加工出千姿百态的精巧茶砖。现在的茶砖个头偏大,我在成都买过康砖,在赤壁买过花砖,最小的都有巴掌大小,重达一斤,危急时刻可以拿来当防身武器。而宋朝的茶砖呢?或八饼重一斤(欧阳修《归田录》),或二十饼重一斤(同上),一枚只有几十克或者十几克。现在的茶砖形状单一,要么方形,要么圆形,而宋朝的茶砖却能呈现出扇形、环形、玉玦、玉圭、月牙、花瓣等复杂造型,茶砖表面还能压出游龙戏凤和五色祥云等吉祥图案。

宋朝人喝茶,讲究把茶汤打出厚厚的并且经久不散的泡沫,上层是雪白松软的云朵,下面像青黑幽静的深潭。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宋朝茶道中还有一种名为分茶的绝活儿: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仅仅凭借水流的冲击力,就能使茶汤表面浮现出千奇百怪的诗句和水墨画,比现代咖啡馆里的拉花表演更有技术含量,也更具中国山水之美。

好喝,好看,这就是我为什么要用这本书来向大家推荐宋茶的理由。

如果您本来就是爱茶之人,那么我建议您尝尝宋茶。您喝过红茶,喝过绿茶,喝过白茶,喝过黑茶,但您未必喝过宋茶。宋茶的做法跟现在的发酵茶和不发酵茶统统不一样,宋茶的味道也跟现在的功夫茶和瓶装绿茶完全不一样。

如果您并不喜欢喝茶,那我更要建议您尝尝宋茶。您原先不爱茶,或许是因为拒绝接受现代茶的味道,可是当您品尝到真正的宋茶以后,您将从此与茶两情相悦,誓不分离。

茶,在古代文人雅士追求禅意雅致生活的象征!

cy316.com编辑推荐

宋朝茶痴的故事


提起茶,我想每个中国人都会有一堆故事和回忆。一把茶壶,几只茶盅,单是摆在那里就能让人浮想联翩。因为水里泡的是茶,而茶里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从中又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人生故事。

这些故事中,最让我难忘怀的是一千年前宋朝的一个家伙,姑且称他为茶痴吧。这个茶痴娶了个特别会烹茶的女子,两人一烹一饮,原本快乐似神仙,但后来由于茶痴不事生产,败尽家产,造成妻离子散,流落他乡。有一年茶痴遇到一个员外,员外听说他很会品茶,就叫府上的烹茶高手来一试。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宋朝是个茶消费商业化程度很高的社会,斗茶很流行,不论是茶品、茶具,还是品茶的口味、眼光等都可以拿来一较高下。结果,府上所有高手试遍,茶痴只是摇首,表示不过尔尔。员外不服气,于是让惟有自己私享的高手来烹茶,茶一入口,茶痴眼泪直流。此景让员外很是诧异,茶痴徐徐道:这茶让我想起失散多年的妻。员外更是诧异,叫出烹茶高手,正是他离散的妻子。

而更让人感慨世事变幻无常的是故事结局,你想,如此因缘际会,一千多年前的那个家伙因茶得妻、因茶败家,又因茶与前妻聚首,也该是大团圆了吧。但偏偏作者终是让他们洒泪分别,再一次生离死别,这让读者情何以堪!

这个结局让我纠结了很久,只要员外一个心软不就可以成全茶痴?后来我终于明白,这个故事来自宋人的笔记,是当时人对宋朝社会现实的据实笔录,它不是小说,可作者悲天悯人地给出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也不是宋朝的《读者》,为给人营造一个温馨的人文情怀。它只是如实记录了一个因茶而起的悲欢离合。背后是真实的社会和经济环境背景。

不过,我也不时的自我安慰,真实情况可能是:员外觉得人才难得,尤其要尊重妇女,岂可像礼物一样让来让去?又或许员外表示了:何去何从,自己决定?但终究那茶女没有跟茶痴走?又或许是茶痴已经无力再承受什么,自己悄然离去。总之,茶痴并没有留下什么茶经茶着,只留下一个因痴而丧家的教训,消失在历史的浮云中,让人唏嘘。

茶毕竟是俗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终不脱饮食男女;茶又通着大道,悟透人间沧桑之道。所谓大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茶痴的故事能让人窥知些人生真谛,也不算白来一趟了。

茶史漫谈——宋朝


宋朝

茶税是从唐代开始,至宋代则将茶税改称茶课,并且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份。宋史.食货志云:自唐建中时,始有茶禁,上下规利垂二百年。又宋史记载:程之邵主管茶马,市马至万匹得茶课四百万纸

自从陆羽生人世,人间相学事新茶。两宋时期茶叶生产飞速发展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胜造其极。大观茶论茶叶着作也是空前活跃,大约有三十多种茶较具代表性的茶书,详细记载了这一时代茶叶生产的兴盛和品饮艺术的探索。

由相对开放、相对外倾、色调热烈的唐代文化向相对封闭、相对内倾、色调淡雅的宋代文化转型,有其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动因。宋代在思想文化领域展开多样化地全面开拓,创造出郁郁乎文哉的文化气象。面对历史提供的大好机遇,宋代茶业和茶文化自由伸展,形成昌盛的局面。

饮茶之风始於唐,盛於宋。随着茶业的兴盛,饮茶风习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从皇宫欢宴到友朋聚会,从迎来送往到人生喜庆,到处洋溢着茶的清香,到处飘浮着茶的清风。如果说,唐代是茶文化的自觉时代,那麽,宋代就是朝着更高级阶段和艺术化的阶段迈进了,如形式高雅、情趣无限的斗茶,就是宋人品茶艺术的集中体现。

斗茶又称茗战,是以竞赛的形态品评茶质优劣的一种风俗。斗茶具有技巧性强、趣味性浓的特点。斗茶对於用料、器具及烹试方法都有严格的要求,以茶面汤花的色泽和均匀程度、盏的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有没有水的痕迹来衡量斗茶的效果。要想斗茶夺魁,关键在於操作:一是点,即把茶瓶里煎好的水注入茶盏;二是击拂,即在点汤的同时用茶筅旋转击打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而斗茶时所出现的白色汤花与黑色兔毫建盏争辉的外观景象,茶味的芳香随茶汤注入心头的内在感受,该给心态更为内省、细腻的宋代人士,带来多少的愉悦和慰藉啊、宋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家学范仲淹曾以满腔的激情、夸张的手法、高绝的格韵、优美的文字,写下《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描述了当时的斗茶风俗和茶的神奇功效。这首脍炙人口的茶诗,被人们认可与卢仝的《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相媲美。斗茶艺术至迟在南宋年随着饮茶习俗和茶具等一起传入日本,形成了体现禅道核心的修身养性的日本茶道。现代日本茶道文化协会负责人森本司郎先生认为:中国的斗茶哺育了日本的茶道文化(《茶史漫话》)。

宋朝的茶,朝廷已想国营,并且用茶来控制敌人,不使茶来资敌;同时为了要维持财政,所以实施茶叶专卖。北宋因要防备辽、西夏、金的侵略,在边疆驻扎很多军队,於是就派商人负责运送军粮,做为补偿,就交给他们一种贩卖茶叶的特权。这种作法以后却成为重要的问题。

中国宋代的兴盛


宋朝时期的茶区在不断扩大,种植、采制、烹茶技艺等日趋精湛。茶业重心开始南移,建茶(广义的武夷茶区)崛起,贡茶院南迁至福建建安北苑,成为中国团茶、饼茶制作的主要技术中心。建安北苑出产的龙凤茶名冠天下,这种模压成龙形或凤形的专用贡茶又称龙团风饼。

宋代市井问茶馆林立,饮茶方法在唐代基础上又迈进了一步,盛行典雅精致的点茶法。点茶法和唐代烹茶法最大不同之处就是不再将筛过的茶末放到锅里去煮,而是放在茶盏里,用少量开水调匀后,再添加开水,边添加边用一种竹制的茶筅反复击打,使之产生泡沫(称为汤花),达到茶盏边壁不留水痕者为最佳状态。宋代茶人除了追求美丽的茶汤泡沫外,也讲究茶汤的真味,点茶不添加食盐,单纯品尝茶叶的芳香和滋味。南宋末期,日本僧人南浦昭明到我国求学取经,首次将中国的点茶法传到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后经日本茶道创始人千利休改造而成日本茶道。现在El本茶道中的抹茶道采用的就是点茶法。

宋代风行评比调茶技术和茶质优劣的斗茶,也称茗战。斗茶时采用点茶法。斗茶实际上就是茶艺比赛,通常是三五知己聚在一起,煎水点茶,互相评审,看谁的点茶技艺更高明。决定胜负的因素有二:一是汤色,二是汤花,最后综合评定味、香、色。汤呈乳白色,汤面泛“汤花”能较长时间凝住杯盏内壁不动,这样才算点泡出一杯好茶。点茶追求茶的真香、本味,并十分注重点茶动作的优美协调。斗茶时所使用的茶盏是黑色的,它更容易衬托出茶汤的白色,茶盏上是否附有水痕也更容易看出来。因此,当时福建建安生产的黑釉茶盏最受欢迎。

宋代茶业已有了很大发展,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除了茶诗词、茶题材书画外,涌现出一批有关茶的著作,如蔡襄的《茶录》、熊蕃的《宣和北苑贡茶录》、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等。

茶礼的时代


茶会的盛起。在我国,以茶待客的礼仪由来已久,据文献记载,江南一带,在两晋、南北朝时,“客坐设茶”,便已成为普遍的待客礼仪。到唐朝,它更发展为全国性的礼俗。如刘禹锡《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吟:“客至茶烟起,禽归讲席收”;白居易《曲生访宿》称:“林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李咸用《访友人不遇》记:“短棒应棒杖;稚女学擎茶”;以及杜荀鹤《山居寄同志》所说:“垂钓石台依竹垒,待宾茶灶就岩泥”,等等。

以茶叶相馈赠,在我国历史上实际出现很早,但在唐朝以前的文献中记述不多,在《全唐诗》中馈赠茶叶成为常见的题材。如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柳宗元《巽上人以竹间自来新茶见赠酬之以诗》、白居易《萧员外寄新蜀茶》、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等等,经粗略查点,《全唐诗》关于答谢馈赠茶叶的诗篇,多达30余首,这也多少说明了茶在当时受人重视的一斑。

与唐朝以茶为礼,以茶相馈盛极一时相关,在社会上围绕茶的饮用,还兴起了其他一些新的风尚,茶会即是其中最值得称道的一种。“茶会”(即今之茶话会)一词,最早就见之于唐诗。在《全唐诗》中,除前面引及的武元衡《资圣寺贲法师晚春茶会》一诗以外,还有刘长卿的《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钱起的《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以及周贺《赠朱庆余校书》“树倚池岛鹤,茶会石桥僧”等诗篇和诗句。

可能由于茶会在当时尚属初出,在有的诗篇中,又称为“茶宴”和“茶集”等等。如李嘉祐即席诗《秋晚招隐寺东峰茶宴内弟阎伯均归江州》,钱起《与赵莒茶宴》,以及王昌龄的《洛阳尉刘晏与府县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等即是。这些不同的称法、特别是钱起一人的二诗,一名茶会、一称茶宴,表明当时社会上对茶会或许还未形成一致和确定的提法。另外,从上述诗篇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诗中所记的茶会、茶宴或茶集,差不多都与寺庙僧人有关。

这说明,茶会或许就是由寺庙僧界首先兴起的。茶对佛教来说,不只是一种“荡昏寐”、“净尘心”有助于修行的饮料;而且是用以标榜俭朴的所谓“素业”。

北宋茶诗兴盛-悠久的饮茶历史


茶叶,是我国的一种传统饮品,我国国人饮茶历史悠久。根据《说文解字》中对茶做的注解:茶,茗。可知,在古代,茶也叫茗,品茶也可叫做品茗。另外,根据陆羽的《茶经》还可知道,茶也可称作荼。

早在先秦两汉时期,茶叶就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不过根据现有相关资料的搜集,这个时候还没有产生咏茶的诗歌。但是,这时在《诗经》中也有一些诗句提到过荼了:比如《诗经》中的《邶风谷风》、《豳风七月》和《大雅绵》三篇,其中就有一些句子提到过荼。所以,也有学者认为,这三首诗中关于荼的句子就是茶诗的起源,因此,这一时期可以说是茶诗作品创作的酝酿和萌芽阶段。

到了两汉时期,文人们开始热衷于饮茶。我们从王褒的《僮约》赋就可以看出。这篇赋说的是王褒去一个朋友家作客,这位朋友的仆人对他很不礼貌,于是王褒很生气,就向朋友买了这个仆人为家奴,并把要求此家奴做的事全写下来,王褒列举的种种杂役,其中有一件就是要他的家奴必须到武阳买茶。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当时,茶叶已经能够成为一种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换和买卖了。这说明在当时,饮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一部分,饮茶的习俗已经在人们特别是像王褒这样的中产阶级之中流行起来。

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的风气要比前代更甚,饮茶不仅仅只局限于宫廷之中,不再只是士族文人的专利,不少市井老百姓也开始饮茶。另一方面,这时佛教兴起,因此人们也开始用茶来供奉佛事、款待施主、招待嘉宾,饮茶生活进一步发展,诗人们通过诗歌创作来记录自己的饮茶生活,表达自己对茶的热爱之情。

隋唐初期的时候,饮茶的风气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不过这个时候饮茶主要集中于北方各地,而且人们主要注重的还是茶的药用功能,很多的医书对此也做了一些记录。一直到了唐朝中期的时候,饮茶的风气才开始蔓延到全国各地。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强盛的一个时代,开元盛世贞观之治是唐代发展的两个高峰期。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期,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人们的饮茶生活和茶文化的发展也不例外。

唐代茶产业的发达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第一是茶叶生产开始发达起来。不仅茶叶的产量比以前有了增加,而且在各地的茶叶中都有一些名茶不断地出现。无论是从量上来看,还是从质上来讲,这个时候都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第二,是开始征收茶叶税,并且将其纳入政府垄断体系。茶叶生产有了质的飞跃,必然推动茶叶贸易也跟着兴盛起来,这也为唐朝政府开辟了一个财政的来源,于是开始对茶叶征税。后来随着茶叶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当时的唐朝政府看到其中有利可图,于是又制定了一项新的制度,就是将茶叶的买卖进行控制,实行专卖制度,进行垄断控制。第三,是设立贡茶制度,要各地的茶农都向皇帝进贡上好的茶叶,由于有了这一压力,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当时的制造茶叶技术得到了提高。

因此,到了北宋时期,可见当时饮茶的历史可以说已经是非常地悠久了,这也是当时茶诗繁荣发展的文化背景之一。

武夷茶时代的发展


武夷茶

历代大事记

武夷茶自有传颂以来,至今已2000余年。

元代以前:

主要是产制团饼茶和蒸青晒青散茶,明代出现炒青绿茶,清代初研制出乌龙茶(岩茶)、红茶、龙须茶。武夷山是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

汉朝: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派军灭了闽越国,并诏令将闽越民举迁江淮之间,以虚其地。当地官员将武夷茶献给汉武帝,武夷茶纳贡从汉武帝开始。但史志中未见汉代武夷山产茶记载。

考古发现:

城村汉城遗址数以万计的陶器里,有大量茶具茶壶、茶杯,证实汉代闽越国先民种茶饮茶的实事。

唐代:

唐玄宗于784年诏封武夷山为名山大川道教将武夷山列为三十六洞天之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佛教寺庙也大兴,武夷山名声日高,据林祥瑞、刘祖陛《福建简史》记载:唐代福建的土特产就是山区的茶和沿海的盐。武夷山茶自然包含在内,例证有:⑴唐孙樵的《送茶与焦刑部书》,写到送武夷茶晚甘候;⑵唐徐寅《尚书惠蜡面茶》(系福建最早的茶诗,已1100多年)写到唐时武夷茶采制的时间、礼祭、制作、运输、煮饮和受赠者的感激之情。

宋代:

武夷茶处于兴盛时期,主要制作龙团凤饼茶。

⑴武夷茶是建茶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苑上贡团茶中包括武夷茶,如苏轼《荔枝叹》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清董天工《御茶园旧贡茶有感》诗,宋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都有记载。

⑵斗茶盛行,成纳贡选品和游艺项目。

⑶武夷茶与儒、道产生了密切联系,朱熹、白玉蟾等,种茶、饮茶、写茶,都留下了许多诗词和美丽传说。

元代:

主要制作饼茶。

元世祖忽必烈喝到大臣高兴(福建路招讨使行右副都元帅)献送的武夷茶石乳,备加赏识,于至元十九年(1282年)由当地官员承办贡茶,高兴曾几次亲入武夷山,监制贡茶。元大德五年(1301年),由高兴之子高久住任福建省邵武路总管,奉命到武夷山监制贡茶,并在九曲溪之四曲南畔建皇家御茶园,制作贡茶,当时园中场工250户,采制贡茶360斤,龙凤茶5000饼以入贡,后又逐增,到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增至960斤。贡额年年加,茶农苦不堪言,出现茶园抛荒、茶产下降。现今四曲北岸题诗岩还保留3块铭记当地官员建园和监制岩茶的摩崖石刻。

具有浓厚民俗色彩的喊山仪式就兴其时的武夷山。在御茶园东边筑喊山台,每年惊蛰日,崇安县令率领御茶园官员、场工前往行祭,供置三牲、点香燃炮、宣读祭文,读完后顶礼膜拜、击鼓鸣金、率众人高呼茶发芽!茶发芽!据说祭拜呼喊后,通仙井井水会慢慢升高,系神力所为,传得玄乎。

明代:

朱元璋诏令罢龙团,改制散茶。

武夷茶由蒸春团饼茶逐渐改为晒青、蒸青散茶制法,后期改进为炒青绿茶。提高了武夷茶的产量和质量,陈椽认为炒青绿茶的发展,可说是制茶工业领域的大革命。促进了武夷茶的发展。明徐火勃在其《茶考》中记载:环九曲之内,不下数百家,皆以种茶为业,岁所产数十万斤。水浮陆转,鬻之四方,而武夷之名甲于海内矣。

明万历三十五年,荷兰商船来澳门购运绿茶转运至欧洲,其中主要是武夷茶,开了武夷茶外销先河。

清代:

是武夷茶大发展的时代

⑴武夷茶由绿茶发展到乌龙茶武夷岩茶。清初崇安县令殷应寅曾招安徽黄山僧制松萝茶(发了酵的炒青绿茶)在反复摸索改进的基础上,于康熙后期率先形成了岩茶(乌龙茶)的制作工艺,产制武夷岩茶。

⑵创制了小种红茶:

红茶发源地武夷山星村桐木关:

当地山高林密、雨多雾浓、湿度大、春季多雨少阳,制茶无法用日光晒青,大多靠室内松柴烘青,炒揉后的茶叶又是用松柴烘烤,茶中有松烟味,称正山小种红茶(烟小种)。

关于红茶起源时间,曾有四种不同说法:①明代中期;②明代末期;③清中期;④19世纪中期等四种说法,多数说法是在清代。

⑶创制了龙须茶:

以武夷山八角亭所产最佳,清末民初,主要运输美国旧金山及新加坡一带,深受海外侨胞欢迎。

⑷茶品、茶种及其生产制作技术迅速向外流传,武夷茶名扬中外,并带动了周边地区茶业的发展。

民国期间:

战乱影响,茶叶销路不畅,产量下降,1914年茶销量仍达45万斤,到1948年仅13000斤(其中正山小种红茶3000斤)1938年福建茶叶改良场迁到崇安县;1942年在崇安兴建中央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武夷山成了全国茶叶研究中心。许多著名的茶叶界前辈,如吴觉农、张天福、王泽农等都曾在研究所工作过。他们在武夷山开茶园搞试验,取得许多成果,如试制成功九一八揉茶机、林馥泉在此期间撰写的《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一书等,为茶业发展作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至今,

武夷茶经历了从恢复发展到现在的快速崛起发展阶段。现今武夷茶面积达10万亩,总产近1000万斤,比1978年增13倍以上,比1948年总产13000斤,更是天壤之别;

2002年武夷岩茶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种》,

2003年武夷山获国家文化部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2006年6月武夷岩茶(大红袍)手工制作技艺被国家文化部确认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山大红袍和正山小种红茶获国家商标局核准证明商标。进一步提升武夷茶的声誉与地位。茶业已成武夷山支柱产业。

80年代初,为解决大批量茶叶生产的要求,武夷山研制出乌龙茶综合做青机,并获国家商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继而又生产出90型、110型滚筒杀青机、萎凋机。

1980年、1982年、1986年,武夷肉桂在国家商业部全国名茶评比会上,获一等奖。

1984年,武夷岩茶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1985年、1989年,武夷岩茶肉桂获国家农业部名茶奖。

1986年,研制出乌龙茶初制操作电脑程控仪,而后可变速长滚筒综合做青机也投入使用。

1987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为崇安县茶场题写厂名。

1988年,1月15日,日本女作家左能典代在东京创办中日文化交流沙龙武夷岩茶房,邀请日本名流品尝、鉴赏武夷岩茶。

1990年,4月68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到武夷山视察,为武夷岩茶专集《武夷奇茗》题写书名。8月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到武夷山视察,为首届武夷岩茶节题写会标。9月14日,台湾大学教授吴振铎抵武夷山考察乌龙茶。10月1日,首届武夷岩茶节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分别题词或发来贺信,200多名中外宾客参加了开幕式。10月31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抵武夷山考察,在武夷山御茶园品茶,并撰词一首,极力称颂武夷岩茶。

1991年,10月,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福建的知名茶侣在武夷山举办第二届国际无我茶会。

1992年,9月16日,举办第二届武夷岩茶节,4000余人参加开幕式。

1993年,10月用传统制茶工艺生产的武夷肉桂荣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11月810日,武夷山机场扩建竣工试航暨第三届武夷岩茶节在武夷山市举行。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方毅、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空军司令张廷发参加庆典活动。

1994年,10月26日,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在武夷山考察期间,先后走访了星村镇茶叶专业户虞德庆和天心村茶农苏炳溪等农户。12月20日,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的《大红袍岩茶无性繁殖及加工技术研究》获福建省科委科学技术成果鉴定通过。

1995年,10月26日,武夷肉桂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10月2629日,在武夷山市举办第五届国际无我茶会和第四届武夷岩茶节。

1996年,8月武夷山市艺术团赴新加坡表演武夷茶艺。是年,景区管委会开辟了九龙窠大红袍茶文化旅游线路。

1997年,10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武夷肉桂获名牌产品称号。

1998年,3月10日,在香港举行了一场20克大红袍母树茶叶拍卖会,香港的施先生以3.38万元的港币竞买成交。6月10日,国家外经贸部批准武夷山茶叶有自行出口的外贸权。8月1821日,举行98武夷旅游月暨第五届武夷岩茶节,期间,20克母树大红袍茶叶以人民币15.68万元竞拍成交。

1999年,4月17日,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来武夷山观光,到御茶园品尝大红袍。10月5日,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武夷山视察时,到九龙窠观看了武夷茶王大红袍茶树。

2000年,7月27日,举办中国武夷山茶文化节。9月6日7日,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在武夷山观光考察,参观御茶园。

2001年,5月3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在武夷山视察期间,游览了大红袍茶文化旅游线路,发出陡峭绝壁见茶王的赞叹。9月17日,在我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新加坡总统纳丹抵武夷山游览,并接受了福建省副省长汪毅夫赠送的一盒武夷茶王大红袍。

2002年,3月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疫总局批准武夷岩茶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3月29日,由武夷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申请的武夷山大红袍证明商标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6月13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GB18745《武夷岩茶》强制性国家标准。7月9日,为做好武夷岩茶原地域产品保护工作,武夷山市首家质量技术监督数码防伪中心成立。8月2930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在武夷山考察,游览了御茶园等景点。12月18日,武夷山市市政府在北京举办迎奥运武夷茶文化之旅推介会;承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选手首位获得金牌的,武夷山市将赠送20克母树大红袍茶叶。

2003年,2月武夷山市荣获中国茶艺艺术之乡称号,这是我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6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武夷山支公司与武夷山市政府签订了以产品责任保险方式承保武夷岩茶之王大红袍母权一亿元的合同。11月1213日武夷山市举办首届中国武夷山茶文化艺术节暨第六届武夷岩茶节。

2004年,12月武夷山市政府下达了《关于启用武夷山大红袍证明商标的通知》。

2007年10月10日最后一次采摘自福建武夷山360多年母树的大红袍茶叶20克,正式珍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这是茶叶第一次被藏入国博。从此武夷山将不再制作母树大红袍。

茶马古道的风雨历程:兴盛与衰落


思普区历史上的盐茶马道,是伴随着盐茶的生产、运输、销售而兴起的。据光绪《普洱府志》载,普洱茶早在唐代就已行销西番。其卷十九《食货志》载: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番之用普茶,已自唐时。宋代时已开始有茶马市场,以茶易马。元代时茶叶已成为边疆各族人民相互交易的重要商品。到明朝时,谢肇zh己在《滇略》中有士庶所用,皆普茶也的记载。万历年间,在普洱已设官管理茶叶贸易。据考,历史上普洱茶运销量号称10万担以上,清顺治十八年(1661),仅从普洱运销西藏的茶叶就有三万驮之多。清代中叶,清政府已在普洱府和思茅厅增设茶局,商人经营茶叶要向官方领取茶引(即执照)。雍正七年,清政府在攸乐山设攸乐同知,统兵五百防守山寨,征收茶捐,当时每年约有马帮一千余驮运茶叶,然后转运普洱府加工精制。由于瘴疟流行,乾隆元年(1736),清政府将攸乐同知移往思茅,改称思茅同知,从此思茅又成了普洱与西双版纳之间的茶叶中转站,思茅也因普茶远销而繁荣起来。从道光至光绪初年(1821-1876),思茅城商旅云集,市场繁荣。年有千余藏族商人到此,印度商旅驮运茶、胶(紫胶)者络绎不绝,滇南商道已成为一条茶叶商道,印度、缅甸、暹罗(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各国,均有商人来往于西双版纳和思茅、普洱之间。这时期的普洱茶马道异常兴盛。清人檀萃《滇海虞衡志》中云: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每盈路,可谓大钱矣。道光《普洱府志》载:车里(景洪)为缅甸、南掌(老挝)、qi罗(泰国)之贡道,商旅通焉。威远(景谷)宁洱产盐(指磨黑),思茅产茶,民之衣食资焉;客籍之商民于各属地或开垦田土、或通商贸易而流寓焉。1983年思茅地区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古茶马驿道,至今还有那柯里驿道、茶庵塘驿道等。那柯里驿道在思茅至普洱之间,即今普洱县境内同心乡那柯里村的一条古茶马驿道。清光绪时,称那柯里塘,设兵6名,归中营左哨头司把总管辖。今还可见用人工打制的条石和砾石铺就的石道,路面宽1.4米,有石台阶盘旋而上,全长断续30公里。茶ān塘驿道是普洱至磨黑以北到省城昆明,内地南下到思普区的一条古茶马驿道,在普洱县城东北12.5公里的茶ān塘坡头(海拔1960.7米),是古代重要关哨讯塘之一。清光绪年间,曾在此茶ān塘设兵五名住守。驿道在婉蜒的群山峻岭之中,过去有一小寨人住在这茶ān塘道旁,除从事一点农业外,多数是设店卖茶卖饭,接待过往茶马道的行人马帮的,因称茶ān寨子。茶ān塘因山高路险,故有茶ān鸟道之称,故亦成了清代普洱郡八景之一。现今还可看到宽约2米,断续长约5公里的茶马古道,石上已踏出2厘米深的马蹄印,历史之久,由此可知。

普洱六大茶山和其他一些产茶区的少数民族,均以茶作主要经济来源和物物相换的对象,所以几乎处处种茶,户户卖茶,马帮塞途,商旅云集。据考,这一时期每年约有马帮五万匹于春秋二季来回于滇西、滇南及缅、越、老等地运输茶叶,随着茶叶运输的繁忙,客栈、食馆、商店也应运而起,生意兴旺,第三产业在交通沿线发展起来。往来于思普区的马帮运输有几条干线。其一,由下关经凤庆(顺宁)、云县、临沧、景东、景谷、双江运输勐库茶、凤庆茶至下关加工为沱茶,每年约有驮马46千匹驮运。其二,由蒙自向西至临安(建水)、石屏,往南至城抵西双版纳。其三,以玉溪为起点,经石屏、元江、磨黑至普洱思茅。海关的设立也增加了普洱茶的出口运销。清光绪二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1895年6月21日),清政府与法国在北京签订《中法商务专条》,其中第三条规定:议定云南之思茅开为法越通商处所。光绪二十三正月初三日(1897年2月4日),英国又强迫清廷在北京订立《中缅条约附款十九条》,其中第十三条规定将在思茅设立英国领事官驻扎。,根据上述条款,1897年1月2日,法国在思茅建立了海关。1902年5月8日,英国在思茅建立海关。据海关统计,自民国元年巨民国十二年(1912-1923)经由思茅海关出口的红茶,价值白银110210两。

十八、十九世纪在思普区进行茶叶贸易的茶商有两大部分,石屏茶商主要垄断易武茶区的茶叶运销;腾越、思茅茶商主要垄断勐海、勐遮茶叶的运销。此外,中甸、德钦(当时称为间墩子)的藏族商队,每年有驮马三百至五百匹来到西双版纳驮运茶叶,销往西康、西藏,每年约三千担。在茶叶加工制作上,本世纪三十年代,思茅曾重立过思普企业局,并在勐海南糯山建立思普茶厂。解放前,墨江县有私营景星茶厂,为加工生产好茶作了努力。

普洱茶发展了,产量增多了,利润增多了,而封建官府对茶商茶农的课税和勒索也增加了。光绪年间,云贵总督在普洱增设盐茶道,下设官茶局及盐举司,加重了茶商、茶农的苛派。由于茶捐过重,茶农受损,茶商亦无利可图,以至造成普洱产茶,颇为民害(见吴应枚《滇南杂记》。)到光绪末年,普洱茶已由过去年产八万担的高峰跌落到五万担。许多茶商和马帮只得另走他途,过去马帮络驿,商贾云集的景象一蹶不振。到抗日战争结束的1945年,全区茶叶产量降到15000担。到1949年时,全区茶叶种植残存面积仅31400亩,产量仅6992担,降到了历史最低点,普洱茶马道亦从兴盛逐渐走向了衰落。

宋·黄庭坚《煎茶赋》


《煎茶赋》

宋·黄庭坚

汹汹乎如涧松之发清吹,皓皓乎如春空之行白云。宾主欲眠而同味,水茗相投而不浑。苦口利病,解涤昏,未尝一日不放箸。而策茗椀之勋者也。余尝为嗣真瀹茗,因其涤烦破睡之功,为之甲乙。建溪如割,双井如挞,日铸如,其余苦则辛螫,甘则底滞。呕酸寒胃,令人失睡,亦未足与议。或曰无甚高论,敢问其次。涪翁曰:味江之罗山,严道之蒙顶。黔阳之都濡高株,沪州之纳溪梅岭,夷陵之压砖。临邛之火井。不得已而去于三,则六者亦可酌兔褐之瓯,瀹鱼眼之鼎者也。或者又曰:寒中瘠气,莫甚于茶。或济之盐,勾贱破家,滑窍走水,又况鸡苏之与胡麻。涪翁于是酌岐雷之醪醴,参伊圣之汤液。斮附子如博投,以熬葛仙之垩。去而用盐,去橘而用姜。不夺茗味,而佐以草石之良,所以固太仓而坚作强。于是有胡桃、松实、庵摩、鸭脚、贺、靡芜、水苏、甘菊。既加臭味,亦厚宾客。前四后四,各用其一。少则美,多则恶,发挥其精神,又益于咀嚼。盖大匠无可弃之材,太平非一士之略。厥初贪味隽永,速化汤饼。乃至中夜不眠,耿耿既作,温齐殊可屡歃。如六经,济三尺法,虽有除治,与人安乐。宾至则煎,去则就榻,不游轩石之华胥,则化庄周之蝴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