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说寺院茶

发布时间 : 2021-12-09
黑茶老茶 黑茶开茶 黑茶姜茶

黑茶老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略说寺院茶”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国有一句俗话,叫名山名寺出名茶。名山名寺出名茶,既是寺院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所致,更是寺院特殊的社会经济条件使然。

在我国,绝大多数寺院生产一种名茶,且品质各异、风格独特。如四川甘露寺蒙山茶,湖北玉泉寺仙人掌茶,云南感通寺感通茶,福建武夷寺岩茶,江苏洞庭水月院碧螺春茶,浙江杭州法境寺香林茶、龙井寺龙井茶、余杭径山寺径山茶、天台山国清寺华顶茶、景宁惠明寺惠明茶、临安禅源寺天目青顶茶、普陀寺佛茶等。南方凡名山寺院适宜茶树生长发育的地方,往往是寺必有茶,有茶就有名茶。因而,一座寺院就相当于一个名茶研制、生产以及传播中心。

我国自古以来寺院香火旺盛,进山香客常会络绎不绝,向香客们施于茶水,也便成了寺院的一项义务。清代《余杭县志》载:径山寺僧采谷雨茗,用小缶之以馈人。在一些大的寺院,还设有专职的施茶僧,为进山的香客布施茶水。不仅如此,寺院僧尼往往也将本寺院的名茶交流到外地寺院或其他地方,加强与外面的联络与联系。佛教寺院中的茶叶,称作寺院茶,一般有三种用途:供佛,待客,自奉。按规定每日在佛前、祖前、灵前供奉茶汤,称作奠茶;按照受戒年限的先后饮茶,称作戒腊茶;请所有僧众饮茶,称作普茶;化缘乞食得来的茶,称作化茶等等。平时坐禅分六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焚香一枝,每焚完一枝香,寺院监值都要打茶,行茶四、五匝,借以清心提神,消除长时间坐禅产生的疲劳。寺院僧尼用茶敬佛、敬师、献宾客,供自己与善友品饮,谈佛论经,修养心性,形成了庄严肃穆的茶礼。

礼佛茶是焚香拜佛、敬佛敬师的特殊礼仪,也是调茶献客、结缘行善的特殊茶艺。礼佛茶在禅房中进行,在做好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分为十道程序,谓之功德圆满。十道程序依次为莲步入场,焚香顶礼,礼佛三拜,普施甘露,打坐禅定,抽衣净手,烫杯泡茶,敬茶献茶,收杯接碗,问讯退场。茶在禅门中不可或缺,因为泡茶时,要以正念、正定的心境,集中精神才有好的色、香、味,所以泡茶、喝茶与修行佛陀的教诲八正道比较合拍。

在佛家弟子看来,名茶品饮是参禅的前奏,参禅是名茶品饮的目的,二位一体,水乳交融,共同促进人的精神境界的提纯和升华。

cy316.com延伸阅读

寺院中的茶文化


经过几千年的磨砺,茶内涵中的人文因素日益增多,茶的自然属性也逐渐被寓于人文因素中。

佛教修行的方法决定了僧人与茶结下的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戒、定、慧便是佛教修行的主要方法。

戒,就是要僧人不饮酒,过午不进食,且要戒荤吃素;定和慧,则是要求僧侣息心静坐,思禅悟道。

为此,这就需要一种既符合佛教戒规,又可以清除坐禅久坐困乏带来的疲劳和弥补过午不食、戒荤吃素的营养补充物。正好,茶的提神益思和生津止渴的药理功能,以及其所含的丰富营养物质,自然成了僧人的理想饮品。

久而久之,僧人饮茶修行,逐渐成为其独特的寺院茶文化。

然而,佛教对饮很讲究,饮茶也成为寺院制度的一个重要部分。

僧人最初吸取民间方法,将茶叶、香料、果料同桂圆、姜等一起煮饮,称为茶苏。

宋代,余杭径山寺举行茶宴和半茶活动,并推广了把嫩芽茶研成粉末,用开水冲泡的点茶法,对促进民间饮茶习俗的普及有着重要作用。

寺院中设有茶堂,是禅僧辩论佛理、招待施主、品尝香茶的地方。寺院禅堂内的茶鼓就是召集僧众饮茶所击之鼓,而茶头便是掌管烧水煮茶,献茶待客。在寺门前的施茶僧则是专门施惠茶水。

人们常说的寺院茶便是指佛教寺院中的茶叶,通常用于供佛、待客和自奉。按规定每日在佛前、祖前、灵前供奉茶汤,称作奠茶;按照受戒年限的先后饮茶,称作戒腊茶;请所有僧众饮茶,称作普茶;化缘乞食得来的茶,称作化茶等。

僧人坐禅时,茶也必不可少。每一个阶段焚香一枝,每焚完一枝香,寺院监值都要打茶,行茶四、五匝,借以清心提神,消除长时间坐禅产生的疲劳。

此外,寺院僧人还用茶敬佛、敬师、献宾客,供自己与善友品饮,谈佛论经,修养心性,形成了庄严肃穆的茶礼。

在《佛道茶艺》一文中就有对礼佛茶礼仪的记载:礼佛茶是焚香拜佛、敬佛敬师的特殊礼仪,也是调茶献客、结缘行善的特殊茶艺。礼佛茶在禅房中进行,在做好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分为10道程序,谓之功德圆满。10道程序依次为莲步入场,焚香顶礼,礼佛三拜,普施甘露,打坐禅定,抽衣净手,烫杯泡茶,敬茶献茶,收杯接碗,问讯退场。

诚然,茶在禅门中不可或缺,泡茶、喝茶,可以说与修行佛陀的教诲八正道较为合拍。

每逢泡茶时,要以正念、正定的心境,集中精神才有好的色、香、味。此外,静静喝茶的态度,也类似于坐禅修行法。

正如茶禅一味中所说的:喝茶和修禅是一种味道、一个门径,心意相通。

寺院茶道的起源


寺院茶道的兴起,最初起源于僧人们的坐禅。僧人们坐禅时晚上不吃斋,又需要清醒的头脑、集中精力,所以饮茶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办法。佛教的发源地是印度,而茶道的发源地是中国。当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寺院中还未有饮茶之风。今天茗山生态茶小编为你介绍的是寺院茶道的起源,及他们之间存在的关系。

饮茶最初为药用,是民间的产物,而后经陆羽对其进行多年的观察和研究,总结出一套科学的种茶、采茶、煮茶、品茶的方法,并赋予茶艺一种深刻的文化内涵,才形成最初的茶道。也许因为陆羽曾是僧人,后来交往中的好友也有许多僧人,如曾收养过陆羽的积公禅师,还有陆羽最交心的朋友诗僧皎然(他们在陆羽对茶道的研究上都给予了很多的帮助),陆羽的茶道逐渐传入寺院。反过来,由于寺院特殊的生活习惯,陆羽的茶道也渐渐被许多僧人所接受。唐人封演所着《封氏见闻记》说:“茶,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本草》云:‘止渴,令人少眠。’南人好饮茶,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隶、浙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幅。

有常伯熊者,又因陆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可见,自寺院茶道兴起之后,饮茶之风从南方传到北方,沿街都是茶馆。无论民间百姓,还是王公贵族都好饮茶。

饮茶对于僧人,即可提神,又可领悟佛性。茶的俭朴,让人矜守俭德,不去贪图享乐;茶道的专注,让人的精神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茶水的清香,让人尤如喝进了大自然的精华,换来脑清意爽,生出缕缕佛国美景。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茶禅一味”。

寺院茶道也称寺院茶礼,有一套很严格的程序。寺院专设“茶堂”、“茶寮”作为以茶礼宾的礼物,专门配备“茶头”,施茶僧职位,用以接待、礼敬宾客。寺院大量用茶以供养三宝(佛、法、僧),并以茶招待香客。寺院在职事变更上,都要举行饮茶仪式,且有一定的规则程序。寺院茶礼有极为周祥的规定:有安排茶事的专职人员、茶事的固定程式、严格的等级、不同的规模运用于不同的场合。茶礼构成佛教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名刹出名茶,自古有之。名刹多位于名山,名山多在深山云雾之中,即有野生之茶树,也宜于一般茶树的种植,如武夷岩茶就极负盛名。许多寺院都自种自饮,还可用来招待香客,为之解除疲乏。庐山东林寺名僧慧远,就曾以自种之茶招待陶渊明,吟诗饮茶,叙事谈经,终日不倦。

寺院中的茶文化历史


经过几千年的磨砺,茶的内涵中的人文因素日益增多,茶的自然属性逐渐被寓于人文因素之中。而佛教修行的方法决定了僧人与茶结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佛教修行的主要方法是戒、定、慧。戒就是要僧人不饮酒,不非时食(过午不食),戒荤吃素;定和慧,简单说来,就是要僧侣息心静坐,思禅悟道。为此,就需要有一种既符合佛教戒规,又可以清除坐禅久坐困乏带来的疲劳和弥补过午不食、戒荤吃素的营养补充物,而茶的提神益思和生津止渴的药理功能,以及其所含的丰富营养物质,自然成了僧人的理想饮品。因此僧人饮茶修行,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寺院茶文化。

佛教对饮很讲究,饮茶已成为寺院制度的一部分。僧人最初吸取民间方法,将茶叶、香料、果料同桂圆、姜等一起煮饮,称为茶苏。到宋代,余杭径山寺还举行茶宴和半茶活动,并且发明把嫩芽茶研成粉末,用开水冲泡的点茶法,对促进民间饮茶习俗普及有重大作用。寺院中设有茶堂,是禅僧辩论佛理、招待施主、品尝香茶的地方。寺院禅堂内的茶鼓,是召集僧众饮茶所击之鼓;寺院专设茶头掌管烧水煮茶,献茶待客;并在寺门前派施茶僧数名,施惠茶水。佛教寺院中的茶叶,称作寺院茶,一般有三种用途:供佛,待客,自奉。按规定每日在佛前、祖前、灵前供奉茶汤,称作奠茶;按照受戒年限的先后饮茶,称作戒腊茶;请所有僧众饮茶,称作普茶;化缘乞食得来的茶,称作化茶等等。平时坐禅分六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焚香一枝,每焚完一枝香,寺院监值都要打茶,行茶四、五匝,借以清心提神,消除长时间坐禅产生的疲劳。寺院僧尼用茶敬佛、敬师、献宾客,供自己与善友品饮,谈佛论经,修养心性,形成了庄严肃穆的茶礼。

在《佛道茶艺》一文中就有对礼佛茶礼仪的记载:礼佛茶是焚香拜佛、敬佛敬师的特殊礼仪,也是调茶献客、结缘行善的特殊茶艺。礼佛茶在禅房中进行,在做好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分为十道程序,谓之功德圆满。十道程序依次为莲步入场,焚香顶礼,礼佛三拜,普施甘露,打坐禅定,抽衣净手,烫杯泡茶,敬茶献茶,收杯接碗,问讯退场。茶在禅门中不可或缺,泡茶、喝茶,可以说与修行佛陀的教诲八正道比较合拍。因为泡茶时,要以正念、正定的心境,集中精神才有好的色、香、味;此外,静静地喝茶的态度,也类似于坐禅修行法。有句话说茶禅一味,意为喝茶和修禅是一种味道、一个门径,心意相通。盛唐时期人称赵州古佛的赵州从谂禅师不仅自己喜欢吃茶,还经常以吃茶去三字接引学僧,使此三字禅语流布天下丛林。

略说茶道的"闻思修"


略说茶道的"闻思修"

茶道是什么?

有一种说法“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也对,且肤浅。仿佛,中华文化中的字理长城,瞬间被抽了筋扒了皮,轰然倒塌,彻底埋葬。

如果没理解好,这茶道也是被玩坏了,追求表象,不着根本,到最后,也成了区别有钱人和贫穷的代名词。

字理究竟

茶:人在草木间。汉语是一种象形文字,作为一种植物,“茶”只需要“艹”和“木”即能表达,为什么要中间有人?

道:“辵”半包围着“首”,象形义就是“脚(行动)”承载“头(思维)”而启程前行。道的释义和引伸含义很丰富,可以度娘。

茶道:两字组词,行为上绝不是简单地坐下来“品赏茶”,目的上也不是仅仅品尝“茶的美感”。

茶道,在中华文化中传承了2000多年(至少,一说4700年,汉代以前多用“荼”表义),众多的门派和名人都有各自独特的理解和描述。茶道的意义深远而广大,仅以个体能力,阔活无法解释圆满。那么,就让我们去芜求菁,从字理究竟开始,从茶与人的关系展开,探索“茶道”的终极。

茶道闻

在做出判断前,我们需要了解事实,需要倾听全面,需要学习,如是我闻。

茶道思

茶是一种饮料,和可口可乐联系比较,它们都是饮料,不可称道。

茶的品种很多,在品赏过程中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的品种也很多;和饮食文化联系比较,可称之为茶艺,不可称道。

制茶的方法有很多,泡茶的方法也有很多,和制造一款产品或者制作一款菜肴联系比较,更确切的可称之为“茶术”,不可称道。

茶对身体有益,和其他具有治疗功效的药物联系比较,可称之为茶医学,不可称道。

到了人类精神层面上,与茶相关的行为,包括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等等,可称之为茶文化,仍不可称道。

当茶生活履历了行动和思考,再以实践作检验,以茶品味人生,以茶省悟人生,以致修身养性,完善人格。这种由此引伸出来的人生价值观,及其在修身养性中不息地行动和思考,才可称“道”。

这样,反过来看,以上茶事中,具“德”,亦可称“道”。

茶道修

以茶明志,不可光说不练;啖一口茶,恪行道。以茶养生,不可高攀附随;茗一口茶,知无涯。以茶修身,不可背本趋末;吃一口茶,法自然。

茶道,从字到义,始于闻思修。

日本寺院的唐风茶韵


最初,茶是作为药品被鉴真带到日本的。那时的茶,可能是被称为砖茶的中国古茶,边咀嚼边喝热水,因为是咀嚼茶,所以叫做吃茶。

这样的砖茶传到日本以后,被日本人研磨碎了,作为抹茶喝,平安朝的日本人大都喝这种抹茶。喝茶可以提神,禅师修行疲倦时,便喝茶。久而久之,喝茶就成了禅师修行的法门,茶与禅,结下了不解之缘。

后来,到中国留学的僧人弘法大师从中国带回茶种。于是,有了本土化的山城栂尾茶和大和室生茶。茶认同湿气大的土质,于是便在日本生长起来。

《日本后记》卷二十四,言嵯峨天皇于弘仁六年(815)四月癸亥(二十二日),路过崇福寺、梵释寺,大僧都(僧官)永忠率众僧奉行,皇帝降舆,升堂,礼佛,赋诗,大僧都永忠亲手煎茶奉御。此为日本最早的饮茶文献。次年,永忠和尚便圆寂了,而嵯峨天皇却留下饮茶诗篇: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便宜听雅弹;避景追风长松下,提琴捣茗老梧间。天皇、永忠一行,于长松老梧间,吟诗弹琴,山木之烟火,山泉之水汽,山茶之香味,袅袅然,化作茶烟,远离市井,起于林泉寺院。

当时,茶作为时尚,还没有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平安京东西市贩卖的物品目录中没有茶,茶被看作是风雅之事,茶的药效还鲜为人知,被淹没在流行的大抵闲人只爱茶里了。菅原道真有诗云:茗叶香汤勉饮酒,莲花妙法换吟诗。可见,作为唐风之一的茶文化,主要还是在文人和僧人的小圈子里开花,遣唐使中断以后,唐风稍息,而国风兴起,茶文化就更难以大众化了。

宋代,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增加,日本僧人又复兴了唐风。

寺院蒂堂到民阃茶馆


饮茶成为风尚时,寺院中以茶供养三宝(佛、法、僧),招待香客,逐渐形成了严格的茗饮礼仪和固定的茗饮程式。平素住持请全寺上下僧众吃茶,称做“普茶”;在一年一度的“大请职”期间,新的执事僧确定之后,住持要设茶会。茶在禅门中由最初提神醒脑的药用功能,逐渐成为禅事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又进而成为修行持戒、体悟佛理的媒介。“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即不知茶味。”

寺院僧人的饮茶习俗对民间饮茶风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据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记载,“开元中(713—741年),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至盛唐,“王公朝士,无不饮者。”文人间茶会、茶诗开始广泛流传起来,饮茶遂成风俗,促成了我国最早的茶肆产生。《封氏闻见记》记载:“开元中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这些店铺已有一定规模,但尚未有茶馆之名。

而“茶馆”一词,直至明末张岱的《陶庵梦忆》中始有记述,“崇祯癸酉,有好事者开茶馆”。此后,茶馆即成为统称。茶馆是旧时曲艺活动场所,北方的大鼓和评书、南方的弹词和评话,同时在江北、江南益助茶烟怡民悦众。茶摊则远比茶馆质朴得多。明末在北京出现了只有一桌几凳的简朴茶摊,于街头柳巷,摆起粗瓷碗,广卖大碗茶。简简单单,一经产生,便创造了以后响当当的北京大碗茶招牌。

茶馆的真正鼎盛时期是在清朝的“康乾盛世”。清代茶馆呈现出集前代之大成的景观,不仅数量多,种类、功能皆蔚为大观。当时杭州城已有大小茶馆800余家,乡镇茶馆中,太仓的璜泾镇,全镇居民只有数千家,而茶馆就有数百家。茶馆的佐茶小吃有酱干、瓜子、小果碟、酥烧饼、春卷、水晶糕茶、饺儿、糖油馒头等。以卖茶为主的茶馆,北京人称之为清茶馆,环境优美、布置雅致,茶、水优良,兼有字画、盆景点缀其间。文人雅士多来此静心品茗,倾心谈天,亦有洽谈生意的商人常来此地。此类茶馆常设于景色宜人之处,没有城市的喧闹嘈杂。想满足口腹之欲,可迈进荤铺式茶馆,这里既卖茶,也兼营点心、茶食,甚至有的茶馆还备有酒类以迎合顾客口味。如杭州西湖茶室的桔饼、处片、黑枣、煮栗子;南京鸿福园、春和园的春卷、水晶糕、烧麦、糖油馒头等。

清代盛行宫廷式的茶饮,自有皇室的气派与茶规。除日常饮茶外,清代还曾举行过四次规模盛大的“千叟宴”。其中尤以“不可一日无茶”的乾隆帝在位最后一年召集所有在世的老臣3056人列此盛会为主,并且当年赋诗3000余首。乾隆皇帝还于皇宫禁苑的圆明园内建了一所皇家茶馆——同乐园茶馆,用以与民同乐。新年之际,同乐园中还会设置一条模仿民间的商业街道,安置各色商店、饭庄、茶馆等。所用器物皆是事先采办于城外。午后三时至五时,皇帝和大臣们到此街,集于茶馆、饭肆饮茶喝酒,装成民间的样子,连跑堂的叫卖声都惟妙惟肖。

清代戏曲繁盛,茶馆与戏园同为民众常去的地方,好事者将其合而为一。宋元之时已有戏曲艺人在酒楼、茶肆中做场,及至清代才开始在茶馆内专设戏台。包世臣《都剧赋序》记载,嘉庆年间北京的戏园即有“其开座卖剧者名茶园”的说法。久而久之,茶园、戏园,二园合一,所以旧时戏园往往又称茶园。后世的“戏园”“戏馆”之名即出自“茶园”“茶馆”。所以有人说,“戏曲是茶汁浇灌起来的一门艺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话具有权威性:“最早的戏馆统称茶园,是朋友聚会喝茶谈话的地方,看戏不过是附带性质。”“当年的戏馆不卖门票,只收茶钱,听戏的刚进馆子,‘看座的’就忙着过来招呼了,先替他找好座儿,再顺手给他铺上一个蓝布垫子,很快地沏来一壶香片茶,最后才递给他一张也不过两个火柴盒这么大的薄黄纸条,这就是那时的戏单。”茶馆发展至明清,还有一异于前代之处,即数量起码在某些地区已超过酒楼。茶馆的起步晚了酒楼千年,奋起直追至明清,终得平分半壁江山。

名寺出名茶,关于寺院茶_茶文化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名寺出名茶,关于寺院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寺庙大都建筑于名山之上。因此,自古有“天下名山寺古多”的说法:而寺庙又庙庙种茶,于是“名山出好茶,名寺出名茶”的说法,也一直是茶人们所认定的观念。

所谓“名寺出名茶”,在寺僧的努力培植下,在历代都出现知名的茶来,唐朝《国史补》中提到的一些名茶,例如:福州方山露芽、剑南蒙顶石花、岳州灉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蕲州蕲门团黄等等。北宋时,苏州西山水月庵的“水月茶”、杭州于潜“天目山茶”、宣州宁国的“鸩山茶”、扬州“蜀冈茶”、会稽“日注”、洪州“双井白芽”等等。这些历史名茶,就是出于寺僧创制、宣传出来的珍品。至于近代的一些名茶,例如“黄山毛峰”,主要产地是安徽省黄山松谷庵、吊桥庵和云谷寺一带;“六安瓜片”的极品,是产于齐云山的水井庵:“霍山黄芽”,主要产在安徽省大别山的太阳乡长岭庵;而休宁“松萝茶”是产在安徽省的歙县,是明朝比丘大方结庵于松萝时所创制的名茶。

佛教离不开茶,因而许多佛寺都种植茶树。由于寺庙多建立在岗峦苍翠、烽谷幽奇的风光胜地,自然条件优越,特别适合茶树的生长。从南北朝到明清,无数寺庙都辟有茶园,以供自身使用。从陆羽《茶经·八之出》中可以看出,全国名茶大多出于山谷,山谷大多建有寺庙,名山名寺名茶,可谓相得益彰。

当今我国众多名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源于寺院茶的。“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四川雅安蒙山出产的蒙顶茶,相传是汉代甘露寺普贤禅师吴理真亲手所植,饮之延年益寿称作仙茶,晋朝开始作贡茶。《名山县志》记载:“蒙顶茶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罩覆,久凝不散。因此,自古以来有蒙顶石花,天下第一之称。”福建武夷山出产的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始祖,它以当年佛寺天心观生产的大红袍最为著名,僧徒们还根据不同时节将采回的茶叶分别制成“寿星眉”、“莲子心”和“凤尾龙须”三种名茶。著名的太湖‘碧螺春”,也是北宋时江苏洞庭山水月院的山僧所制,当时以寺庙命名为“水月茶”,历来是朝贡的佳品。它外形优美,白毫显露,色碧味香。清朝康熙皇帝饮后,赞不绝口,赐名‘碧螺春”。

明朝隆庆年间,有一位名为大方的僧人,制茶甚为精妙,其茶人称“大方茶”,名扬海内,这就是现在皖南茶区“屯绿茶”的前身。浙江云和县惠明寺的“惠明茶”,具有色泽绿润,久饮香气不绝的特点,这种茶曾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一等金质奖章。此外,普陀山的“佛茶”、黄山“云雾茶”、天台山的“罗汉供茶”、杭州法镜寺的“香林茶”都是当年有名的寺院茶。

现今仍享有盛名的西湖龙井茶,是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在天竺翻译佛经时,从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天台山带去的。四川雅安的蒙山茶,相传是西汉蒙山甘露寺禅师吴理直所栽,称为“仙茶”。庐山云雾茶是晋代名僧慧远在东林寺所植;江苏洞庭山碧螺春茶,是北宋洞庭山水月院山僧所植并制“水月茶”。黄山松谷庵、吊桥庵、云谷寺所产黄山毛峰、武夷山天心观所产大龙袍,及徽州松萝庵的松椤,云南大理的感通茶、浙江普陀山的佛茶,天台山的罗汉供茶,雁荡山的毛峰茶等,都是产于寺院的名茶。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名寺出名茶,关于寺院茶》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茶禅一味的寺院茶道


寺院茶道的兴起,最初起源于僧人们的坐禅。僧人们坐禅时晚上不吃斋,又需要清醒的头脑、集中精力,所以饮茶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办法。佛教的发源地是印度,而茶道的发源地是中国。当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寺院中还未有饮茶之风。

饮茶最初为药用,是民间的产物,而后经陆羽对其进行多年的观察和研究,总结出一套科学的种茶、采茶、煮茶、品茶的方法,并赋予茶艺一种深刻的文化内涵,才形成最初的茶道。也许因为陆羽曾是僧人,后来交往中的好友也有许多僧人,如曾收养过陆羽的积公禅师,还有陆羽最交心的朋友诗僧皎然(他们在陆羽对茶道的研究上都给予了很多的帮助),陆羽的茶道逐渐传入寺院。反过来,由于寺院特殊的生活习惯,陆羽的茶道也渐渐被许多僧人所接受。唐人封演所著《封氏见闻记》说:“茶,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本草》云:‘止渴,令人少眠。’南人好饮茶,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隶、浙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幅。

有常伯熊者,又因陆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可见,自寺院茶道兴起之后,饮茶之风从南方传到北方,沿街都是茶馆。无论民间百姓,还是王公贵族都好饮茶。

饮茶对于僧人,即可提神,又可领悟佛性。茶的俭朴,让人矜守俭德,不去贪图享乐;茶道的专注,让人的精神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茶水的清香,让人尤如喝进了大自然的精华,换来脑清意爽,生出缕缕佛国美景。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茶禅一味”。

寺院茶道也称寺院茶礼,有一套很严格的程序。寺院专设“茶堂”、“茶寮”作为以茶礼宾的礼物,专门配备“茶头”,施茶僧职位,用以接待、礼敬宾客。寺院大量用茶以供养三宝(佛、法、僧),并以茶招待香客。寺院在职事变更上,都要举行饮茶仪式,且有一定的规则程序。寺院茶礼有极为周祥的规定:有安排茶事的专职人员、茶事的固定程式、严格的等级、不同的规模运用于不同的场合。茶礼构成佛教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名刹出名茶,自古有之。名刹多位于名山,名山多在深山云雾之中,即有野生之茶树,也宜于一般茶树的种植,如武夷岩茶就极负盛名。许多寺院都自种自饮,还可用来招待香客,为之解除疲乏。庐山东林寺名僧慧远,就曾以自种之茶招待陶渊明,吟诗饮茶,叙事谈经,终日不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