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府思茅的熏陶和慰藉介绍

发布时间 : 2019-11-28
老白茶和普洱 普洱和黑茶 黑茶和普洱

老白茶和普洱。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普洱府思茅的熏陶和慰藉介绍”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在彩云之南的云南,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都是热门话题,说到普洱茶的起源,人们还是要关注一下普洱府的思茅。

地处滇南西部的思茅,有着秀丽的自然风光,无论是在大街小巷,还是在山间林中,无不洋溢着浓厚的与普洱茶密切相关的历史文化气息。

在思茅城,许多街道的名字都是以中国名茶命名的。在这里,茶室和茶楼星罗棋布,洋溢着悠悠的茶香,爱茶之人在这里得到了茶文化的熏陶和慰藉。cY316.coM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条神秘的古道,其源头在思茅,向南延伸到东南亚,向北直达昆明,入昆后可快马直上北京,往西蜿蜒直上青藏高原,具有1800年的历史沧桑……

思茅民间流传着一个由来已久的民间传说,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普洱茶的来历,那就是“武侯遗种”。当人们在思茅城中行走,可以看见诸葛亮兴茶的纪念雕塑,这座雕像是当地百姓对诸葛亮在思茅兴茶历史遗事的一种追忆和感念。

“武侯遗种”这个故事,同样也可以在留传至今的地方志和史书中看到记载。新近在缅甸掸邦木埂布朗族聚居区发现的一本名叫《布朗族志》的布朗族经书中,留下了不少有关“孔明兴茶”的文字记载,印证了历史上诸葛孔明的南征大军的确到达过思茅一带

茶文化精选阅读

普洱茶因普洱府得名


经过明朝的发展,到了清朝,普洱茶已成为名重天下的大产业和大品牌了。清人赵学敏(1730~1810)在《本草纲目拾遗》(1765)中说:普洱茶出云南普洱府,成团,有大中小三等,并引云南志》:普洱山在车里军民宣慰司北,其上产茶,性温味香,名普洱茶。《本草纲目拾遗》中还说:按,普洱茶,大者一团五斤,如人头式,名人头茶,每年入贡,民间不易得也,有伪作者,乃川省与滇南交界土人所造,其饼不坚,色变黄,不如普洱清香独绝也。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

赵学敏这段记述己对普洱茶的产地区域作了准确的判定,并对性温味香、清香独绝的普洱茶的药用功效作了说明。清康熙年间的《元江府志》也说:普洱茶,出普洱山,性温味香,异于他产。民国柴萼梵天庐丛录》(1925)记载普洱茶产云南普洱山,性温味厚品茶者谓之比龙井,犹少陵之比渊明。几篇文章记述大同小异,都说普洱茶产于普洱山,且香气和茶性都非常独特,可见普洱山确实是普洱茶的最早产地,也是最正宗的普洱茶原产地。哪里是普洱山呢?据《茶王赋》(1992)记载:宁洱县贡茶首推西门山茶,西门山亦称普洱山、天壁山。史料云:普洱山在云南宁洱县境,山主茶性温味香,异于他产,名普洱茶,道府官员用以入贡,称为众茶之冠。普洱山就是宁洱县城后的天壁山,原来满山茶林,惜乎20世纪50年代大炼钢铁时成了小高炉里的燃料,一棵也未能逃脱厄运,如今仅剩粗大的茶树桩让人叹惋,让人凭吊了。

清雍正七年(1729),为加强对茶叶生产和贸易的管理,清政府适时在普洱设立了普洱府,并建立了流官体制,加强对所属三厅一县一司的管理,其核心是促进茶叶种植的科研和发展,形成大宗商品,为朝廷增加税收并承担向朝廷进贡的责任。普洱府的设立对普洱地区的茶叶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围绕茶产业逐步形成了以普洱府为中心的大规模的加工和贸易,普洱成了茶马古道的源头。茶学界公认,普洱茶的后发酵工艺是马帮在长时间运输过程中形成的天赐的特殊工艺,拥有马帮这种特殊交通工具的是茶商,普洱就是茶商云集、趋之若鹜的地方,更为重要的是茶商沿着以普洱为起点的五条向外辐射的茶马占道,将普洱茶介绍、销售到世界各地,世界因此得知普洱茶。据《普洱府志》记载,普洱府当时会馆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中外茶商接踵摩肩,成为国内外影响较大的商贸重镇。普洱府不仅是普洱茶的集散地,而且是最早的原产地,对周边地区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那么,哪些地方属于古普洱府辖地呢?据《新编云南地州市县情》(2001年)中记述:清雍正七年置普洱府,领一县三厅一司,即宁洱县(今宁洱县)、思茅厅(今思茅区)、威远厅(今景谷县)、他郎厅(今墨江县)、车里宣慰司(今西双版纳州);乾隆、道光、光绪先后设景东、镇沅、镇边三个直隶厅,其中镇边直隶厅辖今澜沧、西盟、孟连三县及双江、沧源部分地区。可见,普洱府按今天的行政区划,主要包括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全境及临沧地区部分地区。普洱府大部分地区属于今天的普洱市所辖区域,普洱府治所也设在今天的宁洱县城内。

普洱设府后,将其土城外墙建成砖墙并在普洱设茶局,专办茶引(执照,相当于后来的税单+准运证)、茶税及督办贡茶厂。清雍正十三年(1735),普洱茶名震京师,普洱府当年发出茶引3000引(3000担),普洱茶产销两旺,城内外众商云集。秦晋、两广、四川、江西、两湖,以及石屏、腾越、下关、玉溪、通海、普洱等地茶商纷纷在普洱府署宁洱城和以普洱茶贸易为主的茶马古道沿途城镇,建立茶庄、商业会馆,对茶叶进行加工、精制、包装、运输。

清道光、同治年间,宁洱城的普洱茶经贸商务活动达到高潮,城内城外,众商云集,足有300余家堂馆店铺。据《普洱县志》载,仅茶庄就有六七十家,每年茶销量约570吨。较大的商号有协太昌、同心昌、福美祥、元盛号、广兴隆等20余家,大多经营、加工茶叶,其加工的普洱茶有毛尖、芽茶、小满茶、紧团茶、改造茶、团饼茶、方砖茶、牛心茶、人头团茶等。

檀萃1799年撰的《滇海虞衡志》中说: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每盈路,可谓大钱粮也。就是记述当时普洱茶生产和交易的盛况。在清咸丰同治年间,宁洱城中有来自全国各省的数十家商会和商号,有无数来往的马帮,甚至包括从西藏雪域到来的马帮。来自周围各大茶山的大量晒青毛茶,以及部分紧压茶,源源不断地沿着茶马古道被马帮运进普洱城,由这里的各大茶庄完成加工、交易、缴税后运往全国各地。

雍正十三年,为加强对普洱茶生产的管理,清政府置宁洱县为郡治,乾隆元年将攸乐同知移往思茅,改称思茅同知,雍正七年(1729)清政府在普洱府设茶局,思茅设总茶店,思茅茶叶的加工贸易也兴盛起来,形成普洱之外的一个次中心。乾隆、嘉庆年间,普洱茶业进入鼎盛时期,以今思茅区为中心,以茶叶收购为目的,各地商人纷纷在当地置办地产,开茶庄商号,兴建同乡会馆,如两广会馆、江西会馆、贵州会馆、两湖会馆、云府会馆、石屏会馆等。

道光三十年(1850),思茅厅外来人口户籍已达5571户,为土著户1016户的4.5倍,多为商人,茶叶加工出口销售繁忙。到光绪年间,思茅城区较为出名的茶叶商号有同仁利、恒盛公、裕泰丰、信和仁,加工的茶叶有圆茶、方茶、紧团茶、双喜茶等。

思茅的茶庄商号


清雍正七年(1729)设思茅通判,并设思茅总茶店,茶叶归官府管辖收售,雍正十三年设思茅厅,辖车里、六顺、倚邦、易武、勐腊、勐遮、勐阿、勐笼、橄榄坝九土司及攸乐土目共八勐地方。随着改土归流政策的实施,边疆开拓,商业兴盛,那时,省外江西、湖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诸省,以及省内石屏、建水、通海、河西、玉溪等县商人,络绎而来,经营茶叶、棉花、各类杂货等。乾隆、嘉庆年间是思茅茶叶商业最繁盛的时期,商贾云集,各地商旅纷纷在思茅开设茶庄商号,兴建同乡会馆,有两广会馆、江西会馆(萧祠)、四川会馆(川I主庙)、贵州会馆(黑神庙)、两湖会馆(土主庙)、河西会馆(河西庙)、迤西会馆(大理、丽江会馆)、玉溪、新平、峨山会馆(大清寺)、剑川会馆(鲁班庙)、云府会馆、石屏会馆等。《思茅县志》及有关史料载,道光三十年(1850),思茅厅外来人口客籍户已达5571户,是土著户1016户的4.5倍,多数为商人。

光绪二十三年(1897)后,思茅设立海关,茶叶加工出口销售繁荣。光绪年问,思茅城区加工茶叶较有名的是:同仁利、恒盛公、裕泰丰、信和仁等几家商号,每户有揉茶灶2盘,每盘灶年加工茶叶少的四五百担,多的高达千余担,加工出口的茶有圆茶、方茶、紧团茶、双喜茶等。

民国三年(1914),普洱道署由宁洱迁驻思茅,思茅成了普洱道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业发达,仅思茅城区有制茶商号22家,年制茶1万担左右。商业市场在城外南门正街,教场坝即是海关的报关验货之地。东门外沿城埂至南门的顺城街,都是开设人马客店,连接顺城街的新兴街,又多是与茶叶贸易有关的手工业,木匠、皮匠、铁匠等,经营马帮所需的鞍架、皮革、铜铁制品等。

民国《续云南通志长编》载:雷永丰、元庆、复聚、新春、宝森、永兴、三泰、庆春等茶号,均营川销。民国年间,思茅揉制茶叶出售的茶庄商号有:雷永丰、同仁利、信和祥、裕泰丰、乾利贞、李衡记、裕兴祥、恒和元、庆盛元、大吉祥、瑞丰号、谦益祥、复和园、钧义祥、鼎春利、同和祥、恒泰祥、大有庆、利华茶庄等22家,每年由产地茶山运集思茅加工的毛茶在万担以上(旧衡制100老斤为一担),当时有名的揉茶师傅有刘渭成、朱根林、燕益庆、余长福、周小舟等人。雷永丰名列思茅八大茶号之首,恒和元是当时思茅较大的茶商之一,业主陈镜若,曾任思茅第二届商会会长,民国九年(1920),经销七子圆茶300余担、紧团茶1200余担。在产地加工茶叶,在思茅设经销门市的有倚邦恒盛公商号和乾利贞商号,勐海洪盛祥商号、同信公商号等,在易武倚邦制茶的钧义祥茶庄,总发行所在思茅。光绪年间便从事对西藏茶叶贸易的恒盛公茶号,专门加工揉制销西藏的紧茶,设在勐海的茶厂一年产茶二万包左右,恒盛公茶号原在思茅,移到勐海建厂后,一度改变商标,为藏胞怀疑,销售锐减,便又恢复老招牌,在每沱茶内,仍揉进一白棉纸,纸上印有思茅恒盛公字样,才又恢复了销路。

上述这些茶庄商号,由制茶师傅把毛茶分为春尖、谷花、细黑、老黄叶4个等级,再用各等级毛茶掺乾利贞棠聘号内飞配揉制成紧茶、砖茶,专销藏族地区;圆茶专销省内外各地,不经揉制的春尖、谷花两种散装生茶,运往昆明代销的茶庄再精选,分别加入茉莉、菊花等,再销往省内外各地,是为一等茶。思茅钧义祥茶庄专制包装精美的普洱茶,除销内地外,还在石屏、蒙自、昆明、上海、香港有代售处,在缅甸仰光、、阿瓦(曼德勒)、暹罗(泰国)、曼谷、景迈(清迈)、新加坡等地有分售处。

民国年间,思茅公认的知名茶庄首户是雷永丰茶庄,第二代茶庄是大有庆茶庄。雷永丰茶庄的庄主雷逢春,名朗然,据族人雷波君回忆,是为石屏人氏,思茅辟为通商口岸的光绪年间(1985~1897)到思茅,初营小百货,后发展为茶庄,自制沱茶、七子圆茶和少许葫芦茶。雷氏茶庄,由于资金足、实力强,从原料配方、制作到包装,在当时都非常讲究,开茶制作季节,茶庄已按指定茶区收足了原茶,备好柴火后,按拣茶、配茶、蒸茶、揉茶、凉茶等一系列顺序展开。制七子饼圆茶由名师主持制作,成品用浸泡过的竹笋叶包裹,篾条箍扎,再在笋叶上盖上朱砂红大印,7个一捆,放人茶票,即算完工,待马帮来捆货上驮。雷氏茶庄经营门道多,在昆明正义路设有杨复济商号,主营茶叶,雷氏茶庄年销量千担左右。大有庆茶庄的庄主高岳生,又名高峻,亦石屏人氏,光绪三十年(1904)前后,只身前往思茅雷逢春家门下,当茶庄小伙计,后成雷永丰茶庄庄主的三女婿,后来自立门户,独立主营大吉祥商号,再兴办大有庆茶庄,民国十九年(1930)前后,生意兴隆,并在昆明开设陈永兴商号,主营茶叶,经营方式和门路超过雷永丰茶庄。20世纪30年代后期,由于种种原因,茶业下滑,揉茶量减少,大有庆茶庄因只有老茶而无新茶而逐渐衰落。

民国十五年(1926),普洱道署为避瘟疫,由思茅迁回宁洱,有的商号茶庄也陆续迁往倚邦、易武、江城、勐海。20世纪40年代初,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南侵,南洋交通受阻,兼之疟疾流行,道路不靖,商旅裹足,思茅茶业衰落,商庄商号逐渐歇业。而在20世纪30年代茶庄兴盛后,能维持到40年代后期的是以何璞生为庄主的鼎春利茶庄,在众多茶庄中,是歇业最晚(1948年歇业)的一家。

普洱思茅通国外茶马古道


中国昔日对外交流的一条通道即是茶马古道,形成的历史已上千年,其基本路线有两条:第一条茶马古道是从云南的思茅普洱出发北上,经大理、中甸、祭隅、波密、拉萨、日喀则、江孜、亚东、柏林山口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另一条是从四川的雅安出发,经康定、昌都到尼泊尔、印度。

云南学者木霁弘、陈宝亚先生等,1990年前曾实地考察过滇藏川茶马古道,在《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一书中载,其路线从普洱茶乡的思茅普洱开始北上经景谷一景东南涧下关一大理一丽江一中甸德钦梅里雪山西藏甲朗碧土察隅印度、缅甸。甲朗是西藏左贡县离云南较近的一个地方,马帮到云南境内只需3天,而到县城则要7天。甲朗,藏语就是通往汉地和印度的路的意思。木霁弘先生一行从甲朗到碧土扎玉左贡田妥一邦达到昌都。从木先生标识出的茶马古道线来看,从西藏邦达通白马然乌扎木(波密)林芝米林朗县加查一乃东泽当穷结扎囊贡嘎北向曲水拉萨。又从贡嘎西向通浪卡子江孜日喀则拉孜西下通定日门哈帕镍拉木尼泊尔。从江孜南下通康马嘎拉帕里亚东印度锡金不丹。从拉孜西向昂仁桑桑萨嘎仲巴帕羊桑木张马攸木拉山口玛旁雍错普蓝印度一一尼泊尔。云南的汉族、白族和纳西族商人也常常参与藏商的行列,贩茶到西藏和境外。

另外还有一条从思茅到国外的新茶路,美籍学者娄杨丹桂女士在《新茶路考》论文中说,路径大体是这样:沱茶从思茅出发至腾冲,然后进缅甸的密支那,八莫和满得列(曼德勒),这段路可能分两条:马帮路和汽车路。一条从满得列(曼德勒)装火车至仰光港口,另一条从仰光装上英国轮船海运至印度加尔各答港口。从加尔各答又装火车向南运往西里古里。之后装上缆车向北运送到葛伦堡的十里区,这里是云南沱茶的交货地点。在葛伦堡等接待货的藏族马帮将茶用驮马驮回西藏。马帮大约要走18至20天才能到达拉萨,其路径是:由葛伦堡过土大桥,进锡金地界,往北上山到甘托克。从甘托克由马帮又翻回惹嘎拉山口进西藏的亚东关口,经帕里、江孜最后到达拉萨。这条新茶路是20世纪初由在印度经商的纳西族杨守其先生首创成功的。他曾经岳祖父带领从印度经过缅甸和思茅一带。几次采访,设立茶厂,合作创造适合西藏的原沱茶,打通了云南茶经缅甸到印度,再进西藏的路子。

思茅大地茶号林立


经过清宫二百多年的贡茶史,更使普洱茶蜚声国内,享誉海外。到民国时期,云南普洱茶延续了清朝的发展趋势,并逐渐平民化,成为文人雅士和平民百姓的至爱,远销中国香港、台湾和南洋、欧美。

光绪二十三年(1897),清政府在思茅设立海关,作为云南三个对外开放口岸之一,主要是为了茶叶的加工出口。民国三年(1914),普洱道尹公署由宁洱迁驻思茅,当时的思茅成了普洱道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促进了思茅以茶叶贸易为主的商业繁荣。当时仅思茅城区就有制茶商号二十二家,年制茶五百吨左右,就连思茅城外也异常兴盛,顺城街上客栈林立,络绎相连,新兴街是与茶叶和马帮有关的手工业市场,木匠铺、铁匠铺、皮匠铺一户连着一户,而南门正街的茶叶市场和教场坝的海关报关验货广场则是人喧马嘶、人头攒动,茶叶交易和出口十分兴旺。

据民国《续云南通志长编》记载:当时思茅揉制茶叶出售的茶庄商号有:雷永丰、元庆、复聚、新春、宝森、永兴、三泰、庆春等,均营川销。民国年间,思茅的茶庄茶号有雷永丰、同仁利、信和祥、裕泰丰、乾利贞、李衡记、裕兴祥、恒和元、庆盛元、大吉祥、瑞丰号、谦益祥、复和园、钧义祥、鼎春利、同和祥、恒泰祥、大有庆、利华茶庄等,每年由产地茶山运集思茅加工的毛茶在五百吨以上。此时的商号都是厂店合一的,里面加工,外面店铺,有的还在多处开有分号。现在普洱茶业内人士所说的古董茶,大多产于那时的思茅。

今普洱市思茅区在民国初年逐步奠定了普洱茶集散中心地位,倚邦的恒盛公、乾利贞,勐海的洪盛祥、同信公等商号纷纷到这里设立经销门市。恒盛公是一家从光绪年间就从事藏销茶叶贸易的老字号,原在思茅,后移到勐海建厂,一度改变商标,为藏胞怀疑,销量锐减,便急忙恢复老招牌,在每沱茶内,仍揉进一绵纸,纸上印有思茅恒盛公字样,才又恢复了销路。

民国时期,思茅最有名的茶庄当数雷永丰,雷永丰茶庄庄主雷逢春,石屏人氏,光绪年间到思茅经商。雷氏茶庄由于资金充足,信誉良好,管理有方在行内久负盛名,它从原料配方到制作包装都非常注重质量。开茶制作时节,从指定茶山运来的原料茶按拣茶、配茶、蒸茶、揉茶、晾茶的工序一字摆开,有条不紊地进行流水作业,七子饼团茶由名师主理,成品用浸泡过的竹笋叶包裹,篾条箍扎,再在捆好的圆筒上盖上朱红印章。雷氏茶庄年销量达五十多吨。思茅钧义祥茶庄普洱茶包装十分精美,除销往内地外,还在昆明、上海、香港和缅甸、泰国、新加坡设有销售处,誉满海内外。要做出好的普洱茶,揉茶师傅是十分重要的,当时思茅有刘渭成、朱根林、燕益庆、余长福、周小舟等揉茶师,揉技精良,手艺非凡,深得商家尊敬和百姓艳羡。

思茅茶马古道上的“茶生活”


在千年茶马古道上,地处云南思茅的小城普洱为“普洱茶”重要的原产地和集散地。虽然幽深的古道已经青苔满布,马帮的足迹也无从寻觅,茶却早已渗进当地的文化中,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普洱产茶、卖茶,普洱人制茶、品茶,这种传统在普洱可以追溯至东汉时期,而宋朝时期普洱已是着名的茶马市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提到的“女儿茶”即为“普洱茶”,就连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也有喝中国普洱茶的记述。

在普洱一些普通人家中,农村厅堂、宾馆大堂中常挂的匾额已经不再流行墨书,而是“茶书”——用茶叶压成“芬芳的文字”,制成匾额、对联、挂画悬在客厅。老人在院落里,坐在茶树下,品着普洱茶,下着象棋,连棋子也是茶叶所制;逢喜庆、婚姻、儿女即将出世等重要场合,一些人还会到茶庄订购一桶普洱茶,仿造葡萄酒存放方式,将普洱茶在木桶里封存数年后赠与自己珍爱的人。

在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凤阳乡附近,一条长约12公里的古道原封不动地封存于岁月里。行于古道中,周围树木藤萝漫布,残留着深深马蹄印的青石茶马古道在云雾缭绕的山中延伸。

古道遗迹的起始点,有一家茶场,茶场的原址为茶马古道兴盛时供马帮歇脚的“茶庵”和迎来送往的接官坊,当地人想在茶庵附近恢复建造四合院风格的接官坊,开发茶马古道体验旅游。

作为一个名词,茶马古道是晚近的产物,但是作为一条滇藏、川藏乃至国际间的茶叶、马匹等物资的交换通道,它已经横亘千余年,“茶庵鸟道”也曾是这条古道的名称之一。

为探访普洱古茶园及其周边居民的“茶生活方式”,记者从县城驱车约35公里,进入古茶树“居住”的困鹿山。 在困鹿山十社村中,在古茶树下世代居住的还有13户人家。

54岁的村民薛金强在自家院子里摆上自己在火上煨烤的古茶,琥珀色的茶水盛于棕色的陶盏里。“大家尝尝这些从几百年老茶树上摘下的古茶,这种茶我从小就开始喝了。”

“茶过三巡”后,薛金强又走进厨房,蹲在火塘前烘烤另一罐茶,边烤边介绍道:“我们平常每天都喝茶,一天只在陶罐里烤一把茶叶,喝干了以后把剩茶再放到火上烤一遍,然后续水,反复冲泡茶味还是很浓。”

像薛金强这样在困鹿山古茶园附近居住的村民,每个家庭都认养了几株古茶树,从4棵到20余棵不等,古茶树和村民的玉米、南瓜、蔬菜“生活”在一起,百姓除了从事简单的农事劳作,还把部分精力放在古茶采摘和简单打点上。

车从困鹿山开出,转过山脚,一间名为“宽宏小学”的学校闪在眼前,打听之后,发现这家小学校也有百年历史。这所“百年小学”容纳了70余名学生,上课的内容也离不开“茶叶”——教授《自然》课的李兴昌老师在课堂上经常向学生提起茶叶的学问,还和学生上山采集了茶叶标本摆放在学校陈列室里。

中国红茶、沱茶之乡——云南思茅


普洱茶原产云南省,古今中外负有盛名,普洱茶生产历史悠久,椐南宋李石《续博特志》记载:西藩之用普茶,已自唐朝。西藩,是指居住在康藏地区的兄弟民族,普茶就是普洱茶。可见早在唐代就有普洱的贸易了。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写道:普洱茶出云南普洱府,------产攸乐、革登、倚邦------六茶山。普洱府即现在的普洱县,是当时的滇南的重镇,周围各地所产茶叶运至普洱府集中加工,再运销康藏各地,普洱茶因此得名。现在,云南西双版纳、思茅等地仍盛产普洱茶。

普洱茶是用优良品种云南大叶种,采摘其鲜叶,经杀青后揉捻晒干的晒青茶(滇青)为原料,经过泼水堆积发酵(沤堆)的特殊工艺加工制成。

普洱散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滋味醇厚回甘,并具有独特的陈香。普洱茶,历来被认为是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饮料,现经国内外有关专家的临床试验证明,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减肥、抑菌等多种功效。因此,普洱茶在日本、法国、德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有美容茶、减肥茶益寿茶之美称。

以普洱茶花原料,蒸压加工成的紧压茶有普洱沱茶、七子饼茶、普洱茶砖等等。

滇南茶乡重镇思茅茶事探微


思茅,曾经是闻名中外的"普洱茶"手工制作重地,同时也是一片文化异彩芬芳的沃土。清代以来至本世纪30年代,这座古城就经历过兴旺、苍凉的几度变迁。兴旺年间,茶业发展成为小镇的经济命脉,凝聚过国内外各地区、各民族、各阶层的智慧和力量。正是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的这种"合力"与"辐射力",创造了思茅"普洱茶"文化的一度辉煌。可以说当年在这里,无论是用汗水浇灌了六大茶山,用脚步踏出了联系四面八方的道路,还是以手工作坊的形式制作出无以记数的"七子圆茶"、"沱茶"(紧茶)、"葫芦茶"等茶制品的人们,都是这一文化的创造者。

古道,马帮,茶庄的锁链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为思茅以茶业为核心的文化史,留下了难忘的一页。也给后人研究外来文化怎样在这里积淀,本土文化如何发展、变迁和传播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文仅从"普洱茶"在思茅的手工制作时期的有关资料人手,对它所引发出的文化事象作轮廓式的勾勒和粗略的剖析。抛砖引玉,求教行家。

一、洒满艰辛的茶路

旧时的思茅县城,处于今天的西双版纳和思茅地区六大茶山的前沿。茶山土著的各族人民,勤劳奋进。自清代以来先后又有由省内外避难而来谋生汉民、移民的迁入,商旅的往来,道路逐渐被拓开了。然而这些路多是在江河纵横,密林丛生,山高崖险的条件下,由人、马、牛,用脚走出来的。去年我们沿着北出思茅的老路方向去寻觅,在蔓藤丛林中,找到一条隐约可见的,断断续续的石板路。当地的朋友认定,它就是从前由思茅出普洱上昆明方向的老路。觅路归途中我们来到曼窝哈尼寨的梅花桥上,恰好遇上了晚归的两位老农,问起古道旧事,一位背着草药的白族老人兴致勃然地讲出了一个关于"路"的传说,老人说:"你们认不得,古时候思茅人向朝廷上贡,就是从这个方向出去的"。老人指着脚下的梅花桥,朝北头比画着又说:"有一年用大象驮着贡品,连人带象走了几十天的路,才去到了昆明。哪知送贡品的差人一转眼间,大象不见了,急得公差四处追寻,好不容易发现了大象的足迹,他们就步跟步地急迫,追了一二十天,大象的足迹突然失踪了。两个公差正发愁,猛然间发现自己又回到了思茅城。你们看,从这里走出去,就是后来的人来回于思茅昆明之间的路了。它不是送贡品去的那条路,比那条老路近了好多好多。我们的老人时常说,思茅的这条路,是大象走出来的,所以它是一条吉祥的路"。传说未必是历史,但它反映了人们对道路发展,道路兴邦的一种朴素的思考。也或许这又是人们对早先茶路给边疆人民带来吉祥、兴盛的一种诠释。习惯上人们都把通往思茅的路分为"前路"和"后路"。"前路"由昆明或玉溪、通海、蒙自、建水、石屏、新平、元江、墨江、普洱,进出思茅。"后路"则由滇西起程,自祥云或弥渡、巍山、景东进出思茅。"前路马帮"、"后路马帮"指的就是由这两个方位进出思茅的马帮商队。在这条路上还有自我省德钦、中甸、维西或丽江、大理而南下思茅,又溯回原籍,有的则再伸延进西藏的马帮。如果以思茅为核心或据点,朝它的四围扩张、又有若干条通道:西路,出回子寨,到关房,细腰子,糯扎,渡过澜沧江到火烧寨、雅口、油榨房、犁头寨、至勐朗坝(澜沧),再前进到达孟连、西盟或经勐朗坝到上允、下允,进入佤山。

南路,出大开河,塌土坎、土锅寨、小勐养、景洪、勐海。再由勐海分四路进入邻国缅甸、老挝、越南等地,转口东南亚各国。东北路,由那科里、普洱、孔雀屏、漫沙河、清龙场、峨山、玉溪上昆明。西北路,由那科里、普洱、镇沅、景谷、景东、小寨子、弥渡、祥云、宾川、鹤庆到丽江。这一条再北上,也是进西藏的路。

他的马帮进佤山,总是遵循着"进寨不入户"的原则,马帮在露天下,用自己的马驮围成圈,就地宿营、埋锅做饭。马帮过往佤山在人际关系上没遇上问题,但在途中与豺狼猛兽打交道的事则在所难免。有时夜间老虎光临,按习惯还不能打,只能吓,就是来到火塘边也如此。一次,无奈毙了一虎,子弹从老虎的心脏通过,封老说,老虎虽死,仍有"虎死不倒威"之势。

这位老人又说他还记得,有一年他与思茅海关的大批人马,沿"前路"走,行至元江的"相见沟"时,曾遭到上百土匪的袭击,他们被五挺机枪围着打,牲口打死,马驮被割走,人员伤亡惨重。他躲在沟里,幸亏被打断的树枝遮住身子,幸免于死。

土匪撤走后他才爬出来,只见一位同伴,被打得肚破肠流,正在呼救。活着的几个人急忙把他抬出"抢救",可惜没熬到天亮人就死了。还有一个伙伴,虽然没死,也吓成了神经病,每天只会叫"枪响了!枪响了!"。当年茶路上付出艰辛、洒满汗水的故事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封老先生如此有经验,且财力十足,人力强壮,马帮行路都有这样的遭遇,由此可以想见一般马帮途中命运了。

二、促进边地发展的商旅马帮

道路的拓展带来茶业的昌盛,商旅马帮的流动,在促进多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多种文化在这里的互递与重合。作为经济发展的桥梁和文化传递使者的马帮,在祖国西南边陲的历史发展中抹下了重重的一笔。这一历史的事实而今仍存留在一些老人的心底,他们说那时思茅经济和文化市场的起伏,都和每年马帮到来的多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带季节性的,阵阵作响的驮铃声,总是紧紧牵动着人们的心扉。

茶山盼马帮

采茶时节一到,六大茶山的哈尼、布朗、傣、拉枯、彝、汉等各族人民就忙碌起来。进山摘采茶叶运回家中后,一般当天就得进行韧制(原茶),接着就需要远近的马帮来收购运走。

据不完全统计,运到思茅茶庄的原茶每年约在300万市斤(3万担)以上。这样的运输任务非单一的哪一路马帮可以完全承受。据思茅刘瑞斋先生文章介绍,后路马帮商队,年约有马帮3000多匹。这些马帮进思茅时驮来当地土特产,在思茅市场销售一空以后,又就地购买盐巴等物品运往茶山换取原茶,再运销至茶庄。一年里将近半年的时间往返于思茅和西双版纳之间,专门做运输行当,直到清明节前后才去采购春茶和棉花运回老家。采茶时节在这条繁忙的运输线上,其他当地短途运输的马帮有多少,就不可计数了。

茶庄需要马帮

茶叶开制前茶庄门庭若市,牛帮不断拉来揉茶需用的柴火,马帮来来回回运输茶叶。等到开工制作,成品茶上市,各路商家洽谈结束,茶庄又是一个马帮汇聚运货的高潮。仅只沱茶一样,藏族马帮一年两季就要驮走约30万市斤(3干担),其马队浩浩荡荡,多时一季就3000匹。再就是销往外地的散茶、七子圆茶也在20万市斤(两千担)以上。

市场离不开马帮

每年拉茶的马帮象候鸟一样适时而来,应时而去。马帮来了,外地的名特产品,边远山区的土货,边境上的洋货都回流向思茅市场。与市场和茶业相伴而起的同乡会馆、土杂百货、饮食、旅社、手工作坊、娱乐、礼俗等等事象如雨后春笋形成态势。省外的四川、两广、湖南、江西、贵州和省内的石屏、玉溪、通海、建水等地都在思茅建立了自己的同乡会馆;东门外沿城埂至顺城街的马店;新兴街上的马鞍皮件摊店;西门外专卖"过山铃"的铁匠铺;朱市街的剪刀铺;城内的金银首饰店。还有一年四季的各种庙会活动,朝山活动,以及"滇戏"、"皮影戏"、幻灯、洞经音乐等都不同程度地占领着思茅的经济市场和文化市场,它们既解决了每年来回近万乘马帮的吃、住、娱乐、购买需求,也增添了"普洱茶"的丰厚文化内涵。

思茅人忘不了马帮

思茅老百姓那时的生活几乎都与马帮的到来息息相连:"老宣威来了!",小孩子最高兴。他们可以从一背一背的货物中买到喜爱的"土枪"、"土吹机"(陶制品)。勤于持家的妇女,听见宣威人来了便知道是该做咸菜的时候了,赶快去买回最理想的箩卜丝。听得"大理人来了!"备办席宴的当家人,少不了要去买回些乳扇、核桃之类的名特产。"景东人来了!"有经验的人就知道他们已带来有名的盐水挂面,……马帮一来,思茅就"火"起来了,无论是远道还是近处的各路山货、土货、洋货大云聚:"松子"、"板栗"、"火腿"、"樱桃"、"杨奶菜"、"韭菜花"、"豆腐千"、"鸡素呆"、"羊屎果"、"丽江锁"、"藏氆氇"……应有尽有,买主、卖主各得其所。

马帮中最具特色的是藏族的马帮队,每年春初秋末两季他们结队上千匹马,越重山,过万水,历数月至思茅。马背上运载着藏区的药材:"麝香"、"藏红花"、"菖蒲",还有各种沿途捎来的什么松子、瓜子、核桃、板栗、草果、八角、白糖以及灯心绒等等应有尽有。他们的到来还平添了边城的不少异乡情调和信息。远闻驮铃声,即有报讯人。天真的孩子们总要好奇地尾随在后面,分享一下头戴毛毛帽,身着长短袍,脚著长统鞋,佩腰刀、带藏狗、马帮的藏胞那威风神气的滋味。然后再壮着胆子嚷几声:"老友,老友,木碗多多有!""老友,老友,银子多多有"。和藏胞亲热一番,于是"老友",也就成为思茅人对藏胞的一个亲切称呼。

提起"老友"来,当年的"娃娃"们还会如数家珍般的讲述记忆中的那些趣事:什么老友谈生意不用嘴,只用手拉着对方的手,在手袖里比画啦,什么老友卖马常把马带到老街的石板路上,让马骝一骝给买主看啦,还有骝马时骏马铿锵的蹄声,和它在石板上溅起的火花是如何如何的壮美啦……天长日久不吃青稞酒,不喝酥油茶的思茅人,对藏胞的生活习惯有充分的了解和认同。首先是藏胞的起居,他们到达思茅后从不住拥挤又显得安宁的马店,更不住茶庄的茶楼,他们就落脚在思茅老城东北郊洗马河附近的草坪上,以马驮围场下帐,在其中点燃火塘,就地食宿。高大精灵而又显得凶恶的藏狗会忠实的守护着主人。火塘中那不灭的火焰伴随着吃苦耐劳,适应性极强的个性,加上就地可得的,他们一日不可离开的酥油茶的最好佐料"紧茶",藏胞们就象在家里那样自在。那些放牧于洗马河畔或附近山坡草皮地上的高头大马,生活一段时间以后,或满载而归家园,或继续前往西藏,或就地被拍卖,它们一个个都会膘气十足长期生活在小镇上,过惯安稳日子的思茅人,对于藏胞的这种生存能力无不折服。高杰夫先生还记得,小时候读书,白天去上公学,晚上去私学,在藏胞来的这个季节,老师们总不放弃带他们到"火塘"去观览的机会,学生们从小就知道藏胞是一个怎样有本事和能力的民族。爽朗,言之有信的个性,也是人们记忆中藏胞的另一美德。

"老友"向茶庄购买沱茶,是每年南来的最终目的。每次只要成交,他们便恪守诺言,大包小袋的银元就会如数扛进茶庄,其货币从不会掺假。茶庄遗老曾记得小时候他们最爱的就是"回株钱",一有机会就喜欢把它挑出来,然后再去换取更多的普通银元。藏胞重情义,只要你对他真诚,每年他都要登门拜望或洽谈生意。达成共识,马一到就勒茶,100多斤的茶驮,一次就是几千斤。三下五除二,很快就勒好。春去冬来,一年两趟,把普洱茶一站一站地,送到更远更远的众山之颠,众水之源,乃至转销缅甸、尼泊尔、不丹、印度等异国他乡,把茶乡之情扬播开来,也把流动在川滇古道上的各种文化串成了锁链。思茅人忘不了"老友",也忘不了藏胞每年在思茅点燃的火塘,以及藏胞与各民族各界人士共同创造的"普洱茶"文化的辉煌。

三、两代知名的茶庄及其特色

思茅自清雍正十三年设厅后,到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可算经济繁荣时期,闻名遐迩的普洱茶,这时就在思茅进行加工制作。清末民国初年,思茅的茶业又进入了另一次兴旺发展的时期。仅手工揉制并经销茶叶的茶号在思茅就有二十来家。其中公认的首户即是"雷永丰"茶庄,"大有庆"则为与之有亲缘关系的第二代茶庄。亦可谓"后起之秀"。"雷永丰"茶庄的第二代茶人都已过世,他的第三代子孙已不从事茶业。由于种种缘故,有关茶庄情况的许多一手资料,已不可复得了。好在近年来,多方搜集走访也获得了不少鲜为人晓的资料。笔者仅从已有资料人手,试图客观描述茶庄轮廓、特点和几位茶庄人的面貌,从而为有兴趣研究者提供普洱茶文化的一个侧面的信息。

1、"雷永丰"茶庄

庄主雷朗然(逢春),石屏人氏,大约出生在咸丰年间(1856年),故于1926年。有三子、二女。雷朗然大致是在思茅开为通商口岸前后,由石屏迁到思茅这块宝地上来的。至于民间流传的许多关于雷氏起家的传说,诸如说,雷氏肩扛一根扁担到思茅,打工放牛样样搞,勤劳度日,一天里就是省得一口锅巴饭,也要留给家人尝。说他发迹之后,仍不忘起家之艰。一说他死后,后人曾把那根扁担放在他的棺木上,吊上白花,送葬随葬。如此等等的传说,大概反映了人们对民族工商业者,往往看中奋搏崛起这一特点的缘故。也或许是后人送他的一束理想的花环。真实情况现已无人完全道得清楚了。据说当年住在原籍石屏火烧铺的雷氏门中,已形成了一个大家族。雷朗然的长子雷恩溥(沛周)考中清朝进士后,石屏老家升斗挂匾朝贺。儿子出任四川丰都县令,父亲荣称"雷老太爷",母李氏荣封"恭人"。据此推断雷朗然携家小来到思茅,当属看中了思茅这块宝地,立志在此拓展宏图之为。他初营小百货,后发展为数一数二的茶庄。庄址就在当时思茅海关隔壁,而今红场一带。自制沱茶和七子圆茶,还有少许"葫芦茶"(贡品用)。其次子雷思熙曾是他的得力助手,1921年,思熙去世,老太爷即一人操持茶庄。1926年,雷老太爷也故逝,茶庄便分成了两家,二儿子思熙家由妻子富氏主持做茶,得力于姐夫高峻的辅佐:三子雷恩伦家也做茶。茶庄至1936年前后逐渐消落下去。在其后人的回忆中,至建国初期,他家楼上仍堆放着许多过去在昆明印制的"茶票",还有与揉茶相关的器皿、陈茶、以及许多古董、古字画。由此而知茶庄当时的规模是可观的。如果以当年思茅茶庄年销量5000担左右为参数,那么可能雷氏茶庄的年销量会在千担左右。

2、"大有庆"茶庄

庄主高峻(岳生),也是石屏人氏,大约在1904年前后只身前往思茅雷逢春家门下,与其三女雷思宽完婚。高峻在世的子女们如今都记得过去常听老人讲的那段关于父亲起家立业的故事:离开石屏时,他身上只带有两件家宝。一是宋代著名画家赵子昂所绘的一幅牧马图,一是家传下的八个薄如鸡蛋壳的酒杯。到雷家之初,就在茶号里做小伙计,照应茶庄琐事。婚后他不愿寄人篱下,也不愿看到其他同辈比自己高人一等,有心自立门户。他对妻子诉说,便得到贤妻的理解和支持,妻子愿用自己的首饰等物件相助,并操作女红(绣花),做针线活来添补家用。高峻对妻子说:"你等着看,眼前的困难一定要熬过,铁钉咬不断,木钉我也一定要咬断"。就是凭着这一"咬断铁钉"精神,年轻的高峻脱离了岳丈的羽翼。或许岳父自己也有过起足、迈步的艰辛历史,对姑爷此举反到认为是在理之举,不阻止,也不帮助,让他自己去磨炼本事。最初高峻与人合伙,经销小百货和土杂货,后来主营"大吉祥"商号,再到兴办"大有庆"茶庄。发展到1930年前后,正是资金丰足,生意兴隆之时。购买下了思茅城里最好的一幢房子,占地面积约有1000平米,其间,制茶作坊、庭院、卧室、客厅、院落,结构完整,使用方便。原房主姓易,该房屋买下后,人们干脆把这桩交易称作,"易(遇)老高"。从茶业本身的经营情况看,此时高峻的经营方式和门路均已远远超过了"雷永丰"茶庄。

30年代后期。种种缘故茶业下滑,每年揉茶量递减,茶庄只有老茶而无新茶了。旧政府的腐败,恶性疟疾的侵袭,天灾人祸等等的影响,建国前思茅城内已"荆棘丛生,虎狼出没,"经过时世的沧桑,一代茶人高峻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南下部队37师的一位副师长,39师教导大队队长等人都曾住在他的寓所。普光部队、南下部队均先后关顾过这个茶庄。作为开明绅士,1950年他当选为思茅县临时政权协会会主席。1960年随着时代变迁,这位勤奋一生的老茶人,长眠于"老友火塘"方向的山上。家人告知,而今,这里已是满目碧透的茶园。兴于茶业,终于茶山,总算圆了老茶人的那份毕生的茶缘。

3、两大茶庄的特点

(1)勤劳奋起

世人传说或是家人记忆中的故事,都提示了两大茶庄的主人均起于勤奋,尤其是高峻。他勤奋敬业的精神对后代影响至深。高氏子女如今虽说都已80以上高岭,但毅力、能力,时光观念,办事效率,都比同龄人强。并且具有刻苦好学,善解人意,做事认真的本能,有的至今仍能坚持写日记,坚持自己管自己的生活,不愿随意麻烦别人等优良素养。高峻的三子高杰夫回忆说:茶庄里平时人手很少,仅有一个管账先生和兄嫂长期参与管理。主事的父亲工作十分尽心尽力,个人习惯极为良好,生活简朴,不抽鸦片,不睹博。到了晚年喜欢看看《三国演义》、《说岳传》之类小说。每天他都坚持闻鸡鸣而起身,着一件白绫罗布大褂和一条短裤,就去料理家中的商务琐事,有时去"过称"或看帐,忙过一阵子才回来洗漱早餐,然后换上便装去铺子里招呼销售或者洽谈棉花、茶叶等货物的收购之类的事宜。一天到晚他的时间总是安排得紧紧凑凑的,只有到了晚饭后,方才得宽余,独自蹲在天井台阶上抽一阵水烟筒。对于子女他很少有亲近的机会。一生中记忆最深的,是7岁那年,"二月八"到了,思茅城早巳热闹起来,自己很想去看热闹,正在大门口打主意,父亲走了过来问道:"咯是你想去大佛寺?"高杰夫喜出望外,连忙回答:"我要去!我要去。"于是向来寡语的父亲,竟把他这个大孩子背在背上,一直走到大佛寺。此事让他终生难忘,而今回忆起来,还显得是那样动情。

(2)茶庄有形象

雷氏、高氏茶庄主都靠自己的"生意经"发财,但都非常注意商业形象的塑造。作为个人,他们精明能干,善于策划和指挥,办事讲求实效和信誉,待人和善,与商界各家有竞争也有合作,在当地都很有声望,受人尊重。他们都出任过商会会长,茶叶上市时节,每每要出面邀请各商家开会定价,把握市场价格命运,使茶叶进入较合理的市场营销。他们热心公益事宜,不论是做"茶祖会",还是其他民间会的主持,都乐于解囊相助,不欺压弱者,以自己的实力去竞争。有了财源,善于开支。有一年,石屏会馆的财神庙失火全毁,高峻主持重建,很多当地石屏人都捐资,不足的大缺口全由高峻承担,其公德曾铭刻于财神庙前的石碑上。

(3)产品上档次

两大茶庄,特别是雷氏,由于资金足实力强,从原料、配方、制作、到包装在当时都异常讲究。开茶制作季节,茶庄已按指定茶区收足了原茶(勐悔蛮索茶和依邦的金飞茶是主要原料),备好柴火后,拣茶,配茶、蒸茶、揉茶、晾茶……等一系列工序就会顺利展开。在这些工序中最重要的是配茶。七子圆茶以春尖茶、谷花茶为茶面,加上少量的依邦茶揉成。沱茶以粗茶为面茶,细黄茶为中茶,老黄叶为底茶制成。七子圆茶得由名师主持制作。他要用皮撮箕撮茶过秤按量搭配,搭好后倒入铜制蒸笼,上蒸。另一人待茶蒸好,及时把茶倒进布袋,再交给第三人,由他在袋中抖匀,后放到一条木板上,用一个约20公斤重的园柱形压茶石墩压上,由揉茶人站在石墩上,拉住一根悬挂的绳索摇晃压制。压好即放人袋架,退出布袋,让茶凉干,凉干后的成品得用浸泡过的竹笋叶包裹,用蔑条箍扎,再在笋叶上盖上朱砂红大印,七个一捆,放入"茶票",即算完工。待马帮来捆货上驮。整个程序有条不紊。料真、货足、名不虚,传,生意十分红火。

(4)经营有门道

在经营方面雷氏茶庄比高氏茶庄经营门道多,销路广。他们两家在昆明均有茶业经营的代销点。正义路的"杨复济"是雷家的;高家的在东大门,叫"陈永兴"。除了主营茶业,他们也都经营百货。雷氏更具实力,雷逢春兼任着驻昆明的"英美烟公司"在思茅的代理商业务,烟由昆明直发,马帮驮运至思茅,由他转批各商家。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画报,也是通过荚美烟草公司发来思茅流传于社会。同时雷氏茶庄还专制"龟鹿胶"。龟板来自缅甸、泰国,鹿茸产于当地。该产品制作精细,包装美观,享誉全国。总之两家的商贸以制茶为大宗,带动多种经营,在边陲一度成为极富影响的实业。

(5)茶庄人对学识的追求及文化的"讲究"

茶庄主人家教严厉,都指望后生成材。雷氏茶庄清末出了个举人雷思溥,出任过四川丰都县令。其酷爱书画,古董,造型艺术,喜交文化名流,给茶庄带来了与其他商号迥异的特色:在"雷永丰"茶庄主的内屋里,供奉着一件用玻璃罩珍藏着的雕像,它是用老茶树根精雕而成的八仙之一的"铁拐李"。高1.2尺,呈古铜色。铁拐李起左足,拄拐仗,身披草席,腰挂葫芦,脚着草鞋,头巾打成蝴蝶结。面部容颜可鞠,皱纹清晰,形象栩栩如生。过年节或遇贵客至,方可观赏。一些慕名而来的社会名流,艺术家,文化人,到思茅后,均以能观赏到此宝为快。有的富翁曾以高价相讨,均未得手。不知是出于茶庄与茶根的情缘,还是由于此物为一艺术珍品,又来自京都"国宝"之列,雷氏茶庄把他视为镇家之宝。此物正是古玩物的酷好者雷恩溥从马背上经千里路送回茶庄的。据说,八国联军侵入北平那年,国宝遭劫难,京城一片混乱,时逢雷恩溥到京,巧遇一卖主而购得。本来究其源头,特别是何省之茶根,何人之作品,是否真为国中之宝等问题都是十分有意思的事,只可惜这样一件凝结着文化光泽之物,早巳流失。没能回到大众观赏的位置上来。20年代末,30年代初,雷氏茶庄老人先后过世,雷恩溥籍此在香港等地做了二老的两尊青铜、黄铜塑像,还有若干尊"二十四孝"的蜡塑,驮运回思茅奔丧。其气派虽系大户人家的阔气,但论其工艺价值本身乃致当地当时造型文化之最:他第一次把扈港雕铸工艺品从马背上驮人小镇,也算是一种文化上的"讲究"。雷恩溥在昆明、上海、北平、香港等地走动期间,曾利用自己财力的优势和知识的渊博,收购了若干的文物古迹。1932年前后,已深感仕途险恶的他,便打道还乡,实现了自己"处世宜知退"的夙愿。据后人回忆所运回的字画、古董有数十驮之多,可算得上一次历代名画、古董进思茅的大搬运。这些中国文化含金量不轻的物件堆满了茶楼,价值连城,收藏者均以"旷园"署名。有说40年代他的家侄曾随便出售一张即达千元以上。昆明留下的少许珍品,曾是其妻后半生聊以为生的财富。另外雷恩溥在昆与当年的名流、墨客,袁嘉谷、陈荣昌、由云龙等人过往密切。当年家中的"大有庆"、"大吉祥"的招牌就是出自书法名流陈荣昌之手。当然雷恩溥本人也是一位书法家。

在"大有庆"茶庄家族里的第一代人中出了四个留学生。庄主高峻自己未读过几年书,但对于儿辈、侄辈进取求学,有求必应。在"为官"和"求学"两者间,首先支持后辈选择"求学"。他的长子高仁夫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三子高杰夫官费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都帝大工学部机械科;四女高瑾辉虽说得三哥的偏爱,主张外出见世面,也在日本进了明治大学。她与当时留学日本的现代诗人,其表兄雷溅波结为伉俪。这些后代,对于茶庄复兴有的也试图努力,比如大儿子就曾通过他的同学张天放,将茶庄的茶品寄往香港,想打通一条销路,但终因不是商贸之才,而未能为茶庄发挥直接作用。

的形成和发展及特性介绍


茶文化特性

1.历史性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史非常悠久。武王伐纣之时,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时期,茶叶已有一定的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代,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外贸易发展。茶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歌舞。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合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彩,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

2.时代性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在这一新时期,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新时期茶文化融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对现代化社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茶的价值使茶文化核心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新时期茶文化传播方式的形式呈大型化、现代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等趋势,其内涵迅速膨胀,影响之大,为世人瞩目。

3.民族性

各民族酷爱饮茶,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自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及喜庆婚礼,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艺,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表现出饮茶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藏族、土家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哈萨克族、锡伯族、保安族、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基诺族、撒拉族、白族、肯米族和裕固族等茶习俗与喜庆婚礼,也充分展示着茶文化的民族性。

4.地区性

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胜,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区茶文化。我国地区广阔,茶类花色繁多,饮茶习俗各异,加之各地历史、文化、生活及经济差异,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在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城市,以其独特的自身优势和丰富的内涵,也形成独具特色的都市茶文化。

5.国际性

古老的中国传统茶文化同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及人文相结合,演变成英国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韩国茶文化、俄罗斯茶文化及摩洛哥茶文化等。在英国,饮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是英国人表现绅士风格的一种礼仪,也是英国女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和重大社会活动中必需的仪程。日本茶道虽然源于中国,但具有浓郁的日本民族风情,并形成独特的茶道体系、流派和礼仪。韩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和日本一样也是从中国传入的,认为茶文化是韩国民族文化的根,现定于每年5月25日为茶日,年年举行茶文化祝祭。中国茶文化是各国茶文化的摇篮。茶人不分国界、种族和信仰,茶文化可以把全世界茶人联合起来,切磋茶艺,进行学术交流和经贸洽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