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选《卢仝煮茶图》茶画欣赏

发布时间 : 2019-11-28
怎么选黑茶 黑茶怎么选 怎样选乌龙茶

怎么选黑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钱选《卢仝煮茶图》茶画欣赏”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卢仝煮茶图》

在流传至今的以卢仝为主角的茶画中,最著名的当数元代钱选的《卢仝煮茶图》。

钱选字舜举,生于南宋嘉熙三年(1239年),卒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是“吴兴八俊”之一。钱舜举在宋亡之后隐居不仕,终生与诗画为伍。

在这一点上,他与四百多年前的卢仝可谓隔代相知,气味相投。因此,他画的卢仝自然是一派崖穴高士的形貌。在中国茶文化史上,卢仝是与陆羽齐名的人物,所谓陆羽著经,卢仝作歌,一向被称为中国茶文化史上的两件大事,在茶肆绘画中,卢仝可以说是不亚于陆羽的一大热门话题。这些茶画共同的特点都表现的是卢仝在山坡上、峭石旁煎茶的情景,反映出卢仝在济源老家的山坡煎茶的闲适生活。

这幅《卢仝煮茶图》选取的正是卢仝刚刚收到孟谏议遣人送来阳羡名茶、迫不及待地烹点品评的典型场景。画中的玉川子白衣长髯,在一片山坡上席地而坐,身后有芭蕉浓荫、怪石嶙峋。身左有书画,身右为茶盏。旁立一人,显然是孟谏议所差送茶之人,前方一仆人正在烹茶。画中三个人物,目光集中在那个茶炉上,自然地形成了视觉焦点。整个画面构图简练,格调高古,把卢仝置于山野崖畔,深刻体现了卢仝“恃才能深藏而不市”(韩愈语)超逸襟怀。这幅作品之所以为历代画人所看重,道理就在于此。

其画借助唐人笔法,用细匀而柔和的线条勾画人物衣饰,精巧工致,文雅端庄。画上半部有清乾隆皇帝乙巳(1785年)仲秋的题诗:“纱帽笼头却白衣,绿天消夏汗无挥。刘图牟仿事权置,孟赠卢烹韵庶几。卷易帧斯奚不可,诗传画亦岂为非。隐而狂者应无祸,何宿王涯自惹讥。”

茶经网扩展阅读

茶画《惠山茶会图》欣赏


《惠山茶会图》

《惠山茶会图》纵22厘米,横67厘米,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这是一幅以茶会友、饮茶赋诗的真实写照图。画面描绘了清明时节,文征明同书画好友蔡羽、汤珍、王守、王宠等游览无锡惠山,饮茶赋诗的情景。半山碧松之阳有两人对说,一少年沿山路而下,茅亭中两人围井阑会就,支茶灶于几旁,一童子在煮茶。茶灶正煮井水,茶几上放著各种茶具。

该画体现了文征明早年山水画细致清丽、文雅隽秀的风格。画前引首处有蔡羽书的“惠山茶会序”,后纸有蔡明、汤珍、王宠各书记游诗。诗画相应,抒性达意。

据蔡羽序记,正德十三年二月十九日,文徵明与好友至无锡惠山游览,品茗饮茶,吟诗唱和,十分相得,事后便创作了这幅记事性作品。画面采用截取式构图,突出“茶会”场景,在一片松林中有座茅亭泉井,诸人冶游其间,或围井而坐,展卷吟哦,或散步林间,赏景交谈,或观看童子煮茶。人物面相虽少肖像画特征,大都雷同,动态、情致刻画却迥异,饶有生意,并传达出共通的闲适、文雅气质,反映了文人画家传神胜于写形的艺术宗旨。同时,青山绿树、苍松翠柏的幽雅环境,与文人士子的茶会活动相映衬,也营造出情景交融的诗意境界。

此图运用工笔设色法,树干、山石、坡坨的勾、擦、皴染多用中锋,掺以侧锋,具行书的笔法,呈“以书入画”特色。运笔纤细,兼带拙味,如人物衣纹用高古游丝描,稳健潇洒中略见涩笔,工中兼拙。树石形态亦于精细中呈适当变形,工整而带装饰味。设色青绿、浅绛相融,山石敷以石绿,勾线、凹处加淡赭微晕,树干运赭石、藤黄间染,人物着色后线条用色复勾,整体色调于对比中见融和,呈现出清丽细致、文秀隽雅的新风格。这种小青绿的画法,继承了元代钱选、赵孟的山水画体,并有发展创造,树立了明代文人青绿山水画的新格。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欣赏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唐 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2), 军将打门惊周公(3)。口云谏议送书信(4), 白绢斜封三道印(5)。开缄宛见谏议面(6), 手阅月团三百片(7)。闻道新年入山里(8), 蛰虫惊动春风起(9)。天子须尝阳羡茶(10),百草不敢先开花(11)。仁风暗结珠蓓蕾(12),先春抽出黄金芽(13)。摘鲜焙芳旋封裹(14),至精至好且不奢(15)。至尊之馀合王公(16),何事便到山人家(17)?柴门反关无俗客(18),纱帽笼头自煎吃(19)。碧云引风吹不断(20),白花浮光凝碗面(21)。一碗喉吻润(22), 二碗破孤闷(23)。三碗搜枯肠(24), 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25)五碗肌骨清(26), 六碗通仙灵(27)。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28)。蓬莱山(29),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30)。山中群仙司下土(31),地位清高隔风雨(32)。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33),堕在颠崖受辛苦(34)!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合得苏息否(35)?

注释:(1)走笔:疾书。孟谏议:即孟简,字畿道,唐德州平昌(今山东商河以北)人。进士擢第,官至谏议大夫,元和六年出任常州刺史及越州、襄州、睦州等地刺史。(2)日高丈五:指天已大亮。(3)军将:低级武官。周公:周武王之弟,各旦因封地在周,故称。惊周公:惊起睡梦。(4)口云:口说。一作“口传”。(5)白绢:采用生丝织成的平纹织物。(6)缄:书信。宛见:好像看到。(7)手阅:亲手收检。月团:即茶饼。(8)闻道:听说。入山里:上山采茶。(9)蜇虫:藏在泥土中过冬地虫。(10)天子:古称统治天下的帝王。阳羡茶:产于江苏宜兴。(11)百草不敢先开花:这里是夸张的笔法。(12)仁风:温和的风,即春风。暗结:暗暗形成。蓓蕾:花蕾含苞未开的花。这里指茶芽。(13)黄金芽:最早发出的一些茶芽,颜色微黄。(14)摘鲜:采摘新鲜的茶芽。焙芳:烘焙茶叶。封裹:把焙干的茶叶包裹起来。(15)至精至好:极好的茶叶。不奢:(茶叶数量)不多。(16)至尊:至高无上的地位,此指皇帝。王公:皇帝下面的高级官员。这句是说茶叶供奉皇帝之余就该献给王公。(17)山人:卢仝自称。(18)柴门:用树条编扎的简陋的门。(19)纱帽笼头:纱帽罩在头上(不是当官的所戴之乌纱帽)。(20)碧云:形容汤色碧绿。(21)白花:指茶汤的饽沫。陆羽《茶经.五之煮》:“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为沫,后者为饽,轻细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 ”(22)喉吻润:喉中感到滋润。(23)孤闷:孤单烦闷。(24)枯肠:比喻才思枯窘。(25)不平:不公平。(26)肌骨:泛称身体。清:清爽。(27)仙灵:神仙。(28)腋:胳肢窝。习习:微风吹拂貌。(29)蓬莱山:古代传说中的“三神山”之一。(30)归去:到蓬莱山去。(31)司:掌管。下土:大地,指人间。(32)地位:境地。 (33)苍生:旧指百姓。(34)颠崖:高峻的山边。这句是说许多人因采茶而可能从颠崖上掉下去而丧生。(35)苏息:困乏后得到休息。

古代茶人“卢仝”介绍


卢仝(约795—835年)唐代诗人,“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县),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早年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

卢仝是韩孟诗派重要人物之一。朝廷曾两度要起用他为谏议大夫,而他不愿仕进,均不就。曾作《月食诗》讽刺当时宦官专权,受到韩愈称赞(时韩愈为河南令)。甘露之变时,因留宿宰相王涯家,与王同时遇害。 据清乾隆年间萧应植等所撰《济源县志》载:在县西北十二里武山头有“卢仝墓”,山上还有卢仝当年汲水烹茶的“玉川泉”。

卢仝好茶成癖,诗风浪漫,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传唱千年而不衰,其中的“七碗茶诗”之吟,最为脍炙人口:“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茶的功效,和卢仝对茶饮的审美愉悦,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以诗名,诗则又以茶名也。卢仝著有《茶谱》,被世人尊称为“茶仙”。卢仝的《七碗茶歌》在日本广为传颂,并演变为“喉吻润、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清、通仙灵、清风生”的日本茶道。日本人对卢仝推崇备至,常常将之与“ 茶圣”陆羽相提并论。

如今在河南济源思礼村东口一碑亭里,还竖有“卢仝故里”碑。碑身正中有“卢仝故里”四个榜书大字,是清朝广东道监察御史刘迈园所题,两侧是“贤才工诗与日月同辉,德泽润野使荟草争妍。”

卢仝的七碗茶歌,在日本已经演变成茶道,因此卢仝在日本久负盛名。在抗日战争时期,“卢仝故里”碑曾震慑了日本鬼子,使全村免受涂炭。据说当年有一天,日本鬼子从南门进了村,一路烧杀抢掳还杀害了三位村民。不久,又一队鬼子兵从村外向村东门走来,准备再次进村抢掠。奇怪的是,当他们走到“卢仝故里”碑前却停下了,领头的鬼子军官端详了一番石碑上的字迹之后,竟弯腰向石碑鞠了三个躬,然后带领鬼子兵匆匆离去,村子因此免去了一场灾祸。这个故事让人心生感动,卢仝温和但强大的力量,竟能在千年之后化解战争,使凶残的侵略者躬身而退。

孟臣壶与卢仝诗


卢仝茶诗、孟臣壶艺、曼生式款刻,这三大绝艺都集聚于此一茶壶上,是近二百年来难得一见的好壶。此壶高66毫米,口径49毫米、全长约182毫米。把易提,沿薄而齐,纽上有“眼”,是标准的孟臣式折腹壶。壶身轻而平滑,上刻有卢仝的“七碗歌”(即茶诗),得复刻两次,共一百二十四字,行草流畅,笔笔有力,壶低落“平生一片心孟臣”款。这种在壶上刻诗落款的风格,来自于“曼生壶”的遗风。

以下,我们将逐一介绍卢仝茶诗、孟臣壶艺、曼生诗歌刻的典故。

唐朝诗人卢仝,一日正在日高眠浓之际,被敲门声惊醒,原来是好友孟谏议,着人送来新茶三百片。卢仝为此感动得诗情大发,于是走笔写下谢诗一首“谢盂谏议寄新茶”,诗中最有名的一段是: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肤清,六碗遁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七碗歌”自卢仝后,广为文人、雅士、品茗君子所传颂,在慢悠悠地品茗之余,细细地品味诗中的雅趣。

与卢仝的谢茶诗同为饮茶史上之佳话的是“孟臣壶”。惠孟臣,明朝天启、崇祯年间荆溪人士,他可以说是继宜兴茶壶鼎盛期的时大彬之后的名手。以制作小壶出名,壶形有平肩形、梨形、鼓腹形、圆腹形、扁形、折腹形等。孟臣壶的制作年代,最早的可以到天启年间,传世的有一白砂大壶,底款楷书“大明天启丁犯荆溪惠孟臣制”,此为一证。以后延续至清代,几百年来,经久不衰,普受欢迎。而惠氏家族也一直不断地制造孟臣小壶。

最后,我们要提的是所谓“曼生壶”。陈鸿寿,字恭,号曼生,浙江钱塘人,乾隆年间作宰宜兴时,由于他书、画、篆刻无一不精,又处心积虑想重振陶艺,因此亲手绘制十八壶式,并广交文艺界人士,请他们在壶上,或刻诗或作画,再度掀起陶艺的热潮。这种在壶上题刻诗、画的风气始自于陈曼生,因此称此类壶为“曼生壶”。

茶画《斗茶图卷》欣赏


《斗茶图卷》(南宋·刘松年)

我们通常所说的斗茶,是我国古代以竞赛方式,评定茶叶质量优劣、沏茶技艺高下的一种方法,可谓是中国古代品茶的最高表现形式。用今人的话来说,就是古人用战斗的姿态,进行品茶比赛,与当今的名茶评比大致相当。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斗茶乃是人们运用审美观对茶叶进行鉴评和欣赏,是中华民族高洁清雅风尚的一种体现,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追求。

在我国饮茶史上,斗茶最早出现于唐代中期。据无名氏《梅妃傅》载:“开元年间,(唐)玄宗与妃斗茶。顾诸王戏曰:‘此梅精也。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斗茶今又胜我点。’”这是斗茶的最早记录。不过,在历史上最讲究、最热衷于斗茶的则要算宋代了。由于宋代品茶之风大盛,于是唐代开始的斗茶之风在宋代达到高峰。

对如何斗茶,宋代唐庚的《斗茶记》写得较为详细: 二三人聚集在一起,献出各自所藏的珍茗,烹水沏茶,互斗次第。到了南宋,不仅名茶产地及寺院有斗茶之举,就连民间也普遍开展。南宋画家刘松年的《斗茶图卷》更是生动地展现了集市买卖茶叶民间斗茶的景象。这种斗茶,很有些现时评茶的味道,并与茶叶市场交易联系在一起。

《斗茶图卷》著录于《石渠宝笈二编·重华宫藏》。此图卷描绘的是民间斗茶情景:几个茶贩在买卖之余,巧遇或相约一起,息肩于树荫下,各自拿出绝招,斗试较量,个个神态专注,动作自如。河坊街上的饮茶风俗作为当时杭州市井生活典型代表,在画作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图卷右上方有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为明代杭州人俞和所书,显系后来补书。

中国茶文化和“茶仙”卢仝


“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这精妙的对仗道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雅、俗两派和谐的对立与统一,中间的一个“茶”字,承上启下,雅俗共赏,尽得酣畅与风流。

普通茶碗中置入茶叶几片,沸水泡开,便多了一分清苦的芬芳,溽暑蒸人,汗流浃背之时,捧起海碗大吞一口凉茶,惬意沁入心脾,就能感受到全身十万个毛孔张开的爽利,这是酣畅的牛饮;文人雅士,将茶饼仔细摆布,一捻一揉,点汤、击拂,恰到好处,看汤花匀细,紧咬杯盏,形如兔毫,妙趣横生,这是风流的茗战。

两种风格、两种意趣,一文一武,一张一弛,体现了一种和而不同的审美。在中国的茶文化史上,“茶仙”卢仝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他是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出生望族,但家境却十分贫寒。卢仝淡泊名利,清贫耿介,在士林中享有广泛的声誉,而最为人所称道的,就是他在饮茶之道上的造诣,因而被尊称为“茶仙”。

淡泊富贵的性格与满腹诗书的才华,让卢仝把茶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不矜名贵、不耻粗犷,他自然放达的风格一时之间引无数人竞折腰。当时的文学大家韩愈、张籍、孟郊、贾岛等,经常与卢仝一起煮饮清茶,歌赋词呤,留下了许多佳话。

卢仝曾与韩愈在桃花泉旁的竹林中一同品尝当地的菊花茶和冬凌茶,因为菊花茶缺少清苦之美而心下恹恹。韩愈顺手摘下身边的竹串子,建议将其泡茶试饮。结果,天然的竹串子未经炮制,滋味苦涩有余而清香不足。卢仝喝完之后,心里更觉遗憾。正当韩愈在旁劝解之时,卢仝突然捧起生泉水就往肚中猛灌,稍后,在韩愈不解的目光中,把泉水盛起烹煮,让韩愈品尝。韩愈品后,顿时明白过来,原来,生津和血的竹串子在和甘甜的泉水进行药化反应后,逐渐变得柔绵清心,被成功调制成了一道上品,而这次饮茶的故事,也成为一段风行的佳话。

元和六年,卢仝收到好友谏议大夫孟简寄送来的茶叶,再邀韩愈、贾岛等人重会桃花泉煮饮时,在鲜美茶汁的刺激下,才思溢溢,创作了千古流传的名篇《七碗茶歌》。卢仝在大口啜饮的体验中,在唇舌间品尝到了茶叶香气醒神益体的奇妙味觉,一碗茶中仿佛凝聚万象,七碗入口,清风遇体,人就会不自觉地张开两腋,直欲飞升。

在《七碗茶歌》中,他写道: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这就是茶仙感悟中的神妙境界,对普通人来说却也极富感染力。我们在喝茶时,如果面对这样的文字,大概也会觉得,手中的杯盏收纳着神秘的力量,舌尖便不由暗生一缕清甜。(作者单位:浙江衢州石油分公司)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煎茶品尝茶诗鉴赏


卢仝(775?—835),自号玉川子,年轻时隐居少室山,家境贫困,刻苦读书,不愿仕进。甘露之变时,因留宿宰相王涯家,与王同时遇害。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释义】

阳羡茶:阳羡,古属常州。沈括《梦溪笔谈》:“古人论茶,唯言阳羡、顾渚、天柱、蒙顶之类。”张芸叟云:“有唐茶品,以阳羡为上。”(《茶事拾遗》)阳羡县在宋代以后曾一度改名为义兴县,故又有“义兴茶”之名。该茶在唐代经茶圣陆羽品为“芬芳冠世产”,列为贡茶,历唐、宋、元、明盛行不衰。

【详解】

此诗又称《七碗茶诗》,是与陆羽《茶经》齐名的玉川茶歌。诗中通过记叙孟谏议送来新茶,联想到茶叶的采摘与焙制,接着浓墨重彩描写自己反关柴门,独自煎茶品尝的情趣与快感,连饮七碗,如珠走坂,直吃得两腋生风,飘飘欲仙。至此诗人笔锋一转,直上天庭,为百万苍生请命,问一问下界的老百姓何时才能得到苏息的机会!全诗浅显易懂,饶有情趣,风格别致,寓意深刻,是茶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茶与画的相遇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茶与画的相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茶与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但那不是普通茶艺所能涵盖的,而是茶与艺术的融合。在读叶梓先生的《茶痕》时,忽然就明白了茶与艺术的关系或许更为多样化,单单是从绘画的角度来研究不同的茶风和茶俗,以及由此演绎的茶文化,也有了更多的趣味。

中国是饮茶最早的国家,留下的茶诗茶文茶赋可谓是数不胜数,在绘画方面也有不少的记录。如阎立本的《萧翼赚兰亭图》、赵孟頫的《斗茶图》、金农的《玉川先生煎茶图》等等,都各有风姿。如“最早的茶画《萧翼赚兰亭图》的左下侧,有一茶床,就是陆羽在《茶经·四之器》里提及的具列,专门用以摆放茶具。具体的茶具,有茶碾、茶盏托及盖碗各一。自此以后,凡有茶画,则必有茶具”,且“几乎在所有以茶具为题的画作里,都配之以梅,或者菊”,从饮茶的场景来看,在不同的时代,饮茶人的着装、姿态、环境也有差异,但就内容而言,是与当时的背景吻合的。因此,从这些细节着眼,或许就能读懂茶史的更多内容。

这些,是叶梓观察的独到之处,他将饮茶的种种场景与绘画结合起来,就构成了全新的解读。

茶之于日常生活,不只是闲情逸致,也还有更多的茶俗在其中,如文徵明有不少茶画,名气最大的莫过于《惠山茶会图》。这说明,早在明代,惠山就已进入文人的视野,常常三五相邀,在那里临山凭水,娱目养心。这虽是文人雅士于惠山一角竹炉煮茗茅亭小憩的片断,却与当下的茶风有所不同。试想,你坐在茶楼里,喧闹可能遮挡了自然山水的清音。现代社会的便捷所带来的和失去的之间做比较的话,或许失去的更多一些。

在当下的生活中,我们回头再看这些茶画,读一读那些小品散章,都觉得古人的情趣和性情,是浪漫的、奔放的,或含蓄而又富有情味。所谓怀古就是怀念那一段逝去的美好时光。今天我们固然也在喝茶,哪怕是在长亭外、古道边,岂又能体验出那情怀呢?

以散文的笔调再现喝茶的场景,同时打通艺术的界限与隔阂,从不同的时代出发,不管是斗茶、煮茶,还是茶与琴的联合,都在传承着茶的精神:有无穷之味。这正是《茶痕》带给我们的启示。

叶梓先生在后记里说:“所谓人生,也就大抵如此了:一杯茶,几个朋友,读书、写字、闲逛,一晃,人生的暮年就来了。”这种感慨是读画的结果,也是茶与画相遇所产生的美好所致。当我们平静地喝一杯茶,不去思想万物,不去看那些茶中的艺术,可能就不会生发出这种感慨。但这却在提醒我们,应该珍惜的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也有美好也有忧愁。只是我们少了关注,才对生活的浮夸,多了些欣赏吧。

关于本文《茶与画的相遇》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