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帝乾隆:不可一日无茶

发布时间 : 2019-11-30
清代茶叶 茶包无好茶 乌龙茶无糖

【www.cy316.com - 清代茶叶】

如今在中国,饮茶文化由来已久,在古代,人们已经学会种茶,制茶以及饮茶了。从唐代开始,饮茶便开始在贵族中开始流行起来,至宋朝后,饮茶逐渐成为老百姓也享受得起的一项活动。在古代,似乎都有进贡的传统,向皇宫进贡各地的优质特产成为了一项制度。在清朝年间,皇帝饮用的茶叶都是全国特级的茶叶,据资料记载,乾隆皇帝生平酷爱饮茶,他称:“不可一日无茶!”。由此可见,对于茶已经达到了痴迷的地步。

清代乾隆皇帝弘历,在位当政六十年,终年八十八岁,这一寿龄既使在现在也是高寿的了,而在中国古代的帝王中更是名列第一的。 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乾隆与茶的故事,涉及到种茶、饮茶、取水、茶名、茶诗等等与茶相关的方方面面。

相传,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到杭州,曾四度到过西湖茶区。他在龙井狮子峰胡公庙前饮龙井茶时,赞赏茶叶香清味醇,遂封庙前十八棵茶树为“御茶”,并派专人看管,年年岁岁采制进贡到宫中,当然茶客就是他本人,“御茶”至今遗址尚存。 乾隆十六年,即1752年,他第一次南巡到杭州,在天竺观看了茶叶采制的过程,颇有感受,写了《观采茶作歌》,其中有“地炉微火徐徐添,乾釜柔风旋旋炒。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功夫殊不少”的诗句。皇帝能够在观察中体知茶农的辛苦与制茶的不易,也算是难能可贵。 乾隆皇帝不是死在任上的,而是“知老让位”的。传说在他决定让出皇位给十五子时(即后来的道光皇帝),一位老臣不无惋惜地劝谏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呵!”一生好品茶乾隆帝却端起御案上的一杯茶,说:“君不可一日无茶。”这也许是幽默玩笑之语,也许是“我应该退休闲饮”之意,或者是兼而有之。乾隆在茶事中,以帝王之尊,穷奢极欲,倍求精工,什么排场都可以做得到。他首倡在重华宫举行的茶宴,豪华隆重,极为讲究。

据徐珂《清稗类钞》记载:“乾隆中,元旦后三日,钦点王公大臣之能诗者,宴会于重华宫,演剧赐茶,命仿柏梁体联句,以记其盛,复当席御诗二章,命诸臣和之,岁以为常。”他还规定,凡举行宴会,必须茶在酒前,这对于极为重视先后顺序的国人来说其意义是很大的。

乾隆六十年(1796年,他是在这一年让位的)举行的千叟宴,设宴八百桌,被誉为“万古未有之盛法”。与宴者三千零五十六人,赋诗三千余首,参宴者肯定都是当时的非一般人,却似乎没有留下什么名章佳句。 对品茶鉴水,乾隆独有所好。他品尝洞庭中产的“君山银针”后赞誉不绝,令当地每年进贡十八斤。他还赐名福建安溪为“铁观音”,从此安溪茶声名大振,至今不衰。 乾隆晚年退位后仍嗜茶如命,在北海镜清斋内专设“焙茶坞”,悠闲品尝。他在世八十八年,为中国历代皇帝中之寿魁,其长寿当与之不无关系。当然他身为皇帝,使用的延年益寿之术肯定很多,喝茶是他养生之一法。中国古代的许多防老术效果并不好,一些“丹药”之类更是弊多益少,唯有饮茶可能是唯一能够长年不厌、裨益多多的嗜好。

小编推荐

生活与茶 一日不可无茶


生活与茶,渐渐分不开了。其实与茶开始接触,仅仅是从去年刚刚开始,追究起来还是突然闲的,本来是奔琴而去的,后来琴倒慢慢疏落了,转到了茶。趁兴致刚上来,就去搜寻相关的论坛和茶群,以新人论居,所见人有喝茶的有卖茶的也有做茶的,形形色色,一时还真无从分辨,只觉高人无数。

看茶问茶蹭茶,见什么都问,因为确实一头雾水。而从茶又到摄影到青花到紫砂到字画到国学到禅学,涉及范围越来越广,只恨当年所学太浅薄,书到用时方恨晚。但真要静下心来去学时,总感觉无从下手,也想过拜师,但真人不曾露脸,或者咱太庸俗无法识真颜,后来就以没时间为由自己给自己开脱了。有人批评我浮躁,是啊,一贯如此,太爱热闹不喜研究。就这样,闲闲地混了一年,似乎知道点儿,似乎什么也不知道。无知者无畏,这才是新人本色。知道多了,就会谨言慎行了吧。

生活里开始习惯了有茶相伴。每天会固定地上论坛看贴回贴,有活动去跟风,有人喊还去喝,有茶还要蹭。也会拿了相机拍了发贴凑数,或者拼些文字写写暧昧,写的东西有人看也会窃喜,没人理也不敢懈怠,只当码字游戏而已。闲情有了寄托,似乎就不那么闲了。自然也认识了一些朋友,基本都是来自网络,本地的外地的,网络并不是完全虚拟,只不过是搭建了一个平台而已。该见的自然会见到。其实人来人往,兜兜转转,跑不掉还是那些人,而有时也会多一些期待。曾经,被踢被拒绝会难过,不过回数多了自然有了免疫,时间才是最好的老师。

茶还不是唯一,上班还是习惯白水,或者放了菊花,一天就这样闲闲地过去了。真正静下心泡茶的时候并不多,可能还没真正上瘾,没到一日不可无茶的地步。这样也好,无茶无味,或者淡茶淡饮,没有过多的讲究,生活才是重要的,茶一直不是生活的全部和目的。但,生活不会再离开茶了吧。

一日品茶也要分“秋冬季”


下午15点至晚21点是一日之“秋季”。人的阳气一日之收与藏和生与长同等重要,如同成熟的谷物,只有收割进仓,才是真正得到。一日之收而未收,如同谷物遗散未归,人体会亏欠,不堪重负导致衰败。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5节气的茶,浓缩了天地收敛之气,统称为“秋收茶”。秋季品“秋收茶”,以茶力助人力秋收阳气。

品秋收茶,应根据人血清血浊不同,南方北方不同,春、夏、秋、冬不同而区别对待。

血清者,神经系统灵敏,身体预警机制反应迅速,不易隐藏大病。这种类型的人过酉时之初(17点)后,不饮茶为好。此时是一日之“白露”。茶中兴奋元素有可能令人神经系统活跃而难以入眠。

血浊者,神经系统反应相对迟钝,预警系统不太灵敏。这种身体病藏于身心,不易显露。这种类型的人,品秋收茶的时间可过一日“秋分”(18点),耐受者可至一日“立冬”(21点)前。血浊者品茶出些微汗,可洗血通络,祛瘀阻,有利防止经脉堵塞。

北方四季分明,昼夜分明。一般情况下,一日“秋分”(18点)之后不品用茶。

南方昼夜温差和四季冷暖落差不大,品秋收茶可延至一日“秋分”(18点)后。除冬天外,大部分时间晚上令人身心燥热,阳气难收。阳气不能有效收藏,就会浪费能量,使身心欠债。

秋季是收阳气的季节。春季、夏季乃至冬季也要收阳气。因为一日有四季,申初(15点)至亥初(21点)是一日之秋,要收进一日之阳气;亥初至寅初是一日之冬,要藏住一日之阳气。一日有效收和藏,才会有充沛的精力生活。所以,四季饮茶均应注重一日收、藏阳气,此乃。

春天万物生发,整体上收敛阳气与节气相悖。春天是生阳季节,何以收敛?申初至亥初为一日之秋,收敛阳气有助于实现春三月“生发”,是大“生发”季节的小“收敛”。

春季之收不宜过,每日秋收在申时。春季的主题是生发,所以每日“秋收”品茶可有微汗,不宜大汗。一旦大汗淋漓,即泄了阳气。

人无火不活,火过则焦。把握一日之秋申初之后的“小收阳”,恰是春三月的生发之道。

夏天万物成长,大开大放,收敛与节气相悖。但成长开放程度取决于每日之“小秋收”。如一日“春不生”,人阳气不举而昏沉;一日“夏不长”,致身心疲惫;一日“秋不收”,腰背无力;一日“冬不藏”,次日惊恐。

夏三月阳气大放,人之阳气与太阳之气内外呼应,同气相求。身心寒气可借天地阳气开放之机排出体外。酉时肾经最旺,精华潜藏。

夏季一日之申时饮秋收茶,除收一日之阳外,还有洗血、洗肾、洗膀胱之功,促阴阳相交。夏季万物呈开放状态,饮茶可出汗。

把握一日之秋申时“小收阳”,恰是夏三月成长之道。

秋季万物收藏,“一日收藏”与节气相合。每日“秋收”以凉血为目的。郁热者阳气不能归肾化为精华,应品秋收茶收敛,化积热为肾精,变废为宝。

秋分后天气渐凉。品秋收茶要把握适量,防止伤胃,导致胃寒。但热盛者仍要以秋收茶收阳归肾,化腐朽为神奇。秋季饮茶不宜大汗,可有微汗。

冬三月是万物闭藏之时。冬忌汗泄。冬季一日秋收之要,是将身心内热收敛于肾。收则壮腰,失则酸萎,汗出阳泄。所以,冬季一日申初之后秋收茶意在凉血归肾,而不可汗出。把握一日之秋申时“小收阳”,恰是冬三月藏匿之道。

一年四季晨茶可出汗。春季小汗,夏季大汗,秋季小汗,冬季微汗。晨主头,早上头脑茶洗之后,百脉通行无阻,开启新的一天。

办公室一族的一日三茶减肥法


整天坐在办公室的MM们一直都在寻找适合自己又简单有效的减肥方法,下面小编针对办公室美眉作出了一日三茶减肥法,喜欢喝茶的MM不妨进来看看。

一日三茶减肥法:

1、清晨的上甘茶

上甘茶富含茶多酚、VE、硒三者黄金搭档,平衡氧化还原氛围、捕捉自由基、保护细胞膜、修复损伤细胞,具有非常显著的养颜美容抗衰老功效。上甘茶口感甘甜,是年轻办公室MM们清晨必备佳品。

2、咖啡下午茶

下午茶不仅可以丰富生活,更是很多职场女性青睐的减肥方法,在下午三四点的时候,人体的能量已经消耗得差不多,这时候不妨喝杯咖啡,还可以吃些点心,下午茶会使你晚饭前已有饱胀感,从而可以轻松地削减晚饭的食量,有利于减肥。

3、晚饭后虫屎茶

在晚饭后半小时饮用一杯福音山的虫屎茶,能够帮助你调理肠胃,保持肠胃活力,将脂肪转化为热量消耗掉,或分解排出体外,从而控制热量吸收,减少发胖的机率,让你瘦下来。

一日三茶减肥法,简单又健康,办公室一族们可不要错过!

“十全老人”乾隆皇帝的养生秘决


中国帝王当中,最长寿的人当属乾隆皇帝了,享年89岁,不仅在皇帝当中首屈一指,在“七十古来稀”的古代中国,这个年龄已经十分难得,这和乾隆皇帝十分注重养生分不开。

中国历代皇帝,为求长生不老,求仙访道,炼制丹药的比比皆是。秦始皇就曾经命令500童男童女寻找蓬莱仙岛以求仙丹。然而历代服用仙丹的皇帝,不仅没有长生的,很多皇帝还早早地“登天”了,其实大多数是重金属中毒导致的。中国古代的炼丹术极其不科学,不仅用料多是汞、砷一些重金属,而且长期高温熬炼的方法也会带来大量的重金属残留。

与乾隆皇帝不同,乾隆的皇阿玛雍正就是一位迷恋仙丹的皇帝,雍正正是服用了仙丹中毒而亡的。所以说雍正并不是不注重养生,只不过方法和思维受到了局限。雍正死后,对炼丹术十分怀疑和反感的乾隆,马上就将宫中的炼丹术士赶出皇宫(一说是全部杀了)。可见乾隆人体健康有一定的科学认识的皇帝,这也是促成了他长寿的原因。

茶是皇家的主要饮品之一,同时也能起到很好的保健养生作用。乾隆皇帝就是一位茶叶爱好者,为喝到最好的茶,他甚至发明了一个秤,称不同水的重量,选取最轻的水泡茶,足见他对茶考究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关于茶的诗很多,从这些诗中可发现,乾隆皇帝对云南的普洱茶也是情有独钟的。现在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还遗留着云南古六大茶山进贡的普洱茶贡品。其中除了我们所熟知的普洱茶的砖茶、沱茶、团茶和金瓜外,还有一种被称为普洱茶膏的茶制品。现在仍保存在故宫的普洱茶膏,是清朝道光年间宫廷御茶房生产,除少许碳化外,茶膏没有任何霉变。称奇的是,这个普洱茶膏在自然条件下被存放了100多年,不仅没有变质,且至今仍可以食用。

这种普洱茶膏的制作方法,正是起源于乾隆时期。实际上普洱茶膏早在雍正时期就有生产,由云南土司借鉴中医熬制药膏的方法制作,以普洱茶为原料用大锅熬制而成,并将其作为贡品进贡皇宫。

迷恋丹药的雍正,自然比较接受这种茶膏。然而喜爱普洱茶的乾隆皇帝,却不太赞同这种做法,而将普洱茶膏的制作搬进了清宫御茶房,一改高温的制作工艺,采用常温下压榨制膏的方法,制作普洱茶膏。由于这种工艺很好地保存普洱茶中有益菌和生物酶的活性,因此所生产的普洱茶膏能够长期保存,且同普洱茶一样越陈越香,同时也杜绝了长时间高温熬煮产生重金属的问题。至此,普洱茶膏作为清朝宫廷御制的茶产品,深藏红墙黄瓦的紫禁城内,为皇室专用的养生饮品,躲避了世人的眼睛。

受到清朝宫廷普洱茶膏制作工艺的启示,当今的人们在低温条件下制作具有“活性”的普洱茶膏。利用现代发酵工程和超膜过滤技术,不仅可以生产出媲美陈放数十年“老普洱”的茶膏,还能完全剔除农残,无重金属超标,成为了安全、营养、快捷的现代高端茶品的代表。近年来普洱茶膏的养生价值,不断为世人所认识,普洱茶膏也因此越来越受到青睐。目前市场上“玉龙胜雪”、“红运当头”等产品,受到了广大茶膏爱好者的喜爱。这一本来属于皇家的神秘饮品,正在融入当今社会,成为现代茶文化和养生文化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