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纳寻茶记|今人曾见古时茶,古时茶曾见古今人

发布时间 : 2019-12-09
古茶普洱茶 普洱茶古茶 金版纳普洱茶

古茶普洱茶。

一棵茶树可生存一千年甚至两千年,这是什么概念?当我走进勐宋古茶园,扑面而来的是参天大树,是静静肃立的古茶树,更是历史久远的沧桑,脚下的泥土有多少茶人,茶农,茶者踏过?千年来的古茶园,古往今来几人来?今人曾见古时茶,古时茶曾见古今人!

藏在深山中的古茶树,不争朝夕的辉煌,不争世俗的荣耀,不争荣辱的付出,只是为人类不求回报的供给,但是我来了,我一定要赞美您!您是自然界的奇迹,更是见证人类的奇迹,你默默无闻地奉献,花开花谢,春去秋来,一杯茶的艰辛,几人能懂。

也许您最需要一个人懂你,千年等待,只为我来。也许我就是千年前亲手栽种你下土的那个人,岁月轮回,从来没有想过做茶的人做茶了,来到了你身边,抚摸你的身躯,你还好吗?千年未见,只为等待,等待那个懂你的人的到来!wwW.Cy316.com

千年前的因,今日的果,一段人树未了情,茶树,今日重现于世,走进人们的心中,它在寻找,寻找那个人,一个承诺,千年等待,千年回报,人来人去,王朝更迭,你依然不倒,也许神农氏不会再回来了,也许是他不想再见你,物是人非,也许这就是最好的安排!

人真的有轮回吗?谁也无法回答你,但是生命有轮回,花开不是为了凋谢,而是为了结果,结果不是终结,而是开始,当无人采摘的果实掉进土壤,一个新的生命破土而出,再次循环,如此往复。结在茶树上的茶果,开在深山里的茶花,不断轮回,默默演变天地之道。

开始有人上茶山来了,文人来了,哲学家来了,思想家来了!静观一棵茶树,突然灵感来了,突然找到了许多年没有找到的感觉,突然内心一动,稍纵即逝的领悟就要逃走,于是他们开始长住下来,与茶树结缘,他们找到了人类起源的那一丝丝萌动的芽头。他们在寻找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能实现吗?我不知道,茶树会给他答案。

有的人嗤之以鼻说,不就是一片树叶吗?有你说的那么玄乎吗?我也不知道,因为每一个人的理解不同,至少我是因茶而来,茶是我生命中的贵人,我们用它来养家糊口,维持生活,而不至于流落街口,遭人白眼,是它带给我幸福生活,谨此,我要常怀感恩之心!

人类世界的最后一块净土!古茶园,也许不久,众人慕名而来,资本蜂拥而至,最后一净土也会被污染,被破坏,亲爱的,到时,你的承诺已经全部兑现完了,你不用再经历如此揪心漫长的等待了,等待那个人的到来了!你终于可以长眠了……

但愿在我活着的时候不会见到这一幕,但愿你能够一直坚守下去,等待下去,千年之约,只为你来。

cY316.com延伸阅读

寻茶记:西双版纳归来,让人哭笑不得的误导消费


前几天偷了个懒去了趟西双版纳。此行实在是无奈之举,这个季节,大部分地区天寒地冻,查了下天气,只有西双版纳还能保持在20度以上的温度(海南不算)。去了西双版纳,没理由不看看茶叶,虽然季节不对,但是喝了这么久的普洱,总算是来了一趟产地,结果,听了几家的导购,真的是……

首先要说,在西双版纳,满大街都是大大小小的茶叶店,有些还是连锁的,名字取的超级霸气,如老班章古树茶厂,刮风寨古树茶厂等等。但是,你进去一看,基本都是百十块一块的饼,SO,品质你自己想吧。

其次,误导消费者的号记N多。如同庆号,有龙马同庆号、易武同庆号、易武同兴号等;陈升号有陈臻号、陈生号、陈生记等;如果是小白,稍不留心,或者店家一忽悠……

再次,你进任何一家,店家都会告诉你,哪款是熟茶,哪款生茶,生茶什么口感,熟茶什么功效,乍一听,似乎服务态度很好,但是如果你问的深入一点,有些店家立马就露怯了。我曾经进了一家茶店,里面林林总总紧压茶、散茶几十种,好多山头我连听都没听过(不得不感叹普洱茶的博大精深啊,至于口感如何另当别论),我当时指着标价6000一斤的冰岛问她,这是冰岛哪里的茶?回答说,就是临沧那边的茶。再次问她,哪个寨子?回答:冰岛寨。再问:冰岛村有5个寨子,你不知道这个茶是哪个寨子的吗?回答:总之就是冰岛那边的茶。顿时无语了……

最后,发现好多商家会给没怎么接触过普洱茶,或者只接触过熟茶的客人介绍一种所谓不揉不炒、纯芽头的普洱茶。一般是这样介绍的:“看这个饼面,全部是芽头,真正的明前茶,请大家记住以后买茶就买这样的,全部是芽头,口感最好,选料最精,大叶的不要选,另外选茶饼一定要选松一些的,说明是手工茶,机器压茶,茶饼紧,这样的茶不好,大家不要买。”我看到很多客人真的就花了一百、二百的就买了这种口感几乎和绿茶没什么区别的普洱茶饼就欢天喜地的闪人了,姑且不论什么一百、二百能买到什么样357克的芽头茶饼,就只说这种对普洱茶宣传时,对概念的偷换,断章取义,我就真的只能是呵呵,呵呵了。

云南出好茶,但,想在云南买到好茶,还是要擦亮眼睛。

古代时期茶膏曾成为“国礼”


古代时期茶膏曾成为“国礼”!普洱茶膏兴于唐,据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根据这段“茶膏”字样正式出现的资料,我们可以得知:茶膏外部用金丝线装扮,以显示贵重,产量极少,只有八枚。

宋代制茶者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他们采用榨取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产品。

时至明清,随着云南普洱茶业逐渐繁荣,云南茶人初创了一种普洱茶制膏工艺,用柴火给大铁锅加温,即大锅熬制茶膏方法,这种方法至今仍有部分茶农和普洱茶膏厂商所使用。不过,因其加工器具、条件简单粗陋,而且制作的普洱茶膏品质不佳,只能定性为普洱茶膏制作的“土方法”。在清代雍正、乾隆时期,鉴于大锅熬制茶膏存在的品质问题和皇室饮用安全性等因素,遂将普洱茶膏的制作交由御茶房督造,并在制作工艺上做了很大改进。制茶工匠借鉴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采取了一套以玉泉山水为介质,将上好的云南贡茶浸润出汁,通过花梨木为炭介质保持在较为适宜的温度,以便茶叶的内含物质析出,再通过蒸干等手段凝结成膏的工艺,皇宫“御制”的普洱茶膏无论在品质还是功效上都是大锅熬制的茶膏无法比拟的。

而对于宫廷御制的普洱茶膏的功效,古人赞不绝口,清人赵学敏在其所著《本草纲目拾遗》中评价:“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可愈……受热疼痛,用五分茶膏噙口内,过夜即愈。”

因此,即使普洱茶膏始于唐,成于宋,兴于清,具有悠久的历史,但作为皇室专享的养生佳品,自然非一般百姓可以接触和了解的,所以并未被大众所熟知。

早在1793(乾隆58年),普洱茶膏就以国礼身份馈赠给英国使团,至今普洱茶膏仍珍藏于大英博物馆。随着清王朝的覆灭,普洱茶膏的制作工艺也湮没在了时光之中。昔日的御用茶品、尊贵国礼也仿佛在世界销声匿迹,直到2004年,鲁迅先生收藏的3克普洱茶膏以12000元获拍,才让普洱茶膏重回大众的视线中。而在2012年和2013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普洱茶膏更是高调回归——云南贡润茶叶有限公司旗下的贡润祥普洱茶膏以当代“国礼”身份,被赠送给各国政要、工商界、学术界领袖,再次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迈向了世界舞台。

版纳寻茶记|秋雨下的勐宋保塘古茶园


从版纳下飞机直奔普洱茶圣地,勐海县,海拔也是一路攀升,走到一半路程,就可以看到云雾缭绕,两旁是望不到边际的茶山,路已经是水泥路了,刚刚立秋后的大路并不拥挤,只有仙境般的云雾缭绕在远方,迷醉于生态勐海,我并不想成仙,我只想去古茶园看看。

沿途风景,还记否我们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这是勐海少年欢乐的乐园。

两旁的农田种满了农作物,这是甘蔗,不远处还有即将收割的稻谷,儿时,可有这样的记忆?上山的路,充满泥泞,勐宋保塘,我们来了!

勐海的秋雨有点冷,却无法寒冷我,寻找心目中净土的热情早就让我忘了所有。

巅茶公司老大卢志明先生给我们选择的第一站是勐宋乡的保塘古茶园,因为交通并不怎么方便的原因,这里旅游人数较少,原生态环境保护得相当好,这是纯天然的古茶园,真正藏在深山少为人知的古树茶基地。

泥泞路,在我视野里,秋雨下的保塘显得静寂,没有春茶那时候的热闹,在空山不见人的现实环境中,我们打着伞,只能闻着秋雨轻轻地飘洒的声音,走进茶山,稀疏错落的古茶树默默地欢迎我们的到来!

虽在高原,空气却不稀薄,氧离子充裕,原始森林就在附近,远离世俗的纷争与喧嚣,这里是世外桃源吗?也许我来的正是时候,没有交易,没有利益,脚下厚厚的落叶已经发黑,这是经久历月的岁月见证,风偶尔会卷起一两片落叶向我吹来,仿佛在诉说什么悄悄话,实在对不起,我没有听清楚……

静临古茶树下,它全身斑驳,各种印记或者纹路写在它的树杆上,一些不知名的生物和寄生物与它长相厮守,多少个日日夜夜,谁在陪伴茶树的成长?它默默经受住风霜洗礼,沧海桑田,它依然挺拔于此,不知提供了多少好茶叶给人类,它从来不需要人们的赞美。往事如烟,一代代茶人逝去,它却依然健在,多少世纪,历史更迭,它是最懂自然的,它是最先得道的,它更是最懂得坚守的……

攀至顶峰,远望茶山,如梦如幻,如仙境,云雾缭绕下,静默之际,感叹人类的渺小,在大自然面前,我们只是世界的过客,无论权倾朝野还是腰缠万贯,都是沧海一粟,我们只是大自然生命中最卑微的一种,沧海桑田,多少茶人屹立于此,远望茶山,感慨万千,敬畏自然,感恩自然,于心田中种一株茶树,世代传承,坚守本道,方能始终……

清代曾悄然出现过茶膏


清代曾悄然出现过茶膏!对于普洱茶膏来说,它的历史就是简单的六个字就能概括的“兴于唐、盛于宋”,而其实茶膏曾经在清代也悄然出现过,您是否了解呢?

虽然明朝废止龙团凤饼,但处在边疆地带的云南,或许由于远离京城的原因,借助“茶马古道”的交易继续着团茶与饼茶的生产。云南的团茶与饼茶尽管没有宋代茶品精致,也可说是唐宋茶品的简单模仿,但这一保留却为后来清朝普洱茶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到了清代,伴随着云南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它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初创另一种制膏工艺。这种方法显然是借鉴唐宋制作饼茶工艺,只是将“蒸”干脆改成了“煮”。而且这种用大锅熬膏的方法很快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并迅速被西藏上层人物所接受。

藏族地区的饮茶与汉族不同,他们更喜欢熬茶或煮茶的方法,因此对大锅熬膏情有独钟。很多大的寺院甚至自建熬茶间,其熬制出的茶膏专供活佛级以上的人饮用。这一方法,实际一直保留到现在。我们从西藏很多大的寺院中仍能看到这种熬茶间及自制的茶膏,证明大锅熬制茶膏的方法一直在延续。

这里,我们也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云南茶人为什么不直接采用宋代的制膏工艺,而是采取并不科学的大锅

熬制方法?——是宋代制膏工艺保密性太强,不被云南茶人了解?还是大锅熬制工序简单,相比宋代制膏工艺来得更快、更直接?这已成为我们始终不解的谜。

因为,从科学的角度看,大锅熬制茶膏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茶叶在反复高温的熬制中,其诸多的生物酶消失,使茶膏后续的转化缺乏“动能”,只能向霉变转化。不可能长期存放;二是茶叶在高温的状态下,大量营养物质会随水蒸汽一并挥发。必然造成产品的某种缺失。

玉龙胜雪茶膏鉴赏

或许是当时科技的落后,人们并不了解这些,甚至误认为此种工艺简便可行,

而忽视内在品质。因此,直到现在,很多人也误认为普洱茶膏就是大锅熬制而成,因为毕竟在清朝初年,雍正皇帝也将这种茶膏调入皇宫做为贡品。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大锅熬膏属于普洱茶膏发展的第一阶段,只能定性为土制(土方法),与后来皇宫“御制”的茶膏有很大的差别。

清乾隆年间,由于大锅熬制茶膏存在的品质问题,加上皇室从饮用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因那时云南一直不稳定,害怕投毒),因此把茶膏的制作,直接迁入到清朝皇宫内的御茶房(原址在乾清宫东庑)。并且在制作工艺上做了非常大的改进。

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借鉴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采取了一套近似我们低温提取、低温干燥的工艺,使其生产出的“普洱茶膏”跃上了新的台阶,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普洱茶膏”也由此正式定名。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当时的药学家赵学敏(公元1719——1805年)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5年)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将“普洱茶膏”纳入其中。这是从官方的文献中看到的第一个正式称谓:普洱茶膏。

这里指的“普洱茶膏”就是指清朝皇宫御茶房制作出的茶膏,而非民间大锅熬制茶膏。因为《本草纲目拾遗》是一部非常严谨的著作,它是继《本草纲目》之后另一部集大成之作。其作者赵学敏又是一位治学严谨的药物学家,从他对普洱茶膏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对普洱茶膏乃至普洱茶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他不可能将大锅熬制的茶膏——这么简单、且又丧失药效的物品纳入药学名单中。

1792年(乾隆57年),普洱茶膏首次做为国家礼品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嗄尔尼馈赠,并就此流入海外。

1925年,清朝皇室解体,普洱茶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

古时候制作普洱茶膏的方法


一、清朝皇宫的“压榨制膏法”

清朝皇宫的“压榨制膏法”与“大锅熬膏法”有着本质的不同。它可以说是最原始的生物科技的运用。代表古代科技的一个高度。这种制膏方法是借鉴唐宋时期压榨制膏思路,而形成的更高级别的生物科技。虽然它很原始,但渗透着超前的科技理念。

这种工艺的好处:①整个制作过程没有高温蒸煮,基本上是在常温下操作,保护了普洱茶特有的活性酶,这也就为制成的茶膏后续的陈化提供了“动能”,使茶膏的品质向更高层次转化。②容易成型,膏体没有“黏稠感”,可制成各种图案和模型。我们现在看到的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的茶膏,一个个小块,尺寸与重量严格的一致,且上面压有精美的图案,就是用这种工艺制成的。很多人试图用大锅熬膏的工艺复制故宫的茶膏,无论怎样下工夫,但就外观比照,都与故宫博物院里的茶膏相距甚远。③汤色通透,红艳明亮。按照这种工艺制作茶膏,你会发现,其冲泡出来的茶汤颜色通透性极强,几乎没有肉眼可看到的杂质,红亮度极高。④就香气而言,新制作出来的茶膏“味薄”,但陈化一段时间后,一般是经过三年,其香气逐渐升高,且越陈越香。这是因为茶叶的香气形成有两个路径:一是高温提香,如绿茶、乌龙茶等,通过短暂的高温将茶叶中的芳香类物质激活;另一种途径是在常温的状态下,通过微生物产酶,酶产脂类物质,而脂类物质又生成芳香类物质。这个过程是一个自然循环生成的系统,需要一个时间演化过程。正宗的普洱茶膏芳香类物质的生成就是源于这个途径。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一再强调,高温对制作茶叶,甚至茶膏是一个大忌的原因。⑤尽最大可能保留茶叶中原始的有效成分,使获得的茶膏保留了茶叶中的精华。

二、云南土司发明的“大锅熬膏法”

云南土制的普洱茶膏,即“大锅熬膏法”是谁发明的?在什么时期发明的?目前仍是一个悬案。我们目前所能查阅到的史料,只知道清代皇帝雍正给云南总督鄂尔泰所发的圣旨(1729年)。第一次知道清代就有“茶膏”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只能猜测,这种“大锅熬膏法”是云南先人借鉴中医药熬膏的思路形成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国的中医药在清代已趋于成熟,并自成体系。其中大量的中药膏状药物,无论是内服还是外用,已经有几十种,说明熬膏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大锅熬膏法”是谁发明的恐怕很难有一个定论。因为它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这种技术相对中医药界的人而言,几乎没有什么门槛。只能说是那个时代一个群体尝试的结果。“大锅熬膏法”的操作,极其简单,而且对生产工具与场地要求不严,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茶坊,只要有锅,有滤布就可操作,属于只要你愿意尝试,都会成功的方法。

1950年,为支援进藏部队需要,云南省茶叶公司接受熬制茶膏3500千克的任务,结果仅制成42市担(一市担为100斤)运出。这次的制作过程基本上是沿用云南古代熬膏的方法。经试验一市担茶叶,可煎茶膏20~25市斤,那时省茶司每日约熬茶膏15.2市斤。这种熬膏的方法相比中药的熬膏要复杂了一些。仔细分析,部分提法也是错的,估计是有意识的误导。如提到原料中所说的“茶末”,茶末不可能熬出茶膏,茶末内含物质极少,根本熬不出“膏类”物质。凡是做过这方面实验的人都清楚这点。甚至直到现在,很多人仍然误以为“茶膏”就是用普洱茶的“废料”,即不能压茶的茶末做出来的。也有一些人听信这种误传,用茶末去熬制茶膏,却总出不来东西,不知道问题出在原料上,还以为熬膏的技术有问题。

另外是熬膏的老嫩度的提法。其实,熬膏的过程主要问题是含水量的把握,含水量大,膏稀,不能定型。含水量少,容易出焦屑(俗称过火烤焦的意思)。不存在老、嫩之分。历史上也没有膏体老嫩区别标准。因为它们最终都溶于水,只要溶于水,就无法辨别它的老嫩。其实,老嫩度只是一种说法,估计是熬膏人为强调自身熬膏的技巧故弄玄虚而已,别太当真。重要的是,熬膏的质量的好坏只有一条标准,在不出现焦屑的前提下,含水量越少越好。

寻茶记:“芳香镇沅”之宝仓茶


宝仓山属无量山脉一支,沿澜沧江左岸而下,与右岸大雪山相对而望,与老乌山相平而行。按现行政区划分,跨镇沅县振太镇,景谷县小景谷乡、民乐乡。主产大白茶,有国家级地方良种“秧塔大白”“文和大白”,往上,在景东还有“普景一号”。

宝仓山山高坡陡谷深土贫,雨量小、温差大、四季分明,各小山头上的茶,也因长期的进化而有差异。多芽细叶小,毫短叶间距短、叶色杂、花果多,所以在采摘中总结出:培根树形采养结合,侧修枝顶留叶,适时分枝留养,补充水肥,调节体内激素,保持顶端优势。如此,可让茶少产营养芽,多产生长芽,使鲜叶品质得以提高,性状更加稳定,质量更为均衡;让干茶条长、芽大、毫多,外形更为漂亮;使茶内外品形兼优。此种养法,自澜沧江两岸之景东、镇沅、云县,沿江而下至澜沧县、双江县,皆被广泛应用,并沿各道向内延伸,是江岸茶叶发展交流的见证,是茶专业化商品化,产业化的活化石。人们在驯养、种植过程中发现:山里地势平缓,土层深厚,肥力、水份、光照充足的山凹里时能找到芽肥叶大毫多之茶。更寻回种植,使整山的茶得到改良优化。

宝仓山是太和渡澜沧江上大理入川藏之必越之地,山里有多个丫口都通嘎里渡口(对岸为昔归,又称昔归渡口),盐茶、皮药、蜂蜜在此换主易马或直接交易,周边两市五县的群众都于此欢聚,使渡口渐演变成太和之外的大集市,是江岸文化的汇集之所。建国后,为开发澜沧江水能建设糯扎渡电站,在渡口周边进行突击性考察,发现这里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并在淹没区内多地发现各种石器万余件。嘎里渡口也使用至今,并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加强扩展,成为糯扎渡水库最北,最重要的码头。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玉临高速路也将从此而过,千年古道有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普洱市镇沅县振太乡史称“太和”,属“银生城”,身处无量山地,地概宝仓山、老乌山、太和谷,自古就是茶马重镇。多方文化在此交流融合,各族人民到此从艺经商,安家置业。在长期的交流中逐演化出一款:低苦涩、甜顺滑、汤明艳、日晒定形、耐存耐泡的“太和甜茶”,使太和步入鼎盛;各部为壮大自己,抢寨占山、开地植茶,整个太和是一片沸腾。

太理国破后,其余部南迁与当地部落结盟对抗元军。盟军沿宝仓山一线布防,使元军虽突破宝仓山而未能入太和。战事在宝仓山一线长期胶着。攻不上、打不退,攻守均衡。段氏是这盟军主力,遍布防线各点,保自守家,是太和最勇者。太和原住民多为傣族、彝族,也有部份哈尼族、拉祜族,南迁众族为在抗击中得到他们的信任,争取他们的支持,主动与之通婚联姻,巩固关系,积极的融入到地方之中,时间长了部份人还改了姓氏、族氏,以示决心,共同保家。

战事的到来严重影响太和发展,祸及平民百姓,危及江两岸交流,阻碍南方丝路畅通;太和人心慌慌,平民四逃,经多方协商,化干戈为玉帛,接受统治,相生共存;无战事,驻屯于此的盟军,便解甲归田,植茶种桑;元灭明起,再破大理,并屠城灭段。臣民大规模南移,进一步促进了太和的交流发展,奠定了它茶马重镇的地位。那些蒙古人也留了下来,用自己善制铁器的技艺,广泛的结交,赢得尊重和谐共存。好多制度,形成的习俗,被遗留了下来。至今在宝仓山一带都还遗有找蒙古人拜干爹的习俗。

宝仓山自古产茶,野茶更是多,在长期的发展中,发现野茶虽品饮乐趣不足,但药效极佳,山民从山里引种到寨旁,到地边,一直以来都有种养,利用野茶之习惯,歉收之年有村民还用野茶当家茶售;而家茶又各村寨各小山头各有异。随着太和甜茶的兴起,各方涌入,太和甜茶传到宝仓山里。人们发现用此山之大叶茶,制得的太和甜茶虽粗不大秀气,但香更幽,味更甜,深得本方人爱。其种也被广泛的引种。并在制作中结合大叶之品性,使干茶尽显其优,并创制出更多品种。段氏利用早期到此驻屯的族人,发展更快,抢占了资源好的村寨,茶品更优,美名远扬。

段氏用其与诸部的历史渊源,广泛的进行商贸往来。为确保自己的茶更有优势,从种植管理、加工、运输、销售、构建起健全的体系。招贤纳谏、整合资源,让更多人融入其中,从中得益,为其尽忠。其与梁氏保持了更为长久的合作,形成了广泛的利益共同体,业兴家旺、威震四方。但茶的加工从不让外人涉入,牢把其中最关键环节,严防竞争者,加强茶山监管;使想入者,会制者,制茶无源、偷技无路,归入门下、安居有家。恩威并用,为其效力,断众人分庭而立之念;分财散福,让利除患,施小恩得大利,破小财得众意。在竞争中得到多方支持,在发展中消除隐患,积累中散财聚意。加之茶品好,在发展中化解了一次次危机,改朝换代中躲过一次次灾难。深得中庸之道,避祸百年,安世数哉;天下无常胜将军,时过景迁,段氏如其太和甜茶渐渐衰败,淡出历史。

建国后,国家进行茶资源考察,发现宝仓山域景谷县民乐乡秧塔社的古茶树,叶大芽肥毫亮,很具特点,命为“秧塔大白茶”。又在宝仓山域镇沅县振太乡太和坝文索村,发现另一叶大芽肥毫亮之古茶树,它与秧塔的又有所不同,各有特色,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并命为“文和大白茶”。宝仓山更因茶种丰富,品质优良,个性突出,而让考察队赞叹是名副其实的“宝仓山”。

段氏后裔段苹生在宝仓山里的中村寨,幼时曾见老祖制太和甜茶,很是神往;并按风俗尊祖制,拜蒙古人为干爹。其干爹祖上以制铁器得名,深知打铁最需的是“炉子”,见干女儿灵秀可人,遗有大理段氏之风范,希望其不要遗忘祖宗的“南诏文化”,又想到段氏与铁家多少代的渊源而取名“炉诏”。段苹对干爹之教诲深记不忘;历史机缘,段苹担起重任,再制太和。夫妻俩在村民的指引下,寻遍这里的古茶名寨,探访前人、入寨试制、受益非浅。当寻访到宝仓山的文兴村时,发现这里古茶遗存较多,且被管养得很好,村民种茶制茶的积极性很高,家家种,户户制,但不会制太和甜茶。

村民依茶置业,靠茶发家致富。在村委会的组织领导下,正引种改良,开荒种植,已是茶园满山茶香幽扬。段苹夫妇在村内走访试制太和甜茶后,发觉这里虽引种的品种杂,最多为文和大白和秧塔大白,很有前景,定可成为太和甜茶再兴之地,渐生到此建厂之意,后被拖延,又因07年其夫李琨在经营普洱茶时惨败而搁浅。直至09年在文兴对口帮扶单位的邀请下,顺古道,过难达桥入村。在山丫口旁建厂,真正走上了太和甜茶的复兴之路。

宝仓山体壮身实,隐藏着很多未知。今又因深山藏古茶而倍受各方追捧,更是太和甜茶之福地,正续写着它的传奇。

普洱茶和曾侯银剑的区别


历史文化区别

曾侯银剑栽植于随州市云峰山茶场,茶场位于是鄂北大洪山(海拔1055米)风景旅游区(国家级)北端,是人类祖始炎帝神农及茶圣陆羽的故里。茶场高标准良种茶园13000亩,茶园内水库、堰塘星罗棋布,溪流纵横,雾日天气多,昼夜温差大,是理想的优质茶生产基地。

普洱茶名重天下,源于东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主要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普洱茶是采用绿茶或黑茶经蒸压而成的各种云南紧压茶的总称,包括沱茶、饼茶、方茶、紧茶等。普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达两千年之久。民间有“武侯遗种”之说,武侯是指三国时期的丞相诸葛亮,故普洱茶的种植利用,至少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普洱茶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皆因茶质优良。

制作工艺区别

采摘曾侯银剑原料要求以1芽1-2叶为主,芽叶长3厘米左右,不采对夹叶,紫芽叶,病虫叶,雨水叶,露水叶,不带鳞片、雨叶和单片叶,保证鲜叶的嫩度、匀度、鲜度、净度。

制作工艺:采摘——摊青——杀青——摊晾——初揉——初干——复揉理条——足干提毫——精制定级

普洱茶有其独特的加工工序,一般都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渥堆等几道工序。鲜采的茶叶,经杀青、揉捻、干燥之后,成为普洱毛青。这时的毛青,韵味浓峻、锐烈而欠章理。

毛茶制作后,因其后续工序的不同分为“熟茶”和“生茶”经过堆闷转熟的就成为“熟茶”再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贮放,待其味质稳净,便可货卖。贮放时间一般需要3——5年。“生茶”指毛茶不经过堆闷工序而完全自然转化。自然转化的进程相当缓慢,至少需要5——8年。完全稳熟后的生茶,其陈香中仍然存留活泼生动的韵致,且时间越长,其内香及活力亦发显露和稳健,由此形成普洱茶“做新茶卖旧茶”的形式。

冲泡口感区别

曾侯银剑茶其特点呈沙粒形颗粒状,色泽绿润,汤色鲜绿明亮,栗香持久,滋味浓醇,条索挺直,芽头肥硕匀齐,银绿翠隐,清香高鲜,滋味鲜爽,汤色嫩绿明亮。冲泡时茶芽立于杯底,形似银剑竖立。

普洱茶口感丰富多变,地域山头不同、年份不同、拼配和古树,口感也不一样。各个山头地域、年份均有其独特的滋味,例如老班章以刚猛霸道著称,而易武则以阴柔细腻闻名。由于普洱茶有越陈越香的特性,存放时间长的茶就要比新茶醇厚浓郁,刺激性减弱,价格也要贵的多。好的普洱茶可以一般能冲二十余泡,而茶味却是愈见香浓。

功效与作用区别

曾侯银剑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霍乱、伤寒、痢疾、肠炎等。皮肤生疮、溃烂流脓,外伤破了皮,用浓茶冲洗患处,有消炎杀菌作用。口腔发炎、溃烂、咽喉肿痛,用茶来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普洱茶功效的现代研究共列述20项,即减肥、降脂、防治动脉硬化、防治冠心病、降压、抗衰老、抗癌、降糖、抑菌消炎、减轻烟毒、减轻重金属毒、抗辐射、兴奋中枢神经、利尿、防龋齿、明目、助消化、抗毒、灭菌、预防便秘、解酒及其他,部分功效是与中医有关,如兴奋中枢神经与少睡有关、利尿与排毒有关等。还能能帮助消化,有效刺激人体新陈代谢加速分解小腹的赘肉。

寻茶记:“芳香镇沅”之五一茶


普洱市镇沅县是“世界野生茶树王之乡”,有着众多的茶资源及丰厚的茶事民俗,茶自古为山区一大支柱产业,传统的云南十大名茶,镇沅就占其二。但这些都是老一辈茶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在新时代真正靠茶脱贫致富,把镇沅茶业推向全国的首推“五一茶”。正是它,坚定了我们山区靠茶发家致富的决心。

五一是恩乐镇的一个村,镇沅至九甲的道路从中穿过,我几乎年年能欣赏它的自然美景。它旁有个“黄草岭”畜牧场及“黄草岭茶场”,我常随父去。简陋的场房里飘出阵阵香。县茶叶站长杨钊,时常在这培训各乡技术员,正是在他的带领下,使马邓茶的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全县培养了技术骨干。在那我随村民们进山围猎,无比快乐!(枪少人多,放狗的,撵山的,堵口的,扛枪的各有分工。打到猎物后,见者有份。我这跟着瞎跑的,也有份)在这我对植物对大山产生了兴趣,无猎时也与小伙伴们进山寻乐。但印象中茶工生活一般般!

八几年时见旁边的五一村,沿路开林,平台种茶。感觉很奇怪。旁边的“黄草岭茶场”都没怎么样,这里又种茶?!茶一年年长大,我也由学生到恩乐“思茅烟叶复烤厂”工作。筹建后到马龙学习,回就参加建厂。天天装卸搬运干杂活,有时深夜有活,有时无所事事,又不能脱岗。“把边江”畔热似炉,我们席地而坐就草而躺,就这样干等……唯有一杯“五一茶”为我消夏解暑,除困解乏,清爽一夏。当时五一茶只是八九,十元一袋,但对刚工作的我们还是偏高,买不起。工友瞅准了机会,弄点办公室的来分享。那种激情饱满,斗志昂扬,同甘苦,共进退的氛围,如同五一茶一样鲜爽清新,回味无穷。

五一茶是当时我县的村办企业,村两委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山区人民从古植茶制茶的传统,决定靠茶带领村民致富,89年引种植茶,92年试生产加工。因觉“马邓茶”名更大,还曾借嫁衣而为。后觉风格不同,难于融合,而开拓创新自成一派。销路开而货不足,又把“片茶”“末茶”等副茶,开发利用起来,推出了价更优味不变,更为实惠更亲民的产品,深受群众好评,受到市场追捧,迅速创收立品牌。产品随口碑远行他乡。它的撑舵人李跃升也成为山区致富领路人。

我与家门同在恩乐认识早,但业不同而交往少。在我“太和甜茶”无章可循时,想到他。明白其意后,他没直讲制茶,而是燃着香烟说起往事:“……定后,大动员大发动,开地的,育苗的,引种的大家一起上。全县各村都发动,来干来学。不几年长势大好,转眼就试制。一生产才发觉问题:当时热情高上马快,苗紧张,各山拿粒引种。不知拿来些细叶子茶,当时不觉,一采就犯难。众人都讲粗活累活能干,细活精活难当,特别是采这细叶子茶更难。都讲要毁了重种;我们认为再试试,能挽回……!从各地找来制茶大师试做,我们也跟着学。但还是没找到感觉!

经人介绍,我们找来了侯建荣,就是思茅“老茶农”的侯总,他试着制了几次,就明显有了感觉,展现出了风格。我们又依此总结,提升固定,把它掌握巩固了下来。侯总是个高手,有变废为宝的能力。正是有了他们,有了政府的支持帮助,我们五一茶才有了今天。你们有想法,有抱负,想靠茶重振家业,我支持,有需要尽管说。但你们也不能闭门造车,要多学多问多走多看。特别是要掌握理论,系统学习,找机会拜拜师,高手必有其能……”

听家门一席话,我突然明白了我的错误,由此改变了方向,不再左突右撞,静下心来,反思过去,寻找机会。当听说侯总的马邓茶业公司人员招聘,我立马报名,一应便中。从此系统学习,精心制茶,成人救己。五一茶如同怀春之少女,含情默默,李总如同黑暗中的明灯,给我指引。我品着鲜爽,嗅香冥想:聚时品茶论酒,散后自寻出路的工友们,梦可还香?!

我在振太制太和甜茶后,又邀李总前来指导考察。在老乌山和尚寺时,妻本家,文怕村段支书段主任全程向导介绍。席间李总说起往事,讲当年开发五一茶时,振太一姓段男子,最为认真,领导的小组工作最佳,对此敢拼之人印象深刻,有机会还想再见,希望帮……!这话让段主任听得一脸惊讶,忙说:“那人就是我………。我因家事回……后还想再去,错过了!原来李指导就是你……!”

俩人一见如故,把酒迎欢,旧事长谈,犹如昨天!以茶为友,继往开来,相协共进,再筹辉煌;俩人因茶相聚,因事而分,因岁而陈,今又因茶再相认!岁月让俩个毛头小伙变为成年男人,相忆,但相见不相识,唯有茶能说明,唯有茶可再续!

五一茶随市而升,后入普洱。基地扩,厂房建,产品多,因需而产,也上礼品装。但产品仍以袋装简装为主,仍是老装得新欢,仍是亲民百姓茶,也是全国性价比较好的名茶。它在发展中兼固到茶园的,大森林的环境的利益;使个人的集体的社会的利益都得到合理分配,发展了产业,造福了家乡,保护了大自然,健康有序的发展壮大。荣立多顶嘉奖,得到社会认可,获得广泛赞誉。我与家门保持联系,空来喝茶,访茗探山,友谊长谈。

开始带领乡亲制太和奔小康的我,又有所惑。再问李总时,还是香烟伴着悠声,缓缓而来:“多少年,我们走的是低价策略平民化道路,我们就是要制老百姓喝得起的放心茶!有人说我不与时俱进,不换包装,跟不上时代,不能创造更多财富……!财多累主树大招风,扩产,换包装,多赚钱,换来的又是什么?不过是加快变化加速进程。生活告诉我,人活着,不要为追求而追求,要会体会要会反省要会感恩,要会顺其自然……;做茶不能急,做普洱茶更不能急。看它变化,与它成长,慢慢品味……!”

这些年做太和又入普洱的我,很少喝五一茶了,我知它早已名扬九州,可一喝还是那个味,在众茗之中更显风格,让我醒脑解困,清爽一身!五一茶也迎风而展,翻开了新的一页,步上庄园大道,用自所为诠释茶王之乡,造福一方!

科学饮用普洱茶 减磅看得见


在茶类中,普洱茶是最好的减肥茶饮。它能有效减少腹部脂肪堆积,而且不会反弹。一杯普洱只含有约4卡路里的热量,降脂功效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由茶多酚、维生素C等多种有效成分一起作用,协助脂肪的分解和消化;二是发酵过程形成的多种有益菌群综合作用可以减少小肠对甘油三脂和糖的摄取、提高酵素分解腰腹部脂肪。三是普洱茶中的咖啡因能帮助增强身体燃烧脂肪的能力。

用普洱茶减肥,每日饮用普洱茶的浓度和量必须足够,保持一天喝1.5升。

起床后,用约6克的普洱茶,以100cc沸水浸泡半分钟,饮用; 早餐以50cc沸水浸泡原茶1分钟,再加入250cc的鲜乳,餐中饮用。 大约6g的普洱茶以100cc沸水浸泡半分钟,午餐前喝;午饭正常食量;饭后半小时,以50cc沸水浸泡原茶1分钟,饮用。晚餐与平时饭量一致; 饭后半小时,用6g普洱茶以50cc沸水浸泡半分钟饮用,禁用宵夜。

喝普洱茶后会较快感到饥饿,切勿因此增加食量,饥饿时可喝普洱茶。普洱茶中可加蜂蜜、玫瑰花、菊花、桂花等,调剂口味,美容养颜,还可加哈蜜瓜等水果,饮来别有风味。

普洱茶减肥效果减肥效果因人而异,很多人喝普洱茶,配合科学的饮食和一定量的运动,都能在一个月后减掉二十多斤。普洱茶不但可以减肥,还可将体质调节到最佳状态。所以,当减肥成功后,应该继续保持喝普洱茶的习惯,这样可以证体重不会反弹。

茶山行:香竹箐寻茶记


连年到访云南,滇西临沧市的名山头,总是叫人心生惦念。最近4年近100场的茶文化公益讲座,每次开场讲到的就是凤庆县香竹箐的锦绣茶祖。2016年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其树龄为3700年。今年当提议此行前去参观时,一行人都忍不住欢呼起来!

早上从云县出发直奔凤庆方向,导航一次次呼唤我们右转上无名道路,定眼细看,云县到凤庆之间新修的道路正在施工,竟自并无道路可循,于是不再理会导航的絮絮叨叨,先行直奔凤庆县城,再沿着昔日的路线前往。看导航的路线虽说是远了一点,但在云南茶山行,稳妥比犯险冒进是更好的选择。

从凤庆县城沿着凤腰线上山直奔锦绣村,行不多远,一眼瞥见路旁树了个牌子:前方道路施工,禁止通行。心下一沉,看看对方不断有车辆驶过来,也只好硬着头皮前进了,这个时候就只能看运气了。山路无数弯,仿佛漫无尽头。直到前方出现了一辆当地牌照的越野车,开的又快又稳,眼见前方只有这一辆车,索性来个跟跑。幸运之神的青睐,前车居然也是去同样的目的地,40多公里的路程,导航显示需要2个半小时,居然提前了40分钟到达。车至锦绣村停车场,前车也停下来好奇的回望我们。于是近前打招呼:“您就是这个村里的吗?”这个看上去淳朴憨厚的汉子点头微笑。于是索性跟着上他家里去看茶。

村子的路边,两个身材高大魁梧的外国人与几位茶农围着一棵古茶树釆摘鲜叶,其中一位身手敏捷攀上树去釆起来有模有样,另一位则用三角架支在树下仰拍。巧的是,正是给我们带路的那位茶农家来的茶友,两位来自俄罗斯的茶商。一排古树,拿随身携带的尺子逐一测量,树干围径大都在130公分,就只有正在采摘的这一棵新梢蓬勃生长,余下的仍要再等待些时日才可以。背上釆下的鲜叶一起回到茶农家里,将青叶摊放在水筛上,待其挥发水分、青草气,至适宜的节点再下锅炒茶。

等待的当口,一行人前去参观锦绣茶祖,带路的茶农名叫韩凤昌,用随身携带的钥匙打开门上的铁锁,并逐一交待:“就连茶树落下的叶子都不可以捡走。”据说有360度摄像头实时监控。隔着竹木栅栏仰望古茶树,树上挂着一块保护牌,标称其树龄为3200年,落款为凤庆县人民政府。瞻仰过锦绣茶祖的雄姿之后,又返回茶农韩凤昌家里。来得都是客,任是俄罗斯的茶友、台湾的茶友,还是河南的茶友,都团团围坐在茶桌前品茶。

下午两点半,韩凤昌开始生火,准备下锅炒茶。来自台湾的一位茶友,绑了个小辫子,从甫一见面就喋喋不休的各种说教,即便站在杀青锅前,犹自停不下来。两位俄罗斯茶友汉语非常流利,而且性格开朗,其中一位站在台湾茶友的身后,又是搖头、又是摆手、又是撇嘴。表情生动有趣,让人忍俊不禁。私下猜度,或许是用这夸张的动作表达并不认同来自台湾茶友的各种喧宾夺主的言行吧!

韩凤昌手脚麻利的将杀青锅刷洗干净,然后站在灶前耐心等待锅温升上来。并且跟嘴巴停不下来的台湾茶友邀约:“您来先炒一锅?”台湾茶友却各种推脱。上午单株釆下的古茶树鲜叶,只有10公斤多一点,先称量过后,分作两锅来炒。鲜叶下锅,噼啪作响,升勝起白色的水气。技艺精湛的韩师傅,徒手炒茶并不借助任何工具,就连手套都没有带。虽说炒茶口诀:手不离茶,茶不离锅。但炒青时能耐住青叶60度的高温,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前期的翻炒抖散,后期的抖闷结合,极为消耗体力。汗水沿着韩师傅黝黑的脸庞不住往下淌,时不时用衣袖擦去汗珠。20多分钟以后,杀青完成,青叶出锅,均匀地撒在水筛上摊凉。然后接着去炒第二锅,待第二锅炒完,前面的杀青叶刚好完成摊凉,可以进行揉捻工序。

又过了20分钟,炒完了第二锅的青叶,韩师傅站在一旁笑着说:“昨天接了一拔茶友上山,今天又接了另一拔来,有些累了,吃颗烟喘口气。”然后开始手工揉捻,团揉抖散,在韩师傅的手中,茶条索逐步紧结成形。然后交由韩师傅的家人,端起来送上阳台,薄薄的撒在竹筛里,趁着大好的阳光将其晒干。

难得亲眼目睹了香竹箐古树单株釆制,从鲜叶采摘到毛茶初制的完整过程,时间已经不允许我们再继续等待下去,于是恋恋不舍的告别韩师傅,辞别香竹箐,心下安慰自己,或许在下一次到来的时候,会有机缘品鉴到香竹箐古茶吧!

回想起过往,台湾师范大学邓时海教授莅临河南郑州为茶友们作讲座,曾笑着对客串主持的我说:“小马,不要再跑云南茶山了,你已经跑了很多了,以后茶山可以放在茶桌上了。”我笑而不言,邓教授的品鉴能力是令人极为感佩的,尤其是对普洱茶的仁人用心,着意推出福禄圆茶,主要就是凤山茶,期望能带动凤庆的茶农过上好生活。每每品鉴福禄圆茶,都让人悠然神往,我想那里有锦绣茶祖香竹箐大茶树,还有让人时时回味的美好时光!

为什么普洱生茶很少有见散茶存放的呢?


喝过普洱茶的朋友们都知道,好的普洱茶一般都是有形状的,常见的有饼茶、沱茶、砖茶瓜茶、散茶等几种形状,我们在超市里经常看到有茶叶柜台,用一个大的玻璃罐子装着的散装的普洱茶,这种一般都是普洱熟茶。而生茶多为饼状、沱状、砖状的,很少有见散茶的。

一、早在几千年之前,我国西南地区的商贸之路“茶马古道”就已经开始担负着西南地区的贸易重任。而在茶马古道上的商队,中国往外输出的很大一部分都是云南的普洱茶,古代的物流并不发达,运输基本上全靠的是马或者骡子来驼着走。如果全部装的是散茶的话体积过大,这样会大大的减小一次能运输的茶叶数量。如果把同等体积的茶叶蒸压成饼或者砖的话,这样可以增加一次马队能够运输的茶叶数量。

二、古代因为外贸交易,政府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做了一些强制的标准,用来标准化茶叶交易,这样可以方便政府收税和更方便的交易。如一提饼茶是7片X每一饼茶是357克约等于2.5公斤。一箱茶叶为12提x2.5公斤一提约等于30公斤。这样一来即方便买卖,又方便收税,同时也方便茶叶厂家的管理。

三、普洱茶属于后发酵的茶叶,特别是生茶,在茶叶制作完成之后,需要有一段时间的长时间的陈放期,因为他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自然转化,所以不能和空气接触的过于充分,不然茶叶中的很多微生物都会过快的被氧化掉。不利于酶在其中慢慢转化。压成饼状可以有效的阻隔里面茶叶与空气的接触,而增加茶叶之间物质的转化和合成。这样就可以让茶叶有一个缓慢的转化时间,后期让茶叶的口感变得更好。

四、普洱生茶需要长时间陈放,但是茶叶本身就是一种特别的吸附力强的东西,所以如果过分的和空气接触,很容易就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子,如果分份过多就会出现受潮发霉的现象。一饼再好的茶叶只要受潮发霉了,基本就没有一点价值可言了。饼状的茶叶可以保证茶叶和空气接触的面积尽量少,这样就可能防止茶叶大面积的受潮发霉现象。

五、陈放时间长的普洱生茶会在自然转化过程中产生特有的香味,如果把茶叶陈放在空气中时间过长,茶叶的香味很快的就会散发掉。这样会十年二十年的普洱生茶没有一点点的香气。这就让普洱少少了一分色彩了。

六、普洱生茶的后发酵是一个非常缓慢的氧化的过程,这个反常反应中主要是外部酶在期中起作用,从而推进茶叶内部的物质发生变化。如果茶叶以散茶的形式存放,那么整个氧化过程就会变成酶自身的氧化过程,这样会让茶叶内的有益菌很快的消失死亡,茶叶的转化结果也很难有非常好的成果。

从以上的

寻茶记:探访墨江“须立贡茶”


发现总是在不经意间与你满怀相撞。譬如寻访碧溪须立茶,在许多次探寻之后,总是不得其果,令人叹惋。但是在2006年2月25日这一天,披着明媚的初春阳光,我陪同思茅市委党校黄雁女士和思茅电视台的三位摄制人到墨江县碧溪古镇进行采拍。在古镇,街巷、墙垛、门楣、窗格、屋檐,古香风韵令人留连,在远去的马铃、马蹄和茶香盐味中,我们都被浓郁的古韵气息熏陶得瞠目赞叹。

街心十字路口的八角楼下,年届六旬的何先生面对摄影机坎坎而谈,碧溪古镇的历史掌故在他的嘴里生动有色地复现。当说道碧溪“须立贡茶”时,我的心又一次机灵地激活。有关碧溪“须立贡茶”的口头传说,我听到的很多,也曾有心去寻访来证实,但一直没有行动,当然也就没有结果。我还在蓝明红老人收集整理的民间故事《他郎茶》中读到“须立贡茶”的传说。

“一百多年前的清朝年间,云南普洱府管辖他郎抚彝厅。他郎抚彝厅有个碧朔城,碧朔城南面有座须立山。须立山上有几百棵大叶子茶树。云雾缭绕着这个小小的茶园,阳光雨露滋润着这个小小的茶山。每日里香飘山野,芬芳醉人。须立山中有个须立寨,寨里有个哈尼人,人们都喊他王老哥,他是这茶山的主人。王老哥年纪有四十开外,有个老伴叫姿娴。老俩口和睦相亲。王老哥身强力壮,是耕田种地的好手。他每日清晨起床,约着老伴先上茶山,呼吸早晨的新鲜空气,为茶树松土施肥除草,使茶树越长越壮,茶叶越摘越发芽。当地彝、汉、哈尼寨人无不对王老哥熟悉,经常来他家串门,他满腔热情地泡茶招待。客人们临行,他毫不吝惜地抓一把一芽两至三叶的‘瓦雀嘴’春茶尖送他们请家人品尝,自己却只吃老茶叶子。想喝茶而来他家串门的人越来越多,他从不拒绝。有人说:‘王老哥种的茶,老人喝了长精神,牙约喝了添力气,孕妇喝了好生产,约迷喝了更俏丽,小孩喝了能快长,病人喝了除疾病。’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王老哥的名声愈来愈大,一直传到了他郎抚彝厅,抚彝厅通判听了后,口水涎出了三尺长,便领着差人一大帮,坐着‘滑杆’浩浩荡荡地找到了王老哥的家门。王老哥正在家里低头用功揉搓茶叶,听见门外喧哗声,抬头一看,原来是他郎官府豢养的一帮人马。王老哥不理不睬,继续揉搓他的茶。里长急了,凑近王老哥说:‘他郎通判驾到,你还不起身迎接,还不快泡茶。在这儿装聋卖傻作甚?’

王老哥老伴姿娴是个机灵的婆娘,她生怕自己的汉子不吭不哈的态度惹是生非,招来横祸,便慌忙烧水泡茶。天天吃鸡鸭鱼蛋的通判啜了几口茶,顿觉甜进心窝,香进心坎,肥胖的身肢好象清掉了许多油腻,轻快多了。他边喝边赞赏道:‘好茶,好茶,没有白跑一趟。’

通判得了须立产的‘他郎茶’,喜得合不拢嘴,乐得彻夜不眠,他想:这稀少的奇茶美味,奉敬上司普洱府尹,定有重赏。不几天,带着随从驮着茶叶到普洱府,孝敬顶头上司。刚过把边江,这茶分外芳香,刚入普洱城,正在办理公案的普洱府尹,就闻到了沁人肺腑的芳香,也无心办理公案了,便嗅着香味刚到府门,只见他郎厅通判笑盈盈地走过来,后面还跟着马和吆马的随从和护兵。府尹在通判的骡马身上闻了满鼻子喷香,顿觉精神振奋,询问:

‘这马驮的是何物?’

‘是献给大人的他郎茶’通判谄笑道。

‘打开来品尝一盅如何?’

通判即令马夫解开马驮将茶拿出来放在杯里,用滚烫的开水冲上,待一会儿,府尹慢慢地呷了一口,不禁叫绝:‘好茶,真是稀有的好茶!’随着又说:‘我到府多年,为何不知?’

‘我也是闻夷人传说后,亲临产茶地,如数征了他来,立即启程赶着来奉献给您。’”

他郎厅通判马驮须立茶献给普洱府尹,是为了讨好府尹,求升官发财。其实普洱府尹的心态也是一样,他对他郎厅通判送来的“须立茶”赞不绝口,心里谋着万里前程,于是不惜千辛万苦,路途遥远,日夜兼程把他郎厅的“须立茶”用马驮到云南巡抚衙门,向顶头上司献上了茶叶。抚台呷着“须立茶“也不禁惊叹:“好茶,好茶,天下稀有的好茶!”决定自己进京城办事之时把这上好的“须立茶”献给皇上,达到谋取职高权重的官位目的。

“巡抚不日启程,凡过江河湖海,这他郎茶叶便会异常芳香。到了京城,正逢皇亲国戚举行盛宴。不用说,这普洱府里的他郎茶更是盛宴上的珍品。文武百官闻见这扑鼻喷香的好茶,都围拢来仔细过目,只见外形直细如针,毫尖显色如银,油滑光泽秀丽。一位老臣正患高血压卧床不起,闻了茶叶芬芳,不禁立坐起来,将茶冲开饮后,只觉滋味鲜爽,汤绿叶翠,清香扑鼻,全身爽快,血压趋向正常,病情逐渐好转。一位老将正患眼病,难看见天,难瞧见地。茶叶清香扑他的眼睛,双眼顿觉清晰;他喝了一口便觉全身舒畅,又用手把茶叶渣在眼眶里揩揩洗洗,眼睛立即出现一片光明。这‘普洱出茶’真神!文臣武将们一致发出了赞誉声。皇帝老倌耳闻目睹后,亲自品尝了能解毒除病的奇茶,把云南巡抚召到面前啧啧称赞说:

‘朕尝了一盅你从云南普洱府弄的茶,真乃世间稀罕也。你想得周全,办得很好。’随着,皇帝老倌吩咐太监拿出白银和绸缎给巡抚说:‘这些银两、绸缎赏赐你们,每年送些这样的好茶来如何?’”

岁月流逝,时光流转。“当年给皇帝老倌产‘贡茶’须立山,还存在着弯腰驮背的三、四株老茶树,它早被解放了的茶农新培植的绿茵茵、翠生生、清汪汪的一片片茶园所代替了。”

据《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志》记载:“县内碧溪区须立所产的‘须立茶’曾列为清代贡品。”思茅市文物管理所原所长、文博副研究员黄桂枢先生在其著作《普洱茶文化大观》中也有这样的记述:“清代雍正年间以来,宫廷将普洱茶列为贡茶,视为朝廷进贡珍品。清乾隆六十年(1795),定普洱府上贡茶4种:团茶、芽茶、茶膏和饼茶。作为贡茶的还有景谷民乐秧塔白茶,即‘白龙须贡茶’和墨江的‘须立贡茶’。”墨江的“须立贡茶”即是墨江县碧溪须立山上出产的一芽二、三叶的“瓦雀嘴”须立茶。

结束对碧溪古镇的采拍后,我们乘车专程赶到须立寨子,在一户哈尼族人家问得确有原来出产贡茶的茶树,便主动带我们在须立河边的一处山坡上找到了茶树。这是一片不断扩展了的山坡茶园,在我们面前,那些曾经出产过贡茶的茶树显得那么矮小、枝细,剪了丫枝,显然被人修剪过。我估摸那百余平方米的临河缓坡上,五、六十棵茶树(新垦植茶地和栽种的茶不计在内)委屈而孤傲地倔强生长着。茶园里有一位哈尼族妇女正在采春茶,我们向她询问这片茶树的有关历史,她主动向我们介绍说:她家姓王,茶树有多少年,她不知道,只听老人说,爷爷他们那一辈,这茶树就已经是大树了。承包责任到户时,这茶树分到他们家,采摘茶叶都得爬到树上去,茶树比脚大腿还粗,枝丫旺盛,为了方便采茶,还把茶枝砍下来烧柴,现在茶桩还能看得出原来的粗壮程度。我们听了惊讶又叹惋,连连刨土看茶桩来证实,茶桩确实粗大,现在发了很多茶枝,茶农王家仍然采摘茶叶出售,只是因为“贡茶”名声尘封已久,在市场上粗制毛茶只卖三、四十元一公斤。

“清朝每年收纳的普洱贡茶,除了供清宫皇家饮用或分赠皇亲国戚外,也选作赠送外国使节的礼品茶,视为代表中国的高级土特产礼品。”碧溪“须立茶”作为与普洱茶共同进贡朝廷的“贡茶”,它在往昔岁月中是身价万斤的珍品。只是远去的声名不在有,往昔摇曳的身姿已消逝,但在泯灭的岁月深处,碧溪“须立贡茶”永远是铭刻在人们心中的厚重品牌。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版纳寻茶记|今人曾见古时茶,古时茶曾见古今人》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