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饮及历史溯源

发布时间 : 2019-12-23
茶叶溯源 饮红茶 饮白茶

茶叶溯源。

佛教徒饮茶史溯源

茶与中国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佛教徒饮茶史至晚可追溯到东晋。《晋书·艺术传》记载,单道开在后赵的都城邺城昭德寺坐禅修行,不畏寒暑,昼夜不眠,“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姜桂茯苓之气,时饮茶苏一二升而已”。古代有将茶与姜、桂、桔、枣等果料香料一同煮饮的习惯,茶苏即此类。佛教初传中国,国人多视之为神仙方术一类。而当时僧人多修习小乘禅法,且严格遵循过午不食的戒规。为了补足午后的营养,提神益思,驱除禅修中的昏沉,同时也为了养生,迫切需要一种秘方或带有药有用功能的饮料(午后可饮果汁等)。而正是这种需要,两千年来,使茶与佛教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茶在寺院普及是在唐代,尤其是禅宗兴起之后,并影响及于社会。《封氏闻见记·饮茶》记载:“南人好饮之,北方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寝,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泽甚多。”CY316.Com

由于唐宋禅僧的提倡,普及了北方民间饮茶的习惯。唐大中三年(849)“东都进一僧,年一百二十岁,宣帝问服何药而致此,僧对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惟茶是求,或出亦日遇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

cy316.cOM编辑推荐

云南大白茶的泡饮方法及历史由来


云南大白茶产自景谷县,海拔1600米的秧塔村,是云南大叶良种。在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年)前后,由一位"每天吃六碗米,使九斤半锄头"的陈六九去江迤(即澜沧江)边做生意,在茶山坝发现白茶种,便偷偷地摘得数十粒种籽,藏于竹筒扁担中,带回秧塔。先种在大园子地,经数年培育,成长很快,而后扩种到周围十四块茶地,曾达三、四亩面积,年产三、五担茶。

目前,大园子地还存活着大白茶树,其中有株基茎围达88厘米,胸围61厘米,主干分枝六个,树高4.26米,树幅35×360厘米,年产白茶六、七市斤。这株茶树是陈六九第一次所种的母树,距今已有150年左右。

历史上大白茶的制作方法,鲜叶采下后,随即手工杀青,然后摊凉揉捻,揉捻一道后,经充分解块,均匀地摊在蔑笆上,曝晒到半干时,再复揉一道(称为收二道浆),然后抖散,晒干即成。大白茶成品外形美观,白毫特显,茶味清香,并具有橄榄清香的特点。在封建王朝时曾制成龙须茶,以红丝线扎成谷穗状,进贡朝廷,称为白龙须贡茶。现在的大白茶已改为烘青茶做法。

清明前后,采摘一芽二、三叶初展,经杀青、揉捻、烘干而成。大白茶外形条索硕长壮实,银毫闪烁,形状优美。内质香气浓郁清鲜,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冲泡在玻璃杯中,恰似片片玉兰茶瓣悬浮水中,令人兴趣盎然。

由于茶叶中的主要成分的药理功能不完全相同,故不同茶类对饮茶人的保健、养生、祛病的功效也有所差别,本问所谈白茶主要包括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及新工艺白茶的科学饮用方法。

饮用白茶,不宜太浓,一般150亳升的水用5克的茶叶就足够了。水温要求在95℃以上,第一泡时间约5分钟,经过滤后将茶汤倒入茶盅即可饮用。第二泡只要3 分钟即可,也就是要做到随饮随泡。一般情况一杯白茶可冲泡四五次。白茶性寒凉,对于胃"热"者可在空腹时适量饮用。胃中性者,随时饮用都无妨,而胃" 寒"者则要在饭后饮用。但白茶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刺激胃壁的。

饮用白茶的用具,并无太多的讲究,可用茶杯、茶盅、茶壶等。如果采用"功夫茶"的饮用茶具和冲泡办法,效果当然更好。白茶用量,一般每人每天只要5克就足够,老年人更不宜太多。其他茶也是如此,饮多了就会"物极必反",反而起不到保健的作用。这里还要给大家提个醒,肾虚体弱者、心动过快的心脏病人、严重高血压患者、严重便秘者、严重神经衰弱者、缺铁性贫血者都不宜喝浓茶,也不宜空腹喝茶。否则可能引起"茶醉"现象。

茶宜兼饮,不宜偏饮。由于茶叶产地、品种、采摘时机和加工方法不同,所含有营养及各种有效成分也有所不同。因而,饮茶应多样化为好。经保健专家介绍一般应安排:春饮绿茶、夏饮白茶、秋饮花茶、冬饮红茶(或乌龙茶).

茶又宜常饮,不宜间断。茶的保健作用属细水长流,不可间断,否则,难以起到功效。古代名医华陀在《食论》中提出了"苦茗久食,益思意"的论点。茶还要择时而饮,不宜盲目饮用。俗话说:"饭后茶消食,午茶长精神。"饭前与临睡前这段时间,就不宜饮茶。

佛教饮茶史


佛教茶文化:禅茶一脉

佛教的饮茶史至晚可追溯到东晋。《晋书·艺术传》记载,单道开在后赵的都城邺城昭德寺坐禅修行,不畏寒暑,昼夜不眠,“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姜桂伏苓之气,时复饮茶苏一、二升而已”,古代有将茶与姜、桂、桔、枣等果料香料一同煮饮的习惯,茶苏即此类。佛教初传中国,国人多视佛教为神仙方术一类。而当时佛教僧人多修习佛教小乘禅法,且严格遵循过午不食的戒规。为了补足午后的营养,提神益思,驱除禅修中的昏沉,同时也为了养生,迫切需要一种秘方或带有药有用功能的饮料(午后可饮果汁等)。而正是这种需要,两千年来,使茶与佛教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茶在佛教寺院普及是在唐代,尤其是禅宗兴起之后,并影响及于社会。《封氏闻见记·饮茶》记载:“南人好饮之,北方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寝,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  

由于唐宋禅僧的提倡,促进了北方民间饮茶习惯的普及。唐大中三年(849)东都进一僧,年一百二十岁,宣帝问服何药而致此,僧对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惟茶是求,或出亦日遇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宋钱易《南部新书》)。

宋代禅僧饮茶已十分普遍。道原《景德传灯录》中说到吃茶的地方就有六、七十处之多。其中有“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日‘饭后三碗茶”之句。一些禅僧到了一日几遍茶,不可一日无茶的地步。正是由于饮茶的普遍性,形成了佛教独具特色的茶文化。禅寺一般在法堂东北角设“法鼓”,西北角设“茶鼓”。如宋林逋诗:“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丛林四十八单职事中事即有“茶头”一职,司掌煮茶,献茶待客。在山门前还有“施茶僧”,为香客游人惠施茶水。寺院的茶一般分三种,《蛮瓯志》载觉林院僧人“待客以惊雷筴(中等茶),自奉以萱带草,(下等茶),供佛以紫茸香(上等茶),盖最上以供佛,最下以自奉也。”此外根据用处不同,茶有种种名目。如每日在佛前、祖前,灵前供奉茶汤,称作“奠茶”,接受戒年限先后饮茶,称为“戒腊茶”,住持请所有僧众饮茶,称为“普茶”;化缘所得,称为“化茶”;平时坐禅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焚香一枝,香后监直都要“打茶”,“行茶四、五匝”。

佛教寺院中以煮茶、品茶闻名者代不乏人。唐代诗僧皎然即善烹茶,他与茶圣陆羽为至交,并留下许多有名的“茶诗”;五代十国吴僧文了善烹茶,游历荆南,被誉为“汤神”;宋代南屏谦师妙于茶事,自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亨传学到者”。同进代的还有僧人福全,擅长“茶百戏”,名闻一时。即以陆羽而言,不仅出身于寺院,且一生行踪几乎未脱离寺院。宋代一些寺院还举办“斗茶”活动。如余杭经山寺经常举行由僧人、施主香客参加的茶宴,以鉴别各种茶叶的质量,并发明了把幼嫩的优质芽茶碾成粉末,用沸水冲泡的“点茶法”。这一切都极大地繁荣了我国的茶文化。

佛教禅宗寺院大多数都建于名山胜地、绿水青山之间,而且有着“农禅并重”的传统。因此有条件的寺院都辟有茶园,流传至今的名茶不少即源于这些寺院的僧人之手。例如四川蒙山茶,相传为汉代甘露普慧禅师亲手所植,有“仙茶”之誉,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始祖。宋元以来,该茶以寺院所制最为得法,因此当地多以僧人为茶师;江苏洞庭山水月院僧人擅长制茶,出产以寺院命名的“水月茶”,即今有名的碧螺春茶;浙江云和县惠明寺的“惠明茶”具有色泽绿润,久饮香气不绝的特点。它曾以优异的质量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一等金质奖章和奖状。此外,普陀山的普茶、黄山的云雾茶、大理的威通茶、天台万年寺的罗汉供茶、杭州法镜寺的香林茶等;都是最初产于寺院的名茶。

佛教茶文化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即禅师们借茶说禅而留传下来的公案故事。例如《五灯会元》记载,一客人向南隐问禅,南隐以茶相待。他将茶水倒入杯中,茶满了仍继续倒……,客人说:“师父,茶已经满了,不要再倒了。”南隐说:“你就象这只茶杯一样,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想法,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反映了禅去执、空灵的境界。另一关于“赵州茶”的公案尤为著名。赵州从谂禅师问新到僧:“曾到过这里吗?”回答说:“曾到过”,赵州说“吃茶去”。又问一僧,回答说“不曾到过。”赵州仍说“吃茶去”。院主听了觉得奇怪,问赵州:“为什么曾到者让吃茶去,不曾到者也让吃茶去?”赵州叫院主,院主答“在”,赵州说:“吃茶去”。这个公案较好地反映了临济禅剿绝情识、机锋峻烈的家风。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当代诗人赵朴初十分喜爱这则公案,常将它用于作诗中。例如为河北赵县柏林寺赵州从谂和尚影像碑题诗“平生用不尽,拂子时时竖,万语与千言,不外吃茶去。”此外他还作过一首五言绝句:“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赵朴初曾多次将此诗写成条幅赠人或贺会,以启发人们去继承和体会古德“茶禅一味”的旨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