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出现了煎茶道及盛行

发布时间 : 2019-12-23
关于茶道 插花茶道 绿茶的茶道

【www.cy316.com - 关于茶道】

“茶道”一词,最早见于唐人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篇的记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式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句中的“常伯熊”,是陆羽同时代人。他曾对《茶经》进行润色,娴熟于茶艺,是“茶道”的倡导者。他所倡导的“茶道”内容,就是指陆羽《茶经》倡导的“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等“饮茶之道”。这是“茶道”最早的出现和茶道的基本内涵。

刘贞亮是晚唐时期颇有名气的茶学家,他在总结前人饮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饮茶十德”之说,进一步丰富了“茶道”的内涵。其“十德”为:“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树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等,将饮茶行为提升到使人恭敬、有礼、仁爱、志雅及可行大道的档次。

在唐代对茶道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还有著名诗人皎然和尚,的好朋友,对饮茶很有造诣和深切体会,曾创作茶诗20多首,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中写有“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的诗句。皎然在他的茶诗中提出“三饮”说,提出了饮茶“涤昏寐”、“清我神”、“破烦恼”的观点,丰富了茶道的内涵,指出了饮茶修道的创意,较之刘贞亮的“茶可行道”说,更进一步强调了“道”的内涵。卢全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中提出的饮茶“七碗”说,更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皎然的“三饮”说。卢仝诗中的“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与皎然的“涤昏寐”相吻合;“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是指喝了三碗茶就能充分领悟老子的五千言的《道德经》,洞察幽深,进入了皎然说的“得道”的境界。至于“七碗吃不得”,是说吃了这碗茶就会羽化成仙,进入了比得道还要高尚的境界。

及至斐汶的《茶述》问世,对茶道精神概括为:“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这又突出了茶的清、淡品性和涤烦、致和的功用。综上可见,在唐代,特别是中唐以后,经过陆羽《茶经》、刘贞亮“饮茶十德”、斐汶《茶述》、皎然“三饮”、卢仝“七碗”等反复张扬,逐渐将饮茶从物质方式的需求提升到精神文化的追求,形成了粗具规模的“煎茶炙茶之法”的“煎茶道”,使得饮茶成为使人养生、怡情、修性、得道,甚至能羽化成仙的精神家园。煎茶道是中国最先形成的茶道形式,鼎盛于唐代中晚期,经五代和北宋诸代至南宋而亡,历时约500年,曾流传至日本和朝鲜半岛,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种煎茶的饮茶法萌芽于西晋,也是巴蜀人最先发明的。陆羽在《茶经》中肯定了这种饮茶方法,故而又称陆羽式煎茶法。煎茶是从煮茶法演化而来的,这是出现末茶之后的一种煮饮方法。唐代的茶叶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四类,而以饼茶为主,粗茶、散茶都要直接碾、罗成茶末,有的制成团饼茶。团饼茶在煎煮前要碾、罗成茶末。煎茶在本质上属于一种特殊的末茶煮饮法。它与煮茶法的区别在于煎茶用的茶叶是茶末,而煮茶用散茶、末茶均可;再之,煎茶法是水烧开后投入茶叶,而煮茶法是将茶叶与冷水一起煮。煎茶不加作料,顶多加点盐调味,而煮茶多加作料。此时,煮茶法仍然存在,但由于煎茶法的勃兴,煮茶日渐衰落。

煎茶道之所以盛行,还因为陆羽的《茶经》得到皇帝的赏识,召他进宫为皇帝烹煎茶汤,受到赐封。这对饮茶的普及起到了积极作用。茶圣陆羽的《茶经》不仅总结了历代制茶和饮茶的经验,而且还对茶的起源、种类、特征、制法、烹蒸、茶具、水的品第、饮茶风俗、名茶产地等作了全面论述,创造了全新的制茶方法,推动了煎茶道的发展。不仅当年的长安城出现了一些茶馆,花少量的钱就可以坐在桌旁饮一壶茶,而且普及到民间。《茶经》里写道:“茶随时代之不同而使用日广,世俗浸润,国朝盛行,两都、荆州、渝州诸地,已成每家之饮料。”饮茶成习,促进了茶叶生产和名茶的诞生,同时也使得茶叶贸易十分红火。

cy316.cOM编辑推荐

小笠原流煎茶道


小笠原流的远祖小笠原远光是镰仓幕府(1192年—1333年)的初代将军赖朝的礼宾奉仕官。其礼法起源于王家子弟举行成年仪式中的礼仪,以致流传至今。进入江户时代,在形式主义、注重方式和以武士阶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中,因确立了仪式活动的形式内容。“小笠原流”已成为日本礼法的代名词,至今支配着其他流派的礼法。是与礼法同时发展起来的。小笠原流煎茶是将传来的煎一般化,并加入了一定的礼仪而形成的。现在流传的煎茶的方式和作法是以小笠原流礼法为基础形成的煎茶方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煎茶的方式也必须适应时代,现在的煎茶方式在保持传统中加入了现代的内涵,形成了与时代相符的。煎的意义随着禅学流传 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晚上,对日本人而言饮茶是不可缺少的。然而,懂得茶的历史、由来、饮用的方法等常识的人却意外的少。

当然,也不仅如此。茶自古以来作为药的一种,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非常高。但极为遗憾的是忽略茶的营养而随意饮用的方法并不鲜见。

在日本茶中,分为抹茶、煎茶两类,茶叶可分为玉露、煎茶、香煎茶等,茶树的种植、茶叶的制作各有不同。

一提起日本,往往让人想起抹茶。抹从千休利以来,强烈地渗透于武士阶层,强调做法与精神面的统一。煎茶的宗旨是以普及为主。

饮茶的习俗与茶的栽培技术源自于中国,在日本有关茶的最早记载可以从奈良时代的文献中找到,那时正是中国的唐代,可以看出在此之前茶已经传入日本。在最初,茶是作为药材饮用的,味道很苦,颜色与香气不佳,随着唐文化的衰退饮茶的习俗也一时不振。在当时,茶的颜色与现在所说的绿色、淡黄色有很大的不同。茶碗一词也是那时产生的。

以后,与现在有关的饮茶术起自12世纪末,荣西禅师从中国回日本后,煎茶开始盛行起来。在16世纪后期,千利休创立了“抹”。18世纪末,被称为“卖茶翁”的高游外批判了以禅宗武士家族支配的抹茶世界,为煎茶的形式与精神的统一奠定了基础。高游外在81岁高龄时将自己使用的用具全部烧毁扔掉,以致他的煎茶形式未能流传下来。

后来,在喜好自由精神、不拘泥于单一形式的文人墨客池大雅、上田秋彦等人推广下,煎开始形成,并出现了多种流派。煎从江户时代末期到明治初期开始流行至今,自由的、享受清香的煎,变得非常容易。

煎的作法的合理性

茶与健康的关系密切,虽然作为一种嗜好品,其药用价值是非常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现高尚的人格和精神境界。

自古以来,“与效率”、“简练之美”等文字表现经常形容于煎茶。饮茶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的,虽然不拘泥于某种形式但避免无心之饮。在招待客人时,要采取什么形式必须有自己的一套形式和做法。

在点茶人的作法与周围的环境、茶室的构成以及茶具的形状、颜色相互调和时,会给客人带来真正的快乐和美感,享受到茶的芬芳和乐趣。在这种调和的气氛中,可以体会到饮茶的奥妙。

例如,在煎的作法中,煮沸的开水倒入“汤冷”后,再注入放有玉露茶的茶壶之间有很多的程序。在完成这些程序的同时,开水的温度降到了玉露茶所需的水温—摄氏50度,还有水注入茶壶与茶碗之间的程序需要1分半左右的时间,这恰是玉露茶的最适冲泡时间。

从科学的角度而言,茶的种类不同对水温的要求也不一样。味道会因水温的高低而变化。玉露茶是煎茶中的高级品,温度适中才能得到纯正的茶香。玉露的水温是50度,时间是1分半、煎茶是70度1分半。品级差一些的番茶、焙茶等含有苦涩的成分多,煮沸的开水冲泡1分钟为好。茶中含有维生素C成分的抗坏血酸,与蔬菜含有的维生素C相比具有遇热不易分解的特征,以前曾作为船员预防坏血病的特效药。

现在已进入高科技时代,不论科学如何进步,对于人本身而言,最重要的是人的合理性、高尚的人格,这些将成为重要的课题。

煎有“和敬清闲”的说法。这是煎的根本理念。领会和谐、加深尊敬与信赖、保持公平、满怀诚意,以此清心使肉体与精神都得到舒展。

有句古语“悟现象之理为无我”,当你领悟到全部真髓之后,方能进入无我的境地,要想得到这样的心境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通过煎体验得到这样的精神。为了社会的发展,要时时刻刻关心和保持这种精神。

以形式化为目的,并不等于只作形式,请不要忘记让饮茶充满快乐才是最重要的形式。

万象之调和

点茶人的作法与周围的环境,茶室的构成和使用茶具的形状以及调和的色彩相融合,才能给客人带来真正的快乐、感受美和饮茶的情趣。在这种调和的氛围中,可体会到茶的奥妙。

与抹相比,煎茶的全部作法以简洁为主。不追求华美的形式但尊重美。自古至今,有名的作品都倾注了创作者的全部智慧,也是如此。煎茶没有固定的茶室,这只是对形式化了的“抹”的批判,而在招待客人时自然而然需要一定的作法。

设置煎茶席时,要考虑到文人墨客们在品茶之中写文作画的氛围,作为一种形式,在等候席等周围布置笔、墨、纸、砚、印谱等装饰品。这样的调和的美不仅能体现主人的情趣,也能感受到古风,增添鉴赏的功能,表现作为文人茶—煎茶的沁人心脾的快乐。

这样的煎茶席不仅仅品茗还能怡心,营造和谐的氛围,修身养性,增加尊重与信赖。

随作法展开的新境界

煎注重的不是形式,注重的是饮茶时的心境。但这并不是说无视形式的存在。在一定的形式中,你可以进一步得到自由的精神、煎茶世界的快乐。

根据流派的不同,色味俱佳的煎茶的作法有很多种。概述式的解说几乎不可能。现在就与抹茶的不同作一说明。A注入开水的温度不同(低温处理非常多)B茶具的不同(使用茶壶,以5位客人为一单位)C装饰物的不同(以高雅、流畅的环境为主调)D煎茶特有的装饰物,如文房四宝等

饮用煎茶,与日本的风土气候有很大的关系,由此也开发出许多新的茶种。盛夏酷暑,将玉露茶冰镇为凉茶,冬季则以煎茶、番茶、焙茶等热茶为主,对应季节,有必要提供相应的茶品。近年来,人们对煎茶的兴趣越来越浓,而且在日本以外的国家饮用煎茶的人数也在上升,煎茶将受到注目。

小笠原流煎

小笠原流的远祖小笠原远光是镰仓幕府(1192年—1333年)的初代将军赖朝的礼宾奉仕官。其礼法起源于王家子弟举行成年仪式中的礼仪,以致流传至今。

在足利时代末期,其礼法也同样包括了伊势家所掌握的内部礼法。煎中三阶菱定纹的由来是自于宗祖远光在接受礼王位时结成的王字模样。

进入江户时代,在形式主义、注重方式和以武士阶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中,因确立了仪式活动的形式内容。“小笠原流”已成为日本礼法的代名词,至今支配着其他流派的礼法。

一般而论,在社会混乱及不安定时代中,法与形式是不成型的。因此为政者常常感到礼仪与法的重要性。长期统治日本的德川幕府就是以尊重形式维持的。产生在当时的许多礼仪也流传至今。

是与礼法同时发展起来的。抹形成于室町时代,其开山者是从师于一休禅师的村田珠光。煎则形成于江户时代中晚期,在文人墨客间十分流行。煎茶文化以及许多的茶器和道具传自于中国,使得以文人墨客为中心的一般民众中,煎茶的爱好者不断地增加。

从明治时代到大正时代,在平民中越来越普及并向一般化转变,的精神被忘却,煎被技巧化,在模仿中不断被模仿,并被一些人所独占。在“回归”的高涨呼声中,形成了现在的。

小笠原流煎茶是将传来的煎一般化,并加入了一定的礼仪而形成的。现在流传的煎茶的方式和作法是以小笠原流礼法为基础形成的煎茶方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煎茶的方式也必须适应时代,现在的煎茶方式在保持传统中加入了现代的内涵,形成了与时代相符的。

大正初期(1910年代),小笠原流煎茶的第一代宗家遵从当时的元老达和小笠原长生等前辈的倡导,以的精神革命为主旨创立了小笠原。与第一代宗家共同从事煎茶研究与指导的秀翠夫人(二代家元)在宗家去世后,在继承前代精神的基础上,提出了“家庭煎茶”的主旨,直到传给第三代家元小笠原秀翠。在时代的变迁中,努力强调社会人的精神革命的同时,也确立了小笠原流煎茶的基础。

中国茶道的形成时期


前面说过,要以茶文化为依托。而茶文化兴盛的前提条件是饮茶成风俗。到唐代,一发明了蒸青制茶,茶叶品质经高了,饮茶之风渐盛。唐玄宗天宝末进土封演所撰《封氏闻见记·饮茶》云:“……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轮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椽,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没钱取机。”显然,茶已不是贵族和士大夫们的特有享受品,已普及民间,成“比屋之饮”。《封氏闻见记》又说:“按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范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茶事兴盛的客观条件是茶叶种植业的空前大发展,据《茶经》所载:唐代产茶度分布在8个道、43个州郡、44个县,不再限于云贵川之一隅。茶叶传入东南,得其天时地利,涌现不少名茶。有了这个物质条件,茶事便日渐兴旺。

唐代的茶文化引人注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文人学士深得茶之益处,清醒头脑,增长思维能力,易来灵感,于是争相沤歌茶事。一时间饮茶成了热门题材,连酒仙李白也写下了《玉泉山仙人掌茶诗》,还有柳宗元的《竹间自采茶诗》和代武中丞谢《赐新茶表肝,吕温写”《三月三口茶宴序》,皮日休写;《茶中杂咏序》,刘禹锡写《西山兰若试茶歌》,韦应物写《喜园中茶生》,白居易写《睡后茶兴忆杨同州》,温庭骛写《采茶歌》等,油于文人推波助澜,饮茶和研究茶叶的风气大盛。茶不再仅仅是农学家的研究对象,,也是一种可登大雅之堂的世俗文化,文人雅士们不断用思维的铧和如椽的笔开掘其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又深深烙印在民族习俗、民族心态和民族性格中,并日渐成为可遗传的文化基因;二是出了一批茶学专著,有陆羽的《茶经人张又新的《煎茶水记》Z温庭筠的《采茶录》,苏廙的《十六汤品》等,这些茶学专著使茶事成了一门高雅的文化艺能,对茶的认识已条理化、系统化,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茶事已成一门博大精深的涉及多边学科的学问。  

唐代创立中国,是对华夏文明的贡献,也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煎茶道茶艺的五大环节


是以修行悟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包括茶艺、茶礼、茶境、修道四大要素。所谓茶艺是指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的一套技艺。煎茶法不知起于何时,陆羽《茶经》始有详细记载。

现在我们来看看煎茶艺有哪五大环节吧。

1.备器:《茶经》"四之器"章列茶器二十四事,即风炉(含灰承)、筥、炭挝、火[上竹下夹]、鍑、交床、夹纸囊、碾拂末、罗、合、则、水方、漉水囊、瓢、竹[上竹下夹]、鹾簋揭、碗、熟、盂、畚、札、涤方、滓方、巾、具列,另有的统贮茶器的都篮。

2.选水:《茶经》"五之煮"云:"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陆羽晚年撰《水品》(一说《泉品》)一书。张又新于公元825元年前后撰《煎茶水记》,书中引刘件刍评判天下之水等,陆羽评判天下之水二十等。讲究水品,是中国的特点。

3.取火:《茶经》"五之煮"云:"其火,用炭,次用劲薪。其炭曾经燔炙为膻腻所及,及膏木、败器不用之。"温庭筠撰于公元860年前后的《采茶录》"辨"条载:"李约,[氵开]公子也。一生不近粉黛,性辨茶。尝日:‘茶须缓火炙,活火煎‘。活火谓炭之有焰者,当使汤无妄沸,庶可养茶。"

4.候汤:《茶经》"五之煮"云:"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候汤是煎茶的关键。

5.习茶:习茶包括藏茶、炙茶、碾茶、罗茶、煎茶、酌茶、品茶等。 撰于八世纪末的《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条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

魏晋时期茶道精神就开始萌芽?


当人们只将茶叶当做食物、药物或解渴之物的时候,无所谓茶道,只有到了将茶叶当做品茗艺术对象之后,才可能产生茶道精神。至汉代为止,文献资料中有关茶叶的记载多数是强调其药理和背养功能,从未涉及精神领域。如陆羽(茶经)中所引用的汉代几部著作:

《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华佗食经》:“苦茶久食,益意思。”《广稚》:“荆巴间采叶作饼……其饮醒酒,令人不眠。”《桐君录》:“巴东别有真茗茶,煎饮令人不眠。”西汉司马相如在(凡将篇)中更是将“拜诧”与加种药物列在一起,也是强调茶叶的药理作用。

这是因为茶叶在当时仅仅是一种饮料,人们强调的是它的提神、解渴、保健作用。只有到了西晋以后,饮茶之风日益兴盛,文人们在品饮过程中开始赋予茶叶以超出物质意义以外的品性:《奔赋》:“调神和内,倦解墉除。”(晋书·植温传):“温性俭,每宴惟下七奠,A51-拌茶果而已。”《晋中兴书》:“陆纳为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常欲诣纳。纳兄子傲怪纳无所备,不敢问之,乃私蓄十数人撰。安既至,纳所设惟茶果而已。淑遂陈盛撰,珍饯毕具。及安去,纳杖椒四十。云:‘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我素业。”’《南齐书·武帝本纪》:永明十一年前一七月,“诏日:……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惟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下贵贱,咸同此制”。

上述四则史料中,前三则属于晋代,后一则为南朝,时间前后约为一个世纪。Cq斌》指出饮茶除了解除疲倦、墉徽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调节精神、和谐内心。这是首次明确地从精神层面_L来阐释饮茶的功能,正式揭示了茶道“和”的实质,虽然当时还没有出现“茶道”一词。

后三则共同表示茶叶在当时已是一种普通的口常饮料,价格便宜,饮茶或用茶来招待客人、祭祀先祖是一种俭朴的行为,因而以茶示俭。至南朝时期,连皇帝都在以茶示俭,还将它推J‘到全社会,下诏“天下”无论“贵贱”,都要“咸同此制”。也说明作为全国都在实行的这种“以茶示俭”的习俗,已经包含了茶道中“俭”的精神实质了。尽管在南朝时期也没有产生“茶道”一词,但茶道精神确实已经萌芽了。

这一时期是我国品茗艺术的萌芽时期,故茶道精神也还在孕育阶段,虽然文献记载还不够丰富,但可以肯定魏晋南朝时期的确是我国茶道精神的萌芽时期。

中国茶道 从神农时期到隋朝是中国茶道的酝酿时期


远古时代无文字记载,但留下了美丽的传说。相传神农身体奇特,肚皮透明,五腑六脏一览无余。按时下气功理论家的推测,神农是具有特异功能的人,可以凭观察,靠感觉,断定植物入哪经、走哪穴、治什么病。当然,尝遍百草难免中毒。世界第一部药物学著作、据考证成书于先秦的《神农本草》云:“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与此相关的传说有几种:一说神农尝到茶叶后,五脏六腑如经过洗涤山般,干干净净,神清气爽;一说神农煮水,茶叶落入锅内,偶然中发现了茶叶神奇的作用;一说神农尝了金绿色滚山珠中毒,濒于死亡,幸得茶树汁流入口。中而得救。陆羽是有几分相信的,《茶经》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并肯定茶是“南方之嘉木”。古人还喻为“嘉谷”。嘉者,至美至美也。这几种传说表明:人们在认识茶树过程中进行审意体验,发现茶树具有治病的功效和济世活人的品格。前者是物质的。后者是精神的。一原始社会及后来的奴隶社会,人类征对大自然难以抗衡,疾病多,死亡率高,彼此需要帮助,“济世活人”便被十分推崇。茶树便成为这种品格的象征物。稍后还有云南普洱茶的传说。相传三国时代,蜀国军师诸葛亮带兵南征七擒孟获,进军途经西双版纳南糯山,因不服水土,士兵们一个个患了眼疾,在山壑间东撞西碰。诸葛亮心急之下把手杖插入地里,乍时出现奇迹:手杖活了,生根发芽长叶,成了葱绿的茶树。摘下茶叶煮水让土兵喝。茶有明目之功。士兵们恢复了视力,不久奏凯而还。自此,山上有了茶树,这里的少数民族称为“孔明树”,山叫“孔明山”,孔明叫“茶祖”,每逢农历七月十六日,即孔明的生日这天办“茶祖会”,高悬孔明灯,载歌载舞,“对月品茶,寄托思念。这则传说一方面说明云南早在三国时代就已开始种茶和饮茶,另一方面说明茶树之非凡,竟将它和一个古代智慧人物的名字联在一起。茶是智慧的树,济世的树。古人借茶树表达对高尚道德的追求。

唐宋那些事儿:关于煎茶、点茶、茶道


原标题:唐宋那些事儿:关于煎茶、点茶、茶道

煎茶法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解之。”——《神农本草经》

这是关于茶的起源最早的传说。中国人饮茶,从神农氏尝百草始,取的是其解毒疗愈的功效。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梅尧臣

陆羽,后人尊之为“茶圣”,民间更是祀其为“茶神”。陆羽其人,貌丑而口吃,对于茶的研究领悟,恐怕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陆羽三十岁前尽睹繁华,三十岁后却又重返山林。茶道于他,不仅是一种物质享受,也是一种精神归宿。著成《茶经》一书。

与今人习以为常的泡茶法不同,唐人饮茶,所用的乃是煎茶法。将茶末投入釜中煎熟,再盛入茶碗中细细品饮。煎茶之余,往往投入盐、姜、枣、薄荷、橘皮等物,添助其味。

唐代制茶采用蒸青工艺,所制之茶成饼状。《茶经》载其法为:利用蒸汽将鲜叶杀青,将茶叶软化后再对其反复揉捻,使之干燥成型,从而能长久保存下去。

在此之前,制茶多用晒青工艺,所制成的茶饼中有浓重的青草味。煎茶作为绿茶的一种至今仍然保存,属不发酵茶类的一种,在如今的日本茶道中很常见。

根据陆羽在《茶经》中的记载,煎茶道茶艺可分为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

然后生火煮水,水一沸的时候,投入盐巴调味。待茶釜中的水第二次沸腾之时,从中舀出一瓢水,用竹筴搅动瓢中水,使之形成漩涡。此时将茶末投入漩涡中,茶末则会顺势下沉。

待水三沸,再将瓢中的水与茶末一并倾入茶釜,此时,水面会浮现浓密洁白的泡沫。

他以白描之法绘录十二种茶器,称之为“十二先生”。他还为每种茶具“加官进爵”,根据他们所司之职,封了雅号,又为每种器具作赞。

中国茶道所追求的真意,不仅是茶香晕散时的一晌贪欢,更是人与自然的融合。也是因为这个缘故,茶道往往是与隐士并提的。

茶人们往往选择与茶最相宜的器具,寻找最天然的水源。至于那些看似繁复的程序,只是为了能品一口至味之茶。

点茶法

元稹的咏茶诗中写茶:“慕诗客,爱僧家”。茶从诞生之初,就备受风雅文人的喜爱。

所幸的是,宋代有个识货的皇帝,他就是宋徽宗赵佶。如果抛却一切政治因素去批判这位皇帝,他可谓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一个精致的享受主义者。

他所著的《大观茶论》一书,细论茶的产地、制茶工艺,以及茶艺与茶器,堪称宋代茶书中的集大成者。

宋代点茶法所用的茶仍为唐代沿用下来的紧压茶,依旧是以蒸青工艺制成,唐时紧压茶多为饼状的饼茶,而宋人却爱将茶制作团状,时称团茶。

造茶之时,需注重器具的洁净,避免使杂质混入其中,损害茶的口感。采茶在日出之前结束,造茶也需在一日之内完成,若是新采之茶过了夜,色和味都会大打折扣,前功尽弃。

宋代茶人们最为称道的建窑黑釉盏,其色绀黑,文理细如兔毫,又称兔毫盏。

16世纪,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创立抹茶道,确定了茶道的礼仪程序。他将茶道与禅结合,把“和、敬、清、寂”的精神诉求推向极致。

伞亭,千利休为丰臣秀吉建造的草庵茶室

日本茶道崇尚自然,看似随意寻常,其实耗尽茶人心血。日本茶室又称“空之屋”、“不对称之屋”,它面积只有四帖半大小(十平方英尺),清贫如僧人的禅房。

为了更贴近自然,室内的摆设刻意地不对称,甚至连门前的落叶也不能扫尽。严谨的茶礼和近乎刁钻的审美,让日本茶道中的茶变得无足轻重,它几乎是模拟禅道而建立起来的,与茶的滋味相比,茶人们更注重一种精神上的体验。就这样,日本茶道与唐宋茶道愈走愈远。

风雅茶事

点茶法发端于唐末,五代之后,最终在宋朝兴盛起来。宋人于点茶之外又添了分茶之戏,即用茶筅击拂汤花,使之于水面幻化出文字画面。此戏亦称“水丹青”、“茶百戏”。

分茶对于茶人技艺的要求很高,是一项艺术性活动,适于独自赏玩或是供人赏观。除此之外,宋代茶人们还热衷于“茗战”,俗称“斗茶”。

在世界,茶是与丝绸、瓷器之类并称的中国符号。而在中国,茶渐渐地成为了一种文人的符号,他们借此寻找了不少游戏和乐趣,乃至于喝茶居然成为后人附庸风雅的一种道具。

到了明清时代,雅风更甚。有人在晚上将茶叶放入莲花苞中,夜深以后,莲花缓缓绽放。及至晨曦,花瓣挂露,茶中亦有荷香清露的芬芳。

这样的茶,被宋代茶人看到了是要嗤笑的,一定会笑他们不懂茶的真味。不过读书人的风雅,又怎么能以一板一眼地去评判好坏呢?

煎茶法方法及特点介绍


煎茶法

所谓的煎茶法指的是陆羽在其著作《茶经》中所记载的一种创造性的茶叶烹煎方法。煎茶法主要是将经过炙烤的茶饼碾罗成末,等到煮水开始沸腾的时候将碾好的茶末投入其中,并且同时不断地加以搅拌,直到茶汤完全沸腾后停止,这与煮茶法茶叶的投放方法是有所不同的。在煮茶法中,茶叶投入冷水、热水中均可,需经较长时间的煮熬之后才能够停止。备器、选水、取火、候汤、炙茶、碾茶、罗茶、煎茶(包括投茶和搅拌)等是煎茶法的主要程序。

这种煎茶法在唐诗中多有描述,尤其是在唐朝的中晚期,煎茶法十分盛行。唐中期时,诗人刘禹锡所作的《西山兰若试茶歌》诗中有“骤雨松声人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的吟咏;茶圣陆羽的好友僧皎然也曾有“文火香偏胜,寒泉味转嘉。投销涌作沫,着碗聚生花”的感叹;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做过很多关于茶艺方面的诗篇,如《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中的“白瓷瓯甚洁,红炉炭方炽。沫F麴尘香,花浮鱼眼沸”,又如《谢里李六郎寄新蜀茶》诗巾“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来搅麴尘”等,都是对煎茶法的具体阐述。此外,还有卢仝的《走笔谢盂谏议寄新茶》、李群玉的《龙山人惠石禀方及团茶》等,都是著名的茶艺记述。

五代、宋朝时,煎茶法渐衰,点茶法开始逐渐流行起来。然而从五代到北宋、南宋,关于描述煎茶法的诗,仍然偶有出现,直到南宋晚期煎茶法才逐渐消失。唐以后,五代的诗人徐夤写有《谢尚书惠蜡面茶》一诗,诗中说道:“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偻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也十分爱茶,他的《汲江煎茶》中,“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描写煎茶时的真实写照。苏东坡的弟弟苏辙也作有《和子瞻煎茶》一诗对煎茶场景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铜铛得火蚯蚓叫,匙脚旋转秋萤光”。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有诗: “冈炉小鼎不须催,鱼眼长随蟹眼来”。(《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煎茶三药》)南宋陆游有诗:“午枕初同梦碟度,红丝小皑破旗枪。正须山石龙头鼎,一试风炉蟹跟汤”。(《郊蜀人煎茶戏作长句》)

煎荣法特点

煎茶法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在煎茶过程中,人们关注和贯彻茶道精神;第二个特点就是煎水:第三个特点是有一套严格的煎茶礼法和程序。中国的茶道精神可用“雅洁、清静、平和、空灵、率真”来作概括和描述,煎茶法要始终将茶道精神贯穿在整个茶艺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在使用煎茶法之前应该煎水,而在煎水之前就要选水,要根据煎茶的要求和实际情况来认真地选水。而煎水的关键在于“候汤”,水有一沸、二沸和三沸的说法,一沸水嫩,三沸水老,只有在二、三沸之间的水为最好,被称为“中汤”。古人将“候汤“分为气辨、形辨和捷辨,而“候汤”的关键就在于心领神会,即“神辨”,当达到”神辨”的程度时,就称为“煎水”。

煎茶道以简洁为美,提倡“和敬清闲”


和敬清闲煎茶道

我国和日本都是嗜茶之邦,通常我们把喝茶称作泡茶,斯文点的还有煮菜、烹茶、点茶等说法,日本人却呼之为煎茶,一个“煎”字,令人油然联想起茶与中药的绵长渊源。

其实,日本的煎茶指的就是绿茶,盛茶的茶壶却有讲究,叫“急须”,形状小巧玲珑,其把柄与壶嘴成直角,扣在指上浅斟慢酌,方能品出茶中的甘味和涩味,如此慢工细活的道具,偏要叫它“急须”,真有点黑色幽默的意味了。

煎茶中,最上乘的是“玉露”,因叶片采用蒸汽蒸煮的“蒸青”技术,外形绿得令人赏心悦目,这就像我们早春时节喝的“头茶”,等而次之的叫作“番茶”,再次的叫“焙茶”……据说,古代日本人只喝抹茶,当时流行于武士间的抹茶道,是典型的武人文化;而喝茶原本是文人墨客间的雅事,于是,京都一带的文人墨客争相以喝煎茶为时尚,还撰写出第一本有关煎茶的专著《青湾茶话》,终于也喝出点道道来,形成了煎茶道,与武人的抹茶道相抗衡,但这已是迟至江户时代中晚期的事。

煎茶道不像抹茶道那么繁复华美,它尊重美,但以简洁为美,提倡“和敬清闲”,即和谐、尊敬、公平、诚信,特别注重饮茶时肉体与精神的舒展,使之渐臻无我之境,当然,要得到这样的心境,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原以为煎茶道唯日本独有,近日偶阅史书,才知也是我国传过去的,日本人不过拾人牙慧而已,但我国的煎茶道失传于南宋中期,从继承国粹的角度看,人家确实比我们更有耐心。

我们有了自己的茶道


在一次茶文化的国际研讨会上,我应邀观赏与品尝正宗的“日本”。柔美的乐曲声中,身着和服的茶女,手捧典雅的茶具,以舞蹈般的身姿表演仪礼,向客人敬茶、献茶,真的让人感到这是一种难得的艺术享受和生活美学。据介绍,这日本,源于中国杭州市余杭区径山寺的“茶宴”,唐时由“留学僧”传入日本,经过近千年的演化,始成今天的日本,盛行于世。当时我心想,我们杭州的龙井茶是茶中的极品,中外闻名,古今共谈,何不发掘“茶宴”的万史,创编“龙井”以弘扬我国古老悠久的茶文化呢!

如今,这一愿望,终于在杭州龙井山园的“茶文化村”里实现了。喝茶能获得一种好心情,每逢佳日良辰,我总喜欢与亲朋好友相约,三五人为伴,上山园去观景、品饮和游乐。汽车在龙井山脚停下后,我们就顺着山园门口的台阶拾级而上。龙井山园的建设过程中不动荒山野岭的一草一木,所有的建筑物都与山体浑然成景,几乎不用钢筋水泥,并且采用具有传统民族特色的吊脚楼,是保护性开发西湖的成功一例。登上山园的迎宾楼,极目四周,见到的是让自然“出土”,借自然造景,使自然再生和为自然添彩的原始型景致,具有古幻、神奇和朴野的特色。

我们在迎宾楼参观了“龙井茶博物馆”,初步领略了龙井茶唐宋元明清各朝各代的工艺特色,然后在“翁隆顺茶庄老号”坐下品茶。这里不同于一般的茶馆、茶座和茶吧,环境特别舒适和幽雅。西侧的就是蝴蝶谷,有春日里纷飞不停的彩蝶,附近又有御茶坡,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御封的龙井茶精品,再加伴以悦耳动听的古筝和古琴,是一个休闲度假、陶冶心情的好去处。就在这种特殊的环境和氛围中,有经验的“茶博士”用紫铜茶壶以“凤凰三点头”的方式,给你冲泡龙井茶狮、龙、云、虎、梅的五大极品,一道、二道、三道,让人细品细饮,清香满嘴,其乐无穷。正所谓“平生所爱无所取,消受山中茶一杯”。这使人想起台湾学者在《茶艺美学论》一书中所说的话:“喝茶的男人不会变坏!”学者们之所以这样说,我想是因为茶人也有茶人的风范吧!

在龙井山园喝茶,除了品尝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的龙井茶的极品之外,还能欣赏到一台新颖、别致的“龙井”。山园自开园以来,就有意于龙井茶文化的探讨与研究,特别注意茶艺美学中的艺术,以显示龙井茶敬、和、清的高雅气度。前二年,杭州市的西湖龙井茶“开茶节”的“头茶会”都是在龙井山园举行,他们的艺术团拿出了“五子登科”的表演,以“狮、龙、云、虎、梅”的五个品牌为内容,对龙井茶的特色作形象化的演示。其中舞狮、舞龙、舞虎、飘云、开梅,在人造的“雾森”中配以独特的音乐和朗诵词,动静结合,气氛热烈,顿使宁静的山园成为欢乐的海洋。如今龙井,经过龙井茶文化研究与山园艺术团的改进和完善,以表演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茶艺”为主,除了在音乐、舞蹈、仪式、表演与茶具、茶品等方面吸收太极、陆羽、台式、无我等各式的优点之外,在继承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等方面开创了新路子。山园从国外引进现代高科技对特殊景观进行人工调控,使山上的云雾人为地再生。这种被称为“雾森”的景观,让许多游人感受到“飘飘欲仙”的滋味。“雾森”起时,人工的雾气从山间飘出,从游人身边飘过,并配以音乐和舞蹈,构成独一无二的“神仙之境”。

站在龙井山顶,极目四周,见附近狮峰山、虎跑山、翁家山等山坡谷地,郁郁葱葱,尽是绿色的茶山、茶坡和茶园,令人心旷神怡!这真是“西湖天下景,龙井山园新,茶乡多异俗,一见胜百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