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的茶叶历史

发布时间 : 2019-12-30
福建是茶叶 福建泉州茶叶 福建茶文化历史

福建是茶叶。

福建漳州的茶叶历史

福建漳州叶历史悠久,早在宋代时就已有种饮的记载,如周必大(1126-1204)的《次王少府送蕉坑韵》、王伟的《清州十咏》、李纶的《临漳志》等。在云霄盘陀岭上(旧称黑龟岭)至今遗有三株宋时古树,当地群众称之;宋;,相传为岭上二个和尚所种。入明朝来,就有比较高的叶制作技术,所以明末阮文锡的《歌》中有;迩来武夷漳人制;的说法。生产的叶不仅民间自饮,而且被列入贡品,正德间年贡;叶378斤,芽500斤;,嘉精间年贡;叶400斤,芽511斤;。(万历《漳州府志》卷五)在《长泰县志》、《南靖县志》、《龙溪县志》等也均有进贡叶的记载。可见当时的叶已颇有名气,因而促进叶种植,明太常寺卿陈天定游平和大峰山佛补祖岩诗句:;寺古多荒瓦,僧贫只荐;和天启进士沈起津游诏安九侯山诗句;香炉烟透云根里,雾锁园望海台;。不仅说明内山峰产,沿海地区也种植成片园。时叶贸易也渐兴隆,漳州商人往返于武夷山、重金购。据《海澄县志》,明中叶就有叶从海澄月港出口的记载。 清代以来,漳州人不仅制技术精湛,而且品茗之风日甚,其烹泡方式--艺闻名遐迩。清三十一年(1766年),永安知县彭光斗路过漳州时,就亲身享用了漳州的。他说:;罢后去省,道过龙溪,邂逅竹园中,遇一野叟,延入旁室。地炉活火,烹沁透心脾。叩之乃真武夷也。客闽三载,只领略一次,殊愧此叟也,;(彭光斗《闽琐记)》,时至今日,还在粤东及漳州诏安、云霄沿海各县广为流行。清末,漳州叶声誉鹊起,贸易居全省之冠。光绪年间,漳州市里有号称;百年老铺;的奇苑、瑞苑等庄,他们不仅在漳州开业,而且在厦门设立分庄,叶出口东南亚等国,年销量据当时记载:光绪二十年前约360担,光绪二十年约1200担,光绪末年约1800担,民初至抗日前夕为2000~6000担。解放后,漳州业在党和^***的重视下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在漳州已成为闽南出口的重要基地,必将为国家作出越来越多的贡献。WWw.cy316.CoM

延伸阅读

福建茶历史至今多久


福建省是多茶类产区,至今有一千多年的茶叶历史,茶文化,是乌龙茶、青茶、红茶、白茶的发源地,是乌龙茶之乡、白茶之乡,武夷岩茶、大红袍、铁观音、白毫银针、工夫红茶扬名中外,福建茶叶在世界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福建省的产茶历史悠久。

唐代的茶文化:

唐代茶对陆羽《茶经.八之出》叙述茶叶产区时称:岭南生福州、建州……往往得之,其味甚佳。也说明福建早已产茶,《唐史》云:福州有方山之生芽。唐《国史补》也称:福州茶又称方山露芽,列为贡芽,其品质甚佳。福建省最早的地方志《三山志》引《唐书•地理志》云:福州贡腊面茶,盖建茶未盛以前也。唐元和(860—820年)《孙樵送茶焦弄部书》中有乘雷而摘,盖碧水丹山之乡,月涧云之品,慎勿贱用之,之语。可见当时武夷所产茶叶倍受重视,已作馈赠珍品。唐光启年间(885—8864年)徐夤《腊面茶诗》云: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腊片,啼猿溪走木兰船。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诗中提到武夷茶的采摘、腊面茶之饰。南唐保大年间(943—957年)朝廷罢阳羡贡茶,改贡福建北苑乳茶,北苑兴。

宋代茶文化:

宋代是建茶的极盛时期,《宋史·食货志》载:“宋元丰七年(1084年)王子京为福建转运副使,言建州腊茶,归立榷法,建州出茶不下三百万斤,南剑州也不下余万斤。”《建炎以来朝野杂论》载:“南宋建炎以来,建茶岁产九十五万斤。建炎二年(1128年)叶农之乱,园丁亡散遂罢之。”建州北苑列为贡品,采制工艺继承了晚唐技巧。宋徽宗的《大观茶论》云:“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宋初福建省以产片为主,模压呈饼状。北苑茶采制最盛时有官、私茶厂1336个,分布达6个县。茶季有几万民众参加采制。官焙(厂)有38个,由官府设四局参加管理,后改东西二局,套模有别,以相竞争。宋乐文《太平寰宇记》载:“江南东道,福州土产茶、南剑州土产茶。……建州土产茶,建安县茶山在郡北(建阳、武夷一带)民多植茶于此山。邵武一带土产茶同建州。漳州土产茶、汀州土产茶。”

茶叶知识:福建茶叶有哪些?福建的六大名茶


福建是生产茶叶的大省,也是中国茶叶的主要发源地,在众多福建茶叶中,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安溪铁观音、有茶中状元美誉的武夷大红袍、有最古老的的红茶正山小种福建的名茶确实多!

福建茶叶大全

【福建乌龙茶叶】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水仙茶、永春佛手、黄金桂等。

【福建红茶】正山小种、坦洋工夫、政和工夫、白琳工夫等

【福建白茶】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

【福建绿茶】绿雪芽、天山绿茶、石亭绿、斜背茶、七境堂绿茶等

【其他】毛蟹茶、本山茶、莲心茶、茉莉花茶等

福建的六大名茶

【安溪铁观音】

安溪铁观音,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的代表,香气浓郁,入口甘甜,驰名中外,是福建茶叶的骄傲!

【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具有绿茶的清香,红茶的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的极品,其中的大红袍更是被誉为武夷茶王,还有茶中状元之美誉。

【正山小种】

正山小种又称拉普山小种,产地福建省武夷山市,受原产地保护,是世界红茶的鼻祖,也是最古老的一种红茶。

【永春佛手】

永春佛手又称金佛手,主产于福建永春县苏坑、玉斗和桂洋等乡镇海拔600米至900米高山处,是福建乌龙茶中风味独特的名品。

【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简称银针,又叫白毫,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白毫银针形状似针,白毫密被,色白如银,因此命名为白毫银针。

【白牡丹茶】

白牡丹茶,福建历史名茶之一,白茶的主要品种之一,因其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白牡丹茶。

福建的茶叶种类有很多,其中的名茶有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正山小种、白毫银针等等。

茶叶历史


茶叶可分为六种: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普洱茶,黄茶,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这些茶叶的历史。 绿茶历史

绿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世纪,当时发现了蒸叶子以抑制其氧化的方法。在12世纪,引入了一种新的“固定叶子”的煎炸方法。这两种方法都使得茶具有现代绿茶的独特的未氧化味道和外观,并且这两种方法至今仍在使用。从那时起,随着绿茶的普及和生产的增加,生产绿茶的方法不断发展和完善。 红茶历史

中国是红茶的发源地,在中国被称为红茶 - 或许更为恰当的红茶 - 它通常产生红茶。它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末期,大约在1590年,当时第一个红茶 - 正山小种--在福建省武夷山周边地区生产。这个高山区被称为正山和小种- 因此得名。今天中国最好,最知名的红茶包括福建正山小种,福建闽红,安徽祁门,云南滇红,广东英红和四川川红功夫红茶。 白茶的历史

白茶被广泛认为是中国最早的茶叶形式,因为它的加工基本上只是干燥叶子,因此必须是人们用来在采摘后保存花蕾的第一种方法。

最早的关于白茶的书面记录来自宋朝皇帝宋徽宗,公元1105年左右。 乌龙茶的历史

乌龙茶起源于福建省,其历史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传统的茶叶称为北苑茶。北苑茶是福建最早出名的贡茶(一种献给皇帝或王室的茶),也是宋代最着名的茶之一。北苑地区位于福建凤凰山周围,自唐初以来就是茶叶产区。这种茶是一种压缩的茶,叶子压成蛋糕。当这些与皇室不合时宜时,该地区开始生产部分氧化的活页茶 - 原始的乌龙茶。(更多关于乌龙茶历史的信息)普洱茶历史悠久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茶之一,普洱茶可以追溯到1700年前的东汉时期。在那个时期,普洱茶也被称为蒲茶。它以云南普洱镇命名,这是普洱茶最早的交易中心。在中国早期的西南地区,普洱被用作易货贸易的货币。 黄茶的历史

黄茶的制作方法是在1591年左右创造的。人们使用慢干技术制作黄茶。在固定和轧制过程中,如果茶没有及时干燥或干燥不完全,叶子会变成黄色,液体会变得醇厚。因此,从知识到实践,创造了制作黄茶的方法。 茶叶的历史公元前30世纪 - 公元前21世纪3个君主和5个皇帝时期茶是中国古代首次被发现的药物。最初,人们咀嚼新鲜的茶叶,然后学会煎煮叶子并喝汤。公元前722年 - 公元前221年春秋时期人们开始用葱,姜,陈皮和山茱萸在茶叶中煮茶叶,或者将茶叶制成食物。今天在中国,土家族的雷茶就是这样的。人们将新鲜的茶叶与生姜和大米混合在一起,然后捣碎混合物,然后用热水喝。公元前202年 - 公元220年汉茶开始作为饮料传播,为官员和贵族领主提供。在这些茶中,有几种稀有品种被送给皇帝作为贡品。茶叶贸易变得更加商业化。420-589南北朝喝茶的习俗在全国范围内普及。茶的消费量迅速增加。从那时起,茶叶一直是华南地区的常饮。618 - 907唐代陆羽的茶井开始了茶的繁荣时期。在唐代,全国各地种植茶树。来日本的僧侣在前往中国时带回了一些茶籽。从那时起,茶叶传播到日本,并逐渐被世界所知。960 - 1279宋在这段时间里,茶文化的中心开始向南移动。福建省吴仪茶大力发展。茶的种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创造了香味茶。然而,在数量上,蛋糕和沱茶仍然是主要的地方,因为它们很容易存放。1271 - 1368元朝随着茶叶制作方法的发展,机制茶叶在此期间问世。蛋糕和沱茶主要是为皇室和贵族领主致敬。普通人用散茶。1368年至1644年明代在明代,茶的制作开始使用烤。制造商开始意识到茶叶的形状。叶子经常被制成条状。人们开始喝松散的茶而不是蛋糕。1636年至1911年清代那时的茶是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饮料。有各种茶,包括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花茶等。喝茶的方式变得陡峭。茶的出口开始了,茶被外国皇室青睐。

茶叶常识:福建白茶的茶树品种


福建白茶的茶树品种, 福建白茶的茶树品种有:

1、福鼎大白茶

原产于福鼎太姥山。据传说,太姥山古名才山,尧帝时(公元前二三五八——二二五七年)有一老母在此居住,以种兰为业,为人乐善好施,深得人心,并曾将其所种绿雪芽茶作为治疗麻疹圣药,救活很多小孩,人们感恩载德,把她奉为神明,称她为太母,这座山也因此名为太母山。到汉武帝时,派遣了侍中东方朔到各地授封天下名山,于是太母山被封为天下三十六名山之首,并正式改名为太姥山,现今福鼎太姥山还留有相传是太姥娘娘手植的福鼎大白茶原始母树绿雪芽古茶树、太姥娘娘发现绿雪芽的山洞和浇灌绿雪芽的丹井。距今150多年前(约1857年),有柏柳乡竹头村陈焕把此茶移植家中繁育了福鼎大白茶。 福鼎大白茶树高1.5—2米,幅宽1.6—2米,树势半开张,为小乔木型。分枝较密,节间尚长。树皮灰色。叶椭圆形,先端渐尖并略下垂,基部稍钝,叶缘略向上。通常大12×5.4厘米,长宽比平均为2.2。叶色黄绿、具光泽。侧脉明显,7—11对。锯齿较整齐、明显,27—38对。叶肉略厚,尚软。一芽二叶长5.1厘米,百芽重23克。花型较大,雄蕊低于雌蕊,盛花期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花量多,结果率高,茶子大而饱满。

发芽期在3月上旬,11月中旬停止生长。生长期全年达8个月。生长势旺盛,抗逆性强,耐旱亦耐寒,虽在零下3—4℃或更低亦不受冻。繁殖力强,压条、扦插发根容易,成活率高达95%以上。产量比当地菜茶高。制成红茶、绿茶、白茶品质均佳。采制银针以芽洁白肥壮、茸毛多最为特色。

2、政和大白茶

原产于政和县铁山高仓头山。据传说,在清光绪5年(1880年)由铁山人魏年老将此茶树移回家中种植,后因墙倒,无意压条数十株,逐渐繁殖推广。

树高1.5—2米,幅宽1—1.5米,树势直立,为小乔木型。分枝少,节间长。嫩枝红褐色,老枝灰白色。叶椭圆形,先端渐尖并突尖,基部稍钝,叶缘略向背。通常大14×6厘米,长宽比平均为2.3。叶面浓绿或黄绿、具光泽。叶脉明显,7—11对。锯齿粗而深、29—68对。叶厚、较脆。一芽二叶长6.4厘米,百芽重50—76克。花型较大,雄蕊低于雌蕊,盛花期11月中旬,花量多。一般开花不结果,或仅结少数单粒茶果,播后亦不易出土,故用无性繁殖。

发芽期迟,一般在4月上旬,停止生长较早,一般在10月上旬,生长期较短,全年约6个月左右。生长势旺盛,抗逆性强,忍受寒冻,虽在零下3—4℃亦少受冻害。产量比当地菜茶高,同时,产量较集中于秋茶。

政和大白茶由于含茶素、单宁成份高,所以制茶品质优越。制白茶以芽肥壮、味鲜、香清、汤厚最为特色。据福州商品检验局分析:政和大白茶水浸出物高达42.18%,小茶(菜茶)只有39.54%,茶素达4.32%,小茶只有3.96%,单宁达16.44%,小茶只有10.61%。

茶叶常识:中国茶叶的历史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树最早出现于中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西双版纳地区。但是有部分学者认为茶树的原产地在印度,理由是印度有野生茶树,而中国没有。但他们不知中国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而且还有“茶树王”。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的第一部药学专着,自战国时代写起,成书于西汉年间。这部书以传说的形式,搜集自远古以来,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药物知识,其中有这样的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据考证:这里的荼是指古代的茶,大意是说,远在上古时代,传说中的炎帝,亲口尝过百草,以便从中发现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植物,竟然一天之内多次中毒。但由于服用茶叶而得救。这虽然是传说,带有明显的夸张成份,但也可从中得知,人类利用茶叶,可能是从药用开始的。

据考察,“茶”字最早出现在《百声大师碑》和《怀晖碑》中,时间大约在唐朝中期,公元806年到公元820年前后,在此之前,”茶”是用多义字“荼”表示的。

”茶”字的基本意义是“苦菜”,上古时期人们对茶还缺乏认识,仅仅根据它的味道,把它归于苦菜一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当人们认识到它与一般苦菜的区别及其特殊功能时,单独表示它的新字也就产生了。

茶与粮食,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可是,”由于气候等原因,当地并不产茶,官府为了增强控制少数民族的力量,对茶叶的供给采取限量,直接分配的办法,以求达到“以茶治边”的目的。与此同时,官府不仅控制茶叶的供应,而且,以少量的茶,交换多数的战马,给兄弟民族带来沉重的负担,这就是历史上的”茶马互市”。

茶叶作为一种饮料,从唐朝开始,流传到中国西北各个少数民族地区,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了茶这种植物,最先利用了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中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如中国史籍所载,在未知饮茶前,”古人夏则饮水,冬则饮汤”,恒以温汤生水解渴。以茶为饮则改变了人们喝生水的陋习,较大地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至于茶在欧美一带,被认为“无疑是东方赐予西方的最好礼物”,”欧洲若无茶与咖啡之传入,饮酒必定更加无度”,“茶给人类的好处无法估计”,”确信茶是人类的救主之一”,“是伟大的慰藉品”等等。世界各国饮茶及茶的生产和贸易,除朝鲜、日本以及中亚、西亚一带是唐朝前后就从中国传入者外,其他多是16世纪以后,特别是近200年以来才传入发展起来的。

茯砖茶约在1860年前后问世,600多年前,茯茶只能够在咸阳生产。史书上有记载,加工茯茶茶叶有三个离不开,一个是离不开泾河的水,二是离不开咸阳的气候,三是离不开城阳寨的手,即天时、地利、人和。

普洱茶是历史以来形成的云南特有的地方名茶。是以云南原产地的大叶种晒青茶及其再加工而成两个系列:直接再加工为成品的生普和经过人工速成发酵后再加工而成的熟普,型制上又分散茶和紧压茶两类;成品后都还持续进行着自然陈化过程,具有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普洱茶是用优良品种云南大叶种的鲜叶制成,也叫作普洱散茶。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俗称象猪肝色。滋味醇厚回甘,具有独特的陈香味儿,有”美容茶”之声誉。

福建什么茶叶出名 有什么功效


福建最出名的茶叶有安溪铁观音、福鼎白茶、福州茉莉花茶、武夷山大红袍。

福建什么茶叶最出名:

1、铁观音;

茶人又称红心观音、红样观音;既是茶叶名称,又是茶树品种名称。天性娇弱,抗逆性较差,产量较低,萌芽期在春分前后,停止生长期在霜降前后,一年生长期7个月。有好喝不好栽之说。红芽歪尾桃是纯种铁观音的特征之一,是制作乌龙茶的特优品种。福建安溪是中国古老的茶区,铁观音境内生长着不少古老野生茶树,茶叶在蓝田,剑斗等地发现的野生茶树树高7米,树冠达3.2米,据专家考证,已有1000多年的树龄。

2、福鼎白茶;

具有地域唯一、工艺天然和功效独特等特性。中医药理证明,白茶性清凉,消热降火,消暑解毒,具有治病之功效。清代名人周亮工的《闽小记》中载:白毫银针,产太姥山鸿雪洞,其性寒凉,功同犀角,是治麻疹之圣药。白茶的自由基含量最低,黄酮含量最高,氨基酸含量平均值高于其它茶类,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抗辐射、抗肿瘤,人体免疫力细胞的干扰素分泌量增加5倍等作用。

3、福州茉莉花茶;

福州自古就出产名茶,1700年前,就有四溢盅盘等吃茶器皿,方山露芽、鼓山柏岩茶成为唐朝以后皇家贡茶。2000年前的汉朝,福州开始种植茉莉花,古人认为茉莉玉骨冰肌,有淡泊名利之意,乃国色天香中的天香。北宋时,由于中医局方学派对香气和茶保健作用的充分认识,引发香茶热。

4、武夷山大红袍;

大红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福建省武夷岩茶(乌龙茶)中的名丛珍品。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产于福建崇安东南部的武夷山。武夷山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代表,武夷岩茶的茶王,只有武夷山才有大红袍。武夷山大红袍茶树所处的峭壁上,有一条狭长的岩罅,岩顶终年有泉水自罅滴落。泉水中附有苔藓之类的有机物,因而土壤较它处润泽肥沃。

福建特产有什么:

福州特产:寿山石、牛角梳、橄榄、福桔、龙眼、闽姜、芙蓉李、茉莉花茶、脱胎漆器、木画、木雕、纸伞、贝雕、瓷器等。

莆田特产:盛产鳗鱼、对虾、梭子蟹、丁昌鱼等海产品,龙眼、荔枝、枇杷、文旦柚四大名果驰名中外。

龙岩特产:连城地瓜干、连城白鹜鸭、连城兰花、龙岩花生、长汀豆腐干、上杭萝卜干、武平猪胆干、永定菜干、河田鸡等。

泉州特产:各种瓜果、名木花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安溪乌龙茶(安溪铁观音)、老范志万应神曲、永春老醋、源和堂蜜饯、泉州木偶头、永春漆篮、人造花等。

茶叶知识:茶包的历史


虽然传统茶客并不认可茶包这种喝法,认为其既不风雅,也难以喝出茶的原味,但这并不能阻挡茶包的普及。

茶经网x月x日讯:1904年,纽约茶叶商人托马斯苏利文(ThomasSullivan)为了节约推广成本,将碎茶叶分成一个个小堆,装在真丝小袋里供顾客试尝。收到这些古怪的小袋子后,一位顾客将它直接丢进了烧开的茶壶里,发现效果还挺不错,清洗起茶具也方便多了,于是跟苏利文订了更多茶叶。茶叶送来后,顾客发现这些茶叶是散装的,并没有像样品一样包进小袋里,大为不满,要求换包装。从此,越来越多顾客要求苏利文卖给他们小袋泡茶。这位商人嗅到了商机,将丝绸换成便宜而且透气些的纱袋,大量生产袋泡茶,由此获得了不菲的利润。

一战时期,德国Teekanne公司借鉴了这个创意,为前线战士提供装在小棉布袋里的茶包,并称它们为茶叶弹teabombs。虽然棉布多少影响了茶叶的风味,但这种做法受到了很大欢迎。也为茶包日后的普及埋下了伏笔。

后来,茶包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流行,它的材质和形状也得到了各种改进:棉布被换成了热封粘合的滤纸袋、尼龙布等,形状也花样百出,从单纸袋状变成了折叠双袋状、枕头状、圆形和金字塔形等。所有这一切,都只为了一个目的:减少包装带来的气味,让茶叶得到充分浸泡,提供更令人愉悦的喝茶体验。

茶叶常识:福建白茶的品质特征和保健功效


福建白茶除了含有其它茶叶固有的营养成份外,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活性酶,国内外医学研究证明,长期饮用白茶可以显著提高人体内脂酶活性,促进脂肪分解代谢,有效控制胰岛素分泌量,延缓葡萄糖的肠吸收,分解体内血液中多余的糖份,促进血糖平衡。

白茶含有丰富的多种氨基酸,其性寒凉,具有退热祛暑解毒之功效,在产区内夏季啜一杯白牡丹茶水,很少会中暑,因此白牡丹是当地茶农夏季必备的白茶之一。在我国华北及福建产地被广泛视为养护麻疹患者的良药,故清代名人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载:“白毫银针,产太姥山鸿雪洞,其性寒,攻同犀角,是治麻疹之圣药。”

现在太姥山还有一株具有170多年树龄的福鼎大白茶原始母树,名曰”绿雪芽”。白茶存放时间越长,其药用价值越高。白茶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它被人体吸收后,能迅速转化为维生素A,可预防夜盲症与干眼病。同是时白茶还有防辐射物质,对人体的造血机能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能减少电视辐射的危害,因此在看电视过程中多喝一些白茶是是百利无一害,尤其是少年儿童更应该提倡多喝白茶,有利于保护眼睛,健康身体。

茶叶常识:云南红茶与福建红茶的区别


云南红茶简称滇红,1937年秋,冯绍裘和郑鹤春两位到云南实地观察并调查茶叶产销情况,并选择在凤庆县的凤山试制红茶,通过努力,试制成功。主要产于云南省南部与西南部的临沧、保山、凤庆、西双版纳、德宏等地。

正山小种创于福建省崇安县(1989崇安撤县设市,更名为武夷山市)桐木地区。由福建武夷山深处当地茶农于明朝中后期机缘之下创制而成,是世界上最早的红茶,亦称红茶鼻祖,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后来在正山小种的基础上发展了工夫红茶。

云南是云南大叶种啦,福建是福建本地的小叶种,树种中差异最大的区别在于各自内含物中茶多酚的百分比大有不同。茶多酚含量是红茶反应的重要物质。此外,茶树生长环境,工艺都是有区别的,包括生长海拔,云南是高原,而福建是临海平地。工艺上来,至少我现在知道的,福建红茶的工艺会普遍做的更精一点。

云南红茶与福建红茶的内质不同。因为原件不同。滇红是阿萨姆种。福建红茶是中国种。除了工艺、风格上的差距,原料的天然差距,导致了其内含物质量上的绝对差距——也就是耐泡(大叶茶类天生内含物质就比中国种多)

茶叶常识:白茶的产区及历史


白茶,目前产区主要在福建省(台湾省也有少量生产)建阳、福鼎、政和、松溪等县。境内丘陵起伏,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如以福鼎为例,年均气温在18.5℃,年降水量在1661毫米左右)。山地以红、黄壤为主,主要种植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及水仙等优良茶树品种。 白茶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而其关键是在于萎凋。萎凋分为室内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两种。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闷热的晴朗天气,采取室内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其精制工艺是在剔除梗、片、蜡叶、红张、暗张之后,以文火进行烘焙至足干,只宜以火香衬托茶香,待水分含量为4~5%时,趁热装箱。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

白茶主要品种有白牡丹、白毫银针。白牡丹何以冠此高雅之芳名?白牡丹因其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白牡丹是采自大白茶树或水仙种的短小芽叶新梢的一芽一二叶制成的,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而采自大白茶树的肥芽制成的白茶称为白毫银针,因其色白如银,外形似针而得名,是白茶中最名贵的品种。其香气清新,汤色淡黄,滋味鲜爽,是白茶中的极品。而采自菜茶(福建茶区对一般灌木茶树之别称)品种的短小芽片和大白茶片叶制成的白茶,称为贡茶和眉茶。贡茶的品质优于眉茶。

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其清雅芳名的出现,迄今已有八百八十余年了。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成书于1107~1110大观年间,书以年号名)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

宋代的皇家茶园,设在福建建安郡北苑(即今福建省建瓯县境)。《大观茶论》里说的白茶,是早期产于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其制作方法,仍然是经过蒸、压而成团茶,同现今的白茶制法并不相同。而白茶的生产,是于清嘉庆初年(1769)采芽茶制成银针。1885年改采福鼎大白茶制成白毫银针。

关于白茶的历史究竟起于何时?茶学界有些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白茶起于北宋,其主要依据是白茶最早出现在《大观茶论》、《东溪试茶录》(文中说建安七种茶树品种中名列第一的是白叶茶)中;也有认为是始于明代或清代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从茶叶制作方法上来加以区别茶类的,因白茶的生产过程只经过萎凋与干燥两道工序。也有的学者认为,中国茶叶生产历史上最早的茶叶不是绿茶而是白茶。其理由是:中国先民最初发现茶叶的药用价值后,为了保存起来备用,必须把鲜嫩的茶芽叶晒干或焙干,这就是中国茶叶史上白茶的诞生。

关于本文《福建漳州的茶叶历史》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呈现到这里,不知道对大家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其它更多内容,可以查看相关栏目:福建是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