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茶风茶俗之——美国人的饮茶习俗

发布时间 : 2019-11-30
红茶调饮茶的茶名 福鼎白茶之粽茶 黑茶的茶梗

红茶调饮茶的茶名。

中国是世界上饮茶人数最多的国家,除了中国外,像日本、印度、英国、阿根廷等国家都有自身的饮茶文化,他们都有自身独具特色的茶饮。而说到美国,似乎人们头脑中想到的更多是可乐和咖啡。喝茶在美国确实不如其他国家那么普遍,但是并不意味着美国人不喝茶。

美国人饮茶的习惯是由欧洲移民带去的,但美国人饮茶没有欧洲人多,饮茶方法也与欧洲大体相仿。美国饮茶属清饮与调饮两种,大多喜欢在茶内加入柠檬、糖及冰块等添加剂。不过,美国毕竟是个相当年轻的国家,所以饮茶没有欧洲那么讲究。加之美国人生活节奏很快,喜欢方便快捷的饮茶方式,故以冰茶、速溶茶要水罐头为主。美国人很喜欢中国茶,中美之间茶的贸易几乎是伴随着美国这个国家的诞生而同步开始。美国年从中国进口茶叶占茶叶进口总量20%以上,以红碎茶和中、低档绿茶为主。

其饮茶较多品种为袋泡红茶、冰茶、添香茶和草药茶为主。近年来,随着绿茶保健功能逐步揭示,美国又掀起“中国绿茶热”。美国国家卫生部和有关团体还专门召开“茶与健康”的国际学术会议,举办中国茶文化周和中国茶文化研讨会,在纽约还成立了全美国际茶文化基金会,从事茶文化的宣传与中美茶业交流的协调与组织工作。许多著名大学,都举办中国茶专题讲座,有的还投入巨资进行茶叶保健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

美国地处北美洲中部,当地饮茶,18世纪以中国武夷岩茶为主,19世纪以中国绿茶为主,20世纪以红茶为主,80年代以来,绿茶销售又开始回升。然而,作为热饮料的茶,美国人却演变成冷饮冰茶。

在美国,无论是茶的沸水冲泡汁,还是速溶茶的冷水溶解液,直至罐装茶水,他们饮用时,多数习惯于在茶汤中,投入冰块,或者饮用前预先置于冰柜中冷却为冰茶。冰茶之所以受到美国人的欢迎。这是因为冰茶应顺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人们不愿用花时热泡的方式喝茶。而喝冰茶时,消费者还可结合自己的口味,添加糖、柠檬,或其他果汁等。如此饮茶,既有茶的醇味,又有果的清香,尤其是在盛茶,饮之满口生津,暑气顿消。

冰茶作为运动饮料,也受到美国人青睐。它可取代汽水,既可在运动时解渴,又有益于运动员恢复精力。人体在紧张劳累的体力活动之后,喝上一杯冰茶,自然会有清凉舒适之感,并且使精神为之一振。

美国人也喝鸡尾茶酒,特别是在风景秀丽的夏威夷,普遍有喝鸡尾茶酒的习惯。鸡尾茶酒的制法并不复杂,即在鸡尾酒中,根据各人的需要,加入一定比例的红茶汁,就成了鸡尾茶酒。只是对红茶质量的要求较高,茶必须是具有汤色浓艳,刺激味强,滋味鲜爽的高级红茶,认为用这种茶汁泡制而成的鸡尾茶酒,味更醇,香更高,能提神,可醒脑,因而受到欢迎。

以上就是关于美国茶文化的介绍。从上面我们知道,美国人的饮茶文化和其自身的文化特性有很大的关系,它们给人一种豪爽、粗狂的饮茶印象。由于历史文化的影响,在美国的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特色的饮茶文化,这些也汇聚成美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WWw.cY316.cOM

cy316.com扩展阅读

异国茶风茶俗之——茶叶与英国习俗


英国是世界上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茶叶在英国的传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虽然英国的茶叶历史不如中国等国家长久,但是其在英国的发展速度十分快速。茶叶只16世纪开始传入英国,后逐渐在英国流传下来,如今,茶叶在英国中具有重要地位。

欧洲人是在16世纪开始获知茶叶的,但最初向欧洲介绍茶叶的并不是那些初到中国沿海的葡萄牙人,而是一位名叫拉木学的意大利学者,尽管他本人并没有见过茶叶。拉木学在1559年出版的一部书中写道,根据一个波斯人的说法,中国出产一种被称为茶的植物,用水烹煮,可治多种疾病。而最早将茶叶输入欧洲的则是荷兰人,时间大约在1610年。茶叶引入荷兰后,饮茶随之而起。荷兰是欧洲最早开始出现饮茶之风的国家。到了17世纪中期,饮茶在荷兰已经比较流行了。

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人通过翻译其他欧洲人的著作而开始认识茶叶。161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驻日本的一位职员,写信给澳门的一位同事,请他代购“一罐上等好茶”。这可能是最早提到茶叶的英国人。17世纪中期,茶叶已通过各种途径输入英国。1657年,英国伦敦的一家咖啡店打出这样的招牌:在英国,由于茶叶“非常稀罕,十分珍贵,每磅售价高达6—10英镑,所以一直以来都被视为高贵奢华的象征,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享用”;“从现在起,本店首次向公众出售茶叶及茶叶饮品”,“价格仅为每磅16—50先令”。这块招牌还说,中国茶叶“有益健康,老少咸宜”,并且列出了茶叶的10多项功效,包括提神明目,健肝养胃,益肾利尿,增强记忆,促进消化,治疗头痛,预防疟疾,等等。由此可见,茶叶在当时主要被视作药物。正因为如此,伦敦的一家咖啡馆于1658年9月30日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时,强调茶叶是“所有医生推崇的美妙饮料”。这也是英国历史上第一则登在报纸上的茶叶广告。

正当饮茶之风在英国盛行起来的时候,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了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凯瑟琳是英国第一位喜好饮茶的王后,她使饮茶成为宫廷生活的一部分。也正因为如此,英国东印度公司于1664年特地精选了一批茶叶进献给英国国王。在凯瑟琳的倡导下,英国女子也以饮茶为时尚。这样,饮茶之风以更快的速度风靡英国。

在英国,茶叶最初是在咖啡店中出售的。1717年,第一家专门的茶馆在伦敦诞生,名为“金色里昂”。与兼售茶叶的咖啡馆不同的是,“金色里昂”同时招待男女客人。一位作家曾这样写道:这家茶馆“淑女云集,细细品尝小杯中的美妙饮料”。此后,类似的茶馆纷纷出现,吸引了更多的男女。1722年,一个英国人赞誉说:“在我国引入的所有食品或药品中,茶叶是最佳、最令人愉悦、最安全的植物。”

18世纪前期,茶叶已由奢侈品转变为大众饮品,进入了寻常百姓之家。饮茶成了英国人的日常习惯,英国因此而成为“饮茶王国”。19世纪中期,饮用下午茶的风尚在英国蔓延,最终发展成英国人生活习俗与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不过,由于自然及文化的原因,英国人更偏爱经过发酵的红茶。他们还喜欢在茶中添加糖和牛奶,从而调制出别具英伦风味的茶饮。

我国各地茶风茶俗之——闽南的饮茶习俗


闽南人喜欢以茶待客,尤其是客人一进门就要开始泡茶,尤其是安溪人。闽南人的饮茶风俗由来已久,人们都有早晚喝茶的习惯,对茶的依恋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那么,闽南人的饮茶文化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福建盛产茶,福建人对茶自然情有独钟。闽南民间有“宁可百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的俗语;闽北山民也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俗语。在许多地方,人们均有早晚饮茶的习惯,对茶的依恋几乎到了迷醉的地步。大抵上,闽南人嗜乌龙茶,福州人好花茶,闽北人喝乌龙茶和绿茶,闽东人则饮绿茶。因此,八闽形成富于地方特色的茶文化。福建人饮茶,从茶具、水质、用茶种类到斟饮的各个程序均备极考究。唐、宋时兴的“斗茶”遗风在各地仍历历可寻。其中以闽南人的“茶道”和客家人的“擂茶”最见功夫。

福建人种茶、饮茶已有千余年历史。宋代始,武夷山茶即已蜚声域内。宋代,武夷山建立御茶园。从明代开始,泉州府所产乌龙茶也成为贡茶。明正德年间,仅南靖一地,年贡茶叶76斤。清代以来,随着茶叶转输入欧洲,福建茶叶更名扬海外,英国人尤嗜闽茶,在英国诗人拜伦和爱德华·扬的诗行中均出现“武夷茶”的名字。据茶叶专家考证,欧洲人的“茶”字读音与闽南方言茶的发音有直接的俗缘关系。

闽南人饮茶讲究“水、火、茶具”三要素。闽南人认为,茶具越用越珍贵,长年泡茶之壶,壶内“结牙”(即茶垢),老辈人说“结牙茶壶”即使不放茶叶也能泡出茶香。水以泉水为佳,民间有“山泉泡茶碗碗甜”之说。火则以炭火为主,烧水至“三沸”再置于“盖瓯”中冲泡。人们喝茶“功夫”之细,与清代并无二致。

闽南一带,客来无茶等于失礼。泡茶时,先将壶水烧沸,然后将小茶壶及口不盈寸的小茶杯烫热。冲泡时,壶口距茶壶约1尺余,斟茶时手却放得很低,称之为“高冲低斟”。这温壶、烧壶、运壶、斟茶的规程一气呵成,自成妙境。所砌之茶,水色金黄,清香扑鼻,回味甘醇。尤其是那斟茶,几个茶杯相挨,要来回斟至七八分,谓之“关公巡城”,最后几滴浓茶,也要分滴各杯,称“韩信点兵”。主人给谁添茶,谁便要以右手中指、食指三叩桌面。据说当年乾隆帝微服出访,为大臣斟茶。大臣诚惶诚恐,用两指三叩桌面,以示两脚跪地三叩头。相因成习,遂成了闽南及广东潮汕一带茶俗之一。这一习俗在泉州最明显。

以上就是关于闽南人饮茶文化的介绍。从上面我们知道,闽南人的茶文化非常浓厚,茶已经成为每个闽南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闽南人种茶、制茶、吃茶。茶叶铸就了闽南文化,也成就了一代代闽南人。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异国茶风茶俗之——新加坡肉骨茶茶俗


去过新加坡的朋友都知道,去新加坡一定要品尝当地的美食肉骨茶,肉骨茶,就是一边吃肉骨,一边喝茶。肉骨茶是一种饮茶和吃肉相结合的饮食方式,这种饮食方式相传是由中国的华侨去新加坡之后创立产生的。关于肉骨茶,目前主要分为两个派别,一是新加坡的海南派及马来西亚的福建派。

肉骨茶

制作肉骨茶的原料肉骨,多选用新鲜带瘦肉的排骨,也有用猪蹄、牛肉或鸡肉的。烧制时,肉骨先用作料进行烹调,文火炖熟。有的还会放上党参、枸杞、熟地等滋补名贵药材,使肉骨变得更加清香味美,而且能补气生血,富有营养。

而茶叶则大多选自福建产的乌龙茶,如大红袍、铁观音之类。吃肉骨茶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人们在吃肉骨时,必须饮茶。如今,肉骨茶已成为一种大众化的食品,肉骨茶的配料也应运而生。在新加坡、以来西亚,以及中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的一些超市内,都可买到适合自己口味的肉骨茶配料。

以上就是关于新加坡肉骨茶的风俗介绍。其实新加坡的肉骨茶跟广东早茶有类似的地方,他们都是将茶和食物结合起来,这时候桌上的主角已经不再是茶,而是那一道道美味的食物。无论是新加坡的还是马来西亚的肉骨茶,自身都带有浓郁的中国特色。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异国茶俗系列——英国人的饮茶风俗


英国作为曾经的世界强国,其饮茶文化发展由来已久。英国的茶叶多半是进口贸易中获得的,这跟他们历史上的海上殖民贸易有很大的关系。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几乎每个英国人都有喝下午茶的传统,英国的饮茶方式具有自身的特色,也被人们称为英式下午茶。

自从200多年前茶叶从中国(后又从印度)传入英国之后,饮茶一直被英国人看作是一种悠闲和舒达的享受。最早运送茶叶到英国的那种快速高桅帆船便叫作“茶叶飞剪”号。

在英国的家庭中,“我把茶壶坐上了!”是一句对忙碌一天,疲倦归家的主人极好的关切话语。英国家庭最习惯的欢迎客人的话也是:“我把茶壶坐上吧,你一定得喝一杯茶”。茶叶刚传到英国的时候,价格很昂贵,只有富人才喝得起。后来随着包装和运输的改善,到本世纪初,饮茶已成为人们的日常习惯。

英国人沏茶有许多规矩,由于英国一年中大半时间是寒冷季节,所以习惯在置茶前烫壶,而且沏茶的水一定要煮沸,并马上冲进壶中,否则就认为泡出的茶不香。英国家庭中常用的一种小匙,就称为“茶匙”。放茶叶的数量通常是每位饮者一匙茶叶,另再加一匙作为“壶底消耗”。冲泡出的茶水也有许多名称,其中有些是地方俗语如:茶汁、茶汤、茶液、茶浆等。英国人饮茶浓淡各有所好,但一般爱在茶汤中加牛奶。而在欧洲大陆国家,习惯饮用清茶,茶具也多使用玻璃杯而不是瓷杯,有时还要放上一片柠檬,这在英国是较少见的。只有在某些特色餐馆里才喝得到柠檬茶。

瓷器工业的发展,带来了茶具的多次演变。18世纪,妇女们用碟子吃茶,后来改用杯子,茶杯由原先无柄的变成有柄的那种,有时杯口还带有一条窄的瓷楫,以避免那些时髦绅士的胡须泡进茶杯里去,这种杯子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极为流行的。现在,在英国也可见到供非正式场合用的大茶杯,但都不带杯盖,带盖子的大茶杯只有在英国少数大城市的中国商店里才能见到。这种带把手的大瓷杯,正逐渐代替酒吧里的大啤酒杯而兴起。与此同时,体现都市快节奏生活的饮茶方式一一袋泡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茶壶被闲置在一边,只有少数墨守成规的保守派,仍喜欢那种用壶泡饮的方式。

过去那种在正规社交中常见的“下午茶”习惯,现在已不多见。但在家庭、办公室、学校以及建筑工地等场所。每天下午三点半左右都还少不了要喝一次茶。而英国人所说的“tea time”,是指那种比较正规的茶点小吃,多半是在下午主妇们有空闲时,邀几位朋友一起度过一个轻松愉快的下午。一般都是客人们坐在舒适的椅子上围成一圈,手捧茶碟和茶杯,饮着佳茗,佐以精致的点心,这也许就是英国人翻版的日本茶道吧。这种休闲的饮茶方式在英国比较富裕的南方很是普遍,而在英格兰北部以及苏格兰和大部分威尔士这些传统的重工业、矿山、船厂以及农庄地区,就不那么流行了。在北方,喝茶往往同吃饭一起进行。下午六点钟左右,在外干了一天活的人们回到家,全家就以一壶热茶加一道热菜、面包、糕饼、或者水果点心来充饥。这种“茶餐”,常常叫作“台茶(high tea)”。这和普通的饮茶小吃是不同的。

二次大战(1939~1945年)以后,英国人的生活习惯有了许多改变,饮茶习俗也不例外。年青人带入了欧洲大陆和美国的习惯,喝咖啡渐渐流行起来。饮料商们也开发出了各种品牌的速溶咖啡,在商店、超市的货架上以及电视广告中随处可见,影响了大批英国人的生活习惯。过去的“休息喝茶”(tea break)也渐渐被“休息喝咖啡”(coffee break)所代替。70年代以来,在伦敦已很少有可以坐下来喝杯茶、吃些小点心的场所了。不过这几年这种习气渐渐有了改变,而且喜欢喝茶的也大有人在。

在英国有一个传统的老习惯,就是在清早给客人送上一杯早茶,在家中这是唤醒客人的最好方法,顺便还可询问客人的就寝情况,以表关心。在不少英国家庭中,特别是对于家庭中的成年人,这种早茶习惯被视为是一种享受,但多用在非工作日或周末的早晨,尤其是有些丈夫常用它来讨好太太。为了方便喝早茶,英国的“高步林”公司,创制了一种灵巧的产品一一“茶婆(Teasmade)。它由一个小钟、一个小台灯和一把煮开水的小壶组成。只要头天晚上预先在茶壶中注入水,并把茶叶放在茶杯中,到预定时间,壶中的水就会自动煮开,随着小壶便自动倾倒开水至杯中。茶冲泡好以后,闹钟便响了,台灯也自动打开,就等主人喝早茶了。

由于茶婆子实用、灵巧,现在不少家庭还珍藏着呢!在战争年代,由于运输不便,英国茶叶很是缺乏,而现在,各种高级的特色茶随处可见。餐馆中有各色茶叶供选择,如大吉岭、阿萨姆以及“格雷伯爵”茶等。不少餐馆也供应茉莉花茶,许多顾客都很喜欢。但至于真正的龙井茶或云南红茶,人们仍很生疏,能真正懂得欣赏和品饮的人则更少了。

以上就是关于英国饮茶文化的介绍。从上面我们知道,英国人的饮茶文化发展由来已久,其发展主要受历史文化的影响较大,英国的饮茶文化就跟英国的绅士文化一样,给人们的感觉就是休闲、优雅。英国的饮茶文化也一度成为高档生活的象征。以上内容由小编为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美国人的茶道是什么?


17世纪中叶,茶跟随荷兰人引进了美洲,由此也开启了北美大陆的饮茶史。美国人喝茶的历史并不悠久,但却因他们独特的生活习惯形成了其独特的茶文化,其饮茶风尚也跟随科技的发展在一起变化。

如果说亚洲人对茶的文化理解更加深刻悠久,那是基于亚洲是茶叶起源之地。其茶文化形成早,发展历程长,可称之为茶道。而美国的茶道,并没有那么多礼节和讲究,其实就是美国人喝茶的那些“道道”。

1908年,美国茶商托马斯·沙利文发明了袋泡茶。随后美国人民又创造性地推出具有鲜明特色的茶饮,发明了冰茶、瓶茶、速溶茶等,美国人对茶叶的消耗量也日益剧增,茶叶需求量属世界前列。

美国人喝茶的习惯,首先是不喝热茶。在他们眼中,热茶和开水一样,难以入口。而从美国人每日摄取的高热量食品来看,如果我在美国,我一样不愿意喝热饮。其次,他们愿意喝快捷的茶,不喜欢繁琐。

一杯冰茶的制作方法很简单,通常用很多冰块投进茶水中使其冷却,有的时候还加入各种各样的配料,比如拼配的花茶、果茶等等。美国人玩茶的花样是非常多的。

这么多年来,美国的茶文化一直处在吸纳和整合的变化之中,吸纳了世界各国的茶文化,融合进他们的习俗中。

这些年,在美国也有不少人士热衷于传统饮茶习俗,讲究沏茶、品茶,研究茶具和品茶仪式和品评技法。据悉,美国许多地方也成立了品茗家协会,会员们均认为饮茶是一门学问很深的艺术。但其实这些技艺和文化,也都是从茶叶发源国吸纳进去的。

所以,在美国喝茶,你是比较自由随性的,你可以选择喝热茶,如果能够找到中式茶馆的话。你也可以选择喝一杯快捷的冰茶,搭配美餐,解腻又冰爽。

所谓的美国茶道,无非就是世界茶文化的大融合,美国人喝茶的道道,你喜欢吗?

各地茶风茶俗之——巴蜀茶馆习俗


巴蜀就是我国四川、重庆一带的简称。据《茶经》记载,茶最早起源于滇、贵、川,巴蜀在很早以前就是我国重要的茶树产地,这里常年气候湿润,降水量多,加上土壤肥沃、地形适宜,因此特别适合茶树的种植。发展至现在,在巴蜀已然有很多专门喝茶的茶馆。那么,巴蜀的茶馆文化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巴蜀”茶馆习俗甚多,常去茶馆,就会有众多的体验:

1.茶叶叫做“叶子”。茶碗中茶叶多称作“饱”,反之则为“啬”。饮茶叫作“吃茶”。把开水第一次冲进茶碗叫“发叶子”,再向茶碗内冲水则叫“掺茶”。“一道”(“一开”)、“二道”(“二开”)是吃茶之常用语,“开”即指掺水时揭开茶盖。“才喝一道(一开)”是指时间较短,才掺水一次。品茶之人最忌别人来喝其二道茶,因其色、香、味正佳,故有“头道水,二道茶”之说。

2.如是讨茶喝,因是别人喝过的茶,故称为“加班茶”。每道茶只能饮一半,茶碗中所剩之茶水称为“茶母子”。

3.茶馆中常有人“喊茶钱”,即某人走进茶馆时,熟人便喊“茶钱我这里会了”。喊茶钱的人越多,来人的面子就越大。其要口称“挨过,挨过”以致谢。

以上就是关于巴蜀茶馆文化的介绍。从上面我们知道,巴蜀的茶馆文化非常具有地域性特征,当地人在原有的文化基础之上,发展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茶馆文化。对于当地人来说,喝茶已经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对于外地人来说,在经过巴蜀之时,参观、了解一下当地的茶馆文化,从中窥探出巴蜀文化的渊源。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各地茶风茶俗之——港式饮茶茶俗


香港临近广东,因此在饮食在深受广东饮食文化的影响,再加上移居香港的大部分为广东人,因此在文化上自是和广东茶文化有一脉相承之感。说到香港,就不得不说香港的茶文化。香港茶文化,人们也习惯称之为港式饮茶。

提到港式饮茶,除了联想到精致美味的点心外,也不能忽视「茶」的存在。 一开始,香港其实是先只有供应茶水的「茶寮」,来消费的就是一般普罗大众,在工作时补充水份,或是提供行人歇脚止渴之用,并没有供应点心。后来,小型的「茶居」及大型的「茶楼」慢慢形成,加入了各式点心,慢慢演化,具备正餐功能的茶楼就形成了。茶楼通常有两层楼,楼下叫做「地厅」,茶资是三厘六,楼上叫做「楼座」,茶资是七厘,也形成一种贫富相对应的情况。到了现在,因为消费能力慢慢增加,不管是谁都能消费得起,也就没有区分楼上楼下的必要了。后来香港茶楼愈来愈普遍,原来以茶为主角,只搭配一、二样点心的型态,因为竞争太过激烈的原因,所以点心的形式也愈来愈多,后来就慢慢演变成以点心为主角了。

现在饮茶餐厅也有以酒楼称呼的,这是因为餐厅通常不单单只有饮茶及点心,还兼卖粤菜、海鲜等,当然也供应酒类饮料,综合经营下,自然也将餐厅名字改为「酒楼」了。不过,一般人上酒楼吃点心,大部分都是点壶热茶,来达到去油腻的效果,尤其是普洱,更能消脂去腻,与酒类饮料相比,自然有效许多 茶的分类法 茶的分类法中,比较常用的有两种,第一种是台湾所使用的分类法,以茶叶的发酵程度来区分。另一种是大陆所使用的分类法,以茶叶冲泡后的茶汁颜色来区分。

各地茶风茶俗之——梅州大埔茶文化习俗


大埔县是广东省梅州市下辖的一个县城。大埔县历史文化悠久,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大埔县有“华侨之乡、文化之乡、陶瓷之乡、名茶之乡”之誉,大埔盛产名茶,饮茶文化在当地已经十分浓厚。那么,大埔县的饮茶文化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大埔县茶园

大埔县茶文化也就是客家人文化,大埔盛产名茶,自然有饮茶习俗。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的物品。

人们称茶为“茶米”,还有“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谚语。的确,古往今来,饮茶已进入大埔的婚丧喜庆等礼仪中,如婚礼中有一道“敬茶”的大礼,也是很讲究的;大埔人自古就有好客风气,客来敬茶,以茶联谊,以茶代酒屡见不鲜,不论那方亲友来访,总是以先请人饮茶为上礼,真可谓到了“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的程度;在传统节日中也有饮茶的习俗,如每年中秋节晚上,皓月东升,家家户户在门前摆上香茶、月饼、果品之类叫“接月华”,拜完之后,大家围坐在桌前饮茶、吃月饼等赏月,合家同乐。

大埔人饮茶,讲究一个“品”字,尤其对品工夫茶作为注重茶艺、领略品茶情韵的一种生活艺术。在品茶中讲究六境,即择茶、选水、侯火、配具、环境和品饮者的修养,其一招一式有极严格的要求,和相应的规范。如品工夫茶工序就有高冲、刮沫、淋盖、汤罐、热杯、澄清、滤歹、低斟这八道。品茶讲究独特的礼节,如主人斟茶时要用双手,即一手提壶,一手按壶盖表示恭敬,还要壶嘴对准客人,表示有礼貌,切忌背手斟茶,斟茶时也不能把茶斟得过满,常言道:“七分茶八分酒”,过满则被认为欺客;主人续斟时,客人还兴用中指轻点桌面表示谢意等。而品茶者“看色闻香徐啜味,审韵别种品次第”是茶师总结出来的两句名言。按一般经验谈,叫做“眼鼻、口并用,色、香、味同辩”。品茶要有工夫,才能使味觉、嗅觉、视觉都得都得到美的享受,领略到品茗的神韵。不过一般贫苦农民以乾芭乐叶泡共茶饮也不少。

品茶还讲究茶具。好茶须用好的茶具泡饮,这与“鲜花需要绿叶扶持”有同样的道理。茶具的好坏,对茶汤的质量和品饮者的心情,都会发生直接影响。故自古到今,人们对茶具的制造和应用,极为重视。如工夫茶的茶具就有茶壹、茶杯、茶盘、茶洗、茶垫、水钵、炭灶、砂铫、羽扇等九种。大埔生产的茶具品种极为丰富,其中以陶瓷制作的茶具为主。如高陂生产的白玉令茶具,玲珑剔透,轻巧秀丽,被誉为“广东陶瓷之花”。大麻等地生产的紫砂壹茶具,外形小巧,淳朴古雅,泡茶不走味,使用的年代越久,色泽越加光润雅致,泡出来的茶汤出越加醇郁芳馨、既是实用品、又是观赏品,兼有收藏价值。

茶室、茶馆是老百姓进行饮茶品茗和精神交流的好场所。建国后,商业供销部门在县城、乡镇设有茶室,颇具有地方色彩,成为赴圩群众、亲友、旅游者聚会坐谈或商价谈生意经的好去处,客来随意落座,泡茶外加茶点,边饮边谈,不无悠然自得,深受茶客欢迎。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县城梅河宾馆等到餐厅茶室设早茶,茶客盈门,饮早茶吃早点,已成饮茶新习俗。

相关文章